2011年7月中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2 22:2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7月中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7月中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

第一篇:2011年7月中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

简答题

1.销售商品确认收入的条件。

答: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的区别。

答:1.取得两类金融资产时相关的交易费用的处理有所不同

2.企业在持有这两类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但这两类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仍有区别

3.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具体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

4.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处理有所不同5.企业对两类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处理不同

6.企业出售两类金融资产时,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3.无形资产摊销的相关规定。答: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按合同规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规定)或法律规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规定)或合同规定与法律规定(两者均规定)受益年限中较短者作为其摊销年限进行摊销,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规定,则摊销年限不应少于10年。笔者认为如此处理还欠妥当。正如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要充分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也不能如此简单的全额直线摊销,而应有些变化。但这也必须建立在对无形资产的重新分类之基础上。4.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及或有负债的披露方法。答: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规定为:1.以下条件均能满足时应确认为预计负债:

2.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3.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4.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债。尽管预计负债在金额上不确定,但可以进行合理的估计。

或有负债的披露方法: 第一,或有负债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

第二,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第三,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无法预计的,应当说明原因。5.举例说明会计政策的含义。答: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只有在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允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多种选择时,会计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会计政策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将构成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6.坏账的含义及其确认条件。答: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企业间的商品交易提供了条件。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或其他原因,少数企业会面临财务困难甚至破产清算,这就给其债权人应收账款的收回带来了很大风险,不可避免会产生坏账。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将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 债务人破产,依照破产清算程序偿债后,企业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② 债务人死亡,既无财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企业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③ 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企业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7.债务重组的含义及其主要方式。

答: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主要方式:① 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 ②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通常用于偿债的非现金资产主要有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③ 债务转为资本。这实质上是增加债务人资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④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⑤ 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

8.投资性房地产的含义及其与企业自用房地产在会计核算上的区别。答: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区别:

1、企业取得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2、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3、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的核算。

4、企业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5、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

9.财务报表附注的含义及其意义。答:财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意义:1.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2.增强不同行业和行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信息的可比性。3.与财务报表主表的不可分割性。10.债务重组的概念及其意义 答:(1)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与其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2)企业到期债务不能按时偿还时,有两种方法解决债务纠纷:一是债权人采用法律手段申请债务人破产,强制债务人将资产变现还债;二是修改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采用第一种方法,债务企业的主管部门可能申请整顿并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此时破产程序终止。即使进入破产程序,也可能因相关的过程持续时间很长,费时费力,最后也难以保证债权人的债权如数收回。结果是“鱼死网破”。采用第二种方法,既可避免债务人破产清算,给其重整旗鼓的机会;又可使债权人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款额,减少损失。可谓“两全其美”。

11.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的主要异同,如何披露或有负债信息

答:相同点:预计负债和或有负责都属于或有事项,都是过去的交易事开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都须由未

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如以证实。从性质上看,它们都是企业承担的一项义务,履行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不同点:预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或有负债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或者不符合确认条件的现时义务的预计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是“很可能”、“基 流出企业的可能是性是“可能”“极小可能”,或者金额不可靠计量的话预计负债是确认了的负债,或有负债是不能在资产负债青中确认的或有事项;预计负债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或有负本确定的”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或有负债导致经济利益债根据情况(可能性大小等)来决定是否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或有负债的披露方法: 第一,或有负债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

第二,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第三,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无法预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单项业务题:

1.购入债券一批计划持有至到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期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答:持有到期: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投资面值)

贷:银行存款 变动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卖出:

借:银行存款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2.将拥有的一项专利权出租本月确认收入存入银行;附现金折扣条件赊销商品一批采用总价法核算;收到K公司支付的本月5日所欠货款存入银行(仅商品售价金额享受折扣);销售商品一批,上月已预收部分货款,余款尚未结清;销售不适用的原材料一批;赊销商品一批(合同规定某日前对方有权退货,公司无法估计退货率),商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结算。

答:出租: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摊销无行资产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总价法赊销:按不享受折扣记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收到欠款: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售价*折扣 贷:应收账款 销售商品:

借应收账款

预收账款(上次预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赊销:借:应收 贷:主营业务收入

3.将不带息的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不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对方无力偿付;计提坏账准备;储运部领用备用金; 解: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

4.与证券公司结算股票发行款(之前初委托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股票);按法定程序办完增资手续后增发普通股;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一批(到期还本、按年付息); 借:银行存款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发行费用自股本溢价中扣除)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债券

5.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上月购进的商品到达并验收入库;发出材料一批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结转生产A产品本月领用原材料应负担的材料超支差异;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贷:材料采购

6.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购入一台设备已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

7.辞退一批员工确认补偿金额;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一张;本月主营业务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本月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 原材料等应交税金贷:应付票据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8.以银行存款支付罚款;期初库存现金盘亏原因待查,期末经批准作为企业的管理费用处理;收到设备出租收入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支出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库存现金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折旧

9.自用商标本月摊销;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一项专利;

借:生产成本

贷:累计摊销 借:无形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

10.计提长期借款应付利息;计提分期付息债券下半年应付利息;计提应付债券利息; 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

11.结转本年发生的亏损;将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结转至利润分配账户;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向投资人分配现金股利;经批准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本年应交所得税(年内已预交部分,本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法定盈余公积贷:股本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发现上年非重大会计差错现予以更正。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相关科目

13.用一项专利抵付前欠某公司货款。

借:应付账款

贷:无形资产 计算题:

1.已知12月31日部分账户(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库存商品)的年初余额和年末余额,以及本年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坏账损失,要求计算: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⑵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2.年初公司“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有贷方余额,已知年度实现税前利润(含国债利息收入及罚金支出),另有一项设备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但税法规定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盈余公积提取率为10%,当年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要求计算:⑴本年的纳税所得额;⑵本年的应交所得税;⑶本年的净利润;⑷年末提取的盈余公积金;⑸年末的未分配利润。

例:5.2009年初E公司“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有贷方余额100 000元。2009年度E公司实现税前利润100万元,经查,本年确认国债利息收入8 000元,支付罚金4 000元。另有一项环保设备,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额为45 000元,税法规定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本年折旧额为57 000元。E公司的所得税率为25%,盈余公积提取率为10%,当年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要求:计算E公司2009年度的下列指标:(1)纳税所得额(2)应交所得税(3)净利润

(4)年末提取的盈余公积(5)年末的未分配利润 答:(1)纳税所得额=1 000 000—8 000+4 000—12 000=984 000元

(2)应交所得税=984 000×25%=246 000元(3)净利润=1 000 000—246 000=754 000元

(4)年末提取的盈余公积=754 000×10%=75 400元(5)年末的未分配利润=100 000+754 000—75 400=778 600元

3.发行债券一批,公司于每年的6月30日、12月31日结算利息并分摊债券溢价。要求计算该批债券的下列指标:(1)应付债券溢价;(2)半年的应付利息;(3)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第1期利息费用以及分摊的债券溢价;(4)第1期末的债券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

2006年1月1日,C公司年初购以200万元入债券一批计划持有至到期,面值198万元,3年期,票面利率为5%,实际利率5.38%,每年的6月30日、12月31日结算利息并分摊债券溢价。【要求】计算:(1)购入债券的溢价;(2)半年的应收利息;(3)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第1期投资收益以及分摊的债券溢价;(4)第1期末的债券摊余成本。(即第一个半年)

(1)购入债券溢价=200万-198万=20000元(2)半年的应收利息=198万X5%X1/2=49500元(3)第一期实际投资收益=200万X5.38%X1/2=53800 分摊的债券溢价=53800-49500=4300

(4)第一期末的摊余成本=200 0000+4300=2004300

4.年初A公司认购B公司普通股10%准备长期持有,已知每股面值、实际买价(其中包含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收取的现金股利)、支付的相关费用,以及B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和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额。要求计算A公司上项投资的下列指标:(1)初始投资成本;(2)应收股利;(3)采用成本法核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如果采用权益法核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以及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值。【例题】A公司认购B公司普通股10万股计划长期持有,占B公司股份10%。每股面值1元,实际买价每股15元(其中包含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每股0.3元);另外支付的相关费用6000元。B公司年度实现净利润20000元,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3000元。【要求】(1)计算A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应收股利;(2)采用成本法核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采用权益法核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以及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值。

初始投资成本=(15-0.3)X10 0000+6000=1476000 应收股利=0.3X10 0000 =30000

成本法确认的投资收益=3000X10%=300 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20000X10%=2000

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91000+2000-300=92700

5.已知M公司所得税税率为及年度部分资料如下:(1)存货期末账面价值*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元;(2)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元;(3)固定资产原价*元,会计核算的累计折旧*元,无减值,按税法规定计提的累计折旧则为*元;(4)年初投入使用的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原价*元,会计上未摊销也未计提减值准备;税法规定按*年并采用直线法摊销;(5)本年末应付产品保修费*元。

要求:根据下表内容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与计算,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M公司资产与负债项目暂时性差异分析表金额:元

业务号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

金额类型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综合题:

1.A公司向B公司赊购材料一批,后A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合同约定偿还货款,双方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由A公司以一台设备清偿该项债务。要求:(1)分别计算A、B公司的债务重组损益;(2)编制A公司以设备抵债的全部会计分录。

例:A公司欠B公司购货款350000元,已逾期1年仍无力偿付现款,经双方协商,B公司同意A公司以其自产产品偿还债务。该产品的售价(即公允价值)为200000元,实际成本为120000元。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B公司已于规定日收到A公司抵债的产品,并作为库存商品入库;B公司对该项应收帐款按5%计提了17500元的坏帐准备。

A公司债务重组收益:

应付帐款的帐面余额350000-所转让产品的公允价值200000-增值税(200000*17%)=116000借:应付帐款35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营业处收入—债务重组利得116000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00 贷:库存商品120000 B公司帐务务处理

B公司债务重组损失:应收帐款帐面余额350000-受让产品公允价值200000-增值税(200000*17%)-已计提坏帐准备=116000-17500=98500 借:库存商品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坏帐准备17500 营业外支出 —债务重组损失98500 贷:应收帐款3500002.购入一项设备并立即交付行政部门使用。已知设备买价、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预计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要求:(1)计算设备交付使用时的原价;(2)分别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第1年的折旧额;(3)编制购入设备、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第1年折旧的会计分录。

例.2009年1月3日,公司(一般纳税人)购入一项设备,买价40 000元,增值税68 00元。运输过程发生的相关费用500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4000元,当即交付行政部门使用 【要求】:

(1)计算设备的原价; 设备原值=40 000+500=40500

(2)分别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的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率=2/5=40%

第一年折旧额=40500X40%=16200

第一年末账面净值=40500-16200=24300 第二年折旧额=24300X40%=9720 第二年账面净值=24300-9720=14580 第三年折旧额=14580X40%=5832 第三年账面净值=14580-5832=8748

第四、第五年折旧额=(8748-4000)÷2=2374 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应折旧额=40500-4000=36500

每年折旧率分别为:5/

15、4/

15、3/

15、2/

15、1/15 第一年折旧额=36500X5/15=12167 第二年折旧额=36500X4/15=9733 第三年折旧额=36500X3/15=7280 第四年折旧额=36500X2/15=4867 第五年折旧额=36500X1/15=2433

(3)编制购入设备、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40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 贷:银行存款47300 双倍余额法第一年折旧的分录: 借:管理费用16200 贷:累计折旧16200

3.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已知月初“原材料”账户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余额以及本月原材料的收发情况,要求:(1)

对本月发生的领料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计算本月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原材料与期末结存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3)结转本月领用原材料的成本差异。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已知2008年1月初,“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9 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余额为贷方余额1300 元1、5日,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100 000元,增值税额17 000元。同时发生外地运费10000元,按照税法规定,外地运费按7%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上述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例:3.D公司销售商品一批价款50000元,增值税8500;② 材料成本差异率

附现金折扣条件:2/

10、1/20、n/30。购货方在折扣③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期内付款(假设10天内)。④ 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要求】(1)计算实收的货款总额;(2)对本月发生的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现金折扣额=50000(主营业务收入)答:,1,本月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总额 X2%=1000500+2000-600=1900实收的货款=58500-1000=57500本月材料成本差异超支1900(借方)(2)编制销售商品、收到货款的会计分录。2,材料成本差异率 借:应收账款58500 =(-1500+1900)/(30000+10000+18000+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 =400/64000=0。0062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3,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借:银行存款5750025000+25000*0。00625=25156。25 付2、10日,上述材料运到并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1 000元;

3、25日购入材料一批,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5000元;

4、本月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00元,其中:直接生产领用25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400元,厂部管理部门领用100元,在建工程领用10000元。【要求】

1、对本月发生的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购入原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109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7 700

贷:银行存款127 000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110 000

贷:材料采购109 300材料成本差异700

对25日购入的材料,月末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35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35 000 本月领用原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2500 制造费用400 管理费用100 在建工程1000

贷:原材料40 0002、计算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与期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1300-700)/(90000+110000)=-1%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40000X-1%=-400 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90000+110000-40000)X-1%=16003、结转本月领用原材料的成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400贷:生产成本250制造费用40管理费用10在建工程100

4.附现金折扣条件销售商品一批,要求:(1)计算购货方在最优惠期内付款时公司实收的货款总额;(2)计算购货方在次优惠期内付款时公司实收的货款总额;(3)编制销售商品、收到货款的会计分录。财务费用1000贷:应收账款585005.甲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9月30日“材料采购”账户有借方余额*元,“原材料”账户有借方余额*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有贷方余额*元。假定上列各账户余额均为B材料的余额,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每公斤*元。10月份B材料的采购和收发业务如下(增值税略):(1)5日,采购*公斤,成本*元,当日全部验收入库。(2)8日,上月末付款的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并验收入库,共*公斤。(3)10日,采购*公斤,成本*元以商业汇票结算,材料尚未到达。(4)25日,采购*公斤验收入库,成本*元已由银行转账支付。(5)本月基本生产车间领用*公斤,均用于产品生产。要求:1.计算B材料本月的下列指标:①期初库存与本月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总额(注明节约或超支)②材料成本差异率③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④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对本月8日、10日发生的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3.结转本月生产领用B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例:1.甲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09年9月30日“材料采购”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为20000元,“原材料”账户余额为3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有贷方余额1500元。假定上列各账户余额均为B材料的余额,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每公斤10元。10月份B材料的采购和收发业务如下:

(1)10月8日,采购1000公斤,成本10500元,当日全部验收入库。货款用银行存款支付。

(2)10月10日,上月末付款的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并验收入库,共1800公斤。

(3)10月15日采购800公斤,成本9600元以商业汇票结算,材料尚未到达。

(4)10月22日采购600公斤验收入库,成本5400元已由银行转账支付。

(5)本月基本生产车间领用2500公斤,均用于产品生产。要求:

(1)计算B材料本月的下列指标:

① 期初库存与本月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总额(注明节约或超支)

4,期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39000+39000*0。00625=39243。75 二,分录: 1,借:材料采购10500贷:银行存款10500 入库借:原材料10000材料成本差异500贷:材料采购10500 2,借:原材料18000材料成本差异2000贷:材料采购20000 3,借:材料采购9600贷:应付票据9600 4,借:材料采购5400贷:银行存款5400 入库借:原材料 6000贷:材料采购5400材料成本差异600 5,借:生产成本25000贷:原材料25000借:生产成本156。25贷:材料成本差异156。25

第二篇:中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总结

中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总结

一:名词解释 货币资金: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按其形态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存货: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投资性房地产: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交易性金融资产:指企业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

备用金: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等拨付给非独立核算的内部单位或工作人员备作差旅费、零星采购、零星开支等用的款项。

成本法:指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重置价格或重建价格,扣除折旧,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

权益法: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债务重组: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持有至到期投资: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

留存收益: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部分,其中盈余公积金是有特定用途的累积盈余,未分配利润是没有指定用途的累积盈余。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在年报中披露)、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二:选择题(前10个单选,后5个多选)

三:计算题(20分)

1.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计划成本计价)习题集55页24,56页26页。

2.商业汇票贴现(到期值----贴现利息----实得贴现金额)不做账务处理。

3.加速折旧,DDB,年限总和法

四:账务处理题(50分,三道大题)

(一)资产减值问题:坏账准备的计提,存货跌价的计提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第五章)

(三)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分债权单位账务处理,债务单位账务处理)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问题(习题集)存货中转的交换

(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公允价值变动)

(六)有关固定资产减少的业务(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用法)

第三篇:电大、中级财务会计考试复习资料

中级财务会计2

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并将其顺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下列有关利润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只需按年编报B.动态报表C.静态报表D.反映经营成果

E.“本期金额”栏根据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2.下列属于企业实收资本增加途径的有(ABC)。

A.接受投资者投资 B.经批准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C

D.接受现金捐赠E.将债务转为资本

A.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差额

B.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差额

C.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D.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E4(ABCDE)。

A

B

C

D

E

8(ABD)。

B.售出固定资产收到现金

CD.用存货偿还短期借款E.上交所得税

9.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有(BD)。

A.备抵法B.追溯调整法C.直接转销法D.未来适用法E.直线法

11.下列业务中,影响所有者权益结构变动的有(ABDE)。

A.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B.接受捐赠C.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D.经批准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E.发放股票股利

13.下列项目中,不应确认为收入的有(ABD)。

A.销售商品收取的增值税B.出售飞机票时代收的保险费C.销售商品的价款1

第四篇:2013电大中级财务会计二期末复习资料

中级财务二

1说明独资企业或和合伙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汇会计核算有何不同?

答:主要区别是法律投资主体的不同,而在会计核算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最大差别就是在股东利益分配上的帐务处理,所有者权益在除公司制企业以外的其他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里其现形式和权力没有独立性行为能力,企业资产全部归个人所有,所有者权益表现为直接的业主权益,一般来说业主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对企业重大经营与决策及人事安排,利益分配具有决定权,同时对企业的债务负全部责任,但在企业的财产不足于负债,无限清偿责任,独资企业所有者权益无须像公司制企业那样分为投入资本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无论业主向企业投入资本,从企业提款,还是从企业经营中提取利润,都可以直接归于业主资本账户,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明确区别独资企业与业主个人的经验活动。2,试述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

答:1,企业吧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同时转移也就是说商品一旦售出无论减值或者毁损形成的风险都是由购买者承担,2,企业在销售以后不在对商品有管理权也无法继承和控制,3,销售商品能够可靠的计量它所形成的金融,4,销售商品所形成的经济利益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流入企业,5,销售商品时相关的已发生的成本或者将来发生的成本也必须能够可靠的计量。

3,什么是会计政策变更?试举两例说明 答: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相对的交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政策的行为,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行为规范影响会计政策的变更如2007年薪《企业所得税》使我国境内的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从应付款法改道纳税影响会计法,为了要更好的反应会计信息,企业崔会计政策进行变更如某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式计量。4,简述编制利润表的本期营业观与损益满计观的含义,并举两着的差别? 答:本期营业观是指本期利润表中所计列的损益仅包括本期营业活动所产生的各项成果,以前损益调整项目及不属于本期经营活动的收支项目不列入利润表也就是说本期营业观认为只有当期决策可控的变化和事项才应该被包括在收益中。损益满计观指净收益应该反映在企业当期内除了股权交易事项以外的所有引起股东权益增加变动的事项,本期利润表应该包括所有确认的业务活动所引起的损益项目,依据这一观点,所以当期营业活动引起的收入,费用,如营业外是有人,非常净损失,以前损益都纳入利润表。损益满计观信息暴露充分,能够全面的反映企业经营个方面对于新的经济环境出现各类新型的业务和事项也能予与适当的反映,本期营业观则强调公司当期营业业务的经营状况,突出反映公司的核心利益能力,两者差别在于对本期正常经营无关的收支是否包括子啊本期的利润表中 5,简述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各项条件?

答:1,资产支持已经发生2,借款费用以及发生,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需要构建活动已经开始。

6,简述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的联系及区别?

答:联系1都属于或有事项,都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都需有未来不确定的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2,从性质上来看他们都是企业承担的一种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区别有1预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或有负债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或不符合确认条件的现实义务,2,拒绝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是很可能且全额能够可靠计量或有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是极小可能或全额不可靠计量的3,预计负债是确认了负债或有负债是不能加以确认的事项,4,预计负债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或有负债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7,简述辞退福利的含义及与职工养老金的区别 答:企业可能出现提前终止合同辞退员工的情况,根据劳动协议企业需要提供一般资金作为补充称为辞退福利,包括1,在职劳动合同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2,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剪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选择继续在职或者接受补偿离职。区别:辞退福利是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企业承诺当其提前终止的对职工的雇用关系时支付的补充引发补偿的事项是辞退,养老金是职工劳动合同到期时或达到法定年龄时获得的退休后的生活补偿金,这种补偿不是由于退休本身导致的而是职工在职时提供的长期服务。8,试述或有负债披露的理由与类容? 答:或有负债无论作为潜在义务还是现实义务均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因而不予确认,或有负债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而不予披露,在涉及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情况下如果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到影响,企业无无须披露这些信息但应该披露该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性质,以及没有披露这些信息的事实和原因。具体包括1,或有负债的种类及其形成的原因包括已贴现的商业承担汇票,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的形式的或有负债,2,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说明,3.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无法预计的应说说明原因。

第五篇:2013电大中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名词与简单)

三、名词解释

1.备用金:指企业财会部门预付给所属报账单位或内部有关部门用于日常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又称业务周转金。

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指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确定短期投资期末价值时,短期投资期末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

3.坏账: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很小的应收账款。

4.应收票据贴现: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到期值扣除按规定计算的贴现利息后,将余款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

5.账龄分析法:指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6.股权投资差额: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成本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

7.双倍余额递减法:指按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折旧的方法。

8.时间性差异:指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因计算时间等不一致产生的差异。

9.现金流量表: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净流量的会计报表

10.抵押债券:指以特定资产作为抵押而发行的债券。

11.坐支:指单位将收入的现金不通过银行直接用于本单位的支出。12.毛利率法:根据企业本期实际销售额与上期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据 以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在种方法。

13.借款费用资本化:指将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长期负债费用计入资产的历史成本。

14.永久性差异:指由于会计税前利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因计算口径不一致产生的差异。

15.会计报表附注:指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16.或有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如未决诉讼。

17.预计负债:是因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它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二是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三是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18.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购入后3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19.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指会计期末,将资产的成本与市价比较,并将两者中的低者作为该项资产的期末价值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方法。

20.混合投资:指同时兼有债权和股权性质的投资,如购买可转换债券。

21.工资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22.本期损益观:指编制利润表时,仅将与当期经营有关的正常损益列入利润表中。当期发生的非常损益和前期损益调整直接列入利润分配表。

23.售价金额核算法:指以售价金额反映库存商品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商品核算方法。

24.损益满计观:指编制利润表时,一切收入、费用以及非常损益、前期损益调整等项目都在利润表中计列。

25.应付税款法:所得税核算的一种方法,它将按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全部作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处理。

26.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自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

27.纳税所得额:指企业按照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税收益,是计算交纳所得税的依据。

28.递延税款:指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时,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

29.(所得税核算的)递延法:核算所得税递延税款的一种方法。指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当税率变更时,不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户的年初余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后各期转销以前期间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按照原发生时的税率计算结转。

30.盈余公积:指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累,属于具有特定用途的留存收益。

或: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31.债务重组:指债权人按照与其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

32.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准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33.会计估计: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34.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事项或交易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35.未来适用法:指调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方法。36.会计差错: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法出现的错误。

四、简答题 1.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的区别。预计负债、或有负债都是由或有事项形成的,但两者有差别。主要表现在:或有负债是一种潜在义务,预计负债是一种现时义务。即使两者都属于现实义务,作为或有负债的现时义务,要么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要么金额不能可靠计量;而作为现时义务的预计负债,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同时金额能可靠计量。2.应付福利费与公益金有何不同? 相同点:两者都是用于企业福利方面的资金。不同点:两者的性质不同。应付福利费属于企业对职工的负债,公益金属于所有者权益;两者的来源不同。应付福利费从成本费用中提取,公益金从企业净利润中形成;  两者的用途不同。前者用于职工个人福利方面的支出,后者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成本法、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会计核算方法。两者的主要差别:被投资单位发生盈亏时,成本法下不予确认;权益法下要按所占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计算投资收益或损失,并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被投资单位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成本法下一般确认为投资收益;权益法下则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下要求核算股权投资差额,成本法则无此要求。4.企业为什么会发生坏账?会计上如何确认坏账损失? 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企业间的商品交易提供了条件。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或其他原因,少数企业会面临财务困难甚至破产清算,这就给其债权人应收账款的收回带来了很大风险,不可避免会产生坏账。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将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债务人破产,依照破产清算程序偿债后,企业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 债务人死亡,既无财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企业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 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企业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5.企业计算所得税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作为纳税依据? 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核算的。由于会计准则、制度和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对资产、负债、收益、费用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计算所得税必须以税法为准,故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为纳税依据,应将其调整为纳税所得额,据此计算应交的所得税。6.现金折扣销售商品时,分别用总价法、净价法核算的应收账款有哪些不同? 两者确认现金折扣的时间不同。采用总价法,现金折扣只有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时 才予确认;净价法把客户取得现金折扣视为一种正常现象,现金折扣在应收账款发生时就予确认。两者对应收账款发生时的入账金额的确认方法不同。总价法按未扣除现金折扣的金额(即原发票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净价法将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两者对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不同。总价法将给予顾客的现金折扣作为理财费用,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处理;净价法将给予顾客的现金折扣直接冲减了销售收入,顾客超过折扣期付款、企业因此多收入的金额视为企业提供信贷的收入,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处理。7.企业为什么要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多少决定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强弱。这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前两张主表皆无法提供。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有:说明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原因,评价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通过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的差异,可分析企业收益的质量。通过对现金投资与融资、非现金投资与融资的分析,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8.债务重组的意义: 企业到期债务不能按时偿还时,有两种方法解决债务纠纷:一是债权人采用法律手段申请债务人破产,强制债务人将资产变现还债;二是修改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采用第一种方法,债务企业的主管部门可能申请整顿并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此时破产程序终止。即使进入破产程序,也可能因相关的过程持续时间很长,费时费力,最后也难以保证债权人的债权如数收回。结果是“鱼死网破”。采用第二种方法,既可避免债务人破产清算,给其重整旗鼓的机会;又可使债权人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款额,减少损失。可谓“两全其美”。9.固定资产折旧与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何不同?无形资产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都是通过一定方法将价值转移到有关成本或费用中。两者的不同点:计算方法上:无形资产一般采用平均摊销法,固定资产初平均法外,还可采用快速法;会计处理上,无形资产摊销直接冲减“无形资产”账户记录,固定资产折旧须专设“累计折旧”账户;无形资产摊销期满无残值,固定资产在使用期满或报废时往往有残值。10.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有何不同? 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两者都是由于交易而引起的负债,都属于流动负债,但应付账款是尚未结清的债务,而应付票据是一种期票,是延期付款的证明,有承诺付款的票据作为凭据。11.简述编制利润表的本期损益观、损益满计观及其主要差别。本期损益观:认为本期损益仅指当期进行营业活动所产生的正常性经营损益,据此利润表的内容只包括与本期正常经营有关的收支。损益满计观:认为本期损益应包括所有在本期确认的收支,而不管产生的时间和原因,并将它们计列在本期的利润表中。两者的差别在于对与本期正常经营无关的收支是否应包括在本期的利润表中。1.简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答: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有:(1)以企业外部的报表使用者作为直接服务对象,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加强内部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2)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工作程序以及将各项经济业务加工成对使用者有用的财务信息的一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复式记账、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等。(3)有一套系统的规范体系。财务会计在加工信息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遵循国家的会计规范。这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证。2.什么是会计确认?其确认标准有哪些? 答:会计确认是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满足确认标准的事项纳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包括:(1)可定义性。即被确认的项目应符合财务报表某个要素的定义。(2)可计量性。即应予确认的项目是能够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的。(3)相关性。即被确认的项目必须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关。(4)可靠性。即通过确认纳入会计系统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可核实的。3.什么是坏账?如何确认坏账? 答:企业无法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在会计上成为坏账。其确认坏账的标准有两个,即:(1)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2)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且有明显迹象表明无法收回(如超过3年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4.简述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计量方面的异同。答:两者的相同点为:无论是可供出售中金融资产还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寝投资和资产负债表日均按公允价值计量。不同点为: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为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所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不作为损益处理,而是作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计入资本公积。5.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 答: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直接影响着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和各期投资收益的确认。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关系是选择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重要依据。具体如下:(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6.简述固定资产的概念和初始确认条件。答: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第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第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固定资产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确认。(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7.简述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特征。答: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倾向性资产。其特征包括:(1)具有可辨认性。即无形资产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等,而不需要同时处置在同一获利活动中的其他资产。(2)不具有实物形态。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利、某项技术或是某种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它们不具有实物形态,看不见,摸不着。(3)无形资产属于货币性资产。8.什么是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有: ①以资产清偿债务,指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以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②将债务转为资本,其实质是增加债务资本。③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指修改不包括上述两种情形在内的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方式。④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等。9.简述或有负债的披露原则。答:或有负债的披露原则有: ①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般不予披露。②对经常发生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较大影响的或有负债,即使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极小,也应予披露,以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足够、充分和详细的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说明理由)、获得补偿的可能性。③在涉及未决诉讼、仲裁的情况下,如果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会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企业无需披露这些信息,但应披露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原因。10.简述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答: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4)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11.简述企业亏损弥补的主要途径。答:企业经营发生亏损,其弥补途径主要有:①用以后实现的税前利润进行弥补,但弥补期限不得超过5年。②用以后实现的税后利润弥补,即企业发生的亏损在经过5年期间未弥补足额的,应用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③用盈余公积弥补。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应由董事会提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利机构批准。12.简述重要的会计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会计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收入的确认,借款费用的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合并报表政策

1、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以企业外部的报表使用者作为直接的服务对象,定期提供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和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加强内部和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第二,财务会计以化币

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第三,财务会计有一套规范体系,以保证企业的会计工作和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2、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会计确认必须同志符合以下四条基本标准:一是必须符合某个会计要素的定议;二是可计量性,即确认的项目能够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三是相关性,即确认的项必须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关;四是可靠性,即确认的项目纳入会计系统的信息是真实可靠可核实的。

3、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可比性、重要性等。其中,有用性是最高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是使用者能加以理解的,因此,信息的可理解性是有用性的前提。

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相关与可告。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提供的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的相关,主要包括:一是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预测未来事项的结果,提高使用者决策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是提供的信息能够把过去决策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使用者,使之与当初的预测结查进行比较和修正,具有反馈价值;三是提供的信息能够在使用者需要的时间段内及时发布,具有及时性。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信息能够确切地表达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主要包括:一是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会计核算的客观事实相一致,即真实性。二是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信息使用者。即中立性。三是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可以核武器实的,即可核性。会计信息还应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可比性强调在同行业企业间会计政策、会计程序和方法的相互可比,从而使信息使用者能够对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分析和比较。

一致性强调某一企业在不同期间应尽可能做到选择会计政策、会计程序和方法的一贯性,从而使信息使用者对某一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前后变化的情况给予比较。会计信息还要对重要的经济事项及期影响,在会计上必须给予可告的详尽揭示,而对次要的信息可以适当向简化或省略,即披露重要的会计信息。

第二章货币资金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为了保护其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用,保证货币资金收付的真实和合法,在分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有效的内部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货币资金的授权批准控制;②职务分离控制;③凭证稽核控制;④货币资金定期盘点与核对控制;钱账分管、收支分管制度等。

2、现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企业库存现金的管理应遵守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现金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包括一是规定现金使用范围。二是规定了库存现金限额及送存银行的期限。三是规定不准坐支现金。即不得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不通过银行直接用于本单位的支出。四是不准携带大量现金外出采购。五是现金管理上应严格遵守“管账不管线,管钱不管账,钱账分开管理”的原则,配备专职出纳员。同时规定库存现金不得“白条顶库”,不准保留账外公款,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取现金,不准套取现金,不准将公款私存等。

3、使用银行本票办理结算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使用银行本票办理结算应注意的问题。银行本票是银行向客户收妥款项后签发给在同城范围内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主要分为不定额本票和定额本票两种。时应注意以下向点:一是银行本票一律记名,允许背书转让。二是银行本票的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超过2个月。逾期的银行本票,兑付银行不予受理。三是银行本票见票即付,不予挂失,遗失的不定额本票在付款期满后一个月,确未冒领,可以办理退款。

4、使用银行汇票办理结算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使用银行汇票结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银行汇票的签发解讫,只限于参加全国联行往来的银行机构。二是银行汇票一律记名,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个月,逾期汇票,兑付银行不予受理。三是银行汇票遗失,在付款期满后一个月,确款冒领的,可以办理奶退款手续。

5、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有何优点?

答: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采用商业汇票办理结算有以下优点:一是商业信用票据化。二是具有较强的信息。三是便利商品交易。四是与融通资金相结合。

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

1、应收账款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一,应收账款是由于商业信用而产生,即是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现金销售业务不会产生应收账款。第二,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与外单位之间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而产生的。企业与外单位之间的其他往来关系,如企业与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资金调拨、各种赔款和罚款、存出保证金和押金等,以及企业与内部各部门和职工个人之间的备用金和各种代垫款项等,都不属于应收账款,而是通过“其他应收款”等账户单独反映。第三,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一般都有表明产品销售和劳务提供过程已经完成、债权债务关系已经成立的书面文件,如产品出库单和发票、发货单等。如果购货方以票据的方式进行特定日期付款的书面承诺,则会计核算上将其作为应收票据而不作为应收账款反映。第四,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一般都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

2、如何确认坏账?

答:坏账是无法收回顺的应收账款,因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将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是债务人破产,依照破产清算程序进行清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部分。二是债务人死亡,既无财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收回的部分。三是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3、带息和不带息应收票据在核算上有何区别?

答: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应收票据的面值。企业应当设立“应收票据”账户进行核算。收到应收票据时,按票面金额借记“应收票据”账户,贷记“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等账户,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票据”账户;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偿还票款,收款企业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账户。

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面值加上应计利息,其核算账户和步骤与不带息票据基本相同,只是在票据到期前的中期期末和终了时要计提利息,作为利息收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4、应收票据面值、到期价值与账面价值三者之间有何区别?

答:应收票据面值是出票方在商业汇票上注明的价值。应收票据到期价值是票据到期时兑换的价值,对不带息票据而言期到期价值等面值,而带息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面值加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到期利息。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是指在账面上记录的应收票据价值,对于不带息票据而言,其账面价值无论在票据取得时还是票据到期时都是一样的,即就等于面值;而对于带息示据(尤其是跨的带息票据)来讲,其账面价值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即在取得票据时等于面值,在存续期间等于面值加上已发生的应计利息,在到期时等面面值加上到期的应计利息。

5、应收票据贴现有何特点?为什么说贴现的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是一种或有负债?

答:特点:一是票据贴现应办理背书手续,即持票人在票据背面签章并注明被背书人;二是要根据贴现期和贴现率计算贴现息以及贴现净额;三是贴现企业可能因此而承担连带付款责任。对于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当出票人不按期付款时,银行有权向申请贴现的企业追索。因此,应收票据贴现时,贴现企业承担着潜在的债务,这种债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具体应视票据到期时付款方是否及时足额付款。会计上将这种潜在的债务称为或有负债。

6、坏账损失核算中的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有何区别?

答:直接转销法是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并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在发生坏账时,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如果已经确认的坏账由于某种原因又如数收回,为了能过“应收账款”账户系统反映顾客的信用状况,应先冲销发生坏账时的会计分录,再按正常程序反映应收账款的收回。

直接转销法的优点是账务处理比较简单,但这种方法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的内在关系,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同时,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应收账款数额是其账面价值,而不是可变现价值,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资产数额。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并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确认为坏账时,将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开门七件事相应转销应收账款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应设置“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该账户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其贷方反映坏账准备的提取数额,借方反映坏账准备的转销数额,贷方余额反映已经提取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应以其净额列示,表示应收账款的可收回净额。

采用备抵法时首先应按期估计坏账,估计坏账的方法一般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赊销百分比法。

7、预付账款与应收账款在性质上有何区别?

答:预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而按合同预赞给供应方款项所产生的短期债权,如预付商品或材料的采购款、发放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它是企业的一项债权。预付账款与应收账款都以利于企业的债权,但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应收账款是企业应收的销货款,即应向购货方客户收取款项;预付账款是企业的购货款,即预先付给供货方客户的款项。

8、其他应收款包括哪些内容?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股利、利润、利息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其他应收款是企业在购销活动之外产生的短期债权。

企业应设置“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上述其他应收款业务,借方登记各种其他应收款项的发生,贷方登记其他应收款项的收回,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已经发生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该账户应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

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将应收的股利、利息单独设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账户进行核算。

第四章存货

1、发生存货的基本计价方法有哪些?

答:企业在发生存货时,需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确定发生存货的单位成本,以便计算发生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发出成本计价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2、什么是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简要说明其内容?

答: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未能,是指同时以数量和进价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核算方法。基本内容包括:一是“库存商品”总账以商品进价反映商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二是“库存商品”账户一般按商品种类、品名、规格及存放地点等设置明细账户,并以数量和进价金额反映商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三是商品品种较多时,在“库存商品”总账与“库存商品”明细账之间按商品的大类设置“库存商品”类目账,又称二级账,它只按进价金额反映商品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四是按商品品名、规格等由仓库设置商品保管账,反映商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数量,并定期与“库存商品”明细账进行核对。

3、什么是售价金额核算法?其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如何?

答:售价金额核算未能,是指以售价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又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制”,它是将商品核算方法与商品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核算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柜组)设置,“库存商品”总账与明细账一律按商品售价记账。二是设置“商品成本差异”调整账户,反映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商品成本差异”明细账也按实物负责人(或柜组)设置。三是建立和健全商品的购进、销售、定价、盘点、损耗及差错等管理制度和方法。四是商品销售后,按一定方法计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并根据已销商品的售价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

4、简要回答“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基本结构。

答:“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其借方反映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贷方反映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差异用红字)。该账户期末若为借方余额,表示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坟划成本的超过差异;若余额在贷方,则表示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本账户应分别材料的类别或品种设置明细账。

5、简述存货发出的计价对利润的影响。

答:企业在进行存货核算时,应对其正确地计价。因为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的选择关系到存货的期末价值的确定,而期末存货价

值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本年利润。本期期末存货价值如多计会使本期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会夸大本期的利润,虚报企业资产,也会使下期期初存货价值多计,使下期的销货成本偏高,少计下期利润。反之,本期期末存货价值少计,又会导致本期销售成本偏高,使本期利润少计,少计企业资产,夸大了下期的利润。因此,对发出存货的计价不准确,会歪曲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最终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和应交税利润的计算。

第五章对外投资

1、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有何区别?

答:短期投资是指购入后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长期投资是指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具体指投出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以及购人的在一年内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两者的区别主要有:

(1)投资的期限不同。短期投资的持有期一般不超过一年,而长期投资的持有期一般在一年以上。

(2)投资的目的不同。短期投资的目的在于在保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利用正常经营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谋取尽可能高的收益。长期投资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谋取一定的投资收益,更有可能是为了控制其他企业使其配合自身的经营,或积累整笔资金以满足某一特定需要。

(3)投资的会计处理不同。短期投资属于流动资产,期末计价除了采用成本法外,还可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长期投资属于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期末计价一般不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主要采用成本法,或在成本法基础上作适当调整。短期债券投资不摊销溢价或折价,长期债券投资则要逐期摊销溢价或折价。长期股票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在投资收益及账面价值的确认上与短期股票投资有较大的区别。

2、短期投资的期末计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答: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是指确定期末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的金额。从理论上讲,短期投资期末计价的方法有三种:成本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市价法。我国投资准则要求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成本法是指短期投资的价值按“短期投资”账户的期末余额确定,并以此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核算简单、客观,便于操作。缺点是在市价波动的情况下,它不能反映企业所持短期投资的损益及变现能力,不便于判断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将期末短期投资的市价与成本比较,选择低者作为短期投资的期末价值,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内。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将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作为跌价损失予以确认,体现了稳健性原则的要求。缺点是短期投资期末市价低时用市价计价,成本低时用成本计价,计价方法的不一致,会使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一贯性。

市价法是以短期投资的期末市价确认其价值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内。优点是有利于反映企业所持短期投资的收益及变现能力,从而有利于评价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缺点是市价高于成本时,要确认未实现的收益,这有悖于稳健性原则。

3、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答: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有直线法与实际利率法两种。

直线法是将购入债券发生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内平均摊销的方法。其特点是每期摊销的金额相等。计算简单是其优点,缺点是每期实际的利息收入相等,未随债券溢、折价的摊销逐期减少或增加,不符合债券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正向变化的内在关系,从而使每期债券投资收益的确认不准确。

实际利率法是以实际利率乘以债券期初账面成本作为各期的实际利息收入,它与按债券面值及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的差额,作为各期应摊销的溢价或折价。采用这种方法,各期的实际利息收入随债券账面成本的增加而增加(折价购入时),也随债券账面成本的减少而减少(溢价购入时),这就克服了直线法的不足。缺点是计算比较复杂。

4、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有何异同?

答: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股权时的成本计价;其后,除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收回投资等情形,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保持不变。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两者的相同点:长期股权投资发生时,均按投资成本记账;所确认的投资收益,均限于获得的投资后被投资单位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

不同点:一是成本法下,长期投资的账面金额不受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的影响,权益法则相反。如被投资单位发生盈亏时,权益法要按所占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计算投资收益或损失,并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二是对被投资单位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成本法下确认为投资收益;权益法下则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三是权益法下要求核算股权投资差额,成本法则无此要求。

第六章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有哪些特征?

答:固定资产的特征有:一是使用年限超过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经营财周期,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不变;二是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土地除外)。三是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出售。

2、固定资产如何分类?

答: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常用的分类有:

(1)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按使用情况分类:可以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3)按所有权分类:可以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融资租人固定资产。

3、哪些固定资产应当提取折旧?哪些不提折旧?

答: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由于房屋及建筑物有自然损耗,因而不论是否使用均应计提折旧),正在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由于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时间已经计人预计使用年限)等,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建设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固定资产,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过去单独估价入账的土地等。此外,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补提折旧,其未提足折旧的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为了简化折旧的计算工作,我国会计制度规定,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月份内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通常有哪几种方法?

答: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

(1)直线法是指按照时间或完成的工作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①平均年限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使用时问的线性函数。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其折旧方式分为个别折旧和分类折旧两种方式。②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完成工作量的线性函数。(2)加速折旧法也称为递减费用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计提折旧较多而在后期计提折旧较少,从而相对加速折旧的方法。采用加速折旧法,各年的折旧额呈递减趋势。加速折旧法一般只采用个别折旧方式。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①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②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5、固定资产折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为了进行计提折旧的总分类核算,企业应按月根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和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应反映各个使用单位各类固定资产的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

采用个别折旧方式,各项固定资产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可以根据该项固定资产上月计提的折旧额,加上上月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减去上月停用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计算。

采用分类折旧方式,各类固定资产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可以根据该类固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乘以月分类折旧率计算。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应按用途进行分配,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其他业务支出”以及“在建工程”等账户,贷记“累计折旧”账户。

6、固定资产修理与改扩建有保区别?

答:固定资产修理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其使用价值。固定资产修理按每次修理的零部件的复杂系数分类,可以分为日常修理和大修理两类。

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是指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的改良和扩充。固定资产改良(即改建)是指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而采取的措施,如以自动装置代替非自动装置等。固定资产扩充(即扩建)是指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而采取的措施,如房屋增加楼层等。由于固定资产改扩建后,可以使固定资产的质量有所提高,或在实物量上有所增加,因而其原值也会有所增加。固定资产改扩建后,有些会延长使用年限从而增加生产能力;有些则仅仅会提高产品质量或增加生产能力而不延长使用年限。

7、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如何核算?

答: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待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盘亏的固定资产,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该项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的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待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应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8、固定资产的出售和报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1)出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出售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的计算与结转。企业固定资产出售时,首先应计算其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应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计算。由于累计折旧一般不进行明细核算,因而固定资产明细账中不能提供累计折旧及净值资料。为此,计算固定资产净值,主要是计算其累计折旧。

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后,其原值和累计折旧应予以注销,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结转出售固定资产净值和注销原值和累计折旧时,应按其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按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账户,按原值贷记“固定资产”账户。

②出售固定资产的清理费用。企业出售的固定资产,有些不发生清理费用,有些则需要拆除,会发生清理费用。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应按实际发生的清理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③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实际收取的价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④结转出售不动产等应交纳的税金。企业出售不动产后,应按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交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详见第八章),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账户。

⑤结转出售固定资产的净损益。企业出售固定资产的收人大于固定资产净值、清理费用与应交税金之和的差额,为清理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账户;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小于固定资产净值j清理费用与应交税金之和的差额,为清理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经过上述结转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没有余额。

(2)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因报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其账面净值应为预计净残值。但由于实际净残值与预计净残值可能有所不同,因而在清理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净损益。这部分净损益也应计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正常报废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与出售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相同。②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未提足的折旧也不再补提,而是在计算清理净损益时一并考虑。此外,毁损的固定资产根据其毁损原因,有可能收蜀犬吠日一部分赔偿款,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有可能取得保险公司的赔款,管理不善造成的毁损有可能取得有关责任者的赔款。企业取得的赔款也视为清理过程中的一项收入,借记“其他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在计算清理净损益时也应一并考虑。

第七章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181-182

1、无形资产有哪些基本特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有以下主要特征:

(1)无形性。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这是它区别于有形资产的主要标志。

(2)收益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无形资产经济收

益计量上具有不确定性;

二是无形资产受益期限的确定具有不确定性。

(3)有偿性。即只有花费了支出的无形资产,才能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和管理。

2、无形资产摊销与固定资产折旧的区别是什么?

答: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固定资产的折旧,都是通过一定方法将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但因为无形资产是无物质实体的长期资产,其价值转移采用不同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无形资产一般采用分期等额摊销法,不同于固定资产使用平均年限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多种折旧方法;

(2)无形资产的摊销直接冲减“无形资产”账户的记录,无需像固定资产折旧通过“累计折旧”备抵账户,调整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3)固定资产折旧期满或报废时仍有残值;而无形资产是无实体资产,其摊销期满后无残值。

3、简述长期待摊费用的含义及核算规则。

答: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人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大修理费用采用待摊方式的,应当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在下一次大修理前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预计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摊销时记入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消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人损益。

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人开始生产经营当期的损益。如果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第八章流动负债185-186

1、流动负债如何分类?

答:流动负债按应付金额可确定的程度,分为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应付金额视经营情况而定的流动负债、应付金额需予估计的流动负债及或有负债;按偿付手段的不同,可分为用货币资产偿付的流动负债、用商品或劳务偿付的流动负债、用新的流动负债清偿的流动负债;按形成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营业活动产生的流动负债、收益分配形成的流动负债、融资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各种流动负债最好各举一例,这里从略。)

2、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有何异同?

答: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的相同点:两者产生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企业购进货物引起的.性质上都属于流动负债。两者的区别:应付账款属于尚未结清的债务,虽然其正常结算期一般不超过60天,但究竟何时偿付,尚不清楚。而应付票据有延期付款的书面凭证(即商业汇票)为依据,票据上载有明确的付款期限;票据到期,债务企业负有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

3、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各有哪些特点?

答:一般纳税人可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可以开具该种发票;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反映在会计核算上,根据价、税分离原则,购进阶段应以对方提供的专用发票为依据,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单独核算,发票上注明的价款计人货物或劳务的成本;收购废旧物资、购进免税农产品以及进货发生的运输费用,可依合法的凭证及规定的抵扣率计算进项税额并准予抵扣。销售阶段应以自己开出的专用发票为依据,其中不含税的价款确认为企业的销售收入,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作为销项税额。这样,一定时期内按照规定核算的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可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正数差额即为当期应交的增值税;负数差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小规模纳税人因其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准确核算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故对其实行简易征收制度:它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一般只可开具普通发票;并按销售额及规定的征收率交纳增值税。从会计核算来看,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时,不管能否取得专用发票,所支付的进项税一律计入货物或劳务的成本;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按不含税销售额及规定的征收率计算、上交增值税。实务中,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往往包含增值税,故应还原为不含税的销售额后,再计算应交的增值税。

4、应付工资是如何核算的?

答:应付工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应付工资的会计核算以“工资单”或“工资结算汇总表”为依据进行,内容包括提取现金、实际发放工资、代扣款项及分配工资费用。为了反映企业与职工工资的结算及分配情况,会计上专设“应付工资’’账户。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额(包括转出的待领工资);贷方登记应付职工的工资额。企业当月的应付工资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均通过该账户核算。如果当月的应付工资当月支付,则“应付工资”账户的借方与贷方金额一致,月末无余额;如果当月的应付工资在下月初支付,则“应付工资”账户月末有贷方余额,表示尚未支付的工资总额。应付工资明细核算按照职工类别设账页,按照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分设专栏进行。不包括在工资总额内发放给职工的款项,如医药费、福利补助、退休费等,不在本账户核算。

5、或有负债有哪些?如何披露?

答:或有负债主要有:

(1)未决诉讼。这是一种典型的或有负债,它是指正在诉讼而尚未判决的事项,可能使企业败诉时承担的赔偿责任。

(2)追加税款。企业申报的各种税款要经税务机关审查、核定。税务机关根据掌握的情况。认为企业有些项目可能要追加课税。在尚未查实、企业尚未补交税款之前,形成企业的一项或有负债。

(3)应收票据贴现。企业已贴现的、带有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将来到期时,如果付款人或承兑人不能如数付款,贴现企业作为票据的背书人负有连带清偿责任。这样,企业将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就构成一项或有负债。

(4)应收账款抵借。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现款,抵押期满,如果金融机构无法向债务人收回账款,就有权向借款企业取回贷款,借款企业也应如数偿付。这样,企业以应收账款抵借时,就产生了或有负债。

(5)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企业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债务到期如果付款人不能付款,企业应代为偿还。但企业最终应否履行连带责任,签订担保协议时并不确定,由此构成担保方企业的一项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不符合负债的条件,会计上不予确认,只需进行相应披露。披露的原则是: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一般不予披露。而对经常发生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较大影响的或有负债,即使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极小,也应予披露。披露的内容包括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说明理由)、获得补偿的可能性。例外的情况是,在涉及未决诉讼、仲裁的情况下,如果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会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企业无需披露这些信息,但应披露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原因。

6、预计负债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预计负债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二是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三是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7、或有负债与预计负债有何不同? 答: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的区别

预计负债、或有负债都是由或有事项形成的,但两者有差别。主要表现在:或有负债是一种潜在义务,预计负债是一种现时义务。即使两者都属于现实义务,作为或有负债的现时义务,要么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要么金额不能可靠计量;而作为现时义务的预计负债,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同时金额能可靠计量。

8、进行债务重组有何意义?

答:债务重组的意义

债务重组就是指债权人按照与其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与采用法律手段、强制债务企业变卖资产还债的方式相比,债务重组既可避免债务人破产清算,给其重整旗鼓的机会;又可使债权人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款额,减少损失。这是 “两全其美”的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

第九章 长期负债1911、我国对借款费用如何列支?为什么?

答:我国对借款费用的列支原则是:第一,对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费用,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计入资产成本;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第二,不是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属于筹建期内发生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正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主要理由是:

一是实际成本原则和符合配比原则。既然购建固定资产要使用借款,借款费用则不可避免,它与其他计入资产成本的购建费用没有差别,应该构成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固定资产在购建期内不能产生效益,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投入使用后的借款费用“费用化”,符合配比原则。

二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二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为企业购建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借款,现行金融体制对专门借款实行专款专用,容易确定资本化的借款对象。不仅如此,目前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借款费用金额比较大,如果全部“费用化”,企业经营难以承受。三是符合国际惯例

2、举借长期债务对企业有何好处?

答:举借长期债务对企业有以下好处:(1)不会影响企业原有的股权结构,从而保证企业原有股东控制企业的权力不受损害。

(2)提供长期负债的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只要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高于长期负债的固定利率,企业股东就可增加所得。

(3)长期负债的利息可计人费用,减少了企业的利润总额,少交所得税,从而获得税前收益。

3、长期借款与应付债券有何不同?

答:长期借款与应付债券有以下不同:

(1)债权对象不同。长期借款的债权人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付债券的债权人是社会公众及其他企业。

(2)债权人对债务企业的了解程度不同。提供长期贷款的主要是金融机构,它们对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了解;公司债券主要是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发行债券时,投资者一般对举债企业的偿债能力不太了解,只能通过发行企业公布的公司债券筹集办法了解有关情况,进而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

(3)表现形式不同。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可以自由流通和转让;长期借款只有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契约(合同或协议),不能自由流通和转让。

4、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公司债券与股票有何不同?

答: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公司债券与股票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公司债是企业的负债,发行企业为债务人,债券持有者为债权人;股票属于投资行为,股票持有者为股东。

(2)主体法律地位不同。公司债券的债权人只是享有债权,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作为股东则享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各种权力,并相应承担一定的义务。

(3)利润分配不同。不管企业经营好坏,公司债的债权人都可按固定利率获取定额利息;而股东获取的股利,需视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及盈余的多少而定,只有当董事会宣布发放股利时,股东才能真正分享公司的盈余。

(4)风险责任不同。作为一种出借行为,公司债的债权人一般不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责任。债券到期,发行企业必须按规定还本付息;即使企业清算解散,企业也应先偿付债券。股票则不然,它是一种出资行为,在企业经营活动期间不予还本;企业清算解散时,股东也只能参与剩余财产的分配。当剩余财产不够偿还股本时,股东就无法收回全部投资。

5、企业为什么要发生可转换债券来筹集长期资金?

答:企业之所以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长期资金,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比其他债券的低,可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二是能增加筹资吸引力。因为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双重性质,投资者持有债券可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风险小;当持有股票更有利时,可将债券转换为发行企业的普通股,从而享有股东的权利。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195-196

1、简述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特征?

答: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拥有权。与负债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额。

(2)所有者权益产生于权益性投资行为。(3)所有者权益置后于债权人权益。

(4)所有者权益没有固定的偿还期限和偿还金额。(5)所有者承担比债权人更大的风险。

2、简述普通股扶持有人拥有的权利。

答:普通股股东的权力如下:

(1)投票表决权。普通股股东有权参加股东大会,每持有一股拥有一表决权。按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增减、合并分立、发行债券等重大事项,要由出席股东大会的普通股

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2)优先认股权。股份有限公司增发股票时,普通股股东可按持股比例优先认购新股。

(3)利润分配权。普通股股东有权参加企业利润分配。

(4)剩余财产权。企业清算时全部资产在抵偿债务、返还优先股投资后的剩余部分,按普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进行分配。

3、简述公司制企业盈余公积的用途。

答:(1)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用途包括:

①转增资本。有限责任公司按原有股东投资比例结转,股份有限公司按原有股份比例派送

新股或增加每股面值。但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后剩余盈余公积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②弥补亏损。超过5年期的亏损可以使用盈余公积或税后利润弥补。③分配股利。经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可以用盈余公积进行现金股利或股票股利分配。

(2)法定公益金专门用于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和福利状况。

4、简述合伙企业的基本特征。

答:合伙企业的基本特征是:(1)共同承担合伙企业事务。(2)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相互代理。任何一位合伙人都可以企业名义与多个企业发生经济联系。

(4)共享财产和损益。在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出资和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均为合伙企业的财产,归所有合伙人共有。合伙人的盈利和亏损,由合伙人根据协议中约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担。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201-2031、企业在销售商品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具体条件是什么?

答:企业在销售商品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具体条件是:(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在商品发出以后,如果继续承担商品减值、毁损造成的损失,并享有商品增值形成的收益,说明该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不能确认营业收入。只有在企业不再承担商品贬值、毁损造成的损失.也不分享商品增值形成的收益时,才可以认为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才可以确认营业收入。这是确认营业收人的必要条件。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企业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以后,如果仍将对该商品具有管理或控制权,购买方不能随意处置该商品,则不能确认营业收人。只有在企业放弃了对该商品的继续管理权和控制权,才能确认为营业收入。

(3)与商品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这里的“经济利益”是指与销售商品货款有关的现金及能转化为现金的非现金资产。如果有证据表明与商品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不能够流人企业,即使其他条件具备,也不应确认营业收入。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如果企业销售商品的售价不能可靠地计量,则无法确认营业收人。同样,如果与其相关的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则无法按照配比原则计算利润,也不能确认营业收入。只有在商品的售价和成本均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情况下,才能确认营业收入。

2、企业的费用应当如何确认?

答:费用的确认标准

确认营业费用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关系;二是营业费用的归属期。具体来说,确认营业费用的标准有以下几种:

(1)按其与营业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费用。如果资产的减少与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本期的营业收入有直接联系,就应确认为本期的费用。例如,已销商品的成本是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而直接发生的耗费,应在取得营业收入的期间确认为费用;又如,为了推销商品发生的送货费用,也与取得营业收入直接相关,也应在取得营业收入的期间确认为费用。

(2)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费用。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营业收人没有直接联系,但能够为若干个会计期间带来效益,则应按系统、合理的分摊方式分别确认为各期的费用。例如,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需要采用,按一定的折旧方法,分别确认为各期的折旧费用。

(3)在耗费发生时直接作为当期费用确认。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营业收入没有直接联系,且只能为一个会计期间带来效益或受益期间难以合理估计,则应确认为当期的营业费用。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其支出的效益仅限于一个会计期间,应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又如,广告费支出,虽然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受益,但很难合理估计其受益期间,因而也可以直接确认为当期的费用。此外,对于某些虽然受益期限较长但数额较小的支出,为了简化会计核算,按照重要性原则,也可以直接确认为当期的费用,如管理部门领用的管理用具等。

3、什么是永久性差异?其表现主要有哪些?

答:永久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计算口径不一致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的特征是只在当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回,即只对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影响,但并不影响以后各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永久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会计核算中已计人当期利润,但所得税法规定不作为纳税所得。例如,企业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人,在会计核算中作为投资收益计入了当期会计税前利润;而所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不必计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应从会计税前利润中扣除上述差异,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某些费用或支出,会计上已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但所得税法规定不得在税前抵减应纳税所得额。例如,企业违法经营被处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以及非公益性赞助支出等,在会计核算中作为营业外支出抵减了会计税前利润,但所得税法不允许将其在税前扣除;又如,超过所得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以及业务招待费标准的支出等,在会计核算中作为费用抵减了会计税前利润,但所得税法不允许将其在税前扣除。企业应在会计税前利润的基础上,补加上述差异,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4、什么是时间性差异?其表现主要有哪些?

答: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计算时间不一致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的特征是在当期发生,并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既对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产生影响,也对以后转回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产生影响(与本期相反的影响),从较长时期来看,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一致的。时间性差异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1)会计核算先于所得税法规定确认费用。例如,所得税法规定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10年,会计核算的折旧年限为5年,前5年会计核算多计折旧额,后5年会计核算少计折旧额。企业前5年应在会计税前利润的基础上,扣除这种差异(多计折旧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后5年应在会计税前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转回的这种差异(少计折旧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会计核算后于所得税法规定确认费用。例如,所得税法规定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5年,会计核算的折旧年限为10年,前5年会计核算少计折旧额,后5年会计核算多计折旧额。企业前5年应在会计税前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这种差异(少计折旧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后5年应在会计税前利润的基础上,扣除转回的这种差异(多计折旧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5、在应付税款法下,如何又对所得税费用进行核算?

答:所得税费用核算的应付税款法是指不论在前述何种情况下,所得税费用均按应纳所得税额计算。结转所得税费用时,应借记“所得税”账户,贷记“应交税金”账户。采用应付税款法,所得税的结转一般采用分月结转方式,即1~11月末根据各月应纳所得税额,借记“所得税”账户,贷记“应交税金”账户;年末根据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率计算的全年应纳所得税额,扣除1~11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计算12月份应纳所得税额,借记“所得税”账户,贷记“应交税金”账户(如1~11月份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大于全年应纳所得税额,编红字分录冲销其差额)。各月交纳所得税时,借记“应交税金”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6、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如何对所得税费用进行核算?

答:所得税费用核算的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将本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到以后各期;在时间性差异发生相反变化时,将其对所得税影响的金额予以转销。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能够使各实现的收益与应与负担的所得税费用计人同一期间,符合配比原则。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费用的核算,除了设置“所得税”账户以外,还应设置“递延税款”账户。当发生时间性差异时,如果所得税费用大于应纳所得税额时,其差额应记人“递延税款”账户贷方;反之,则应记人“递延税款”账户借方。“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未来应付所得税款的债务;借方余额表示预付所得税款的资产。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所得税的结转一般采用年末一次结转的方式,即1~11月末不结转所得税,年末根据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率计算的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借记“所得税”账户,贷记“应交税金”账户;各月预交所得税时,借记“预交所得税”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年末结转预交的所得税时,借记“应交税金”账户,贷记“预交所得税”账户。“预交所得税”账户的借方余额,作为预付款项,在资产负债表上列为资产。

7、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什么顺序进行分配?

答: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以前发生的、尚未弥补的亏损),即为可供分配的利润。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如下: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股份制企业按公司法规定按净利润的10%提取。(2)提取法定公益金。股份制企业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5%~10%提取法定公益金。企业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

可供分配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下面顺序分配:(1)应付优先股股利。(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3)应付普通股股利。

(4)转作资本的普通股股利。

8、企业在终了如何进行结算?

答:为了反映本年税后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情况,应在“利润分配”账户下设置“未分配利润”二级账户进行利润结算的核算。年末,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并将“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其他二级账户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二级账户。结算本年利润时,应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如为亏损,则编制相反的会计分录。结算本年分配的利润时,应借记“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贷记“利润分配一提取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一应付利润”账户;如果发生盈余公积补亏,则应借记“利润分配一盈余公积补亏”账户,贷记“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经过上述结转以后,“本年利润”账户应无余额;“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二级账户,除了“未分配利润’’二级账户以外,其他二级账户也应无余额。“未分配利润”二级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年末未分配利润;借方余额表示年末未弥补亏损。

第十二章 会计调整211页

1、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是什么?

答: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包括:第一,法律和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第二,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使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更为可靠更为相关。如果因本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与以前比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或对初次发生的和不重要的交易和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2、运用追溯调整法时,通常包含哪些步骤?如何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211

答: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通常由以下步骤构成:(1)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2)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3)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4)附注说明。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获得:(1)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2)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3)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额;(4)确定以前各期的税后差异;

(5)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3、会计政策变更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有哪些?

答: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

由、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具体包括:

(1)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包括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简要阐述、变更的日期、变更前采用的会计政策和变更后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

(2)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包括①采用追溯调整法时,计算出来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②会计政策变更对本期以及比较会计报表所列其他各期净损益的影响;③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留存收益的调整金额。

(3)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包括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以及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经营成果的影响金额。

4、简述会计估计变更的条件是什么?

答:会计估计变更的条件有如下两点:(1)或是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2)或是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要求重新做出判断。

5、会计估计变更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有哪些?

答: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以及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具体包括: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包括变更的内容、变更日期以及为什么要对会计估计做出变更;(2)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各项目的影响金额;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理由。

6、如何进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答: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分为:

(1)发现当今相关的会计差错,调整当期的相关项目。(2)发现以前期间非重大的会计差错,要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3)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要调整发现当期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7、试比较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别与联系。

答: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区别与联系是:调整事项是事项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以前,资产负债表日后提供的证据对以前已存在的事项作进一步说明。而非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存在,但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前发生或存在。这两类事项的共同点在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都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对报告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将产生影响的事项。

第十三章会计报表214-215

1、会计报表按照报送对象分为对内报表与对外报表。为什么对外报表可以对外报送,而对内报表不宜对外公开? 答:对外报表是满足企业外部利益关系集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而编制的会计报表。所以要对外报送;对内报表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而编制的会计报表,其中不少内容涉及企业的经营秘密,如生产成本、经营计划等资料,因而不宜对外公开。

2、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是如何排列的?这样排列有何意义?

答:资产项目按流动性的强弱排列,具体将流动资产项目排列在前,将非流动资产项目排列在后;负债项目按偿还的先后顺序排列,具体将需要较早偿还的短期负债排列在前,将长期负债排列在后;所有者权益项目则按永久性大小排列,具体排列顺序为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这样排列的目的,主要是提供资产流动性的信息,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3、利润表的格式有哪两种?其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利润表的格式分单步式、多步式两种。单步式利润表是用企业一定时期的全部收入减去全部成本、费用及支出计算本期的损益。其优点是表式简单、易于理解。缺点是不能反映经营性收支和非经营性收支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也不能直观反映主营业务利润和非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多步式利润表对企业净利润的形成通过几个步骤计算求得。我国企业的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具体步骤包括:第一步,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第二步,计算营业利润;第三步:计算利润总额;第四步:计算净利润。多步式利润表的优点是分层次提供财务成果形成的数据,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各利润构成因素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缺点是必须区分费用、支出与相应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而这在某些情况下不易做到。

4、利润表编制的两种观点是什么?它们的差异在哪里?

答:利润表的内容是指与净利润有关的收支项目。平时会计核算的收支中,既包括本期正常经营的收支,还有一些与本期营业活动无关的收支,如前期损益调整、非常损益、会计政策变更对本期损益的影响等。上述与本期正常经营无关的收支应否反映在本期的利润表中,有两种观点:一是本期损益观:认为在利润表中仅反映与当期经营有关的正常性经营损益,非常损益(如灾害损失、财产盘盈盘亏等)和前期损益调整直接列入利润分配表。二是损益满计观:认为一切收入、费用,以及非常损益、前期损益调整等项目都在利润表中计列。我国利润表内容基本上采用损益满计观。

上述两种观点的差别在于对与本期营业活动无关的收支(即特殊损益)的处理方法不同。

5、我国对现金流量如何分类?

答:我国的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分为三类:一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税费退还等所产生的现金流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供应、支付工资、交纳税款等产生的现金流出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主要内容。二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现金等价物在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收回投资、分得现金股利或利润所产生的现金流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进行股权或债权性投资所形成的现金流出是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主要内容。三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发行债券或股票、增加借款等所产生的现金流人,偿还借款本息、分配利润等形成的现金流出是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主要内容。

6、为什么要编制现金流量表?

答: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以及现金总额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企业的现金(含现金等价物)对任何信息使用者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其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就不强。这不仅不能满足日常经营资金周转的需要,无法支付投资者现金利润;更重要的是,到期债务不能偿付,会危及企业的持续经营。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不强,同样影响企业的发展。现金流量的信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都无法提供。这就需要另行编制一张报表,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关注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的需要。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如下:(1)反映企业的现金流是评价企业产生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2)评价企业偿还债务、支付投资利润的能力,谨慎判断企业财务状况。(3)分析净收益与现金流量间的差异,并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4)通过对现金投资与融资,非现金投资与融资的分析,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7、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包括:(1)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3)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4)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的披露;(5)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6)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7)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说明;(9)收人;(10)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11)合并会计报表的说明;(12)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1.应付福利费与公益金有何不同? 答:相同点:两者都是用于企业福利方面的资金。不同点:两者的性质不同。应付福利费属于企业对职工的负债,公益金属于所有者权益;两者的来源不同。应付福利费从成本费用中提取,公益金从企业净利润中形成; 两者的用途不同。前者用于职工个人福利方面的支出,后者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答:成本法、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会计核算方法。两者的主要差别:被投资单位发生盈亏时,成本法下不予确认;权益法下要按所占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计算投资收益或损失,并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对被投资单位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成本法下一般确认为投资收益;权益法下则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下要求核算股权投资差额,成本法则无此要求。3.企业为什么会发生坏账?会计上如何确认坏账损失?

答: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企业间的商品交易提供了条件。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或其他原因,少数企业会面临财务困难甚至破产清算,这就给其债权人应收账款的收回带来了很大风险,不可避免会产生坏账。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将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债务人破产,依照破产清算程序偿债后,企业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

债务人死亡,既无财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企业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

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企业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4.企业计算所得税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作为纳税依据? 答: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核算的。由于会计准则、制度和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对资产、负债、收益、费用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计算所得税必须以税法为准,故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为纳税依据,应将其调整为纳税所得额,据此计算应交的所得税。5.现金折扣销售商品时,分别用总价法、净价法核算的应收账款有哪些不同?

答: 两者确认现金折扣的时间不同。采用总价法,现金折扣只有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时才予确认;净价法把客户取得现金折扣视为

一种正常现象,现金折扣在应收账款发生时就予确认。两者对应收账款发生时的入账金额的确认方法不同。总价法按未扣除现金折扣的金额(即原发票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金

额,净价法将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两者对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不同。总价法将给予顾客的现金折扣作为理财费用,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处理;净价法将给予顾客的现金折扣直接冲减了销售收入,顾客超过折扣期付款、企业因此多收入的金额视为企业提供信贷的收入,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处理。6.企业为什么要编制现金流量表?

答: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多少决定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强弱。这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前两张主表皆无法提供。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有:

说明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原因,评价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

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通过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的差异,可分析企业收益的质量。

通过对现金投资与融资、非现金投资与融资的分析,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7.为什么要进行债务重组? 答:债务重组的意义:

企业到期债务不能按时偿还时,有两种方法解决债务纠纷:

一是债权人采用法律手段申请债务人破产,强制债务人将资产变现还债;二是修改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采用第一种方法,债务企业的主管部门可能申请整顿并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此时破产程序终止。即使进入破产程序,也可能因相关的过程持续时间很长,费时费力,最后也难以保证债权人的债权如数收回。结果是“鱼死网破”。采用第二种方法,既可避免债务人破产清算,给其重整旗鼓的机会;又可使债权人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款额,减少损失。可谓“两全其美”。

8.固定资产折旧与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何不同?答:无形资产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都是通过一定方法将价值转移到有关成本或费用中。

两者的不同点:计算方法上:无形资产一般采用平均摊销法,固定资产初平均法外,还可采用 快速法;会计处理上,无形资产摊销直接冲减“无形资产”账户记录,固定资产折旧须专设“累计折旧”账户;无形资产摊销期满无残值,固定资产在使用期满或报废时往往有残值。

9.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有何区别?

答: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两者都是由于交易而引起的负债,都属于流动负债,但应付账款是尚未结清的债务,而应付票据是一种期票,是延期付款的证明,有承诺付款的票据作为凭据。

10.简述编制利润表的本期损益观、损益满计观及其主要差别。

答:本期损益观:认为本期损益仅指当期进行营业活动所产生的正常性经营损益,据此利润表的内容只包括与本期正常经营有关的收支。损益满计观:认为本期损益应包括所有在本期确认的收

支,而不管产生的时间和原因,并将它们计列在本期的利润表中。两者的差别在于对与本期正常经营无关的收支是否应包括在本期的利润表中。

11、简述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答: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为了保护本单位货币资

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用,保证货币资金收付的真实和合法性,在分工基础上建立的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授权批准控制。即货币资金的收付及使用应经过授权,有合现的审批程序。②职务分离控制。即不相容职务应予以明确的分离,以便相

互牵制。如钱账分管、支票及其印章的分管等。③凭证稽核控制。即对涉及货币资金收付的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审查与核对上,收付款人员要与记账人员分开。④定期盘点与核对控制。一般来讲,企业的库存现金应实行日清日结;对银行存款,应通过编制余额调节表,将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12、我国现金流量表中,对现金如何分类?试各举两例说明。答:一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如: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二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如:购建固资产支付的现金、收回债券投资本金收到的现金。三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如:借款收到的现金、偿付借款利息支付的现金。

13、简述企业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答: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应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的规定程序进行分配。一般的分配顺序为:①用税后利润补亏;②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③提取法定公益金;④应付优先股股利;⑤提取任意盈余公积;⑥支付普通股股利;⑦转增资本。

下载2011年7月中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7月中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txt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你在看别人的同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

    中级财务会计

    第 一 章 总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 A.计划购买的原材料 B.待处理财产损失 C.委托加工物资 D.预收款项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

    中级财务会计

    1、会计分期:是指在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认为地划分一个个间距相等、首尾相接的会计期间,以便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盈亏,确定该会计期间期初、期末的资产、负......

    中级财务会计、(合集)

    本次考试结果 第1题(回答正确) 以下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 A 费用 B 资产 √ C 损失 D 利润 第2题(回答正确) √ A 预收账款 B 货币资金 C 预付账款 以下不属于会计意义......

    中级财务会计-2016-4

    中级财务会计(第2版)_在线作业_4 交卷时间:2016-03-21 16:23:45 一、单选题 1. (5分) 某企业发给职工的计时工资为3万元,计件8万元,奖金2万元,各种津贴0.2万元,退休金0.3万元......

    中级财务会计2

    1.下列各项中,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是( ) A 银行本票存款 B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C 备用金 D 外埠存款 单选题 2.企业购入存货时,在折扣期内取得的现金折扣( ) A 作......

    中级财务会计2

    中级财务会计2 判(对的) 1. 凡涉及库存股的购买或注销业务,其会计处理只能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益,不能因库存股而产生损益。 2. 收入能够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但导致所有者权益......

    中级财务会计2[定稿]

    形成性考核二(第5~8章)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60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是指期末估计的可收回金额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