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恩教师征文投稿
第一临床学院医学检验系2班杨凯芝2010121046电话*** 难忘师恩
我们感谢上苍
因为它降下火种,让人类脱离蛮荒
我们感谢知识
因为它开启灵智,让人类奔向文明
但我们更感谢教师
因为他(她)们把知识传播,让文明得以升华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岁月无言,尔亦无悔
面对迷茫的学子,您循循善诱
面对如山的作业,您挑灯批阅
面对微薄的薪水,您一笑置之
传道授业解惑
您所求为何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这便是您最大的心愿吧
是了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这一定就是您愿意穷极一生的追求
金色的九月如期而至
这一刻的光辉只能永远属于您
可是又有谁知
这小小的赞誉根本不足以表达我心中的感激
此刻
独有悠悠情怀
更比流水长
第二篇:征文投稿
我的幡然(散文)
在实现梦想中可能出现的失败,只要可以接受最坏的结果,一切困难都显得渺小,而担心也是多余的。我要做的只是在平静的心态中踏踏实实地奋斗。
——前言
一、灰色底调
生活因安逸的束缚而茫然。
近几天,发现自己的生活太过于随意了:我竟可以站着玩游戏5小时,可以坐着看电子书8小时,可以躺着睡到不知天黑地暗……我恐惧于这样的颓废,不忍看自己的生命这样一点一点被吞噬,然而却懒于改变,怯于行动。于是只剩下等待,等待一个有阳光,有音乐,有好心情的上午,拿上几本书,带着热水杯,挪向了教室。坐定后的几番张望,几番不安,还是让我决定打道回府,在回来的路上,还不忘带回几袋零食。
是什么让我如此难堪,如此颓废?
二、绿色苏醒
目标因行动的缺席而流失。
我也曾在大一时确立过许多目标:有专业课的优异成绩,博览群书的雄心,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短期目标,有通过司法考试,考研的远期目标。只是时光几乎磨平了所有的棱角,曾经的梦想会不会成为那时的轻狂?
《迷失在阅读中》救活了我那尚存气息的理智,让我恍然大悟自己的颓废是因为沉湎于现状。这就像自己玩的游戏,总是挑擅长的、会容易过关的关卡,对于那些自认为不可轻易闯关的,从不拿正眼关心。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们也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地方再美的风景,看了又看,也会让人觉得厌烦。人们总是痴痴地想,远处的风景更美,远方的传说更动听,遥远的地方才有自己向第 1页
往的梦想。其实,不满现状的暗流涌动恰是青春活力的表现,不满于安逸是想更高目标跋涉的动力。
我必须做些什么。
三、黄色沉稳
梦想因过程的投入而真实。
一位朋友对我的通过司法考试和考研的目标这样评价:目标很大,不切实际。一方面,我知道,这不是绝对的批判,而是善意的劝解。另一方面,我还是想反驳几句。虽然,考研于多数人具有梦一样的虚幻性,我也不另外。但考研与司法考试的试题具有竞合的部分,花一段时间却可以为两件事情服务,何乐而不为。同时,我也为自己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失败的话,我将参加工作不再继续考试。其实,只要可以接受最坏的结果的话,一切困难都显得异常渺小,而担心也是多余的。做事情最坏的结果就是失败,而这表面的失败不是因为没才能,没学识,没本领,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没有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没能发挥自己最大才干。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踏实走下去,也许这就是我人生应该做的事。
四、蓝色包容
青春因从容的成长而张扬。
一直羡慕朋友的处事不惊,气定神闲。她在面对低落的时候不会垂头丧气,面对打击时不会伤心躲避,面对争执时不会面红耳赤。而我在遇到否定时,我会怀疑自己之前的努力,甚至让这努力付诸东流。我曾请教过她,她说“不让困窘左右自己的办法就是淡定对待,变通执行”。听着有心头一亮,阴霾一扫而空的感觉。是啊,只有怀抱“闲庭信步”的心情,才能拥有“气定神闲”的姿态。弱者只会溺死在束手无策中,所以即使我不会游泳,也要带上游泳圈。淡定从容做事不代表只按自己的心意而做,不代表只做自己的事,更不代表不与他人交流。一个人若是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反而会胡思乱想,甚至被
人误解。自己曾经的沉默与冷眼旁观,让别人说成是自视清高,城府极深。现在想来,已没有了当时的难堪与愤怒,取代而之的是一种“难怪如此”的理解了。当我做出自己的小世界,张开双臂,拥抱这个世界,接触真实的别人,也会别人一个真实的自己,才发现一切都很美好。
我对热情似火的交往方式决没有批评,毕竟那也是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可是我更倾心用一颗流水样柔软的心,从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去关照他人,从而赢得如鱼得水的惬意享受。
五、橙色希望
深沉过后,阳光依旧。
哭泣过后,笑容依旧。
在这声色的世界,努力依旧。
终有一天,我会站在年轻的舞台上,如之前梦想的一般,照亮世界的光芒依旧。
第三篇:征文投稿
可爱的家乡,我爱你
五顷塬九年制学校 杨强强
一幕幕半沙半土的荒坡残景不停的洗刷着我的眼线,也不记得来此时日,只知道每天在这里除过修简房、搭灶棚、用泥浆浇灌石柱,就剩挖土壕,平地基,而且,每天从早干到晚,有时甚至累的连爬起的一点劲也没有,可日子还是这样一天天的坚持着„„
疲惫的身躯瘫靠在回家的车窗边,这些悲惨的画面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眼前,就像刚发生似的。突然间,一阵轻风掠过,冰凉的泪水已在脸颊上划下了深深的印痕。这是为了曾经的梦想而苦苦挣扎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现在我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途,终于要回到我可爱的家乡——正宁的怀抱!
随着汽车转过那一道道的弯路,我的心也开始跳动起来,因为我终于可以向我期盼已久的家乡,期盼已久的亲人,还有自己期盼已久的土地,述说我的爱、我的心声、还有我的一切。记得有这样一句:当你离开的太久,你才会懂得自己原来对她爱的是那么的深沉!此时此刻,我想,这句话就是我内心情感最好的表达。
不知不觉车子已驶过小桥进入了家乡的地界。真的!多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翅膀,可以立刻飞上山坡,拥入家乡的怀抱。记得那是读高三那年,听好多同学说,附近的农业示范园区特别的好!懵懂之中,也跟风去了。那一次,我第一次见到带电的烤烟房;第一次知道一整大块的农田中可以有羊圈、牛圈、兔子窝、花卉棚,自己也真正的懂得——书本上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当时,我梦想着可以在里面给自己开一小块土地种些西红柿,喂养些鸡,这样我就可以天天吃到西红柿炒鸡蛋了。不过,现在已经时过境迁。猛地有人喊:好的推背力啊!我被这突然的喊声惊醒过来。原来是车子坡头猛的加油,与此同时,我也把身体直了直,忽然,又有人在车里喊了一声,好大的块头啊!沿着他的目光看去,几个高高的、挺拔的主体相互连接着,魁梧而又整齐,威严的矗立在不远处,无不显示着它的力量与孤傲,车子再往前开,就能看见两行高大、纯白的路灯笔直的站在足有二十几米宽的柏油马路两旁,就像是要告诉路过此处每一个人,自己有多么的挺拔,然后一直伸向远方。过去我们经常能看到“要致富,先修路”这样的宣传语,可真想不到现在家乡的柏油马路宽的跟城市里的没有什么两样,这让人无不感叹家乡的变化之大。而先前看到的那个足有四五层楼房高的巨无霸就处在马路边上,它的前边安装了一扇银光闪闪的电动大门,一侧还竖立着一溜金灿灿的大字 “正宁正兴水泥制品厂”。字迹工整无不展现它的光辉与昌盛。从大门往里面就是水泥厂的核心,另外,这个大块头还不时的发出特有的近似怒吼般的轰鸣,感觉好是雄壮。沿着大路一直往南走,路边有几幢六层小洋楼整齐的排列着,明亮的玻璃,洁白的墙壁,红彤彤的屋顶,真的很是让人欣喜若狂,楼下面还有几辆银白色的小轿车,这些在前两年真是想都不敢想事,可现在一切都实实在在的摆在了眼前,说着真的好使人惊叹不已,也就短短几年的时间家乡的变化竟是如此的大、如此的无法想象,但又似乎是在情理之中。车子再转过弯,就到了家乡的又一个小乡镇。其经济不算全县最发达,但却是全县很有特色的乡镇之一。大葱是正宁特色农产品,且已经获得国家绿色认证,注册了 “宫河”牌商标。为了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发挥“宫河大葱”的“金字招牌”,促使大葱生产尽快走上无公害、标准化、规范化轨道。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打出了一套保护“宫河”大葱产业发展的“组合拳”,成功打造了“宫河”大葱的金字招牌。根据甘肃农民报报道:近年来,正宁县把大葱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积极实施“翻番”工程,实现了种植区域、技术创新、种植规模“三大突破”,种植区域由宫河、周家、永和3个传统乡镇拓展到全县10个乡镇,由川区向山、川、塬并重转移;育苗实现了由秋育向春育的跨越,种植模式由单一种植向正茬、回茬、麦葱套种、果葱套种等多元种植转变,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种植规模也扩大到5万亩,其中,万亩乡镇2个、千亩示范村30个,10亩以上种植大户657户,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经营的格局。年大葱产量达6万吨、产值达5000多万元,人均年大葱收入达到23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6%。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再过几年,全县里的种葱户,特别是种葱大户,其经济总量还将有一个更大的提升。201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2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88元,增长14.6%,再加之现在继续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外出就业、工资福利待遇、生活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道路、农田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等等,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领之下,家乡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坦的柏油大马路好像是在召唤着每一辆过往的车子,不停的往后窜,随着疾驰的车速心中的那股激流也在不断地涌动着,因为我们县不只有大葱,还有烤烟、苹果、药材、玉米、蔬菜等主要的农作物,另外,我们还有像调令关这样的自然风景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此旅游。悠久的人文历史故址——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政治部旧址、习仲勋旧址(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等,其不只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党人为了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更重要的是教育了我们新一代的历史继承者,要始终铭记他们的奋斗历程、拼搏精神,并不断激励自己要以他们的精神为契机,创造属于我们新一代的更大、更好的奇迹。
不知不觉中父母的身影已出现在了我眼前,久违的亲情化作无数道暖流在我的心里激荡,升腾。这种浓浓的感情也促使我坚信,我们家乡一定会发展的更好、更快!因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直深爱着她!
注释:相关数字来自《甘肃农民报》、中国庆阳网。
第四篇:感恩教师征文
老师的爱,一直醒着
是谁,用汗水洗涤我们的梦想;
是谁,用微笑擦亮我们的眼眸;
是谁,用自己的青春换来我们灿烂的明天?
是您,日日夜夜陪伴在我们左右的、不离不弃的二中老师!
或许你会问:对于二中学生来说,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在学校里为了自己的梦想埋头苦干吗?幸福是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二中的奇迹吗?幸福是看到自己傲人的成绩之后欢喜吗?……
是的,这些都是,但我更认为,幸福是二中老师无怨无悔的付出;幸福是老师默默无闻的奉献;幸福啊,是老师谆谆的教诲;幸福是绽放在二中校园里的那抹新绿,是老师陪我们走过泥泞遗留在身后的那行足迹,是在老师的激励下从沉默中的爆发,折服后的苏醒,是二中学生对整个大千世界的吞吐、张弛、沉浮、聚敛、最敏感、最有力的回应!
我所见过的二中老师,是最辛勤的园丁,或许有些老师的经验并不丰富,但他们用自己满腔的热情,为衡水二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镜头转向我们的操场,千万莘莘学子在老师的栽培下练就了天下第一操,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操后班会,老班总会点出我们存在的问题,希望我们能够改进,殊不知在这之前他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为我们而操心。是的,我们曾有过抱怨,抱怨他们为什么那么不近人情,为什么要让我们如此紧张,为什么在抓学习的时候还要抓常规……但,回想起,谁会用自己美好的青春奉献在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身上?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们对老师的感激!
或许你会认为二中是艰苦的,但,就我个人而言,那是一种美丽的情愫。忘不了,计超主任在高考中身扛水桶时的背影;忘不了,红雷主任给的棒棒糖的甜美味道;忘不了,艳东老班为我们操劳的身影,让我们总想抛开所有的拘束,亲切地叫他一声:哥!
嗨!还记得英语老师为我们放动听的英文歌吗?还记得体育课上我们与老师一起跳过的皮筋吗?还记得一个有一个雨季,老师们为我们扫过的干净的操场吗?还记得军训的时候邻班班主任背着生病的学生时那高大的身躯吗?还记得考试成绩不如意时老师的鼓励吗?还记得……一切一切的美好都化作了我们二中学生不断奋进的动力!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深深铭记二中与老师的恩情,让我们怀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激情,为二中喝彩!
老师的爱,一直醒着!
第五篇:感恩投稿
体味感恩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感恩的地方,当然感恩是不需要标榜的,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慢慢地去感受,体会。
人的本性都是善的,这一点早在道书晋葛洪的《枕中记》中就有记载,原始人类之中,使人初备人伦,有了道德观念,人类由此开化,拥有了人性。其实,人性的好坏都是由一些自然环境和一些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说哪个人好哪个人坏,就像那些犯罪分子一样,他们虽然一时糊涂犯了错误,触及到了法律,当然犯错误的程度有大有小,甚至有的人犯的罪是无法原谅的,那就是死路一条了。其实有的时候完全可以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就像曾经在云南大学就读的“省级三好学生”马加爵一样,尽管他的案例让好多人都同情,甚至为他喊冤,可由于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约束,人们也无能为力,最后他还是只能接受命运的摆布。相反,一些犯罪程度小的人,就要被禁闭起来,一方面是有助于自我反省,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进行一些集体活动来增强一些好的社会意识。让他们的良心有一个新的发现,以便于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对人生有一个新的认识。与其说让他们重新认识美好生活,还不如说是让他们的人性变善,与其说让他们的人性变善,还还不如说让他们学会感恩。只有学会了感恩,人性善的一面才会体现出来。
生活中处处存在感恩,感恩无处不在。可以说是感恩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也就是说有人的地方就存在感恩。
当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太平的时代,也可以说是幸福的时代,可人为的太平并代表不了自然的安宁,表面的宁静并不代表自然界幕后给我们带来的惩罚,这几年来,大自然在不断地惩罚着我们人类。如2008年的512大地震,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成了人们心中的一道永远抹不去的伤痕。在这次地震中,虽然好多人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我们应该明白:天灾人祸,在所难免。还有好多幸免于难的人便得到了党中央、中央领导以及社会乃至全世界好多热心人的帮助。及时的给灾区人民送去温暖。真的可以这样来形容: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人们送去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援助,而是一颗颗滚烫的心,他们用爱心去抚慰受灾人民,同
时也体现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一主题,可谓是爱的奉献。这表明人性是善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应该学会感谢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没有他人,我们便会孤独寂寞;没有社会,我们便无法生活;没有国家,那我们便像没有母亲的孩子一样,没有自己的权利,没有荣辱感,等等。
当然我们的生活与这次刻骨铭心的灾难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道理一样:都是叫我们如何去学会感恩,怎样去感恩。
感恩的激发因素很多,比如出门的时候妈妈的一声叮嘱,也许我们一直都在妈妈的叮嘱声中长大,已经习惯了把妈妈的叮嘱当做无所谓的那种生活方方式,甚至有时候心情不好时还会感到反感。可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外求学或其他原因远离妈妈了,就会突然有种空旷的感觉,感觉总是缺了一样东西,仔细琢磨之后才会发现妈妈的爱不在身边了。自古以来,歌颂母爱的篇章数不胜数,母爱甚至都被人们写烂了,但母亲的那种默默无闻的精神却无时无刻的感动着每一个人。就我自己而言,有时候在外面生病了,而且老忘吃药,吃药的时候妈妈总会打来电话。还有就是我们家离学校的距离那可真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以前妈妈都没提过这座城市,自从我来到这儿就可不一样了,妈妈充当了这座城市的天气预报员了。记得有一天早晨,因为有时差,我们老家总是天先亮,我还在睡懒觉,突然妈妈打电话过来说好像下雪了叫我穿暖和,当时我没有相信,昨天本来还挺暖和的,怎么可能啊,可结果确实如妈妈所说的那样:是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从那以后,我就相信:原来母爱可以预测天气!
每年的春运是最让人头痛的一件事,每年这个时候,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在外地上学的学生就开始为票而忙了,但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回家跟亲人团聚,为了一切的一切,不得不想法设法挤上了那急得没法形容的火车。春运虽然是春节的奏鸣,是春天的气息。但是坐车确实特别痛苦。就我自己而言提起春运真可谓是谈虎色变。也许这就是生活的代价吧。尽管春运让人们那么痛苦,可出门的人还是互帮互助。在那个临时组成的大家庭里,我们可以目睹许多感人的场面,上次有个阿姨带了小孩,半夜的时候那孩子哭个不停,然后就有人过去帮忙,当然是带过孩子的女性。还有比如我吧,每次坐车那沉重的行李箱永远都是别人帮我放到行李架上的,其实我也没求过别人帮我忙的。因为行李也可以放座位下面啊。但每次都有人自愿帮忙,这说明中国人的素质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档次了。同时说明了社会的和谐,时代的美好。
同时也教我们学会了心存感恩,体味感恩。其实,生活就是在这样,有了给予,那感恩或多或少会存在,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感恩是不可能凭空出现的,同样它也需要付出。
现在在中国上大学有好多资助政策的,这让许多家庭贫困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也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小时候,我常常听说有人因为家庭平贫困而辍学,而这两年来我就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了。这与人们生活说平提高有一定的关系,但除此之外它与我们国家的教育政策是离不开的。现在国家有助学贷款,没钱上学的情况下可以向国家借款上学,而且上学期间没有利息。还有更好的是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也就是说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奖、助学金来帮助自己完成学业。奖励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但现在奖助学金的覆盖面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尽管对当今的教育的批评声不断,但这美好的一面毋庸置疑的。也许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每一件事。因此我们必须心存感恩,学会感恩。
总之,我们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世界,人与自然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来看,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恩,学会心存感恩,去体味感恩。用健康、阳光的一面去迎接生活,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