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请求解决乡镇中心地带硬化工程建设资金的函
自治区、**市民委:
***族乡位于**县西北部,与****族自治县、***族自治县毗邻,距县城27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辖区面积246.5平方公里,共3.6万人。我乡是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于一体的革命老区,是全国唯一的**族乡,1999年1月14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族乡(桂政函[***]4号
文),是**市对口扶贫的乡镇之一,2006年,全乡人均纯收入2960元,位居全县十二个乡镇的第十二位。其中*、*、*、*四个村委属大石山区,也是自治区贫困村。这几个村委自然条件差,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群众生活水平低。****族乡也是全县唯一的财政补贴乡。
**集镇是****族乡政府所在地,总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人,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我乡及邻县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因**地处三县交界,加上本乡人口规模适中,所以**集市农副产品交易十分活跃,集市非常繁荣,自1996年开始开发建设以来,现在**城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2009年11月18日将是****族乡成立10周年纪念日,庆祝****族乡成立10周年是全乡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办好10周年乡庆是全乡各族人民的热切期望,1999年1月14日****族乡成立之日庆典是在**中学和**希望小学之间草坪上举行的,庆祝活动场面极其简陋。现在民族乡已成立10周年了,全乡36000多各族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文化活动场所。而在我乡文化活动中心楼右侧有一片闲置的空地可以利用,该空地位于**集镇中心,整体面积4950㎡(长90米宽55米),大部分为沼泽地。为了喜迎我乡十年大庆的到来,不辜负全乡人民的热切期望,因此,我乡计划把这片空地实施整体硬化,作为10周年乡庆主要活动场所,切实解决乡庆无集会场所难题,乡党委、政府已把该项工程列入喜迎乡庆10周年献礼项目之一。集镇中心地带硬化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为****族乡10周年乡庆提供一个相对平坦和宽敞的活动场所,同时对改善我乡城镇环境卫生,加快我乡城镇化进程,推进民族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四个文明建设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经预算,**集镇中心地带硬化工程需投入资金150.56万元,但由于我乡经济基础薄弱,是全县唯一的财政补贴乡,乡财政十分困难,目前没有资金投入该项目建设。为此,恳请自治区、**市民委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难题。
以上请示妥否,请予批示!
**县****族乡政府
2008年1月3日
第二篇:关于请求解决村道路面硬化资金的报告
关于请求解决村道路面硬化资金的报告
尊敬的县发改局领导:
虎踞镇乔下村地处于湘赣边境,是罗宵山脉中的一个贫困村,全村人口2580人,18个自然村民小组,其中瓦屋组是乔下村唯一的一个偏僻小组,全组共有八十多人口,在通往新湖村上棚组狭窄的山崖上,组民世代在这山环水绕的地方繁衍生息。
上世纪九十年代,邻村山民—上棚人,他们下决心修筑了一条简易公路,去年又筑成了水泥路面硬化,现只剩下路经瓦屋场与庙背约1500米路面没有硬化,这使瓦屋组组民出行艰难,尤其是下雨天,这泥泞的路面,经常有人摔跤。
今年年初,经支村两委牵头,全组组民共同努力自集资金18万余元,预计修好这段路硬化共需资金32万余元,还尚缺资金14万余元,现因资金紧缺,导致工程无法启动。
为此,特呈报贵局,望领导切实关注民生,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帮我村瓦屋组解决资金缺口,圆了我村民出行难的梦为谢!
呈报单位:虎踞镇乔下村委会 2016年8月20日
第三篇:关于请求帮助解决公路硬化资金的请示
关于请求帮助解决公路硬化资金的请示
县人民政府、县仙门林场: 凉水井镇文昌阁村离县城约45公里,全村总户数274户,总人口1123人,总面积9.9平方公里,其中稻田面积638亩,旱地321亩,山林面积约7823亩,是国家级贫困村。
我村桥头组至岩上组、岩下组的1.5公里组级公路没有硬化,若遇下雨天,路面泥泞不堪,难以行走,致使村民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严重影响村民的经济发展,村民代表多次强烈要求硬化这段道路。
为了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改善出行困难的问题,经乡、村两级干部及村民多次认真讨论、现场勘察,一致认为硬化这段道路是当务之急,并决定在今年内动工完成。
但该道路硬化工程投资较大,大约共需45万元,现经村支两委多方努力,积极筹措,尚有6万元缺口,村里实在想不出办法,镇政府也无力给予更多资金支持,特请求上级领导帮助解决2万元公路硬化资金,不胜感谢!
妥否?请批示。
凉水井镇文昌阁村委会
2016年5月12日
第四篇:关于请求解决饮用水工程资金的报告
关于请求解决饮用水工程资金的报告
尊敬的湖南省衡山县工业园管委会领导:
我名刘建飞,是衡山县开云镇青山村八组人。2003年10月,我们家里投入5000多元,挖掘了一口井,用于解决生活及种菜用水。没想到,随着工业园区企业的逐年增多,井里的水位逐年降低,2011年下半年干脆变成了枯井,这样,我们只有到别处挑水,解决生活及种菜用水,极不方便,尤其是老母亲去挑水时还要经常横穿千吨级码头公路,这条公路来往车辆多且速度快,很是危险。组上群众建议另开凿一口井并向上级相关部门及领导请求解决饮用水工程资金。我们家没办法于2012年10月5日起开始请工程队施工。据工程队预算,这项饮用水工程深度可能要达上百米,投入资金至少要3万元以上,这对我们这个靠种田种菜收入微薄维持的家庭来说,是个很大的困难,但这项饮用水工程,又是我们家赖以生计的命根子,是我们老百姓最大的期盼。为此,特具报告,恳请领导批准解决饮用水工程资金为感!
致
礼
具报告人:刘建飞
2012年10月15日
第五篇:请求解决村道公路硬化工程的报告
请求解决村道公路硬化工程的报告
松湖镇人民政府:
新潢坊村紧邻锦江大堤,全村村民80多户,450多人,全村主要以种田为主。由于新潢坊村的位置特别,竹洲、戴家、钱洲、谷林、三湖章毛二村及药湖开发站的人员都要途径我们新潢坊村村道。在国家大好政策“村村通”工程的前提下,唯有我们新潢坊村没有享受。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只硬化了村东的500米村道,而村西的那条路却一直是全村人的一块心病。这可是全村的一条主要道路,村民物资运进输出必经此路。这条村道全程约400米。敬请上级领导解决村道硬化工程为盼。
专此报告
松湖镇潢坊村新潢坊村小组2013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