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长心曲
成长心曲
重庆79中学初2013级12班向雨成长是一场痛苦而华丽的蜕变。
——题记
谁人不欢喜?谁人不忧愁?人的感情是丰富的,苦与乐在心底交融,谱成了一曲悲喜交加的交响乐。
苦
止不住的流年叹不尽的愁。成长,意味着走向成熟,意味着多了一份承担。再也不能因为一点痛就大哭撒泼;再也不能因为一点苦就轻言放弃。及时遍体鳞伤,也只能低下头轻轻舔舐自己的伤口。有时是真的疼得厉害,还得扯动着嘴角微笑着对自己说:“没事,你行的。”进入初三后,真的很忙。作业多不说,无数次的“大考”“小考”已经压得人喘不过起来。下了晚自习,背着装有不尽人意的试卷的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得书包很重,很重......寂静的夜里,路旁车流穿梭,仰望夜空,会忽然感到很无措、很迷惘......乐
成长总是有快乐的。你注意过通过努力取的好成绩的学生的笑脸吗?那样纯真、那样灿烂,宛如一朵饱满的牡丹绽放在年轻的面孔上;你注意过几个同学讨论难题突然得出答案的场景吗?他们激动得脸颊通红,爽声大笑着,更有甚者,居然跳了起来;体育课上,大家锻炼得很认真,虽然很累,却没有一个人叫苦,滴滴汗水折射出每个人
对坚定的信念、对未来的期冀。学习生活中,许多人有时面露倦色,但眼神却非常清澈,当你注视它的时候,会觉得好像有一种微弱的光在闪烁......成长中不是缺少乐,而是缺少苦中作乐的精神。学习太紧张,你就想:这是充实;锻炼太辛苦,你就想:这是享受。乐,在同学们的相互竞争中;乐,同学们纯洁的友谊中;乐,甚至在大家视饭场如战场去食堂抢饭的奔跑中......尾声
成长的确苦,然而没了苦,成长也就无所附丽。
有人说过,成长就像剥洋葱,剥一层就会流一次泪。可每一次掉泪,都会有新的感动。
让我们在风雨中快乐地成长吧!
毛毛虫终于破茧为蝶,它抖动着双翅在阳光下幸福地微笑。——后记
指导教师:陈锡琼
第二篇:心曲 观后感
《心曲》观后感
“老师的心为学生而长。”这句话是钱老师一直挂在嘴边的。
现在,当我提笔写观后感时,我思绪万千。白天电影里的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当学生张光第一次听说班主任是钱老师时,就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画,说老师是“铜臭”,谁知,老师不但没气得七窍生烟,反而还夸赞他的画画水平很高;周晓燕平时上课总是睡觉,钱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她,而是在了解睡觉原因——她家有个弟弟,每次做作业都要影响她,因此总要做到很晚的情况后,叫她去办公室写作业……
这个名叫钱亮的老师自愿从一所重点小学调到一个普通的大拇指小学最差的班级——四(3)班当班主任。当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作弄他时,他不会大发雷霆,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来教育同学们。当有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而在睡觉时,当有同学没有完成作业时,他没有当场责备他,而是从侧面了解到同学有特殊情况,他主动地帮助同学完成作业。当同学们写了《我爱我家》的作文后,他甚至到每个同学家里进行拜访,让家长了解同学也让自己了解每个同学。除了教学,他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踢球、玩游戏,他是同学们眼中的好老师,更是同学们的好哥哥,也就是电影里同学们的“哥哥老师”。
可是,不幸的事发生在这位年轻有为又倍受同学们喜爱的钱老师身上,他脑袋关键部位得了肿瘤,他的孩子还没出生。当他临危被送到医院时,受到钱老师鼓舞力量的付小军得了跑步第一名。付小军一直跑到医院将喜悦告诉了钱老师,钱老师会心地笑了。但不久,钱老师永远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深深爱他的妻子、未出世的宝宝、还有这个曾经最差现在蒸蒸日上的班级全班同学。顿时,电影里所有的人,电影院所有的人无不痛哭流涕。
是啊,钱老师是一名默默无闻为社会做贡献的老师,他就像一根蜡烛, 照亮这些学生, 自己却默默地化作灰烬。他是千百万辛勤工作的老师之一。我想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尊师重教,因为所有的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 悉心照料着我们这些幼小的树苗, 撒下一滴滴辛勤的汗水。
——六二班 代蔚
第三篇:心曲观后感
《心曲》 观后感
闵行区华坪小学李骏
“老师的心为学生而长”,这是宝山青年优秀教师徐宏杰生前的肺腑之言。《心曲》是一部电影故事片。展示了徐宏杰老师的优秀事迹。故事片中塑造了富家和民工子弟在班出现的许多真实情况,向教育界提出了该如何正确引导教育好当今青少年一代的时代课题。班主任钱亮,原是重点小学的老师,为实现自已“教书育人树魂立根”的梦想,主动来到一个调皮、后进的班级任教。为了孩子的进步,他顾不上与汤鸣老师旅游。孩子们的成绩上不去,上课打瞌睡等,都是他关心的心事。他以辛勤的家访,温馨的激励,自称自已是班内最后一个学号的同学,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被学生称作“哥哥老师”。孩子们天真烂漫,教育工作者重在引导是关键。当付小军为使班级里的同学看得起他,把他自己的父亲谎称是个“救火英雄”;一名同学为卖报的母亲晚上九时还卖不掉最后一张晚报,给过路人一元钱去买下母亲手中最后的一张报,希望母亲早点回家休息。影片中的件件小事,折射出当今社会不健康的思想和美好的品性对孩子们的影响。钱亮对此都能做好细致引导的教育工作,让孩子们懂得“贫穷不是耻辱,说谎才是耻辱”,“一元钱和万两黄金,在孝的天平上是等价的”,“孝该从小开始”的道理。
作为钱亮班主任的奶奶,着名老艺术秦怡的表演,体现了慈祥的长辈对孩子的关爱;作为钱亮老师所在学校的校长,梁波罗老艺术家的感人表演,给观众留下了亲切难忘的印象。“只有您把心交给了孩
子,孩子才能把你当成自已的亲人”。这是影片给全体教育工作者深刻启示。对当今某些教师,过分的希望在家教中得到经济回报等不妥做法,电影无疑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影片教育人们:勤劳致富是光荣的,追求虚荣是可耻的,爱岗敬业的可尊重的,孝敬长辈更是值得推崇的!
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优秀的教师是时代的楷模。当影片的钱亮的老师因病离开孩子的时候,人们更加怀念优秀老师的可爱。
不论是徐老师,还是影片中的钱亮,都是心系学生,当学生当成自己事业的全部。只有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去思考与劳动,自己的工作才会真实在进步,自己的教师工作才会更具使命感。
第四篇:《心曲》观后感
《心曲》观后感
看完《心曲》这部电影,我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的主人公钱亮老师本来在重点小学教书,主动转到了女友汤鸣教书的大拇指小学的调皮班级——四〈3〉班任教。在片中,钱亮老师说自己是四〈3〉班最后一个学号的同学,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被同学们称为“哥哥老师”。由于太关心同学们而忽略了女友汤鸣,这让汤鸣非常生气而离开了他。钱亮老师为了教育各位家长,就在班里开了一个家长会,在家长会中,付小军说出了自己把爸爸说成“救火英雄”的慌言,请求大家的原谅;他爸爸也在家长会中见到了恩人——张光的爸爸,这让他十分感激张光爸爸的恩惠。家长会过后,让大家明白了:贫穷不是耻辱,说慌才是耻辱。
但是这样的快乐并没有保持,在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时,钱亮老师却被查出得了晚期的脑癌。一个偶然的机会,钱亮老师在花园散步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一个小弟弟患了白血病,但是他喜欢拍照,认为这是生命在延续;这让钱亮老师觉得人只要活得有意义,死亡也是美丽的。
钱亮老师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生前创作的《心曲》这首歌将永留人们心中:老师的心儿为学生而长,为学生而孜孜不倦……
影片看完了,可是钱亮老师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是啊,多好的老师啊!在我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像钱亮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教我们知识,让我们学会做人,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耗费多少心血。
看完了钱亮老师的光荣事迹感动了我,我下决心一定要改掉那颗贪玩的心,好好学习,等我长大了,将来代替钱亮老师。
三〈1〉班陈婷
第五篇:心曲观后感
心曲观后感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曹杨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心曲》。
《心曲》是以徐宏杰老师为原型,宣传宝山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创造完成的。故事情节层层深入,情感真挚,发自肺腑,突出了一位老师对教书育人,树魂立根的执着追求,影片催人泪下,演绎出一部现时代师生之间平凡而又伟大的感人故事。参加拍摄的著名演员有秦怡、梁波罗等,罗南中心校师生也参与了其中部分场景的拍摄,学校通过这次接待拍摄工作,是对老师一次师德教育的洗礼,也是对学生经历生活、体验情感的有效实践。
在这部电影里徐宏杰老师以他年轻的生命倒在讲台上,嘎然停止了他年轻的生命,他带走了所有师生对他的牵挂,但他那颗年轻的心却铸就了永久的师魂。在学生心里徐老师是“亦师亦友”的好老师。师生们永远记住他生前的一句话“老师的心是为学生长的。”虽然徐宏杰离开人世多年,但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电影看完了,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我的心一直在对我说:“赵天悦,你从此以后要当一个好学生。直到今天我还在想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