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室医院感染控制计划、总结
科室医院感染控制计划、总结
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8月重新调整充实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负责放射科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放射科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病历监测
对院感病例回顾性调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阅出院病历,防止漏报),真实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率的基线。并同时采用了前瞻性调查形式,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既做到对病人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是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此项工作收到预期效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①感染率监测:
②漏报率的监测:传染病上报率。符合卫生部的要求。
2、环境监测方面
①对放射科环境定期采样,合格率为98.6%。对于不合格的者,及时查找原因并重新采样。
4、消毒灭菌监测
1.每月对消毒间预真空高压锅进行效果监测,按全国消毒规范要求,每天做B-D试验,每月做生物监测,保证高压锅消毒灭菌质量。对手术室的快速压力蒸汽消毒锅全国消毒规范要求进行监测以保证灭菌质量。
2.每月对放射科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共监测246份,合格246份,合格率为100%。并逐步取消外科病区的戊二醛浸泡消毒,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3.6月份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上半年共监测79根,合格75根,合格率为94.9%。请保留此标记的紫外线灯管通知科室及时更换。
4.对我院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了备案。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
1.每季度抽查重点DSA的感染管理,发现问题,主动与各科主任或护士长沟通并督查改进。
七、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新职工培训对3名新上岗职工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对新入院实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使用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软件
我科使用医院感染软件系统,对我院的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以及目标性监测有了数据化分析,更加直观科学。
虽然本年度,我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一些存在问题:
1.临床感染管理小组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部分医生对院内感染重视程度不够,对病人的有关院内感染的诊断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医院感染登记表不能及时报送。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科将继续开展各项工作,并针对本年度问题,特提出2013年的初步工作计划。
1.充分发挥三级监控网的作用,根据分管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制定下阶段的控制计划。充分发挥临床感染管理小组作用,将科室的培训和质控检查落实到个人。
2.每季度将各临床科室的感染人数、漏报人数、I类切口的感染数、及卫生学监测情况以《反馈单》的形式反馈给临床科室,对临床科室进行考核,我科再跟踪检查改进结果。
3.做好医院感染诊断的培训将医院感染诊断与本院医生上报的病例情况结合,制定新的培训课件,并组织学习。
4.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在实施的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7.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参与我院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工作。
第二篇: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室内清洁、通风布局合理,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洗手设施,日常清洁、消毒制度健全,坚持湿扫。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医护人员工作时,应衣帽整洁,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患者的安置应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分开,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后,必须进行消毒,毁形等无害化处理,锐利器械用后进入防渗漏的锐器盒,不得重复使用。开展预防医院感染健康教育。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垃圾至黄色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收集,医疗垃圾进行焚烧,不能焚烧的进行深埋达到无害化处理。
第三篇: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职责
保定市中医院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一、各科室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本院医
院感染管理制度,结合本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科室相关的管理制度和预防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按要求登记、上报,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
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有疑似或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上报,要及
时。
四、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五、督导本科室人员正确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等医院
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六、做好患者陪护、探视者相关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护理部2012年11月21日修改
第四篇: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总结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总结1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促进出国留学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年初工作计划,在医院党政的领导下,依靠全院职工的通力合作,开展了一列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分管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并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综合目标管理的内容和全年工作计划中。认真做到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三级管理,使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管理。
2、根据医院分级管理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医院感染委员会制定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下发各科,各感染小组认真组织学习实施。
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不定期会议,通报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查找隐患,及时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体现了院感小组在认真履行职能,实现工作目标,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内容的知识。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各项管理规范到位,积极协调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
1、制定我院医院感染综合监测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坚持对每日出院病历检查,做好感染病例的个案登记和统计,每月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及时提出院科两级医院感染重点,及时反馈到各感染管理小组。
2、为保证我院各科消毒工作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强了全院消毒工作管理,全院各科建立了消毒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经常深入科室检查消毒管理情况,及时发现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坚持做好各科消毒工作。加强了重点区域如手术室、病房、供应室、等区域的消毒管理,有效地扼制了医院交叉感染的传播。
4、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用后立刻毁形消毒由制定人员统一回收,确保了我院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
5、加强了医疗废物的管理:
(1)、制定了医疗废物收集、回收、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各科的医疗废物由各科收集,专人每天下科回收,并做好登记工作,及时进行处理。
(2)、重视医院污水、污物的排放处理工作,专人负责全院污水、污物的消毒处理工作,由环保部门监测达标排放。搞好了各种医疗废物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由于该类工作不善带来的医院感染隐患。
三、加强传染病管理:
1、加强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1)、加强了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清洁环境,提高群众防治意识,切断传播途径。
制定了发热门诊管理制度、首诊负责制、工作流程、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制度、非典型肺炎病人住院护送程序等。加强了发热门诊的消毒隔离工作,准备了各种消毒药械和防护物品,经常下科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2、各科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重视医院内传染病的管理工作,除经常到传染科、发热门诊、腹泻门诊检查消毒隔离工作外还积极敦促相关科室认真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及时准确的进行网上直报。针对各类传染病的流行季节,适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效杜绝我院院区内传染病流行。
3、认真做好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工作, 填写结核病人转诊单达100%。
四、大力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加强了对全院职工医院感染规范等专业知识的技能提高和培训。
1、继续组织全院职工以感染管理小组为单位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出国留学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等法规及我院有关制度等。
2、组织全院清洁工学习简单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知识。指导他们消毒隔离的方法,使全院清洁工能掌握医院特定环境下的卫生标准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从搞好清洁卫生的角度去有效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
五、存在问题:
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部分医务人员重视不够,医院感染诊断还有一部分医生不能作出正确诊断,临床个别医生还存在滥用抗菌素的现象,我们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学习,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使合理应用抗生素不只是落实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
2、加强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学习。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总结2
一、医院及院感科开展的主要工作:
1、认真研究学习《出国留学省医药医院管理评审实施细则》,做好创二优评审迎检准备工作,根据细则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医院感染工作流程,整理归纳并补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2、加强对临床科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指导、及时改进,特别是针对我院医务人员对医疗垃圾分类不清、少数临床医生无菌操作不到位等现象进行多次现场督导纠正,彻底清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死角,真正做到医院感染管理的全院规范统一,充分体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力度。
3、加强改进对环境微生物细菌监测工作,把监测工作与临床工作结合起来,开拓性开展环境动态细菌监测,对临床消毒隔离工作起到实质性的检查督导作用,特别是主动对新生儿病房、母婴病房、新生儿暖箱等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对重点区域消毒隔离工作的环境质量起到很好的监督和提示作用。
4、开展重点去区域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启动了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5、做好院内感染爆发流行的监测报告及预防控制工作,xx年院感科制订了“临床医院感染爆发预警报告制度”,加强对医院感染爆发前瞻性监测,实施这一制度,今年4月份我院外二科1类手术切口的爆发感染,院感科积极深入一线调查处理,及时上报医院感染委员会,协助临床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使爆发感染事件及时得到控制,未造成蔓延。
6、做好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做好预检分诊台、隔离病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指导工作,特别是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中,院感科认真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精神,认真规范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使其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上半年本院未发生传染病院内感染,共计迎接上级检查共计次。
7、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院感科上半年已完成外出培训,及部分院内培训。
8、加强对临床各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察考核
坚持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沟通,及时改进,对于反复纠正不力的问题纳入院级质控考核评分,奖惩兑现;做到随时检查指导,定时考核评价,定期向各科室通报考核情况,按时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医院领导、医院质控科通报相关信息。
9、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管理,使用后一次性物品回收率100%,废用性医疗废物焚烧100%,重点督察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分类分装、医疗锐器、感染性垃圾处理等。
10、认真落实医院感染评价分析制度,做好相关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坚持定期召开院感工作会议,对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各项监测评价、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评价分析通报,同时开展耐药菌株监测,院感病例病原学送检率分析,定期发放医院感染通讯
二、院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半年工作重点:
1、目标性监测工作未完善。
2、全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设施需改进(垃圾桶、袋)。
3、洗手设施需改进(水龙头、洗手液等)。
4、根据出国留学省卫生厅x卫函【xx】xx号“通知精神”,我院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式需改进。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总结3
随着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医院感染不但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健康而且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使保健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医院本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指导院感办开展日常工作,
(一)注重依法管理,按照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断学习法律、规范,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各项政策法规,院领导强调依法行医,规范管理。由于院领导的重视和院感办主任认真负责的管理,我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不断强化。
(二)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院领导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对门诊、住院部、护理室、治疗室、化验室、等重点科室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础设施。
(三)把控制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作为工作重点。经常到临床第一线了解情况并检查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设法解决,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
二、充实保健院感染组织机构
根据卫生部规范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的院感工作人员,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医院成立的院、部、科室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起到了有效的职能监控作用,按照职责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每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对质量检查结果组织讨论和考核,同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同时各科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每月向院感办报告住院病人的院内感染、消毒隔离监测情况,根据科室院内感染存在问题组织医务人员讨论;各级院内感染监控人员履行了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规范、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的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检查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等。
三、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营造氛围,院感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和院内感染培训,并利用互联网及时了解国内外医院感染的现状和原则,控制方法的新进展,对全院医务人员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提高医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在全年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科室的积极配合,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为提高我院的院感工作质量和成效,制订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我院各科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综合评分细则》。定期或不定期对照我院的院感制度、规范、细则对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评估、评分,查制度落实情况,查操作规范,从环节上层层深人。院感办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五、建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时掌握我院感染状况,发病情况、病种、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等有关资料,根据《院感感染诊断标准》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了《院内感染监测登记报告制度》。当医务人员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或者感染趋向时,必须及时送病原学检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要求如实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单,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由院感负责人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协助控制病情的扩散,必要时由办公室组织召开研讨会,消除隐患,确保医疗安全。为保证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可靠性,院感办将不定期抽查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和漏报率。对科室内隐瞒,漏报的情况进行摸底,一经发现,除在全院通报批评外,对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也要按规定进行处罚。同时,医务人员要警惕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院内感染病例的漏报,也是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发现有感染暴发倾向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院感办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院负责人报告。
六、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预防传染病标准防护的培训
根据传染病防治、报告工作方案的要求,院内感染办公室对本院各科室的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学习,监督各科配齐防护用品,掌握自我防护知识,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在紧急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当立即实施局部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但是此项工作还存在诸多欠缺,还需院感办进一步具体培训到位。同时,为确保术者的安全,最低限度的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感染性手术严格使用黄色手术通知单,黄色感染性手术通知单的使用情况纳入指控考核标准。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总结4
20xx年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科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将院感视为科室首要任务,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定期对科室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三、排除医院感染暴发
通过对科室相关专业感染率的学习,了解科室易感因素及时做好了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爆发。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下收制度。
1.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负责下收工作的最终实施,并完成对下收专职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和个人防护方面的培训。使得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护人员受伤害的机会。
2.重新设计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
五、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虽然本,我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一些存在问题:
1.感染管理小组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感染监测结果没有定期向临床科室反馈。
3.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不规范抗生素的病人病原学送检率极低,提示我科抗生素使用仍存在误用或滥用现象。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总结5
20xx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简讯。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出国留学病、xx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1至9月份,全院共出院的xx例病例,院感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率1.04%,例次感染率1.09%。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依次为:内二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5%,骨伤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9%,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51%,内一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24%。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0.30%;上呼吸道例次感染率0.30%;泌尿道例次感染率0.25%;胃肠道例次感染率0.25%;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医院感染好发病种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类,例次感染率10.28%;内分泌类疾病类,例次感染率2.30%;循环类疾病,例次感染率0.98%,泌尿生殖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1.39%,肌肉骨骼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1.15%,。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糖尿病例次感染率2.91%,慢性病例次感染率1.35%,高龄例次感染率1.27%。前三位院感相关易感因素为慢性病、高龄、糖尿病。
四、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xx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供应室、细菌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全院共采样xx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xx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xx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xx份,消毒液采样培养xx份,消毒物品采样培养xx份,无菌物品采样培养137份,高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xx份,合格率100%。本市疾控中心对我院进行采样监测xx份,合格率100%。
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29根,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
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安徽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并每月向全院通报结果。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全院1至9月份共出院xx例病例,使用抗生素者689例,二联及以上使用者xx例,菌检者xx例,抗生素使用率34.26%,二联及以上使用率35.85,菌检率20.61%。并每季度将细菌分离率与细菌耐药情况分析汇总公布,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帮助。
六、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七、院感培训及考核
进行x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共xx次。培训内容为:院感基础知识培训,手足口病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甲型H1N1流感的院感控制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新上岗的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等。对xx位新上岗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八、前瞻性调查及漏报率调查
第三季度对全院现病例进行了全面横断面调查,全院共住院病人xx人,调查xx人,接受调查率100%。其结果现患率为0,无院感漏报。上半年对xx月份归档xx份病例进行了漏报率调查,漏报率为0。
九、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为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院感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全年共抽查4次,方法是从临床各科室采样,到药械科索证。全年共索证45份,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总结6
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现将科里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科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科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科里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科室由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由于层层落实,保证了我科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通过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淆不清。
2、诊疗处置操作后快速手消使用不及时。
3、处置患者时口罩佩戴不合理。
4、院感染登记有时漏项。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并加强培训管理
1、认真学习《医疗垃圾管理办法》,并进行提问考核,做到人人明确,人人掌握。
2、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提倡七步洗手法,讲解快速手消毒液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加强监管,处置患者时口罩正确有效佩戴。
4、各项登记本责任到人,定期、不定期检查如有漏项及时改正。
第五篇:妇幼保健院相关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
妇幼保健院相关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
● 特殊部门的隔离预防
一、产房隔离防护(人流室参照产房布局)(一)产房的布局
1、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应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相邻近,相对独立。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清洁区内设置刷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污染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受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3、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二)消毒隔离防护要求
在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础上达到以下要求:
人员管理:
1、严格出入人员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
2、进入产房工作人员应先洗手、更换洗手衣、戴帽子、口罩、换产房专用鞋。
3、离开产房时,应换外出衣和鞋。
4、接生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5、陪产人员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等。环境的消毒:
1、空气的消毒:每日空气消毒1~2次。有条件可采用空气动态消毒器。无人的情况下可采用化学消毒剂闭喷雾消毒。
2、地面和物品表面的消毒:湿式清扫或擦拭,每日常规进行,以清洁为主;若被污染及时用消毒剂拖地(擦拭)。
3、待产床、产床、平车每次使用后必须更换一切用品,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位。其他用品应定期清洁消毒。产妇出产房后应终末消毒。环境卫生学监测:
1、产房为重点易感区域,应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项目包括: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培养;
2、标准为空气培养≤200cfu/m3,物体表面培养≤5 cfu/m3,医护人员手培养≤5 cfu/m3,且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接生中的预防措施:
1、应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
2、有刷手禁忌者严禁上台。
3、保持无菌单布及手术以干燥,潮湿视为污染应更换。
4、无菌包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核对包装原样、有效期和灭菌指示带。
5、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产包打开超过4h视为污染。
6、助产用的器械视为相对污染,必须与脐带处理器械分开使用、严禁用侧切剪刀断脐。
7、重复使用的无菌布单,一经打开,无论是否使用,均必须重新灭菌;一次性物品,一旦开启,若未用完,也视为已污染。
8、持物钳灭菌后干燥保存,每次接生使用一套。
9、及时清理新生儿口腔和上呼吸道内吸入物,以防止吸入性肺炎。
10、新生儿娩出后,应尽快与母亲皮肤接触获得正常菌群。隔离孕产妇的医院感染管理:
1、凡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均以收入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分娩室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
2、需手术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隔离类别和感染疾病的诊断。
3、隔离产房的一切器械、物品应单独固定使用,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
4、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封运送,无害化处理。
5、分娩及出院后应严格对隔离待产室、隔离分娩室及床单位进行终末处理。
二、新生儿室隔离防护
(一)新生儿室的布局
1、新生儿病房(室)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新生儿病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隔离室、配奶室、淋浴室、治疗室等,严格管理。
2、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m2,床间距不少于90cm,NICU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一般新生儿床位的2倍。
(二)消毒隔离防护要求
在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础上达到以下要求:
1、病室入口处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
2、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
3、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
4、婴儿用服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婴儿洗澡水应为流动水,浴巾、内衣等清洗、灭菌后再用;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5、病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
6、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访。
7、出院后,其床单位、保温箱等应行终末消毒。
三、手术室隔离预防
(一)手术室布局要求
1)
手术室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准明确。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办公室、敷料室、洗涤室、器械室、高压蒸汽灭菌室、麻醉室、复苏室等应设在清洁区;手术间、洗手间、无菌储藏室设在无菌区,两者应有门相隔。2)
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
(二)消毒隔离防护要求:
1)
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鞋、衣裤、帽,手术室的鞋、外出鞋应分区存放。
2)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
经血传播疾病病原学诊断阳性者,应在手术通知单注明;特殊感染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应进行严密消毒处理。手术器械及物品双消毒后再处理;病理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4)
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有上呼吸道感染、手部外伤、皮肤病的医务人员不宜参加手术。
5)
环境清洁。每天第一台手术前,湿擦去除所有平面上的灰尘。手术过程中,清除溢出物,收好感染行废物;手术后,现场清洗仪器、器具和墙壁,清洁物桶、手术台,只在需要的时候用清洁拖把清洁手术台周围;一天手术结束后,清洗所有器具、光源和照明设备,清洗所有地板,清洁物桶;现场清洗托盘架、把手、刷手水槽、过道、通风面板和天花板上的仪器。定期清洁高压灭菌器、休息室、存储区、冰箱、暖箱、墙壁和天花板。6)
换气。手术室每小时换气20次,保持20%新鲜空气,双过滤系统,正压。空气传播和飞沫感染地保持负压。保持门窗关闭。温度20~230C。湿度30%~60%。7)
凡进入人体组织的各种手术器械、导管、内置器械等必须一用一灭菌,注明灭菌有效期,过期重新处理。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8)
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9)
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10)
手术室内设消毒供应间的管理参见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1)
开手术包前后均要检查化学指示胶带和压力蒸汽灭菌指示卡。如高压灭菌的手术包潮湿,则不得使用,应重新包装、消毒。
12)
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严格控制参观人数,参观者不可任意进入其他手术间或无菌储藏间。
13)
凡手术中切除的坏死组织、污染物、体液等医疗废物须置黄色并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立即从污物通道送出手术间。
14)
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手术室的车床与病房的车床不能混用,车床最好设有交接处。
● 临床科室护理管理
一、产
科
病
房(1)布局、设置
产科病区应与妇科病区分开。产科分生理产科与病理产科病室。病区设40张床左右为宜,每房放置1~2或3~6张床。有条件的医院可将产房、病房二处构成有机整体,应有隔音、保暖、降温设备。病区分为病室、附属房间两部分,布置基本同普通病区,要求简洁、雅致、温馨明亮,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中。1)病区。
可分生理产科病室、病理产科病室、隔离室、高危监护室、单人房等。
①生理产科病室安放2~6床,条件允许可1~2床,设有窗帘、壁灯或地灯、氧气装置、呼叫设置、负压吸引等。配有卫生间、电话、电视机。
②病理产科病室安放2~3床,设备与生理产科病室相同。
③单人房间(病理产科)需准备子痫病人抢救用的药品及物品,其他与生理产科病室相同。④高危监护室有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中心静脉测压仪、复苏装置、输液泵中心吸氧、压舌板、开口器、电动吸痰器或负压吸引装置等设备,急救车内放置各种急救用药。2)附属房间。
包括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治疗室、母乳库、值班室、休息室、会议室、接待室、宣教室、贮藏室、洗涤间、配餐室、检查室、冲洗室及卫生间。布局基本同普通病房。检查室,设妇科检查床、专用车(放检查用物)、人体磅秤等。宣教室,可供产妇休息和进行卫生宣教,室内设电化教学设施,若干座位,可设宣教橱窗,宣传妇幼卫生知识、计划生育和育儿知识。
(2)管理要求
1)对孕妇、已分娩的产妇、住院待产妇和感染产妇,要有不同的管理要求: ①感染产妇与非感染产妇要分室收治。
②对病理孕妇应根据病情,制订产前、产时和产后的护理计划措施。③对待产妇要进行产前卫生教育,使之了解临产的征兆、产时应注意的事项、母乳喂养知识以及如何与接生人员配合等。④对产后的产妇,应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哺乳技巧的教育,有预防产褥热和乳腺炎的卫生教育措施。
⑤向产妇宣传计划生育,鼓励产后采取节育措施或施行绝育术。2)严密观察产后24h内子宫收缩,产后出血量及恶露性质。3)严格执行会阴护理常规,如有伤口,应按无菌技术操作处理。
4)保证产妇的营养和休息,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子宫复旧。5)防止尿路感染,注意产后尿潴留情况。
6)乳房护理实行按需哺乳,每次哺乳前应进行乳头清洁,如乳头有破裂,应按无菌伤口处理,暂停哺乳,并指导产妇挤奶的技巧。
二、产
房(1)布局、设置
产房的设置应以方便工作、有利于母婴安全、符合隔离和无菌为原则,并与手术室、产科病房、母婴同室和新生儿室等相邻近,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布局合理,明确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区之间应用门隔开或有明显标志。有条件的医院分娩室应设三条通道,即病人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污物通道。病人通道宜靠近待产室,工作人员通道应靠近更衣室,分娩室设污物通道,以使污物直接从外走廊运出。
1)非限制区:设在产房外侧,包括换鞋更衣及平车入室区,产妇急诊、入院处理室,更衣区,卫生间,值班、休息室等。平车转换处应设消毒垫,门口消毒垫要定期更换。①急诊、入院处理室:设办公桌、检查床、听胎心音器(应有多普勒设备)、骨盆尺、软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体重磅、冲洗会阴消毒液及冲洗用具、肛查手套、衣服、消毒草纸等。
②产妇卫生间:内有浴室、厕所,厕所以坐厕为宜,厕内信号灯,另有洗手池。③工作人员更衣室、污物处理室、仪器清洗室等同手术室。卫生间同普通病区。2)半限制区:设在中间,包括办公室(桌)、待产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治疗室、杂物室、被服储备室、敷料准备室、器械室、洗涤间、库房、值班室等。
①准备室应设工作台、推车、器械物品架或柜。此室用以器械擦拭、敷料、器械打包,等待送消毒、灭菌的准备工作。
②待产室:凡孕妇已进入第一产程,均应送入待产室。待产室应靠近分娩室与办公室,室内床位不宜过多,以1~3张为宜,床旁桌备有胎心音听筒、胎心监护仪、血压计、肛查指套与润滑油等。
3)限制区:设在产房最内侧,包括分娩室(分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中期引产室、温馨分娩室)、洗手间及无菌物品存放室等。
①正常分娩室,应设在新生儿室与待产室中间,其地面和墙壁的建筑要求与手术室同。产床与产科病床数之比一般为1:(8~10),如产床多则要分室。设有无菌器械柜、无菌敷料柜、药品柜、手术器械台、新生儿抢救台、手术照明灯、婴儿磅秤、氧气设备、电动吸引器、中心吸引装置、多普勒胎心仪、冰箱等。室内应有保暖、降温或空调设备。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55%~65%,有条件的医院应设有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复苏装置。此外,还应备有难产用的手术器械、抢救器械和急救药品。
a.常用产科难产手术器械:各式产钳、各号胎头吸引器、头皮钳、胎膜穿刺针、无齿和有齿环状钳、大窥器、阴道牵拉器等。
b.常用抢救器械:测中心静脉压器、新生儿气管插管用物、沙包(0.75~1kg)、舌钳、开口器、压舌板、输血输液器、麻醉机等。有条件可设置监护室,室内设有胎心监护仪、新生儿监护仪、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抢救设备等。
c.常用急救药品:除一般手术室备用药外,应加子宫收缩剂、升压剂、降压剂、止血剂、利尿剂、强心剂、麻醉剂等。
②隔离分娩室,设备简单,除上述必要条件外,其布局和设备应便于消毒隔离。入室处备有专用的口罩、帽子、隔离衣及鞋等。进入门口处备有洗手和浸泡液的设置,并装有纱门。有条件的设层流负压室。
③洗手室,设在分娩室之间(两室间用玻璃相隔便于观察),应能容纳2~3人同时洗手。洗手池、刷手设备同手术室。
④消毒敷料室,设有物品架和柜贮藏已灭菌的产包及各种器械及敷料,有抽湿设备。(2)管理要求
1)分娩室人员要定期培训并进行抢救练习,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产时3个产程的护理。遇有突然情况发生时能当机立断,处理得当,以保护母婴安全。
2)凡入室者必须在指定地区更换内进衣、戴口罩、帽子及产房专用鞋口罩,每次更换,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疾病的工作人员暂调离产房。
3)分娩室的用物、器械、药品、敷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用后随时进行补充。
4)每次分娩结束,应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及使用后的物品,按常规处理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整洁。
5)待产室应经常保持安静、整洁,产妇入待产室必须更换病人衣裤和鞋。6)产包打开超过1h,产妇未分娩者,需要重新更换产包,再行接生。
7)产妇合并传染病者,应在隔离产房分娩。所有布类、器械均按消毒灭菌常规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双袋包装),密闭运送,焚烧处理。产妇离开分娩室后,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及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然后通风。8)产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度,并按产程观察的要求密切观察胎心间、宫缩、血压等。分娩后产妇在分娩室常规观察2h,若无特殊情况可送回产休区休息。
9)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抱给产妇看性别,如有畸形或其他异常特征,也须向家属交代清楚,做好详细记录,并印新生儿脚印和产妇指模在新生儿病历上。在婴儿左手腕系上手圈,并注明母亲姓名、床号及新生儿性别等,量体重、身长、常规检查后送爱婴区(或送入新生儿室),及时填好产时记录及新生儿出生证明,并注意保暖。
三、爱
婴
区(1)布局、设置
1)爱婴区应分别设有工作人员办公室、母婴隔离室、婴儿淋浴室、新生儿处理室、治疗室(如无病理新生儿病区的医院应设病理新生儿室、高危儿室、早产儿室、新生儿隔离室)、杂物储存室、消毒室、洗涤室、库房、工作人员更衣室、洗手间等。
2)病室地面、墙壁的建筑要以便于清洁消毒为原则,墙角为钝角。应靠近分娩室,设有隔离走道,(经消毒地垫方可进人,)并有清洁或消毒手的设备。3)母婴同室,每床占地面积不少于8~9m2(5~6 m2),有空调、通风设备,空气消毒等设施,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新鲜,室温22~26℃,相对湿度55%~65%。
4)新生儿处理室:设有温箱、新生儿清洁用物,备有抢救药物、各种医疗用品及注射器、中心吸氧、吸痰机等设备。
5)高危新生儿室:有保暖、降温及空气消毒设备,有各种急救器械,药物必须齐全,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其他设备与母婴同室相同,专为高危妊娠分娩的婴儿出生后留观之用,确诊无异常转入母婴同室或病理新生儿科。6)病理新生儿室:同新生儿病区的设置。7)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室:室内设有一定数量的保温箱和恒温设备,室温恒定在24~27℃,湿度60%~70%之间。体重2000g以下者放置恒温箱内,其温度应根据未成熟儿的体重而定。备有抢救器械和药物柜、被服柜,配齐各种急救器械、医疗用品及软质的消毒被服、毛巾等。8)新生儿隔离室:设有消毒隔离用具及用物。本室作为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或产妇有急性传染病、脓毒感染、乙型肝炎等的婴儿进行隔离护理时用。
9)新生儿淋浴室,分感染婴儿淋浴室和健康婴儿淋浴室,设有衣物及换脐用物、恒温热水器及婴儿淋浴用的物品,最好有空调设备。光线充足,有室温控制设施。
10)配奶室为人工喂养婴儿专设。设有消毒柜、冰箱、喂奶用具及物品柜有空气消毒设备。11)储物室和被服室,设有物架、衣柜、抽湿机及排气扇,其他与普通病房相同。12)母乳喂养宣教室(设于产休区),室内设置家庭化,做到舒适:有空调设备、洗手设备或消毒手设施,设置一定数量的座位,室内有电视机,为哺乳母亲播放母乳喂养知识及育儿知识。
(2)管理要求 1)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亲及无特殊医疗处理的新生儿均实行24h母婴同室,母乳喂养。2)爱婴区必须由责任心强,并具有新生儿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护理技能的护理人员担任护理工作。
3)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做好新生儿的保暖、降温、喂养、皮肤护理,勤换尿布,密切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加强对产妇的卫生宣教工作,如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培训、乳房的护理等,患感冒者应戴口罩。
5)新生儿入室必须进行体检,核对床号、母亲姓名、婴儿性别,仔细观察脐带有无出血,全身有无异常。
6)严格查对制度,新生儿洗澡、哺乳、出院时,均应严格查对手圈与包被是否一致,严防差错事故。
7)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温、湿度适宜,每周大清洁一次。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①患传染病的母亲和婴儿应进行隔离,对感染性较强的疾病,如脓疱疮、新生儿眼炎、鹅口疮等应及时隔离,查找原因,以便对健康者采取预防措施。
②凡患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疾病和健康带菌者,不得接触新生儿。③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尿布(最好使用纸尿裤)、浴巾等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洗澡盆用毕先消毒后清洗,再送灭菌处理。出院后床、被、褥垫及时进行终末消毒。
④室内用物、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保温箱每周清洁消毒一次,用毕终末消毒。⑤室内每天空气消毒2次,通风2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喂奶用物,消毒物品每月抽样细菌培养检查1次。
9)严格执行爱婴区安全制度:
①爱婴区设门卫,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婴儿安全。
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逐个清点婴儿,出院时出示有关凭证经核对检查方可离去。③住院期间,产妇及家属不能将婴儿抱离病区,婴儿外出检查由本区工作人员陪同。
④落实防火防盗安全制度,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剧、麻、精神类药等专人保管,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0)落实爱婴区探视制度:
①探视者持探视证,按规定时间进行探视,每次探视只限一人,探视时间结束,必须自觉离室。②凡进入爱婴区探视的家属,必须洗手或消毒手,经消毒地垫清洁鞋底才能入室。③探视者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携带奶具、奶粉进入爱婴区,不擅自给婴儿喂水或哺食。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禁止在室内吸烟、高声喧哗,探访者不坐卧母婴床。④触摸婴儿前应洗净双手,患有呼吸道、消化道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谢绝探访。
四、新生儿病区(1)布置、设置 1)新生儿病区收住出生后28天以内的患儿,宜设于相对独立的区域(可在儿科病房的一端),切忌设在交通要道及人多的地方,远离其他感染病室。
2)病区设床位数可按各院情况而定,可分为早产儿、重危监护、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隔离病室、配奶间、淋浴室、治疗室及出院处置室等。有条件的医院可备有机动病房,每床占地面积2.5m2,监护床及暖箱占4.5 m2,母婴同室每床占用面积应为5.5~6.5 m2,规模较小的医院在儿科划出单独房间作为新生儿病房。
3)病室设有温箱、远红外线辐射床、蓝光箱、空调装置、热水器、淋浴池盆、婴儿磅、操作台、中心吸氧、吸痰管道、高频通气机、超声雾化器、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胆红素皮测仪、气管插管仪器、输液微量泵及急救药物等。室内温度恒定在22~24℃,未成熟儿24~26℃,相对湿度60%~65%。
4)配奶间内设母乳库,应有操作台、冰箱、加热消毒装置,储奶广口杯、小杯、小匙、玻璃柜、洗手池及开水器等。(2)管理要求
1)新生儿病区必须由责任心强、具有专业知识及熟练护理技能的护理人员担任护理工作。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4)建立完善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常规及科学喂养制度。
5)病室内一般不准家属陪伴,非本区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室内物品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外借或将本室物品带出室外。6)有健全的清洁消毒制度:
①定期大扫除,每日用消毒液擦地面、家具、病床等,并进行空气消毒。
②每日用消毒液擦抹冰箱、温箱内面1次,病儿离开温箱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并更换恒温水箱内的水1次。母乳在40C冰箱内存放时间应不得超过24h。③患儿使用的医疗护理用品如被服、毛巾、尿布等必须是一婴一用一消毒,患儿用的眼药瓶、药膏、粉扑均应一婴一份。听诊器每天用后消毒一次,体温计用消毒液浸泡,治疗用物(如压舌板、氧气管、胃管、输液管、头皮针)应严格消毒。
④定期作治疗室、病室及配奶间的空气细菌培养,物体表面、工作人员咽拭子、细菌培养。⑤病历牌及各种治疗用物,勿放在小儿床上。
⑥床上用物、被套、枕头应定期清洗消毒,患儿出院后应作终末消毒。⑦每日病室通风2次,每次1h,每月病室应空气消毒1次。
⑧新入院患儿必须在接待室经初步清洁、更衣,然后入病室(病危除外)。
⑨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隔离,并应有专人护理,护理后工作人员要泡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