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鞋业产业简介

时间:2019-05-12 22:3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鞋业产业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鞋业产业简介》。

第一篇:成都鞋业产业简介

成都鞋业产业简介

一、成都制鞋业的历史形成成都制革、制鞋业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至清代达到了繁荣,现武侯祠内的三义庙,就是清康熙年间成都鞋业行会为纪念业内“祖师”刘备及其结义兄弟关羽、张飞而建造的,是成都鞋业在清代已达到一定繁荣程度的实物见证。成都武侯区内的浆洗街是起于清代的著名制革专业街,其街名就是取于制革的一道工序“浆洗”二字,浆洗街自形成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1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成都乃至西南地区制鞋业皮革材料供应的重要基地。

三、四十年代,成都以生产军鞋为主;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成都以生产劳保鞋、马靴、单靴、工业专用及部分民用鞋为主,其中由原成都皮鞋厂生产的“鳄鱼”牌皮鞋、进军皮鞋厂生产的“进军”牌皮鞋、东风鞋厂生产的“东风”牌皮鞋、华胜皮鞋厂生产的“华胜”牌皮鞋等在内地都很有名气。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成都人力资源及鞋材资源的优势,加之制鞋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成都制鞋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基础不断增强,产业不断壮大,尤其是近年来民营企业成为了制鞋业的主力军,规模和队伍逐渐壮大,其运作方式也从小作坊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制鞋业尤其是皮鞋制造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

现,成都鞋业形成了以武侯区为中心的皮鞋及制鞋原材料市场的聚集,并辐射其崇州、温江等郊县。全市的皮鞋批发集中在荷花池,成都制鞋业已与温州、广州、泉州齐名,被业界并称为“三州一都”。2004年成都市共有制鞋企业3000余家(含鞋材生产企业),从业人员13万余人,年产各式皮鞋过亿双,年产值超过60亿元。

二、成都市皮鞋产业的特点

以女鞋制造为主。女鞋生产具有批量小、变化快、附加值高的特点,要求高水平的设计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不适宜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我市众多的制鞋企业为适应这种经营灵活的特点,一般规模都不很大。全市制鞋企业生产的女鞋产量占到全部制鞋量的90%左右,2004年近1亿双,其中武侯区内企业约8000万双。女鞋中较知名的品牌有:卡美多、艾民尔、古奇、派中派等,有国家级品牌20个,全国真皮标志企业17个。成都“中国女鞋之都”的美称已被业界普遍认同。

以外销为主。我市皮鞋以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为主,企业生产模式一般是接单做鞋并主要以外销为主。其国外市场主要以俄罗斯、东南亚、东欧为主,在欧盟也有一定市场,共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直接出口3000万美元。

— —2

第二篇: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简介(推荐)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和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精密机械、通信、光电显示六大产业集群。目前,在国家科技部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位列中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第四位,中西部高新区第一位。

一、西部大开发十年来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十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抢抓机遇,锐意改革,扩大开放,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提升。2009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集中建设区)实现产业增加值396.5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02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370.4亿元,增长28.8%,其中工业投资193亿元,增长45%;全口径财政收入114.55亿元,增长

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64亿元,增长2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亿元,增长30%;外贸出口26.88亿美元,增长33.98%;成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达到64.2亿美元,增长35.2%,继续居中国中西部(含东北)出口加工区第一位。三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8.6%;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增长26.9%;出口2.1亿美元,增长27.8%。

2010年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开局之年。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成都高新区紧紧围绕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天府新城建设等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抓好推进落实。1—6月,完成产业增加值221.2亿元,增长29.3%;固定资产投资174.5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86.3亿元,增长6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12亿元,增长30.1%;合同外资2.4亿美元,增长356.4%;到位外资4.79亿美元,增长85.9%。

经过多年的持续培育发展,目前,成都高新区在集成电路产业、光电显示产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等方面已经在中国内地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一)集成电路产业在中国同类产业中形成新的一极,位列中西部第一位。成都高新区是国家7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了英特尔、友尼森、美国芯源、成芯半导体等80多家IC企业,拥有2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和5座封测厂,吸引了莫仕、BOC、林德、梅塞尔、联华、空气化工等配套企业落户投产,形成了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IC产业链,产业规模和水平居中国前列,中西部第一。在IC设计方面,吸引和聚集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IC设计企业,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1.5亿元,增长30%以上,聚集企业60余家,业务方向涉及射频(RF)IC、通信、视频消费电子、智能家电、信息安全、功率半导体、IP核、形式验证等。目前,全球IC设计前30强中已有4家落户成都高新区,即美国赛灵思(第7位)、台湾晨星(第14位)、美国升特(第23位)、美国科胜讯(第25位)。

(二)光电显示产业从无到有,使成都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光电显示产业新的一极。

中国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包括液晶显示器件在内的光电子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家工信部“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把TFT-LCD列入重点发展的领域,并把TFT-LCD产业作为紧随集成电路后信息电子产业高端技术领域予以实施,进而带动产业创新,不断提升产业能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川省及成都市政府已经把光电显示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成都在发

展光电显示等高新技术产业上,具有科技实力雄厚、人才储备丰富、市场容量巨大、产业配套齐全、政策体系完善、产业基础良好的综合优势,尤其是通过近年来积极的产业引导和配套建设,使成都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聚集区,光电显示产业呈现出加速聚集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成功聚集了2条4.5代TFT-LCD生产线及代表下一代发展方向的主动式OLED项目,以及相关的模组代工及LED封装、液晶玻璃基板、液晶电视等上下游项目,在中小尺寸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主要项目包括,总投资27亿元的中建材液晶玻璃基板、总投资31亿元的京东方4.5代TFT-LCD、总投资30亿元的深天马4.5代TFT-LCD、总投资7亿元的虹视OLED等项目。2010年,成都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预计将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

(三)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快速聚集,已经发展成为成都最具竞争力和代表性的产业。

2005年前,成都市政府正式提出,将软件产业作为全市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发展。5年后,成都软件产业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中西部领先、具有一定区域竞争力的“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成都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2009年,成都高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6.9%;聚集企业600余家,全球软件20强中有11家落户;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突破8万人整数关口;在全国享有声誉的天府软件园入园企业突破100家,达到118家;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和依托,成都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等12个国家级基地授牌,位居中国各大城市之冠;成为中国第二大的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运营中心和中西部3G通信企业聚集度最高、最具产业活力的区域,整体产业规模和水平排在中国前六位。

◇ 服务外包

截至2009年底,成都高新区已聚集服务外包企业100余家。商务部合同备案外包服务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0%。ITO业务稳定增长,BPO项目引进较快。从事ITO业务的主要包括IBM全球服务执行中心、新聚思、海辉软件、杰华科技、颠峰软件、新蛋、博彦科技、华胜天成、宇信易诚等。从事BPO业务的主要包括埃森哲、拉法基共享服务、威普罗、平安保险集团后援中心、新加坡电讯等企业。

◇ 信息安全

成都高新区聚集了三〇集团、卫士通、赛门铁克等60多家企业,是中国最大的信息安全研发生产基地。华为与赛门铁克合资3.2亿美元设立国内最先进的信息安全、储存、灾备研发基地。卫士通成为全国首家信息安全领域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高新区信息安全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其中,华赛、30所、卫士通、盛安等企业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销售上千万的企业有10余家。◇ 行业应用和嵌入式软件

涵盖了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网络安全防护、工程技术、开发测试、信息产品供应链集成、协同软件开发,如SAP、台塑网、甲骨文等。目前已聚集了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摩托罗拉、阿尔卡特、NEC、华为、中兴通讯等,成为中国第四大3G通讯研发中心。其中,索贝在广电行业、运达创新在铁路信息化、银海在社保领域、芯通在3G领域都获得了快速发展。2009年相关重点企业产值超过32亿元。

◇ 数字媒体业

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推动了游戏动漫等产业迅猛发展、亮点频出,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近15亿,增长30%以上,聚集企业70余家。主要包括网络游戏、手机游戏、视频游戏、动漫动画等领域,国内TOP10的网络游戏企业盛大、腾讯、巨人、完美时空、光宇华夏和金山等6家在成都高新区建立了研发中心或机构,重点本土企业锦天科技、星漫科技、梦工厂相继被盛大、博瑞传播收购,实现了优势资源整合和强劲的后台支撑,发展进一步提速。多呵梦、炎龙科技、欢腾数码、139派等一批新兴网络游戏企业的多款游戏已在海外多个地区发行代理。今年以来,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较上年相比呈现出加速聚集的势态,主要体现在游戏研发和IC设计等领域,已成功引进简乐互动、Easynet易讯、日本KEL、鼎乾游戏、UCWEB优视动景、Playfish、天上友嘉等文化创意企业。

(四)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形成了现代中药、生物制剂、化学合成药、数字化医疗设备等特色产业集群。成都高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生物医药)三块国家级牌子。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截至2009年,成都高新区共聚集2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家,通过GMP认证的25家,销售收入过亿的知名企业1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知名产品6个,销售收入占四川省的三分之一。目前,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设备等领域特色:在现代中药、天然药物领域,聚集了地奥、恩威等现重点企业30余家,培育了心血康、洁尔阴等优势产品;在生物制品领域,聚集了蓉生、华神等生物制剂企业50余家,培育了静丙、131碘等优势产品,具有后发优势;在化学药领域,聚集了成都药业等40余家化学药,培育了二甲双胍缓释片、倍特巴沙等优势品牌;在医疗设备领域,聚集了南格尔等医疗设备企业40余家,新引进了奥泰医疗(核磁共振)、西南医用设备(X光机)、恩普(B超)等优秀企业;此外,随着国际医药产业形势的转移,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外包服务(CRO)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新的产业特色。

(五)结合天府新城建设,总部经济和金融等高端服务业迅速发展。截至2010年5月,成都高新区已成功引进了阿里巴巴、赛门铁克、腾讯、诺亚舟、携程旅行网、中建材等包括结算中心、运营中心在内的各类总部项目近50个(注:包括国电大渡河、中石油、中石化、成达集团、中节能、中兴通讯、新希望集团、东方希望、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上海加冷松芝集团、三峡集团、四川富润集团、深创投、香港海峡友谊集团、海洋集团、北大青鸟、天津泰达、中航集团、华电、新华社、四川省电力、四川化工集团、中水集团、通威、川投集团、成都电业、恒泽动力、西南设计院等)。依托金融总部商务区建设,引进了益丰投资、格兰西亚、北京银泰、北京产权交易所等项目,吸引了深创投、美国黄石基金、德同资本、四川龙蟒、新华投资、天盈投资等20余家投资机构和投资管理机构。

(六)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条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成都高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比如快速聚集了阿里巴巴、中电科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新力光源稀土新光源总部基地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建成了“面向3G的移动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设立了5000万元天使基金和5000

万元担保基金,新增大学生创业载体1万平方米,新增孵化面积3万平方米,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结合已有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深化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技术发展路线的研究,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数字新媒体等产业的培育和推进,加强对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的关注和跟踪,抢抓机遇,寻求突破。

(七)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器载体和完善的科技孵化体系。成都高新区一直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及孵化培育工作,建成了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为骨干、包括24家孵化器在内的、孵化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群体,形成了多层次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培育了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群体,每年新增创新创业企业200余家,常年在孵企业保持在1500家以上。目前,成都高新区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等11个国家级专业基地,国家人事部和地方政府共建的首个留学生创业园,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的成都全球多语信息转换中心,欧盟委员会在中国设立的唯一项目孵化中心。着力构建“1+5”的软件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体系,即以软件公共技术主平台为支撑,包括IC设计、数字娱乐、信息安全、软件及服务外包、3G的移动互联网公共技术平台等内容的软件共性技术平台。建成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成都)、GLP中心分析测试平台、GMP中试生产中心项目、小分子筛选平台等生物医药平台,支持华西医院在高新区建设科技园和国家创新药物公共技术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09年专利申请量56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1200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通过验收,并成为西部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积极打造国家级产业化基地,积极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形成四川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四川信息安全产业联盟、成都数字媒体产业技术联盟、成都软件外包技术联盟、RFID产业技术联盟、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联盟等1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效提升了区域技术创新的能力。

二、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主要思路和做法

去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产业、产业高端”的要求,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成都高新区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天府新城建设,在已有产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化,确立了“建设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最能代表成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最能彰显成都时代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的奋斗目标,明确了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软件及服务外包三大集群率先实现跨越的努力方向。同时,在路径措施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瞄准具有较强产业带动整合能力的龙头项目,加快推动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集群化发展,主动流转一般性项目,确保有限的资源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集中,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以赴推进产业发展和天府新城建设,努力争取在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上实现更大突破。

(一)进一步营造比较优势,增强招商引资实效,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为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提供更大的产业支撑。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承接全球优质产业转移的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在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等一些高新技

术产业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已经和正在形成全国范围的比较优势。成都高新区将牢牢把握国际产业调整的历史机遇,主动确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域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投资促进活动,锁定一些重点国家和重点地区进行招商,锁定IT等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招商,特别是加强对产业链上目标企业的研究与推进,积极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价值链,继续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寻找和培育新兴产业和业态,提升经济实力,努力为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提供更大的产业支撑。

(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积极打造创新示范区,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自主创新不仅是高新区本身的使命,也是成都高新区下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突破口。成都高新区将更加突出自主创新,聚集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集群,实现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生式发展模式的转变,即在发展动力上由生产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在建设重点上从硬环境建设向软环境建设转变,在发展路径上由强调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与自主创新并重转变,在园区形态上从产业孤岛向现代化城市新区转变。一是构建“大孵化”体系。整合区域创业孵化资源,构建以创业工作室、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企业加速器等为主体的多元、梯级孵化体系。二是完善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人才等创新平台,打造创新载体,促进产业的内生性发展。积极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和各类重点项目。积极探索金融创新,形成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等为一体的“梯形融资”体系。三是聚集创新资源。加大对国内外创新团队、创新企业、创新项目等的引进力度,促进高端创新资源向高新区汇聚。建立官产学研的合作机制,促进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的落户和互动。加强创新人才聚集,形成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的聚集效应。四是积极培育新技术、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研究和把握新兴技术、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趋势,捕捉新的发展机遇,在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同时,还要站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努力引领产业的发展。

(三)加快天府新城建设,努力为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将其打造为“软件产业城,城市新中心,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城建设,是成都高新区落实“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要求,寻求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好的发展质量,真正担当起在省、市新一轮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的重要抓手。天府新城位于成都南北中轴线(人民路-天府大道)南段,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其定位是“软件产业城,城市新中心,创新示范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7.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6500万平方米(其中办公、科研、金融、商业3450万平方米,占总量的53%)。规划总就业人口60万人(其中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20—30万人),总居住人口60万人。天府新城是以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的科技商务新城,是产业发展和新城建设有机融合的新城区,是融创新研发中心、总部商务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开放型人文住区(“一中心两基地一住区”)为一体的新城。作为“软件产业城”,截至2009年底,天府新城已落户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500多家,聚集了IBM、赛门铁克、阿尔卡特、诺基亚、甲骨文、上海盛大、华为、中兴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特别是2009年又成功引进埃森哲、DHL、亚马逊、马士基、西门子、阿里巴巴、富士康、完美时空等著名企业。全球软件20强中有11家、服务外包100强中有5家已进驻天府新城。在载体建设方面,通过政府建设、软件企业自建、第三方投资建设模式,已形成高新国际广场、天府软件园、孵化园、天府新谷、联通、移动、中兴、安捷伦等约130万平方

米,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在建的包括天府Village、塞门铁克、中国电信、30所等项目;拟建项目包括阿里巴巴、E托邦试验园等。据不完全统计,全部建成后将可形成约420万平方米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承载能力。作为“城市新中心”,已建成或在建电力、通讯、石油等行业的区域总部及川投、新希望等大企业总部约20项;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太平洋保险、成都控投、深圳创投等知名金融企业落户新城;商业零售业方面的仁和春天、美美力诚、伊藤洋华堂、王府井、欧尚、苏宁、凯德、上海复地等进入新城,并将会形成新南天地、金融总部区、大源商务商业核心区三大商圈;新国际会展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基本建成;海洋乐园、歌剧院艺术馆、两个高尔夫体育公园、成都大魔方、儿童乐园等文化休闲设施落户新城,有的已开始建设。作为成都新的城市中心区,根据目前已经建成和引进的项目来看,天府新城天府大道一带将正在承担成都的科技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会议展览中心、文化休闲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中心功能。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按照“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思路,加快推进天府新城建设,努力把天府新城建设成为充满现代气息和个性魅力,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形态现代、城市品位一流的城市新中心和中央商务区,充分体现成都城市时尚、国际品质和现代形象。2010年底,天府大道沿线的在建项目将基本竣工。预计到2012年,天府新城建设量将达到26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5年,天府新城建设量将达到3900万平方米。

第三篇:中杰鞋业简介

中杰鞋业简介

企业简介

中杰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的台商独资企业。70年代在台湾创建,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大陆公司于1998年4月在广东省高要市南岸镇城西工业园成立,占地230亩,主要从事各种运动鞋、皮鞋、休闲鞋等鞋类的生产、经营,产品远销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下设肇庆厂、高要厂、广宁厂、金渡厂、江西上杰四个分厂和香港、美国德州二个办事处。目前公司员工人数达9000余人,年产值突破9000万美元。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迅猛,连年获得肇庆市、高要市颁发“外贸出口贡献奖”“纳税贡献奖”“文明单位”“外商投资企业先进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庭园式企业金奖”等荣誉称号。2004年被中国外商投资协会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2005年荣膺广东省海关授予的“诚信企业”殊荣。

上高中杰鞋业有限公司为中杰鞋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公司位于上高县黄金堆工业园区,占地600亩,总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总投资9349.2万美元,公司将用三年半分三期分期投入。第一期建设面积4万平方米,包括行政楼、办公楼、A车间、食堂、AB宿舍、超市及部分娱乐设施的建设,现已竣工。到2013年,三期工程全部竣工,公司每年的总产量将达到1300万双,年产值达到10亿以上,创作工作岗位16000个。

公司现拥有良好的生产环境,车间宽敞明亮、拥有国内一流的通风排气设备。员工住宿环境优良,宿舍水电设施齐全,另设有超市、图书室、网吧、医疗室、篮球场、羽毛球场、邮局、台球室、乒乓球室等。

企业文化

经营理念:重视环保,照顾员工

回馈社会,顾客满意

企业精神: 认真做事 真诚做人

管理理念:敬业——精益求精团队合作

忠诚——诚信负责坚持执着

创新——创造优质追求卓越

服务——永续经营 以客为尊

人才是中杰最宝贵的财富,是中杰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和资本。中杰秉承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理念,为每一位加盟者提供行业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和广阔无限的发展机会,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第四篇:泉州鞋业产业现状范文

泉州鞋业产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艰苦创业,泉州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家庭作坊式经营向现代化管理迈进,鞋业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迅速提升,成为泉州市最具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最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泉州已成为全国制鞋的主要基地和世界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之一,在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影响力。泉州鞋业产业的基本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量较大,已经成为泉州市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从总量来看,全市共有鞋类企业4000多家,2003年全行业总产值292.0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39.4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37%和32%,我市运动鞋、旅游鞋的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和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

(二)产业链比较完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分工协作体系

泉州鞋业从鞋的配件、鞋楦、鞋底、鞋跟、吹塑到包装盒等均有专业厂家生产,涌现出一批规模化鞋材生产企业,形成了社会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条龙生产协作群体。晋江陈埭鞋材市场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鞋材市场之一,具有包括门类齐全的鞋机、五金、化工、鞋材等在内地的完善配套体系:晋江安海皮业、惠安百崎橡胶业现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制革基地、集控区和全省主要橡胶、鞋底生产地。由于产业链较为完整,泉州鞋业具有成本优势,从而带来整体竞争优势。

(三)产业布局比较集中,区域化格局较为明显

泉州市制鞋企业主要分布在晋江、石狮、惠安、南安等地,且各地的鞋类产品分布层次分明、各有特色,区域化格局比较明显。晋江是泉州市最主要的鞋业生产制造基地,有鞋业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年产量7亿多双,产值近200亿元,拥有“安踏”、“爱乐”、“亚礼得”三个鞋类中国名牌,2001年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命名为“中国鞋都同”。石狮现有制鞋企业260家左右,主要生产皮鞋、旅游鞋、时装鞋,规模以上企业较多,涌现出“富贵鸟”、“豪德盛”、“木林森”等一批著名产品,其中“富贵鸟”于2001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惠安现有制鞋企业600多家,是著名的鞋底生产地。

南安现有鞋业企业170多家,以中童鞋为主打产品。目前,泉州市已经形成了以晋江为基地,连接石狮、惠安,向南安、丰泽、鲤城等周边市区延伸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了以旅游鞋、休闲鞋为主导,并向皮鞋、鞋材、鞋机扩展的产业组合构架。

(四)产业稳步升级主,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首先,企业的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鞋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9.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47.8%。其次,制鞋技术装备和生产流水线。第三,品牌意识不断加强。全市制鞋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件(分别为富贵鸟和安踏),中国名牌产品5个(分别为富贵鸟皮鞋、安踏、特步、爱乐、亚礼得旅游鞋)。此外,泉州市制鞋企业还拥有福建省著名商标6件,福建省名牌产品8个,泉州市知名商标20件。

(五)产业体系健全,各类专业市场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泉州鞋业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供产销链条完整,较为完善的鞋材、鞋机、成品鞋等生产与销售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在晋江鞋业重镇陈埭镇形成了长达数公里的“鞋材一条街”,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鞋材市场之一。从1999年起,晋江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国际鞋业博览会,客商遍布国内上百个城市和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鞋博会已成为泉州鞋业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在晋江设立的福建省鞋业质检中心即将投入运行,方便了制鞋企业的质量检验和认证。

(六)产业高度外向,优势初步显现

经过多年的发展,泉州鞋业已经基本实现由内销为主向外销为主的转型,鞋类产品60%打入国际市场,除远销东欧、中东、南美、北非外,相当部分产品已开始进入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市场。2003年泉州市鞋类出口量已占福建省的1/

2、全国的1/8,在全国五大类出口基地中仅次于广东东莞市,位居全国第二。据泉州检验检疫部门统计,2003年泉州市共出口鞋类73291万双,货值15139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57%和24.98%,鞋类产品已成为泉州市仅次于服装、塑料制品和机电产品的第四大出口产品。

二、目前泉州鞋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泉州市鞋业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泉州鞋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行业恶性竞争严重

近年来,由于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加上泉州鞋业缺乏行业引导和自律,整个行业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企业间的相互杀价、互挖人才,假冒、仿冒他人产品,生产中偷工减料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些恶性竞争行为,损害了泉州鞋业的整体利益和声誉。

(二)企业研发力量不足

泉州鞋业产来从总体上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相对落后,缺乏高级管理、研发力量偏低,近90%以上的企业没有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许多企业只能停留在模仿上。泉州鞋类设计的基础性研究非常薄弱,缺少支撑鞋业发展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和具有行业技术权威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无法去攻克行业的公共或关键技术。由于研发投入不足,泉州市鞋类产品的附加值低,很容易面临其他地区或企业的竞争威胁,不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熟练工人严重不足

鞋业企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近年来,泉州市鞋业企业招工难度普遍加大,熟练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生产旺季工人缺乏的问题更突出,造成企业生产的不稳定。企业熟练工人不足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为追求成本的最小化,不注重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二是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使得劳动力中介机构没有发挥人才中介的服务功能。

(四)企业整体竞争力偏低

泉州市制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产品档次低,污染严重、效益低下,尽管已经拥有一批上规模的知名企业,但是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为数不多,企业之间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生产的格局,企业的规模优势尚未形成,整体竞争力低下。

(五)产业发展空间不足

由于载体建设滞后,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许多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受到生产用地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的困扰,几家规模大、产值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龙头企业不得不外迁,或者在外地设立分厂,拓展发展空间,削弱了泉州鞋业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泉州市制鞋企业还存在通关环境欠佳、行业协调不足、融资环境不良等问题。

三、发展泉州鞋业产业的对策

泉州鞋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着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水平和层次,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对整个产业加以支持和引导,提高泉州鞋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泉州市由鞋业制造大市向强市的战略转移。具体措施及时对策为:

(一)规划建设鞋业产业区,构建泉州湾鞋业基地。在体制框架方面,实施“分步走”战略,突变行政区划障碍,构建泉州湾基业基地;在产业框架方面,着力构造以鞋业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拥有完善的相关配套产业体系的特色工业园区。

(二)大力培养和造就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具体为大力培养、造就、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规范企业用工,加强各类人才的软环境建设。

(三)切实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包括加快组建鞋业技术研发和质检中心,鼓励企业引入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引导企业重视战略管理等,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和管理效率。

(四)进一步优化鞋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包括优化政策环境、加强行业管理和优化企业制度创新环境等。

入世后我国鞋业应对欧盟反倾销问题分析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0-08-04 11:55:39

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批准对中国皮鞋反倾销初裁方案,决定从4月7日起,6个月内对产自中国的皮面皮鞋实施4.8%19.4%的临时性反倾销税。受此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皮鞋制品出口大受影响,并波及上游制造业。统计显示,上半年,中国皮革工业出口全面下滑,出口107亿美元,增幅下降1.2%。据泉州市外经贸局透露,1-7月晋江市对欧盟出口鞋类产品同比下降4.5%。在泉州市两大制革基地同时也是全国主要制革基地的晋江市安海镇可慕皮革制造城、泉港区普安皮革集控区,最近3个月产量大幅下降,同比减产二至三成。

8月30日欧盟委员会提议,对从中国进口的皮鞋征收16.5%的长期反倾销税,以取代目前的临时反倾销措施。虽然该项提议尚未经全体成员国批准,欧盟成员国内部对具体的反倾销力度也存在分歧,但泉州恒泰鞋业、石狮市富贵鸟鞋业的代表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产皮鞋将难逃反倾销的冲击。

福建省外经贸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处建议更多的企业勇敢地站出来,成为应诉反倾销案的主体。据悉,自欧盟委员会提出反倾销措施以来,中国已有100多家鞋企加入应诉,让欧盟委员会始料不及,也让国家商务部深感欣慰。企业的积极应诉,给欧盟施加了不小的压力,政府和行业协会也便于配合企业。由于欧洲客户多数早在年初就下订单,所以,欧盟委员会的几次反倾销措施表面上还没有对该企业皮鞋出口造成明显影响,出口总量也没有下降。目前是欧洲的客户承担了反倾销的损失,因为他们还抱有希望,等待双方加大谈判力度的结果。对于此前传闻的所谓“中国鞋一进欧洲,当地鞋厂纷纷倒闭”一说,中国制鞋企业表示驳斥说:“有没有中国鞋进欧洲,欧洲鞋厂一样要倒闭,因为欧洲鞋厂在成本上无法与中国、越南及其他国家的鞋厂相比,欧洲鞋厂成本太高昂了。”

此次反倾销案,外贸公司和中小鞋企形势严峻,而大型、高档鞋企所受的影响不大。欧盟的反倾销税实际上对有实力、有品牌的鞋企是有好处的。一方面,企业和政府要积累经验,双方配合,有手册预案应对,从容应对;另一方面,为有效防止个别出口企业的不正当低价恶性竞争。

第五篇:名典鞋业集团简介

名典鞋业集团

名典鞋业集团是以名典鞋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以专业开发和生产、销售中高档女鞋为主业的全国无区域现代化企业集团。是中国革鞋行业的领先名牌。

1996年,公司创始人赵少忠先生注册了“浙江中意达鞋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名典”牌女鞋。2004年,公司将企业名称和产品品牌合二为一,升格为“浙江名典鞋业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再次升格为“名典鞋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无区域企业。2007年,公司整体搬迁至青田侨乡工业园,扩大了生产规模;同年升格为“名典鞋业集团有限公司”。

通过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名典集团已成为大型现代化无区域企业集团,拥有温州市中意达鞋业有限公司、青田金美纸品有限公司、青田名家秀女鞋业有限公司、文成县名典鞋业有限公司、文成县名典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6家公司。集团总员工3000人,总资产2.2亿元,总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达60000平方米。总年产值5.2亿元。主打产品名典女鞋连续3年保持中国女革鞋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集团总部所在地青田侨乡工业区名典工业园系公司投资一亿多元,征地一百多亩兴建而成。为集团总部办公和集团核心企业— — 名典鞋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

工业园内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15条,年产各类女鞋500万双。厂区规模、生产能力和员工人数在全国鞋企内名列前茅。

工业园为员工提供了一流的工作、生活环境:每个员工宿舍里都配备了热水器、空调、有线电视、储物柜,并且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现代化的餐厅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职工活动中心有台球、乒乓球、羽毛球、卡拉OK等娱乐设施。另设立了澡堂、超市、诊所、心理咨询室,为员工的生活提供全面保障。

公司每年投资500多万元用于员工福利和工资增长,在行业内首创“员工回报基金”,对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员工给予1000元至2500元的回报。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助贫困大学生、扶持贫困山区等各项公益事业。真正体现名典“创造成功,感恩回报”的发展理念。公司注重培养内部员工。90%的管理人员是从普通员工中提拔起来的,公司管理岗位所缺人才优先在内部选拔,每年有30多名员工晋升为市场营销员和各类基层管理人员。

将名典商标打造成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是名典人坚持不懈的目标。为此,公司全力实施品牌战略,每年都投入巨资用于品牌形象建设。一是建立了60多家总代理,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二是在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使名典品牌深入人心。三是聘请影视明星梅婷出任形象代言人,以其高贵优雅的气质,全面诠释名典女鞋“名家典范、名流典范”的品质。四是在各大超市建立形象专柜,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建立品牌形象店。

2006年,公司聘请影视明星梅婷出任名典形象代言人,以梅婷高贵幽雅的气质,全面诠释名典女鞋“名家典范、名流典范”的品质。

2007年公司发展再次跨越,新建成的现代化多功能工业园正式启用,工业园位于青田县风景秀丽的侨乡工业园,占地百余亩,投资近2亿元,集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

2008年10月,在温州市人民政府召开的表彰大会上,授予名典为“温州市回报社会先进民营企业”称号。11月,名典女鞋凭借优良的品质、新颖的款式,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获得首届“温州十大女鞋品牌”荣誉称号。

2009年5月,我公司“名典”商标成为浙江省制鞋行业唯一被认定的“浙江名牌”,同年相继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丽水名牌”等荣誉……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名典终于成为中国女鞋行业里的姣姣者,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ISO14000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并多次被政府有关部门评为“科技进步优秀企业”、“省级安全文明单位”、“信用等级AAA企业”;先后荣获“温州鞋服最具成长力十大名牌”、“温州十大女鞋领先品牌”、“温州名牌”、“浙江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温州市回报社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董事长赵少忠先生也被评选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工商联文成商会会长。

风雨十四载,弹指一挥间。豪情满怀的名典人创造了奇迹般的历史,但名典人并未因此而止步不前,我们正规划着未来的发展之路:

加强集团化建设、推进多元化发展是名典的整体战略目标;

将名典打造成中国女鞋第一品牌、国际知名品牌是名典人的理想;

将名典建成民族企业的骄傲、打造成百年企业是名典人的最终梦想;

今天,名典矫健的步伐已经迈入了以经济和品牌文化并重的2010年,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坚信,有祖国做坚强的后盾,有祖国经济建设方针做指引,名典集团和全体名典人一定会勇往直前,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下载成都鞋业产业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鞋业产业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木林森鞋业简介

    木林森鞋业简介木林森鞋业属福建石狮市福盛鞋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位于著名的侨乡石狮市长福工业区,系外商独资企业,是中国皮革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制鞋行业重点企业。 品......

    成都简介(最终定稿)

    成都市[Chengdu],简称蓉,是四川省省会,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及西南地区重要的......

    英之华鞋业简介

    英之华鞋业简介 关于我们英之华始于1988年。我们是一家高度专业的鞋业品牌连锁店,积累了鞋业深厚的专业经验。创造每一双高品质的鞋子,以满足人们优雅的阳光般生活方式,这是英......

    成都总商会简介

    19家基层工商联(商会)会员: 锦江区工商联(商会)成华区工商联(商会)温江区工商联(商会)崇州市工商联(商会) 大邑县工商联(商会) 青羊区工商联(商会) 龙泉驿区工商联(商会) 都江堰市工商联(商会)......

    成都家电网简介

    成都家电网简介 成都家电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O2O立体家电网运营模式下应运而生,是一家从事家电电子商务垂直区域B2C运营的连锁企业。经过6年的发展,成都家电网依靠丰富的电子......

    成都体育学院简介

    学校简介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的教育、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西部交通通信枢纽城市——成都市。学校主校区位于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成都学......

    文档-成都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 转移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0〕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

    产业党支部简介

    XXX村产业党支部简介为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和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要求,XXX镇党委根据XXX村产业发展特点,将XXX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设葡萄产业、二三产业、农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