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经验分享(成功)
考研经验
2009年是我的幸运年,在得到考研论坛很多前辈的成功经验后,成功上研。因此我觉得应该对以后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做点什么,现把自己的考研的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个人经验,希望大家多多包涵。09年英语67,政治75,数学131,专业课126,考京城某高校成功。
首先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在大家大三下就开始去上辅导班,暑假开始看课本时,我还在天天上网。真正开始准备考研是在9月中旬,感觉再也不能耽搁了,就跟一位非常勤奋的同学一块去自习了。说这些不为了别的,就是要说明如果你决定考研,什么时候准备也不晚。好好上自习就可以。
大家在考研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甚至找哪位导师,心中最好一个大约目标。我在确认之前,一直纠结在考什么单位当中,这个问题越到后来越影响你复习。
下面说一下自己的经验:
关于辅导班:我是什么辅导班都没有报的,我周围有不少同学报,主要是数学和政治,英语就不用了,据说都没有什么用。但我的观点是不要报班。感觉报班会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本来安排的好好地,每天多少页,做完了就可以睡觉或者是放松一下,强行安排进辅导班,个人感觉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到了后来,冲刺的时候,我看到周围同学去辅导班都有点心疼。那时间,浪不浪费不说,一天全部用来看一科对别的科目也是不好的。不要信什么押题班,今年的启航还是什么导航的都没有押中什么东西,浪费钱还在其次,浪费时间跟谁要去。
找个伴:这个建议不是说找个女友,是找个研友,两个人一块上自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自己偷懒的机会。同时,做题的时候可以互相监督,交流经验,这个绝对不是辅导班可以传授或者是自己感悟所能够得到的。如果有那种互补的伴,那就更好不过了。我运气比较好,两个研伴一个非常勤快,生活有规律,带我起早,不要找借口不去等等,另外一个就是数学非常棒。很多问题问他很快就明白了。而我政治和英语不错,他们也喜欢跟我一块。现在想想,实在是太幸运了。
数学:我是学工科的,数学对于工科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的数学基础很差,大一下学期还挂过课,因此对数学心里很忐忑,经过几个月的认真学习,心里有底了,而且就我个人和周围同学的最终成绩比较来看,我认为数学应该这样学比较有效。
(1)看课本,仔细看,不能一翻而过,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把课本中的例题和书后的习题都自己做一遍,但是做题中不能看答案。个人不推荐直接就上全书的。跟我一块准备的有两个同学一上手就是全书,进度也很快,但是最后的成绩都很差。我是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将课本看了一遍,书后习题选做了一部分。感觉大学的课本跟高中的不太一样,高中的课本很浅显,老师一提就可以,大学的课本还是比较深的,好好看对思路有很大的好处。这个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容易着急,看到周围同学谈论这个那个,自己还没有看到,这种滋味大家想必都了解,但是笑到最后才是最好,这时候需要静心,这一阶段解决好了,后面真的不难。
(2)第二轮复习是做题,这个阶段很漫长,我有的同学就不认真从基础开始,直接上一些有点综合性的题目。好好看全书,收获绝对不是一点两点。全书中的题真的很不错,很有代表性。这个阶段,全书中的题都不要放过,书中每章的总结也是很不错的。碰到一些重点的东西,建议背一背。看到很多同学说全书简单,其实全书中的题做好了,对考研来说,绝对是足够了,甚至比考研题还是稍微有一点难的。做全书的时候,更不能看答案,最好规定以下一天多少页。我开始的时候定了一天20页,后来发现有点多了,后面的有些题,一天能做15页都算不错了。尤其是我开始准备的很晚,到后来时间感觉不够用了,自己也很着急,但最后还是坚持做完,以后的复习就容易多了。
(3)数学的第三轮复习时间就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涉及到其他的科目分享时间的问题,因为我是跨专业考研,时间安排是上午数学,下午专业课,晚上是英语和政治,这样时间一分,其实很紧张,这时候就要做一下往常年的真题,看到坛子里很多人说真题怎么重要,我当时将最近3年的真题做了两遍,但都没有什么感觉,可能就是增强信心用的吧。期间将李永乐的超越135分从头到尾正式看了一遍,就是每个题都认真做,然后对答案,小结一下,写在题目的边上。不过135分感觉只是全书的浓缩版,很多题也是重复的。值不值得看大家自己决定。个人感觉还不错。
(4)最后就是做那个400题,感觉有些难,认真做收获也不错。建议大家做模拟题的时候就按照考试的时间来做,要不就没有参照性了。当时是两天一套,一天做题,一天整理。时间不太够用,一些比较BT的题都扔掉了。间或跟别的同学讨论下看有什么新题之类的。我很认同以前坛子里的一位前辈说的,数学不是朝满分去的,是朝我们的最高分去的。能拿的分都拿了,不能拿的也不要勉强。
数学要做题,不能只是看书,有可能你看的很明白但上手之后不会的情况。我大一的数学就是这么挂的。题都是做明白的,错题也是要做明白,看明白容易忘记。不动手,考不好数学。数学还要区分重点,一些比较麻烦的内容要重点关注。比如微分方程比较简单,可以一遍搞熟了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不用看,偶尔看看公式,做套题中的就可以。而我比较怕多重积分,那就需要基本上天天看,天天做。总结点东西来用。
我用的参考书;
课本用哈工大的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主要是因为本科就学这个,比较熟。辅导书:我是二李派,基本上都是二李的书,全书(非常好,强烈推荐)+真题(感觉二李的讲解也非常不错)+超越135(全书的浓缩版,时间比较充裕可以考虑)+400题(没有什么感觉,没发现好在什么地方)+线数讲义(李永乐的,我第一遍看线数书就是参照这个来看的,但是感觉有了全书后这本的意义不大)
英语:英语是一门应该早点下手的科目,前期可以在看数学书烦了的时候背一背单词,做几篇难度不是很大的阅读,保持一下状态。大家对单词上不要有什么侥幸心理,只背高频词我感觉是不行的。一天安排下一定得数量,完成就行。高频应该多看,但是低频的不应该不看。背单词时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贯穿考研复习的始终。
阅读方面,选好参考书是很重要的,我一开始选了印建坤的基础100篇结果极为垃圾,浪费我很多时间,非常不推荐大家用。个人感觉新东方的书确实没有什么优势。大家买之前应该好好鉴别。我感觉今年我新东方的单词书和阅读都买载了。
英语的阅读是重要,但是我们不应该只关注阅读,不要忘了分点时间给翻译。我看到前几年的翻译很简单,就没有认真看,结果最后翻译上载了大跟头。作文要经常写几篇,只背恐怕也不太好。完型其实不难,好好做几篇文章发现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其实它只是上手困难而已。英语特别重要的一个建议就是考试之前做套题,时间分配是个大问题,怎样在一定得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分数需要大家拿时间去总结。
真题可以适当参考,09年我感觉意义不大,但是选项的ABCD的数量貌似是有规律的,大家可以查查看。
参考书:新东方宋、徐的单词(比较一般,没什么特点,有一些释义不是非常准确,不推荐)+印建坤的基础阅读100篇(垃圾中的战斗机,非常不推荐)+星火的多功能阅读(个人感觉还可以,但是难度不是很均匀,经常受打击)+黄皮真题(还可以吧,别的没用过,不了解)+毕金献的模拟题(此公命题时还好,不知现在为何如此凶残,如果想要挑战极限,可以尝试)+新航道的作文(感觉还不错,范文也比较多,感觉比考试虫的要好上一点)
政治:政治是一个需要花费时间的科目,推荐大家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好好看,一定对一些东西
有一定得轮廓,这样以后才比较好展开工作。至于时间安排,可以在另外两科看的比较麻木的时候。但是看的时候不能一带而过,如果有习题的话就更好了。我第一遍看老任的序列一,感觉还不错,老任的序列我都看过,感觉也就序列一还可以。红宝书买了,但是感觉看不下去。太枯燥了。二轮的时候看的恩波的小册子,效果很好,重点基本上都在,后期查什么知识点基本上都用恩波的那本。政治的模拟题还是要做的。今年我做过启航的,导航的,老任的,徐之明的、肖秀荣的模拟题,感觉启航的最后五套题太活泛,跟课本联系较小,不是很好,徐之明的略过不提,没有什么卖点。老任的一般,据说大题不错,但我个人没有感觉。导航的就不要说了,垃圾到无以复加,跟他们的宣传完全不成比例。肖秀荣的很不错,推荐大家使用,但是大题不是很好。但是今年大题还是有一个跟考试差不是很多。最后阶段要联系套题,大题可以不用写的很详细,但是要点最好写一下。个人感觉政治还是有一些需要背的东西,否则到时候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练,对选择和大题都不是很有利。
参考书:红宝书(经不经典我不好评价,我就看了前面一点,个人感觉不适合阅读,比较容易疲劳)老任的序列一(还好吧,序列一是整个序列中最好的了感觉上)+序列二(浪费时间+打击自信心+跟考试没有关系+错题连篇中的极品)+序列三(没有认真做,感觉不实用)+序列四(一般,只能这么说,而且答案就在题下面,一点都不好)+恩波核心考案(个人最满意的小书,看了两遍)+启航五套(原因上面说了,很多东西跟课本关系不大)+导航三套(实际效果没有他们宣传的1/10)+徐之明五套(没有明显特点,有点偏有点难有点怪而且是以前的老题,没有什么新意)+肖秀荣模拟题(个人感觉不错的书)+20天20题(还可以吧)
政治东西没有什么理可以说,看看考完研很多名师的答案都不一致就可见一斑。因此政治可能也需要一种题感,多多做题,感觉可能就不一样。
专业课:我今年是跨专业考研,因此,开始时候的担心不可避免,什么本校有优惠啦,内部透题啦,这些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必要的担心,如果你决定考一个学校,那这个学校的什么政策我们都得接受。好好准备才是正统。我的复习策略是先把考研指定教材认认真真看上两遍。跨专业的同学,时间要适当向专业课倾斜。课后题目都做好,其实考试的内容都不是很难。现在的专业课题目很容易可以在网上或者是淘宝上得到,如果有同学在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就更完美了。不要追求那些特别难的东西,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
关于时间安排:
我个人不喜欢熬夜,因此,我基本上都是11点就睡觉,或者是跟同学小聊一会,一般是半个小时,然后睡觉。这样早上可以起的比较早,7点可以吃早饭,八点可以正式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在教室睡一会,对下午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基本上,早八点到晚十点,除去午饭午睡和晚饭时间共计2小时,实际可以利用的时间也很多。12小时,已经够了。如果可以保证效率,感觉一天8个小时也可以。
考试准备的前期主要是数学和英语,非常容易因为枯燥而疲劳,这个阶段非常漫长,但是坚持过了后面就很容易。到了综合复习阶段,每一门课的复习都要兼顾。不推荐今天看数学,明天看英语这种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出现接不上头的情况,导致前面复习效果下降。不要天天看书,适当做题可以巩固复习的效果,眼高手低的例子太多了,在此不一一列举。
到冲刺阶段,可能比较疲劳了都,这个时间就是拼意志。要坚持天天去,不要给自己借口。尽管看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很关键,对于信心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加强锻炼吧,省得老是感冒,病了之后效率实在是很差。
考试期间的安排:如果考本校,那恭喜你,太幸福了,可以在本校考试,如果考省外,基本上是要集中在几个地方。建议大家先去踩踩点,考试确认的时候就去把旅馆给预定了,要不到时候很紧
张的。如果学校开放学生宿舍,建议去住宿舍,比较有利于休息。考试期间别乱吃东西,在考点的食堂解决就可以。那时候别考虑价钱,最重要的是干净。考完一科后建议大家不要对答案或者是讨论答案,因为自己急于想知道的一般都是没有把握的,有比较大的概率出错,这时候看影响自己下一科的考试。如果你中午不午睡的话,可以考虑提前两个月就不要午睡,这样比较容易保持状态。
初试结束后的安排:考试结束后,什么情况基本上自己心里有数,放假回家主要以放松为主,忙了半年了,好好轻松一下。适当翻一翻复试的参考书,大约是什么内容有数即可。然后就是写一篇英语的自我介绍,每天只花5分钟不到看看,有一些复试比较容易出的口语题适当写一写。开学之后就是看辅导书,然后就是跟报考单位的师兄师姐联系一下,考试内容和形式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复试其实主要是基础,我参加的复试真的很基础。书上的基础抓住记熟,练一练口语,可以找一个人一起练。
跟导师联系的建议:大家在确定自己有复试资格后可以联系一下导师,我是头一年的11月就联系导师了,我导师人也不错,跟我说了一些要求,然后跟导师邮件联系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了。按照老师比较注重的东西来说自己的特长,提前做一份比较说的过去的简历,到时候可以发给导师,对于增进了解非常有效。这个阶段就是保持联系,不要问题目的内容或者是形式,好好准备,同时跟老师表下决心就好,至于要不要提前见导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个人感觉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见下面。我去复试的时候没有想着要去见导师,但是他打电话要见我,到我过去,他正好去签合同了,他就托他的一个博士给我讲了讲要求,顺带跟那位博士师兄问了点问题。呵呵,运气比较好。
复试建议:英语口语要做好比较难的准备,我今年提前踩点的时候问老师会不会有自我介绍,老师所你们准备的太熟了,不考。结果抽题的时候我抽中了“Give us a free talk about the most difficult situation you have ever met as far as the situation was concerned.”一点都没有准备,感觉自己就是一顿乱说,我说的是高考,结果面试官不依不饶,就顺着我说的内容问到了高中和大学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我说高中的朋友都很单纯,是真正的友谊,值得我去treasure,而大学中的同学just so so,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要注重交际的人。刚说出来我也有点后怕,害怕面试官再问,但是她说I agree with you,然后就ok了。当时真的吓出一身冷汗。导师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按照我给他发的简历上说到得专长来的,非常轻松,老师也很满意,第二个问题就非常大,也是按照简历上提到的课程,说到了可能是我们整个本科阶段都在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时没有准备,没有想到这么大,就要求了几分钟,整理一下思路(面试的时候可以向导师提出这种要求的),大约写了一个提纲,然后非常不流利的回答完了。结果老师也很满意,说要点基本上都在。后面的问题也有一个比较变态的,结果我对这个方向不是很熟悉,但对这个东西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就朝导师的研究方向上扯,导师开心的纠正我之后就到最后一个考官了,他问了我一个平常知识积累的问题,我听课还算可以,回答他也很满意,面试就OK。面试的时候要大胆说,但不能乱说,必要的时候可以跟老师要求一点提示,今年就有一个同学这样的,老师也没有难为他。态度要谦恭,建议大家看看金正昆的社交礼仪,感觉很不错。
笔试时专业课+汉译英+英译汉,两段英语都是专业方面的,我跨专业感觉比较吃力,不过英语是我的强项,也算比较顺利。专业课的考试非常基础,这让我有那种押宝成功的快感。后面就是体检没问题,跟导师见了个面,导师请吃饭,见了一下院里的领导,回学校等结果,流水账了。
以上是我考研的一些体会,因为现在在毕业设计,没有办法写再多了,见谅。如果对你有帮助我很开心,论坛就是以这种互相帮助的目的而建立,如果没有帮助,大家就华丽的飘过,我很抱歉浪费你的时间了。
最后祝愿大家考研成功,上自己理想的学校。ww w.iky.c n
第二篇:考研成功感悟,经验经历,
考研感想—坚持梦想
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但是,穿过黑暗,我们一定能感触阳光的温度;走出痛苦,我们一定能企及成长的高度。
——题记 xxxx,男,来自土木工程系,工程102班。我从大三下半学期下定决心考研,得到了学院领导 系部老师 辅导员 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拼搏,如愿通过了国家2014年研究生考试,并且顺利参加复试,最后非常幸运的被深圳大学录取为2014级学术性硕士研究生。非常高兴学院够设立“硕才奖学金”鼓励广大继续深造的学子,在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之后,我希望自己有幸能够得到学院的支持与奖励。
回顾考研这大半年的不懈奋斗与努力的生活,颇感不易。首先考研要明确自己考研的动机。考研和高考一样,并非成功的唯一途径。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决策,选择合适的专业。而一旦决定考研,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不要企图还有休闲的节假日,浪漫的周末。幸运之神只会降临于那些为了成功坚持
想成功却不付诸实践,一定不要半途而废,否则注定失败。所以我自始而终都鼓励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准备研究生考试一方面是一个打持久战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锻炼自己毅力的阶段。曾经有人对我说,考研的准备时间不宜过久,如果战线拉的太长,那么在复习最后的时间里人的身心就会松懈,甚至受不了,没有了当初的斗志,所以千万不要开始的太早。通过我自己的经历,我觉得这句话只有一部分是对的,战线过长是会影响毅力,但是只要你在准备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相反准备时间太短经常会让人崩溃,尤其是在最后关头,因为越到最后任务越重,自己也就越力不从心,诚然,考研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努力,在日复一日枯燥的复习中磨练自己,在坚持中超越自我。考研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别想着自己是千里马,可以一跃千里,我原先以为我可以做千里马,可惜我不是。我开始常常以骆驼自喻,骆驼它能扛得住重负,耐得住炎热与寒冷,挡得住风沙,找得到出路,达得了目的地,这样的能耐是千里马难以比拟的。
当然,考研不仅是脑力之战,也是体力之战,更是心理素质之战,更是一个很漫长,很痛苦,很孤独的过程。这就需要很好心态、极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一颗考研的心才能让你坚持下来。无论成功与否,你已经是一个胜利者了。在考研的战场上没有失败者,只有分数的高低而已,而分数这东西只能是事在人为。我相信参加过考研的人,没有一个是心灵上的弱者,或许这是你们除了知识的增加
外最大的收获了。另外寒冬腊月考研,的确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挑战。必须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考研并不可怕,更不是唯一出路。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屈原曾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不经历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相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也相信冬天来了,春天就不再遥远。人生有很多值得我们永远回忆和珍藏的东西,逝去的岁月见证着我们成长的轨迹,每经历一件事,我们就比原来更加成熟,回想起过去付出的艰辛与如今顺利考上研究生,顿时觉得之前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最后,事实告诉我考研给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我将会一如既往的奋斗下去,继续追逐我的梦想,虽然路漫漫,但我会脚踏实地走下去。梦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这就是我的考研经历,那段很是苦闷但很令人怀念的日子。在我的考研历程中,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相信自己能行,这样想你就一定能做到的;还有要做好计划,做好总结。考研给予我的就是:做什么,都要坚持,坚持到底。
楼主三本院校,此文希望能给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我们一点激励
第三篇:同等学力考研成功备考经验分享
同等学力考研成功备考经验分享
大家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报考在职研,那么其中的同等学力是大家报考的热门了对于这样的情况下同等学力该如何取得最后的胜利呢,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同等学力考研的经验。正确对待心情起伏的时期。
考研如同独自穿越人生的一段隧道,没有喝彩和掌声,没有鲜花和美景,有的只是枯燥的书本、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为实现理想而殚精竭虑的思考,最难忍受的便是情感和生活状态上的孤独寂寞。既然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理想,就必须要有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行动,必须耐住孤独和寂寞。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
从态度上重视考研,一心一意的准备。
考研准备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三心二意,朝秦暮楚。一旦确立了目标,如果不是真的走进死胡同,就不再更改,摒弃一切使自己回头的可能性。必须放弃一切与考研无关的东西,必须将是否有利于考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
制定详尽的复习计划,每天进步一点点。
按季度、月、周、日分别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不要想一步实现这个目标,只要想着完成当天的计划就可以。当执行每日的计划,甚至执行每个时间段的计划时,都时刻保持着这种想法:不把这件小事做好,就读不了研。
不要存在恶性竞争心理。
考研的竞争不是和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竞争,而是和你所有考相同学校、学院、专业人的竞争,所以不要把时间花费在如何寻找对付别人的心思上,而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成绩。更何况,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是不可能预测得到同你竞争的人的实力有多大,你能做的只有尽力的提高自己的实力。所以,考生们一定要切忌滋生那种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心理。
尽早确定考研目标并开始准备。
“凡事都要赶早不赶晚”,这是俗话常说的道理。其实考研也一样,只要自己决定考研了,有考研的打算,那么,就要确定自己要考的学校和专业等目标,并且开始着手好好准备。
以上的这些就是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http://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同等学力考研的成功备考经验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四篇: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经验分享
经过2014年一月4号5号的鏖战,2014年考研的初试已经结束,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也没有老子再也不考了的感慨,有的只是一些失落一些迷茫。5号傍晚,当我背着一大包的行李从考研住宿的地方返回学校的时候,公交车上有人上了有人下了,对着车窗,看着窗外的一幕幕从眼前闪过的灯光,脑子放空,没有思想。手机里不时地有着学长和朋友的电话打来,表达着他们的关爱和祝福,我用惯有的方式和他们打哈哈,“还好,还好,哈哈,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考不上。”说实在的,分数出来之前,真是一点底都没有。不过,还是想把自己的一点经验写出来,希望给下届的考研学生一点参考。
为什么要考研:
决定考研是在大三的上学期。一进入大三,似乎所有的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路了,连平日里最无所事事的男生也显示出了一幅我很忙的景象。那时候我开始思考,我该做什么?有一种职业规划的方法是站在未来的位置来规划如今的道路,那么未来的我无非是两条路,一是就业,在二本院校学工程管理的我在未来就业的话,最好的工作是去设计院工作,然后拿着每个月5000左右的工资,如果中间不出大乱子的话,一辈子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那么好吧,想选择刺激一点的,比较有风险性的,那就是去工程局当技术员了,混的好的再三年之后能成为工程师,可是未来飘忽不定的生活实在太难忍受,关键是项目在哪里,人就要在哪里,何处成家,都是个问题,对女友来说更是不公平。
第二条路,就是考研,给自己镀个金,三年之后去某个业主单位,然后拿着比本科高一点的工资,更加稳定一点,于是我选择了考研。
要不要报考研班:
因为我本人是某个考研机构的代理,可以免费的听该机构的所有课程,所以报班的事我没有考虑过。但是经过一年的考研复习,我的感受是,考研的学生报一个数学强化班就好,其他的完全可以问问师兄师姐,根据他们推荐的一些资料书来自己复习。首先解释为什么不要报班,个人感觉现在的辅导班的课程基本上是没什么用,特别是英语和政治,靠技巧靠老师的梳理都是没有用的,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平成的积累和练习,政治在最后的一个月把大纲解析看看,把肖秀荣的一系列资料看看就足够了,我强力推荐的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真是每一年都
会有惊喜,特别是今年大题压中了三道题。其次,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报一个数学的强化班,有一句话说,得数学者得考研,这句话很明确的把数学提到了决定成败的关键位置,并且一点也没有夸张,数学是考研初试中最难的一门考试,如果全靠自己复习的话,光梳理知识点都得花费很长很长时间,并且最后也不得其要领,不如报一个暑假班,听听考研专家们的总结。这对于考研数学的复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个人比较推荐启航的数学强化班。
该怎么规划自己的复习:
我考研复习得的开始是在13年的3月份,这时候主要是背英语单词和看数学的课本,做高数后边的习题,然后到了暑假的时候开始上强化班课程,接着就是紧张的冲刺阶段,专业课的复习是从九月中旬开始的,时间已经很充足了。经过一年的复习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我感觉比较好的复习规划可以是这样的,3月份开始复习,到5月份之前一定要把数学的课本给过一遍,然后是复习全书,历年真题和660题最后在冲刺的阶段做上几套模考卷,然后数学就可以完美的收官。至于英语,最重要的还是单词,一定要保证把考研单词书背上两遍以上,从暑假开始就要做真题和模拟题,真题一定要多做几遍。考研复习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事业,一定要规划好每一个阶段并努力完成,这样才能到最后不慌张,不对自己失望。
考研期间要不要找工作:
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在考研期间有那么多公司来这里招聘,要不要找工作?我的建议是不要找,除非你遇到了你特别倾心的工作,不然的话就安心考研。首先,找工作也是一项非常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活动,如果你想找到一个好工作的话,不付出一定努力是不行的,那么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且不如专注于一项。如果真的有特别合适的在你面前,签一个也是可以的。其次是在下学期也有一些公司来学校招聘,所以不要担心会没有粥喝,面包会有的,好工作也会有的。
初试过后该怎么办:
大多数学校的初试成绩都是在二月中旬到三月初之间出来,从初试之后到成绩出来还有两个多月时间,这段时间该如何打发,学长学姐的建议是,只要你认为有希望,那么就准备复试吧,各个学校在招生目录里已经把复试科目公布了,我们要尽早的复习复试的科目,准备好英文的自我介绍,努力和导师建立起来联系,机会一向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有的人说,会不会太早,我想等分数出来再准备,那么除非你有一定的人脉,不然的话就老老实实的准备吧,因为成绩出来到复试开始一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在这一时期毕业设计也开始了,时间会非常的紧张,不如趁寒假在家没事,准备一下。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也需要乐观的心理,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客观对待。有这一场体验,已经足够我们回味一生,最后的结果固然非常重要,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第五篇:考研经验
No1:分享者考研网 www.xiexiebang.com/kaoyan/
特色:信息全面,综合性强。
考研累的时候,大家可以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运动运动,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休闲的网站: 音乐类:虾米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特色:音乐互动社群,很多好歌。励志类:优米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特色:优米网(umiwi.com)是著名制片人王利芬创建的网络电视平台,服务于国家和知识群体。主要包括在路上,网络电视,创新中国,创业门诊,芬享时刻等几个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