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培

时间:2019-05-12 22:0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培》。

第一篇:2012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培

2012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2012年,我科通过医院感染会议及多媒体讲课等形式,开展了全院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达到了与外开展交流及更新医院感染知识的目的,组织了全院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2012年全院共1480人参加考试,通过率为100%

第二篇:医院感染知识手册2012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012.4

目 录

一、手卫生问答(全员)

二、医疗废物管理问答(全员)

三、医院感染管理问答(医护)

四、感染诊断问答(医生)

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生)

六、传染病防治问答(医护)

七、重点科室管理问答(各科室)1.供应室管理 2.血液透析室管理 3.医院手术部(室)管理 4.内镜中心管理 5.口腔诊疗管理

八、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和感染管理制度(全员)

一、手卫生问答

1、外科刷手消毒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2)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3)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4)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5)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2、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在临床工作中哪些情况下应洗手?(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2)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4)接触清洁或无菌物品前(5)接触病人粘膜、破损皮肤后(6)接触污物后

(7)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8)脱手套后(9)进食或下班前

4、洗手六步法具体内容是什么?(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替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4)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替进行;(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交换进行;(6)将5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搓揉,交替进行。

5、何为手卫生?

答: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6、何为洗手?

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7、何为卫生手消毒?

答: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8、何为外科手消毒?

答: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液)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9、常驻菌?

答:指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10、暂居菌?

答: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

二、医疗废物问答

1、简述医疗废物的定义。

答: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2、简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登记的内容及资料保存年限。

答: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有何要求? 答: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按照本单位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4、“感染性废物”主要包括哪些?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多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 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各种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5、“病理性废物”主要包括哪些?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6、“损伤性废物”主要包括哪些?(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药瓿等。

7、“药物性废物”主要包括哪些?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呤、苯丁酸氨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剂。(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8、“化学性废物”主要包括哪些?(1)医学影象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乙醛等化学清洁剂。(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9、医疗废物的主要包装物有哪些? 答:包括包装袋、利器盒与周转箱。

10、发生职业暴露(针刺伤)后的处理措施:

(1)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已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三、医院感染管理问答

1、对多重耐药菌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2、多重耐药菌代码对应的是哪一个?

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多重耐药菌(MDRO)。

3、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

答: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4、医疗机构应当对那些细菌实施目标性监测

答: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5、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什么隔离措施?(1)首选单间隔离

(2)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6、什么是隔离?

答: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7、隔离的原则是什么?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8、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

(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 6h~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4)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5)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9、医疗机构执行医疗器械、器具消毒技术规范应达到哪些要求?

(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10、简述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信息的主要内容。

答:医院感染暴发上报信息主要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 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11、简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含义。

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四、感染诊断问答

1、何谓医院感染?

答: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哪些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3、感染部位有哪些?

(1)下呼吸道感染(2)伤口感染(3)泌尿道感染(4)胃肠道感染5)血液感染(6)皮肤和软组织感染(7)骨和关节感染8)生殖道感染(9)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10)心血管感染(11)眼、口腔、耳鼻喉、上呼吸道感染(12)全身感染。

4、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要点

答: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5、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6、何谓上呼吸道感染?

答: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7、血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

答:(1)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①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②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③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2)病原学诊断: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①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 ≥15cfu/平板即为阳性。

②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8、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要点?

答:(1)临床诊断 :有输血或应用血制品史、不洁食物史、肝炎接触史,出现下述症状或体征中的任何两项并有肝功能异常,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①发热 ②厌食 ③恶心、呕吐 ④肝区疼痛 ⑤黄(2)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清甲、乙、丙、丁、戊、庚等任何一种肝炎病毒活动性标志物阳性。说明:应排除非感染性病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酒精、药物等)和胆道疾病引起的肝炎或损害。

9、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1)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

(2)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

(3)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问答

1、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2、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指征?

(1)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

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4、清洁手术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答: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5、清洁-污染手术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答: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6、污染手术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答: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7、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答: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8、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可分3个)答: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1)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 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六、传染病防治问答

1、传染源?

答: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

2、甲型H1N1流感?

答: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A型流感病毒其中的一种引起。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常见的是H1N1亚型,但是也存在其他的亚型(如H1N2、H3N1、H3N2)。

3、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有何症状和表现? 答:人感染本次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和表现与以往的人流感类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4、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答: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5、手足口的传染源?

答: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6、手足口病?

答: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病 毒性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使住院病人急剧增加。

7、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

答: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8、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几级?请简要说明 答:分三级

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二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七、重点科室知识问答

(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试题

1、CSSD的工作人员应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1)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

(2)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3)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4)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2、CSSD的辅助区域与工作区域分别包括哪些区域?

(1)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

(2)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制备或包装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3、CSSD的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2)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

4、CSSD的封包的要求有哪些?

(1)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2)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

(3)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5。

(4)医用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参数的准确性和闭合完好性。

(5)硬质容器应设置安全闭锁装置,无菌屏障完整性破坏时应可识别。

(6)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灭菌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具有追溯性。

5、CSSD的无菌物品的卸载要求有哪些?

(1)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移动,冷却时间应>30min。

(2)每批次应确认灭菌过程合格,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检查有无湿包现象,防止无菌物品损坏和污染。无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被污染。

6、气性坏疽污染器械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答: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后,再按照标准进行处理。

7、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监测结果应如何判断? 答: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阳性,则灭菌不合格;同时应进一步鉴定试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

8、压力蒸汽灭菌前的准备有哪些?

(1)每天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灭菌器压力表处在“零”的位置;记录打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整无损坏,柜门安全锁扣灵活、安全有效;灭菌柜内冷凝水排出口通畅,柜内壁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等运行条件符合设备要求。(2)进行灭菌器的预热。

(3)预真空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试验。

9、压力蒸汽灭菌的化学监测包括哪些?

(1)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2)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1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对防护用品的配备要求有哪些?

(1)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

(2)去污区应配置洗眼装置。

(二)血液透析室管理

1、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方面做哪些工作?

(1)制定并落实对本机构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使工作人员具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2)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2、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做哪些消毒工作?

答: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3、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要求?

答: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4、血液透析室的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应达到哪些要求?

(1)进入患者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5、消毒液浓度反跳指的是什么?

答:消毒液容易渗透到血液透析器的固体成分上,当用溶液清洗消毒液时,溶液中消毒液的浓度可以很低,如果停止冲洗,由于血液透析器内的消毒液从固体成分向溶液弥散,残留消毒液的浓度会反跳升高,并因此进入人体引起消毒液相关反应。

6、血液透析器透析液出入口指的是什么?

答:透析液从血液透析器一端侧孔(通常在静脉端)进入透析液室为透析液入口;透析液从血液透析器另一端侧孔出来为透析液出口。

7、血液透析器血液出入口指的是什么?

答:在透析过程中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进入血液透析器一端(动脉端)为血液透析器血液入口;血液从血液透析器另一端(静脉端)进入体内为血液透析器血液出口。

8、透析相关发热应如何处理?

(1)对于出现高热患者,首先予对症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等,并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2)考虑细菌感染时作血培养,并予抗生素治疗。通常由致热源引起者24小时内好转,如无好转应考虑是感染引起,应继续寻找病原体证据和抗生素治疗。(3)考虑非感染引起者,可以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9、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并执行的制度有哪些? 答:血液透析室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相关技术操作规范、设备运行记录与检修制度、垃圾处理制度及紧急意外情况处理预案等制度、规范。

10、在透析操作中,医务人员如何遵循手卫生规范?(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3)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深静脉插管、静 脉穿刺、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时。

(4)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5)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11、透析机器外部消毒的方法?

答: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12、导管出口处及隧道感染的处理?

(1)局部处理:首先最好行局部涂片和病原菌培养,培养结果出来前应先行经验性治疗,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待培养有结果后再根据培养的致病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2)全身用药:感染严重时应静脉给予敏感抗生素。(3)经局部处理及全身用药2 周,感染难以控制者,应考虑拔除导管或去除皮下袖套。

13、血液透析器复用间的要求?

答:透析器须专人专用并分隔存放。复用用水必须为合格的反渗水,无论是人工、半人工或全自动复用机均应严格分区,废水排放必须符合污水处理规范,复用间要有通风装置。

14、动静脉内瘘的感染预防与处理? ⑴感染部位应禁止穿刺,手臂制动。

⑵在病原微生物监测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初始经验治疗推荐采用广谱的万古霉素联合应用一种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初次自体内瘘感染治疗时间至少6 周。

⑶极少数情况下瘘管感染需要立即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瘘管可以用自体静脉移植吻合,也可以在缺损部位的近端进行再次吻合。

(三)医院手术部(室)管理

1、简述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1)先洗手、后消毒。(2)外科手术前。

(3)不同病人手术之间;手术开始后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2、简述手术室通过哪些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危险?

答:手术室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3、手术室应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

答:手术室应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正确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等。

4、在手术室内当必须连台手术时,如何进行空气消毒?

答:连台手术时空气消毒:

(1)普通手术室:清洁工作后,有人的情况下采用空气净化机消毒后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

(2)洁净手术室:清洁工作在净化系统运行下进行。负压手术间应在负压下持续运转15min后再进行;清洁工作完成后,不同级别的手术间应运行一段时间达到自净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

(五)内镜中心问答

1、简述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答: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2、简述内镜检查中达到灭菌要求的内镜有哪些? 答: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必须灭菌,有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

3、简述内镜检查中达到灭菌要求的内镜附件有哪些?

答:达到灭菌要求的内镜附件有活检钳、高频电刀、细胞刷、切开刀、导丝、异物钳、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等,必须一用灭菌。

碗盘、敷料缸等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4、简述内镜检查中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内镜有哪些? 答: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内镜是: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

5、简述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内容包括有哪些? 答:包括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包括水洗、酶洗、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操作人员姓名等。

(六)口腔诊疗问答

1、口腔科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多长时间进行浓度监测和微生物监测?

(1)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是: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有效浓度;2%戊二醛应每日监测有效浓度。

(2)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微生物监测是: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

2、简述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操作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答: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戴手套操作时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并洗手或手消毒。

3、有哪些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答: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口腔诊疗器械 有: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

4、有哪些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1)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

(2)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八、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和感染管理制度

(见《医院感染制度和技术指南》)

第三篇:医院感染知识测试题

医院感染知识测试

(三)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医院开展目标性监测时持续时间应连续多长时间以上()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2、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应多长时间至少开展一次()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为()

A、MSSA

B、PRP

C、VRE

D、MRSA

4、医院感染病例的调查,专职人员应以怎样的方式进行()

A、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

B、查看病程记录和护理记录相结合的方式

C、询问主管医师和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

D、查看医嘱和检查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为()

A、法定代表人

B、主管院长

C、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D、临床科主任

6、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C、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D、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7、哪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 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A、乡镇

B、县级

C、市级

D、省级

8、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不包括()

A、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

B、乡村医师

C、个体开业医师

D、采供血机构的医务人员

E、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

9、哪类传染病不属于法定传染病()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

E、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 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10、乙类传染病不报告哪项病种()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B、脊髓灰质炎

C、炭疽

D、病毒性肝炎

E、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

11、发现甲类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多少小时内以电话、传真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12、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各级疾控机构应于多少小时你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

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1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需保存多少年()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卡”时,多少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A、15岁

B、14岁

C、13岁

D、12岁

E、11岁

15、在实验室内验证消毒剂对悬液中或载体上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的消毒效果时,消毒剂溶液除有特殊规定者外,应使用下列哪种溶液配制()

A、无菌标准硬水

B、无菌自来水

C、无菌蒸馏水

D、PBS

16、使用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液体类物品时,应待自然冷却到多少温度以下,再开门取物()

A、80℃以下

B、75℃以下

C、70℃以下

D、60℃以下

17、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多少米处测定消毒效果()

A、1、5米

B、2米

C、1米

D、0、5米

18、功率≥30W的紫外线消毒灯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µW/cm2的时间,不应低于多少小时()

A、3000小时

B、1000小时

C、2000小时

D、4000小时

19、用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时,160℃多长时间能够达到灭菌()

A、120分钟

B、90分钟

C、60分钟

D、30分钟 20、检测紫外线的强度计至少多长时间标定一次()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二、多选题

1、关于医院感染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包括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B、具有长期、系统、连续的特点

C、研究内容是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D、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E、所有医院都必须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2、关于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下面哪些说法不正确()A、是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 因素的监测 B、不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于细菌耐药性监测 C、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 6 个月以上 D、目标性监测持 续时间应连续 3 个月以上

3、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A、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

B、及时断医院感染病例

C、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D、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4、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其目的是()

A、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B、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 用

C、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D、以上都不是

5、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

A、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

B、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

C、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D、改善医患关系

E、保障医疗安全

6、医院发现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1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4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2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C、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D、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E、3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7、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报告表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累计感染人数

C、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

D、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 结果

E、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

8、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和履行的职责为()

A、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

B、负责对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

C、发现HIV抗体检测两次筛阳性结果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报告时限内,向属地疾病疫情的调查

D、以上都是

9、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包括()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

E、以上都是

10、甲类传染病包括()

A、传染病非典性肺炎

B、鼠疫

C、霍乱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艾滋病

11、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

A、疑似病例

B、临床诊断病例

C、实验室确诊病例

D、病原携带者

E、阳性携带者

12、梅毒的传染病分型报告包括哪几类()

A、一期

B、二期

C、三期

D、胎传

E、隐性

13、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下列哪些物品的灭菌()

A、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

B、凡士林纱布

C、粉剂

D、剪刀和血管钳

14、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B-D测试时,下列操作哪些是正确的()

A、100%纯棉布折叠成长30cm±2cm、宽25cm±2cm、高25cm~28cm大小的布包裹

B、将专门的B-D测试纸,放入布测试包的中间

C、B-D测试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底前方

D、134℃,4、5~5分钟后,取出B-D测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15、干热灭菌适用于下列哪些物品的灭菌()

A、玻璃

B、油脂

C、粉剂

D、金属

16、紫外线可以杀灭下列哪几种微生物()

A、细菌繁殖体

B、芽孢

C、病毒

D、真菌

17、对于被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下列哪些消毒方法()

A、1%过氧乙酸浸泡5分钟

B、1000~2000mg/L二湨海因浸泡30分钟

C、10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分钟

D、含有效氯2000~5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18、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可选用下列哪些方法消毒()

A、75%乙醇浸泡30分钟

B、含有效溴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浸泡30分钟

C、过氧乙酸1000mg/L浸泡20分钟

D、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19、在有人的情况下,空气的消毒可选用下列哪些空气消毒器()

A、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B、臭氧发生器具

C、紫外线灯

D、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20、对拖把的消毒,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一般病室、办公室每次使用后的拖把用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B、治疗室、换药室每次使用后的拖把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1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C、当病室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先按有关要求清除污染物,再用浸泡含有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的拖把擦拭,拖把用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干燥备用

D、传染病区使用后的拖把,应先消毒,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后用 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后,干燥备用

三、判断题

1、医院感染监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 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危险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 部门和科室。

()

2、抗菌药物使用率是指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

3、患者转出 ICU 到其他病房后,发生的感染不属于 ICU 感染。

()

4、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紧急情况下可越级直接报告。()

5、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或主管院长均为第一责任人。

()

6、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 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

7、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均为乙类传染病

()

8、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

9、下排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量的80%。

()

10、难于灭菌的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金属物品放下层,织物包放上层,物品装放不能贴靠门和四壁,以防吸入较多的冷凝水。

()

第四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爆发

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两前三后)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指 甲

指甲是手“工作平台”的一部分

人造指甲被证明容易造成细菌定植并引发感染 长指甲和人造指甲容易造成手套的破损 戒 指

戒指下的皮肤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细菌定植一项研究发现戒指是携带GNB的危险因素 最后不要忘记洗手腕及手臂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两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三、医用污染垃圾(统一用黄色垃圾袋盛放)

1、用过的棉签、棉球、手套、敷料等放入黄色垃圾袋,达3/4时封袋。

2、使用后一次性输液器、配药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及时毁形放入黄色垃圾袋,达3/4时封袋

3、废弃的标本、手术切除组织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达3/4封袋。

4、使用后的一次性输血器(袋)、注射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导管、引流袋等放入黄色垃圾袋,达3/4集中封袋,5、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锐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放入黄色利器盒,达3/4封盖,四、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医疗废物要求不得露天存放,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暂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护理职业危害与防护

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分为生物性的,化疗药物性的,机械性的

经血液传播疾病和化疗药物伤害是护士工作中主要面对的职业危害。

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同时大量研究证实,化疗药物对操作人负可能产生潜在的职业危害。目前,医护工作者防护意识极度缺乏,职业暴露危险普遍存在。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职业暴露已经近在眉睫!

2、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容易受到抗肿瘤药物毒性潜在的职业危害。

3、转运病人、给病人翻身可能导致护士腰背损伤。

4、身体长期固定于某一姿势可能导致配合手术护士患颈椎病。职业性接触病人的血液

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可通过针刺、锐器割伤或者是病人的血液溅到眼睛、口腔或者皮肤。急、重症救护常在突发事件及紧急抢救,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更易发生针刺、锐器割伤事件,职业总暴露的危险性更大。

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

1、乙肝(HBV):没有经过乙肝疫苗注射者,若被告有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一次,根据其乙肝病人e抗原(HbeAg)的情况,其感染率是6~30%。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阳性的病人表示血液中含乙肝病毒量多,因此传染的机会大。

2、丙肝(HCV):基于有限研究:被含有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说器割伤的感染率是1.8%、通过血溅而引起感染的感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

3、艾滋病毒(HIV):被含有 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 0.3%;被含有HIV的血液溅到眼睛、鼻腔平均感染率0.1%,含有HIV的血接触到皮肤上的感染机率估计小于 0.1%,少量的血液接触到皮肤可能不会引起感染。

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的危害

1、最严重的毒性反应――骨髓抑制

2、主要表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和红细胞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远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

4、表现:生殖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以及对胎儿致畸作用。

5、高敏体质者:接触后出现过敏反应 护士吸收抗肿瘤药物途径

主要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打开粉剂安培及抽取瓶装药液后拔针时眼看不见的药物逸出,通过裸露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

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发生比率较高,一项调查表明过去的一年80%以上的护士有过1次以上锐器刺伤。减少职业感染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减少医护人员利器刺伤的发生。

易被刺伤的情况:

1、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

2、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

3、抢救、配合手术时传送器械,治疗。抢救、手术后器械清洗 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

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针帽、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不应摆弄针头、就近将用过的针头、刀片及其他锐器要丢弃在黄色利器盒里。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 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伤口的处理

(1)首先挤压伤口,让伤口血液流出,禁止直接按压伤口。(2)用清洁水彻底冲洗,时间不少于1分钟。

(3)再用碘酒或酒精冲洗消毒伤口(可在所处科室接受处理);

(4)报告感染管理科备案;进行预防接种,跟踪随访,以便进一步给予干预治疗!

皮肤污染:

污染部位用肥皂水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例如70%乙醇或皮肤消毒剂。眼睛溅入液体:

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且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衣物污染

1)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脱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

2)将已污染的隔离衣及手套放入专用容器; 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

研究资料显示: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机率为0.33%。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影响针头刺伤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因素包括:

1、刺伤的深度;

2、针头的性质

3、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

4、针头刺伤了静脉和动脉;

5、污染源来自感染早期和晚期艾滋病 感染者(病毒载量高);

6、引起感染的因素:

7、病菌种类;

8、什么样的接触(接触方式);

9、接触的血量;

10、接触时病人血中的病毒量;

怎样预防职业性血液接触?

很多的针刺和割伤可用安全的操作来避免,如前用过的注射器丢弃在专用容器中。估计操作有血溅可能时采用适当的保护工具:手套、护目镜、面罩、防渗漏防护服等。(抢救受伤者、气管插管、接产)

手套的使用

手套的使用:是屏障作用,防止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病人、其他人进行如下操作时应戴手套:接触病人体液、污物、处理污物。接触到任何血液后,你应该:

向有关部门(科室、感染控制科)报告 被刺、被割或接触到血液的事件。乙肝疫苗注射是最安全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你应该早就打过乙肝疫苗针)

丙肝--没有疫苗。也没有补救措施来预防;不主张用免疫球蛋白。严格进行感染控制的原则和操作是必要的。

艾滋病毒--没有疫苗。可用免疫球蛋白!什么时候开始补救治疗?

1、乙肝:越早越好,24h内最佳,最迟不超过7天。

2、艾滋病:越早越好,最好在几小时内。普遍性防护原则的操作内客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包括以下内客: 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2、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3、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4、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5、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

6、如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7、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接触体液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

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

1、护士对病区空气污染的自身防护:戴好口罩,须注意的是正确使用和保存口罩。

2、护士对接触性细菌传染的防护:了解洗手指征,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

3、护士对血液、体液传染的防护:切记,只需 0.004毫升带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护士感染。因此在操作中应牢固树主自我保护意识。

4、注意饮食结构,保持乐观情绪,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

运用普及性预防措施来阻断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普及性预防措施是用来保护医务人员不被艾滋病毒、乙肝和其他血必引各疾病感染的防护措施。普及性预防措施是假设所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都含有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其他经血液传播的病菌。

第五篇:医院感染知识问答题

1.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和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2.何为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3.何谓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4.何谓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有何异同点?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强调的是在医院这个场所发生的感染,后者强调的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感染发生的场所局限于有住院病人的医院,而在医源性感染中,场所包括了所有从事医院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如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

5.医院感染分哪几类?何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通过哪些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不同来源,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医院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病人家属和医院环境。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爆发。外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皮肤、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以为时即可发生感染,这类感染呈散发。就目前水平,内源性感染还难以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等降低感染的风险。6.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

(1)医院领导不够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不健全。(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机体免疫机能的疾病如血液病、癌症病人的化疗、器官移植时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等均能造成机体免疫机能低下而引起医院感染。

(3)侵袭性操作: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疗法被广泛引进和应用,如各种导管、插管、各种呼吸治疗仪、内窥镜及血液透析等,在使用后难以清洗,缺少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4)交叉感染:是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我国发生的多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均为交叉感染所致。

(5)血液制品、药物被污染也是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6)滥用抗生药物及耐药菌株增加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7)医院建筑不合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不能严格分开而致病人职工相互混杂引起医院感染。

7.临床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哪些职责?(1)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

(2)协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完成日常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3)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和公布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向各临床科室通报患者样本送检数量、病原菌分布情况、主要病原菌的耐药谱以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当发现有异常细菌或有流行趋势时,及时通报相应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4)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5)预防本科室人员发生和传播感染。

8.为什么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能了解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能积极参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9.医师、护士、医技、管理、后勤人员共同培训的医院感染知识有哪些?

(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等。

(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3)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4)标准预防、手卫生、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锐器伤及其所致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预防。

10.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五类措施有哪些?

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并通过监测进行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

11.何谓职业暴露?何谓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指的是从业者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与有害因素或传染性疾病感染者或被其血液、体液或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媒介物的接触。医务人员由其职业特点,要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或者遭受疾病的感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12.何为标准预防?其基本特点有哪些?主要措施有哪些?

标准预防的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既强调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和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病人,因此既保护医务人员,又保护病人即双向保护。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的内容:1)洗手;2)戴手套;3)使用面罩、护目镜、口罩和隔离衣;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5)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清洁环境表面的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6)污染的床单、被服及时处理;7)锐利仪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以防刺伤;8)容器、复苏带或其它呼吸装置应置于需复苏操作处;9)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13.被锐器刺伤后,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1)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预防。

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 ug、5 ug、5ug(按0、1月、6月间隔)。(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相关法规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14.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5.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b)16.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7.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18.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肥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分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19.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

1)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3)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上情形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4)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发生上述情形时,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

7)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感染暴发信息,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下载2012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题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题 1、 什么是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

    (9)其他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其他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1、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教育是医院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一个内容,由院科教科统筹安排,感染管理科积极协助完成。 2、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健康,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

    医院保洁员感染知识培训

    妇幼保健所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时间:2013年4月3日 主讲人:王瑞琴 参加人员:王宁馨 王瑞琴徐秀琴孙金霞 孙燕娥 王忠萍刘辉王生元王桂兰刘秀红安淑霞 一、医院保洁工作的......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本站推荐]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8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 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 2、无菌操作:3、飞沫传播:4、隔离: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医疗废物的分类为:( )、(......

    医院保洁员感染知识考试题

    医院保洁人员感染知识考试题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姓名: 1. 在处理各种污染物品时必须戴手套,处理液体污物时戴护目镜,做好个人防护,本项工作完成后必须立即脱去手套并洗手,护......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一、医院保洁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 医院保洁,顾名思义,就是确保医院环境卫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维护好医院(室)的清洁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