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获奖感言

时间:2019-05-12 22:0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获奖感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获奖感言》。

第一篇: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获奖感言

制片人格兰特·赫斯洛夫: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三位最性感的制片人站在一起。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荣誉,我有有成百上千的人需要感 谢,所以我不会在这里感谢你们了,我会在下周有空时一个个感谢你们,我要感谢我的好友乔治·克鲁尼,能有这么一个有天赋的好友真的 需要感谢上帝。我之所以要在本之前发言因为本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和制片人,而本要感谢他自己有些尴尬,而我先讲就可以感谢他来做一个铺垫了。

本·阿弗莱克: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重回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舞台,我能够再次获奖需要感谢很多伸出援手无偿帮助我的人。在生命中你跌 倒过一次这并不要紧,关键是你得站起来继续。斯皮尔伯格是个天才,我还要感谢另外8位电影人,他们都有机会上台领奖,感谢所有出现 在电影中的人,为这部电影出过力的人,感谢所有的人。

第二篇:《逃离德黑兰》影评

《逃离德黑兰》影评

任何一个看过几部电影的人,或许不晓得新浪潮,也可能不识得费里尼,但想必一定知道好莱坞。好莱坞,这个承载着百年灿烂与奢靡,交织着万千成功和失败的“梦工厂”,曾被无数对其又爱又恨的导演搬上银幕。但是,在众多真假难辨的传奇中,本〃阿弗莱克的新作—一部标准的美国爱国主义题材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影片《逃离德黑兰》,是极少将好莱坞与政治历史事件相联的电影之一。更加罕见的是,本片中的好莱坞没有与美国政府唱反调,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了一次“爱国者”。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政治色彩电影,继续向着全世界宣传着美国的淫威并且片面诋毁着现在美国的敌人——伊朗。

本片讲述的故事大部分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片开头,编导精心为观众炮制了一番简练却不准确的“伊朗近代史入门”:20世纪50年代,伊朗民选的总理默罕默德〃摩萨德克开始对伊朗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克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勒维为首的新政权。但是,巴勒维的残暴统治以及一系列背离伊斯兰传统的举措很快激起民愤。最终,伊朗人民在阿亚图拉〃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勒维王朝,并迫使巴勒维逃往美国。又于同年11月4日占领美国驻伊领事馆,将当时使馆中大部分人劫为人质。混乱中,6名美国外交人员侥幸逃脱,随后躲入加拿大驻伊使馆避难。如何将这六人安全撤出形势日渐失控的德黑兰,成了美国政府的燃眉之急。鉴于寻常方法

一时难以奏效,中情局“撤离专家”托尼〃门德斯(本〃阿弗莱克饰)提出一套异想天开的方案:他会以好莱坞助理制片人的身份潜入德黑兰,将六人伪装成拍摄组成员,再利用加拿大护照将他们堂而皇之的带离伊朗。为此门德斯找到曾与中情局有过合作的化妆师约翰〃钱伯斯(约翰〃古德曼饰),通过其介绍又与好莱坞制片人莱斯特〃西格尔(艾兰〃阿尔金饰)取得联络。三人迅速打通关节、招募人手,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部名为“Argo”、类似《星球大战》风格的科幻片包装上市。接下来,门德斯就以为剧组挑选适合拍摄的外景地作借口,前往伊朗实施这看来一点也不靠谱的救援计划……

感慨当时参与这次事件的所有人物,美国的特工,等待被营救的美国外交官,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当你面对着手拿枪械,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真主阿拉,愿意和美国决一死斗的伊朗士兵时候,你要做到把自己真实的信息身份全部忘记做到不能出丝毫差错否则就是极刑,该有多好的心理素质。一般的人还真做不到这点。主人公tony的精神品质值得称赞,冒着顶撞美国总统的风险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避免新的战争引起和更多的无辜百姓陷于其中,他义无反顾的向前。到故事最后,革命军不可能追上飞机,飞机已慢慢起飞的那一刻,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只想说“终于......好样的。”有几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第一个是在美国领馆的人质被蒙上眼睛,带到地下室,似乎要执行枪决,但是只有枪声,没有子弹。有人崩溃的跪倒了,我相信他一定认为生命真的结束了。第二个是那些跪在地上拼碎纸机里碎片的孩子,他们那么淡定,似

乎就是在玩着最平常的游戏,要全力以赴的完成拼图。第三个是在机场,那个原本反对计划的人突然眉飞色舞的讲起了电影的制作和故事,完全变成了设计中的角色,让Mendez特工都瞠目结舌。还有就是那些革命者听到故事后的跃跃欲试,让人觉得原本对立的两方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巨大的差异存在。解救人质,上策兵不血刃,下策强攻敌人抢出人质,下下策是满足恐怖分子的所有条件。由此判断,中情局员工门德兹所策划的营救方案简直天才之作—— 6名外交官伪装成和门德兹在一起工作的剧组人员,他们正在拍摄电影“Argo”,坐上飞机逃之夭夭,整个过程有惊无险,不伤人质一根毫毛。但如此机智的方案,原先从没有被人看好,被上司反对,也被外交官怀疑,是门德兹一贯坚持才得以执行。成就别人不能完成的事情,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还需要近乎偏执的执著,即使别人如何悲观,他还是坚持前行。中情局人员门德兹就是如此。

影片巧妙地操纵了观众的爱憎和立场。美国扶植傀儡政府掠夺资源和伊朗劫持美国人质都无道德可言,但哪个更可恶?伊朗民众以使馆人员为砝码,要求美国遣返犯下累累血债的巴勒维,难道不是当时迫使美方让步的最优策略?是的,美国人质的生命宝贵,但被巴勒维秘密警察部队(SAVAK)迫害致死的伊朗人就一文不值么?然而,阿弗莱克和编剧克里斯〃特瑞奥没有给片中的“反派”——伊朗民众——任何辩白的机会,中情局特工门德斯靠着机智与胆魄,兵不血刃地将六名美国人偷运出剑拔弩张的德黑兰,不难捕捉到当时伊朗社会中积郁已久的怒火和新旧交替的躁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群枪不离手、高喊口号的暴徒。这或许对渲染恐怖、惊险气氛很有效,但也会加深“反伊斯兰者”的偏见。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一个被妖魔化的伊朗无疑是某些利益集团最希望世人看到的。如今,凡事和政治沾上边的东西,总是争议不断。奥运会沾上政治,玷污了伟大的奥林匹亚精神;诺贝尔奖沾上政治,违背了逝去先人的初衷。可政治就像是咱们这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虽然人人欲避之,但你就生活在其中,怎么能避开呢。文明的冲突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也绝对不会停止。有人曾经说过,西方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将是一个世界难题,无解。中东那个地方是不是自打有人类文明开始就没消停过,你来我往,争夺不断。后来因为有了石油、有了现代文明,宗教的不一致和利益让冲突有增无减。1979年有伊朗大规模反美,如今伊朗和美国依旧互不对付。

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冲击下,人们能否坚守住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或许在阿弗莱克看来,要打破冤冤相报的怪圈,仅靠国家间对孰是孰非的争论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依赖于我们每个人那看似渺小的善良与勇气。

姓名:胡克

班级:12经济1

专业:经济与国际贸易

学号:120107100112

第三篇:《逃离德黑兰》影评

第一部分 对影片《逃离德黑兰》 的总体印象

在上大学之前,因为是在很小很小的国家级贫困县度过我的大部分读书生涯,除了拼命读书,冲刺高考之外,我从不关心政治历史,上了大学之后,上过王文军老师的二战史,张凤翱老师的近代史,还有张新仪老师的马原以后,慢慢也喜欢看些新闻,读一些历史了,总之,觉得南理工大部分的老师我都很敬佩,很喜欢上他们的课。本学期的百年奥斯卡电影赏析课程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本来情商就不高,看电影难免看不出其中暗含的表达技巧,多亏有老师指点,才知道“赏析”电影与“看”电影是有很多差别的。但是由于身在计算机学院,课业繁忙,很多想看的课外读物和纪录片都没有时间看。在课上欣赏《逃离德黑兰》之前,我并不了解人质事件的整个政治背景,刚看完片子的时候,心里面都是对美国特工托尼以及美国政府的钦佩,当然也少不了对伊朗政府的批判。而这正是《逃离德黑兰》这部影片所要达到的目的,向全世界宣扬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且片面诋毁着现在美国的敌人——伊朗。【1】

了解了影片背后的政治因素以后,我从心底上反感美国政府扶持傀儡政府掠夺资源的行为。让我联想到在若干年前,美国政府支持袁世凯独裁,限制“反袁称帝”活动,驱逐在美居留的孙中山、黄兴等;蒋介石也是在美国的扶持下,实施独裁专制,内战失败后才逃亡台湾。除此之外,韩国的李承晚、朴正熙,越南的吴庭艳以及泰国的銮披汶等都是在美国的扶持下上台的。历史上,美国在不同国家扶持傀儡政权的行为屡见不鲜。而伊朗民众以使馆人员为人质,要求美国遣返犯下累累血债的巴勒维,在当时或许是迫使美方让步的最优策略。

如果抛开美国与伊朗政府之间孰是孰非的问题,暂且不考虑影片《逃离德黑兰》在政治上立场上的片面性,总体上来说,我觉得《逃离德黑兰》是一部很成功很标准的美国爱国主义题材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影片,是极少将好莱坞与政治历史事件相联的电影之一。第二部分 对片中涉及的政治背景的理解 《逃离德黑兰》由本·阿弗莱克导演,并于201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奖。影片中利用了美伊冲突的背景,其真正讲述的是政治大环境下的一个真实的小事件,而这个事件又具有浓烈的戏剧性。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石油储备十分丰富的伊朗。1950年,改革派默罕默德·摩萨台,在伊朗人民的选举中当选伊朗总理,摩萨台上任后,把英、美两国控制的伊朗石油国有化,将石油归还伊朗人民。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为首的新政权。巴列维上台后,生活极尽奢华,他宣扬将伊朗西化,并用极其残酷的手段维护其政权。【3】1977年,伊朗革命爆发,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最终,伊朗人民在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并迫使巴列维逃往美国。

政权的更迭,并没有让伊朗停止动荡。1979年10月,流亡国外的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他们要求美国遣返巴列维。1979年11月4日,伊朗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混乱中,6名美国外交人员侥幸逃脱,随后躲入加拿大驻伊使馆避难。而余下的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

当时的伊朗完全处于全盘伊斯兰化的浪潮中,伊朗革命卫队对异教徒和违反教规者常常当众处以极刑。伊朗革命卫队,是霍梅尼在1979年6月,下令成立的一支具有宗教属性的军队【3】,它的成员都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只有家庭出身好,对伊斯兰极度虔诚,或是政府相信其忠心耿耿的人才能入选,他们可以凌驾于一切法律之上,只要他们认为你是可疑分子,便可随时抓捕或处死。这样的动荡,难免会让人胆战心惊。

如何将这6为美驻伊使馆的外交官安全撤出形势日渐失控的德黑兰,成了美国政府的燃眉之急。第三部分 导演本·阿弗莱克“导”和“演”的能力令我钦佩

在影片《逃离德黑兰》中,导演阿弗莱克在选取电影题材和掌握电影节奏的能力堪称一流,而同时,他本人饰演的特工角色在演技上也同样令我折服。我称之为导演的“导”和“演”能力,不仅剧情导演得妙,还演得扣人心弦。1)题材的选取

导演电影大胆地选择了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政治冲突题材。

1979年的人质事件中,美国政府曾计划武装营救,但营救最终功败垂成。国际哗然,超级大国颜面尽失。与此同时,鲜为人知的是,美国中情局却依靠一名特工,成功地将6位美国人带出伊朗。影片《逃离德黑兰》,便改编自这个尘封了17年的真实事件。

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某一段讳莫如深的历史,或许由于政府的管制,有关这些历史的真相总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为人知。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文化大革命时期,1989年的**事件等,至今依然是一个极敏感的话题。而美国政府对人质事件的态度也是如此。而即使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敢于碰触这类敏感政治事件的人依然在少数。

导演阿弗莱克大胆地以人质事件为背景,在影片叙述中,他通过对节奏的把握以及场面的调度等,很巧妙地避开了人质事件中对美国不利的政治背景。白宫在关键时刻的决策果断迅速,中情局不像印象中的那样冷冰冰,好莱坞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功利,电影的时代背景虽然阴暗压抑,却让人心中充满温暖,六个公民的生命原来如此重要,成功塑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2】

尽管片子只是还原了一段拯救人质的事件,不过“重现”正是它的可贵之处,这正是观众期待看到的。

2)节奏的把握

阿弗莱克导演掌握电影节奏的能力绝对一流,能把这样你明知道会是美国胜利的电影拍得这么扣人心悬,让人忍不住捏把汗。无论是办理签证时大使的一个眼神,或是车辆前行中碰到了游行的民众而受阻,或是登机时机票的确认,或是“6工作室”在关键时刻接起的伊朗革命卫队的电话等,都能把观众的神经绷紧。

在影片的开始,导演用不到很短的时间把背景过了一下,再现给观众的是美驻伊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的混乱场景。到底美国之前做对做错,看电影的人都来不及思考,就被“暴民”的不理智吸引过去。

1980年1月,门德斯,钱伯斯与希德尔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创办了原本子虚乌有的好莱坞电影公司“6工作室”。新公司不仅包装一新,而且电话线、打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为了更逼真,他们策划在好莱坞发布“6工作室”的各种信息,不断有好莱坞记者询问电影细节,各种报纸也对新片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看上去,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真实可信。

而在门德斯等人筹办“6工作室”期间,伊朗政府陆续发表声明: “美国根本没有捍卫人权,反而侵犯了所有民族的尊严,我们要求引渡这个在美国人支持下实施了不止37年的暴政的暴君,他杀死多少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大使馆的员工不是外交人员,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人是外交人员,所有证据都证明这些人是间谍,以仁慈的真主的名义,我们要向全世界清醒着的人民传达一下讯息,我们要向世界人民揭露美国的暴行,美国政府视伊斯兰革命卫队为恐怖分子,然而美国政府和中情局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恐怖机构。”

影片在好莱坞和人质关押地之间不停切换,让人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人质事件的紧迫性。

1980年1月25日,门德斯按中情局局长的指令潜入伊朗,第二天,在加拿大大使的官邸,他见到了6名美国驻伊使馆外交官。与此同时,加拿大政府专门召开了二战以来的首次紧急秘密会议,破例签发了6本假护照,并直接空运至德黑兰。加拿大政府的协助对营救计划的实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80年1月28日凌晨4点,6名使馆外交官按照门德斯的要求精心装扮后,动身前往德黑兰迈赫尔阿巴德机场。机场是6人要闯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机场,他们的机票从未确认到刚刚被确认以及“6工作室”在最后时刻接起的电话等,是6个人最为惊心动魄的遭遇了。

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步步惊心的节奏设计,以及不失幽默的语言风格,却让观影者始终都无法想象,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阿弗莱克只不过通过这种几次小波折和并列的剪辑镜头,把一个即将失控的电影故事合理地推向了高潮。他对这个段落节奏和气氛的拿捏,让人惊讶不已。3)阿弗莱克导演的演技

影片中,阿弗莱克饰演的特工角色——托尼·门德斯,他给我的感觉是,为人正直却不乏幽默,勇敢而且机智,少言寡语但内心充满担当。从成功进入伊朗,到成功救出人质期间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让普通人绝望,但是越是绝望的时候他的沉着冷静反而越能让人感觉到他的强大。

1965年,25岁的门德斯因出色的制图能力,被招募至CIA,专门负责处理伪造证件和伪装身份,这位有着墨西哥血统的图形设计专家,在南亚,中南亚和中东地区,都有着丰富的伪装营救经验,他也因此被业内人士美誉为“伪装大师”。影片中,门德斯建议伪装成电影摄制组来实施营救。这个看似荒诞无奇、风险极大的计划,对门德斯来说,不仅隐蔽性强,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在营救计划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当卡特总统因担心营救计划失败会造成国耻,而取消原定计划时,所有的压力和重担都留给了门德斯自己——“任务如果失败了,代价将是6个人质的性命,以及他的性命。”【2】他离开的时候悄悄地拿走了一瓶酒,然后在那个夜晚里,在烟、酒以及孤独的陪伴下,在无数次的挣扎中他最终做出了决定。这一场戏情感冲突非常有利,阿弗莱克对这个角色的拿捏和演绎精准到位。第四部分 总结

本片最大的挑战在于将高度严肃的政治事件与高度娱乐化的电影结合起来,而导演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每个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任务一定会完成,但仍然期盼着看它是怎样完成的,当受困人员因得救在飞机上喜极而泣的时候,其惊心动魄之后的感染力跨越了国别和民族的差异,感动了所有的观众。抛开其政治立场的片面性(毕竟是美国人导演的美国主旋律电影),《逃离德黑兰》在叙事上让人不厌倦,在节奏上扣人心弦,堪称一部成功的政治惊悚片。

参考文献

1、胡克,《逃离德黑兰》影评,日期不详http://wenku.baidu.com/view/82c6e5e5f8c75fbfc77db2e3.html

2、彭建军,《逃离德黑兰》影评,2013年2月17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674e8430101brlh.html?

3、纪录片《经典人文地理》20140626电影藏秘之《逃离德黑兰——瞒天过海》

第四篇:《逃离德黑兰》 影评

《逃离德黑兰》观后感

电影《逃离德黑兰》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由奥巴马夫人通过视频连线宣布影片获奖。如此殊荣在以前的奥斯卡颁奖中从未出现过,而“只在颁奖给反伊朗影片时发生了”,所以很多人开始怀疑该奖项颁布的政治动机。尽管有人心存不满、有人心存怀疑,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具思考力与人性光辉的好电影。

从英美扶植新的沙赫,人民起义推翻沙赫,到伊朗民众扣押大使馆人员,美国人民为同胞祈福,再到美加联手营救人质,不抛弃、不放弃,整个影片都能看到人们为了人权而奋斗。

影片开始交代了整个人质营救事件的背景,当介绍到新的沙赫用内部警察维持特权时,出现了一个被反绑的男人为另一个人舔皮鞋的画面。《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舔皮鞋,这严重损害了人作为人应有的尊严,这种不人道的、侮辱性的刑罚也违反了《世界人权宣言》第五条的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惩罚”。而且即使触犯法律,也不应该由内部警察滥用私刑,而应该“由一个独立的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的和公开的审讯,以确定他的权利和义务,并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世界人权宣言》第十条)。

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伊朗官方女发言人称“美国声称自己在捍卫人权,但他根本就没有捍卫人权,反而是违反了所有国家的人权”,整条新闻的高频词无疑是“人权”。可见伊朗人民会推翻沙赫,劫持大使馆,完全是为了捍卫自己应享有的人权。人权是人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人人有资格享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并且不得因一人所属的国家或领土的、政治的、行政的或者国际的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该领土是独立、托管领土、非自治领土或者处于其他任何主权受限的情况下”(《世界人权宣言》第二条)。美国极力推崇和维护自己本国公民的人权,却漠视伊朗人民的人权,这种歧视是应该摒弃的!

当伊朗警察询问加拿大大使的女管家——伊朗女人莎赫尔时,他的第一句话是“追随真主的人,阿拉的使者,我们对自己人友好,对异教徒苛刻”。这是一种极端的宗教歧视,极其容易引发宗教战争。《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播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袖手旁观就如同违反教规”,很明显是在用教义间接干涉和影响她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教义至上不如人性至上,愚昧的虔诚很可能会伤害异教徒的人权。

这部电影反映人权的片段有很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个人的人权如果受到侵犯,那么其他的一切都犹如空中花园,再美、再好根本就无从谈起!

第五篇:影评逃离德黑兰

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评析电影《逃离德黑兰》

电影一开始就是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登上历史舞台的,电影的内容会向人们传递和反映着不同的具体的文化现象,折射社会现象与社会现实,甚至是意识形态的输出。

由本·阿弗莱克导演的《逃离德黑兰》获得了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奖,这部电影根据的是一篇名为“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电影将美国人带离德黑兰”的杂志文章改编而成,片名“Argo”来源于年伊朗人质危机时期的一个典故。电影在片头运用了纪录片似的电影美学的手法,向观众再现了一段简练、看似历史画面的故事发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伊朗民选的总理默罕默德·摩萨德开始对伊朗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为首的新政权。但是,巴列维的奢靡腐朽和运用秘密警察萨瓦克残暴统治以及一系列背离伊斯兰传统的“白色革命”西化改革的举措很快激起民愤。最终,伊朗人民在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并迫使巴列维逃往美国。电影是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作品的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此的片头似乎为观众还原了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的本来面貌,《逃离德黑兰》的故事即从这里开始。

一、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冲突

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在人类的历史上似乎就从未停止过,从早期的十字军东征到两次爆发的海湾战争,及近年在西亚、北非这些阿拉伯国家上掀起的“茉莉花革命”、利比亚内战等。

电影在纪录片似的片头即提到了伊朗国王巴列维使伊朗西方化的改革激怒了大批传统的什叶派穆斯林,影片开始也出现了伊朗人点燃美国国旗、冲击美国大使馆,绑架使馆中的美国人的画面,以及后来片中德黑兰街头的反美标语、画报,被行绞刑吊死在街头的人,几个美国人在大巴扎中与伊朗人相争执,机场的最后一关中与伊朗革命卫队相周旋,及最后一幕飞机飞离伊朗领空后可以供应酒精类饮料,这些都反映着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冲突。其中几个美国人在大巴扎中与伊朗人争执的一段,双方说着不同的语言在对对方高声怒吼,人人脸上都充满了愤怒。两个素不相识的异国人却能如此彼此仇恨和畏惧,伊朗大叔对美国人是何等的仇恨与愤怒,似乎那几个美国人就是国王杀死他儿子的那把“美国枪”的化身;而美国人对那伊朗大叔及大巴扎中的伊朗人又是充满着恐惧。他们之间的交流不仅因为英语和波斯语的不通是阻塞和徒劳的,还有双方甚至没有了解彼此的意图,而在那之下的沟通毫无作用,只能成为加深误解和偏见的催化物。造成这一僵局的也许是两种文化根深蒂固的成见。当一成见根植于一个更宏大的言论中时,经过了权力或当权者的塑造后,民族、宗教间的矛盾被上升,文化的冲突被扩大,人们便成了文化冲突下权力行使暴力的工具。

电影中镜头给了德黑兰市中心上写着“kentucky fried chicken”的招牌字幕译为肯德基的特写;一闪而过的裹着黑色头巾在德黑兰街头吃着炸鸡的穆斯林妇女。在极端狂热的伊斯兰革命浪潮下,在主张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的时代背景下,德黑兰的街头依旧能看到女穆斯林吃着象征美国文化、西方文化的肯德基,这侧面反映了文化冲突下的融合,西方文化在伊斯兰革命下并没有能完全被杜绝,依旧渗透伊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KFC只是冰山一角。加拿大大使家中的女仆莎赫伊在伊朗革命卫队前来询问时并没有说出实情,而是说了这样一句话“这间房子里的人都是伊朗的朋友”。我们对片中伊朗人的印象大多会用“无知的暴民”来形容,冲击美国使馆、围堵几个美国人坐的车、残暴的革命卫队,而莎伊赫的角色与电影中其他伊朗人是相反的,这透露了在急剧的文化冲突下,在疯狂的伊斯兰革命下,仍存在着善良美好的人性,依旧能看到人的真善美,她是善良友好的伊朗人的代表。

文明的冲突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也绝对不会停止。有人曾经说过,西方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将是一个世界难题,无解。中东那个地方自打有了人类文明后就是一块充满纷争的土地。后来因为有了石油、有了现代文明,宗教的不一致和利益让冲突有增无减。《逃离德黑兰》就是这样一部在“文明冲突”之下上演的文化现象学,通过对文化的冲突的演绎来表现文明的冲突。

二、美国意识形态的输出与文化帝国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告诉了我们大众文化首先是由掌控着权力的统治阶级至上而下的传递给大众的,大众文化至上而下传播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人们所爱看的好莱坞的影片,则是典型的大众文化工业的产品,作为受众的我们则是文化工业所生产的产品的消费者。在《逃离德黑兰》这部好莱坞电影中,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几个美国人假借拍摄电影之名逃离伊朗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剧情,欣赏到的也不仅仅是绚烂精致的画面及巧妙的背景音乐对气氛的烘托渲染,传递给我们的往往还有隐藏在电影中的美国意识形态与价值观。

在看《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时我们其实在下意识中就会结合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及知识经历对电影中的所谓“是非曲直”做了判断,人们总会自觉的站在美国的一方,觉得正义在美国一方,主动地站在道德的高度审视伊朗这个“穆斯林暴徒”,似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总是民主、自由、先进的,而伊朗所代表的伊斯兰文明第三世界文明就是专制、腐朽、落后的。电影巧妙地操作了观众的立场,大肆渲染了伊朗劫持美国人质的恐怖气氛,将几个美国人带到地下室行刑、街头吊着绞死人、革命卫队冲进大使馆绑架美国人,这些画面与场景极易使我们为之义愤填膺,批判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可恶,无人道。但我们在愤怒之余却遗忘了巴列维王朝是美国扶持下的妄图掠夺石油矿产资源的傀儡政权,忘了巴列维的秘密警察组织萨瓦克对伊朗民众犯下的滔天罪行,难道只有美国人质的命是人命,对伊朗人民就可以草菅人命吗?

影片中更多渲染烘托的还是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本•阿弗莱克的救援计划在众多计划中最为有效可行脱颖而出,同时计划中从编剧、导演到工作室等一系列都设计得似乎天衣无缝,在关键时刻,男主角还决定违反命令,逼迫美国政府按原计划行动,凭借个人的机智与胆识,带着六名美国人突破伊朗的重重关卡逃离形势紧张的德黑兰,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演绎,个人英雄主义在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据统计,奥斯卡奖评委一半多年龄超过60岁,90%以上是白人,70%以上是男性,他们是在70年代的美国成长起来的人,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代言人。《逃离德黑兰》高擎个人英雄主义大旗,纵观近些年,政治题材的影片永远不会在奥斯卡中缺席,获得评委会青睐并不令人意外。

影片完全没给“反派”以辩白的机会,我们从头到尾看到的都是高呼口号、手持武器、游行示威的“伊朗暴民”,执着地做着拼图的伊朗儿童,革命卫队的暴力形象。作为“反派”的伊朗民众及革命卫队又似乎都是傻子般的被美国人戏谑,随意蒙混过关。最后一幕伊朗革命卫队开着皮卡和警车追逐正在起飞的飞机,更让人心弦紧绷,心中暗嘲伊朗,在飞机离地时不觉心中舒了一口气。这样的电影无疑会加深人们对未知而神秘的伊斯兰世界的成见,同时又宣称了美式的民主自由,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一个被妖魔化的伊朗正是某些利益集团最希望世人看到的,在大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渗透人们的头脑,人们会不知不觉地对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表示出一种仰望,对第三世界、伊斯兰世界则定性成了邪恶、暴力、野蛮与未开化,文化工业所生产的产品输出在赋予其娱乐性和商业性的标签同时比任何教化要来得更为有效,同时输出的也是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让观众下意识地认为美国文化优于自己的文化且认同、追随这一文化,是文化帝国主义的表现,是文化霸权主义的实现过程。

三、促进和保护文化多元,反对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这个词最早是由葛兰西提出来的,它指的是一个阶级主导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型态及文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依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愿认同、非暴力的缓和意识形态的控制等手段来实现的。在美国电影唱主调的影响下我们往往忽略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

在西方文化、好莱坞文化等的影响下,我们往往会遗忘文化的多元性,甚至出现了有些人对于本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都知之甚少,了解西方文化更甚于中国文化的现状。在以往我们通常只关注中国大陆、港台、日韩及欧美的文化艺术作品,而《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将我的目光引向了伊斯兰世界。回顾历史,两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阿拉伯世界曾经出现过绚烂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波斯文明,在看近年,从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创下出版奇迹到伊朗电影《小鞋子》入围最佳外语奖及2011年同是伊朗拍摄的《一次离别》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奖。我们发现不能仅仅用“恐怖主义”、“宗教狂热分子”作为伊斯兰世界的标签,伊斯兰世界创造了灿烂古老的文明,伊斯兰文化同样能生产高水准的文化艺术作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发展弘扬本国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和保护文化多元是我们应持的态度。在除本国文化外的西方文化占据文化生活的大部分时,我们似乎也该听听第三世界发出的声音,倡导和保护文化的多元。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三联书店,2007年7月。

[3] 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10年1月。

[4] 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5] 王云松《电影与政治联姻》[N],人民日报,2013年2月。

下载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获奖感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获奖感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逃离德黑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模范

    飘花影院http:///c6j编辑 《逃离德黑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模范 初看本·阿弗莱克的《逃离德黑兰》时,十分犹豫该给出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因为一个东西做到完满周全之后,你的......

    《逃离德黑兰》:低调是一种高端的装X

    《逃离德黑兰》:低调是一种高端的装X从《拆弹部队》到《国王的演讲》再到《国土安全》,政治和历史题材一直是近几年来美国学院派评委们的宠儿。而如果说大卫·里恩的电影让观......

    获奖感言

    2010年泵送营销优秀人员获奖感言 一年一度的泵送营销服务公司服务工程师春节培训于大年初六在湖南宾馆如期展开。初春的天气虽然还有些许寒意,但总部人员专为我们这些驻外人......

    简短获奖感言

    简短获奖感言 简短获奖感言1 作为一名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新员工,能够获得公司优秀员工称号,我很高兴,也非常激动。在此我想说,是公司领导关怀,是所有同仁对我的'鼓励,是客户的支持......

    获奖感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领导,同事们: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能够拿到优秀管理者这一奖项,也很荣幸能够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代表获奖者发表感言。 这是我进入公司参加的第一个新年会,第一年,我坐......

    获奖感言

    获 奖 感 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们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获得了建设临吉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建设任务,对此我们倍感荣幸。自进场以来,我......

    获奖感言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在我看来,我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也是最幸福的人,没有之一。这一路走来,我确实经历了或多或少的挫折,可我始终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无比感激这22......

    获奖感言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在这里我代表本校参加第一届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各位选手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此次比赛的感受。 人生中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成为将来行走的财富,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