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对农村孩子受教状况社会实践报告
俗话说的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希望,是花朵…”。所以,城里的大人们千方百计地为“希望们”能茁壮成长创造最佳的条件:小学生负担太重,该给他们的书包“减减肥”;中学生的知识面不宽,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孩子娇生惯养,生活能力差,要让他们多接受“磨难教育”。
我国有80%的居民生在农村,那里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命根子,那么,那里的小学生也有很多压沉书包的参考书吗?他们的全面素质如何?样样农活都能干,他们还需要“磨难教育”吗?
走向田野,看看那些“花朵们”在干什么,听听那里的同龄人说些什么,再拿我们自己与他们作个比较,或许能引起我们大家的一些思考……
我的家乡河北省 廊坊市 安次区
一.农村小学基础设施有所欠缺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农村的经济也在迅速的腾飞,但是在农村对小学教育的投资并不象城市一样。在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完备,尤其是在体音美和计算机教育设施上,教育设施不完备,甚至根本没有教学设施。调查情况见下表: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结果百分比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满意吗?满意40.5%较满意45.5%不满意14%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够用?够用48%基本够用50%不够用2%学校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有30%没有70%------体音美教学设备是否够用?充足22.5%不充足70.5%无7%
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归纳分析以下几点原因。
1.当地经济的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但是,农村由于历史的因素和地理交通环境的因素,也导致农村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会慢于城市的发展。所以当地政府的收入始终处于平均水平状态以下,所以政府的收入就会有限。在有限收入的情况下,政府在对教育的分配和投资上显然低于城市,所以当地的经济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2.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倾向于城市
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因此,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3.小学学校的收入来源少
国家对中小学进行改革后,“一费制”的实施,避免了学校的乱收费情况,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但是学校的收入也相对减少。在学校有限的收入中,用于大额教学设施的建设就会减少,或者是根本不会用于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造成学校发展的滞后,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薄弱
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的师资在力量薄弱,有的教师甚至一人带几门课,教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调查情况如下表: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结果百分比你的认课教师是否大学毕业?是36%不是30.5%不清楚28.5%你喜欢老师的课吗?很喜欢49.5%一般48.5%不喜欢1%你的老师负责任吗?负责任45.5%一般38%不负责任16.5%你们老师是一个人带多门课吗?基本上是15%个别70%一人一门课25%
1.工资待遇不高,难留人才
在实践过程中,经过走访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中,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合同编制的教师在农村中是有限的,仍然大量存在着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对教师待遇的不公平,造成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落脚或者人才外流。
2..环境、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对一些知识层次相对比较高的人来说不是理想的生存环境。在教师中,大部分人都是大学毕业或者是在外地上过学,在以前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地理位置、交通、卫生等社会环境是自己选择生活的一个重要参考和标准。在他们的思想中在农村的工作可能是人生的一个过度和跳板,不可能是自己一生的落脚点。所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也有一些优秀的教师外流或转业。
3.发展前景不好,向城市的趋向性
综上所述,农村的环境和教师的待遇不好,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给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经济和教育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家庭教育薄弱
1.父母学历不高,不能处理好孩子的学习问题
在农村中,父母是大学毕业的很少,大部分的家长是中学毕业,在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中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很多学生表示,家长不能够帮助辅导功课。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家长从来不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
2.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孩子无人教育
近年来农村打工族数量日益增加,农村家庭中很多是母亲成了留守家长,一个人操持家务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更有一些家长把孩子留给老人,双双出去打工,孩子的家庭教育更是无从谈起。现在农民工和留守孩子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有待国家对政策进行调整,让孩子能呆在父母的身旁,能手有完整的家庭,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
3.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欠缺
农村家长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很多家长称孩子上学后至今没有接待过一次老师家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多,再加上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与孩子平等交流与沟通认识不足,教育和管教方式大多以训斥、打骂为主,走如家庭教育的误区。
4.家长和学生缺乏沟通
调查还发现,与父母缺乏沟通直接影响到农村孩子的心理,他们在学校中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沉闷、不善与人交往。而农村中小学还很少有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这一空白亟待填补。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家庭不仅是生活基本单位,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一所学校。坚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家庭教育的发展。
三.小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
1.学校升学的压力造成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
不少老师和家长感慨,升学的压力已经由过去的高考前移到小学生头上。在农村小学中也存在升学的压力,一些小学为了提高考入重点中学的人数,为了提高升学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刻意为学生补课、增加家庭作业的量,造成小学生,上课时间长,作业量大。一调查表明,现在的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量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容易造成学生一些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心理;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系淡漠,这些心理问题在小学生中也悄然存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严重,说明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应试教育、升学压力,是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2..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压力
农村的家长也开始像城市的家长一样盲目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给孩子辅导功课,有一的家长为孩子培养一技之长,参加课外的学习班,占用了孩子大量的课外时间,周六周日也不能休息。据报道现在有的地方的小学生出现了“童年恐慌症”,家庭方面的压力也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家长应该重新审视家庭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孩子的教育,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合适的定位学习,以对孩子免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调查结果,农村教育存在严重不足,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以使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早日得到改善.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第二篇:大学生对农村孩子受教状况社会实践报告
俗话说的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希望,是花朵…”。所以,城里的大人们千方百计地为“希望们”能茁壮成长创造最佳的条件:小学生负担太重,该给他们的书包“减减肥”;中学生的知识面不宽,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孩子娇生惯养,生活能力差,要让他们多接受“磨难教育”。
我国有80%的居民生在农村,那里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命根
子,那么,那里的小学生也有很多压沉书包的参考书吗?他们的全面素质如何?样样农活都能干,他们还需要“磨难教育”吗?
走向田野,看看那些“花朵们”在干什么,听听那里的同龄人说些什么,再拿我们自己与他们作个比较,或许能引起我们大家的一些思考……
我的家乡河北省 廊坊市 安次区
一.农村小学基础设施有所欠缺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农村的经济也在迅速的腾飞,但是在农村对小学教育的投资并不象城市一样。在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完备,尤其是在体音美和计算机教育设施上,教育设施不完备,甚至根本没有教学设施。调查情况见下表: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结果百分比
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满意吗?
满意40.5%
较满意45.5%
不满意14%
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够用?
够用48%
基本够用50%
不够用2%
学校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有30%
没有70%
------
体音美教学设备是否够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无7%
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归纳分析以下几点原因。
1.当地经济的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但是,农村由于历史的因素和地理交通环境的因素,也导致农村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会慢于城市的发展。所以当地政府的收入始终处于平均水平状态以下,所以政府的收入就会有限。在有限收入的情况下,政府在对教育的分配和投资上显然低于城市,所以当地的经济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2.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倾向于城市
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因此,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3.小学学校的收入来源少
国家对中小学进行改革后,“一费制”的实施,避免了学校的乱收费情况,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但是学校的收入也相对减少。在学校有限的收入中,用于大额教学设施的建设就会减少,或者是根本不会用于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造成学校发展的滞后,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薄弱
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的师资在力量薄弱,有的教师甚至一人带几门课,教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调查情况如下表: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结果百分比
你的认课教师是否大学毕业?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欢老师的课吗?
很喜欢49.5%
一般48.5%
不喜欢1%
你的老师负责任吗?
负责任45.5%
一般38%
不负责任16.5%
你们老师是一个人带多门课吗?
基本上是15%
个别70%
一人一门课25%
1.工资待遇不高,难留人才
在实践过程中,经过走访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中,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合同编制的教师在农村中是有限的,仍然大量存在着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对教师待遇的不公平,造成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落脚或者人才外流。
2..环境、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对一些知识层次相对比较高的人来说不是理想的生存环境。在教师中,大部分人都是大学毕业或者是在外地上过学,在以前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地理位置、交通、卫生等社会环境是自己选择生活的一个重要参考和标准。在他们的思想中在农村的工作可能是人生的一个过度和跳板,不可能是自己一生的落脚点。所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也有一些优秀的教师外流或转业。
3.发展前景不好,向城市的趋向性
很多人毕业后边愿意到农村工作,不仅因为农村的各方面环境的问题,还有以后的发展问题。农村的社会活动和空间比较狭隘,相对城市来说发展空间狭隘发展前景渺茫。而在城市,在教师这个行业不仅工资和福利待遇好、
第三篇:大学生创业状况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创业状况社会实践报告
当今,就业以已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大家都知道,就业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物质财富,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说就业与我们每个人的密切相关。拿中国来说,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生活在这个人口大国里,就业就显得十分严峻,当今社会对选拔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即将就业的人来说是一个十分大的考验,优胜劣汰从来都是生存的第一法则,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压力是越来越大的,想要融入这个社会大学生的素质必须提高,也就是说大学生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虽然处于这样的社会中,我们面临的压力很大,但也为我们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社会为就业者提供的岗位并不多,但这恰恰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的土壤,新的想法将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创业,是提高社会发展科学化水平的需要,是提高社会就业率的需要,是走向生活的需要。觉得一个人如果想要创业成功,必须具备较强的创业意识,所谓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力、兴趣、思想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集中体现了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是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第三是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工资形式以外的自我谋职能力,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它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和社交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方面。第四是创业品质,创业品质即心理品质,它是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与人固有的气质性格有密切关系,反应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创业学习落脚点是社会实践性,创业者除了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好个性特征以外,还有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大学生是主要的就业群体,也是主要的创业群体。与其他社会人士创业相比,大学生存在许多优势,第一,大学生是年轻有活力的群体,这十分符合创业者的要求。第二,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综合素质较高,大学生有较强的挑战精神以及出色的沟通交际能力。第三,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这对于创业是十分重要的。第四,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大学生能够较快捕捉商机。
针对大学生创业状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有了一定了解。本次共发放3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份,发放男生问卷13份,发放女生问卷17份。以下是具体问题分析,(1)您认为什么是创业?18个人认为创业就是自己开办一家企业,2人认为创业就是自己开发一项科研技术,10个人认为创业就是自己随意开创一份事业,从分析来看,较大部分的人对于创业的概念是比较明确的,有较强的自身定位和对创业的自身理解。(2)您是否有创业的想法?16个人觉得自己有,4个人回答没有,10个人对于创业仍处于迷茫之中,从分析来看,虽然有53%的人有创业想法,但是不少人却对创业处于迷茫之中,这说明了大学生的创业观念还很单薄。(3)您认为创业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针对该问题,1人认为创业应该在大学期间,6人认为创业的最佳时机是在应届毕业以后,23人认为应在工作几年后,有一点的经验,从分析来看,大部分的人比较注重工作经验,这对于创业来说有利有弊,一方面注重经验能够为创业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淡薄了创业者的意识,创新挑战能力变弱。(4)什么情况下,您会选择创业?1人认为应该在拥有自己的科研成果下,1人认为在就业不理想的情况下,23人选择有一定的资金,没有家庭负担,5人选择个人的理想,才结果来看,人们在创业时,资金对人们创业是一个重要因素。(5)您认为创业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其中有14个人选择经验不足,缺乏人际关系,11人选择资金问题,2人选择一个好的想法,3人选择社会关注度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资金及经验仍是人们在创业时遇到的最大障碍。(6)您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对自己或者他人有哪些好处?有9人选择解决就业问题,6人选择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2人选择获得经验,广交人脉,3人选择获得物质财富,个人地位,才结果来看,人们进行创业的目的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是获得经验,广交人脉。(7)如果您要创业,您认为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大概要多少?3人选择1到2万,7人选择2到5万,20人选择5万以上,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认为创业启动资金应在5万以上,或者更多。(8)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哪种形式?18人选择合伙创业,2人选择家庭创业,1人选择其他,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创业时更倾向于合伙创业。(9)在创业道路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您会根据?9人选择个人兴趣,4人选择自己的专业,12人选择市场需要,5人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创业时更加注重市场需要。(10)如果选择创业,您会选择那些领域?11人选择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领域,10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2人选择当今热门的方向发展,7人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小的领域,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创业时比较注重与自己专业结合的领域。(11)您对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 和法规关注的怎么样?14人选择偶尔关注,14人选择不主动关注,知道一点,出结果来看,人们欠缺对政策法规的关注。(12)您认为政府在对大学生创业时应该注重?14人选择时化专业化的管理机构,14人选择政策支持。(13)您好会选择在哪里创业?16人选择自己的家乡或所读大学的城市,9人选择东部沿海地区。(14)如果您现在进行创业,主要目的是什么?13人选择赚钱,11人选择积累经验,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创业时主要的目的是赚钱。
大学生在进行创业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经验不足,第二,没有好的创业项目,开拓市场难,第三,资金不足,第四,缺乏人才和核心技术,第五,缺乏家人的支持,第六,缺乏良好的创业团队,第七,创业与学业冲突,第八,国家的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诸多障碍造创业过程中必然干扰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及创业进度,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障碍,我认为原因来源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方面的,现在的大学生教育并非精英教育,所以许多高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并不是很高,对于创业来说,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问题,政府的相关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创业者的积极性,我国现在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问题。
如何正确创业,我认为主要涉及三大主体,首先第一个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要群体,自身拥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大学生想要正确创业,取得成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学习好基本的知识,完善好自己的知识体系,不管以后你要从事怎样的创业,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创业需要具备管理方面的知识、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等许多知识。(2)提高综合素质,除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大学生需要获得创业的成功,必须培养自己的沟通交际能力、强烈的挑战精神以及管理领导能力,使自己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能够应对诸多问题。(3)定位创业目标,如果决定创业,那么必须学好自己的创业目标以及创业历程,对整体的创业必须有一个大的规划,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奋进。其次一个便是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时,政府起着巨大的作用,政府应做到以下几点,(1)为大学生科技创业提供基金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2)政府应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让服务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各类服务,如咨询服务。(3)政府应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宣传鼓励,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片天地。最后一个涉及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提高供就业岗位的直接方,我认为企业对大学生创业也起着重要作用,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1)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2)企业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为大学生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3)企业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为其提供良好的咨询平台。
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存在许多重要意义。首先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能够较好地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能够获得物质财富、个人地位,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能够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适度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缓解人们的就业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最后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能够广交人脉,获得经验,这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创业道路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空间。我认为创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得物质财富,而是通过创业、通过打拼自己的人生,最终获得一份珍贵的奋斗经历,当回首往事时,你并没有为浪费青春而感叹,而是会为自己打拼的一生骄傲不已。
大理大学2015--2016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大学生创业状况社会实践报告
专业:2014级旅游管理
学号:2014128103 姓名:张银旺
专业:2014级旅游管理
学号:2014128103 姓名:张银旺
第四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调研内容:大学生就业状况
报告题目: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以某某大学为例
一、调查背景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自2003年起,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每两年都要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2013年6月他们进行了第六次大规模问卷调查,其调查报告也于近日出炉。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以下的表格正展示出2013年的就业情况以及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的状况。
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为43.5%,“升学”与“出国/出境”的比例合计为16.8%。如果将表1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达到了71.9%。
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就业状况落实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6.2%;其次是专科生,为79.7%;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67.4%。
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落实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落实率为77.3%,女性为65.9%,两者相差11.4个百分点。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和“自主创业”两项上,男性分别高出9.8和1.3个百分点。
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落实率最低,仅为44.3%。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让我们意识到就业竞争的激烈。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从现在起就应该做好自己人生的规划。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2014年12月 2.调查地点:曲阜师范大学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大学生整体的就业状况:最大的特点是毕业生总量大,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位与大学生的需求不成正比;大学生整体素质低,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让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令人难堪。
1.就业状况一:自我价值的期望与社会实际不符。约50%的学生希望月薪在3000-5000之间,但实际上很多企业都需要成熟的人才,因为培养人才需要很大的成本,但是由于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导致在企业用人需求和大学生求职意愿之间产生了一条深深的鸿沟。
2.就业状况二:大学生“供过于求”。首先,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个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企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其次,现代社会大学进行扩招,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高中升入大学的比率提高。但这也导致了大学生数量激增,社会上趋于饱和。
3.就业状况三:就业中存在性别或户口歧视现象。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来自农村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的就业率低6.4%。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衡: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市场对以下几类人才的需求。一是劳动技能型人才。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近年来的人才市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然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本不可能学会这些技术技能,也不愿毕业后从事这些技术型工作。二是农业人才。据统计,我国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中科技人员数量及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水平,农业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三是落后地区的人才需求。在国的西部、在农村、在基层、在工作 业急需引进大量知识型人才,帮助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然而却乏见大学生的身影,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非常小。2.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失衡: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虽然在软硬件设施建设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并不能缓解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压力。
.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凸现。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
专业设置调整逐渐滞后以致错位。此外,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能力不足, 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导致高校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原因。
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因此,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然而,目前在我国,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情况却与这一指标要求却相距甚远。一方面,大学生自认为很难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到岗位后实际能力弱。据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上述提及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及学生质量不够硬等问题,可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3.毕业生自身的因素:大学生由于缺少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职业生涯模糊,自信心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些都是就业的绊脚石。
错误的就业观念:一些同学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些不合适宜的价值观取向和就业观念,导致大学生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
对于就业认识和准备不足:其实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就应该为自己以后的四年进行规划,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中,一般都是在大四时才开始对就业之类的了解,时间短且准备不充分,使得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就业形势。
4.就业市场环境的因素: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很多障碍,如专业学历条件克刻、户籍档案壁垒、就业歧视等,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年代,缺乏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就业中的歧视现象: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也遭受过不少企业的歧视,调查显示,户籍限制已经超过性别歧视成为大学生就业最普遍的制约因素,38%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户籍歧视,企业往往都会询问大学生的户籍,并以此作为考虑的因素之一,看来,企业也需要端正用人观念,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户籍与大学生才能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此外,分别有19.4%、15.9%、11.1%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外貌、年龄、健康状况因素的制约,用人单位不能以及”以貌取人"的特点在求职场中被放大
社会壁垒加大就业难度:尽管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时期,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档案等问题,降低了企业引进人才的竞争力。
四、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用人单位的改变: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二)大学生本身的转变: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通过调查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与招聘单位反映的情况一样),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高校更应为毕业学生提供较多路径。
(四)社会层面
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五、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实践,我收获很多。不仅更深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对于日后的人生规划和发展方向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更近距离的接触神会,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完成状况调查
关于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完成状况调查
一、大学生寒暑假实践报告的渊源及当代意义
据史料记载,自有大学以来,实践报告作为一项考察大学生实际社会操作能力的必要环节,植根于经典的大学教育,传承于当代。我国的大学教育起步较晚,但为了紧跟国际潮流,国内各大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刮起了一阵大学生社会实践风。作为对实践生活的小结和心得,写一份完备的实践报告就很有必要了。由于国情差异,特别是我国学生的假期统一集中于寒暑假,所以我国大学生实践报告相对而言是狭义上的,即所谓的寒暑假实践报告。我们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为了很好的完成从学生到社会的自然过渡,在社会实践中更应独立自主地完成后续报告。这对于日后的工作,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只有从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独立思考,方能完成学校知识到工作能力地转化,这一点弥足珍贵。
二、新世纪我国大学生寒暑假实践报告完成情况
岁月的年轮将人类带入对知识经济要求极其苛刻的21世纪,面对科技及人类生活日新月异地变化,大学毕业生在幸运继承前人成果的同时,亦不得不面对知识爆炸带来激烈以致可谓残酷的竞争。当下大学生努力学习很有必要,然而我们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此彷徨犹豫退缩不前了。于是,演化为消极颓废享乐敷衍的性格特点,对什么事都是无所谓、搪塞的态度。那么,同样的态度面对寒暑假实践报告,即随意网上拷贝一份了事。寒暑假实践报告作为一种检验大学生课外生活的必要步骤就无法发挥它的功效。总而言之,时下大学生寒暑假实践报告完成情况令人堪忧。
三、此次实况调查的组员及所采取方式
鉴于此,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机械工程系测控081班308室友会专门成立调查小分队,命名为“蓝豹”,实地深入同学们中间精心搜集相关信息。由于暑假实践报告完成情况大体与寒假相似,故只进行寒假调查,暑假以此类推。此次考察主题由张丹同学提出,理所当然的他是本次调查的组长及全权策划人。本次实践报告是经他总结,综合听取各方意见后的集体智慧结晶。调查所采取的是传统的问卷调查的方式。副组长吴丙洋同学在调查方式上提出了修改意见,为最终的结果的科学性及可信度提供了保障,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四、初步调查及改进版问卷调查
正月十五是大学生返校的高峰期,“蓝豹”小分队组员兵分两路:一组由余勇同学带领集结于是火汽车站;另一组由小白同学带领深入到本校返校学生中去。两个工作组首先以接送同学,及派发小礼品的方式,多年级多层次抽样搜集同学们的寒假实践报告完成情况。记录完成及未完成寒假实践报告的比例,重点是未完成的原因。在了解未完成的诸方影响要素后,“蓝豹”小分队更加扩大了调查范围,其难度即辛苦是可想而知的。此次独特调查方式即吴同学的创意。
五、关于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完成状况的问卷详情
在此次对受访的1200位大学生完成情况调查显示,有近34%的学生是独立完成的,我们姑且表示赞赏,虽然完成实践报告本来就是其分内之事;那么就意味着剩下的大概66%的学生是非自主完成。数据显示完成情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本次收集的未完成原因可谓种类繁多,在此不多赘述。大体分为以下几大主流原因:
1、没空写。(42、5%)持该理由的占大多数,寒假回家本来就是为了好好过年,况且回家过年要准备很多事。同时诸如同学聚会、亲戚串门之类的活动耗费了时间。寒假本来就不长不短,等意识到时已是开学临近。
2、没法写。(28、3%)调查小组发现,市区大学生有相当比例的是农村学生,他们住地有的是广袤的原野,与其学习的专业的一系列科学知识,以其目前的能力很难拿来应用。
(农学院学生除外)换言之,较之农村学生,城里学生在该方面极具优势,他们的居住地附近不乏工厂及众多实习场所,无论工厂实践员还是社工工作都很好找。
3、没意写。(13、6%)持该观点的同学占的比例相对要小的多,他们主观上认为在评选优秀作品上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自己好不容易成就的实地报告不及别人的拷贝件,于是他们就此放弃这项锻炼机会。
4、其它原因(15、6%)
六、学生怠于完成实践报告现状解析及建议
关于此次调查的结果及成因分析,“蓝豹”小分队特意走访了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资深专家莫旭友教授。针对调查结果,莫教授指出,当代大学生在现今物质文化的侵袭下,极易养成懒散怠惰的特点,这于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计划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大学生要修身养性,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勤于思考,陶冶独立自主的人格;同时要树立一种担待的观念,勇敢积极地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切勿自由散漫、拈轻怕重;就评选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那是在所难免,要坦然面对,勇敢做自己,始终如一地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
七、关于此次调查报告的小结
此次调查取得圆满的成功,并就当下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做了调查,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此再次感谢蓝豹小分队的辛勤劳动及莫教授切中要害的分析。
调查组长:张丹(3080103119)
单位: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测控081班
日期:2010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