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学校要求老师们寒假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其实,放假前我从同事那儿借到这本书已读了一遍了。总感觉有些地方没读透。于是,寒假里又读了一遍。细细品读,我看到了他的爱心和智慧,他的确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教育楷模!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道德、信念的培养。他把贫民窟的教室变成了快乐学习的天堂,在那里,“人的品格得到培养,努力付出受人尊敬,谦逊得以发扬,而且大家无条件地互相支持”,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学生的出色是因为教师的出色。从雷夫老师身上,可以看到哪些闪光之处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尤其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一、用信任取代恐惧,营造似家般温暖的教室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是的,谁会喜欢在一个充满恐惧的教室里学习呢?时时面对老师严肃而又呆板的脸?耳朵里满是愤怒的大喊大叫?谁受得了呢? 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第56号教室就是一个充满爱的最温暖的家。这里有爱有信任而没有“害怕”。“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雷夫就这么做,他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只有独具慧眼,才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许多点点滴滴都建立在爱和信任的基础上,他把每个学生都看做是美丽的天使。雷夫心里装的是学生,以身作则,公平、讲道理,有耐心和恒心,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靠的肩膀,讲求纪律,处罚合乎逻辑,成为孩子的榜样。因此他们的班级氛围快乐轻松,学生很沉静、文明有礼。
反观我们的教室,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这几乎是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这也就是当前的教育现状。雷夫老师拥有超凡的爱心和耐心,他非常看重师生之间的信任。他拥有非同寻常的教育智慧。只有拥有了爱心、耐心、信任和智慧的老师,才能真正成为“镇得住”学生的好老师。我们要向他学习:“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学会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没写作业也罢,做错事也罢,只要告诉我,我会接受你搞砸的事实。我们可以好好处理。然而,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规则将随之改变。我不想失去孩子们对我的信任。
孩子们也很珍视我对他们的信任。”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惩罚必须和罪行相称。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坚固而和善的避风港,就等于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长为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要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做个公平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
二、用“科学的质量观”取代当前流行的质量观。
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充满着各种诱惑。竞争激烈的中考、高考所引发的对升学率的拼命追求,就算在小学,领导、家长和社会,也更多的是以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所以,更多的教师,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一些短视行为。其实,学校追求升学率没有错,教师们抓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没有错。如果一个学生缺乏起码的文化素养,就会失去进入高中或大学的受教育资格,将来的就业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无法享受求学的成功,何谈人生幸福?可如果学校只追求升学率,只追求考试成绩,而且不择手段的追求,那这样的“质量”不但片面,而且可怕!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究竟该如何取舍?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师教学都是为了追名逐利,那么我们会教育出怎样的学生来?好在我们身边还有富有定力的教师,虽然为数不多,还有雷夫老师,他们在做我们的榜样,在言传身教的引领着我们。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名利所趋,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持之以恒,不断修持,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指明了方向。那么,我们该秉持怎样的教育质量观呢?
第一,追求可持续的质量——既要重视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既要为学生的升学服务,也要为学生的终生服务。要学习雷夫老师,他很懂得教授方法,让孩子懂得学习,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正如雷夫老师自己所说,他不是超人,与一般老师一样,他会失败,会痛苦甚至也曾疲倦、迷茫过。但是雷夫老师是有理想的。他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孩子懂得为人之道,鼓励孩子追寻丰富的精神世界„„丰富的理想背后就是朴素的教育真谛——为了学生的发展。
第二,追求整体的质量——面向每一个孩子,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最好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不只是少数可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的天才少年,更多得是未来成为普通人的孩子。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应该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把相应的“尺子”,所谓“因材施教”,所谓“尊重个性”,所谓“做最好的自己”等等,都是科学质量观的应有之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
得到最好的发展。很多个“每一个”的的成功,便汇成我们的“整体”优异的质量。就像雷夫老师那样,他对每位学生都抱有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他的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第三,追求和谐的质量——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不一定是均衡发展,但一定要协调发展。我们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但不是奢望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出类拔萃。就发展而言,协调比均衡更重要;就成长而言,幸福比卓越更重要。教师只有具备了“科学的质量观”,才能有效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书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却是甜美的,因为你丰富了孩子的一生。”
三、用信仰坚守教育的本真。
为了课堂纪律,为了应试教育,许多老师使用的是给学生“下马威”,并佐之以“小红花”或其它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我也用过这些,但有时连我自己也会怀疑这样做的正确性。也曾试图改变,试着去理解、信任、尊重、无条件接纳学生,试图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读了雷夫老师的品格教育的“六阶段”,我茅塞顿开。是的,“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以前我只是模模糊糊的想到过,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也是这么做的,而且也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我找不到理论根据,现在终于清晰了。
雷夫老师把“道德发展六阶段”导入班级来教育孩子,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效,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用“六阶段”来引导学生人格、品质的成长。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别人。雷夫要让孩子知道人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活的,他相信还可以做得更好。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但是雷夫要在教导孩子了解规则之余把眼光放远,因为人的一生中有时并无规则可循。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雷夫希望孩子终其一生的努力去培养自己,达到一定高度的生命境界。
要像雷夫老师那样,把“道德发展六阶段”导入班级来教育孩子,不断提升孩子的品格、道德的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会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的。一个人总要学会坚守一些正确的东西,并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朱永新先生说过“一个理想的教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雷夫老师是有激情的。他已经用了25年时间并且还要继续
坚守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他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在孩子们身上,用特立独行的个性、截然不同的观念、别出心裁的创意,给他们带去宝贵的东西。如果没有最单纯的教育热忱,我想没有人会如此执着、安分和踏实。而雷夫的这些都没有因时间和声誉而改变,难能可贵。想到自己,近来的教学很累,为调皮不听话的孩子感到束手无策,怕达不到教学指标而不敢怠慢,匆匆的忙碌中我似乎没有清晰的教育理想可言。但是同样在各种考试压力下,雷夫老师却能在一间狭小的教室创造无限的可能,他奉献,他坚持,他热情。感谢他,他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也愿意拿出自己的激情去面对孩子们的今天和未来,用更多努力去战胜困难。
四、用智慧促进孩子的进步
雷夫老师是富有智慧的。他把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作为首要任务。他说“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通过文学,孩子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他把孩子带到将知识、热忱和阅读的喜悦视为理所当然的图书馆,挑选合适的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正面引导不会阅读的学生,办读书会等。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很多青少年青睐电视、电影、网络里的世界,难得有沉下心来品读经典,滋养心灵。雷夫老师不忘引导他的孩子们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改变观念,改善气质。这一智慧之举我们都知道,却很难真正做好。
他总是能够找到独特而有效的方式教育学生,无论是数学、作文还是音乐、体育,他都能够做到“教室里的世界比教室外的世界更能吸引学生的心”。他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做自然实验,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看电影学历史,将经济学运用到班级管理,学习摇滚等器乐演奏,以及利用一年的时间来排练莎剧,利用假期来去旅游来学习地理与历史知识等等。这样的学习是多么惬意和多姿多彩!雷夫老师的学生是最幸福的孩子!我在想,自己能否也做个智慧的老师,给孩子们的学习带去更多快乐,让他们自觉爱上数学,爱上学习。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收获满足的喜悦。我愿意像雷夫老师那样不懈地努力。
第二篇:读《56号教室的奇迹》后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早有所闻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趁这个寒假,我认真地品读一回,读完之后,由衷地佩服雷夫老师,他的爱心、耐心、智慧之心、敬业之心让我赞叹不已,同样做为一名教师,觉得自己为学生做的太少了,在佩服之余,也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
首先我想从我最佩服雷夫老师的一点说起,就是他的智慧,这一点我想从他的数学课堂来说,我虽然不是数学老师,但我曾经也是一名学过数学的学生,说实话,我有点害怕数学,甚至有段时间非常讨厌数学,我觉得数学课枯燥难懂。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也教过半年数学,那是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接的,在这半年里,我觉得是我最难熬的半年,学生不爱学数学,老师不懂教数学,一个学期在这恶性循环中度过。读完《加加看》这一节,我发出惊叹,惊叹于雷夫老师能够想出那么多、那么奇妙的方法教孩子们学习数学,让孩子们爱上数学课,真正喜欢学数学。Buzz、暖身心算、玛西·库克数字砖问题等,一道道妙趣横生的数学题巧妙地溶合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孩子们兴趣大增,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学宗旨。雷夫老师在暖身心算题中教会学生“加倍、一打、平方根”等概念,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游戏式的数学练习中了解并很有可能记住了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数、棒球赛的局数、美国参议员总人数是多少,这些生活的数字知识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被学生们主动地接受了。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的学校里有很多勤恳认真的数学老师,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是费尽心思,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策略不得当,使得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那些同我们一样勤恳、认真的孩子,则在无形中剥夺了他们游戏的权力。雷夫老师则想到“应该要孩子了解数字的威力,明白数学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趣味无穷”。重要的是,雷夫老师不仅这样想,而且这样做,他将数学算题和生活中的数字巧妙地编辑在一起,创造出了进乎完美的教学效果(我是这样认为的)——既长知识又提升兴趣。在这过程中,雷夫老师付出的努力是我们能够想象到但却没有勇气做到的。无怪乎雷夫老师会这样评价许多老师 “这种反复练到兴致索然的惟一真实目的,是让老师落得轻松”。
其次,我还惊叹于雷夫老师对学生的爱,在这之前我总认为自己在师爱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第56号教室里有爱有信任而没有“害怕”。“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雷夫就这么做,他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只有独具慧眼,才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许多点点滴滴都建立在爱和信任的基础上,他把每个学生都看做是美丽的天使。雷夫心里装的是学生,以身作则,公平、讲道理,有耐心和恒心,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靠的肩膀,讲求纪律,处罚合乎逻辑,成为孩子的榜样。因此他们的班级氛围快乐轻松,学生很沉静、文明有礼。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20多年来,56号教室6点半就敞开了门”,雷夫老师写到,“我在一片漆黑中到校,比正式上课时间
早了整整一个小时,而迎接我的是一群热切等待学习的学生。他们自愿早到,和我一起用这一小时来训练一项经常受到忽略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我并不特别有创造力,所以只能尽我所能给他们最宝贵的东西——时间。”是什么让孩子如此自愿积极来学习,又是什么让雷夫舍弃休息,用大量的时间和学生相处,就连寒暑假也几乎天天陪着他们学习?是爱吧。第56号教室是雷夫用爱心建筑的心灵之家,是一个充满爱的最温暖的家。“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多么深沉朴实的爱!雷夫给人的感受,首先不是教学的技巧,而是一种职业的激情,这也是新教育提倡的一种精神。在他看来尽管教书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却是甜美的。
看一下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掩卷沉思,《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与其说是一部教育专著,不如说是一份心灵的鸡汤。它如同教育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探索、坚持,让我们在寻觅理想与现实之间平衡点的线上划出一个起点,又标明了终点站的存在。
第三篇:读《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后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后感 ——伊宁县第二小学 孙文会 暑假里,我细细阅读了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写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雷夫老师对待教育的细心和用心,正是他这份对教育的执着、细心、用心,才有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才让孩子们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在这本书中,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这是雷夫·埃斯奎老师为了孩子们终身发展所做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一。看了雷夫老师关于在班里看展阅读的一些实践活动,我也深感同受。就我们的现状而言,每个班级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阅读,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一些更细致的活动,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多一些指导,将阅读的具体要求一点一点地落实到孩子身上,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机会,让他们都能渐渐成长,这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职责所在。
行万里路——这是雷夫老师带领孩子们参加大量实践活动内容之一。看了雷夫老师为每一个活动所做的准备,我才意识到开展每一项活动并不是领导的事,更多地是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作为第一责任人应该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考虑问题更全面一些,活动前的准备是关键!反思自己平时组织学生参加的一些活动,就没有考虑得那么周全,从而导致有些活动开展地并不理想。看了这本书后,我被雷夫老师的用心和细心深深地感动着,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雷夫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失败是好事,这在我们平时听来觉得不可思议,但雷夫老师却认为失败是十分必要的。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我最佩服的就是雷夫老师善于反思、善于接受意见的做法,对于孩子们来说失败是好事,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失败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正视自己的失败、错误。雷夫老师能接受女儿对自己的批判,从而及时改变了自己的课堂,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接受意见吗?遇到任何错误的时候都能敢于面对,坦然接受,乐于反思吗?所以,我想,我们要求孩子们能做到的,我们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要善于从问题背后找问题,才能让我们进步,因为失败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教师不难做,做一个好教师则很难,做一个让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的教师就更难。但是,一个热爱读书、善于读书、乐于读书的教师,则一定会赢得学生的终生爱戴,这是勿庸质疑的。”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自己打开,别人无能为力。学生的成长之门也只能由学生自己打开,但是教师却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善于读书又乐于交给学生读书之法的教师,总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进步。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真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雷夫老师所创造的奇迹或许我们现在无法做到,但是,雷夫老师就是把教学中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情做好了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只要我们有爱心、重细节、抓习惯、善反思,把一件件简单的事情做好了,我们也能成为“雷夫老师!”
第四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感
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余赛花
读了《第56 号教室的奇迹》我收获很多。雷夫的敬业与爱心,让我感动。他20多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颗赤热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们。《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感到对孩子爱的力量的强大,雷夫老师用他的爱心、勤奋与智慧,为孩子插上了翱翔的翅膀,使每个孩子都成了“爱学习的天使”。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更不容易。在书中我看到雷夫老师有许多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些天使着想,让他们变得爱学习、会学习。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在学习上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给幼儿讲故事时,可以讲些幼儿爱听的、喜欢的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小猫钓鱼”、“猴子捞月亮”等。他们还能从故事中学到知识,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有时还会提出一些问题要你回答。此外,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在游戏中可以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自主学习,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获得知识,让他们感到学习就是一种快乐。
雷夫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把自己的学生真正放在心上。俄罗斯有句俗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雷夫的学生大多数是拉美和亚洲的移民,有不少来自贫困的家庭,但雷夫老师一视同仁地关心这些学生。在雷夫老师的眼里没有“调皮生”、“差生”的。在幼儿教育教育方面也应如此,每位幼儿都是有个性的人,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眼光去判断幼儿,对那些所谓的“坏孩子”,要像雷夫那样用一片爱心,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做老师,应该像雷夫老师那样,时刻不能忘记幼儿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归宿。
第五篇:读《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有感
陈弟芬
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教师的朋友。从中我们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熏陶。最近开始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从中受益匪浅。虽然我还没有看完整本书,但是粗粗的阅读也让我从中了解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
书的第一部分是“家最温暖”。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也包括我在内都存在的问题。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要能镇得住学生”,这也成为我后来做老师的原则,而且我还经常告诫我的亲戚老师们。在每开始一届新学生的第一节课,我都要“立规矩”,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认为我有点儿“恶”,慢慢地,他们就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恐惧,这给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定的阴影。读了这部分内容后,我能更深刻的从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为教师爱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规律是何等的重要。爱心、耐心、信任、智慧,榜样,拥有了这些同样可以成为“镇得住” 学生的老师。
书中讲到:老师必须维持教室里的秩序,但千万别忘记纪律的基本真理: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这一点我也有同感,因为只要孩子们看见老师赏罚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所以在多年的“严格”教育中,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信服我的。
书中也提及:孩子们在接触所有好的坏的事物的同时,都能从中学到知识,吸取教训。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成绩,而忽略了孩子情商的发展,忽略了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忽略了孩子与人交往的培养,忽略了让孩子体会快乐体会放松体会温暖,那么一切都是得不偿失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确实需要更用心,运用各种方式点燃孩子的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灿烂夺目的明星。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充满诗意,会有很多惊喜等着我们。
说实在的,这本书阅读的时候,可能由于翻译,或者本身知识面的问题,有些章节在反复读了以后还是不明就里,但不管怎么说,字里行间仍能看到雷夫老师对教育的执着与激情,还有他不随大流,敢于坚持的人格魅力。
总之,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