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冯晓平)5篇

时间:2019-05-12 03:4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冯晓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冯晓平)》。

第一篇: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冯晓平)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湖南省湘潭县彭德怀希望小学冯晓平

题记:有一句话说的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我们虽不是神,是凡人,但人格的魅力让我们传承了这份人间真爱。

【案例展示】:

俞玉良:男,8岁,二(1)班学生,上学经常迟到,上课时总是做小动作说小话,影响别人学习,精神极不集中,眼睛在黑板上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分钟;下课时追逐打闹,脏话出口成“章”,对同学动不动就拳脚相向,和同学经常发生矛盾,致使同学们都厌恶他,不愿与他交朋友;回家作业经常不完成,就算偶尔完成了书写也是马虎潦草,字迹无法辩认;经常偷吃同班孩子的零食,偷用同班孩子的零花钱,撒谎成性,每天不是学生告状就是科任老师诉苦;对于老师的教育,他总会信誓旦旦地答应:“老师,我下次再也不会了!”但一出门,用不了几分钟,马上恢复“原形”,是个让老师没法省心的孩子。这个学生如果不转化,对于班主任来说将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对别人将成为“病原体”,对集体将会成为“害群之马”。

【成因分析】:

1、学习基础不扎实。俞玉良上课时自控力较差,爱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一年级学习过的拼音知识几乎除了认识几个单韵母,其余的一概不认识,更不会拼读,生字也只能认那些最简单的,识字量几乎还停留在学龄前儿童的阶段。

2、学习兴趣低下。俞玉良思维正常,甚至很多生活上的小问题比起一般的孩子反应还更快,学习基础的不扎实,学习目的的盲目性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强人意。

3、家长环境的影响是其顽劣性格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俞玉良是二年级上学期转到我班来的,刚接手之个孩子时,对他太过顽劣的表现我特别不理解,见过不少调皮捣蛋的学生,可还真没见过这么小年龄就调皮成这样的,按理说,七八岁的孩子,人生应该还是一张让人充满无限期待的,等着画上绚丽多彩图画的白纸,为什么这张纸一开始就似乎被“污染”了呢?我猜测一定与他的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走访,果然如此。俞玉良的父母早在他两岁的时候就离婚了,父亲没有正式工作,经常跟社会上的小混混在一起抽烟、赌博,甚至偷盗,附近的居民看见他是避之不及。只要赌博赢了钱,高兴了就丢几十块钱给孩子,随他乱花,一输了钱,就拿孩子当出气筒,把孩子骂得狗血淋头,打得鼻青脸肿。家里还有个七十多岁的奶奶,对俞玉良特别溺爱,对于俞玉良提出的无理要求也常常满足他。这样的家庭

环境,对于孩子几乎没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孩子也很难受到好的教育熏陶。

【转化过程】:

(一)寻找闪光点,激发自爱。

只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可爱之处,才能充分激发他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公平地对待班中的每一位孩子,对孩子不忽视、不歧视、不疏远,关心他的学习、生活,经常性地与他沟通交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公平、公正的。有了自尊心和荣誉感,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去捕捉孩子的优点,用缩小镜去看待孩子的缺点。努力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用一点点的爱、一滴滴的情,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我庆幸,我现在能教到这个孩子,毕竟他还只有8岁,纵然有再多的坏习惯,他的人生才刚刚在起跑线上,虽然微有瑕疵但一定还是可以雕琢成器的。经过我的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劳动特别积极,喜欢画画,玩游戏时常常能发明一些新点子。有一天我发现他在帮助他同桌的小朋友打扫,在那天的班会课上,我大张旗鼓地表扬他,感谢他为全班同学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并让全班同学站起来热烈地鼓掌以示谢意,他第一次看到同学们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眼光,脸都涨红了,但在他抬头看我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这个孩子内心无比地激动和自豪!

(二)关注细节,“偏爱”激励

此后我经常找他谈话,谈话时我不断地抚摸着他的头,让他感觉到老师也很爱他。上课时经常走到他的面前,时不时地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还不失时机地表扬他,哪怕是他的书和本放得很整齐这一点点的进步。使他感觉到“我”在老师心中占有一定的空间,爱心“磁化”了他,上课时的小动作明显地少了许多,他进步了。

课堂上,我对他特别关注,把简单的题目留给他,让他跳一跳也能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布置作业时,我会询问他是否有困难,对他要有所照顾,在作业的数量上适当减少,在难度上适当降低。让他通过努力,也能完成作业。随着他的不断进步,不断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直至达到与别的孩子相同的要求,最终实现转化。

(三)课外辅导,友爱帮助

俞玉良一年级的拼音知识和识字基础特别差,我特意找来了一年级上册和下册的语文书,利用午休时间对他进行辅导。从单韵母、复韵母一个一个反复认读到一个个生字一个个句子一篇篇文章„„我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的同时,他犯错误的机会也减少了,孩子的拼音和识字明显地进步了,上起课来也更有兴趣了,同时我安排了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女生为他的同桌,让他学有榜样,当他的“小老师”,必要时,提醒、督促他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课余时间,“小老师”还可以帮助教师辅导,向他介绍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四)家校沟通,源自家庭的爱更能感化

像俞玉良这样特殊的学生,光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还是不够的,我多次到俞玉良家走访,和他奶奶谈心,充分肯定他的优点,同时也委婉地告诉她,不能对孩子太过于溺爱,否则会害了我。一次走访中,他的奶奶无意中跟我谈起湖南都市台《寻情记》栏目组曾播出的一个真实故事:16岁的高中生因为从爷爷那儿没要到钱去上网竟把爷爷给谋害了,这事对老人家震憾很大,我趁机感慨地说: “是啊,现在的孩子,小时候过分地溺爱才导致了他们走上歧途!玉良现在还小,只要正确地引导,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决不姑息他,他长大后肯定会特别有出息的!”

从那以后,他奶奶对等孙儿的教育观念有所改变了,甚至还打电话说:“冯老师,玉良犯了错你就给我打他!”老人家的这句话虽然粗俗,却令我特别欣慰!

从电访中,我了解到俞玉良的爸爸也爱上网,于是我特意加他为QQ好友,经常在网上和他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并含蓄地告诉他,打孩子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每挨一次打,就让他对家、对父母少一分爱,多一分恨,只有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才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俞玉良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我就会特别高兴特别夸张地告诉他爸爸,激起他对孩子的热爱和责任心,并提醒他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改掉自身自身不良的习惯,做孩子的好榜样。

【案例反思】: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俞玉良有了渴求进步的心理,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也懂得了和同学们友好相处,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上课是虽然偶尔还有点

说小话,但次数很少了,成绩也由原来的二十几分进步到七十几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给学困生多一点信任,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宽容,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才能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一、信任学困生

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师生间有了爱,班主任的一切工作才能有序进行。特别是学困生更渴望班主任的理解、关心和帮助,渴望班主任有一颗一视同仁的爱心,更渴望得到班主任的信任。因为学困生与一般孩子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行为上,更在于心理上。由于学困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批评甚至责骂,因而会滋生出一种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学困生在改正缺点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因而容易使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缺乏信任,造成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紧张,而这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因此,老师要充分信任学困生,给每一个学困生以信任、以关心、以体贴,让每一个后进生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相信有一天,他们一定能在这片天空里展翅高飞。

二、鼓励学困生

教师用一颗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观点,善于捕捉任何一个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让每一个孩子更自信。因为哲学家詹姆士精辟的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鼓励就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鼓励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鼓励是一种无心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鼓励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班主任老师,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观点,并刻意的进行放大,让他们品尝到成功喜悦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因为对于学困生而言,老师的鼓励就犹如干旱里的一滴水,黑暗中的一缕光,因此我们应该寻找和挖掘孩子身上潜在的闪光点,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宽容学困生

“谅解也是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这时,只要我们拉一把,就能成就一个好学生;如果推一把,就可能毁其一生,甚至酿成悲惨的结果。学困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会一次两次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要学会宽容,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等待中给他们正确引导,使他们慢慢领悟生活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教师应以人为本,让宽容的一缕阳光照亮了学困生的心。

湘潭县彭德怀希望小学:冯晓平2010年9月20日

第二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浅谈

[摘 要]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类型以及如何针对其特点进行教育转化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单亲家庭 学生 教育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作为教育者应更多地去了解、关爱这些最需要爱心的学生,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使他们重新找回自尊现和自信,逐渐成长为一个各方面健全的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一些家庭走向破裂,而单亲家庭学生越来越多,并渐渐演化为一种社会问题。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性格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之,一个不完整、不稳固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其心理往往是不健康的,思想性格方面也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一般情况,单亲家庭学生中的问题学生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沉默不语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他们的父亲或母亲的工作也不顺心,境况不好,家长自己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对孩子无法给予细致的关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学生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缺乏自信和生机,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既不满现状,又自觉无力改变现实。虽然平时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开心地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烦恼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学

生更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这种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家长来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这种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和独立性强,不过多依赖别人。但感情上渴望亲情、温情。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时进步特别快,但是也会突然一落千丈,这和他们家长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种是脆弱型:这类型的学生多是女学生。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倍受溺爱,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母亲或父亲有诸多的要求。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心理脆弱,承受不了丁点的挫折、失败。顺心的时候会开心快乐,如晴天丽日的小鸟;一点不顺心,不能获得满足,便会觉得黑天乌地。与同学的交往中,强求同学谦让、迁就,很容易就与同学产生矛盾,闹别扭,觉得自己很可怜,被人欺负。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毅力不坚定,遇挫折后很难抬起头来,故此,学习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差,且特别容易偏科。

第三种是品德不良型:这种类型学生的家长离异后因工作繁重,本身社交活动繁多,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这样,学生在冷清的家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情关爱,对家毫不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亲和母亲更有人情”味,更能关照自己。故此,放学后就直奔“更精彩的世界”,与“朋友们”浪迹在网吧、游戏机室,深夜都不愿归家。其家长又不了解情况。有时厉声责问,孩子便用花言巧语和谎话蒙骗。这种类型的学生在“精彩的世界”里逐渐产生对道德规范错误的认识,或者明知是错误的也不听劝。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容易接受“朋友”或社会消极的评价的影响,不易接受学校、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这些学生对周围的学生影响极坏,是典型的双差生。如何教育这些单亲家庭的学生呢?

首先,我们要细心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属于哪一种类型,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开展教育转化工作。

沉默不语型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亲情、温情和愉快的心境、欢乐的笑声。因此,父亲或母亲、老师同学的关心爱护是医治这种类型学生的最好药方。所以,老师首先要与其父亲或母亲沟通,让其明白:如果让自己被苦闷抑郁的心态所困,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劝导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天谈心,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期望他们能立即改正,也不要轻易给孩子泼冷水,孩子的压力过大,自信心不够足,家长应给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亲人的支持和关爱,用亲情、温情重新温暖孩子的心,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会渐渐消失。老师也要象家长一样,多一点关爱,多一点鼓励,引导他们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有意识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同学们对他们刮目相看,逐渐唤醒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对脆弱型的学生,要建议家长要求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会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让孩子承担起家庭或自己某一方面的开支。孩子做错了事等要批评,不能心软,但要让孩子觉得父亲或母亲这样做是以爱护为前提的,切忌冷漠辱骂。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试着把这些学生当成一个很坚强的学生来看,有意识分些工作给他们做,经常鼓励其勇敢面对生活,让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是可怜虫而自暴自弃。生活自理能力加强了,他们也就不会像过去那样百般依赖家长,性格、情感也会逐渐坚强起来,学习的毅力也会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会慢慢稳定。

对品德不良型的学生教育转化,工作难度自然很大,一方面是学生家长的工作难做。这些家长中的有些文化素质低,本身的道德水平不高,不是庇护自己的孩子,就是觉得管不了,或是干脆不管,不能较好地配合学校班级做工作。另一

方面是这类学生受社会影响大,破罐子破摔,对老师的教育消极对抗。对这种类型学生的教育,要斗智斗勇,有时用非一般传统的方法会出奇效。比如与这种学生的谈话,如果在办公室,有许多的老师,学生站着,老师坐着,这种场合、方式的谈话绝对没有好的结果。学生可能不说话,更不肯说心里话。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谈话摆明是教训人,加上还有别的老师也帮助一起批评他。敌对的态度不会出善意的结果。最好的谈话场合不要在办公室,就老师学生两人,双方面对面地坐着。老师不要用教育者的口吻来说话,而平等交流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来,学生放松警戒,放下敌意,很多真实的话就会说出来,老师就可以了解他们的内心所想以及一些隐蔽性的活动,像福尔摩斯一样去分析学生最近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在校外的生活情况,以便于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对整天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玩的学生,最应采取的办法是利用一切手段切断他们与外面朋友的联系。其次是给学生上好法制教育课,让他们体会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另外,动员他们参加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以便收拢他们的玩心。在学习上降低对他们的要求,有进步的时候就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只要努力,明天仍有希望。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教学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于这部分比较特殊的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尽量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工作,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使他们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一个特困生转化案例

案例背景: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赵丽华,他爸爸将近五十岁了,据听说:“和原来妻子有的一个儿子不知是什么原因走失了,现在的妻子也四十几岁了,赵丽华是他爸爸现在的妻子生养的。爸爸在外打工,妈妈是一个好吃、好喝、懒惰、不讲卫生的女人,一个汉字也不认识,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看上去像一个乞丐。出生在这样家庭的赵丽华入学前几天头上乱的像一堆草,脸上脏的像锅底的黑,衣服脏得看不见衣服的原色,她一走进班里就带进一股臭味,别的学生赶快捂住鼻子。不仅如此,她还不会握铅笔,拼音写得歪歪斜斜的。在这种状况中,幼小的赵丽华也觉得自卑、不敢和同学接近、不敢和老师说话、不敢进办公室。主要问题:

1、得不到别人的赞赏、尊重,没有知心朋友,同学都对他见之避之。

2、自己学习跟不上其他同学。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要做好特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那就是信任、鼓励和宽容。特别是特他们最缺少和最需要的是温暖与爱。从教以来,我一直用真诚和热情去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用温暖和爱心去修补他们的心理困惑;用信心和关爱去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

一、给孩子一份信任,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特困生与一般孩子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行为上,更在于心理上。由于后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批评甚至责骂,因而会滋生出一种抵触情绪。同时,由于特困生在改正缺点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因而容易使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缺乏信任。她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往往又会造成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紧张,而这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后特困生转化。因而,老师要充分信任、帮助她找到值得信赖的角色感觉。

小钮在小学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后进生,不遵守纪律、与老师顶撞,迷恋电子游戏,成绩较差。我接手这个班后,曾找他长谈了一次。我陈述了不遵守纪律、不尊重老师、沉迷于电子游戏的种种危害,但他只是冷漠地说了声:“我知道”。过后我意识到,小钮恐怕并不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和训斥,为什么老让他觉得老师们都只记得他的错误并总是指责他呢?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改变这种紧张、隔膜的师生关系。一天,我很诚恳地告诉他,我刚接手这个班级,许多工作需要帮助,所以请他负责当我数学课代表。小钮虽感到意外,但也没有说什么。在往后的课代表工作中表现得很认真、负责。每次少哪几本作业本,为什么没交上来的原因全写在小纸条上,清清楚楚。班会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的认真负责。小钮的劲头更大了,从此无一次顶撞老师,上课也专心听讲,成绩也有很大进步。

当然,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得时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值得学生信任的人。

二、给孩子一些鼓励,就为迷途中的孩子点亮了一盏明灯。

后进生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许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我就那样,改不了了。所以,给予后进生鼓励和期待,鼓励他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期待他会做得更好,就为孩子点亮了心灵的灯盏。在教育过程中,对后进生所做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诚恳的鼓励,并对他寄予期望。心理学研究证明,夸奖的话常被人无意之中记在心上,即使不能够从理性上加以解释,仍然具有支持鼓舞的力量。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外来的对教育主体的期望,可以转化为一股巨大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主体对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因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鼓励期待起建设作用,而惩罚抱怨起破坏作用。

第二个学期开学了,但不见小胡来报到。一问才知道,小胡又偷钱去打游戏机了。小胡的家人告诉我,他怕老师和同学知道这件事,死活不肯来上课。我想小胡肯定是为这件事感到羞耻,所以才怕别人知道。我找到他,说:“前一阵子,你表现不错,说明你有决心也有行动。老师知道玩电子游戏的习惯一时半会儿很难改过来,但你已经有了个好开头,希望你能珍惜自己努力换来的成绩。这个成绩要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意义,它需要克服、忍耐,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向善的追求精神,那是办不到的。”小胡回校后,我把新课本给了他,说是给他留着的,希望他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全新的开始。我还告诉他,老师一直都认为只要他肯努力,一定能赶上其他同学。

一年后,小胡初中毕业了。被录取为职业高中。他在给我的一封信里说:“老师,你的信任和期待让我知道自己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坏孩子。现在,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力争考出好成绩,来报答您对我的教诲。就像您说的那样,我一定行的。”这是我的从教生涯 收到的最好的一份礼物,一贯孩子学会了承诺,坚信自己能行,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三、给孩子一些宽容,就会收获耐心等待后的一份惊喜。

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会一次两次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俗话说:“心急吃不成热豆腐”,一些有了坏习惯的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常常回反反复复,所以要学会宽容,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著名的历史学家欧文就说过,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我认为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宽容是一种感化引导的力量。

小王性格孤僻,有着较强的抵触情绪,与他交流十分困难。记得有一次,小王因在原来班上的德育成绩不及格,被学校通知参加后进生会议。回到班上后,小王先是埋怨老师对他有成见,后来干脆骂班干部,接着就与班长发生了冲突。我得知情况后,先查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接着找来了小王。我首先肯定了 在新的班级中的表现,并告诉他发生这次误会主要是我没有及时把他的进步表现上报给学校,因此这件事的责任在我。后来,尽管事情过去了,但小王对老师和班干部的态度并没有改变多少。虽然后来又做了几次思想工作,但我与小王的关系似乎并没有融洽多少,一直到小王初中毕业了,我仍然深感遗憾。没想到,半年后,我突然接到小王打来的电话,小望说他现在是一所师范学校的学生了,而且因为他的数学成绩优秀被选为班干部。在工作中他曾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时真相放弃,但一想到自己原来是那样的不懂事,老师都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就觉得应该坚持下去。电话的那一头是小王恳切的话语:“老师,我现在无论如何要向你道歉,为我以前做过的一切傻事,虽然迟了点。现在,我也要当一名老师了,要是遇到跟我过去一样的学生,我不知道我会怎么办。不过,我一定会想起你对我的宽容”。那一刻,我深深地理解了什么叫“春风化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的苛刻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份信任,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份鼓励,为他的每一次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误的孩子一些宽容吧,有了你的宽容,孩子才能在一次跌倒后又一次站起。同时,你还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他带给你惊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11一则完整的德育案例应包含四要素:案例背景、矛盾冲突、解决过程、案例反思。详见如下这则德育案例:

宽容,收获更精彩 案例背景:

小鹏在班里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男孩,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既不违反纪律,也没有为班级争得荣誉。在这个人人争当好学生的集体里,他显得那么不起眼。

上周末,我让孩子们回家后将已学过的《姥姥的剪纸》中要求背诵的段落抄写两篇并背熟。

矛盾冲突:

周一批改作业时,小鹏的默写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书写认真,居然没有一点错误!我一时有些疑惑:以往他的默写总是错误百出,书写也不怎么认真,这次是怎么了?即使这样,以他现有水平,也绝不可能在一两天有如此大的进步呀。想到这儿,我有点怀疑起这份作业的真实性来。一则完整的德育案例应包含四要素:案例背景、矛盾冲突、解决过程、案例反思。详见如下这则德育案例:

宽容,收获更精彩 案例背景:

小鹏在班里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男孩,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既不违反纪律,也没有为班级争得荣誉。在这个人人争当好学生的集体里,他显得那么不起眼。

上周末,我让孩子们回家后将已学过的《姥姥的剪纸》中要求背诵的段落抄写两篇并背熟。

矛盾冲突:

周一批改作业时,小鹏的默写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书写认真,居然没有一点错误!我一时有些疑惑:以往他的默写总是错误百出,书写也不怎么认真,这次是怎么了?即使这样,以他现有水平,也绝不可能在一两天有如此大的进步呀。想到这儿,我有点怀疑起这份作业的真实性来。

解决过程:

第二天,我把他请到办公室,温和地说:“小鹏,老师统计作业时发现少了你的,你们组长说你交了,可能是我不小心把它弄丢了,很对不起!你能不能在下节语文课时在这儿再默写一遍?”“老师„„我能不能回教室去默写?”他支支吾吾,脸色微红。“教室里同学们朗读课文会影响你呀。”我不动声色说。“那„„老师,我可不可以先回去背一背再来默写?”他小声请求着。到这儿,我想事情大概已经清楚了。于是我掏出手机,看了一下说:“老师要打个电话,你先回去吧,下午第一节课再来默写,好吗?”此时,我发现他眼睛微睁,似乎如释重负。“嗯,那,老师,我先回去了。”他转身轻轻地打开门走了。

下午当我推开办公室的门时,他已经拿着本子和笔在那儿静静地等我了。因为急着上课,我拿起书本就往外走,说:“这么守信用,呵呵,在这儿坐着默写吧,写完了就去上课。”结果没多久他就默写完回到教室,把默写作业交给了我。我低头一看:还是工整认真,一字不错!我笑了笑说:“回去吧。”他也安静地笑了笑,转身回到自已的座位上。事情似乎就这样结束了。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在办公室桌上意外发现教本下面压着一封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小鹏很认真地写给我的: 徐老师: 谢谢您!

这几天,我总想跟您说出事情的真相,却不知道能不能说好,也缺少说出来的勇气。想来想去,最后决定用写信的方式告诉我:课文是我提前抄写好的。我知道,这样做是在期骗自已,也欺骗了老师和父母,我觉得很惭愧。老师,每次听到您在班里表扬默写全对的同学,我就羡慕不以(已),我多么希望也能得到您的表扬呀。老师,我也想做个好学生,刀以,我做了那件不该做的事。老师,谢谢你没有当面揭穿我,我知道错了,您能原谅我吗?我知道,您非常关心我,希望我的成绩再好一些。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做个让您满意、让父母放心的好学生、好孩子„„

案例反思:

多么懂事的孩子呀!想到自已有时会对他们大声地批评,甚至是惩罚,完全忘记了他们还是一群孩子,他们不仅可以忘了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收到不到良好教育效果,反而会疏远我们之间的关系呢?而当他们变得不再愿意亲近我,而是躲着我,不再对我微笑,而是漠然地看着我时,我的心就会很疼,我明明是喜欢他们的,表现出的却怎么不是如此呢?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的教学经验显然还远远不足,所以,我也要像小鹏那样下决心,从现在开始,多读教育名著,吸取名家经验,同时多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做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对孩子们负责,给他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以上案例选自《小学

第四篇: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后进生转化案例(精选)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后进生转化案例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语言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那就是因人而异,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鼓励和宽容。

一、给孩子一份信任,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后进生与一般孩子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行为上,更在于心理上。由于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批评甚至责骂,因而会滋生出一种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后进生在改正缺点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因而容易使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缺乏信任。后进生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往往又会造成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紧张,而这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因而老师要充分信任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到值得信赖的角色感觉。

我这次带的班上有一个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开学第二周,黄某连续两次早操迟到,同时女生委员也反映,黄某从不搞寝室卫生,与同学相处也不融洽,关系比较紧张。无独有偶,科任老师也反映她上课睡觉,很少听讲。所有关于黄某的负面信息加在一起,使我不得不引起重视,决定着手解决她的问题。

但是,怎么解决呢?

把她叫出来一顿猛训?还是叫她写保证书,逼迫说什么“永不再犯”之类的话,再或者在全班同学面前毫不留情当面剥皮,使之无地自容,收敛本性?这些惯常的招数都一一在我脑海闪现,可在一刹那间,又马上被我一一否定:简单粗暴,没有人情味,且很难奏效。考虑再三,我慎重地拨通了她家的电话。

在电话里,我只字不提她违纪的事,只是说她可能还没有适应新环境,心情不太好,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不够积极。而后,我旁敲侧击地了解到了她的家庭和成长的环境以及她在家的表现,从她的父亲的嘴里得知原来黄某处在一个重组家庭,生母对她不闻不问,生父在农村小学任教,平时忙于工作,即使有时间,也只将目光与心灵聚焦于再婚生子身上,黄某平时和爷爷较亲,亲人对她的关怀也主要来自于年迈的爷爷。处于青春期的她个性叛逆,意志薄弱,因涉世不深,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又因特殊的家庭成长环境,导致她性格孤僻,没有朋友,而且由于爷爷平时的娇惯,她懒惰怕吃苦,说话刻薄,同学们更加疏远她。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我觉得黄某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是缺少关爱,她目前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的训斥与批评,而是理解与爱。

第二天,我把她叫到教室外面,娓娓地跟她交谈,问她为什么上课不愿听讲,在校表现不积极?是不是有什么老师不知道的原因?

这一问,一下就触到她的痛处,一时间,她泪眼婆娑,痛哭流涕,非常激动地诉说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她说:“我在家里就是一个多余的人,没有人关心我;在学校里同学们也不和我好,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我的生活毫无乐趣,我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我任凭她哭诉和发泄,直她的情绪逐渐趋于平静,才轻拍她的肩膀对她说:“你的情况老师知道了,老师也为你感到难过。老师首先要感谢你,因为你置身于如此复杂的家庭环境,却没有像某些孩子一样变坏,这证明你的本性是很好的。虽然在你身上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但这完全是正常的,不少青春期学生会遇到这些情况,只要你有信心并持之以恒,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还有,昨天我已经和你父亲通过电话了,我感觉,他是爱你的,你毕竟是他的女儿,只不过他平时比较忙,并且他有他的苦衷,但是他对女儿的爱是不可否认的。”

经过这一次倾心交谈,黄某在校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迟到了,也能较主动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给学生一些鼓励,就为迷途中的孩子点亮了一盏明灯。

后进生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许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我就那样,改不了了。所以,给予后进生鼓励和期待,鼓励他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期待他会做得更好,就为他们点亮了心灵之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对黄某在以后的学习和班级活动中所做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给予诚恳的鼓励,并对他寄予期望。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外来的对教育主体的期望,可以转化为一股巨大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主体对目标的追求和实现。

也许是出于对老师的感激,也许是在自己的努力过程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此后的日子里,黄某经常找机会与我接近,我决定趁热打铁,一方面针对她在学习和活动中所取得的进步在班上公开表扬,帮助她在班上同学中重新树立形象;另一方面经常将班上的一些工作交给她去做,帮助她建立自信心,让她明白自己也是一个有用之人,同时也应该为班级肩负起一份责任。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黄某与刚进校时相比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都显得精神多了,也开朗多了,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惟一不足的是学习上还是不够努力,显得比较懒散,想到这可能与她以前的基础和习惯有关,我便经常主动地找她聊天,给她举一些前几届学生中成功的例子,鼓励她多学专业知识,多积累点经验,并根据她的实际情况极力主张她报考导游资格证,虽然她最终没有能够取得导游员资格,但在我的鼓励下,她在学习上认真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给孩子一些宽容,就会收获耐心等待后的一份惊喜。

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会一次两次就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些形成了坏习惯的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常常回反反复复,所以要学会宽容,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我认为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宽容是一种感化引导的力量。

在第二学期开学不久,黄某的老毛病又犯了:上课顶撞老师;对分配的卫生任务置若罔

闻,导致班级卫生工作失分严重;对班干部的忠告爱理不睬,甚至出言不逊,还想动手打人,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公愤。

虽然我也知道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且也会出现反复,但对于黄某再次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还是让我大为不解,或许因为对她付出的比较多,因此对她的这一反复也多少有些恼火,真想狠狠地训她一顿。但冷静下来后仔细想想,恼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暴风骤雨的训斥,气急败坏地说教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前功尽弃。同时,突然想起她的家庭环境,是不是又有什么特殊原因刺激了她呢?想到这里我决定还是心平气和地与她进行一次交流。现在回想起来,幸亏是当时的宽容才使我再次赢得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让我真正赢得了一个后进生的心。

记得把她叫到办公室后,她满以为我会劈头盖脸地对她一通训斥或者数落,所以一开始便装出一付无所谓的姿态。但当我把一杯热茶递给她,并充满关切地问她:“这几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你能和我说说吗?”她竟然一下子显得不知所措起来。良久,她怯怯地问道:“老师,我知道最近我的表现很不好,你会怎么罚我呢?会通知家长吗?求你不要通知家长好不好?不然后妈又会骂我的。”见她这样我也便单刀直入:“好吧,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暂时不通知你的家长,但是你必须答应我的条件:第一,给同学赔礼道歉;第二,告诉我你最近遇到了什么事;第三,你告诉我,如果以后再犯,老师该怎么做?”她答应了,说愿意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打人。

原来前几天她生日没有回家,满以为父亲会打电话来祝她生日快乐,可结果却令她失望了。“我的要求并不高,不用生日礼物,只不过一个电话问候而已,可是他都没做到。” 多么真诚的呼唤,多么无奈的呼唤!他的父亲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回应。

我安慰她并对她说,明年的生日老师和同学会和她一起过。她回教室后,我再一次拨通了她家的电话。第二天,我发现她的情绪好了很多,她告诉我她父亲打电话过来了,她生日那天刚好学校加班,忙得忘记打电话,还对她说对不起了。一周后,她父亲第一次来校看她,她简直像换了一个人,满脸的喜悦,走路的步子都轻快了,看到我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连续几个月,她真的再没有在同学中打人,一些小毛病也一步步地改掉了很多,人也比以前变得更加积极了。

直至顶岗实习,她再没犯过大的错误,我一颗悬了很久的心总算踏踏实实地放了下来。虽然,自始至终,她不是我班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她偶尔还是会犯点小错误,耍点儿任性,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缺乏关爱的学生,来自这等家庭的学生,一个如此毛病多多的学生,如果我当时不冷静,不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不与家长沟通,不以人为本,因为她一再扣分而采用粗暴的方式简单地做出处理,因为她拖了班上的后腿而“必欲去之而后快”,那么我想,今天的她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或许,她孤独的心灵寻找感情的寄托,陷入早恋的泥潭不可自拔;或者,她以网吧为家,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再回头;或者,她离开学校和家庭行走江湖,堕落、颓废,最终成为社会渣滓。我不敢继续往下想象——

前不久收到她的短信息:“老师,我们已经顺利抵达深圳,现在正在进行岗前培训。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我将把这作为我人生新的起点,付出十分的珍惜,百分的努力,踏踏实实地工作。我现在最想对您说两个字:谢谢!如果没有您的教导,没有您的爱心与耐心,今天的我还在黑暗的世界里处处碰壁,我的人生会不堪设想。谢谢您,老师!”看到这里,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同时我也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幸福和快乐。更重要的是,从黄某的教育经历,让我进一步懂得了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对待后进生应该具备的心态,那就是: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的苛刻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手持爱的心灯,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学生一份信任,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给学生一份鼓励,为他的每一次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给犯了错误的学生一些宽容,有了宽容,学生才能在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同时,我们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他带给你惊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下载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冯晓平)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冯晓平)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