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身于幼时,检身与平日》读后感
修身于幼时,检身与平日
——读《围炉夜话》有感
作者:王岩
学校: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所著,与《小窗幽记》、《菜根谭》并称为古人立身处世的“三大必备书”,久负盛名,影响深远。书中既有逻辑严密的专论,又有短小精辟、富于哲理的格言,使人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其蕴含的深刻道理。我读过之后,也被作者那渊博的学识和豁达的胸襟所感动。
书中开篇的小题目是:修身于幼时,检身与平日。内容是: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时,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说得是:教育子弟,关键在于要从小施行,从小培养他们光明磊落的人格与正直品行。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在内心反省自己,心存忧患意识,警醒自励,毫不松懈。古人很重视对于孩子的教育,注重从小就给孩子打下良好的根基。良好的道德品行越早在孩子头脑中产生,对孩子的将来越有教育意义。可见,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在小时候就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使孩子明辨是非,培养他们光明磊落、诚实正直的品格,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将大有好处。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头脑灵活,知识面广,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但社会复杂,孩子年龄小,判断力弱,更需要家长教师的引导。否则等孩子长大以后再来改造他,已经太难了。人的高尚品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养成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
书中这样写到: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这句话是告诉人们,真正平实可靠的不是那些花言巧语,而是那些看似普通的话语;如果能够谨守本份,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去和他人盲目攀比,即可逍遥于世,成为一个快活之人。然而,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多,能够身体力行的就更少了。书中还讲了苏东坡的故事,对我很有启发。人活着,都有很多欲望,也有很多快乐。当有太多不能实现时,就会不快乐。
与其不快乐,还不如放弃那些不能实现的欲望,快乐的生活。毕竟,快乐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做人就要做一个理智、能明辨是非、快乐的人。就像苏轼,虽一生坎坷,但他却总以一颗旷达的心来适应不同的处境,不仅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幸福,而且在事业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苏轼的经历说明,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做了多高的官,而在于以自己的生活为乐。做本分人,说本分话,这是最为平凡的一种人生态度。然而只有在平凡中才能够保持人的纯真本性,进而在平凡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幸福有时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自足、知足、快乐的感受,在人生漫漫征途中,时时感觉自己是快乐的,幸福的,其实那也是一种幸运,无论这幸运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是的,在读书的过程中,人的灵魂被净化了,情趣也变得高雅了,渐渐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也许这就是书的魅力。在“境界应有足,德血常自惭”一篇中,书中讲了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早年求学时,因家境贫寒,只得每天吃粥度日,被一位南京留守的儿子看到,他便从家里拿来饭菜送给范仲淹。范仲淹感谢后并没有吃,并说道:“我平时吃稀饭已成习惯,并不觉得苦。现在如果贪图这些佳肴,将来怎么能再吃苦呢?”后来,范仲淹显贵了,仍然注重节俭“非宾客不食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家人在他的教导下,也衣着朴素,他对家人说:“吾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吴志夫人亲自添薪做饭。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范仲淹是一个多么节俭的人,在生活条
件方面,没有过高的要求,一生朴素,虽然官做得很高,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还教育他的孩子不要贪图享受,对于衣食等物质方面的要求,要知道知足常乐。但对于得学方面的追求,要永不满足,如果只知道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不感兴趣,也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一般了。看来,人生有许多的事情应该知足,又有许多的事情不应该知足,要区分清楚,才能有所长进。
书中还讲道了处世的道理,作者认为,处世为人,当明进退之道:当刚则刚,当柔则柔;能直能屈,能进能退;刚柔相济,进退自如,方为大丈夫。宇宙内事,善担当,又要善摆脱。不争一时得失,不计一时荣辱。伸则平心应物,屈则藏器待时,挥洒自如,得其所哉。若如此,处世怎能不如行舟之桨,解牛之刀,周旋有度,游刃有余?在处世篇中,第一个小题目就是:处世替人想,读书己用功。就是凡事要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即能避免与别人发生矛盾。读书却要自己踏实用功,来不得半点马虎。
读过之后,我觉得这本书真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够领会其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
第二篇:《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读后感
读《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有感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这段时间有幸拜读她的著作《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一书,让我获益匪浅。在书中,我充分感受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对学生爱心的奉献。
于漪老师说: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我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总能学到别人的长处.我横比竖比,量别人量自己,越比越觉得自己有向前奔跑的动力.我想正是这样的一份动力,让我从书中,真正看到了于漪老师“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崇高追求和高尚人格。
在阅读于漪老师著作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并且时刻提醒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更好。做一名更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特别是书中介绍于漪老师从教历史转行到语文教学时的过程,让我感触颇深。为了能让自己胜任中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她认为除了要拥有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及人文学科的知识,更要有一颗爱学生、爱课堂、爱语文的情怀。她在书中写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份澎湃的激情,更要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多的是“育人”。我想,于漪老师想要告诉我们,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德育的传播。让我们拥有语文教育的大语文观。正如书中所写,教师应该是学生人生的同路人,学习途中的好伙伴,精神成长的引领者。我想这样的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的那样,教师是要付出一辈子的汗水的,“一辈子学做教师”,大师尚且如此,我们更需努力.在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自己从书中学到的精髓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质,让自己成为更合格的教师。
第三篇:责任心与执行力 读后感 张巍 写于2017年07月25日 给一维
责任心与执行力读后感
一.责任心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关键
责任产生使命,责任创造卓越。古代先贤荀子曾有精辟之语:“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一敬一慢道出责任心是做事成败的关键。
何谓“责任”?责任是一种品格。我们常说的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企业、对国家和社会所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不可能对别人负责、对工作岗位负责、对工作结果负责、对组织负责。所以,责任更多的不是体现一个人的学识和水平,而是体现一个人的品格、价值观和思想境界。其次,责任是一种能力。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人,会努力地、不断地学习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会客观地审视自我,不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更好地履行职责,让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驾驭工作的能力自然会得到不断提升。所以说,一个人可以不优秀,但不能没有责任,做人要敢于负责,要有担当。
执行力,就是实实在在履行自已的责任,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追本溯源,执行力关键是责任问题。有责任心,就不会有借口;有责任心,就不能讲借口;有责任心,执行力就有了筋骨;有责任心,执行力的实施才有落脚的根基;有责任心,执行力的实施过程才赋有生命力或动力。所以,要加强执行力,势必要增强责任心,而增强了责任心,执行力自然就得到提高,责任心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关键。
责任心,旨在责任重在心;执行力,重在执行偏在力。责任心与执行力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加强责任心是为提高执行力服务的,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责任心,执行力根本无从谈起,执行力是责任心的体现和最终落脚点,二者共同构成了优秀职工立足岗位、奉献于单位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二.增强责任心
增强责任心和提高执行力是实现组织意图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人,也是组织的人。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组织。在社会中,离开了组织,人的生活就会陷入混乱和无政府状态。一级组织要实现自身意图和体现社会价值,就必须依靠自下而上的强烈责任心和坚强执行力作保障。出台的政策、作出的决定、拟制的方案,本身哪怕再科学、再合理,若不落实,就会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所谓“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就是这个道理。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家主人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主人放弃其责任,则国必衰”。可见,责任对家对国对事业都极其重要。
责任出激情,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所以说,公司效能如何,主要看工作人员对工作、对事情有没有责任心,敢不敢负责任。责任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能力的统帅与核心。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有责任感的人,干工作不会找借口,不会挑肥拣瘦,不会推诿扯皮,而是发挥聪明才智,想方设法打开思路、拓宽眼界,千方百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可见,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守信,是对本职工作的出色完成。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不仅会失去社会基本认可,失去别人的信任与尊重,而且在工作中往往一事无成。履行职责的最大回报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人员将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因为,只有这样的工作人员才真正值得信任,才能真正担当起时代发展赋予他的责任。
增强责任心,就是要培养职工对单位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要把个人融入单位,以企为家,单位越发展,越要多出成绩、多做贡献;要保持对事业的激情、对工作的热情,爱岗敬业,认认真真地干好本职工作;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姿态,敢于正视困难,善于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责任,争创一流业绩。在提高执行力方面。执行力是单位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职工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提高职工的执行力,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素质,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
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虽然岗位不同,但都肩负着各自的使命。单位效益与发展,取决于我们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办法,就有较强的工作执行力,学校的发展就有活力和生机。放弃责任,或者疏于职守,不单是个人失职,失去自身更好生存发展的机会,也是为发展“添堵”。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担负起工作的责任,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狠抓落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能漫不经心,得过且过;要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位不在状态;要各负其责,守土有责,不能敷衍塞责,逃避责任;要责权统一,尽职尽责,不能遇到权力往里揽,遇到责任往外推;要在岗一日,尽责一天,不能患得患失,这山看着那山高。
三.提升执行力
提高工作执行力,有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工作能力,一个是工作责任心。两者孰轻孰重?答案是:责任胜于能力。提高工作执行力,说到底就是从细节着手,把工作落到实处。抓落实,求实效,就要从细节做起,坚决克服大而空的倾向,在抓具体、求精细方面做文章,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加大落实力度;就要牢固树立细而实的观念,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卓越的理念,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工作。
完美的执行不需要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是执行的障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就是要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上尉罗文接过美国总统的信时,他不知道加西亚在哪里,他只知道自己唯一要做的事是进入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并找到接收人。他二话没说,没提任何要求,而是接过信,转过身,全心全意,立即行动。他坚定决心,奋不顾身,排除一切干扰,想尽一切办法,用最快的速度去达到目标。一支部队,一个团队,或者是一名战士或员工,要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做出了承诺,而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诺是不应该找任何借口的。可以说,没有任何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体现一个人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的态度。
思想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动,一个不找借口的员工,肯定是执行力很强的员工。对一个员工来说,责任,就是一种职业使命,就要不找任何借口去执行。责任是使命,责任是目标。责任就是勇气,责任就是智慧,责任就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把责任放在心中,从点点滴滴做起;把责任放在心中,从诚信敬业做起;把责任放在心中,从不讲任何借口做起!在其位,谋其事,担其责,人人都能成为负责的人,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也就能成为能够高效执行的人。这样,一个个强大的执行力就会顶天立地,一项项事业就会充满金辉。
爱一维呦~
张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