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醒新年迎期末考 高三生父母别再唠叨
提醒:新年迎期末考 高三生父母别再唠叨
元旦过后,高三生将迎来期末考试。这次考试成绩对高考志愿填报有着比较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高三父母看重这次考试结果也无可厚非。但父母如果因过度看重成绩而在考前没完没了唠叨、紧盯孩子学习、给孩子施压,却是不明智的选择。
有些父母往往对孩子期望很高,总希望孩子事事顺从自己,稍有不顺从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这便成了唠叨。父母的唠叨一般总是指责多、批评多、抱怨多、鼓励少,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容易让孩子反感。
进入高三冲刺阶段,大多数孩子都在努力学习,为自身的梦想而奋斗。临考前,父母要控制好自身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只有父母心理减压了,才会把良好状态传递给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平复孩子紧张的情绪,孩子才能更专注地学习。
反之,父母如果过多地催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甚至不停地唠叨,则对孩子学习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甚至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父母不要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施加压力,要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学习空间,帮孩子树立信心。切忌给孩子制造新的焦躁感和压力感。
笔者认为,在期末考来临之际,高三父母要尽量把“考试”这件事放心交孩子自己去安排处理,父母要转移注意力,尽量跳出“考试”,帮孩子做好考试的辅助工作,打好后勤服务等“外围战”。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就是对孩子最有力的帮助。
第二篇:高三老师:提醒考前最好别再学习新知识
高三老师:提醒考前最好别再学习新知识
发布时间:2012-6-4 浏览人数:125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
每年高考之前的几天时间,我市各学校一般都会放假,尽量让考生把应试状态调整至最佳。但越是临近高考,考生和家长就越容易紧张,“自由活动”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对此,我市多位资深高三班主任认为,在最后几天考生尽量不要刻意去做什么,而是顺其自然。他们建议考生从认知、饮食、运动和作息时间等方面调整身心状态,从容迎考。
情绪好时就复习否则就休息
根据大多高三老师总结的经验,马上就高考了,再努力学习也不一定有效果,反而会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建议考生在剩下来的几天里,最好不要再学习新知识、练习新题型。
在考试之前,重要的是复习以前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头脑中学习内容的顺利提取,有利于考试的现场发挥。
在考试前,考生也不要去想要考取哪所大学,这个时候设想目标已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徒增压力。总之,在考试前几天,情绪好时就复习知识,否则就休息。
如考前很焦虑 最好进行放松训练
有不少考生在考前会很焦虑,想起高考就紧张。对此,老师们建议考生做一些专业的放松训练会更好。比如:在安静的房间里,平躺、闭上双眼,想象放松每部分紧张的肌肉,想象一些愉快的景色画面。或者在睡前进行低强度的体育锻炼,之后会很快入睡。
运动是最有效的情绪疏导工具,能减轻应激反应及其对生理的影响,有效释放压抑的情感,增强心理承受力。全身心地运动会使身体加速新陈代谢,使人的反应速度加快,促进睡眠,也能使人保持平和的心态。
作息要规律 不要盲目进补
饮食方面,考生需要多吃谷物,供给充足的能量,摄入鱼、肉、蛋、奶、豆补充丰富的蛋白质,搭配新鲜的蔬菜、水果,均衡营养,保持精力。不要盲目进补,可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如空心菜、芹菜等。家长可多煲汤给孩子喝,但尽量选择清淡滋补的汤。
作息方面要尽力将平日作息时间调整到与高考的时间一致。如果调整不好,也没关系,只要考生在高考前的几天里身体健康,就会在考场上有出色发挥。
第三篇:学联教育提醒高三生父母收集信息要趁早
学联教育 暑假班 一对一辅导班
学联教育提醒高三生父母收集信息要趁早
根据往年经验,国庆长假过后,一些特殊类型招生信息将陆续公布。艺术特长生、高校自主招生、保送生等招生政策大多集中在11月公布。由于这些特殊类型的招生考试报名、测试都有特定的时间,这就要求高三生父母要早留意相关院校的招生信息,提前了解报名时间,不要错过机会。父母要提前帮孩子留意相关信息,提醒适合报考的孩子在规定时间到目标院校报名、测试。此外,一些高校特殊类型测试时间安排上会有冲突,父母要提前帮孩子留意哪些院校测试时间冲突,并及时与孩子沟通,结合孩子文化成绩、特长等,有选择地报考,避免考试“撞车”。
父母除了帮孩子收集招生信息外,今年就有个别考生刚上学不到一周就退学,有的学生被录取了却不到校报到。屡屡出现,这些考生要么对录取的高校不满意,考前父母就充分收集高校和专业的信息,并与孩子充分沟通,结合孩子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科学填报志愿,学联教育特色:
学联教育 山东春季高考
第四篇:高三生父母要留意孩子心态变化
高三生父母要留意孩子心态变化
阶段,随着各类考试的密集进行,不少考生的父母发现孩子有些疲惫,成绩也出现了停滞不前或是倒退的迹象。相关老师提醒高三生父母,每次考试结束后,除了分数情况需要留心外,还要留意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如果发现孩子由于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疲惫感、厌倦态度时,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必要时可与老师取得联系,多方携手找出问题所在,帮孩子尽快走出“困境”,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期中考试前,我和父母对那次考试都抱有很大的期望。一个多月后,我要参加艺术特长生统测,所以期中考试成绩会成为我衡量自己所处位置、选择目标院校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微博]大一的小蔡回忆着自己的高三期中考试。“可能是由于太在意结果了,那次考试我发挥得并不理想。”一向处于班级前10名的她,考试成绩只排在班级中游。“成绩出来后,我的情绪非常低落,有些不知所措。感觉自己已经非常尽力了,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成绩公布后的一周内,小蔡用“昏昏噩噩”来形容自己。看到女儿的状态如此萎靡,母亲找她谈了一次话。在得知孩子的心结在于感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后,母亲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小蔡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记得那天和妈妈聊了3个多小时,没谈什么学习、高考[微博]之类的话题。我说说我的委屈,妈妈谈了她的所见所闻。聊过后,我觉得一次没考好并不能说明我没尽力、没希望了。所以,我决定重新振作,相信付出必有回报。”
“高三学生由于学业紧张可能会变得比较敏感、脆弱。父母要在关心孩子饮食起居、成绩进退的同时,更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心理教师张依雯表示,对于高三考生而言,争气的心理、竞争的心理、表现的心理、紧张的心理、恐惧的心理、患得患失的心理、侥幸的心理、自卑的心理可能都会在不同阶段出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当孩子由于某次考试状态有所改变时,父母要及时发现,并尽快了解其产生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帮孩子及时疏解不良情绪,力争用最短时间让孩子回到正常备考状态中。在学习节奏日趋紧张的现阶段,对于敏感的孩子,父母要更加“关照”:在家要淡化“高考”一词,不要把家庭气氛弄得那么紧张;在孩子面前尽量少主动谈考试,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处理学习上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