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异性交往,学习正确处理——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关教育措施建议

时间:2019-05-12 03:1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注异性交往,学习正确处理——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关教育措施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注异性交往,学习正确处理——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关教育措施建议》。

第一篇:关注异性交往,学习正确处理——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关教育措施建议

关注异性交往,学习正确处理——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关教育措施建议

一.异性交往的特点

八年级是孩子心理波动最大的一段时期,尤其在异性交往方面,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去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即使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希望去接近他或者她。最开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闹闹,简单的问答,还可以是以班级活动为主题的工作式的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很多孩子知道这不是什么爱情,只是同学交往。他们认为自己憧憬的美好爱情没有来临,所以,更多人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长大。

青春期,是恋爱的前奏,是步入爱情的序曲,孩子们恋爱是必然,而我们家长希望孩子们晚一些,再晚一些,怎么才能做到呢?

二.家长需慎重

首先,我们家长不要促成孩子将错就错地从误会、误解开始“爱情”。家长捕风捉影的批评、不信任的盘查、偷偷地窥探孩子的隐私、忧心忡忡地唠叨提醒,让孩子烦躁,加重其逆反心理。有异性朋友接触的孩子,会很小心,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感情,避免因为自己的一个小纸条、一次不期而遇的单独接触被家长发现,使得对方受到伤害,会加紧通风报信和联络,结果,两个人越走越近,越来越相互支持和信任,终于弄假成真。家长在这里起的是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其次,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孩子需要有人分担,而家长只会施压,不会减压,孩子就会对家长逆反。对孩子的不理解、不宽容,无休止的批评唠叨,使得孩子去寻求理解和同情,也是孩子谈恋爱的缘由。

再有,亲情是孩子的避风港,如果家庭不能给予孩子亲情,孩子很容易到异性身上寻找亲情。夫妻常年不和,打架、闹离婚,孩子最不容易接受,心里缺乏安全感。家长常年奔波在外,无力管孩子,孩子看着别人,再看自己,倍感孤独,也会容易去找安慰。

三.家长的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青春期的孩子,关注异性之初,会在家长面前提到某个异性。您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责备孩子心思不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然后询问一下情况,再想办法引导孩子,等想好了,有了办法再说不迟。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孩子知道此类事是可以和家长讲的,家长不会批评,以后遇到这方面的困惑,他就会向家长寻求帮助,这样家长就对孩子有了了解和帮助的机会。

二、孩子明白,从家长那里讨来的主意,总比向同学或者自己琢磨出来的办法要好一些,只有家长不把孩子吓跑,孩子还会来求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可以使上劲,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的好事情。

第二篇: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论文[范文]

近年来,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压力,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会形成学业不良。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是学校中不应被忽视的群体,为了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领域针对学困生现象进行了研究。本文尝试着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期望能对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指导,促进学困生的良好发展。

一、对学困生的理论界定

一些传统观点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低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这样的界定只是概括出学困生的部分表现,并没有揭示出学困生的实质问题。随着对学困生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困生问题的内涵。依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标准,将学困生界定为: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实际成就与其智力的期望值存在显著差异的学生。学习困难(1earningdisabilities)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Kirk(1983)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有关学习困难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认知过程方面。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开始把研究视线伸向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领域。对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因素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行为特征和社会技能方面。

二、对学困生心理特点的分析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困生自身特点和社会性因素两大方面。其中学困生自身的特点包括认知方面的因素和行为因素,而社会性因素则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几方面的影响。

1.学困生自身特点分析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是存在差异的。很多研究都证明了学困生在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也有研究表明学困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上均落后于一般学生而且其发展速度较慢。他们在方法性、计划性与总结性三方面表现最差,包罗了在元记忆方面的主要缺陷。同时学困生的解题策略应用与一般学生相比存在本质差别,他们不能掌握准确灵活的迁移策略,因此学困生在同样学内容的接受和巩固方面存在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学生的自信心严重丧失,自卑感重,对周围事物过分敏感,烦躁不安,经‘常陷入高度的焦虑状态中。由于学困生的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甘居下游,得过且过,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如坐针毡,注意力涣散,容易分心,做事缺乏责任心、上进心,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他们的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意志力薄弱,并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他们存在如此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他们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反馈比较麻木,习惯了父母和教师的消极评价,很少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2.影响学困生的社会性因素分析人是社会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影响学困生的社会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目前社会公认的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由于竞争的激烈性,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唯学历”的观点,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人们不自觉地给学生施加了无形的压力,造成他们沉重的学习负担。在这种重压之下一些学生选择了逃避,并且产生了厌学心理。家庭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子单位,它是孩子进行社会化活动的基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和行为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整个家健的教育氛围和环境都会对儿童造成深远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的管教、帮助以及指导的程度都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儿童的学习环境。在关系紧张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长期处于无助、孤独和迷茫的状态中,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进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父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也会造成儿童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少,倾向于拒绝或否认孩子的一切进步,用简单的批评、指责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自信心丧失,由害怕、无助转变为逃避、厌恶学习。除了家庭因素之外,另一个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学校。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学校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其中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最为直接。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关系是学困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研究发现,一般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较低,学困生对教师存在抵触情绪,师生关系淡漠、疏远。他们很少获得教师的关注,教师对学困生的期望值也低,不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这样使得学生很少获得成功体验,加速了不良行为的出现.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同伴关系也是学校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同伴接纳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学困生的同伴接纳水平较低,往往被同伴排斥。他们常常因为处理不好同学关系而陷入孤立的境地。㈤长期的孤立与排斥使得学困生的心理受到很大伤害,他们变得自卑、敏感、逆反进而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产生厌恶心理.敌对倾向严重。总之,家庭和学校是学生进行社会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与家庭和学校的关系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对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随着学困生心理特征研究的逐渐完善.人们开始把重点放在对学困生的干预上。关于学困生的干预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且进行了简单的实践研究。针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一些有效的教育对策。1.关注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学困生由于长期受到家长、教师的冷落与消极评价,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极度的焦虑、不安与无助。学困生通过与家长和老师做对的方式来表现对他们的不满以此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是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因此身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透过学生的不良表现看到他们存在问题的实质。家长和教师应经常自问是否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否体会到他们的失望与无助。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和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放弃旧有的、先入为主的思想,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可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又进一步巩固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学校。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和开朗的性格。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活动的基地,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但给孩子提供了心理支持,而且也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这就给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正常发展。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学困生学习活动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不应仅以学业表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对待学困生,争取和学困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春风化雨,以情感人,以爱动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学困生进步的心理情境。

3.增强学困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基石。针对学困生责任心差、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以及自卑感严重的特点,教育者应该从多方面塑造学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从具体的教育事件中培养学困生的责任心,让学生学会自理自立,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懂得学习也是自己的事.其他人无法替代,让他们拥有责任意识,能够对自己负责。二是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困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创造一些让学困生参与的学习活动和机会,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被人接纳、关注的心理需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活动来磨练学困生的意志力,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的信心。三是从个人经历出发教会学生面对挫折。学生遇到的挫折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愿望等面对挫折每个人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通过对挫折进行心理疏导来教会他们拥有客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寻求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挫折中成长,迎接时代的挑战。

纵观几年来我国关于学困生的研究情况,我们对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已经基本了解,并且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提出了相尹小学寂与管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例如:在教学平均数问题前,先让学生了解所要学的知识,再动员他们去调查自己家里近几个月的用电和用水情况,为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通过对生活素材的处理,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来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有几个月的用电和用水量比较大..这样,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应该向水电部门提出哪些建议等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进一步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应用性这种渗透方法,有力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拓展了渠道,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行课中开放,促进自主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开放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改变课堂提问的单向性,即教师问,学生答。开创“教师一学生”、“学生一教师”的双向提问式教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最终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实行课后开放.提供自主空间。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把某一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相信学生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提倡把问题带到课外,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制定课后计划、学习内容等;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着通过生活实际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应的教育对策目前更多的学者心理科学,把精力投向学困生的干预研究上,从多方面关注学困生的发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学习因素的关展、以期通过教育手段有效地促系研究进学困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篇:八年级学生学习“懒惰”成因解析与应对措施的探究

八年级学生学习“懒惰”成因解析与应对措施的探究

【论文摘要】本班学生学习懒惰现象较严重,笔者通过了解与归因,从内因来讲主要是由学生不成熟的心理导致懒惰行为产生,从外因方面来说,主要是家庭教育的迷失、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而形成的。学生不成熟的心理主要表现在道德缺乏、情感残缺、意志薄弱三方面。家庭教育的迷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类家庭:亲情缺乏型、粗暴干涉型、溺爱放任型、品德不良型。学校教育失误除了学校制度以外主要在于教师缺少爱心和缺少耐心。笔者提出四条措施:一是教师要无条件的接受并给学习懒惰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二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习懒惰者的闪光点。三是建立互助学习小组,激发学习懒惰者学习兴趣。四是通过家校活动,改变家庭教育方法。经过两个多月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提出了困惑:何时我们学校教育真的能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假如不能,随着时间推移,这样做是否真的能从本质上转化学生的学习惰性?

【关键词】懒惰现象

成因解析

应对措施

探究

【正文】

本学期我接受了一个新班——八年级的一个混合班(由我校七年级时两个问题较多的班级,加上童家、乌石的学生撤并成四个班中的一个班)的教学工作,第一次见面就发现,本班学生学习情绪不高,晨读课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在认真诵读。通过一周时间持续观察,发现本班学生学习惰性特强,特别是八九个男生晨读课基本上难得开口,更别说上课了,并且发现十几位学生拖交作业、甚至不交作业问题比较严重,组长、课代表催都不起效果。即使老师亲自去催,还有五六位学生拖拖拉拉、乱涂一通,并随着教学任务的增加,此问题有越演越烈之势。

面对前几届都未曾遇到的情况,我陷入深深思考:虽说在五十多人的班级中较懒惰的只有十几个人,经常不交的才五六人,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他们,将会给班级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多大的冲击,更会对其他学生起到多大的负面作用,这将直接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伤害其他学生的学习情感,同时更会让这些学生懒惰陋习根深蒂固,势必影响他们将来人格的健康成长,限制他们在社会上的发展。

为了班级的科学管理,更为了让这些有缺点的学生也拥有完美的人生,我觉得我有义务、更有责任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因此我决定必须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多角度考虑,全过程负责:时时处处关心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宽容他们、理解他们、爱护他们,做他们的贴心人。第一步,我先通过侧面了解,对他们行为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做到心中大致有数。比如通过周记《我说我家》、《说说我的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老师或父母:曾经给予我抹不去的心灵伤痛》、《我的班级我做主:班级新蓝图》,通过主题班会“曾经辉煌的我”、“态度决定一切”等来了解学生心理、行为意 识的认识与成熟程度。第二步,我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待人处世的情感态度。第三步,我通过和他们一起打球、多次谈心来直接了解他们如此懒惰的原因。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他们学习懒惰形成的内因、外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懒惰现象的成因

通过两个多月的观察以及和学生接触了解,加上参阅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有关书刊,我认为学生懒惰行为的形成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内因方面来说,主要是初二的学生心理发育正处于易受外界多重影响而多变的不成熟时期。从外因方面来说,主要是家庭教育的迷失、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客观外因对学生懒惰行为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自身心理内因。

(一)学生不成熟的心理是导致懒惰行为产生的内因

初二学生刚处于十四五岁的年龄,而这个年龄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矛盾统一时期。一方面,他们步入了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也处于向成年迈进的非常时期,摆脱了小学阶段对老师、家长的完全依赖,逐渐有了一定的自主判断意识,开始强烈渴望形成自我的独特个性。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还处于比较幼稚的时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在行为判断上走极端,缺乏自我控制力,处理问题时往往凭自己的一时的喜怒爱憎来取舍。初二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

1、道德缺乏。

由于现在学校虽说全面贯彻义务教育,但实质上还是侧重教学成绩,而忽视道德教育,有关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或枯燥说教,连班会课也被文化课给挤跑了,学生缺少道德行为教育,加上思想幼稚而又缺乏社会阅历,头脑中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是非概念,根本无法分清平时学习生活中何为善念何为恶念,缺乏理智,不能全面看问题,喜欢凭着自己的片面理解作绝对的肯定或否定。比如把和老师顶嘴看作是“勇敢”,把穿奇装异服和怪异行为看作是“潇洒”,把积极为班级做事情的同学看作是“出风头”,把晨读课认真读书的同学看成是“假正经”,把教师的得力助手称为“马屁精”,把平时热心为他们纠错的同学看作是“多管闲事者”,把实事求是反映情况的同学看成是“叛徒”。这些道德认识上的错误,容易导致不良行为的逐渐形成,缺少积极向上的动力,自然而然容易消极,从而养成学习惰性。邹强、胡永锋基本属于这一类。

2、情感残缺。

现在的初中生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父母、长辈的百般溺爱,往往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受不良的社会风气诱导、家庭教育的误导、学校教育的偏离的影响,变得自私、任性,不懂得如何去关心他人,不懂得与人分享快乐,自己也喜欢独来独往,不能和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家和父母争吵,在校和老师冲突,在班里特别容易和同学发生矛盾,处事较冲动,为人较消极,得不到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加上平时缺少倾听者,这样在学习中就缺少动力和活力,感觉在学校很压抑,总觉得老师、同学跟自己过不去,学习也失去了兴趣,一旦放松,逐步变得懒惰起来。饶建强、周飞基本属于这一类。

3、意志薄弱。

由于小学时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老师,到了初中有些事就要靠自己来面对,因此有些初中生一下无法适应,总觉得父母和老师抛弃了他们,再也不管自己了,就觉得痛苦、自卑,做什么事都无所适从,根本经不起挫折,对自己的要求也逐渐降低,学习中稍微遇到一点难题就不肯钻研,自动放弃。有些学生在教师努力教育下有过起色,但教师一旦放松对他的监督,马上就经不起诱惑而出现反复。正如吴欢钦在日记中所说:老师,我也知道学生不读书、不做作业是不对的,我也不想被老师批评,可我不知道为什么一拿起书本就想睡、就想玩,根本无法控制自己,其实事情过后我也挺后悔的。方文也基本属于这一类。

(二)家庭教育的迷失

通过谈心和了解,我发现这十几个学生一半以上来自问题家庭,追究他们的成长轨迹,其实他们最早养成懒惰的习惯绝大多数都是由家庭教育的失策所引起的。这十几个学生主要来自这么几种家庭:亲情缺乏型、粗暴干涉型、溺爱放任型、品德不良型。

1、亲情缺乏型。

这部分主要来自父母离异或父母婚姻处于边缘化的家庭。父母双方要么都把孩子看作今后生活的累赘,或把孩子作为控制、打击对方的武器,孩子成了他们出气的载体。在孩子教育责任的问题上都相互推委,当作皮球踢来踢去,根本没有时间去关心、管理和教育孩子,更不要说和孩子进行心灵上的交流,造成孩子情感流失,容易养成偏激、冷淡、仇恨的心理,对一切东西都持怀疑态度,抱着对抗和破坏的心理,消极地接受,根本没有了那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学习。钱伟同学就是处于这样的家庭。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各自有了相好,家庭形同虚设,两人除了给点零花钱其他方面都不管钱伟,把他托放到外婆家,一年难得在家团聚,造成钱伟对父母痛恨的同时对别人的关心也持怀疑态度,并且容易激动,和同学之间由于语言不合而发生身体上的冲突较多。加上外婆年事已高,根本没时间与精力管理他,钱伟在校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讲话,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根本不会花时间学习。

2、粗暴干涉型。

现在许多父母在生活上对孩子非常关心,在学习上要求也挺高,甚至过于严厉,但是在管理上却相当疏松。平时只注重孩子的文化学习成绩,而缺少和孩子沟通,在教育方式上由于缺乏教育理论的学习,加上父权思想的影响,规定孩子不许干这不许干那,根本没有平等概念,孩子一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轻则责骂重则拳掌相加,这样孩子根本得不 到父母的关爱,时间久了和父母之间就疏远,容易自暴自弃,并且容易和不良的同学到一起玩,从而走上厌学之路。翁翔同学就是处于这样的家庭。父亲做生意,钱较多,但常年在外,和翁翔在一起一开口就是问需要多少钱或者考了几分,其他情况根本无暇过问。假如成绩不理想,也不问原因就是打骂。慢慢造成翁翔恐惧心理,一看到父亲就害怕,在父亲面前老老实实,话也不多。一旦父亲不在,翁翔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平时就经常和几个辍学的人在一起玩,学会了抽烟和喝酒,还曾经在校外打群架,根本没心思读书。

3、溺爱放任型。

由于只有一个孩子,许多父母对子女溺爱、百般袒护,根本没有原则性可讲,只要孩子提出要求,总是想法设法满足他,对孩子的品行不管不问,老师反映他孩子的问题,却为孩子百般辩解,说孩子小,长大就懂事了,长此以往使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甚至发展到为所欲为的地步,此类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在学习。饶建强同学就是处于这样的家庭。由于母亲怀孕时已是大龄,生产时大出血,因此对这个儿子是百般疼爱。饶建强在班里以老大自称,经常欺负、辱骂同学,还夸口说只要不把人打死,其他什么事他妈妈都会摆平的。平时作业不做,经常迟到,还要旷课,甚至对教师撒谎。老师在家访时和他母亲反映此问题,他母亲不但不着急不劝阻而且还出面为儿子圆谎为儿子辩解,使得儿子不但不知错,反而变本加厉。

4、品德不良型。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父母自己素质低下,整天沉溺于赌博,好吃懒做,行为粗鲁,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怎么能学好呢?吴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吴可是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原本家庭挺温馨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学习,在小学六年级时成绩还处于中上。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父亲迷上了赌博,家里的氛围就开始变得沉闷起来。随着赌博经常输,父亲的态度也越来越坏,对吴可也不闻不问。后来发展到为了赌博而去盗窃,结果被抓,判了三年徒刑,吴可觉得很没面子,从此开始消沉下去,最后走上不愿读书的地步。

(三)学校教育的失误

虽说当前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并且标准是一刀切,让一部分的学生感到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较重,特别是基础本来就不好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遭到极大的打击,从而产生学习懒惰学生。

1、教师缺少爱心。

那些所谓问题学生其实大多数是成绩不理想者,这些人更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护,但由于现在学校的考核制度往往把教师的评优平职考核直接和学生成绩挂钩,使得教师平时就是抓成绩。这些学生不但很难得到老师表扬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且往往成为教师的 反面教材。一旦迟到或作业未交,老师从不问理由总是在全班面前批评、斥责,甚至罚抄罚站。造成学生易受同学嘲笑,慢慢养成不交作业,发展成旷课、逃学等不良行为,进而拒绝和老师合作,导致与老师对抗。蒋鸣同学刚升入初中时是班里的第六名,现在在班里是三十几名,退步为什么这么大?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缺少爱心,没有尊重学生,无意见伤害了学生。正如蒋鸣在日记《老师或父母:曾经给予我抹不去的心灵伤痛》中提到,他学习兴趣减弱就是因为七年级时某位老师在全班面前辱骂他而造成对学习反感的。

2、教师缺少耐心。

懒惰学生有很大部分起源于平时上课时听不懂,课后又无法补,加上不敢问或有时问了也没有人帮助解决,继而发展成作业不太会做到不做。有些教师虽然会对学习困难生进行一些辅导,但平时更多时间关注的是优质学生,不可能在他们身上花费很多精力。几次以后就失去耐心,把困难学生丢在一边不理睬甚至斥责一通,这样使学生原有激起的一点兴趣又消失了,并且厌学情绪加重。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较大,对我校的学生来说,特别是游戏机室和网吧的诱惑更大。在学校周围就有十几家游戏机室和网吧,意志薄弱的学生根本无法逃脱这重重包围,何况在虚拟的世界里自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在这里能得到自我的价值体现,容易从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满足。周飞就属于此类。周非原来虽说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成绩也不好,但还能坚持按时到校,按时交作业,是个遵守纪律的学生。后来某天被老师批评,懊恼的他被同学拉到网吧玩游戏,一玩就玩上瘾,从此整个人都变了:整天眼睛昏昏迷迷、无精打采,上课几乎都在睡觉,老师不催,作业就不做,后来发展到旷课去上网吧。

二、学习懒惰的应对措施

由于学生懒惰行为不仅仅是学生不成熟的心理所引起的,更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由于我们学校教育无法直接对社会负面影响产生作用,更没有权利去改变与制止它,因此教师应该从我们工作实际出发,着重从改变教师、家长教育理念入手,力所能及地来转化我们学习懒惰的学生。

1、教师要无条件的接受并给学习懒惰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

教育界有一句经典的话:爱是最好的老师。从懒惰现象的成因中我们就知道,学习懒惰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而引起懒惰的,因而教师首先要在思想态度上进行变革,对学习懒惰的学生做到教学三部曲:一是课堂巧妙提问,创设表现机会,提高学习兴趣;二是作业精心设计,寻机适当面批,体验教师关爱;三是课后及时辅导,时常引导修改,杜绝懒惰念头。其次,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懒惰的学生在学习上要适当降低要求,不提过高要求,无论是作业还是学习目标都按照符合他们的水平来制定。比如别的同学周记要求四百字以上,他们只需要二百字左右就行了,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摆脱失败的阴影,重新获得学习上的信心。第三,教师要无条件的尊重他们,学习懒惰者看上去让人感觉好象没有羞耻心,其实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也有着强烈的自尊,作为教师不能随意的去揭他们的短,更不能去体罚他们,不然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时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习懒惰者的闪光点。

教师只要多和他们接触,多和他们交流,就会发现他们在学习上虽然懒惰些,其实在某些方面有时候挺优秀的:有的对人非常有礼貌,有的劳动非常积极,有的非常有正义感,有的体育成绩突出,有的和同学关系融洽,有的非常热心为班级做事。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有助于学生利用优点来克服缺点。比如运动会,方文去跑一千五百米并取得了第一名。教师及时表扬他,这让他在为班级出力的同时,更让他的自尊心在同学面前得到维护,自然在学习上也有了不小的触动,很明显的是运动会后方文的一篇周记就达到了五百多字,作业也开始自动上交,并且内容和字迹都有了进步。因此我想说:只要教师多一双真诚而又善于发现的眼睛,学校就会多拥有五十个闪光的孩子。

3、建立互助学习小组,激发学习懒惰者学习兴趣。

因为学习懒惰者有很多是由于学习上有困难,要改变他们必须先让他们感觉学习上有人帮助,发展还有希望。因此我班建立了多重互助学习小组。第一重是安排同桌和学习懒惰学生结对,着重负责督促他认真听课、按时交作业并进行学习上的关心与作业上的辅导。第二重是全班按成绩好坏混合分成十二个学习小组,每组安排组长课余时间在学习上多和学习懒惰者交往,以自己的好学品质来感染他,以小组的力量来引导他,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第三重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分别和二至三个组中的学习懒惰者结对,对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要保证每月一次的谈心机会,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思想,班主任还要及时和家长联系,了解他们在家的变化,适时进行表扬,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4、通过家校活动,改变家庭教育方法。

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因此班主任除了要及时家访还要及时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不但从家访、家长会中了解到自己子女的优点,更要让家长学到科学的育子理念。对那种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的家长,要求他们每月不少于两次,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进行生活上或学习上的交流,并且让学习懒惰的学生以周记的形式来体现;每月工作再忙,周末也必须至少抽两小时陪孩子到附近走走。对亲情缺乏型的家庭要求他们协商好,至少在子女的面前要创设和睦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家的感觉,即使无法避免家庭破裂,也要让孩子体验到无论怎样你们都会爱他,而不应该 把气出到孩子的头上。对溺爱放任型和品德不良型的家长则要他们好好想想自己这样做对子女的影响是相当有害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鼓励家长订阅《家庭教育》的同时又搜集一些由于家庭教育不当而造成可悲后果的资料发给家长,在家长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翁翔的父亲当时就说:我的教育方法太落后、太粗暴了,也真苦了我的孩子。

三、体验与思考

两个多月后,我再回过头来仔细看学习懒惰者的情感,发现他们明显多了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和老师也开始乐于交往了,学习兴趣也有了提高,特别是方文、翁翔、周飞、吴可等几位同学,能认真参加晨读,特别是吴可第五单元的三篇古文都背了;作业开始自动上交,周记也认真多了;控制能力有了改善,如周飞上网吧的次数明显减少;大家的成绩也有了不少的进步,如方文在这次期中测试中由原来的二十几分进步到五十四分。当然,要转化他们多年来形成的懒惰行为是一项长久而又艰巨的任务,既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半途而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果。但同时我又陷入深深地思考:何时我们学校教育真的能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假如不能,随着时间推移,我这样做是否真的能从本质上转化他们的学习惰性呢?

【参考书目】

1、沈德立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孙义农

《初中生心理辅导》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下载关注异性交往,学习正确处理——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关教育措施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注异性交往,学习正确处理——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关教育措施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