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 庭 教 育 点 滴
家 庭 教 育 点 滴
东宁县实验小学六年一班刘俐彤家长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
然而然的养成了。
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我以前心里一直不踏实,就是我感觉自己内心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可信赖的整体价值体系来教育孩子,这一段时间在断断续续对传统启蒙经典的接触过程中,一边反省自身的行为道德规范,一边省思孩子成长的种种表现,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线索和方向,我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给她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到现在学了几年了,他很有兴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孩子喜欢手工制作,我就给他提供材料,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有时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看到孩子敢于动手去做并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此外,我们还喜欢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孩子本来就爱跑爱跳,让他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生活,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有着深刻影响。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作为家长,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从正面影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氛围;让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任务或作业;从小教育孩子有礼貌尊重他人;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从而了解孩子的想法;对待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要及时鼓励。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她的目标。她希望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带给他一份惊喜,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文字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这与暴风骤
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进步。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纸条的内容将不再是单一的表扬啊、批评之类,逐渐会扩展到推荐一本书啊,介绍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个需要动动脑筋才能回答的小问题啊,甚至包括对某个观点的探讨等等,内容开始五花八门,这对于他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帮助。如此来来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
“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孩子需要鼓励,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他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他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都给了孩子很多的鼓励和赞赏,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让他有这样的积极的思想我认为是很可贵的。
虽然赞扬和鼓励是主要的,但有些时候,批评也是不可少的。在孩子的学习上,有时候他考试的分数少了,他会觉得不开心,但是,我们不会因此去严厉的批评他,有时候帮他找找原因,有时候提醒他应该怎样去做。所以,他从来不会因为考试分数少不敢告诉家长。教育专家徐国静老师说,如果家庭教育仅限于如何培养儿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质,那么 这样的家庭教育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父母素质不高,怎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又怎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时候,你处处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指挥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不曾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渐渐长大,你将会和孩子越走越远,代沟也随之产生,从而难以把正确的思想和经验传递给孩子,导致教育的失败。但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时,你距离成功的父母也就越来越近了。
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新世纪优秀的接班人。
第二篇:家庭教育点滴体会和看法
宝宝家园教育
传播幼儿教育知识,提供更好的学习和交流经验,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拥有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家庭教育点滴体会和看法
孩子是祖国的明天,是父母的希望。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家庭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使家庭教育更加有效,是每位家长都应该关注的。在此我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多给孩子讲故事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应当顺应孩子的这种天性,多给孩子讲故事,利用故事这种方式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讲故事时应尽量用普通话、用书面语,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规范化的语言。一则故事要重复讲,加强孩子的记忆,孩子会越听越有趣,再让孩子复述讲过的故事。我给女儿买了很多绘本类的书籍,那些书有精美的图画,有的还是图画和文字相结合,即使孩子不识字,但是她在图画的帮助下也能看懂,并能讲述。
二、要在适当的时候多和孩子交谈。
可以用提问问题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我认为这样孩子可以增强她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有时在公园里或在路上遇到有乱扔垃圾的现象,我会问她这样做是不是对,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会告诉她怎样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同时也让她学会遵守社会公德。
三、要坚持自己带孩子。
我觉得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让老人帮忙带孩子,因为我们作为家长白天上班,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少,如果晚上再不带她,会很难了解孩子,所以要利用一切可以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要和她交朋友,要尊重他,适当的时候把自己也变成小孩,顺应孩子的喜怒哀乐,让她和父母没有距离,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的心声。
四、要让孩子学会团结同伴、帮助别人,让她学会自己处理问题。
如在玩游戏时,孩子意见不统一时,我们不要急于出面,应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接解决,并对他们的决定表示尊重。记得台湾著名营销专家余世雄老师曾说道: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不要问她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因为幼儿园老师不会单独不给我们的孩子吃喝。要问她今天在幼儿园帮助同学吗?老师做了哪些事情?有没有团结同学,出现了状况自己有时怎么处理的?这段话对我的启发很深刻。
五、培养孩子要坚强。
不要孩子学到的知识成为口号,只说不做。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把身边一些好的事迹拿出来让孩子学习。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无需操之过急,我们应该相信孩子、鼓励孩子,松开我们的双手让他们自由地飞翔,未来的天空一定有他们展翅的身影。
第三篇:幼儿家庭教育点滴心得
幼儿家庭教育点滴心得
初为父母的我们,都没有经验,只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伴随着这些成长中的喜怒哀乐,积累了点滴心得,将它们整理如下:
一、孩子是我们生的,不是父母生的。
为人父母,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任,而负责任的第一条,就是要亲自照顾孩子。很多父母会说:“我们真的太忙,没法照顾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实如果要真的调查父母工作状况,忙到真的没办法抽时间照顾孩子的,恐怕还是少数吧?我有一个朋友,在银行搞贷款业务,每天东奔西跑,早出晚归,可即便如此,她还是每天挤时间出来给孩子做饭、关注学习,只在实在脱不开身时才叫上自己的父母。另一个朋友更牛,她不但每天亲自照料孩子的起居饮食及学习,还为了孩子上的学校不断调工作,孩子在哪里上学,她就调到那附近去,工作上照样得心应手,孩子还得到了最好的照顾,实在让我佩服。可惜的是我们身边很多孩子的父母不但不亲自照顾孩子,连自己也要父母来照顾。上一代人忙了一辈子,到老还是不得清闲,天天给儿孙做饭洗衣,甚至有时还遭抱怨,于心何忍啊!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再忙,也挤些时间出来照顾孩子,就算真的挤不出来,为了孩子,牺牲一点点工作,难道不值得吗?
二、不要总认为孩子还小。
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什么事都想靠自己解决,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到,非常在意大人给他们的尊重。因此要平等地对待孩子,蹲下来,把他当成同龄人,认真地和他对话。我在网络上搜集到了一些有关这一点的具体做法,整理如下: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5.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6.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7.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8.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9.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0.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11.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12.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13.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14.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15.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16.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17.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18.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1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20.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三、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比谁都聪明。
大家一定都见过这样的场景:几个妈妈围在一块儿,无比自豪地吹嘘自己的孩子有多聪明。老人们在一起吹嘘起孙子来就更夸张了,他们丝毫不怀疑自己的孙子将来一定比周围这些孩子强。其实这都只不过是对孩子的爱产生出的奇妙感觉而已,但是不用担心,这很正常。我在孩子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就注册了摇篮网定期监测孩子各方面的生长发育状况,发现我的孩子各方面均表现平平,仅仅达标而已。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免不了在孩子有大的进步的时候飘飘然地想:我的孩子好聪明啊!旋即事实和理智又告诉我:别的孩子也很聪明。所以与其在这里飘飘然于自己孩子的聪明,不如多想一想怎样让孩子养成凡事多思考的习惯,怎样给孩子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相信会给他的成长创造更大的空间。
四、正面激励永远比反面批评有用。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真的不假,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点,但是做起来就很困难。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发现,越夸奖他,他能把事情做得越好,甚至本来做不了的事,都能做到。反之,如果总是批评孩子,盯着他的缺点不放,就算在你的监督下做好了一件事,一旦逃出你的视线以外,便将原来的毛病如数奉还。关于这一点,我也在网络上看到了相关一些具体的作法:
1.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2.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4.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5.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6.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7.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8.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9.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10.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1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以上四点,均为我的一些浅短薄见,希望能发挥它的作用,共同关注孩子成长。
姓名:毛红玉单位:贵阳市白云区第六小学通讯地址:贵阳市白云区龚中路22号联系电话:***职称:小教高级
第四篇: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读后感
在方校的介绍下,我有幸拜读了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深知“怎样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学问。书中对于小孩的生活教育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睡,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从游戏到学习等,种种问题都深入浅出的进行了讲解,特别对我这个即将为人母的准妈妈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在教师这个岗位多年,经常听见有同行感叹“现在的小孩子越来越难教。”这是因为现在的孩子聪明,活泼,大方,好胜性强,自信心也很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但是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也不听别人的劝告。而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就会变成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没什么好处。在《家庭教育》中,作者提供了诸多养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不仅做父母的收益匪浅,对于教师也有很大的启发。
例如,在第三章 普通教导法中的原则二:“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其中举了志贞的母亲指责她:“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错了,某人同你一样大,但是比你做得好,你想倒霉不倒霉。”她的意思是以为这种教训必能启发志贞的天资,激起志贞做事的兴趣。哪里知道志贞不但没有依从母命二改进,反而发生意懒心灰不肯勤学的态度。同样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有不少“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经常做些令老师头痛的事情,很多老师也都进行过单独谈话、与家长联系、班级体教育等方法,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大部分原因就是我们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话语上。多采用了消极的刺激,经常会以班里优秀的学生与之相比,以达到对比教育的效果,然而这往往起到了反作用,被教育的学生认为自己就是一无是处,永远也没有别人好,所以愈是用种种消极的方法去刺激他,而他愈是不肯改进,相反如果我们尝试着从孩子的身上找优点,以此来鼓励他,哪怕是一点点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优点的,是值得别人肯定的。
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让我深受启发的例子有许多,我不能一一进行列举,对于此书的感慨,我想用陶行知的一段话来阐述:“此书系近今中国出版教育专书中最有价值之著作。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烦恼了。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著作既以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做成此书,我愿读此书者亦务须用科学的头脑和母亲的心肠去领会此书之意义。我深信此书能解决父母许多疑难问题,就说它是中国做父母的心读之书也不为过。”
第五篇:家庭教育
小学生为何缺乏学习动力?
现在小学生学习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在此总结出以下三点原因,供家长和老师认真思考。
一、错误认识,认为学习是为了完成父母和老师的任务
缺乏动力,就说明这件事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不是自己所想,那就是别人所迫。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是为了别人,可能是在开始学习之初家长给与了错误的引导。家长或许会采用物质奖励的办法,企图这样诱导孩子学习,这样使得学习变成一种任务。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这种教育方式产生疲劳,从而产生厌学的想法。
二、因家庭的压力而产生厌学心理
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学习上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够考出好成绩,能够超越别人。一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红皂白的打骂,这就无疑中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孩子不堪重压,自尊心受损,厌学的情绪随之产生,甚至离家出走,有的还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三、学习方式沉闷单调,越学越觉得枯燥乏味
有些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希望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来报答自己的老师和父母,但由于没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没有总结出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经验,结果还是事倍功半,并且在考试中屡次遭受失败,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天生就比别人笨,自己的命运注定要比别人差,无脸见同学、见老师、见父母,怕同学嘲笑,怕老师批评,怕父母打骂。
另外还有些情况,如青春期特有的逆反心理在作怪,不喜欢某位老师,就不好好上某门课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家长和老师深思的。找出问题的原因,家长老师就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重拾对学习的兴趣呢?
第一篇使孩子主动做功课
你的孩子很听话,是一匹温顺的马儿,但人们常常这么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却不能让马儿喝水”。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他主动喝水。
第一招,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过长。第二招,放大孩子的优点。第三招,学习不可操之过急。
第四招,让他把喜欢的女孩带回家。第五招,先让孩子玩个够
第六招,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第七招,正话反说。
第八招,经常改变学习环境。第九招,列一个功课计划表。第十招,先让孩子做擅长的功课。第十一招,让孩子自己抽签决定。第十二招,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
第二篇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 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一招,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第二招,用书信或日记与孩子交流情感。第三招,用温和的语调交谈。
第四招,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第五招,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第六招,与孩子打成一片。第七招,一次只交待一件事。第八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第九招,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第十招,不要指责遭到挫败的孩子。第十一招,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第十二招,多用赞赏的话肯定孩子。
第三篇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 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
第一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第二招,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 第三招,用同一步调增强主动行动力 第四招,让孩子先吃点苦 第五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六招,母亲的激励最重要
第七招,要改变孩子先改变你的态度 第八招,偶尔用恳求的证据与孩子说话 第九招,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 第十招,给孩子适当的报酬也是行之有效的第十一招,多带孩子与大自然接近
第十二招,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第十三招,培养孩子主动自我的激励 第十四招,化愤怒为学习的动力
第四篇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互相冲突,父母必须要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
第一招引导孩子宣泄不满情绪 第二招让孩子有自选课题的权利 第三招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 第四招把顾客的角色换成孩子 第五招别让工作忙成为你的借口 第六招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 第七招以退为进说服教育
第八招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处理任性态度 第九招注意引导孩子的从众心理
第十招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
第五篇如何使孩子热爱学习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甚至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不管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还是没兴趣,都得坐在书桌前把课本一遍又遍地看,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产生倦意的起因.
第一招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 第二招用近期的学习目标来鼓舞孩子 第三招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重要
第四招改掉孩子三分钟热度的习惯 第五招通过增进食欲促进学习第六招教孩子学会保存实力
第七招适量的运动可使孩子脑筋更灵活
第八招用激将法促进孩子学习
第九招利用危机意识促进学习效率 第十招保持新鲜的学习内容
第十一招用不同的科目调节读书气氛 第十二招刻意变换孩子的学习环境
第六篇如何消除孩子的学习紧张情绪 身为父母必须深明其理,尽量给予孩子适当的辅导和安慰,让孩子能去除患得患失的不安心理,并时常以乐观幽默的口吻,解除孩子暗存心中的畏惧感,使他们有高度的自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接踵而至的大小挑战.
第一招陪伴孩子让他有安全感
第二招以乐观幽默的口吻淡化孩子的失败第三招把一个月说成三十天
第四招多关注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性 第五招呼吸能调节孩子情绪 第六招刻意在孩子面前说错话 第七招吉祥物稳定心情
第八招排解积虑消除紧张一吐为快
第七篇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 母亲应当适度地调整功课进度,而不该守着既定的计划,这样方能得到兼筹并顾的绩效,有些小孩甚至在一旁边看书,一边羡慕别人嬉戏玩乐,心中潜藏着不满的情绪,更会影响他往后的读书兴趣.
第一招迂回的暗示技巧
第二招制订不规则分段时间表 第三招闹钟的妙用
第四招建一个弹性的功课计划表
第五招去除“随时都可以做”的松懈意识
第六招刻意而适度地分配孩子做家务
第七招让孩子猜题提升考试注意力 第八招热身必不可少
第九招用“量”来驱策前进
第八篇如何消除孩子学习的迷惑
对于母亲来说,其眼中无关紧要的小事,有时往往是孩子心中沉重的负担,所以母亲应时时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以旁观者的姿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第一招引导孩子作最正确的选择 第二招抉择时的诱导询问法
第三招以一种选择为前提巧妙设问 第四招黑母牛的奶一样是白的 第五招拔开遇事慌乱的迷雾 第六招船到桥头自然直吗? 第七招亲身体验才是最深刻的 第八招命运就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
第九篇如何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对于孩子来说,要时时刻刻地鼓励他们,不要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
第一招找到孩子消极的内在原因 第二招让孩子公开宣布目标
第三招强健体魄是建立积极态度的基础
第四招良好生活习惯是保持积极心态的法宝
第五招让孩子养成大声朗诵的习惯 第六招让孩子养成提前到达校的好习惯
第七招让孩子多结交积极乐观的朋友
第八招让孩子养成写大字的习惯 第九招让孩子做点家务以摆脱消沉 第十招鼓励孩子多做些新的尝试 第十一招让孩子在家务中培养责任感 第十二招不要总问是与不是的问题 第十三招培养孩子追根究底的积极心态
第十四招多表扬少批评更能使孩子积极上进
第十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自身!告诉孩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个性与未来.
第一招告诉孩子他自己就是无价之宝 第二招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 第三招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 成绩第四招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第五招责备孩子之前必先赞美 第六招强化优点使孩子不断的进取 第七招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第八招用“原依赖”和孩子建立互信 第九招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责备 第十招 不在第三者面前责备孩子
第十一招 让孩子相信幸运之神随时会降临第十二招 让孩子回忆过去的成绩重建信心
第十一篇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消除自卑感和培养自信心,其实是一体两面,两者必须相辅相成,但是,前面章节所提的培养自信心技巧,并非专以能力差的孩子为对象,也就是说,对于有缺陷或成绩很差的孩子,往往无法发挥功效.而此章则与前章不同,可以广泛适用能力很差的孩子.
第一招从“缺点意识”到全面否定 第二招肯定语句要常用
第三招母亲与孩子说话也要讲技巧 第四招以具体的原因来舒解孩子心中的结第五招用话语铲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第六招让孩子阅读世界伟人的传记 第七招让孩子客观面对成绩优秀的同伴
第八招培养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艺
第九招以运气说法减弱孩子的自卑感
第十二篇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由于母亲会时常提醒纠正的缺点,所以孩子本身也会自知,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常常挂虑自己的缺点,所以母亲直接的责骂,往往会得到反效果,使他更无自信。
第一招 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正视缺点 第二招 借故在孩子面前指责其他孩子的过失
第三招 分清是缺点还是个性
第四招 改变孩子的立场让他自律律人 第五招 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可互换 第六招 间接消除孩子的欲求不满
第七招 使用适度惩罚或威胁的暗示效果
第八招 用自言自语暗示孩子的缺点
第九招 不用权威来压制孩子的反抗 第十招 鼓励孩子多“不量力而为” 第十一招 孩子你能行
专业的老师教你如何批评小孩子
越来越多的爸妈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乐于去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许多父母都知道鼓励和表扬宝宝能产生许多正面影响。于是乎,“你做的真好”、“你真棒”这样的话成为妈妈和宝宝说话的口头禅。
但是也有部分爸妈错误理解“赏识教育”的观点,对宝宝不敢批评而且从不批评,就害怕一批评就会对宝宝的身心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甚至造成终身的心理问题。可是偏偏就是这种做法,反而会导致他们的受挫能力差,经受不住任何的挫折和批评,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看专业老师如何批评孩子:
其实,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一直扮演着裁判的角色,宝宝会根据我们的 赞赏和批评去衡量一件事情的正确和错误性。所以虽然我们要提倡赞赏,但是批评也是必要的。许多爸妈都表示,对于批评和赞扬的尺度很难拿捏,到底如何赞赏,如何批评一直是他们心中的一个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如我们去专业早教机构一探究竟,看看专业的老师们是如何运用手中的裁决之尺的。
1、不批评宝宝的能力,只批评错误的做法。
Helen带儿子小宝到金宝贝去上课,老师教宝宝用胶水将一次性餐盘黏在白纸上上色,画成太阳。可是小宝怎么都弄不好,总是用没粘胶水的那面去贴白纸,结果手反而被胶水弄的粘糊糊的。其他的小朋友都完成了,小宝连第一步都没做到。Helen看的急了,在旁边说:“你怎么那么笨,这样不行的。”小宝也表现 的很难过,把材料弄在一旁不愿意弄了。老师Rose马上跑过来阻止了Helen,并握着小宝的手去感受涂了胶水和没涂胶水的区别,告诉小宝,因为这个步骤 做错了,所以导致了事情的失败,才会落后于其他小朋友们,并鼓励小宝再试一次。成功之后,Rose还表扬了小宝。
Rose告诉Helen,不 要质疑宝宝的能力,可以只帮他找出错误的地方,让宝宝知道原来错了只要改正就可以。这样,再遇到类似的困难,宝宝就会有自信去避免这次的错误。批评是可行 的,但是我们要批评宝宝的某个行为,而不是整个人的能力和意图,这样才能帮助宝宝直面问题。
2、表扬式的批评更受用
Susan的女儿思思有个坏习惯,用完的东西或玩具就喜欢一丢了之,Susan说了几次都无济于事。这天她们去金宝贝,思思又顺手把玩过的金宝玩偶丢在 了地上跑开了。Susan很生气,大声责令思思,让她把金宝捡起来还给老师。思思不肯,于是Susan的喉咙愈发的响了起来,可是思思反而更倔赌气站在一 边。一旁的Winnie老师搂着思思说:“思思,你把金宝照顾的非常好,金宝贝一定很开心。”看到思思有点反应了,Winnie又提出了要求: “可是为什么思思和金宝玩过之后就把他丢在地上了呢,这样金宝会着凉的,以后就不爱和思思玩了,思思应该把金宝放到玩具箱里休息。”此时,思思不再表现出 反抗,而是听话的捡起金宝玩偶放回了玩具箱。
Susan恍然大悟,原来批评宝宝也是有技巧的,大吼大叫的批评方式,只能让宝宝对批评的接受度降低,让宝宝产生恐惧或叛逆。表扬式的批评对宝宝反而更受用。
看了两位专业老师的批评教育,你是否能掌握一些批评宝宝的小技巧呢?其实,如果批评和赞扬能同时发展,宝宝的心理也会更加平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 改进,根据宝宝的个性、环境,以不同的口吻、态度和方式来对待宝宝的各种行为。这样,宝宝才能在真正了解到事物的正确与错误。
父母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是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二是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三是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是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 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 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五是适时适度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事倍功半。
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尊重老人?
主持人:以下是一位家长的来信
你们好!我和妻子经常出差在外,所以上六年级的儿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就很多,可是孩子对老人不仅不尊敬,甚至可以说是放肆。那天我正出差在外,因单位临时有事通知我立即回去(单位离家很近)。等事办完后已是下午六点多,我没来得急给家里打电话就回去了。推门进去,正看见儿子在对爷爷发脾气。
事情是这样的,儿子吃饭时掉了一桌饭粒,爷爷看不过眼,说了他一句:“吃饭时要注意,你这是在浪费粮食。”儿子把碗一推,筷子一扔,拒绝继续再吃。
“你看你,没事儿说这些干嘛?”奶
奶白了爷爷一眼,接着转向儿子,“别理你爷爷,快吃饭吧。”儿子把脸一扭,表示不给奶奶面子。奶奶没辙,只好继续说好话,儿子依旧不理这一套,我实在看不过去,顺手打了儿子一巴掌。儿子哭着跑开了。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儿子经常对爷爷奶奶横眉竖目,说话很难听。而且经常把“去你的吧”、“不要你们管”、“讨厌”等话挂在嘴边。
这事发生后,我经常教训他,并给他讲孝敬老人的道理。但不管我怎么努力,在儿子身上起不到一点作用,他照样我行我素,蛮横不讲理。不知是我们太溺爱他了,还是平时对他教育不够。到了这个地步,我该怎么做才能使孩子尊敬老人呢?
一位需要帮助的爸爸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老人放在第一位
家长要给孩子讲明,爷爷奶奶是父母的父母,如果对爷爷奶奶不尊重、就是对父母不尊重。有的孩子以为只要尊敬父母就行了,因为父母供自己吃穿、把自己养大,爷爷奶奶又算什么?家长应该纠正孩子的这种错误思想,给孩子讲讲爷爷奶奶当年对家庭、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所付出的心血,现在,他们年岁已经大了,赡养老人、尊敬老人是一种美德,是应尽的义务。家长更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尊老”的榜样。有的家长坐公共汽车时帮孩子抢座位,看见老人上车也不让座;全家吃饭时,家长总是把好菜夹给孩子,不顾老人;选择电视节目以孩子的爱好为准,不关心老人爱看什么„„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误心理,认为老人在家庭中是“二等公民”,不必尊重。
老杜
对待老人,不要当面、背后各一套
我挺赞成老杜的说法,我认为孩子不尊敬长辈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却忘了有孩子在身边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只教育孩子孝敬父母,自己却不孝敬老人。平时在家中对老人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家长不尊敬老人的行为,就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有的家长,表面上对老人恭敬有礼,背后却经常对老人发牢骚这样的父母怎能教出好孩子来呢!?作为家长,要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真心地照料老人,行动是最好的教育语言。在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时,可以适当给予惩罚。在家庭生活中,还可以适当制定一些家规,比如吃东西时,要先拿给长辈;好吃的东西,要与老人一同分享;出门之前,同老人打招呼;还可以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来担起照顾家中老人的“任务”。
小朱朱
尊重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
还有一个十分微妙的因素造成了孩子不尊敬老人,那就是家长是否让孩子体会不到自尊与来自他人的尊重。如果家长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的个性,孩子也会更加珍惜来自他人的尊重,并能推己及人,学会尊重他人,同时还会变得更有责任心。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老的,今天我们不尊重老人,以后当我们老去时,别人也同样会不尊重我们。尊重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不尊重老人,就是不尊重自己的未来。
心情像花儿一样美 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常说,孩子跟着老人容易被惯坏。的确,这样的情况应该说比较普遍。由于家长工作繁忙,便把孩子交给老人。而老人往往特别迁就、娇宠孩子,于是在这种溺爱下,孩子不但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反而会养成一身坏毛病。因此,包括一些教育专家都认为,孩子不宜交给老人带养。
我认为,对于带孩子的老人来说,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哪个老人不爱自己的儿孙呢?和爷爷奶奶相处,孩子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吃好穿好,更需要正确的教育。这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孩子未来的人格和人生。我认为,博学、善良、豁达以及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老人,才能成为孩子人生真正的引路人。
普通人
与孩子互换角色
孩子对老人不尊重,我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您。即使看到孩子不对,蛮横无礼,也不应不分清红皂白地给孩子一个耳光。可见您平常对教育孩子所持的态度是有些粗暴的。但不管怎样,无论谁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都要持冷静态度来面对孩 子。与其这样,还不如和孩子来个换位表演。比如您扮演小辈,让孩子扮成“爷爷”或是“奶奶”,然后您也将他对爷爷的态度重新上演一番。事后,再与他谈,也许效果会比您现在用的“武力解决”要好得多。
罗红
您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向老人道歉
“不知是我们太溺爱他了,还是平时对他教育不够――我觉得您总结得挺对。溺爱加平日里教育不够就是让孩子不懂得尊重老人的根本原因。此外,您和孩子妈妈对孩子缺少必要的关注也是原因之一。孩子对爷爷奶奶的不尊重已经成为习惯了,可您现在才发现,足见平常您有多疏忽。虽然错在孩子,但您和孩子妈妈的责任也不小啊。
我建议您有必要当着孩子的面,郑重其事地向您的父母道歉,并且感谢他们辛苦照料孩子所付出的一切。孩子天天要老人操心,换来的却是粗暴的态度对待,身为子女,的确有失职之处,道歉是有必要的。此外,道歉的另一重含义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他的所做是多么令人羞愧和严重,尊重老人是多么重要的事,值得父母和自己都好好学习。
有点不高兴 主持人的话:
老人宠孩子,这是常情。我们对老人的要求,不能太高。老人嘛,和孩子一样是弱者,都需要我们悉心照料,宽容对待。孩子享受宠爱,恃宠而骄,这也是能够预见的,因为老人给得更多的是感情的宠爱,而非理性的约束和规范。
如此分析之后,更关键的问题落在了中年父母身上,对上而言,您也是要做听话的“孩子”,对下而言,您则是“权威”。如何扮演好这两个角色,在两重身份中自由转换,这是很值得认真考量的。我想,在孩子的眼里,您更应该是爷爷奶奶的“好孩子”。“百善孝为先”,没有什么比您自身的行动更有说服力的了,对吧?
让孩子走在发现的路上
你注意过孩子的眼睛吗?那透明、好奇的眼睛。你注意过孩子的行为特征吗?那好动、探求的特征。
孩子天性就是这样的。他们总是希望用自己的好奇的眼睛发现什么,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让孩子走在发现的路上。要能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教育观念上有所改变,不要圈养孩子,不要禁锢孩子活动自由,更不能禁锢孩子的思想。
还是早几年前,报道称上海一位八年级的学生在和爸爸一起钓鱼时,意外发现了一大片野生大豆新居群。后经上海交大农学院教授的认定、采集、培育,最终向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送交种子50份,为我国野生大豆的保存收集提供了一份来自上海的新资源。
表面看似乎是一个巧合,你也可以认为是被孩子偶尔碰上的。而从这名对生物有着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身上,反映出的正是某种合理教育的必然结果。你想想看,这块荒芜的湿地在交大闵行校区已经闲置了好多年,从它身边经过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大学生不计其数,为什么意外发现的偏偏就是一个初中生呢?
原来这位学生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就对动植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小学到中学,开明的父母和明智的老师都没有粗暴压制他的爱好。多年专心的观察和好奇的探究又让他对动植物拥有了超出常人的敏感识别力,正是这种兴趣和识别力的存在才成全了他的这次有价值的发现。
从智力结构上看,善于发现是创造发明的一个重要素质,而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恰恰是善于发现的原动力。牛顿从掉落的苹果产生联想到发现万有引力,瓦特从沸腾的壶水中得到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道理似乎很简单,认识也不难。而在操作层面上却困难重重,就因为受应试的影响,我们还不能真正让孩子有自己的行动自由,他们要想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什么,确实困难。
如果我们是真正爱孩子,真正为孩子的将来人生打算,就应该尊重孩子,鼓励、引导他们走出家庭、教室,走出课本,去现实生活中让他们走在发现的路上。
让孩子走在发现的路上,不光能让他们 收获知识,更能让他们收获快乐。
从前有一个男孩,他突发奇想去见一见上帝。他心里也知道好难的,因为上帝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因此他准备了一只手提箱,并在箱中塞满了巧克力,还有六瓶饮料,然后就开始了他的发现之旅。
走着走着,他已走过了三个街区。他来到了一座公园里,看到一位老太太坐在那里,正专注地盯着那些时起时落的鸽子。小男孩紧挨着她坐了下来,打开手提箱拿出一瓶饮料,正准备喝时,无意中看了老太太一眼,他觉得老太太看起来似乎很饿。于是他拿了一块巧克力递给她。老太太欣然接受了,并微笑地看着小男孩。小男孩看到她的笑容是多么的慈祥,他感到心中快乐极了。
整个下午,他们就这样坐在公园里,边吃边笑。直到天色逐渐暗下来,小男孩觉得十分疲劳,便站起身往家走去。可是刚走出几步,又突然转过身,跑回到老太太身边,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了她一下。老太太再次对他报以微笑。
你也许觉得这就是一个小男孩的好奇举动,也没什么的。而此行对他的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没过多久小男孩就愉快地回到家里。一进家门,他母亲感到非常惊奇,她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令她的儿子这么满面春风。于是就问他今天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让他如此快乐。
他兴奋地说自己与上帝共进午餐了。还没等他的母亲反应过来,他说他见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最美好的微笑。
这个美丽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不仅小男孩在发现的路上收获了快乐,那位老太太也因为小男孩的快乐而快乐着。在小男孩走过之后,她容光焕发地回到了家里。她的儿子感到非常吃惊,觉得母亲的神情比平时更安详、平和。他疑惑地问母亲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她开心地说今天自己在公园里遇见上帝了,自己还与上帝一起吃了巧克力呢。她还兴奋地告诉儿子,上帝是那么年轻,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年轻得多。
这就是发现的魅力!小男孩快乐着自己,也快乐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