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会家长最想听什么?
家长会家长最想听什么?
老师您好,我是曹轩语的家长,孩子作业审题时粗心大意,数学方面尺寸换算不是很明白,应用题审题和理解方面差,语文阅读与分析方面理解差,家长愿与老师一起寻找方法辅导孩子提高。
您好孙老师,王璐玮这些日子还坐不住吗?课堂上表现好吗?希望您对他严厉一些,谢谢您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
孙老师,您好!作为家长我们最想了解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怎样?
孙老师您好:我是董雨晴的妈妈,我们想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不足之处,好下一步着重培养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请老师及时与我们沟通谢谢!
孙老师您好:主要想了解一下思谭在校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性格方面的情况。孩子往往在家和在校性格反差大,在家皮、搞怪,做事拖拉令人哭笑不得。孩子抗拒家长;听老师您的话。老师您辛苦了,谢谢!衷心希望老师下学年继续执教。
我想了解一下孩子在课堂上有无走神现象,看似听课,实际考虑别的。
孩子一心只想玩,给个建议让他学点什么能有所改变。想听听怎样让孩子学习好、做事认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样?
孩子多动,记忆力不集中,上课不认真听讲怎么办?
怎样让孩子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家长每天督促,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叛逆心越来越强,如何和孩子做交流?
想知道孩子在校学习及表现。
想知道孩子学习怎么样,怎样能叫他爱读书?
作为家长,我们最想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有哪些优点及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老师好,作为我们家长最想了解孩子在校学习认真吗?纪律好吗?自己的孩子与老师沟通如何?是否有不懂的主动问老师?和同学相处的怎么样?最想听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做出评价。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更进一步?有时老师的话胜过家长十倍。
方法:
1、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以孩子为主。这个计划不能光学习的,要把娱乐的也加进去。家长要负责同孩子一起完成娱乐的部分
2、农民三句话培养好孩子:(1)、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2)、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3)、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还有饭吃。
城里人三句话害孩子:(1).宝贝,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爸爸妈妈来办;(2)、宝贝,记住不能吃亏;(3)、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
第二篇:家长会上家长最想听老师讲什么
家长会上家长最想听老师讲什么
一次成功的家长会的确能在家校配合中起到积极有利的作用。家长会上家长最希望老师讲什么?
一、家长希望老师讲孩子全面发展的问题
现在的家长会基本上演绎成了考试成绩的宣布和分析会,许多家长不愿意参加家长会的最直接的因素也正是基于这一个原因,并且每一次的家长会形式基本上是一种模式,好像家长就是一个只谈成绩不能说其它事情的会议。可以说,开家长会的前后及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的表情是一样的,均显得异常严肃和凝重,没有几个家长是高高兴兴去开家长会的,更没有几位老师将家长会开成一个轻松和谐的会议。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来自于家长会上老师只是单纯地说考试成绩。通过近几年我对家长会的观察发现,现在的家长的素质正在逐步提升,他们看待自己孩子的发展,已不止是仅仅关注考试成绩,更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素质,尤其是孩子性格的塑造及完善。因为一个孩子在一生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的往往不是成绩的优劣,而是能否形成适应社会并能与时俱进的性格。所以,在家长会上,有相当多的家长更喜欢老师讲一些如何让孩子全面发展的理论及实践。
二、家长希望听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理念
一个优秀的集体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家长会上,当班主任讲到班级建设问题的时候,家长们表现出来的情绪很高昂。一位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对集体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生活于其中的孩子必是受益匪浅。现在家长们都知道,孩子在中学阶段学会的许多人与人的交往道理对其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同学之间以诚相待,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等等,这些优秀品质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孩子走向社会以后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同事及交往的人群。在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中生活是孩子最大的幸福,他会自觉不自觉地受着环境的影响。再比如,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它会教育一个孩子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集体,它会影响一个孩子在走向社会后懂得与团队共同作战的道理。
三、家长希望老师讲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
现在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是只有一次机会,他们不像当老师的,这一届学会没有教育好,可以积累经验在下一届学生的身上继续去探究。从这一点上来说,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其实是相当渴望的,但家长往往由于工作的繁忙,很少有人会静下以来去仔细研究家庭教育的理念。那么,在家长会上,做老师的不失时机地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做一个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作为年长一些的教师不妨拿教育自己孩子的优秀经验来与家长分享,而作为年轻教师,不妨通过一些家庭教育书籍的学习作为一个途径来向家长们做一个诱导,比如,可以阅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家长》,孙云晓老师的《父母“上岗执照”》,鱼朝霞的《家长必修的21堂教育课》,关承华的《别和青春期孩子较劲》,布朗(美)《一个父亲的智慧》等等。当然,也可以把优秀的家庭教育书籍向家长们做一个推荐。不管怎么说,一定要让家长懂得一个孩子的成材绝不能仅靠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家庭的有利教育。
四、家长希望老师分层具体指导学生学习
家长会上相当多的老师喜欢将学生的成绩笼统地做一个分析和说明,或者只说“优生”和“差生”两种情况。这就使得相当多的家长听得模棱两可,不知自己的孩子具体应该归到怎样的一类里来。其实,我最希望召开分层的小型家长会,把人数控制在15人以内。但现实有时候不允许老师这么去做。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家长们在家长会上希望任课老师在分析成绩的时候最好能分层具体就学生的情况做一指导,这一分层我个人认为分得越细越好。若能在分层中就学生在试卷中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能力的不足给家长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和交流,会让家长在针对孩子学习的时候发言显得有理有据。我还在设想,如果在家长会上就这一点,将分层的成绩制作成幻灯片,将分层中的学生的不足之处具体地罗列出来的话,效果会更好。
五、家长希望老师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
每次开完家长会回到家里,儿子都会急着问我家长会上老师表扬他了没有。看来,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还是希望老师在家长会上能够表扬一下自己,好让父母也在家长会上露一露脸。是啊,有时候父母的脸就是孩子给撑的。但是,在我们的家长会上,老师们往往批评的很多,表扬的寥若晨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对孩子的进步给予了肯定,家长在回家以后肯定会把老师的肯定或表扬有意识地放大,因为孩子给自己长脸了。坐在全是成人的教室里,说句老实话,比的不是官位金钱,而是孩子的优秀。从我自身的体验中,我觉得老师们还是应该在家长会上多一些表扬,尤其是那些积极努力多少有进步的学生一定要给予肯定,您的肯定会成为家长和孩子不可估量的向上的动力。
六、家长希望老师会后个别交流孩子的情况
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是不同的,这就影响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是不相同的。有时候我想,有些学生即使再优秀的老师去教育他,他也未必能教出优秀的成绩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对班级中由于身体的缺陷或特殊性格的学生,不能像对待普通的学生那么去对待他们。来一个换位思考,如果做老师的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家长的话,愿意经常在家长会上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声吗?虽然家长们之间互相不认识,但作为成人,尤其在孩子学习的环境中,从内心深处来讲是不希望老师不断地去点名批评自己的孩子。有时候,有些孩子的父母的确付出了比一般父母成倍的努力,但孩子成绩还是不见长进,为父母的内心其实也很纠结,也很痛苦。那么,从这一类家长来说,他们倒是希望家长会后留下来跟老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希望老师不妨先静下心来听听家长的观点,然后再去做一个因材施教的指导。
第三篇:孩子最怕听和最想听的十句话
心理辅导:孩子最怕听和最想听的十句话
原创于: 2011-12-25 15:00:20
标签: 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朝阳教育
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坏”,在孩子的心中是最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另类”,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变得一片灰暗。
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在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许多家长缺少发现,缺少培养的方法,而使“天才”与自己的孩子擦肩而过。
儿童心理专家最近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最感恐惧的是家长会对他们说出如下的话:
1、“傻瓜、没用的东西。”——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用难听的话语数落孩子。
2、“你简直是个废物。”——打击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自信降到最低点。
3、“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情。”—— 用一种讽刺和轻蔑的态度对待孩子,让孩子感觉父母的蔑视,容易造成自卑。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用粗暴的语言对孩子发脾气,造成孩子用情绪解决问题
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太过于严厉和专制,把话说死又不给理由,让孩子没有还口的余地。压抑孩子的思想行为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孩子容易情绪不稳
7、“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对象进行沟通,助长孩子得寸进尺的习惯
8、“你若考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扭曲孩子的金钱观
9、“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使孩子心灵受创。
10、“你又做了错事,简直是坏透了。”——因为一件事没做好,就否定孩子的一切,贬低孩子的人格。
孩子最想听到家长对他们说出如下的话:
1、不要我要什么就满足我什么——其实有时我只是想知道我能得寸进尺到什么程度。
2、不要对我大喊大叫——你们对我喊叫只会减少我对你们的尊敬,同时也教会了我喊叫。
3、不要总是发号施令——假如你们向我提出请求,而非发出命令,我会更心甘
4、不要总拿我和别人比——如果你们认为我好于他人,有人会难过;如果你们觉得我不如他人,难过的会是我。
5、让我自己来做——如果万事皆由你们替我完成,那么我将永远也学不会做事。
6、不要在我面前说谎——别要我为了你们而说谎,这样会使我不再相信你们的话。
7、你们犯了错也要承认——好爸妈敢认错,你们的行为也会教导我承认自己的错
8、理解我,帮助我——当我向你们讲述我的问题时,请试着理解并帮助我。
9、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我——虽然我们是一家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成为朋友。
10、不要让我去做你们不做的事——我永远不会做你们让我做而你们自己却不做的事情。
孩子厌学怎么办?家长又该怎么做呢?
1,孩子的自身问题:孩子心理发育不成熟:孩子虽然智力水平属于正常,但社会适应能力差,幼稚、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自信心缺乏:开始孩子对学习很感兴趣,信心十足。但孩子的创造力和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被思想保守、生活刻板、只注意分数的父母所压抑,所以孩子不仅不能为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而骄傲,反而会感到自己无能,而自暴自弃。
2,父母或者老师不切实际的要求:要求过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或者老师的不公正。
3,学校中的问题:学习负担过重;学校生活过于紧张,学校的纪律过严而刻板;孩子在学校中常常受屈辱。
4,严重的家庭问题: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地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气氛,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校发生兴趣。
5,老师陈旧的教学理念,落后的教育手段,冗长的授课等都会造成学生厌烦倦怠情绪,长久积压形成厌学心理。
6,恶劣的学习环境:父母不爱学习;学习条件太差;学校和社会风气不好。
7,人格发展不完善是厌学诱因
8,要求过低或放纵:大多数孩子进入学校是以一种新鲜感走进校园的,如果此时父母对儿童的要求过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自我效能感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厌学.广州朝阳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对逃学大学的问题少年施以援手,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法使其知道自己的行为对父母及家庭还有社会造成的影响,最主要的对自己学习和前途的影响。有需要的家长请来电咨询。
孩子进入初中后,学习动机发生了转移,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父母和老师的赞扬。此时孩子更关注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大家是否喜欢自己、自己的表现是否比较好。孩子评价自己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开始关注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只有当孩子很好的整合了自己,学习动机不再是为了获得某个奖品或获得老师的赞扬,而是为了自己将来更有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得到他人的尊重,并能认识到学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此时,作为家长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孩子学习动机的转移,同时及时处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人际交往和自我心理的调试。
不少孩子选择离家出走,都是因为他们的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宽阔的胸怀,增强承受能力和应有的责任感成为目前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在学习及其他方面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给予他一定的自由,给他营造一个亲密友好、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多注意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解决矛盾,这样才能关上孩子“离家出走”这扇门。
相关人士分析,近期离家出走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因为考试没考好,而家长们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离家出走又起到了“助推”的作用。选择离家出走的孩子一般有以下3种情况:一是父母和儿女平时很少沟通,尤其是对孩子的成绩漠不关心;二是父母要求相当严格,孩子害怕之余出逃;三是父母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刺激和压力,如“考得那么差,你不用念书了”等等,孩子以离家出走的方式表示反抗。
另外还有家庭的压力,家长的目标太高,孩子的考试成绩达不到要求,就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就会感到恐惧,希望一走了之。
还有来自老师的压力,一旦没有达到老师期望的目标,孩子就会觉得很自责,觉得辜负了老师的期望。
离家出走的孩子一旦回来,家里人也要慎重处理,“孩子离家出走是因为产生了心理压力,或者是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这个时候,家长不太容易和孩子沟通,孩子更愿意、也更容易与父母以外的人沟通。”可以去看心理门诊,从孩子和父母两个方面入手,重新建立起亲子关系,怎样防止孩子离家出走呢?首先,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小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其次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对他们进行管束是比较难的,父母要用亲身经历来引导孩子,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事情,让孩子主动向自己倾诉;最后,还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不要用强势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要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发生与结果和他(她)都是有关系的,他(她)自己是有责任的,而他(她)也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家庭、学校、社会、现实、未来、前途,方方面面的压力接踵而至,影响着孩子,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心理的压力,不亚于父母,不亚于老师,而父母老师们可了解孩子内心的苦闷,理解他们空虚而无奈的灵魂?
广州朝阳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学校,以体验式为主导,通过全封闭式军事化训练,师生一对一,营造学习型氛围等模式,开展心理教育、感恩教育、拓展教育、品德教育、法律教育、人格教育、生存教育,体验教育等课程,为家长提供指标,为孩子指引方向,提供亲子互动平台,沟通桥梁,弥补应试教育缺陷,实行全面素质教育,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对离家出走的孩子施以援手,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法。使其知道自己的行为对父母及家庭还有社会造成的影响,最主要的离家出走的风险对自己本身的伤害。有需要的家长请来电咨询!
第四篇:家长会家长材料
高2015级22班第四期家校联合教育会
主要议程和安排
一、时间:2014年5月16日下午3:00--5:00
地点:本班教室
二、参会: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
三、会议主题:总结班级教育教学,共商学生高三复习准备
四、会议主持:杨蕊涵、苏双双(注意提前思考串词,大方自然)
六、主要议程:
(一)班主任致欢迎辞
(二)任课教师讲本学科的教学情况
1、胡仁友
2、杨建芳
3、蒋德全
4、何国平
5、胡岚
提醒:每位老师发言约10分钟,提前准备,条理清晰。重点为学生该科学习现状和和高三复习准备。
(三)学生发言:
1、杨蕊涵:高中的苦与乐。
2、杨瞻滔:感恩父母。
3、游鹏:我们如何走过高三。
4、向迪一:父亲,我想对你说。
要求:发言时间3—5分钟,提前写好发言稿,交申老师修改。内容要有真情实感,发自内心,能打动人,条理清晰,文彩斐然。发言大方,声音响亮。
(四)班主任发言:班级情况及高三阶段家长注意事项。
(五)家长和学生看视频:感恩父母
(六)学生、家长、老师交流:
七、发放相关资料:王永华、彭代慧
八、会议分工
1、接待负责:张月明、杨建睛、禹欢(提前准备好纸杯、茶叶)
2、到会登计:周俊宏、刘畅(参会家长及教师)
3、茶水负责:楚梅梅、杨茜、韩杨、贺小艺(两边各二人)
4、布置教室:王清、陈明(清洁高标准)
5、会议记录:杨丁(记录清楚)
6、指挥协调:申婕
7、老师延请:科代表(提前联系,开会时再请,并将发言要求告知)
8、全班同学:各自将家长带入教室
9、座位安排:(1)主持人和老师坐第一排(将第一排的座位向后移,桌口朝前,其余桌凳只稍朝后移,不作大的变动),面对家长。(2)家长依次在前几排就座,学生和家长坐一起。(3)家长未来的同学在后几排挤着就坐。
九、会议纪律:
1、学生着装整洁,仪表规范,精神振作。
2、主动维护秩序,有礼貌有修养,主动回答家长问询。
3、保持安静,认真倾听。
高2015级22班
2014年5月13日
第五篇:家长会和家长说些什么
家长会和家长说些什么
八堡小学 邵新礼
我记得小时候开家长会的重头戏是教师公布学生的分数、名次,给前五名的学生发两本儿,得到奖励的父母和孩子就会觉得倍儿有面子,成绩落后的学生家长会像小学生一样被老师“教育”一通。孩子瑟瑟地站在一旁,他明白现在老爸的脸有多红,回家之后自己的屁股就会更红。
现在不允许公布学生的分数及名次,许多教师表示都不知道在家长会上谈些什么,往往会后家长觉得空洞,教师觉得无效,很不给力。我觉得家长会作为家校联系的重要渠道,应着重与家长沟通一些教育常识,更有利学校和班级工作的开展。
一、错误的家校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和学校教育十分不利。
1、家庭管养,学校管教。
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理,但是有此观念的家长不在少数。我们对这句话可能会耳熟能详:“到学校后让老师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关心、教育孩子,对孩子采取放纵、迁就和姑息的态度,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一定要认识到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社会责任和 义务。我国《宪法》、《婚姻法》《教育法》都有相关规定,父母教育子女是一种法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家长不主动,对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少,过问少,配合少,等出了问题把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是“全面发展的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仅靠学校教育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配合。在这方面家长与教师都要做到“三多”,双方多沟通、多商量、多配合,共同把青少年教育培养好。
3、家庭教育失重、失度。
多数家长非常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如家庭教育中教孩子背古诗、学钢琴,甚至提前讲授学校课程。这样的家庭教育放弃了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德育,而成了第二学校——普遍以智育为主,只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这种观念同样影响着学校教育,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只注重成绩,而对其它方面的表现态度漠然。
4、只言片语理解教育。不少家长从各种渠道都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教育应该是让学生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需要。没错,但有些家长却认为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坐端正,不乱跑座位,上课举手发言等课堂规范是阻碍了学生的自由性和创造性,甚至提到这会伤害学生的心灵,我认为这是被现在铺天盖地的“新”理念吹晕了头。端正的坐姿和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持久,小学阶段正是学生骨骼成长定型期,正确的坐姿是学生形体健美和健康视力的重要保障。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
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对子女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校教育面对的是学生群体,一个老师带几十名,甚至近百名学生,在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能抓住学生共同的或者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教育,而无法给每一个学生以更多的关注。而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孩子最直接的首要的模仿对象,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人课堂;家庭的早期教育为子女的成长铺下了第一块基石。在家庭中,孩子在父母身边长大,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收家长眼底。“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这便于家长对子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或加强品德教育,或帮助孩子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或培养孩子某个方面的特长,而这一点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
三、家庭教育有哪些作用?
1、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儿童成才的根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认为4岁时,约有50%的智力,其余的30%的智力是在4—8岁获得,最后20%是在8—17岁时获得的。也就是说,至少80%以上的智力是在小学阶段结束前完成的。而这一段时间,儿童对家庭的依赖性最强,关系最紧密,也就是说,家庭是孩子在小学阶段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场所。
2、家庭教育是儿童认识世界的起点。
家庭承担着儿童认识社会的启蒙工作,指导儿童随机地吸收有益的社会信息,抑制过于剧烈的冲击和不健康因素的侵袭,为儿童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家庭教育是最初始的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最全面的教育。
四、家庭教育应遵行哪些原则?
1、尊重。尊重不是一味地顺从,而应追求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努力寻求与孩子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
2、全面教养与特长培养相结合。作为家长既要全面教养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全面发展,优势成才。
3、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让孩子体会到爱的伟大,爱的严格,这样的孩子才会成长为有情感,有原则,会自律的人。
4、教育的适中性。在家庭中对孩子的物质欲求应适度,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对孩子的宽严程度应适中。
5、以身作则。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虽然有点绝对,但从侧面说明父母对子女巨大的影响作用,不多解释了!
6、循序渐进。家长不要拔苗助长!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作为家长应树立“合力”教育意识,只有来自家庭的所有成员的要求具有一致性和一贯性,才能保证家庭教育的成功。
四、怎样进行家庭教育?
一个人能否成才,那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当父母的首要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心、有修养、懂得诚信和感恩,并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一)教会子女学会做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养成教育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全部内容,但却是教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教育质的指标。养成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不仅有利于孩子成人,而且有利于家庭幸福。家长可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刷餐具、扫地、倒垃圾,主动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听父母的话,听长辈的话,不任性,不撒娇。
(3)孝敬父母。体谅父母的困难,不提不合理的要求;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如:不挑食、不浪费。
(4)穿着得体,生活上不提过分要求,不和别人比吃穿,不乱花钱,注意节约。
(5)外出要向家长打招呼,不随便跟不认识的人走。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和睦,我们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孩子的礼仪
礼仪教育在中华历史悠久,但近年来逐渐淡化,甚至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小孩子不懂礼貌情有可原;礼仪是虚伪的东西……其实做事有理有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文明举止更能表现一个的成熟、理智、智慧、信心和力量。
我们可以从举止、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培养。让学生养成文明讲话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用语,对于现在许多孩子以自我为主义的普遍现象,教育孩子不随意插话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举手投足也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要帮助孩子矫正不良习惯,如挤眉弄眼,挖鼻孔,抖腿、在公共场合在大声喧哗;在进餐时,要教育孩子不大声吵闹,乱跑,不剩饭,不浪费粮食;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应该主动的打招呼、让座,并亲切的与人交谈,而不能旁若无人,不理不睬,或者跟客人毫无节制的打闹,假如有小朋友跟大人一同来访,应该主动与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客人在家用餐时,应教育孩子把最好的位臵和可口的饭菜先让给客人;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引导孩子欣赏高雅艺术,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如听音乐厅听民乐,赴美术馆看绘画和摄影作品,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使孩子领略到艺术的魅力,而且能使孩子懂得在公共场所应有的形象和礼节,使他们成为讲礼仪、有教养且有文化修养的人。
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就是对自己行为的负责和控制。孝心、尽职尽责、使命感、事业心都源于责任心。孩子的责任心的培养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自己负责。
首先要懂得爱护自己的健康。不做自我摧残之事,有丰富的玩耍内容,有朋友和要好的同学。
其次要学会自我保护。了解电器使用常识,不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不随便为外人开门,掌握一些在意外情况下自救的方法,如打110,120,119电话等。
其三要学会生活自理。父母短期不在家时能够生存;能做简单的家务事。其四要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只讲享受索取,追求高档名牌,都是没有责任心的体现,在业余时间内要做有益于个人发展的事,善于向同学和周围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等。
二要对亲人负责。能够为父母分忧,体会父母的感情、在父母疲劳、生病时主动照顾;在父母不和时主动调解。
三要对社会负责。不毁坏公物,注意环境卫生,对别人的承诺要兑现,出现问题时不抱怨,积极地考虑解决和补救方法。
4.培养孩子的爱心
爱也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品格。如果没有父母的爱,孩子就没有同情心,不会施爱于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培养起孩子的爱心和爱的能力。假如父母对孩子溺爱或不讲爱的方法,也会培养出感情贫乏、缺乏爱心的人。缺乏爱心的人,总是觉得别人对不起他。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体会孩子的感情,让孩子有表达爱的机会和感受,鼓励孩子在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中体会与表达爱心,特别是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因为亲人的感情交流是培养孩子爱心的最好方法。
5.强化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都有同情心。传统文化不恰当地把无知、愚蠢所导致的坏结果推到了同情、仁爱头上,例如:农夫与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应当靠智慧等方面的能力来保护自己,而不能抛弃同情心。在美国,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从小养小动物,会极大地促进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6.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些年中国孩子的感恩意识太淡漠了,一位老爸给10岁的女儿讲王祥卧冰的故事,女儿听后,哈哈大笑说:“王祥他妈够馋了,为了吃点鱼叫他孩子受那么大的罪。”现实中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到头来孩子却认为这是父母应该做的,稍不顺心还发脾气。感恩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基本道德,我们不仅要感谢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还要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培育和同学的友情,感谢社会的关怀和大自然的恩赐。不知感恩或不愿感恩的人,是自私自利缺乏情感的人,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重视感恩教育这一课。
(二)教会子女学会生活
教子女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切切实实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教孩子记住家庭住址与交通规则;教会孩子学会遇到失火、溺水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教孩子了解常用药品和求医方法;教孩子掌握家中电器,燃气灶具和常用小工具的使用方法。孩子对家庭中的小工具,如刀、剪、钳、锤等往往很感兴趣,但又容易受到伤害。对此,家长不必对孩子防避,或把这些工具收藏起来,要有意识地教孩子掌握正确和安全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这样既使孩子熟悉和掌握了器具和小工具的使用方法,又发展了他们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并逐步培养了热爱劳动的观念。
其次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用用眼卫生、饮水卫生、口腔卫生以及其它卫生习惯。正确的坐、立、行、睡的姿势。特别应注意颈曲和胸曲约在7岁基本定型,脊椎在14岁之前充满软骨、15岁开始钙化,大约20岁左右开始定型,所以在儿童青少年期要注意预防脊柱弯曲畸形。
最后不要认为体育锻炼下学校的事,无需家长操心。体育锻炼不仅促进和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要孩子把体育煅烧当成一种习惯,无论如何离不开家庭的配合,要因人因地的指导孩子做一些体育锻炼。
(三)培养孩子的智力和学习习惯。
智力是指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主要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这5个基本因素组成,其中思维力是核心。一个人的智力包含着先天因素,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发展而成的。
我们在孩子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仅要应有意识地对其智力5因素进行开发,更要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多肯定鼓励,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当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发给一些奖品,但最好不要是奖金;无论是表扬和奖励,都不能长时间无节制的使用。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巨大的力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减轻他们因学习而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良好的学习习惯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爱护书本和学习用具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和勤于思考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自我检查、改错的习惯,主动阅读和查阅资料的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主动向别人请教以及运用工具书的习惯等。
(四)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过去我们认为,健康就是身体健壮,没有疾病。现在看来,这种观念已经不符合现代健康概念的要求,现代的健康概念要求心理也要健康。家庭中要从9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帮助孩子端正人生态度。让孩子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不怕吃苦受累,经得起挫折,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2、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事物。要使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事不可能十全一美,在因难面前要看到光明,挖掘积极因素。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教孩子做情绪的主人。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会节制自己的欲望。
4、正确对待自己。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
5、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交往。
6、科学有脑,劳逸结合。
7、培养好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提高心理素质的首要任务就是塑造良好性格。
8、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注意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让孩子吃点苦头是锻炼孩子意志的重要途径。
9、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在家庭中应允许孩子开玩笑,既能调节气氛,又能使孩子感到亲切,有利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对孩子的影响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心理健康的相关度要高于父亲。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使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五、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家长也需要不断的学习。
父母必须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同家长的关系,端正家庭教育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育能力和水平。首先是了解孩子的能力;其次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再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第一次过错。
家长还要避免和克服几种不良的心态:
一是急于求成。二是补偿心理。老觉得自己小时候条件苦,要把自己失去的一切都在孩子身上补偿过来。三是攀比心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又是其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关照人和指导者,所以每一位家长都要成为合格的小学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