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随笔——真诚倾听,走近学生(蒋毅)

时间:2019-05-12 03:0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访随笔——真诚倾听,走近学生(蒋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访随笔——真诚倾听,走近学生(蒋毅)》。

第一篇:家访随笔——真诚倾听,走近学生(蒋毅)

家访随笔——真诚倾听,走近学生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老写的“亲”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对于家访的对象是后进生,我觉得“后进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非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两个月的暑假,闲里找忙地去家访,整理家庭住址的远近,上网搜集家庭教育的知识短时充电,提前电话预约,夏天虽酷暑难耐,汗水湿透颈背倒也算痛快。跟学生的爸妈聊聊孩子,聊聊少云中学高二(4)班。

家访前更正自己的认识,父母不但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是孩子一生必备的教材。我们和他们的区别是,老师好比课堂,原则上通过课堂影响学生;而父母则是教科书,学生可以随时翻阅。笼统讲就是言传和身教的区别,家访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最能对孩子产生最积极最持续的影响和引导。

家访感受之一——家庭教育中必须强化单亲的教育力量。

班里有部分同学是单亲家庭,引起我的思考和触动后,我曾专门上网搜索——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12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我们并不否认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等特点。而男性教育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男性倾向于自立,因此会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亲往往不是对孩子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因此对孩子溺爱的成分就比较少;男性爱运动,喜欢带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这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男性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让孩子劳动不只是扫地、擦桌子,而是和孩子一起用锤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东西,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动手能力;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较强,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搞些探索性的活动;男性一般比较爱下棋,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下跳棋、军棋、象棋、围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建议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分工相对明确:

日常生活小事依赖于母亲,但是在学习习惯、遇事处理方式等会影响孩子思维方式的重大问题,父亲尽可能多地参与。当然,很多理科出身的妈妈们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强的优势。所以教育孩子时,父母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但在时间上又各有侧重:在孩子小时,母亲应该多负些责任,因为这时候孩子需要细心的照料;孩子进入高中以后,父亲应该多教育,这是因为孩子大了心理特点有变化,照顾过细他反而会反感。

一天中,无事的 “和平”时期,谈谈班里的乐呵事,眉飞色舞地汇报进步,晚上想吃什么大餐啦,妈妈多出面;学习效果打折了,作业拖拉磨蹭了,与同学有矛盾啦等“波动”期,聪明的妈妈们请继续做你的家务,做回“甩手掌柜”,任务交给孩子爸,让他来和孩子谈。

家访感受之二——家庭教育的施行者父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方向。目标缺失现象比较普遍,一个孩提时代形成的梦想往往能影响一生。很多卓有成就的人,往往在少年时代就埋下梦想的种子,成长就是等待时机,积聚力量,而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内心力量觉醒的时候,发现自己所的成绩、所从事行业恰恰是自己最喜欢的,梦想成真!

暑假家访高二(4)班的学生,我问将来高考他们有目标了吗?有无心仪的专业?很多孩子告诉我,他们的梦想就是考进本科。俞是个学习成绩并不出色的孩子,平时任课老师反映各方面懒散、拖沓,但他很坚定地告诉我,他要报考艺术类院校,张是个极聪明既适合学理科的小伙子,他说要考同济大学,但不知道能不能考上,疑问和浅笑里掩不住那份坚定。这样的孩子,我喜欢,也许多年后他们未必能整整如愿或从事这样的行业,但一直有这样的梦,填满求学的岁月,被这样的梦想指引过,也是一件极幸福的事了吧?

所以,家访时跟家长聊得比较多的还有潜移默化给予孩子影响的问题。无外乎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是不要抹掉孩子的优势。通过对家庭教育观察,使父母们成了孩子特点的最好观察者。孩子喜欢什么?哪一方面特别有兴趣?何种兴趣可以考虑发展为今后的房展方向?不论孩子目前的天赋是否适合群体教育,只要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都要给他足够的空间。宋是一个极聪明、极有思想的孩子,天赋极佳,听他在办公室跟老师沟通,谈语文学习,谈学校教育,他都有自己很独到、深刻精辟的见解。但他曾因性格倔强家长强势受到认课老师的“反感”,当然这丝毫不能掩盖我对她的喜爱。特别欣喜的是,跟她的妈妈沟通后,发现她还是可以权衡利弊,达成共识——没有宽松的环境,这个孩子就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思考,同时保有对生活的乐观向上。因为孩子的教育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关键是,我们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哪一种性格占据主导,哪种性格就会对孩子终生产生影响。

其次,家长要尽快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天分。与生俱来的东西,本人往往浑然

不觉。所以家长的任务就是,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对自己的优势有透彻了解,并用鼓励给孩子持续不断的发展注入力量。任何一种兴趣发展为能力和实力,必经的过程就是持续不断地坚持。在这一点上,C的父母做的相当不错,孩子对英语的兴趣高,所以创造条件,让孩子听原声接受熏陶,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演讲比赛,所以孩子培养起一种热爱和提高的自律性和能动性,很受益。F的家长在这一点上也做得很好,孩子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成就,钢琴演奏级,初中又是合唱队,获得许多全国大奖,自信心的提升,都得益于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培养。

家访感受之三——家庭教育必须持之以恒地关注孩子优秀习惯的培养。关注孩子优秀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琐碎的过程,但坚持了一个人的巨变就可以无声无息。孩子能力、素养都不错,关注重视量化成绩。量化的进步能让家长和孩子看明白自己的态度和短期效果,因为高二(4)班的作业上交情况完成质量、课堂发言、课堂纪律、测试效果等最直观反映在校情况的几个方面,所以每周量化得分情况,是对一周表现状况的最便捷评价。允许孩子有起伏,但不可容忍因各种原因一直低迷。

在家,继续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坚持力(坚持一项体育锻炼、坚持一种特长等)、独立能力(属于孩子的不过多包办、适当放手)、责任(坚持做一项家务、开学前或周末为爸爸妈妈做一顿饭等)、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听得进表扬更听得进批评,偶尔成绩不佳不能因此失去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肚量”、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决不贿赂孩子,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成绩好,就要什么买什么,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父母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家访中发现父母二人教育方式不一致的情况,使孩子有种盲从和迷茫。

值得一提的是,帮助孩子完成近距离目标,借此培养自信心。如果期望孩子至少能坚持一个月,就算孩子侥幸能坚持到,也要一个月后才能领赏,这中间难免有松懈的时候,只要出现一次,就大有挫败感。不妨根据孩子实际情况,把坚持的目标降到了一天,甚至是一个小时,或者十分钟。这个目标容易达到,且周期短,这种即时的成就感总是让人动力十足。而想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最潇洒的办法莫过于执着地栽培自己,成长为令孩子佩服的人,那样家庭教育就变得极其简单——随便几句话,就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家访感受之四——家访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省时省力。

除了家近家远的规划,更重要的是家访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家访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更好。有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自立能力较差,在学习习惯方面也不好,学习动力不足。对于这种孩子,家庭教育就显得比较重要。家访就能为父母指明方向,指出不足,有意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对于目前成绩不错、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多的是提更高要求,激励更好发展。如果能做到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推卸责任;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点情感交流,少一点情况汇报;多一点针对性,少一点随意性。家访效果肯定会更好。

而进步大的学生如何保持进步态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持续的动力和鼓舞,跟进的方法指导是否到位。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思考。

我深知,一种期待,一种信任,一种感谢,就是一种更沉甸甸的责任!对待一个孩子,需要像栽花种树一样,静静等待它的伸展。这个过程,会漫长到有时想丢掉耐心,但为人老师、为人父母,我们的选择只有一个——做足每步功,静待花开!

2011/9/16

蒋毅

第二篇:走近学生——家访感言

走近学生——家访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我兴致勃勃地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我不仅了解到学生们在家的实际表现情况以及现实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让我对教了几年的学生有了一次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与接触。这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利帮助。

记得那天,当孩子们得知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家访时,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无比喜悦的神情,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起来,“太好了!老师,今天到我家去吧!”“老师,还是先到我家去吧…”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灿漫、稚嫩的笑脸,我内心无比激动,平日里就连不爱写作业的王宇同学也夹杂在人群中兴奋地叫嚷着。就这样,我在五、六个同学的簇拥下踏上了家访的路程。

在家访的路途中,孩子们围着我们,热情高涨地帮我们带路。他们一边走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兴奋不已。就连平日里上课最不爱举手发言的张赵龙同学也不停地提醒我说:“老师,我的家马上就到了。”当我一走进张赵龙同学的家里,顿时被他家浓浓的、温馨的家庭氛围所感染了。当得知我们老师这天要来家访,他的父母特地从外地赶回来,外公、外婆也守候在家里,为的是能与老师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这名学生虽说是一名男孩子,但是平常在班级里胆子比较小,上课时不敢举手发言,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可是,当我踏进他家门时,他就立刻给我倒了一杯水,小心翼翼地递到我手中,生怕撒了似的,腼腆地对我说:“老师,您喝茶!”看到眼前这个平常在课堂上一言不发的小男孩,我心里此时此刻被触动了,原来他在家里是多么懂事的一个孩子啊!他的外婆也滔滔不绝地给我讲到他昨晚在家里把地板拖了好几遍,还让大人们不要把地板踩脏了,为的就是迎接老师的到来。听到他外婆由衷地一席话,我不由自主地摸了摸张赵龙的头,对家长说:“张赵龙和以前相比,懂事了,长大了,老师期待着你更大的进步啊!”张赵龙同学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再一次腼腆地点了点头。

临走时,家长将我送出院外,可当我离开无意再次回头时,我发现张赵龙同学还靠在墙边,探出小脑袋目送我们的离去。多么纯真的孩子啊!我看到了在课堂上无法看到的孩子们那可贵的一面。正当我感慨时,我发现田宇同学还在我们家访的队伍中奔波着,原来,虽然在我们的计划安排中,这次并不去田宇同学的家里,但是他依然兴致盎然地带着我们走东家,到西家…

家访活动结束后的这一段时间里,我的英语课堂依旧,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却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一摞作业本中,终于出现了王宇同学的作业本,看到了他那工整的字迹;在口语训练的英语课堂上,终于看到了张赵龙同学一次次举起的小手,听到了他那越说越流利的英语…

家访活动拉近了我与学生、家长之间心灵的距离,更让我看到了孩子们闪光的另一面。原来,我们眼中的后进生是那么的可爱,他们很愿意、也同样很期待我们老师走近他们的家庭,走近他们心灵深处,只不过这一切我们没有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方方面面的闪光点,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你会觉得我们每天与这群孩子在一起实际上也很纯真、幸福…

第三篇:走近学生的心灵,倾听学生的心声

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学生的心声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楚州区流均镇中心小学赵岁鹏

内容摘要:我们作为农村教师只有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而现如今“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农村孩子见识少,接触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习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关键还在于我们是否善于立足农村,是否善于优化作文教学,是否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是否善于去倾听学生们的心声。

关键词:发掘创造灵感倾听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干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一是学习“负担”过重,二是生活狭窄所致,三是语言积累不够丰富。而作为农村的学生他们没有图书室、也没有阅览室。因此,他们的阅读量远远不能和城市孩子比,学生词语积累少了,自然会因材料枯竭,而无话可写了。我们作为农村教师只有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四个学段里都有着明确地的习作要求。而现如今“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农村孩子见识少,接触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习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关键还在于我们是否善于立足农村,是否善于优化作文教学,是否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是否善于去倾听学生们的心声。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

★写作要求过高,学生无话可说。

作文内容思想性要求过高,成了“千篇一律”。这不但抑制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思想上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与老师所期望的结果适得 1

其反。作文本应该是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老师则期望学生说出“合理的”“像样的”话来。我们有意无意中要求着学生说出成人社会需要说出的话,他们不得不尘封自己的童心,鹦鹉学舌般的学说别人需要的话,作文就失去了它的本质。为什么现在的“新概念作文”这么深得人心呢?我想除了真实,那就是厚积而薄发。农村学生本来就语言积淀少,这样一来,学生更怕写作文,也写不出好作文、真作文。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写作的兴趣造成的。一旦布置写作文,学生的第一反映就是愁眉苦脸地说“写什么”;老师们也多在抱怨学生“一写作文就满脑子都是空白,半天写不出几百个字的作文来,写出来的只是也只能是干巴巴的。”

★命题作文脱离实际生活,学生无共鸣。

作文教学,教师总是花比较多的力量用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然后大把大把的布置一篇篇的练习,让学生写。而学生面对一次次的作文,总是为“写什么”“怎么写”,而伤脑筋,不知不觉中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如果作文教学偏重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种很特殊的事,跟农村的实际生活一点也不切合,以致于学生搜索枯肠而无内容了。命题作文的内容不切合学生的实际,如果教师再很少或忽视如何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向社会,从生活中得到感受和启发,那学生写起来就更是一塌糊涂。学生们每学期中或多或少地被动地要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很难在心理上形成写作的兴奋状态,学生作文兴趣受到了限制,自然就不用提写作的主动性了。写作教学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枯竭、乏味”中失去了她动人的外衣。

二、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丰富多彩的生活无时无刻不给作文教学提供着活水源泉。有感而发,不吐不快,是写作的本来的情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要善于用心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那就是要学会观察。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我告诉我的学生们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你们能平时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便会发现,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农村题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记得有一次,我带学生去田间绘画《我爱我的家乡》。一到目的地,只见溪水清澈,成群的鸡、鸭、鹅;瓦蓝瓦蓝的天空白云在徜徉,大片大片的庄稼绿油油„„这天然的动物园、植物园,不正是写景状物的好材料吗?养鸡喂鸭、种菜锄草、钓鱼捕蝉,这生趣盎然的田园生活,城市孩子又怎能体验呢?回到教室里,我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罢了,关键就在于你愿不愿意做

生活的有心人了!这样一来,学生初步体会到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农村孩子的作文题材更宽、更广、更有新意。这时,我便顺势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引导他们不断地积累材料。其实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它本身的情趣和意义。也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学生没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启示。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

★开展活动,让学生乐写

作文课前我们老师如果能有意识地组织活动,可以让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素材。如在进行场面描写的作文训练时,单靠教师的指导,空口白说,还不如让学生走到活动中去来得深刻。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个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让学生在那紧张激烈地气氛中抒发出自己的情感。相信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写心理的,写同学们的呐喊声的,写经验介绍的,总结得失的。在训练写人的文章时,我们的学生往往无从下手,那我们可以开展“自我介绍”“夸夸我的同学、老师、父母„„”让学生在活动中水道渠成,在大家的谈话中回忆自己的经历,搜集写作的素材。儿童不需要束缚,儿童需要解放,解放儿童的心灵,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有个开放的空间。学生生活中的体验与实践,是学生乐于写作的源头活水。

★自我交流让学生放开写

人和人的交往必定会增加我们对语言的积累。但我们不是时时刻刻都能与他人交流,我们有许多自己独立的空间,我们就可以进行自我的交流。有许多时候许多的事,我们无法与他人交流。小学生也一样,特别是农村的部分家庭父母都不在家。缺少语言上的心灵上的交流,我们作为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自我交流,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得有一次,广播站征稿,六年级的一名学生交来一份稿件。读后我觉得写得不错,推荐播出时,学生自己居然当场在班级里哭了起来。听说后,我想那完全是她的真情流露,之所以哭,是因为她写出了自己的心理话,心理平时无法向父母表达的话语。我们要坚决不能让学生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套话,空话。

★主体体现,厚积薄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厚积薄发”这些古语说出了积累的重要性。语文是社会的语文,是大语文。我们怎么才能让学生有素材可用呢?那就需要厚重的积累。一是背诵美文。优美的词语记下来,优美的句子抄下来,优美的文段背下来。分类背,分类看;课内的、课外的、散文、诗歌、名言、锦句„„中华民族的古诗文。都是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共背、配乐朗诵;形式多样中学生将书面语言化为自己的个性语言。久而久之,表达能力便会得心应手了。二是走进名著。中国名著,外国名著,名著的卓绝的艺术特色,博大精深。可以多推荐给学生读一读。写写读后感,赏析名句子。同样也是知识积淀的好方法。

三、倾听学生的心声

《课程标准》也在不同的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我们知道,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能让你把零乱的思绪条理化,清晰化。好的作文指导是对学生感知的呼唤,是让学生的独特体验的重现。我们常听老师说“小作者写得多好呀,你们就仿照着写”于是乎天下的作文都是一个样了,所有学生都在同一个现场了,千篇一律了。学生的独特个性被磨光了,老师们呀!我们可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手中的一团面呀!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讲究独特。因此除了单元内需要完成的命题作文外,还有许多写作、练笔的机会。无论是什么时候,我都会在写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文题”的理解,并听听别人对“文题”的理解,采众人之所长,然后再动笔写出自己的东西。写完了还要求他们反复读几遍,并对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一修改,改好后再读给好朋友们听一听,最后才誉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也有不少老师会在学生动笔时千说万说“注意用词”“前后照应”“多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生写作的能力本来就差,形式对于他们来说,无疑便是一副沉重的枷锁,如果过多的强调形式,学生写作少了一份灵气,多了一份沉重。有的孩子喜欢写人,有的孩子擅长写物,有的孩子善于写景„„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不拘泥于形式写出自己见闻、感想。如果能让学生一开始就脱离形式,脱离框架胡写、疯写一番,说自己所想,道自己所思,接着我们再针对写作要求推敲、修改一番,必定也会是一篇出自心灵之作。作文缘情而发,又怎么会枯涩、空洞呢?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倾听了学生的心声,我们只有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农村生活实际与阅读和写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我们要有常远的目光,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

要加强学习,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只有这样,我们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才能绽放出它的灿烂。

参考文献:①《小学作文教学论》 作者:吴立岗1992年出版。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第四篇:蒋念文:倾听学生烦恼

倾听学生的烦恼

蒋念文 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瞿溪校区

有一次,我作文教学,先口头作文,“说说你最近留在心中的一个烦恼”,继而以“我想对您说”的口吻叙述,最后以“我成长中的烦恼”为主要内容给老师或校长或父母亲或生命中影响自己的某一个人写一封信,请他(她)帮你解决遇到的烦恼,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学生的烦恼还真多,有来自同桌暴力倾向的女生,有老师的题海战术,有校门口小摊贩的不健康食品,有家长的“监学”,有……

智者,善于倾听来自底层的声音,虽然这声音稚嫩,甚至还带有杂音,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忽略它们。

我的同桌吴扬:

你好!

给同桌的一封信

请你不要再拿我出气了!

每天,你都把我的书包或是书扔到垃圾桶里。你知道吗?我也会生气的。今天我正式正告你,请你不要再拿我当出气筒了。

每次我一到学校,你一有不开心的事情,就扔我的书,我捡回来一本,你又扔一本,让我手忙脚乱,有时还扔我的笔。我真的生气噢!

老师曾教导我们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要珍惜同学情谊。你是怎么想的?

今天,我心平静气地跟你说我们应该和平共处,可以的话友好往来。谢谢!

祝好!

你的同桌 贾炬锋

2008年10月25日

给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林老师:

您好!

打扰你从忙碌中看到这封信,我想对您说自己的烦恼,每天的作业多得不得了,就想一把枷锁锁住了我们的自由,无法快乐。

我写作业,都是奋笔疾书地写,不是写到三更半夜,就是十一二点。老师,我恳求你手下留情大发慈悲,把作业减少一点,哪怕一点点也行。我正想自己的童年“为虾米”这么悲摧,要是有自动写作业的机器,那该多爽。

我的自由是多么重要。老师,我想当放飞的小鸟,而不是被关在笼子里的,我也想解开铁索。老师,请还我自由的权力,无忧无虑的生活是我渴望的生活。您的学生还在痛苦中煎熬。

老师,我们不是祖国的花朵吗?您给我这么多作业,一直写到夜里才好,在课上又犯困,听都听不进知识。您这样简直是糟蹋我们,而不是在培养我们。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 黄温然

2012年3月17日

给老师的一封信

老师:

我恨你,因为您的虚荣心让我们对您不再那么尊敬了。在七个月前的一个上午,老师您冲了进来对我们叫道:“检查团来了,大家快做好准备!”我们心里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可是您拿出了那本必背的100问之后我们全班都抽疯了,背了七个小时我们才背了一半不到,可是他们(检查团)一来校长就带他们到大酒店去了,老师谢天谢地了。可我们却十分愤怒,因为我们糟的是什么罪呀!老师醒醒呀!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 吴浩炀

2012年3月18日

给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翁老师:

您好!

我是您的学生徐洁。我感谢您在百年中抽空看我写的这封信。翁老师,您知道吗?我们为什么换座位时候大家都不愿坐在外面一排吗?那是因为我们怕,我们怕脾气暴躁的您会时刻因为一点小事生气。我们知道您性子急,希望对我们严格要求,可也不能因此而打骂我呀!记得又一次,您心情不好,一见我们脸便阴沉下来。上课时候一位学生盯着您的衣服看了一会儿,便被甩了一个巴掌。您还狠狠地说:“看什么看,再看也穿不了!”说着,那个学生眼泪便哗哗地留了下来。翁老师,您可知道,您这个无意间的举动,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影响。他的心灵,有可能因此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呢!

翁老师,您经常向我们诉苦:你说自己是最辛苦的一个老师。每天早出晚归,每次晚上六点多才走。我们知道您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可我们呢,我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呀,我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啊。您每次因为自己不开心而把气撒在我们身上,那我们呢?我们又该把气撒在谁的身上呢?

翁老师,您总是教育我们不要打人、骂人,您又何尝做到了呢?我希望您说到做到,做一个爱学生的好老师。祝 身体健康

您的学生 徐洁

2012年3月18日

给校长的一封信

杨校长:

您好!

我是三(1)班的学生,感谢您从忙碌中来看我这封信。

您知道吗?现在,在学校门口,总有一些我们学校的学生在买垃圾食品,有油炸的,有冰冻的,有水煮的。我担心这会给儿童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

就拿上次来说吧,汗大非同学在校门口买了油炸食品,吃得津津有味,别的同学看见了,也就跟着买了。听说那些油是井沟里挖出来的,太不卫生了,也太不安全了。我记得汗大非

同学还画过一张食品安全的宣传画呢?怎么吃起来就忘记了呢?

我希望校长您能过问这些事,召集各班主任开会,要求对全校学生进行饮食卫生与安全方面的教育。同时,告知工商部门处理这些事情,让这些小摊小贩远离学校门口。

身体健康

一个热爱生命的女孩 陈乐翔

2008年10月25日

给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给您的这封信。妈妈,您知道吗?我每天身上背的不是书包,而是沉甸甸的负担。

老师,整天布置的作业就像地球上的人一样多。一天,我来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静静地写作业,总是感觉门在微微地开动,但我每次转过头去看时,却没有了,我以为是风。过了许久,我终于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都写完后,就想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会儿,出去看一会儿电视,哪只我前脚还没踏出,妈妈后脚就踏了进来,双手抱着一堆又一堆的作业,有语文小练习,有数学练习册,有英语1+1„„这一本又一本,一页又一页的作业,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您便说:“作业写完了?那就这些教过的全部写了!”我惊讶地问:“全部!”“对!”妈妈若无其事地说。我突然全明白了,原来,那微微颤动的门声,就是妈妈监视的眼神啊!

妈妈,我们小学生是该注意学习,但我们却不是写作业的机器呀!请您以后不要这样了,妈妈!

祝您 身体健康

您的女儿 妮可 2012年3月17日

给爸爸的一封信

敬爱的爸爸:

您好!

爸爸,我知道你一定会看这封信。爸爸,你不要拿我当出气筒!我是个人,不是石头,我要是石头,我就天天让你打,天天给你当出气筒。就拿上次来讲吧,你从棋牌室出来回到家里,把钱从口袋里拿出来,我一看大吃一惊:300元在身上现在就一下子变得只有100多元了。我下楼问:“爸爸钱呢?”爸爸你连忙大叫:“吵什么吵!”我回答:“就是问问嘛!那么凶干嘛!”你听了说:“哎呦学会顶嘴了哦!”接着你打了我,让我一块紫一块青的,爸爸,我恨你!你让我的脸变得十分丑陋。

爸爸,我想对你说:“请你不要拿我出气,再打我我要开始还手了,不要以为我们小,我,心中只是有一团火还没有燃烧。” 祝

你早点赢钱,不要再输钱了

您的孩子 梅毓麟

2012年3月18日

第五篇:家访手记——走近学生的心灵

家访手记

——走近学生的心灵

为积极响应学校开展的“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于十月二十五日中午,踏上了去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灵的征程。

一起访问了八家,情况各有不同,但细细研究,性质又大抵相似,在这里有代表性的选择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家访二

(三)班学生谷涛

比较幸运,我和同伴下车一询问就找到了。去他家时,爷爷奶奶正在家瓣棉花,待我们说明详情后,他们热情款待我们。谷涛是班级典型的后进生,和他爷爷奶奶沟通后却很出乎我的意外,他在家相当勤劳,经常帮忙做家务,例如做饭,洗衣服,做农活,毫无怨言,邻居都夸其是一孝顺子孙,这次放假回家还在新沟买了二十元钱的水饺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很是欣慰,有时一个月的生活费未用完还带些给爷爷奶奶家用。我可以说像这样的男学生在现在的时代,是凤毛麟角了,着实值得赞扬。然而让我有些疑惑的是,在学校的表现并不让我满意,作业经常性的抄袭,上课不听讲,还和同坐讲闲话,很是让我头疼。这是一问题青年,是我们所说的“研究生”,为何在学校的表现和在家里的表现千差万别呢?当夜我细细思考,略有所悟,这学生本性很好,只是缺乏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也确实如此,刚交他时很勤学苦练,经常问问题,作业做的很认真,可能发现没什么进展,另外也无人关心,没能坚持下来,遗憾!目前老师主要关心的是绩优生,而忽视了一些问题青年,值得反思。

家访二

(三)班学生王志雯

我们步行前往他家,还很花了些时间,不容易(表扬哈自己)。到他家后,爸妈热情款到,了解到他爸爸是小学老师,于是感觉聊的话题轻松多了。从他爸妈口中得知,雷志雯是一独生子,家庭氛围很好,基本没有来自家庭的压力。他爸妈明确说明,并不很关心他的学习,没有对学习作很高的要求,只是担心的是他性格有些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而大学毕业以后重在与人的交往和合作。应该说他爸妈的思想还是很前卫的。在学校我们太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应试教育体现的相当明显,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注的不够,学生即使考上了很好的大学,也未必是个人才,值得反思。临走时,家长坚持送包黄鹤楼的烟,还是宛然拒绝了(主要是自己不抽烟,呵呵),不过我们还是贪了点便宜,看到他家门口摆着辆摩托车,商量借着骑骑,成功了,太爽了,我们心里不知有多高兴。

家访二

(四)班学生曾雅静

刚教她时,这学生因为一次作业未交,把她叫出来理论了一番,这女孩就哭起来了,哎呀,当时不知道有多内疚,感觉着女孩听多愁善感的。很想找个时间再次和她交流,但最后都忘了。借这个家访的机会,和她沟通沟通,了解哈情况。到她家后,爷爷奶奶也是很热情,得知她爸爸妈妈已经在云南打工五年未回来,一直是爷爷奶奶照顾着。我想,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和爷爷奶奶之间一定有着很大的代沟,与人讲的话少了,自然性格就内向了。至于这些留守学生,我们确实很有必要去主动的与之交流谈心。

家访一天完后,七点才吃饭,有些辛苦,但是躺在床上也有些充实的感觉,更多的开始认识学生,认识别人,认识自己!

下载家访随笔——真诚倾听,走近学生(蒋毅)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访随笔——真诚倾听,走近学生(蒋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