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庄子》《老子》《论语》这样的读本要讲得少读得多?
为什么《庄子》《老子》《论语》这样的读本要讲得少读得多?
因为只有读才能自悟其奥义。
怎么教这样的文本?可以分步走:
一、初教时,能让孩子们略知大意。比如书中涉及到的故事可以多讲讲,为孩子们开口诵读引入一个兴趣点;常识稍微讲解一下,增强诵读的记忆感。
二、不求整齐划一地背诵过关。这是困惑许多老师的死结。目前有许多老师在尝试把经典诵读课放进班级里,但发现总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这门课。其实,除非这个班是挑选过的,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孩子都是对诵读有过启蒙教育的,否则,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孩子,层次不一样,能力不一样。意志力决定了每个孩子的心性。有的孩子能主动用功,有的完全是被动的,甚至有严重的怠惰情绪。虽然有人一直在强调,孩子不愿意学某门学科是跟任教老师有关系,但是稍有理智的老师啊,千万别被这样的话给吓住自己。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说这种话的人,一定不是真正的老师。想一想,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是多么了不起的教育家,不是也有教不成器的凡夫俗子渡不了的阿修罗吗?优劣永远是并行同体的。你要是以为所有的学生都是你教育的结果,那就抹杀了学生的前生后世,甚至把孩子父母的教育功劳都掩盖了。优秀的孩子首先是在家庭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然后才是学校的课业影响。
每次诵读,能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基本上很熟练地背诵出来,就可以放一放了。把旧的内容换成新的,不要总是停留在昨天学过的书页间,要有新的内容不断补充。
那么,孩子们在什么时候能基本上把所有诵读过的内容过关呢?就像我现在的班级里,每学一次新的内容,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孩子是不会及时跟着老师读的,有时可能才一两个跟着读。可是,到了一定时期,几乎全班都会了。原因是,我不管那些不读的,我只在乎那些跟着读的。每次学新内容时,我们会把昨天的昨天的更昨天的内容翻出来读几遍,那些总是以先听为主的孩子也终于开口了,最后也会慢慢背诵了。来听课的老师和家长都发现,陈老师似乎不太管那些不跟读的孩子,总是在表扬那些跟读的孩子,总在说:“真好!有三个同学已经跟得很好了!”“又多了三个同学读得很流畅了!”但除非不得已,很少点名批评那些不开口的同学。为什么?自性啊!要让孩子学会观“自性”。一个孩子如果他怠惰,他不愿主动,你的批评其实是完全多余的。但你要相信,他长期处在一个琅琅书声的环境里,天天听着“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有一天,他会情不自禁就哼出几句文雅诗文来的。
不求一步到位,但求磨杵成针。
三、经典的文本贵在时时重读。有些书,是要一辈子不停地翻读的。尽管你已经能背诵了,但是,你还是会时不时翻书来目不转睛地念诵,那些字虽然已经早就烙印在你的记忆深处,可是,你依然觉得还是要对着原文读才更有喜悦感。这就是经典文字。所以,我们的孩子此时读着这些文字,并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品,将来,他们一定会反反复复重读又重读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较劲,非得教授课期间把所有诵读过的内容统统烂熟于心。八成熟,或者对着书本能流利地朗读也是不错的呀。
所以,这学期,我为什么敢于把《老子》《逍遥游》《中庸》同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教授?如果不教,孩子们可能永远不去读。但如果非要一教就统统过关,那是跟自己过不去。让一部分孩子先背诵熟练,一部分孩子基本能读,够了。以后我们再慢慢回味着吟哦吧。
这是教学的序,不可乱。--摘自全球读经教材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