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
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
-------读胡总书记的贺信有感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2011年10月22日,对于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3000多名师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百年校庆让人欢欣鼓舞,群情激昂,更加振奋人心的是他们的校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母校发来了贺信,字里行间、言谈话语中无不流露出总书记浓浓的母校情、师生谊,更为重要的是寄托了他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当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宣读胡总书记的贺信时,全场多次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此时此刻,一个共同的心声在大浦师生和全场千余嘉宾的心中激荡———“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
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应该有尊敬的师长,亲爱的同学;有窗明几净的教室,蓬勃葳蕤的花草树木;更有孩子们勤奋学习的身影,不甘人后、勇攀高峰的理想。这里应是一片文明的沃土,是一片放射着人文光辉的星空。这里因孩子而永葆青春,这里为孩子而永远芬芳!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该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打造这个最美好的世界。看,海陵区的教育早已行动起来,我们实验小学正精心准备着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五彩的教学大楼,幢幢显示童趣乐。
童年的记忆里,我的学校一直都是青砖白墙。那白色的墙就像硬邦邦的,冷冰冰的。现在可好了,在教育现代化的春风下,各个学校都在加强自己的校园建设。看,威武的教学大楼穿起了美丽的外衣。粉红的、草绿的、橘红的、鹅黄的、天蓝的,一幢幢带有童话色彩的教学楼用自己的表情告诉人们这才应该是孩子们的世界。再看,学校的专用教室也变得充满童趣。音乐教室里,蓝蓝的头顶上飘着白白的云,四周的墙壁上“爬满”了春天的气息,小屁股下坐的是有颜色的可以随意组合的音符形凳子。啊!走进这里,一切都在自然地歌唱。美术室陈列的手工制品折射出对生活的热爱,舞蹈房光洁的地板和整幅墙的镜子映照出对艺术的追求,微机房那上百台全新的电脑配置追上了时代的脚步,心理健康咨询室的温馨可以让人舒缓精神的压力,就连在过去一到下雨天就只得转为室内下棋的体育课,也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有了最新的安置场所------体育馆。我们的学校环
境幽美优雅,我们喜欢结伴漫步校园,我们的校园真是美不胜收!
可亲的魅力教师,朵朵花开淡墨痕。
在我们学校里有这样一群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教师。他们看似平凡,却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先进的理念、扎实的教学,用爱的教育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致力于构建和谐校园,致力于推行素质教育,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孩子。他们更象是孩子们的父母,爱之深,责之切。陈学风老师,小学高级教师,“海陵区优秀班主任”。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课堂上,她努力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生活中,她又是孩子们最乐意亲近的知心朋友。陈雪蕾老师,从教20多年,不论何时她总是带着一脸慈祥的微笑,她的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他们的精神感动着同行,更引领着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她们的带动下,实小这个群体中涌现出一批师德模范,如区优秀师德标兵王美华、丛龙梅,区优秀共产党员季红梅、卢湘、刘小鹏老师等等,她们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不仅关注着孩子的今天,更关注孩子的明天,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实小的老师们以搏击奋发的品质,铸就了积极向上、默默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如墨梅的幽香,熏染着每个人的心灵,让整个校园弥漫着阵阵清香。
三、和谐的拼搏氛围,最是书香能致远。
实小的教育是“快乐”的,实小的学生是幸福的。清晨,走在校园里,你会听到老师们带领学生诵读经典,声声入耳,余音绕梁。下午,走进教室,你会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上辅读课,篇篇名著,段段经典,热烈的讨论、激情的演绎,让经典美文真正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学校还每年请进来一些著名的文学儿童作家如金波、曹文轩、王一梅、梅子涵等与孩子们见面交谈,更加调动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最是书香能致远,实小的老师们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引导孩子们踏上快乐的阅读之旅。
进入实小,除了能体会到浓浓的书香气息外,你还会被实小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所吸引。这里,有异国情调的英语节,有拼搏进取的体育节,有充满奥秘的科技节,有轻歌曼舞的艺术节,还有充满生活趣味的数学周。每一个节日都倾注着老师们的心血,每一个活动都凝聚着教书育人的技巧,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喜欢的节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孩子们在一天天快乐地成长,这里的氛围和谐宁静。你可看见,楼梯上摔倒后的搀扶?你可听见,墙角边误会后的和解?你可体会到,同学间友谊的真挚?纯真的年代,我们相遇在实小,谱写的是一首真诚、友情之歌,正如这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房,也必将温暖着我们的成长之路。
这样的学校让学生眷恋,这样的老师让学生难忘,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回味。让我们谨记胡总书记的教诲,把干劲落实在行动上,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
第二篇:《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做为一名教师,对“李镇西”这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李老师是教育智者,是教学巨匠,《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在李老师的文章或书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鲜活的、感人的、能引起心灵共鸣的发生在课堂上的和课堂外的事例。通过品读这些事例,我们总能感受到李老师作为一个教师的魅力,感悟到比教育理论专著更深刻的教育思想。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习惯静下心来阅读《把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情,如同沐浴在淡然的乳雾里,又如同熏染在悠悠的乡间俚曲中。我读着,虽不尽用心,我品味着,虽不透底。然而我读到了尊贵与崇高,睿智与坚韧,温暖与感动,广博与从容。流连其间,一个故事,一段思索,一种彻悟,一种超脱。繁杂的日子变得宁静起来,焦躁的心绪变得安然起来。汩汩清泉心间溢流,精神随之飘逸。
这是一本献给教师的心灵之书,这也是一本缓释教师心理压力,启发教师生活与教学智慧的书,它用温情、智慧和爱意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它用一首首教育诗篇礼赞教师工作的神圣。用一个个真实而平凡的故事,抚慰我们的心灵。
李老师和同事的宣言——武侯实验中学教师誓词,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我立志把心灵献给孩子,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感动我的不仅是他们的宣言,还有书中的很多教育观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李老师用灵性的语言描绘教师的形象。“赞美,扬起生命的风帆”,这是最质朴的教育智慧,读后感《《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请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这是最简单的教育手段。“用心去爱你”,这是最平淡的教育艺术。其实教育很简单,但是教育又很复杂,因为教育是关乎心灵的工作。
真正的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滴滴雨露,离不开教师的心灵!是教师与儿童生命的对话才使教育发出高山流水之声。那儿童呢?每一颗心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他们渴望成功的体验和快乐的满足,他们祈盼教师用智慧的睿语解开他们心灵的密码。是教师的理智之爱,使儿童的现实生活充满意义;是儿童如水的清纯,给教师带来生命的满足。真正的教育始终是教师与学生合奏的乐章。尊重是一缕精神阳光,他可以照亮孩子的心扉,尊重儿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就是真正的教育。(读后感 www.xiexiebang.com)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读《把心灵献给孩子》,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懂得了教育是一件雕刻心灵的工作。我们的对象是一群有着灵魂和理想的人,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次行动,每一次喜怒哀乐,都是在孩子心灵的白板上刻下了重重的一刀,都是在孩子心灵的扉页上写下了浓浓的一行,那一刀下去,那一笔下去,写下的是正义还是邪恶,是美德还是丑恶,是真理还是谬误,不在孩子的心灵是什么,全在于我们教师是什么!唯有美德才能雕刻美德,唯有正义才能书写正义,唯有真理才能传播真理,我们自己是什么,才可能塑造什么,换言之,我们希望我们塑造的对象成为什么,你自己必须首先成为什么。世界上不可能有一种完全空洞的塑造,单凭想像就能完成的雕塑那只能唯心主义的幻想,心手合一不仅仅对于雕刻家是这样,对于教育家更是这样。所以,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给孩子传授多少知识,而恰恰在于丰富自己的灵魂,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一块宝石,那样孩子天天看着这块宝石,捏着这块宝石,听着这块宝石,耳濡目染,他们也就具有了宝石的特质。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说教,而在于熏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心灵。孩子最终能不能够成为一件艺术珍品,全在于雕刻家的品质。
有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我相信,只有我们把爱无私的献给孩子们,真心的与他们做朋友,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爱!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第三篇:《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做为一名教师,对“李镇西”这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李老师是教育智者,是教学巨匠。在李老师的文章或书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鲜活的、感人的、能引起心灵共鸣的发生在课堂上的和课堂外的事例。通过品读这些事例,我们总能感受到李老师作为一个教师的魅力,感悟到比教育理论专著更深刻的教育思想。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习惯静下心来阅读《把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情,如同沐浴在淡然的乳雾里,又如同熏染在悠悠的乡间俚曲中。我读着,虽不尽用心,我品味着,虽不透底。然而我读到了尊贵与崇高,睿智与坚韧,温暖与感动,广博与从容。流连其间,一个故事,一段思索,一种彻悟,一种超脱。繁杂的日子变得宁静起来,焦躁的心绪变得安然起来。汩汩清泉心间溢流,精神随之飘逸。
这是一本献给教师的心灵之书,这也是一本缓释教师心理压力,启发教师生活与教学智慧的书,它用温情、智慧和爱意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它用一首首教育诗篇礼赞教师工作的神圣。用一个个真实而平凡的故事,抚慰我们的心灵。
李老师和同事的宣言——武侯实验中学教师誓词,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我立志把心灵献给孩子,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感动我的不仅是他们的宣言,还有书中的很多教育观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李老师用灵性的语言描绘教师的形象。“赞美,扬起生命的风帆”,这是最质朴的教育智慧。“请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这是最简单的教育手段。“用心去爱你”,这是最平淡的教育艺术。其实教育很简单,但是教育又很复杂,因为教育是关乎心灵的工作。
真正的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滴滴雨露,离不开教师的心灵!是教师与儿童生命的对话才使教育发出高山流水之声。那儿童呢?每一颗心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他们渴望成功的体验和快乐的满足,他们祈盼教师用智慧的睿语解开他们心灵的密码。是教师的理智之爱,使儿童的现实生活充满意义;是儿童如水的清纯,给教师带来生命的满足。真正的教育始终是教师与学生合奏的乐章。尊重是一缕精神阳光,他可以照亮孩子的心扉,尊重儿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就是真正的教育。(读后感 www.xiexiebang.com)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读《把心灵献给孩子》,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懂得了教育是一件雕刻心灵的工作。我们的对象是一群有着灵魂和理想的人,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次行动,每一次喜怒哀乐,都是在孩子心灵的白板上刻下了重重的一刀,都是在孩子心灵的扉页上写下了浓浓的一行,那一刀下去,那一笔下去,写下的是正义还是邪恶,是美德还是丑恶,是真理还是谬误,不在孩子的心灵是什么,全在于我们教师是什么!唯有美德才能雕刻美德,唯有正义才能书写正义,唯有真理才能传播真理,我们自己是什么,才可能塑造什么,换言之,我们希望我们塑造的对象成为什么,你自己必须首先成为什么。世界上不可能有一种完全空洞的塑造,单凭想像就能完成的雕塑那只能唯心主义的幻想,心手合一不仅仅对于雕刻家是这样,对于教育家更是这样。所以,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给孩子传授多少知识,而恰恰在于丰富自己的灵魂,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一块宝石,那样孩子天天看着这块宝石,捏着这块宝石,听着这块宝石,耳濡目染,他们也就具有了宝石的特质。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说教,而在于熏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心灵。孩子最终能不能够成为一件艺术珍品,全在于雕刻家的品质。
有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我相信,只有我们把爱无私的献给孩子们,真心的与他们做朋友,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爱!
第四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阅读完苏霍姆林斯基所著《育人三部曲》后,真是感慨万千,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罢此书,我清楚地认识到:学习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回顾自己从教经历,酸甜苦辣一时难以述说。我曾经有过理想,有过追求,有过热情,但在更多时候是对师生关系的迷惘,是对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痛楚。我也经常问自己:何谓师道?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吗?起初,我天真地以为拥有知识就能当好老师,但事实证明不是那样。哪怕你学富五车,你的课堂上照样会有学生充耳不闻。这种情况的确让人手足无措,毕竟知识装不进脑子啊!我常常也在想是不是教学方法有问题?方法多样了,确实能吸引一些学生,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你熟视无睹。不明白啊!为什么这些学生这么难侍侯?
读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问题出在哪。以前,如果有人问我教学是什么,我的脑海里闪现的是传授知识。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对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教学,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那儿传授到孩子那儿,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儿童对知识和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仔细想想,这一观点我们不应该感到陌生。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喜欢哪个老师,那门功课就学得好。学生对你的课不感兴趣,成绩提不上来,不一定是你教学水平低。而是我们教师把教学看得太单一了。
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也决非易事。人是感情动物,情感是相互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教育职业的老师会喜欢学生。我国近代一位教育家夏丏尊的话作答最准确,那就是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如此!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给予的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只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你才会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知识不足可以学习!教学相长,教师只有在学中教,教中学,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只有当教育者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的时候,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第五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爱生如子 待生如友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禹化小学
近日,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的《教育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深有感触。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力用心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爱生如子”的真谛,这着实令人佩服。
书中提到:“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爱孩子。”。他从18岁开始担任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他曾经先后为三千七百多名学生做过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几百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在他短短的52年的人生历程中,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二百篇童话、短篇小说等。他的确做到了——就象他的这本书名所说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当初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和你我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他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家,但是正是这勤奋忘我的精神、热爱教育的品质和对孩子深深的爱,使他攀登上了事业的颠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尊严是人类灵魂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独立人格,甚至有自己的秘密。如果他能受到尊重,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你不信任他,不尊重他,他同样不信任你,不尊重你。
回想起近几年在中学和小学的教学经历,许多事实更能说明尊重的重要性,中学生正处于生理转型期,你如果不尊重他,不要说大声的呵斥辱骂,哪怕是一个对他不屑的眼神,就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小学生的情感表现更是毫无遮掩,爱“恨”分明,因为你的不尊重,他可能路上遇到你不会向你问好,上课更是不会认真听讲。“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我想,为人师表,我们老师首先要学会尊重每个学生,让学生学会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从来没有孩子不愿意学习的情况,他愿意学习只是他不会,他还没有能力集中注意力,没有能力强迫自己学习。”反思我的教学,我真的不了解我的学生。忘记了他们只是孩子,而学习不能是单纯轻松的游戏而是一种劳动。对于儿童来讲,掌握知识这是最终的目的,他不能像成人那样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和计划学习。当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愿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厌学情绪产生了,那任你用什么办法也不可能使孩子坐下来念书了。不了解学生,就没有办法给予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自豪感。爱学生,应该说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如果是始终如一的爱,坚持不懈的爱,面向全体的爱,也是不容易做到的。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爱得要纯粹。不是施舍,不搀杂功利。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这样,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同时,无论年青还是年老,教师都要拥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你就能够更宽容,更豁达,也能够让孩子更喜欢你。
爱学生,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对于这一点,我想谈谈我的做法:上课时,我向学生露出亲切的笑脸,投去友善的目光,进行交谈式的教学;下课时,我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谈心,说笑话……很快地,我和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这时,他们会把我当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求得我的帮助和指导。一个好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人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因此,尊重学生是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
爱学生,就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那么,是否爱就应该对学生放宽要求了呢?当然不是。爱学生,反而应该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爱而不严,学生成不了才;严而不爱,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灵。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古代有一位大教育家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深沉的爱,是学生尊敬教师的源泉,也是激发学生对教师热爱的源泉,每个教师劳动的内涵在于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同样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那么作为教师必须热爱每个学生,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工作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交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那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既然我已经选择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愿意永远保持与拥有一颗永远童真的心。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懂得付出爱、懂得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