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思政实践报告3000字
中国梦 大门梦
——小论2013暑期社会实践
温州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2生科本 沈丽玉 1211231412
4引言:“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秉承温州大学的校训,作为温大莘莘学子的一员,作为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一员,我结合了自身专业与个人特长,选择了“温州大学扬雷锋社会实践队”作为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平台,很荣幸,我也被这支优秀的团队招聘,成为了其中一员。下面,是我对这次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的简单介绍和个人感想。
关键字:大门镇 支教 课程 活动
正文:
一:繁忙的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是出乎意料的繁忙,不过,也不缺少欢乐。招聘会上,也许使我提早见识到了4年后自己将在人才市场会遇到的境况,人头攒动,人来人往。负责宣传的,拿着宣传单见人就塞,忙乱中,发到自己的队友也察觉不了。负责介绍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拉拢每一个有兴趣的同学。负责登记的,奋笔疾书,效率极高,那张小桌子被挤的命运堪忧啊。我们队其实有很多小插曲,一开始是宣传单不能及时到位,只能靠宣传的同学站在海报前吆喝,幸运的是,我们的地理位置很好,海报显眼,没有宣传单照样人气火爆。后来登记的人多了,笔不够了,又想办法到处借笔。每一个小危机,当时都能逼急我们,而事后想一想,谁说不是一件乐事呢?收工的时候,天下大雨,不过,恶劣的天气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而后的电话面试与现场面试,更是小故事连连,快乐不断。在其后的内部小会议中,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也初步了解自己的队员。最后的出征仪式上,队长从指导老师手中接过了神圣的队旗,我们即将踏上征途。因为我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前期工作,所以我感触颇深。每一件事,无论它最后呈现的结果是成功非凡还是平庸无奇,它的背后,都挥洒了好多人的汗水,甚至泪水,都充斥着好多人的热情,甚至心血,都承载着好多人的希冀,甚至梦想。台前风光固然好,幕后工作不可少。
二:成功的招生活动
从我踏上大门镇这片热土,我就对这座孤岛有着莫名的喜爱。我将在这里尝试三尺讲台,尝试讲课,踏出师范生实践的第一步。我相信,我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一个活动是招生,我们准备就绪以后就出发到了大门镇的中心广场,我们分工合作,勤勤恳恳,不敢懈怠。开始分发传单的时候,报名的人并不多,我们都不免担心。也许是广场的热闹音乐吸引了村民,渐渐的,围观的人慢慢增多。当他们知道我们的活动后,都很积极的报名,有的还帮我们宣传呢。善良淳朴的村民脸上那灿烂的笑容,藏不住那略微浮动的皱纹,却表达了对这个活动的认可,对我们的信任,这让我们兴奋又安慰。夕阳西下,报名处的工作接近尾声,而试玩区的热闹却不减丝毫。手巧的姑娘在认真的学编手绳,好动的男孩儿在尝试各种游戏,爱画画的孩子在静静的绘着叶脉。他们灵动的眼睛里传递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而他们灵巧的双手在塑造对这个世界的渴望。
就像没有永远平静的海,也永远没有不出意外的事件。我们的招生对象是小学生,安全起见,家长需要签署“安全责任书”。在我们招生现场,却出现了一个让我们很为难的2年级小男孩。与他同来的是他的奶奶,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只会讲当地的方言,幸亏我们的队员中有懂方言的。经过沟通,我们了解到,他妈妈早已去世,爸爸神志不清,从小是奶奶领大的。可想而知,安全全责任书是没有办法签了,这意味着我们不太可能接受这个孩子,但是面对着朴实的爷孙,我们怎么也开不下拒绝的口。最后,在章忆颖同学的主动下,我们还是决定收下他,他的上下学由她与叶仕杰同学负责。我不由感慨,如果说善良是一种财富,那么她一定比别人更富有,至少超过我。在小小的一个细节里,我经历的不多,却成长了很多。虽然这是一次无偿的活动,但是我们的活动不是去施舍同情,不是去猎奇痛苦,也不是去享受青春……我们是抱着一种去学习而不是去恩赐的态度过去,去感受同一片蓝天下不同的生活。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心里播下一粒种子,然后用我们的爱心、祝福和能带去的那一点点东西帮助它发芽。
三:丰富的课程内容
开始几天,我们专注于暑假作业辅导。低年级一个教室,高年级一个教室。我们8点开始上课,孩子们却早早的就端坐在教室了,他们对我们充满了好奇,我们也是。其中,有个别特殊的孩子。有个孩子右手骨折,他正好是我结对的孩子,所以我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他写,还要代笔,好在孩子很聪明,也很乖巧安静,不调皮。下课的时候,孩子们还不舍得回家,我们就在操场上玩游戏。童真的美好,我们只能回忆,看着正值美好的他们,我不禁潸然泪下。
后来我们开设了许多特色课程。每天早上是书法课。大多数孩子似乎还没有接触过毛笔,砚台和宣纸,看着他们把玩着手中的用品却无从下手的懵懂样子,真是可爱。课程我们准备的很简单,只有简单的笔画,可是他们却学的异常困难,不管什么笔画,他们笔下的永远是大小不一的蚯蚓,倒也是颇具韵味,只是让开课负责人叶仕杰同学很头疼。下午轮流是动物学,植物学,中国传统节日,绘画课,叶脉制作课,手工艺课,趣味英语课,书法课等等。初始,由于不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与孩子们接触不太深,再加上学生与老师天生的距离感,课上的气氛总是不够活跃、太呆板。慢慢的了解过后,课堂再也不是单调的讲课,有讲课有娱乐,有老师的讲有学生的问,有师生的互动有同学的交流,课堂逐渐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他们也许并没有学会多少知识,也没有记住多少细节,不过,他们获得了很多欢乐与记忆。这就值得了。
四:欢乐的运动会
临近尾声的时候,我们举办了一次趣味运动会。孩子们不畏炎热,欣然参与,我们当然也不能退缩啊。我负责的是,转呼啦圈,很少有孩子能一分钟持续转,即使后来我降低难度到30秒,还是很少有人成功。不过,令我意外的是,孩子们的倔强劲儿。他们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重来。好多孩子一转呼啦圈全身都在动,就是腰不动。围观的群众笑声不断,连他们自己都会笑,我们队员也不禁莞尔。虽然有奖品,但都是小小的糖果或饼干,相信孩子们在意的,不是结果,而是在享受过程。孩子们的世界就是这样,不管做什么,结果是什么,快乐总是最重要的。
五:五味的集体生活
在支教活动中,特别是这种独立性支教,最担心的就是人身安全,只要有丝毫的差错,我们的整个活动就前功尽弃了。因此,为了确保大家在学校的人身财产安全,大门政府专门请当地警官给我们普及安全住行注意事项。主要是就寝时不打不闹,不相互追逐,不损害学校公共财产;要求我们课间不擅自离开学校,除了做饭的同学,其他同学出校门都要到队长处申请。我们的活动基地是大门镇中心小学,所以我们住的就是学生宿舍。我们的设施虽然不尽人意,但是我们依然过的欢笑不断。我们的伙食是自己动手,虽然没有娴熟的厨艺,我们依然吃的津津有味。
六:深刻的记忆
做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从孩子们的需要出发,充分理解孩子们的天性,做到一切真的是为了孩子。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从中我明白了一个基本的道理,一份真心,加一份耐心,加一份专心,加一份动力,再加上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好的老师必备的东西。通过在假期的这段教学生活,让我得到了很多感触。让我实践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工作,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职业技能。这些收获将影响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并对以后的 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我相信这些实践中的收获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而且会让我受用一生!
第二篇:思政实践报告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袁琳学号:201302020107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一、选题价值及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仔细观察选题指南之后,我选择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与研究”这个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以崭新的形象来迎接这个新的时代。作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民族的未来,我们同样也要与时俱进,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特点去适应新的时代。这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新时代的学生应具备这样的新形象:敢于创新,重于实践,还要学会为人民服务。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创新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矗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不创新就要面临被陶汰, 被消灭的危险。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缺乏创新精神,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所以说,勇于创新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新素质。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改都不约而同的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世纪之交,第三次全教会吹响了向素质教育进军的号角。国家站在整个民族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的高度,加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的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由于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了教师,再加上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考试,从小学到中学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格局。以陈旧的教学内容局限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来改变这种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题研究,回应和反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是一个很有必要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初步了解现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现状,以及做建议性的指导。
实践预案
1.首先确定研究的学校:石家庄市新华区的北新街小学,这是我上的小学,一来呢离我家比较近,再来呢我比较熟悉这所学校,方便调查研究。
2.其次联系采访的对象,我选择了王芳校长,她是我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在她做校长的八年里一直负责北新街小学的教育工作,经验非常丰富。还要联系两到三位学生,了解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看法,并了解他们平时上课学习传统文化的情况。
3.列出对校长采访的问题,涉及到学校开设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教师传达传统文化的方式,学生接受情况。
4.列出采访几位同学的问题,包括他们目前的文化兴趣爱好是什么,他们了解多少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
5.在采访结束之后要将校长和几位同学的回答集合在一起,分析他们的想法,并作出相应的结论。随后写出实践报告。
二、实践流程
7月23日,我来到了石家庄市北新街小学,毕业了八年,学校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十分兴奋,在校门口照了张相,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门卫还是齐伯伯,一点没有变。进了学校之后,教学楼都翻新了,看着十分前卫,十分漂亮。由于是暑假期间,教室都锁着门,我在走廊上溜达着,每一层楼道的墙上都挂着很多牌子。经过观察,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在一楼的墙上(一楼是六年级的教室和老师办公室)挂着很多名人名言,有孔子的,老子的,司马光的,还有毛主席,鲁迅的话语,意在激励学生。二楼是五年级和一年级,他们教室旁边墙上的牌子各不相同。一年级教室旁边是一些三字经里的话语。五年级那里挂着很多科学家的生平介绍牌子,除了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以外,还有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华罗庚。三楼是二年级和四年级,他们教室旁边挂的牌子也不一样。四年级的教室旁边挂的依旧是名人生平的牌子,但是都是文学家,有鲁迅、郭沫若、沈从文、培根等。在二年级那里挂着艺术家们的生平介绍,有齐白石、达尔文等。最顶楼是办公室和三年级的教室,令人意外的是,三年级的教室外面墙上贴着的是学生们的书法作品。第一天校长没有来,所以我只是参观了学校的走廊。
7月26日,我和王芳校长约了在一家咖啡馆见面,我带着我准备好的问题过去,校长还是那么的慈祥,她见到我亲切的打了招呼。随后她给我聊了我们小学里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首先是语文课,她说不同年级的语文课都由相应的拓展,每周五下午最后两节都是“文化欣赏课”,有语文老师讲解相关的语言文化,从低年级的三字经到中年级的历史文化百家争鸣到高年级的四大名著解析,都由适合各自年龄的文化教育课程。其次她提到了目前风靡亚洲的“韩流”,她说现在的小学生和我们当初迷恋周杰伦林俊杰一样迷韩国的歌星,甚至是更加疯狂,尤其是五六两个高年级的学生。因此她要求两个年级的班主任开过相关班会纠正他们的想法,向他们介绍和推荐中国风歌曲。另外她说今年是抗日70周年,学校连续两个月在周一下午的班会上像同学们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事迹,尤其是共产党的精神,还要求优秀的少先队员做报告。最后她说三年级的学生每周都有一节书法课,由美术老师担任任课教师,带学生领略中国书法的魅力,并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张贴到楼道的墙上。“学生的接受情况挺不错的。”王校长说道,她说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很期待周五的文化欣赏课——“那是他们最喜欢的课”校长笑道。在校长这里我了解到了很多北新街小学对待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
29日,我找到了我们院里两个五年级的同学,他们都是12岁,正在青春期前期的阶段,但是经过和他们的交谈,我发现他们比我当年12岁的时候可成熟多了,像是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其中那个女孩在暑假期间报了一个中国舞蹈班,但是她表示她是被妈妈逼着学中国舞的,其实她想学习街舞,她最喜欢的偶像是韩国天团EXO,我不得不打断她的喋喋不休关于她的韩国欧巴。我问他们喜不喜欢学校里的文化欣赏课,他们都点头说喜欢,是最有意思的课,然后我问他们学到了些什么,他们说的还是头头是道的:什么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由哪些朝代的更替,还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四大名著。女孩子还现场唱了他们学的京剧。看来教课的效果不错。我随后问他们喜不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化呢?那个男孩子小声说我国的传统文化都看不见了,他说他平时都喜欢看美剧的。但是我提醒他你在学校里学到了不少啊,他说那些都是要考试的东西,诗歌和历史什么的,似乎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我发现和他们交谈还是了解到很多老师不知道的东西。
8月1-3日,我一直在家整理资料,除了采访的资料之外,我还在网上搜了一些地区中小学文化教育方面的消息,经过分析,写了实践报告,并给王校长发过去了我的稿子,她对我进行了夸奖,并表示出现的问题会加以重视,想办法解决。
三、实践结论
这次实践,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来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关系,从两位角度发现目前的状况。首先是教师角度,从采访和实地观察来看,教师还是尽到了教育和传达的义务,不论是楼道里各种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宣传牌,每周一次的书法课,每周一次的文化欣赏课,还是在班会上及时纠正学生崇洋媚外的行为,在重大历史纪念日时普及知识文化,教师们都认真对待了这件事,并且做的不错。从学生角度,他们的接受情况似乎并不是特别理想。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还是深受韩流美剧等的影响,虽然教师家长都在努力纠正,但是效果不大理想。但是学校进行的授课,他们还是很喜欢的,也被我国的传统文化吸引。
所以我认为在目前的基础上,老师需要加大力度的传授我国传统文化,并以令人愉快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不是简单的教授和考试就能解决的。
四、实践心得
通过这次实践我感触颇深,最大的感觉就是我国的教育越办越好,越来越有意思了,想当年我小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文化鉴赏课,反而是被数学奥赛,英语奥赛所填满了空闲时间。现在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小学期间就传达给学生是一种非常正确和前卫的方式。
现在的小学生也和我们当时不一样了,似乎受到的来自媒体的诱惑越来越多,网络如此发达,如何选择和自我控制也成为了一大难题。
五、特别鸣谢
首先非常感谢北新街小学的王芳校长,在炎炎暑假还能接受我的采访,允许我到学校去参观调查,给我提供了很多一手资料。其次也感谢我们小区的两个小朋友接受我的采访。还有就是感谢我的一位闺蜜,和我一起去进行实践,给我照相。谢谢大家啦!这次实践非常圆满,希望我的调查研究能有一点作用!
第三篇:思政实践报告
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报告
理论(知)与实践(行)的结合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实践论》有感
学院名称: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2016年 08 月 28 日
在马克思提出新的世界观之前,哲学家们普遍认为理论的真理性就是人的思维、人的活动的真理性,即旧唯物主义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没有从主体方面把人的活动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的活动。只是在理论方面去理解,没有把实践结合起来,像是空谈主义,没有现实意义。而马克思提出的新的世界观:人在生活中的实践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能够解决一切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就是未知的、尚未证明真理性的一些事物。而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实践的主体,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是建立在人类社会活动上的才具有客观真理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很复杂的一种东西,下面来看看它们之间的意义吧。
新唯物主义也就是新的世界观就算是在现在生活中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现在有挺多都是具有理论可行性的,然而却不能做出真的东西,如永动机的,理论上是可行的,却不能真正的做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发展,空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还有实践因为理论的不完整性而导致的严重地后果也是有的,如我们国家之前的农民起义,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很多就是因为理论的指导不够有力,不足以支持起这些运动,所以最后都失败了。可见理论与实践是同样重要的,还有理论指导实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在特定的时候做出特定的改变和选择。就像78年的改革开放,这也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改变,一直到现在,当时邓爷爷做出的改变是多么的重要,对之后的国家发展产生了极有利的影响。
在以上的基础下我们需要知道实践是什么,理论又是什么,还有理论正确性与否与实践有什么影响,实践的过程中理论是否会发生改变,理论与实践又有怎样的关系,它们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又有怎样的作用,这都是我们要去了解的。
首先要知道实践是什么?人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包括物质生产、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又通过对物质的生产活动来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现象、性质、规律性和与人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由浅到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的,从简单开始实践再到复杂的实践。就拿我们学生来说吧,在大学进行的一些科学实验(大物实验和化学实验)就是在把所学的知识进以实践,对前人写下的真理进行实践。
那理论又是什么呢?理论的形成在于认识,而认识又包括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只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各个事物的片面、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即认识的感应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第二阶段,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同感觉有了性质上的差别,理性的认识了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内在联系,产生合乎伦理的结论。即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有一句话说得好:知识就是力量。学习知识在于认识各种不同的事物,从认识到知识就形成了理论,理论就是知识,那又如何去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呢,理论知识的充足在加以应用实践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就如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一样拥有强大的力量。把理论的东西变成有意义的实际东西,这就是理论存在的意义所在。
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理解,认识到理论再到实践。所以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只有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理解那些事物的本质。一个人如果遇到没有接触过的事,就存在没有把握,做不好,而通过对环境的感觉和对事的深入了解或就直接做过这样的事,那这个人再做这件事就很有把握了。因为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对外界的感觉,而要对外界有所感觉就在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存在的。所以要认识就要进行实践,又因为有了认识才有了理论,故理论和实践要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就像在我高二的时候,上学期通过对劳动委员一职进行观察,对这个职位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下学期我就与劳动委员说好让我当一学期劳动委员,之后我就是劳动委员了,做起相关工作也算是得心应手,把教室的卫生弄得很好,和同学的关系也处得不错,不会因为叫人扫地而关系变差。有了深刻的认识实践起来也事半功倍。
又因为认识有不同的阶段,所以要完全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且把感性和理性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而这也就是认识的过程:社会实践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开始去了解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性。然后在了解了内部矛盾之后进行实践,把认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认识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与人的一生有些相像,少年时期是在感性的认识世界;到了青年就变得有一定思想,成了理性的认识世界;壮年就把之前的认识进行整理和实践;老年就可以把经验往下传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事情会根据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实践也要与时俱进,实践要随着理论的改变而适时进行改进,思想也要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思想不能离开实践,要具有现实性,理论与实践要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因为人类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达到了思想中的预想的结果时,人类的认识才得以证实,而想要成功,即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外界的规律性,即理论要具有真理性。在今年暑假的时候,因父母说家里都没什么菜,该种些什么菜了,我马上就说,我去翻土吧。然后傍晚的时候我就拿起锄头去除草,我在脑子里想的是很好的,该这样,要那样,然而意外出现了,不小心把水管挖破了。像之前想的就是属于理论了,想的都没错,可是在做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这在理论中是不会出现的,所以由此看来,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情,这时候就要对理论进行修改和改进,再来指导实践。这从我们国家在抗战时期所经历过的一些事迹就可以看得出来,像遵义会议的大转折,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起来,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理论对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所以毛主席就使当地改进了理论,让他与实际相匹配,才有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战略方针,有了之后的胜利。
当然理论并一定都是正确的,因为理论是人类在生活过程不断认识中所形成的,它也有缺陷,存在一些不足,就是理论并不符合实践,而不正确到正确,不合理到合理,要经过多次的实践,这样理论才变得正确,变得完善,在实践中得到预期的结果。这都是通过人在社会实践中来实现的。经过一些实践后去丰富认识、完善理论,理论再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对理论理解之后再付诸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直循环下去,每一次的循环都在进步,都在向完美进发,有一天理论经过实践的证明变成真理,这便是知行统一观,也就是题目所说的知行结合。
最后想说一下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大学生在大学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可以说都是正确的,相对比较完善的,不需要我们大学生再去讨论所学知识的正确性,所以把所学知识加以实现是至关重要的,而一个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在于学好理论知识,并使用出来,把思维的、想象的、理论的变成真正可以使用的东西,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那我想说这个大学是有用的,有意义的大学。
第四篇:思政实践报告
思政课实践报告
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调查--以福州地区高校为例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 级:级 班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2015年 月 日(宋体、四号、加粗)
一、前言
六十多年前,新中国在血与泪中成立,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再担心因炮火而丧命,不再担心因肤色而被人蔑视。是的,那些血染战旗别样红的日子已过去,那些勇拼刺刀死不休的岁月已成历史。但,危险并未消失。相反,新时代下的国际角逐更加严苛,稍不留意,便成刀下之鬼。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国防,提升国防意识。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祖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意识就是国防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与国防需要相适应,以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标志的群体思想意识。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是国家力量的保障,其素质的高低,国防意识的强弱,将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当代大学生出生并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炮火和硝烟的熏陶,对国防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不足。故此,此次调查是很有必要的。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为福州地区各大高校的本科生,实际收回问卷112份。其中理科85人,占75.89%,文科27人,占24.11%(男生51人,占45.54%,女生61人,占54.46%)。调查时段为2015年7月27日——2015年8月8日。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国防意识的性别差异分析
1、基本情况
从本次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女生略多于男生,但整体差异不大。这个结果与我们的传统观念有所出入。传统观念认为,男生对军事武器和国防战争的兴趣应比女生更大,男生的国防意识应强于女生。这是因为,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男生通常灌输的是坚强、刚毅、顽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易受到战争、军事、武器等方面知识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也就形成了兴趣。而女生恰好相反,她们接收的往往是温柔、优雅、矜持,对于战争国防这样的“暴力”事件知之甚少。
2、差异分析
男女生国防意识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教育的变化。在传统观念里,“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思想盛行,加之教育资源不足,分配不均,大多数女性缺乏甚至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一方面得不到新思想的开导,一方面受到旧思想的引导,女性接触到社会事务和国防新闻的机会愈来愈少,意识自然缺乏。随着我国教育的迅速发展,女性受到了平等的教育,其素质和社会地位也逐步提高,“主人”意识也越来越强。当代女大学生同男大学生一样,有着同样的教育机会,同样的教育资源,接收军事国防信息也是同等的。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工具越来越多,越发便捷,特别是在现代的网络时代下,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大大减少了男女国防意识的差距。
(二)国防意识的专业差异分析
1、基本情况
数据表明,理科生的国防意识要高于文科生,这与我们的普遍观念一致。
2、差异分析
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国防意识差异主要取决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不同。相对于文科生,理科生的思维有着显著的特点。首先,理科生思维逻辑性强。所谓逻辑思维,简单的说就是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前因后果。理科生往往能因为一件很小的事进而联想到事件的背后。这一点,对于提高国防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理科生讲究实际,动手能力强。比如说,从新闻中听到“民防工程”这一词,理科生前往本地民防工程的可能性更大。从书面上看到的东西往往没有从实际活动中收获的深刻,这就增强了理科生的国防知识及其意识。当然,也不能排除文科生整体数量少于理科生的这一因素。
(三)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
(1)崇尚国防,但缺乏意志力。军训,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也是主要方式。调查显示,85.71%的大学生认为军训“锻炼身体,磨练意志”,32.14%的大学生觉得军训“意义重大,深受教育”,这说明国防精神在大学生中还是深受推崇的。调查显示,只有52.68%的大学生“有过当兵的想法”,只有40.18%的大学生在第15题“征兵问题”中选择“积极参加”。目前,和平与发展是并将继续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国际环境相对安定,特别是一向主张“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中国。对部分缺少锻炼的当代大学生们来讲,国防乃是军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其意志力也相当薄弱,“装病逃避军训”的事情时有发生。
(2)国防意识淡薄,国防教育不足。虽然当前是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但是各国各意识形态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甚至更加激烈。89.29%的大学生认为“国民普遍缺乏国防意识”,50.89%的大学生“很少”能在校园听见关于国防的讨论,而对于我国的现役兵役制度,只有58.93%的大学生选择“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生于和平年代的90后大学生们的国防意识愈发淡薄,这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如多数大学生不知道防空警报不同响法的含义,在“钓鱼岛问题”上,有的大学生认为“中国领土这么大,不在乎一个小岛”,对于开设的军事理论课,许多大学生也是“被迫参与”。另外,高校的国防教育也存在不足,许多高校的国防教育仅限于形式,调查显示,18.75%的大学生没有受到国防课程教育。
(3)关注国防讯息,但缺乏实践。调查显示,只有18.75%的大学生平时“不关注”军事政治新闻,只有5.36%的大学生通过“参观军营”来接受国防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通过网络来了解国防讯息,这的确是一种及时便捷的方式,但始终没有“实践”来得深刻。
2、成因分析
(1)高校国防教育不足。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军事教育的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需要,许多高校国防教育缺少专职教师,大都由保卫处或武装部人员代课,效果不言而喻。另外,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也不是很规范,多数高校理论和实践分配不合理,教师上课内容不详实,针对性不强,缺乏趣味性,除了“军训”很少有其他的国防实践。
(2)社会风气的影响。调查显示,58.04%的大学生认为“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影响了国防实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文化价值观相互混杂,特别是“向钱看”和“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加剧了社会风气的变质,各种炫富攀比,滋事逞能的事件不在少数。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难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其国防意识不同程度的弱化。(3)文化“入侵”的影响。近几年,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越来越受中国大学生喜爱,而传统的“春节”却越来越“没意思”。此外,“好莱坞大片”、“韩剧”、“日本动漫”,这些都为当代大学生们所熟悉,但很少有大学生了解“皮影戏”、“布袋戏”。一部影片多多少少都在不知不觉中推崇本国文化思想,如“好莱坞大片”就十分突出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而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心强,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三、建议
(一)加大教育力度,改善教育体制。
首先,要建立系统完善的国防教育体制。国防意识是长期培养而来,不能一蹴而就,国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更要注重前一阶段的培养。目前,部分地区的高中国防教育严重缺乏,国防教育的时间大都被其他课程所占,这与高考“唯分论”分不开。这就要求教育部门从体制上,从根本上有所改变,将国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成立专门的教研机构,明确教学任务。其次,要建立高质量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我国的国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而高校又不断扩招,国防教育资源更不上,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缺失。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大国防教育的投入,丰富教学资源。国防是国之根本,大学生是潜在的国防资源,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国防人力资源的供给,国防教育应尽早完善。
(二)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国防氛围。
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缺失与社会的价值主导分不开,我国已几十年没有任何战事,安逸平定的生活使得社会滋生浮躁拜金的风气,大学生深受其害。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强化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社会这个大环境形成“爱军爱国”的风尚。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应加大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及引导。网络上真真假假,谣言甚多,比如就近期的“天津爆炸事件”就有很多谣言。另外,网络也是少数国家对别国实行“和平演变”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涉世不深,对许多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一些谣言所惑,误导其价值观的形成。当然,这并不是说“一棒打死”,而是要求政府主管部门采百家之言,纳百家之长,既要消除隐患,也要自我完善。
(三)拓宽信息渠道,加强实践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仅透过纸面,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国防精神还不能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子里。一方面,书中所叙冗长、略显呆板乏味,另一方面,缺少强烈的视觉冲击,体会难免不到位。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我们应该抓住时代的优势,比如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和军事博物馆,观看国防纪录片。此外,也可以定期邀请退伍老兵、现役军人和国防讲师来开展国防讲坛,还可以协调部队,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这些,都可以在大学生内心深处种下国防的“种子”。
四、结语
国防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一个国家从其诞生之日起,首要的任务就是守卫边疆,以武力抵御侵略,巩固自己的政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防是整个国家的国防,是全体人民的国防,国防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只有把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发动起来,才能真正建成强大的国防。目前,我国的周边安全情况仍然十分严峻。日本军事实力不断增长,并千方百计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岛屿争端仍在继续;与印度的领土争端也未停止。更何况,国家的统一大业仍未完成。
然而,通过此次调查,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整体淡薄。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和平年代,但,从实质上讲,是处在战争的准备期。战争随时可能发生,当战争来临时,当国家召唤时,我们是否已做好冲锋陷阵的准备?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应该以国防为主,放下其他,毕竟,当代的国际竞争更多是以经济科技为主的软较量。但,国防意识不能丢失。现在许多的网络评论不据事实,张嘴就是“这件事在美国会怎样怎样”,往大处说,这就是“文化入侵”。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体制,自己的国情,同一件事放在不同的体制国家,结果往往不同,这其中并没有最好的,适合自己国家的国情,才是更好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总有一天天下是我们“90”后的天下,我们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坚定意志,担负起国家民族的责任,向着“中国梦”挺进。
参考文献:
[1]何碧如.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
http:// [2]黄伟东.大学生国防意识特点调查及分析
http://wenku.baidu.com/view/50045bd63186bceb19e8bbc7.html [3]文若鹏.军事理论知识与军事训练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7 [4]李伟.当代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的缺失与教育对策 http:// [5]艾跃进.增强“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http:// [6]胡会燕.西方网络文化霸权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影响 http://
第五篇:思政实践
2011—2012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方案 为培养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本学期的实践环节,将分为两部分内容开展。
一、主题班会
深入开展以“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做什么”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爱国、爱集体、爱父母、爱老师,懂得感恩、自觉回报社会。同时,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拓展感恩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思想意识。具体安排如下:
1、时间安排:各任课教师在进行本课程第一章教学时,结合“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召开“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做什么”主题班会活动。
2、主题班会的环节安排:
(1)要求在开班会之前,按照班级人数适当分小组讨论,并提交小组讨论记录和各小组的讨论活动照片不少于3张。讨论内容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
●每年供“我”上大学需要提供多少经费支出。“我”读完3年大学需要家里花多少钱。
●我的学习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百分比。父母的经济收入情况。●父母、社会对“我”寄予的期望及希望。
●我上大学做的怎么样。自己认为有哪些不足。特别是学习方面,是否刻苦努力?能否与父母的付出和期望成正比。
●我今后应该怎么办?“我”的将来应该怎么办? ●此次活动,“我”有哪些启示?
(2)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内容要围绕“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做什么”的主题展开,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500字。
(3)由各小组推荐做“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做什么”主题发言,并做好相关记录。有条件的学生可将所形成的文字材料结合图片、照片及其他技术因素制作成PPT。
二、宣誓活动 开展“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宣誓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青春,增强敢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1、时间安排:各任课教师在进行本课程第三章教学时,结合“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召开“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宣誓活动。
2、宣誓活动的环节安排:(1)在全班范围内征集誓词。(2)评选优秀誓词。
(3)集体宣誓和学生交流体会。任课教师根据任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带领全班同学宣誓,并组织学生交流体会。各班需提供讨论记录和讨论活动照片不少于3张。
(4)安排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内容围绕“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的主题展开,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500字。
三、校园调查
1、内容:组织学生结合本门课程所学知识,在校园内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学生可围绕本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消费观、恋爱观、心理状况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调查问卷、采访同学、座谈等形式展开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题目自拟(如学生不知写什么,可以看一下校园调查参考选题)。
附:校园调查参考选题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恋爱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消费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在校期间打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对学校社团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宿舍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上课出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内江师范学院毕业生成才道路的调查 ●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献血状况调查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阅读路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法律素质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与分析 ●内江师范学院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2、要求:
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和调研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的具体要求:
(1)客观真实。撰写实践报告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抄袭等行为,实践报告考核为0分。
(2)社会实践报告应该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书写工整。
(3)调研报告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论点,有充分的资料,其中一半以上的资料必须来源于自己调查的第一手实证资料,引用他人资料必须注释。
(4)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不少于3000字,包括前言、主题、结尾三大部分。(具体格式见附件)
期末时任课教师需提交材料:
1、小组讨论记录、主题班会、宣誓、辩论赛等活动记录及照片。每个班购买一本会议记录本用于各种活动记录。每次活动的照片附于活动记录后。
2、学生撰写的小论文、心得体会和调查报告。(由各班统一购买笔记本)
3、每班推荐一名实践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2011—2012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优秀学员”的评比活动。
4、实践环节成绩册。附件一:
讨论记录模板
“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做什么”小组讨论记录
主持人: 参加人员:
内容:×××(发言人姓名):(发言内容)×××(发言人姓名):(发言内容)
附件二:
小论文(心得体会)模板 题目
——副标题(有则写,可以空缺)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正文
附件三:
调查报告模板
题目
——副标题(有则写,可以空缺)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50-100字 关键词:3-5个 正文 参考文献:
[1]作者姓名.《文献名称》,《文献出处》,出版单位,出版时间或期号。
附件四:
如何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人们对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它反映了人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是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成果.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怎样撰写调查报告
[例如] 以“发扬勤俭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主题,以周围学生调查对象,根据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表现,写一份调查报告,题目自拟.撰写调查报告,要做到以下几点:
1、着力点要明确: 首先,要深入调查,占有材料.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此,就应该亲自了解第一手材料.既要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了解“点”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又要了解反而材料;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如上例中,同学们就要认真回顾平时手头搜集到的有关于“勤俭是美德,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奢侈浪费导致事业失败”方面的详细资料.其次,要认真分析,找出规律.这是调查的目的.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总结出事物的规律.此例中,除了要有具体的事例或数据外,还要对占有的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总结,如以“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勤劳节俭,合理消费”为门类加以归纳,从中找出规律性.再次,要立场正确,观点鲜明.调查报告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如上例中,调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乱花钱,互相攀比,超前消费等不良习惯和问题.最后,要概括事实,有叙有议.不能光罗列现象,而且要适当地进行分析,议论,阐述观点.如上例,在做到有事例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社会原理进行理性分析,分析要观点全面.2、报告格式要规范(1)标题.①单标题,如上例标题可拟成:《大学生合理消费的调查报告》,以清楚交代调查的内容.②双标题,可拟成《合理消费----XX学校调查报告》
③标题不用“调查报告”字样,也可用一般文章题目形式,如可拟成《大学生应该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2)前言.这部分内容,往往对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作必要的交代,总领全文.如上例中调查地点可以是XX整所学校,也可以将大一整个年级作为调查对象,还可以随机抽查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表现两个方面.(3)主体.主体是具体叙述调查内容,列举事例和数据并做恰当的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或规律,是表现调查报告主旨的关键部分.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归纳整理出若干条目,采用小标题式写法,要注意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有的可按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问题并列地安排材料,即采用“横式结构;有的可按事物发展过程的顺序来写,即采用纵式结构”.(4)结尾.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也作归纳性说明或总结全篇的主要观点,也可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