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杨》教学案例分析
《白杨》教学案例分析
佛山市冼可澄纪念学校杜丽青
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兴趣。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是赞颂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师:白杨树的特点是什么?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你能找出重点词吗?生:从来„„很快„„ 不管„„还是„„不管„„还是„„总是„„那么-„„师: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生:他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生:让孩子们知道建设边疆的艰辛。生:用白杨来比喻人,说明边疆的人像白杨一样坚强。他们的理解多透彻!我事先根本没料想到孩子们会这么想、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师: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生:他担心孩子吃不了苦,他对孩子不放心。他认为现在的孩子经不住生活的考验。他认为现在的孩子太骄贯„„学生们众说纷纭,他们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师:他的嘴角为什么又浮起一丝微笑?生:他看到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看到他的孩子可以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知道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爸爸看到身边的孩子想到了好多„„他们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师: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他们读得可有感情了,因为通过他们自己的分析,他们懂得了爸爸的内心,并了解了爸爸的用意。我们要向孩子们灌输一个统一的结论并不难,可贵的是孩子们所经历的思索、探究问题的过程以及这种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向书本挑战的能力。这种不人云亦云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才是真正的读书,真正的思考,充满了创新精神。只有这样的读书,才能充分展示每个生命个体的风采,我们的课堂才会涌动生命的活力。
我想,现在的课堂能闪现出如此有个性的亮点,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分不开的。在一个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中,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而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有利于激活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我们应以儿童的眼光(心灵)看待儿童的发现,1
尊重孩子们的认识,为他们创造宽松的课堂空间,鼓励他们自由发表意见,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给了孩子们宽松的环境,才会给他们带来安全的感觉;安全的感觉才会营造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才会树立自信和勇气;自信和勇气才会造就探究精神。所以,在上课接近尾声的时候,孩子们所提出的种种美好的愿望和设想,正是宽松的课堂,创造了探究的空间,带来了个性化的阅读的充分体现。这种充满热情、独立思考、积极探究、展现个性的课堂氛围,正是我们课改实验所追求的目标。
第二篇:白杨礼赞教学案例
《白杨礼赞》教学案例
分组讨论
为学生搭建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
蠡县缪家营中学杨静然
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首次对阅读的方式 提出了要求: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要求的重点是强调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目的是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人们阅读教学:重在对文章的非理性的机械分析,重做题。至使学生们平时阅读品质不良,缺乏激情。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我的教学设想是,把本文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朗读为主,通过朗读训练,品析语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第二课时以分组让学生讨论深入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理解和掌握该文的象征手法,理解白杨树象征的革命品质。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讨论、探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能力。
第二课时片段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人多可以找出多种解题方法,可以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我们主要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第一次讨论(展示多媒体课件)
为了避免学生抓不住重点,讨论不够热烈。教师应起到指引作用,提出主问题。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设计了以下的几个主问题,设计主问题能轻便有效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赏析。以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代替繁杂细碎的提高。能有效地简化课堂教学头绪,能有效地克服目前语言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遏制教师过多讲析,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这一环节设计三个主问题)
(1)写黄土高原的景色和白杨树有什么联系?(提示:①从白杨树的角度考虑,它与黄土高原有什么联系②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角度思考,黄土高原的环境暗示了什么?)
交代白杨树生长环境,衬托它坚强不屈的品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暗写华北抗日战场,为后文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雄壮、伟大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从正面衬托白杨树;单调、枯燥不禁感到像缺少点什么东西,没有了白杨树就单调枯燥,从反面衬托白杨树。点明了地点是西北高原,暗示了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根据地,所以为后文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表达中心意思做了有力的铺垫。
(2)文章结尾处为什么要写楠木?
写楠木与白杨树对比,衬托白杨树的品质,显示作者排斥异己的立场态度。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着,深化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楠木一语双关,指树实指人,它象征的是——贱视民众的人,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茅盾在给彭守恭的信中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3)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学生很快抓住了四个排比反问句。要求学生把它们改成陈述句,进行比较。改成陈述句语气较弱,以反问表达肯定就更加肯定有力 连用四个反问句式组成排比句,提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节奏一句比一句强烈,联想一句比一句扩展,内容一句比一句深刻,层层递进,气势恢宏,从而使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浅入深,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
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第二句从白杨性格出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第四句从白杨树“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北方农民?这应该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这时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第五个年头,北方农民的觉醒是党唤起的;北方农民的思想是党武装的;北方农民的精神和意志,就是党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所以赞颂白杨树,意在赞颂北方农民,意在赞颂组织和领导他们的中国共产党。但是这后一赞颂,是作者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想说而不能公开说的话,所以作者就把这一意义寄
寓在白杨树上。
指导学生配乐朗读这七段。(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同时还要注意重读和停顿)
分组比赛,背诵四个排比句。(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表情背诵。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本次讨论学生们突破了文章的重点、难点。
2、进行第二次讨论
只是老师问了,现在也给你们机会问。你们喜欢文章的哪些地方,哪里有疑问(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们分组讨论找出喜欢文章哪些地方,提出疑难问题,展示到各组小黑板上。只要是能围绕课文设计有意义的问题,都要给本小组加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展示,挑选主要问题让小组同学回答,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给本小组加分,如果是本组内学习上等的加1分,中等的加2分,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回答问题加3分。
学生们主要讨论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喜欢第一段的作用:引起下文,奠定感情基调,开篇点题
(2)在描写环境处为什么写黄土高原的“单调”?
(3)一排、三五株、一株
这样写由远及近、由面及点看得更真切。
(4)第四段中说白杨树“极普通”又“不平凡”是否矛盾?
极普通指白杨树极常见,极易生长;不平凡指白杨树的“形象美”又是指下文阐述的它的“内在美”。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写白杨树的所以并不矛盾。
(5)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托物言志与象征:象征属于托物言志,但托物言志不一定属于象征。托物言志要比象征大。象征贵人描“像”,对托义的物必须做到细致地描写和刻画。用一个大圈一个小圈来代表。联想《马说》《爱莲说》
(6)作者在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时,为什么特别强调北方农民? 这应该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这时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第五个年头,北方农民的觉醒是党唤起的;北方农民的思想是党武装的;北方农民的精神和意志,就是党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所以赞颂白杨树,意在赞颂北方农民,意在赞颂组织和领导他们的中国
共产党。但是这后一赞颂,是作者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想说而不能公开说的话,所以作者就把这一意义寄寓在白杨树上。这就是象征的作用既把文章艺术化,又把想说不能说的话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7)喜欢第八段进一步写象征意义,中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8)第一段、四段、六段、九段的议论抒情句的作用
这独立成侧面的四个抒情的句子,将全文内容串联起来,体现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同时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强调与深化。
(9)喜欢本文的语言
本文语言精练优美,颇具感染力,主要表现在:一是用词准确生动如写高原驱车奔驰时,景色是“扑入你的视野”,一个“扑”字便形象地显示了当时真切的感受。二是变化有致。全文下面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的句子有多处,但无一雷同。三是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本文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设问、反问、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均对内容的表达产生了积极作用。四是大量使用褒义词,表达对白杨树的赞美这情,如第七段一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七个词语,有力地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体现了白杨树的“神美”。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是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大都用在立意上。象征与比喻都是使事物形象化。
(10)托物言志与象征:象征属于托物言志,但托物言志不一定属于象征。托物言志要比象征大。象征贵人描“像”,对托义的物必须做到细致地描写和刻画。
案例反思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中是参与者、组织者,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要求积极提倡语言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组讨论属于一种合作形式,它的优势在于:小组的成员能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认识和借鉴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从而集思广益给出一个较个人原先想法更全面更深刻的回答,这个过程体现了由共性走向个性再达到更高层次共性的发展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所以合作成员需明确分工。我认为小讨论前应分配给小组中每个成员一定的任务,给每个成员角色分工。小组长:召集组员,小结讨论情况。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遵守小组讨论规则,协调组内关系,督促纠正违规行为。书记员:记录小组内的不同意见,寻找症结,把讨论一层一层引向深入。发言人:代表小组,就小组讨论情况作总结性发言。这样就使小组中每一个人都在可能的范围内成为强者,课堂中实施的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缺少明确的分工,小组讨论就成了几个精英学生的表演,看不出学生的能力如何得到培养。
组织课堂讨论活动,教师不仅要吃透文本,更应该吃透学生。应深入细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掌握他们所拥有的学习资料,他们所迫切需要的东西„„教师应通过巡视及时了解讨论的进展情况。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更应及时指点迷津;当学生之间在观点上有分歧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激起学生在更大范围内的深入讨论的反思,从而使小组讨论成为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平台。
语文教学案例
分组讨论
为学生搭建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
杨
静
然
蠡县缪家营中学
第三篇:白杨礼赞教学案例
1.白杨礼赞
茅 盾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重点难点 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是重点之一。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重点之二。3.难点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大毡(zhān)开垦(kěn)
主宰(zǎi)坦荡如砥(dǐ)潜(qián)滋(zī)暗(àn)长 无边无垠(yín)诸(zhū)如 倦(juàn)怠(dài)婆娑(suō)恹(yān)恹(yān)欲睡 丫(yā)枝 虬(qiú)枝
参(cān)天 初融(rón?)秀颀(qí)地壳(qiào)晕(yùn)圈 2.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
(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 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6)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
(7)捕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8)秀颀:美而高。颀,高。3.(1)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及中心。(2)思考课文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10月东渡日本与党失去联系,1930年回上海后和鲁迅一起参加左联、反击国民党文围剿。抗战期间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主编(文艺阵地)杂志。1940年到延安鲁艺讲学,后又到重庆、香港等地,坚持和平,反对内战,反独裁。1948年到达大连,后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并筹备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中国文艺联合会副主席。作协主席。建国后历任文化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历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届、五届副主席。1981年3月31比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和鲁迅、郭沫若一样,茅盾是中国文坛上灿烂明星。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风景谈〉〈白杨礼赞〉等。2.什么是象征手法?
在文艺创作中,象征主义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 又有区别:(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从本质特征上考虑。(2)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如果这类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就称为象征体了。这种手法也称为象征手法了,这是。个重要的区别标志,(3)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于抒情作品。3.“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同志说:贵族化的桶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4.导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它蕴藏着诗一样的情愫,使一个客观对应物——白杨树,在精湛的艺术描写中赋有了人格化的生命力。细腻的白杨树外形是革命者的形象,更多局部细节描写组成了一组组象征性的意象群。这一切在学习本课时都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三、正课
1.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 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 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2.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
讨论、明确。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3.提问: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
讨论、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4.提问: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
5.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讨论、明确。外形:“笔直”,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
四、小结
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没有说理由,因为这是这篇课文的主线。写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从白杨树生长环境、广袤的大自然又收缩到特定环境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从远视哨兵似 的白杨树,到近视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叫由远及近的描写。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1 2、3小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四篇:白杨礼赞案例
《白杨礼赞》教学案例
庆安县第四中学刘明
教学内容
主体课文《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们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2.对文章整体感知让学生们找出富含感情的语句,细读品味
3.要让学生学习到这篇文章中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特点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体味象征意义,感受军民的革命品质和斗争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磁带,歌曲《小白杨》及茅盾的其他文章
学生准备:有关作者茅盾的写作背景介绍 教学方式
先由学生自主感知基础上的诵读,然后在由学生集体进行讨论,品味,能力迁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首先我在教室内播放旋律高亢优美情景歌曲《小白杨》,让我们共同体味一下:歌唱的是一棵树吗?对 不止是一棵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歌曲相同手法的《白杨礼赞》一文。
二、学生交流并探究。
让学生们讲解作家茅盾的生平事迹,以及课前准备的本文写作背景,教师提示要点并把相关的知识写在教室黑板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小说家、作家,中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处女作三部曲《蚀》、《幻灭》、《动摇》、《追求》。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
三、感知课文
1、先让全体学生饱含情感富有节奏的朗读全篇文章。
2、再读课文,互相交流所得 3.朗读完后分小组进行讨论
师:文中有哪一词反复出现,赞颂白杨?找出来 生:礼赞白杨的“不平凡”。
师:“不平凡”就是全文的线索,对吗? 生:是.“不平凡”一线贯穿全文。
师:第1段在整个文章中似乎不重要,真是是这样吗? 生:第1段表达了白杨树的不平凡,是点明主旨的。
师:找出文中三处写白杨树不平凡的意思语句,思考分别写了哪方面的“不平凡”
生:由学生们互相讨论后说“写黄土高原的景色,告诉我们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不平凡,白杨树极普通而又不平凡。第三处直述白杨树神美的不平凡”。
师:交流抱定一下你喜欢的语句? 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本文第5、6两段中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总体形象,文中分别从几方面写它们的特点?
生:由学生们互相讨论后回答:“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表现出了白杨树的挺立倔强,团结、进取、力争上游的形象
师:文章的第6段在整个文章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是过渡段,从写树到写人,开始要提示象征意义了。师:本篇文章的第7小段用了哪些修辞的手法?。生:有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第7、8自然段体现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找出最典型的句子来
生:分小组交流合作,举手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作者句句深入,发人深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正是白杨树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的化身,是不屈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四、课堂小结
《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主线,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的不平凡,并免征了正在祖国北方抗战军民的民族精神,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五、作业练习
1.大家以梅、兰、竹、菊、松、粉笔等物任选其一,写百字以内片段,心免征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法。
2.读《题白杨图》理解诗意(1)诗与本文主题一样吗?
(2)两文才用了免征,请各举一例进行说明
第五篇:《白杨》教材分析
《白杨》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作者的人物描写非常传神,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