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进工作者个人事迹
周雅娜,女,汉族,1975年2月出生,大学文化,1992年6月参加工作,199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宁强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
周雅娜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克服困难,恪尽职守,开拓创新,竭尽全力做好广播电视播音
主持、广播电视宣传、办公室、机关管理等工作,在全县政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对外宣传工作中成绩突出,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真正起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1992年至2007年,该同志在宁强广电局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作为宁强第一代电视播音员,在摄像、采编设备简陋、办公环境差的艰苦条件下,面对广大观众的热切关注,她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常常用“要给别人一滴水的知识,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知识”激励自己,加强对政治理论和播音主持、采编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先后通过成人自学考试和电大获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日常她认真对待每期节目,仔细分析推敲每篇稿件,努力做到以情带声,声声传情,在每年度全市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选中,吃苦精神强,先后获得省市奖30余项,由她所播音的专题片达百余部,其中“汉源丹青—记赵世均先生的书画人生”、“宁强经济步入快车道”等多部专题片在汉中电视台播出,多次主持并参加全县“迎春文艺汇演”,“卡拉ok大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从2005年至2007年起担任《汉水源》栏目的编导,坚持“三贴近”原则,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制作播出了大量反映宁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产业等方面的节目,并把镜头对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弱势群体,例如“当心,传销坑人”,“宁强网吧调查”,“烧烤扰民”等等,内容翔实,形式新颖,节目播出后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她塑造了端庄大方、主持风格清新脱俗、声音圆润清晰流畅的良好形象,2005年6月被市广电局评为“全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02年起负责局工会、党务工作,在“五一”、“十一”、“记者节”等重要节日前夕,组织广大职工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象棋、书法等比赛,活跃机关气氛,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8年4月,该同志被调到县广电局办公室任办公室主任,2008年7月任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负责机关管理、广电中心建设、文件材料的起草报送、党建、精神文明等工作,“5.12”地震发生后正在县电信局开会的她顾不上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双亲的安危,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带领记者奔赴县城大街小巷实地采访,用镜头真实记录了地震刚刚发生后县城的受损情况和群众不安的情绪,为随后县委政府制作灾情汇报片和争取援助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详细查看了办公楼、机器设备受损情况后,当晚她又冒着余震频发的危险,在办公室起草灾情汇报并向国家广电总局、省、市广电局和县委政府发传真,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了灾情,为争取援助赢得了时间,5月25日以来,省市县领导相继来该局检查灾情,亲切看望慰问新闻工作者并为该局捐赠慰问金十余万元和部分采编设备。全力配合天津广播电台援建宁强广播工作,先后起草了宁强广电局情况介绍、援建项目建议书、援建报告等大量文字材料并做好衔接、接待等工作,使宁强广播电台的节目录制、采访、播出、发射设备全部更新,并使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精品节目北方调频在宁强落地。她先后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春季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周一集中学和记笔记、写心得体会、理论测试、参加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牢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县广电局先后被省委宣传部、市广电局评为先进集体,2008年有10人分别获得省、市、县的表彰奖励,2009年3月,她个人也被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评为先进个人。作为安全重点保护单位,她始终将机关安全保卫和安全播出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门卫24小时在岗,加强巡查,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奥运期间、地震发生后等关键时刻,严加防范,一年来没有发生过不安全事故。
第二篇:机关先进工作者个人事迹
王廷碧同志,1955年3月出生,1985年进入机关工作,1986年到收发室负责机关报刊、杂志、信件等征订分发工作,他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个春夏秋冬。20多年来,他始终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一种孜孜以求、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精神,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被人们誉为“老黄牛”和“活雷锋”。多年来,一直被市邮政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1993年—2011年先后十五次被市邮政部门评为优秀发行员,所在的收发室班组也先后十五次被评为市邮政局优秀发行站;1991-1995年,XX年6次被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记行政嘉奖,1996-XX年,XX-XX年11次被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年终考评为优秀,XX年荣立三等功。
一、立足本职勤奉献
纵观王廷碧同志的事迹,看不出惊天动地的壮举,都是点点滴滴,却无处不体现着平凡而闪光之处。正是这些,才真正体现了一名最基层、最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克己奉公、献身事业、无私奉献的真谛。
他以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用20多个春秋寒暑始终如一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信条。熟悉他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他话语少、不善言谈,只知道不声不响地工作”。他正是用这样的个性,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俗话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朝一夕容易做到,三年四载也易坚持,但难能可贵的就是他20多年如一日,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有人给他计算过这样一个数字,一年365天,他几乎都在工作岗位上,双休日很少有休息的时候。20多年来,他用常人所无法承受的寂寞,在枯燥、单一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他把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全部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
他爱岗敬业,把工作视为自己的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做幕后工作,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老黄牛。2011年初,无锡地区普降大雪,严重影响机关大院通行。王廷碧同志自下雪的第一天开始,每天早晨五点就来到机关大院清扫积雪,邮车来后及时分送报刊,送完后又拿起铁锨扫把参加扫雪劳动,每天都要比别人多干两、三个小时。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从不叫苦喊累,起到了一个共产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发行员,付出了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每年两次报刊征订时,他总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上门联系,回来后再整理成册,然后在短时间内熟记在心,这样在分发报刊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他每天分送报纸4000多份,杂志150多份,信件600多份,每年共分送报纸120多万份,杂志6万多份,信件21万多封,年差错率几乎为零,多次受到机关领导的表扬。为了保证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天都能及时看到报刊,他每天早上六点以前就必须到岗,先把报纸分好,然后再一个部门一个部门,一间办公室一间办公室地送。由于邮局送报刊的时间不同,所以收发室的工作没有空闲的时候,送完了一批又要接着送另一批。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别人都可以休息,而他还要到机关来加班,把报刊杂志分送完才能回去。王廷碧同志就是在这样辛劳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由于人少事多,他除了加班之外还经常带病坚持工作。有一次感冒发烧到39度,正好另一名同志因家中有事公休,为了不影响报刊的发放,他硬是咬紧牙关,坚持把当天的报纸发送完,回到收发室时,豆大的汗珠流满面颊,硬是没有叫一声苦、叫一声累。二十多年来,王廷碧同志从来没有因个人私事而影响工作,在他的带动下,收发室的其他同志也是任劳任怨,主动加班加点,每年都圆满地完成机关报刊分发工作。
二、克己奉公为他人
王廷碧同志除了负责报刊收发工作外,还负责为四套班子领导和机关干部外出购买车船票的工作。平时一接到买票的通知,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风雨无阻地跑车站、码头,不折不扣地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工作。每到过年过节,别人都在忙着购置年货,而他却在忙着为家在外地的机关干部购买回家的车船票,让机关干部能够及时回家与家人团聚。2011年1月21日下午,他接到一个机关干部购买车票的电话,由于临近年关,该线路的票源非常紧张,为了不让该同志失望,他硬是从下午三点开始排队,直到晚上八点多钟才买到票,可是第二天当他把票送给那位机关干部时,该同志说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家了,王廷碧同志二话没说到车站把票退掉,自己还垫上了几十元的手续费。象这种情况,他每年都要碰到好几次,有时班组其他同志不解地问他:“你这样做图的是什么?”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说:“这算不了什么,我们是做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为机关服务是我们的职责,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要努力把工作做好,当别人不需要的时候,我们仍然要把工作做好,帮人如同帮自己,我没想图什么,只知道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况且我还是一名党员……,”XX年-2011年他为四套班子领导和机关干部购车船票XX余张。
第三篇:机关先进工作者个人事迹
王廷碧同志,1955年3月出生,1985年进入机关工作,1986年到收发室负责机关报刊、杂志、信件等征订分发工作,他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个春夏秋冬。20多年来,他始终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一种孜孜以求、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精神,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被人们誉为“老黄牛”和“活雷锋”。多年来,一直被市邮政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1993年—2008年先后十五次被市邮政部门评为优秀发行员,所在的收发室班组也先后十五次被评为市邮政局优秀发行站;1991-1995年,2005年6次被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记行政嘉奖,1996-2004年,2006-2007年11次被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年终考评为优秀,2004年荣立三等功。
一、立足本职勤奉献
纵观王廷碧同志的事迹,看不出惊天动地的壮举,都是点点滴滴,却无处不体现着平凡而闪光之处。正是这些,才真正体现了一名最基层、最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克己奉公、献身事业、无私奉献的真谛。
他以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用20多个春秋寒暑始终如一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信条。熟悉他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他话语少、不善言谈,只知道不声不响地工作”。他正是用这样的个性,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俗话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朝一夕容易做到,三年四载也易坚持,但难能可贵的就是他20多年如一日,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有人给他计算过这样一个数字,一年365天,他几乎都在工作岗位上,双休日很少有休息的时候。20多年来,他用常人所无法承受的寂寞,在枯燥、单一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他把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全部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
他爱岗敬业,把工作视为自己的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做幕后工作,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老黄牛。2008年初,无锡地区普降大雪,严重影响机关大院通行。王廷碧同志自下雪的第一天开始,每天早晨五点就来到机关大院清扫积雪,邮车来后及时分送报刊,送完后又拿起铁锨扫把参加扫雪劳动,每天都要比别人多干两、三个小时。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从不叫苦喊累,起到了一个共产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发行员,付出了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每年两次报刊征订时,他总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上门联系,回来后再整理成册,然后在短时间内熟记在心,这样在分发报刊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他每天分送报纸4000多份,杂志150多份,信件600多份,每年共分送报纸120多万份,杂志6万多份,信件21万多封,年差错率几乎为零,多次受到机关领导的表扬。为了保证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天都能及时看到报刊,他每天早上六点以前就必须到岗,先把报纸分好,然后再一个部门一个部门,一间办公室一间办公室地送。由于邮局送报刊的时间不同,所以收发室的工作没有空闲的时候,送完了一批又要接着送另一批。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别人都可以休息,而他还要到机关来加班,把报刊杂志分送完才能回去。王廷碧同志就是在这样辛劳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由于人少事多,他除了加班之外还经常带病坚持工作。有一次感冒发烧到39度,正好另一名同志因家中有事公休,为了不影响报刊的发放,他硬是咬紧牙关,坚持把当天的报纸发送完,回到收发室时,豆大的汗珠流满面颊,硬是没有叫一声苦、叫一声累。二十多年来,王廷碧同志从来没有因个人私事而影响工作,在他的带动下,收发室的其他同志也是任劳任怨,主动加班加点,每年都圆满地完成机关报刊分发工作。王廷碧同志除了负责报刊收发工作外,还负责为四套班子领导和机关干部外出购买车船票的工作。平时一接到买票的通知,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风雨无阻地跑车站、码头,不折不扣地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工作。每到过年过节,别人都在忙着购置年货,而他却在忙着为家在外地的机关干部购买回家的车船票,让机关干部能够及时回家与家人团聚。2009年1月21日下午,他接到一个机关干部购买车票的电话,由于临近年关,该线路的票源非常紧张,为了
不让该同志失望,他硬是从下午三点开始排队,直到晚上八点多钟才买到票,可是第二天当他把票送给那位机关干部时,该同志说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家了,王廷碧同志二话没说到车站把票退掉,自己还垫上了几十元的手续费。象这种情况,他每年都要碰到好几次,有时班组其他同志不解地问他:“你这样做图的是什么?”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说:“这算不了什么,我们是做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为机关服务是我们的职责,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要努力把工作做好,当别人不需要的时候,我们仍然要把工作做好,帮人如同帮自己,我没想图什么,只知道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况且我还是一名党员……,”2006年-2009年他为四套班子领导和机关干部购车船票2000余张。
他表里如一,不图名利,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奉献着社会、帮助着他人。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把爱心奉献到哪里,他帮助过许许多多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被人们誉为“活雷锋”。机关食堂的小王和小李,是外地来的临时工,由于食堂早上上班早,晚上下班晚,两人一直想在机关附近合租一个房间,既方便工作也方便生活,但几个月下来也没找到适合的地方,两人为此闷闷不乐。王廷碧同志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两人说,我那有一个空房间,离这也不远,先借给你们住吧。两人喜出望外,坚持要给王廷碧房租,王廷碧说,我是借给你们住的,不能收钱,婉言谢绝了她们的房租。
三、严于律己干事业
他视荣誉为动力,矢志不移,一如既往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王廷碧同志用他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创造了非凡的工作业绩,得到了机关各部门的高度赞誉,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殊荣。在荣誉面前,他从未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而是不骄不躁,以荣誉为动力,爱岗敬业,扎实进取。特别是近几年来,他从未因为自己工作的阅历、取得的成绩或因年龄的关系,而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是更加谦虚谨慎,加倍努力。2007年初,根据局党组《关于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文件精神,确定在机关大院成立邮政服务中心,由无锡邮政局派遣专业的人员,为机关大院干部职工提供专业的用邮服务。王廷碧同志在邮政服务中心成立的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邮政服务中心装修时,他每天一有空就到施工工地,指导工程人员施工;无锡邮政局的工作人员来到邮政服务中心后,由于对机关不熟悉,刚开始工作开展并不顺利,王廷碧同志就带着她们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拜访,热情地给她们介绍情况,帮助她们尽快地熟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在他的努力下,邮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很快就走上了工作正轨,邮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也多次受到市领导和机关干部的好评。
正是这朴实的话语,润泽了他不平凡的事迹,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才真正体现了他二十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
第四篇: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个人事迹
信息宣传先进个人事迹
XXX女,现年XX岁,1992年9月参加工作,具体负责本学校的信息宣传工作。一直以来无论是自身学习、还是学校信息宣传工作,我都兢兢业业,勤于思考,任劳任怨,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关注时政动态、加强政治素质
一方面,我主动向学校领导请教,每每遇到不熟悉,不明白的地方,领导都会给我悉心解释、谆谆教诲,使得我对政策的理解,文件精神的把握上,有了很快的进步;另一方面,我通过网络,了解时政动态,浏览最新新闻。并收集整理,做成网络书签,以备日后访问。力求在政治觉悟上向党靠拢、思想上与时事维新。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二、发挥自身特长、锻炼专业技巧
利用课余时间和工作之余,我一方面浏览网页,从校内外的各种新闻网站上,学习他人新闻写作的技巧和章法,丰富自己,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积极学习文字编辑软件的使用,坚持锻炼文字录入速度,进一步提高自己使用计算机工作的能力。
为了拍摄出好的信息照片,抓住精彩的瞬间,我借阅了大量的摄影书籍、杂志,浏览了大量的专门网站,从中学习理论知识,渐渐熟悉了摄影中的专业术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摄影水平。
三、时时事事留心、捕捉瞬息事态
学校新闻是时时刻刻发生的,作为一个信息工作者,必需有敏锐 的眼光和洞察力,必需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我的工作重点就是关注校园文化的各项活动,同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常常拿着相机穿梭在运动场上,为比赛的同学们捕捉精彩的瞬间;学校组织的大小活动总有我忙碌的身影。在奉献自己爱心的同时,也采集了珍贵的新闻材料;也常常到学生宿舍中去,了解学生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将装璜美丽的宿舍拍成图片,为其他同学做榜样……
教育文化宣传工作,是我热爱的工作,我无怨于为其贡献我的青春。将点滴的瞬间凝结成永恒,记录下美好的时刻,让真善美在校园里传播,是我工作的最大快乐,也带给我最大的满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以期回报领导、老师、学生对我的关心与信任,为校园的文化宣传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气象局先进工作者个人事迹
周凌晞,女,1965年出生,汉族。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由科技部和中国气象局选派,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现任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科研业务项目首席,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中
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1998-2002期间,她曾担任瓦里关本底台联络人、中国气象局中-芬、中-韩双边合作全球大气观测(gaw)项目协调人。2002年起担任世界气象组织(wmo)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全球巡回比对测量国际仲裁人。2004年起,由中国气象局推荐,担任科技部-国家生态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秘书处委员,并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的遴选与建设;还参加一体化全球碳观测计划(igco)执行组工作。2005年起被聘为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评价专家。
周凌晞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本职工作,1985~1994年在无锡化工研究设计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期间,曾获“无锡化工系统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4年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后,致力于气象科技事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学习、贯彻中表现突出;在实施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人才强业三大战略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主持及主要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中国气象局相关课题和业务工作,科研成果丰硕,在科研、业务、管理双肩挑关键岗位上,注重科研与业务相结合,为促进研究型业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成绩。周凌晞这种实干精神,为领导和同事们所钦佩,戏称她为“女强人”。
一、倾心竭力,为确保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按时成立和走上正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大气成分观测和服务的新需要,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整体部署,并结合国家级气象科研、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中国气象局拟定建立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筹建文件的准备和统稿工作主要落到了周凌晞的身上。为此,从2004年7月起,周凌晞不顾酷暑,废寝忘食,往往在办公室工作到深夜,赶写有关文件材料,待她下楼时,有时地下车库的出口已经锁了,不得不“打的”回家。周凌晞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驱使她夜以继日,按时主笔完成了大气成分中心立项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组建方案、人员经费及运行费预算方案等的起草任务。半年的辛勤劳动结出了丰硕果实,迎来了大气成分中心成立的大喜日子。2004年12月16日,周凌晞协助中心主任,参与组织并具体承办了大气成分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
中心成立后,周凌晞紧接着全身心地参与了落实中心的目标任务、岗位设置、队伍建设和机构运行等事项,与此同时,还担当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轨道及功能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主笔人之一,气科院“十一五”规划思路和工作方案(2006~2010)编写组主要成员等等。2005年恰逢她儿子中考关键时刻,她丈夫也是中国气象局职工,经常出差外地,她虽有心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不得不让儿子在放学后到她的办公室来复习功课。很多个日子,母子俩在办公室,一个埋头工作,一个认真学习,互不干扰,常常相伴到深夜。有时,孩子靠在座椅上睡着了,作为母亲的她深感心疼和歉疚。她丈夫曾开玩笑说:“给你买个冰箱和微波炉,太忙的时候可以住在办公室了!”孩子看着妈妈辛苦忙碌、疲惫仍坚持工作的样子,心疼地说:“妈妈,您别累坏了!”还举例浙江大学一位年轻教师过劳死的故事。她笑着说:“我身体好得很,工作累一点,没事的。”周凌晞任劳任怨,笑对人生,鼓舞着孩子如愿考进了名校人大附中。
二、尽心尽责,为大气成分中心能力建设做出显著成绩。
大气探测是气象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周凌晞为这种基础性能力建设工作,尽心尽责,她担任编制组副组长,不负众望,具体组织并圆满完成了中国气象局《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工程(大监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气成分观测分系统》的编制工作,并得到局党组的表扬。
她担当了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大气本底观测站网、大气成分观测站网、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能力建设核心成员,参与组织了临安、龙凤山本底站以及瓦里关本底台能力建设项目方案、23个大气成分站建设方案的编制等工作。
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框架下,她协助周秀骥院士和张小曳主任,主笔起草了“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申报指南和遴选办法”,提出站网布局、观测要素和仪器设备方案,完成站点勘察、设备选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