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下册阅读训练四敬畏自然岳阳楼记
一,课内阅读训练部分
(一)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 a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b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 c 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 d 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1.在下面这些词语中各选一个填在文中a、b、c、d处。
不值一提不可思议精巧绝伦与众不同
a.不值一提b.精巧绝伦。c.与众不同d.不可思议
2.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3.文段为了论述大自然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把人类智慧与其对比。文段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①大自然能用“死”的物质创造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不能;②大自然能够使人的各个细胞相互协调,各司其职;③大自然能按美学原则制造各种事物,而人类不能。
4.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精妙绝伦,如苍蝇为何会有复眼,蚊子怎么能汲血。灰尘也是物质,何以如此微小,它的内部结构也一定很精巧。
(二)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A)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却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
都有沉默的声音。(B)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
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
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
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1.为什么说“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
因为人类能思维,能理解,有自我意识。(提示:此题结合上下文即可理解。)
2.文段中写道:“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
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作者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人的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借人类的眼睛来观看自己,借
人类的嘴来表达自己。人类的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就是宇
宙对自己的认识,人类的思维就是宇宙的思维,人类的痛苦、欢笑等各种感受也
就是宇宙自身的感受。
3.文段A处句子中括号内的文字起到什么作用?A处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格?并请说说修辞的效果。
括号内的文字就是括号前面“宇宙”一词的另一种说法,是同一个概念,提醒读
者,避免混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如“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
自己„„”等两句的拟人,把大自然人格化,更明确了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只相当于身体上的一个器官而已。再如“我的智慧即是自
然的智慧„„”等几句的排比,加强语势,突出地表达了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提示:此题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便可。
4.我们应怎样理解“敬畏自然”一语?
从字面上看,是既敬重又畏惧。“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
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成都太神奇了,要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
类的创造是无法同大自然相比的。提示:此题要综合全文,抓住各部分的中心句
来综合表达。
5.文中(B)处画线的句子用了反问的修辞,改为陈述句为你一定听到石头里也
有生命的呐喊。(拟人)
6.解释文中加粗的字的含义。
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
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死:死气沉沉,不能运动
7.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说宇宙是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
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在于高级和低级之分,而高级生命形态正是从低级生命中产生的。所以低级生命形态,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
②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宇宙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只不过是存在的方式不同。所以人类与其他事物
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兄弟关系。
8.这部分主要运用了议论表达方式。首先论述宇宙是有生命的,接着再论述宇
宙的一切物质都是有生命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宇宙中处处是人类的弟兄。
(三)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一知在大自
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垦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
海,可是,人们竟然[甲]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
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乙],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
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丙]: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
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
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
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________?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
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丁],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
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
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l.按照文意,将下列4个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四处。(只填序号)
①沾沾自喜②喜形于色③过分自傲④不自量力
[甲]___ ④_____[乙]____ ①____[丙]____ ③____[丁]___ ②_____
2.文章段②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3.文章段②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
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虽然人类的作品飞上太空,但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
小;②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后人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的很;③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④作者认为: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
远比我们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4.文章段②的最后画横线处,需要增加一个总结性的反问句,请你试写一句在下面的横线上。略
5.文章段④中画虚线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
宇宙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而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了有智
慧的生物,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
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
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
9.甲段中的“本心”是指,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3分)
10.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
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分)
[二]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
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前人之述备矣。(2)野芳发而幽香。
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4分)
[甲] [乙]:17.[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
分)
(三)(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8.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19.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
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20.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分)
2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22.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3
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0分)
(甲)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
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chǎ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
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
也。(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庙堂: ..
③不可具状具: .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被: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
②烟云竹树而已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①处江湖之远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
CD.②竹工破之②子声丁丁然 ..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2分)
12.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
一、答: 7.(4分)(1)益处(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3)(既然)这样,那么(4)非,(如果)没有(每个词1分)
8.(3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向”、“得”未翻译正确的,每个扣1分)
9.(3分)(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1分,答“义”也可以)(2)“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3)对比(1分)
10.(3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各占1分。
[二]14.(3分)(1)日光(2)景象(3)季节(每小题1分)
15.(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每小题2分)
16.(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每句2分)
17.(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2分)(15分)
三、17.⑴交错相通⑵有时(2分,答对一处给1分)
18.⑴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⑵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此题2分,答对一处1分)
19.⑴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⑵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2分,答对一处1分)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分)
21.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重点落实“微、斯”等词和“与谁归”这一特殊句式。)
22.略(3分,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10分)
9.①求:探求。②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③具:全,都。④被:通“披”,披着。(2分。每词0.5分)
10.B(2分。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罢了,表语气。B连词,因为。C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代竹子。D①代词,这样;②助词,表状态)
11.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微”、“斯人”、“谁与”、“归”各0.5分。意思对即可)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2分。“焚”、“默”、“遣”、“世虑”各0 .5分,意思对即可)
12.范仲淹优国优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2分。优国优民1分,自得其乐1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篇:《敬畏自然》教案(八年级下册)(定稿)
学习目标:
1课前预习,查字典,疏通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3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
4了解文章拟人、反问等修辞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学习重难点: 重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了解文章反问等修辞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学习设想:
1组织学生搞好课前预习,朗读课文,疏通字词,搜集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资料。
2创建一个和平融洽的学习氛围,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准备些必要的课件资料。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课件展示三组图片,让生谈谈观后对大自然的感受。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破坏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今天学习《敬畏自然》这一课,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二.自主研读,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积累字词。
c.简要写出对每一段的读书感受与理解.(用“我从第___段中读到了______”的格式来回答。)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
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
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
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篇:敬畏自然阅读训练
敬畏自然
(一)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 a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b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 c 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 d 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1.在下面这些词语中各选一个填在文中a、b、c、d处。
不值一提不可思议精巧绝伦与众不同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文段为了论述大自然智慧的无与伦比,把人类智慧与其对比。文段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呢?你能说说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A)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却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B)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1.为什么说“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写道:“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作者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A处画线的句子括号内的文字起到什么作用? A外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格?并请说说修辞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怎样理解“敬畏自然”一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B处画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改为陈述句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文中加粗的字的含义。
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部分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表达方式。首先论述_______________,接着再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一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垦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
[甲]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乙],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丙]: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________?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丁],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l.按照文意,将下列4个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四处。(只填序号)
①沾沾自喜②喜形于色③过分自傲④不自量力
[甲]_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2.文章段②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段②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段②的最后画横线处,需要增加一个总结性的反问句,请你试写一句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段④中画虚线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八年级《敬畏自然》说课稿[范文模版]
《敬畏自然》文章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八年级《敬畏自然》说课稿1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敬畏自然》,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一)对课文的理解: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可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来都是奉行自我中心主义,甚至宣称要征服自然。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更是按照自己的好恶随意践踏自然,肆意破坏环境: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捕杀野生动物、毫无节制地开采等等。当然,人类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干旱、水灾、泥石流、沙尘暴,还有那可怕的“非典”,这些无一不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郑重警告。所以,人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如何创造美好、和谐的生存环境,已是新的时代主题,并且直接关系到民族与人类的未来。
于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继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了诸如《珍珠鸟》等一系列保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相关课文后,在本册中又编排了以《敬畏自然》为首篇的第三单元,它们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其科学理性精神,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白,敬畏自然并不是走向“人定胜天”的反面,而是对“人定胜天”的发展,是对自然的人文性的探究。树立他们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与自然和谐共处。激励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爱生活。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及爱护自然的观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树立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及体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但对这种比较抽象的议论性散文,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的“三个维度”的要求,制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体现的是“深课浅教”的原则。
二、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那么教师在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做到有序,有度,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学习。见于学生学情实际,特采用情境导入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采用品析法,点拨法,探究法等探究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以此为突破口,深化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理念。
三、说学法
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和资料汇编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赏心悦目,可自然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同学们,人与自然唇齿相依,息息相关。优质的自然环境是人们休憩生活的快乐家园,肆意破坏环境,就会使我们陷入无家可归的悲剧。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敬畏自然》会给我们指点迷津。播放幻灯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在这里将课堂与生活、时政联系起来,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两遍课文,首先圈点勾画,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其次,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这个环节可小声播放音乐,为学生创设轻松的阅读气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题敬畏自然的含义。让学生自主钻研课文,结合大屏幕提示的问题弄清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同时鼓励学生质疑解惑。
三、研读赏析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进行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然后汇报交流成果。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4、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合作讨论探究能力,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意在让学生品味此文语言的哲理美和思辨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用拟人手法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说理,如何用反问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启人深思的。落实品语言,学语言的目的。
四、拓展探究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己学了文章后有哪些想法,能不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要求:自主探究自由讨论,提出质疑见解
(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完成教学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生活,让学生明白保护自然是大家的责任,应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发言说明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意见,只要学生谈来有理有据,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激励他们的思维火花。
五、课堂总结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老人,他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无比宽阔的胸怀,他的一切儿女都是平等的。所以敬畏自然,就是热爱自然,就是热爱生命,就要树立平等的对待生命的意识,与自然和谐共处。
六、布置作业
(1)老师展示一些相关图片,请学生做环保小记者,为这些图片配上简洁的广告语,号召人们保护自然、敬畏自然。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八年级《敬畏自然》说课稿2一、说教材,说学生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学生特点
《敬畏自然》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八年级的学生,主要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也还没有进行过对宇宙的思考,所以,在教学中要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又兼有学理性的文章,转化成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思想。另一方面,八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立论,论证等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这篇文章,只能给以科学思维情感上的关照,使其获得一定的现代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二、说教法
本课以引导、分析、启发、探究、比较阅读为主要教法,辅以多媒体课件,结合学生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主要观点,在一定情景下进行读、写、听、说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辩论等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图片、画面、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2、讨论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4、辩论法。以小组方式展开辩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树立环保意识。
5、句子赏析法。
6、仿写法。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两组图片,让学生找出哪些表现自然智慧,哪些表现人类智慧,并思考问题:人类智慧和自然智慧哪个更伟大?学生保留观点,一起看作者严春友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导入新课。
2、整体阅读,感悟两种智慧,在文中让学生画出哪些句子是自然智慧,哪些句子是人类智慧,并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感情倾向,用四个字来概括,概括出标题——敬畏自然。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想应该有质疑的精神,所以,我给学生安排了一场以小组合作为形式的讨论赛,讨论人类智慧和自然智慧哪个更伟大?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所搜集的资料,小组内交流,并课堂展示。让学生得出结论:这个讨论的问题其实是不成立的。并且否定我前面导入提出的哪个问题,让学生重新认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得出结论: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存的。并在文中找出作者有没有相关的表述。学生找出,齐读作者的观点。
4、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大声读出来,而且要阐明自己喜欢的理由,让学生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上进行句子分析。在此,给学生重温部分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5、作者能用这五种修辞手法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情感,那么学生能不能用至少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锻炼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6、学生大多都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情感后,我接着问:难道我们就应该顺应自然吗?学生整合这节课的观点: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合理改造、和谐相处。
7、最后回顾整节课收获,不仅学习了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还学习到了与自然应该是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
与学生约定环保口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立环保意识。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敬畏自然
11敬畏自然 严春友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1)鹏 斥安鸟(yan4)蓬蒿(hao1)咫尺(zhǐ3)狼藉(ji2)相形见绌(chu4)美味佳肴(yao2)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导人
雄伟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蔚蓝的大海,美丽的花园,。无不为人们所陶醉。大自然孕育最聪明,最美丽,最富有灵性的人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你觉得这种观点对吗?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板书:敬畏自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积累字词(见书)。
2、自读课文,初步交流读课文的感受,并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作者的观点: 课文最后一段。
过渡:这一观点是否在课文一开始就提出来了?(学生回答是在结尾提出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进而提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又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呢?我们一起分析课文结构和内容。
四、合作探究,把握文意:
1、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明确: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从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谈起。
第二部分(2—10):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论述宇宙的生命。
第三部分(11)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
2、逐层分析: 第一部分: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第二部分:第一层(2—7):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 第2—4段着重谈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找出理由来,并读一读):a、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b、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c、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d、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互相补充。
五、学习课文
?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旧石器、新石器„„)(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一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六、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