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文言文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术语(重要)
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术语
一、任命封赏
1、任:担当,担任。
《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2、授:授官,任命。
例:大业初,授亲卫大都督
3、除:任命,授职。
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4、拜:授给官职。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5、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6、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7、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8、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
二、选拔提升
9、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10、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
11、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12、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13、进:推荐(用于较高职务)
《史记•孙膑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14、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15、提:提拔。
《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
16、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17、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8、擢:即由选拔而提升。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19、简:任命。
诸葛亮《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20、升:提升。
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
三、调动差遣
21、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
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22、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23、调:调动、调迁。
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 袁盎传》)
24、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
任。
25、复:恢复旧职。
《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26.移: 改任。
如“移汝州,兼御史中丞。”(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27、改:改任官职。
如“居月余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28、出:指出京任职。
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张衡传》)
29、入:指回京任职。
“入相”即入朝为宰相
30、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补外”即在京候补之官调外地就职
31、待诏:等待诏令,实际是候补官。“待诏”地点不固定,有公车、殿中、尚
方、黄门、金马门、丞相府等。“待诏”为候补性质,因此无正式俸
禄,朝廷仅给一定生活补助。不过,由于“待诏”地点不同,待遇也
不一样。
32、判:唐宋两代官制,以高官兼任低职称“判”。
如唐的宰相判六军十二卫事,宋以宰相判枢密院。
33、知:唐代某一职事暂由本机关或其他机关的官员掌理称“知”,如某些官员
加知贡举衔可以主持科举考试。地方官偶有权知县令、知县事之称,是指本非县令而使之管县中之事。宋初委派朝臣出任地方长官,称为权知某府事、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某县事,简称知府、知州、知县,明代始
定为正式官称。
34、点:指派,尤指皇帝指派。常用语口语。
35、督:即“监督”,由中央派员监督地方。此制始于东汉,多为军事需要而发。《后汉书•张宗传》“青冀盗贼屯聚山泽,(张)宗以谒者督诸郡讨平之。”
四、代理兼任
36、权:临时代职。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主管)
37、假:暂时代理。
《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38、守:①试用,或称“试守”。通过试用,称职的,正式任命为“真”;不称职的,罢归原职,或他调乃至降职使用。
②还有兼任代理的意思。如王“为右辅都尉,守右扶风”。
39、行:代理官职。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备武将军。”
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40、署:也有“代理,暂任”的意思。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41、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
《史记•陈丞相世家》:“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42、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
《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鮒摄司马。”(羊舌鮒,人名。)
43、检校:南北朝以他官派办某事,加“检校”,如检校秘书等,非正式官衔。
隋、唐时入衔,如魏征撰《九成宫醴泉铭》,系衔为“检校侍中”。唐肃宗时有检校郎官,使用范围扩大。凡带此字样者均系诏除的加官。
44、平:平议,即参加讨论决定。“平”实际是一种兼职。
如“于定国以光禄大夫,张敞以中大夫平尚书事”。
45、视:与“平”同,也是兼职,仅用于尚书。
如薛宣为丞相,以事免官,后被征用,加宠特进、给事中,视尚书事。
46、领:也是兼职,西汉多用于兼管低级事物。
如桑弘羊本为大司农中丞,迁升治粟都尉后,领大农,即仍兼任大司农
中丞。
汉昭帝初立,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柄政,与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是为此官之始。
47、录:总领,始于东汉,亦仅限于尚书。与西汉的“平尚书事”“视尚书事”
“领尚书事”相近,但职权更重。“平”“视”“领”作为兼职,都是参与商议;而“录”是总领,即统管,全面负责。
48、兼:兼官,即以本官同时兼任其他官职。兼官一般是两个禄秩相等的不同官
职由一人担任。
如张安世以车骑将军兼光禄勋,赵充国以后将军兼水衡都尉。
五、降免退职
49、去:卸职,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
《张衡传》:“自去史职(指太史公之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
卸职之意。
50、罢:免除职务。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51、免: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
遂免丞相勃。(《汉书•文帝纪》)
52、解: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解
53、黜: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
54、夺:罢官免职。
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55、放:①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
《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
②也指“放逐”。
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56、贬:因过失而降级。
《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
57、谪:因过失而降级。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8、革: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
59、褫(chǐ):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
“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革除爵位)
60、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
戊戌变法的第四天,翁同龢突然被光绪帝下令开缺回籍
61、致仕:带职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以何官称
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
帝的恩宠程度有关。也称“休致”。
62、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附:区分
▲ “兼”与“平”“视”“领”“录”不同,前者为兼官,后者为兼职。兼职是兼管某一部分事务,或仅兼管其事务而不兼任其官。兼官一般是两官所管事务相近,或两官之中,一官没有什么实际事务,兼任他官,也不会影响其履行职责。
第二篇:古代有关人才选拔,官职任免、升降、调动的重要术语(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必备)
古代有关人才选拔,官职任免、升降、调动的重要术语(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必备)
古文在记叙人物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而这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意的理解显得非常重要。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
一、表示征召推荐 表》)
1、征:征召,特指君召臣。4.升:升官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如:旋升宁夏道。(《谭嗣同》)
2、辟(bì):征召。
5、迁:升官
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如: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3、察:考察和推荐。
四、表示调动官职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
1、调:调动
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如:婿竟不调(《记王忠肃公翱事》)
4、举:推举。
2、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如:迁我京师(《记王忠肃公翱事》)
5、进:推荐。
3、徙:调动
如:武卫将军进侠于帝(《北史·裴如: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侠传》)不徙(《张衡传》)
二、表示任命授予
4、移:特指调任。
1、授:授官,任命 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
2、拜:授予官职
5、转:改任别的官职
如:既罢,归国,以廉颇功大,拜如: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为上卿(《廉颇》)
6、改:改任,调职
3、除:授予官职(除去旧职任新职)如:后公改两广,太监别泣(《记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忠肃公翱事》)
录>后序》)
7、补:补充缺职
4、封:国君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如: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农丞。
5、简:任命,选拔。
8、放:改官,有京官改任地方官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义。
表》 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
6、当:任,充当。同》)
如: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担任侍
9、出:出京改任地方官。
奉太子的职务)《陈情表》 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三、表示提升官职
10、出官:京官外调
1、擢:提拔,选拔 如:予出官二年(《琵琶行(并序)》)如: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五、表示降低官职
(《谭嗣同》)
1、左迁:贬官,降职
2、拔:提拔、选拔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序)》)
师表》)
2、迁谪:降职外调
3、陟:进用、提升 如: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并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序)》)
3、谪:被罚流放或贬职 录〉后序》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
2、领:兼任,代理,暂时担任。记》)如:迁中书郎,领东观祭酒。《南史
六、表示罢免官职 •虞愿传》
1、夺:免官
3、假:暂时代理。
如: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如: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
2、黜:罢免 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汉书•苏如:屈平既绌(通“黜”),其后秦武传》
欲伐齐(《屈原列传》)
4、署:代理、暂任。
3、罢:罢免 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如:而主谳者亦各罢去(《狱中杂书•王尊传》
记》)
5、摄:代理
4、去:解除官职。如: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如: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
十、其它
传》)
1、乞骸骨:旧时官员年老自请退休。
5、放:特指京官改任外官(地方官),如:上书乞骸骨。《张衡传》 也指贬官流放。
2、下车:官吏初到任。
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 居》
3、用事:执政,掌权,当权。
七、表示恢复官职 如: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原列
1、复:恢复官职 传屈》
如: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书博鸡赵太后新用事。《触龙说赵太后》 者事》)
4、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
2、还:复职 授予职称封衔。
如: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如:赠太子太保。《东坡先生墓志铭》
八、表示辞去官职
5、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处理
1、辞:辞职 政事)。
如: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如:视事三年。《张衡传》
2、致政(致仕):一般指因年龄大
6、幸:帝王到某地;宠幸
而辞官、卸职。如: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如: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柳视,而望幸焉。(秦始皇来宠幸)《阿毅传》)房宫赋》
九、表兼职,代理官职的词语
7、退:辞去或失去官职。
1、兼:同时掌管,兼任。如:退亦忧。《岳阳楼记》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
除了以上表官职变动的词语外,还有一些词语虽不表示官职变动,但常与官职结合在一起使用,如:“知”后常跟地名,表做某地的长官;“主”后常跟官府机构的名称,表示主持某官府机构的工作,可结合语境,灵活翻译。
第三篇:文言文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词语总结
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降级。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黜,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9)孝廉汉代选拔各级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是能尽孝道,做事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