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潍坊市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问责前置实施办法
潍坊市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问责前置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积极预防校园各类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学校和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
全,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以及各类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以下统称学校)对自身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监督管理及问责。有关法律法规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另有规定的,依照
其规定执行。
第二章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职责
第三条学校是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责任主体,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国办学校的校长、园长,民办学校的董事长或其任命的校长、园长)对本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负全
面责任。
第四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实行市、县(市、区)分级监督管理机制。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所辖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对所辖学校安全隐
患排查整改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市行政区域内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指
导、协调和监督县(市、区)及直属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第三章安全隐患排查的内容及途径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安全隐患,是指学校违反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及学校相关场所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隐患排查的主要
内容有:
(一)安全工作组织机制是否健全,安全工作队伍是否建立,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
(二)安全责任体系是否建立,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实验室各项安全操作是否规范,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剧毒品等危险物质存放及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实验室废弃
物管理与处置是否规范;
(三)学生日常管理和安全教育是否到位;学生之间矛盾是否得到及时化解;
(四)消防设施和设备是否齐全、有效,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水源是否到位;
(五)学校内自来水管道、电网、暖气管道、煤气管道等基础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有无使用违章电器、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电气线路是否有老化迹象;
(六)宿舍和教室等公共区域是否安装了影响人员逃生和应急救援的金属护栏;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是否有缺失、损坏、错误以及被遮挡、被覆盖等现象;
(七)锅炉、燃气、电气、体育器材等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实验室、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等重要场所是否存在重大安
全隐患;
(八)食堂、超市的食品卫生及环境卫生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所销售的食品来源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变质产品;从业人员是否具备健康证并按规定着装;经营场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各类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以及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是否严格落实了国
家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九)管制刀具是否得到有效清缴;治安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监控报警设施及其
他安防设施是否完备;
(十)校园周边治安、校内外道路的交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十一)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能否有效防范反动、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能否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学校网络管理漏洞自动转发不法邮件或进行其
他破坏信息安全的非法活动;
(十二)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是否能够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有无存在体罚、讽
刺挖苦、变相体罚等造成学生心理、精神伤害的行为;
(十三)其他认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或场所。
第六条安全隐患排查的途径包括学校自行排查、教育行政部门核查(如专项检
查、督导检查等)、上级部门交办或其他部门转办、群众举报等。
第四章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
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整改的管理制度,逐级落实隐患排查整改责任
制,明确责任人,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落实。
第八条学校应当每天组织责任人进行自查,排查各责任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学校对每天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台账(详
见附件一),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整改。
第九条乡镇、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所有学校每周检查一次,对
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及时通知隐患所在学校限期整改。
第十条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所有学校每月检查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下发《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参照附件二)。学校整改完成后,应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交验收报告,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验收。验收报告内容包括:隐患概况;采取的方法和措施;隐患的整改方案及结
果。
第十一条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学校每半年检查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下发《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详见附件二)。学校整改完成后,应向市、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验收报告,市、县两级联合组织验收。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参照附件二制作本级《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
书》。
第十二条学校在隐患整改过程中,应当采取张挂警示标语、悬挂防护绳及灯光警
示等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在整改过程中发生各类事故。
第十三条学校应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对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检查、督促、指
导,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第五章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分级挂牌督办制度。下达《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的市、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对所检查出的较大安全隐患进行挂牌督办。挂牌方式可视情采用发文公示、网上公示、宣传媒体公示等方式。各隐患排查机构
应及时验收学校整改情况,直至隐患整改完毕经验收合格,方可取消备案。
第十五条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监督管理的机构,应当对学校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跟踪督查,做好督查记录。对于整改不及时或可能危及安全的较大隐患,应按照问责前置的要求立即启动问责程序。
第十六条学校要规范隐患排查台账,科学管理。要具体记录隐患项目名称、地点、隐患描述、可能影响的范围及危害程度、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等情况,定
期检查督促。
第十七条学校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开展各类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做到不走形式、不留死角。对隐患排查、整改不力者,按照问
责前置的要求予以问责。
第六章安全隐患问责前置
第十八条凡学校发现自身存在安全隐患而整改不及时、继续发展可能发生危及师生安全事故的;或学校自身存在安全隐患而未能及时发现、经教育行政部门发现并告知
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或学校二次及以上被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告知存在较大安全隐
患而未作整改的,均按照问责前置的要求启动安全隐患问责程序。
第十九条对学校无法独立完成整改、上报其直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而未及时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如安保经费拨付不到位、校园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违规接送学生车辆等,将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该学校直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问责。
第二十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问责时,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向下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问责;教育行政部门对所辖学校问责时,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向学校主要负责人问责。
第二十一条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免于问责:
(一)被投诉或举报的隐患在调查核实前学校已经自行整改完毕的;
(二)学校发现的安全隐患依靠自身力量无法整改,已经书面上报其直接主管的教
育行政部门,该教育行政部门长时间既未协助解决又不予答复的;
(三)教育行政部门发现安全隐患依靠自身力量无法整改,书面上报当地党委、政府,或书面协调有关部门协助解决,当地党委、政府或相关部门长时间既未解决又不予
以答复的;
(四)因不可抗力(地震、洪水、雷击等)造成安全隐患一时难以整改的。上述第二、三款均需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书面报告的原件或复印件。
第二十二条问责时应当明确规定安全隐患整改的期限;被问责的部门或学校应当
在规定的期限内将隐患整改结果及处理决定上报问责部门。
第二十三条问责方式及其适用范围、问责时的申诉及复议等事项,均按照《潍坊
市学校安全责任事故问责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学校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问责前
置实施细则。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潍坊市教育局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学校安全隐患问责实施办法
学校安全隐患问责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切实消 除安全隐患,积极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 适用于全县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农技校及其他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以下统称学校)。
一、安全隐患问责程序 1.学校自身存在安全隐患而未能及时发现整改,经县教育局现 场检查、抽查(含电话抽查、调阅监控)等方式发现的,将以书面 或电话等形式首次告知学校,责令整改。2.同一个隐患内被县教育局二次告知的、首次告知接送学 生车辆存在超员等隐患的,责令整改,全县通报批评,学校校长向 县教育局分管领导说明情况。3.同一个隐患内二次告知未作整改的、虽属首次告知但隐 患较大限期未整改的、二次告知接送学生车辆存在超员等隐患的,学校校长分别向县教育局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视情况由校长 向教育局局长办公会汇报,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对于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幼儿园)出现上述情形,责令停办限 期整改。4.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责任 追究。
二、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免于问责 1.被投诉或举报的隐患在调查核实前学校已经自行整改完毕的。2.学校发现的安全隐患依靠自身力量无法整改,已经书面上报 县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协助解决,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的。本款需要 学校提供书面报告的原件或复印件。3.因不可抗力(地震、洪水、雷击等)造成安全隐患一时难以 整改的。
第三篇:潍坊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
潍坊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
本报讯 10月16日,市委印发了《潍坊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强化全市党政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忠实履职、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应尽职责和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推进全市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单位(含其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和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
第三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施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四条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对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落实不力,打折扣、搞变通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贻误工作、影响发展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的;
(二)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和小道消息等,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组织原则或保密纪律,搞非组织活动、跑风漏气,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违反请示报告制度,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汇报的不汇报,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作风不民主、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对重大决策未按有关要求进行调研、协商或征求意见,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不按规定程序和议事规则进行研究决定的;
(三)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不按规定进行可行性评估、合法性审查和论证、听证、专家咨询、集体决策和报批的;
(四)因决策问题,严重影响产业布局、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或造成较大资源浪费、人员伤亡的;
(五)违规决定采取行政措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社会矛盾纠纷的;
(六)作风不民主、决策失误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不负责任、工作失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对上级和本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政策规定,不认真学习研究,工作思路不清,推进措施不力,严重影响事业发展的;
(二)非因不可抗力因素和重大客观条件制约,未完成法定职责任务的;
(三)对上级交办的工作消极应付,或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能有效承担和应对,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四)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或分管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应发现而未发现、应纠正而未纠正,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对群众反映强烈或上级要求整改的问题,以及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自查发现的问题,在职责范围内不认真解决,或者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应该解决而不解决的;
(六)因不负责任、工作失职引发群体性、突发性重大事故、事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七)无正当理由不执行执纪执法机关、监督管理部门依纪依法作出的决定的;
(八)不负责任、工作失职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监管不力、处置不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因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致使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较大事故、事件、案件的;
(二)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苗头排查不及时,预警控制不严密,致使发生群体性、个体极端性、突发性事件的;
(三)对发生的群体性、个体极端性或突发性事件报告不及时、应对不力、处置不当,致使事态恶化的;
(四)在发生自然灾害、重要疫情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时,未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致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应有损害的;
(五)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中,未认真落实监管、督办等要求,致使发生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事件的;
(六)组织大型群众性活动或对群众大型自发性活动,未及时采取有效安全防范和补救措施,致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群体性事件,以及对事故和事件处置不当的;
(七)对各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曝光的重要事件,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监管不力、处置不当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工作懒散、办事拖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一)对依法应当及时作出决策而久拖不决,造成较大损失或影响的;
(二)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事项推进中,故意拖延或跟进不及时,严重影响建设进度和工作进程的;
(三)对需多个单位共同办理的事项,主办单位不主动牵头协调,协办单位不积极支持和配合,严重延误工作的;
(四)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故意刁难或拖着不办,以及借机吃拿卡要的;
(五)未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精简下放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或不组织落实具体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对下级的请示事项未及时批示或答复,造成不良后果的;
(七)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滥用职权、违法行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制定、发布、实施与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政策规定相违背的规范性文件、行政决定、命令,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行政活动中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其他重大事件的;
(三)违法授权或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行使相关行政职权,或不依法对受委托者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进行监督,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四)擅自变更法定条件和标准,或违规扩大自由裁量权,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利用职权向行政管理相对人提出不合理要求,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违法违规实施行政行为,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等权益,造成国家赔偿或其他不良影响的;
(七)滥用职权、违法行政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办理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或明显不公的;
(二)不如实反映问题或报告事项,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三)落实任务中造假进度、假现场、假数据,或编报虚假工作成果,欺骗上级机关、领导和社会公众的;
(四)瞒报公共突发事件、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事故、重要疫情或其他重要情况的;
(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应当追究责任的问题线索,知情不报的;
(六)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暗箱操作、逃避监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该公开而未公开,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二)在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城乡规划、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方面,不公开有关事项,违规操作,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三)不接受党组织、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等方面的监督,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不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履行职责,或干扰、阻碍调查取证的;
(五)暗箱操作、逃避监督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不力,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到位,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或者分管领域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出现违纪违法问题的;
(二)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或者分管领域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甚至包庇、袒护、纵容,或者为违纪违法人员请托说情甚至诋毁执纪办案人员的;
(三)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四)抓作风建设不力,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或者分管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比较严重的;
(五)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教育管理不严、约束不力,甚至默许其利用自己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纪检监察机关和问责决定机关应当对有关单位和领导干部问责而未问责的;
(七)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适用
第十三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问责的方式分为:
(一)诫勉谈话;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停职检查;
(六)调离岗位;
(七)引咎辞职;
(八)责令辞职;
(九)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四条 问责方式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程度确定:
(一)情节较轻,损害和影响较小的,采用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较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采用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调离岗位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采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方式问责。
第十五条 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责任划分:
(一)领导干部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承担直接责任;
(二)领导干部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三)领导干部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当管理或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承担重要领导责任;
(四)二人以上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按个人应履行的职责确定责任;
(五)应当予以问责的事项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按照领导干部各自在集体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问责。在集体决策过程中明确提出反对意见的领导班子成员,不予问责。
第十七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问责,不因领导干部工作岗位或职务变动而免予追究。已退休但按照规定应当问责的,仍需进行相应的问责。
第十八条 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受到调离岗位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提拔。
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九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
(一)纪检监察机关在纪律审查、行政监察工作中,发现党政领导干部需要问责的,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经查证属实的,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涉嫌违纪的,依纪依规作出处理。
(二)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党政领导干部需要问责的,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经查证属实的,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三)司法机关、审计部门或其他部门在工作中,发现党政领导干部需要问责的,按照有关规定将问题和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经查证属实的,纪检监察机关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涉嫌违纪的,依纪依规作出处理。
(四)对问责对象有干部任免权的部门、单位在工作中发现需要问责的问题,情节简单、事实清楚的,依据事实可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涉嫌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 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问责对象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作出问责决定需制作问责决定书,及时送达被问责人员及其所在单位。
第二十一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维持、更改或撤销问责决定的书面决定,并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二条 问责决定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或者在本人所在单位公布。给予责令公开道歉(含)以上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将问责人员的有关问责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涉及问责对象评先树优、提拔、调整的,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落实,并将有关情况向问责决定机关反馈。
第二十三条 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人员实行问责,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四条 调查人员办理的问责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五条 调查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提供虚假材料,致使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错误问责决定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调查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对全市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机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垂直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违反本办法所列情形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部门向有管理权的部门提出问责建议。
第二十八条 法律、法规、规章等对相关问责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学校安全问责前置制度
潍坊市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问责前置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积极预防校园各类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学校和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以及各类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以下统称学校)对自身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监督管理及问责。有关法律法规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二章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职责
第三条
学校是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责任主体,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国办学校的校长、园长,民办学校的董事长或其任命的校长、园长)对本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负全面责任。
第四条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实行市、县(市、区)分级监督管理机制。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所辖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对所辖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市行政区域内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县(市、区)及直属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第三章
安全隐患排查的内容及途径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隐患,是指学校违反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及学校相关场所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有:
(一)安全工作组织机制是否健全,安全工作队伍是否建立,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
(二)安全责任体系是否建立,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实验室各项安全操作是否规范,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剧毒品等危险物质存放及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实验室废弃物管理与处置是否规范;
(三)学生日常管理和安全教育是否到位;学生之间矛盾是否得到及时化解;
(四)消防设施和设备是否齐全、有效,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水源是否到位;
(五)学校内自来水管道、电网、暖气管道、煤气管道等基础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有无使用违章电器、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电气线路是否有老化迹象;
(六)宿舍和教室等公共区域是否安装了影响人员逃生和应急救援的金属护栏;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是否有缺失、损坏、错误以及被遮挡、被覆盖等现象;
(七)锅炉、燃气、电气、体育器材等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实验室、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等重要场所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八)食堂、超市的食品卫生及环境卫生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所销售的食品来源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变质产品;从业人员是否具备健康证并按规定着装;经营场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各类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以及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是否严格落实了国家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九)管制刀具是否得到有效清缴;治安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监控报警设施及其他安防设施是否完备;
(十)校园周边治安、校内外道路的交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十一)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能否有效防范反动、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能否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学校网络管理漏洞自动转发不法邮件或进行其他破坏信息安全的非法活动;
(十二)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是否能够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有无存在体罚、讽刺挖苦、变相体罚等造成学生心理、精神伤害的行为;
(十三)其他认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或场所。
第六条
安全隐患排查的途径包括学校自行排查、教育行政部门核查(如专项检查、督导检查等)、上级部门交办或其他部门转办、群众举报等。
第四章
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
第七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整改的管理制度,逐级落实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落实。
第八条
学校应当每天组织责任人进行自查,排查各责任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学校对每天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台账(详见附件一),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整改。
第九条
乡镇、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所有学校每周检查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及时通知隐患所在学校限期整改。
第十条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所有学校每月检查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下发《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参照附件二)。学校整改完成后,应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交验收报告,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验收。验收报告内容包括:隐患概况;采取的方法和措施;隐患的整改方案及结果。
第十一条
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学校每半年检查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下发《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详见附件二)。学校整改完成后,应向市、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验收报告,市、县两级联合组织验收。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参照附件二制作本级《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第十二条
学校在隐患整改过程中,应当采取张挂警示标语、悬挂防护绳及灯光警示等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在整改过程中发生各类事故。第十三条
学校应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对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第五章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分级挂牌督办制度。下达《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的市、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对所检查出的较大安全隐患进行挂牌督办。挂牌方式可视情采用发文公示、网上公示、宣传媒体公示等方式。各隐患排查机构应及时验收学校整改情况,直至隐患整改完毕经验收合格,方可取消备案。
第十五条
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监督管理的机构,应当对学校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跟踪督查,做好督查记录。对于整改不及时或可能危及安全的较大隐患,应按照问责前置的要求立即启动问责程序。
第十六条
学校要规范隐患排查台账,科学管理。要具体记录隐患项目名称、地点、隐患描述、可能影响的范围及危害程度、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等情况,定期检查督促。
第十七条
学校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开展各类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做到不走形式、不留死角。对隐患排查、整改不力者,按照问责前置的要求予以问责。
第六章
安全隐患问责前置
第十八条
凡学校发现自身存在安全隐患而整改不及时、继续发展可能发生危及师生安全事故的;或学校自身存在安全隐患而未能及时发现、经教育行政部门发现并告知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或学校二次及以上被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告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而未作整改的,均按照问责前置的要求启动安全隐患问责程序。第十九条
对学校无法独立完成整改、上报其直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而未及时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如安保经费拨付不到位、校园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违规接送学生车辆等,将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该学校直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问责。
第二十条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问责时,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向下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问责;教育行政部门对所辖学校问责时,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向学校主要负责人问责。
第二十一条
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免于问责:
(一)被投诉或举报的隐患在调查核实前学校已经自行整改完毕的;
(二)学校发现的安全隐患依靠自身力量无法整改,已经书面上报其直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该教育行政部门长时间既未协助解决又不予答复的;
(三)教育行政部门发现安全隐患依靠自身力量无法整改,书面上报当地党委、政府,或书面协调有关部门协助解决,当地党委、政府或相关部门长时间既未解决又不予以答复的;
(四)因不可抗力(地震、洪水、雷击等)造成安全隐患一时难以整改的。上述第二、三款均需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书面报告的原件或复印件。
第二十二条
问责时应当明确规定安全隐患整改的期限;被问责的部门或学校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隐患整改结果及处理决定上报问责部门。
第二十三条
问责方式及其适用范围、问责时的申诉及复议等事项,均按照《潍坊市学校安全责任事故问责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学校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问责前置实施细则。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台账》
2.《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潍坊市教育局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台账 隐患名称 序 号 隐患 地点 隐患描述 可能影响的范围 及危害程度 整改时限 整改措施
附件二:
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存根)潍教安字
第号
:
经检查,你校存在下列安全隐患:
责任人
为确保校园安全,请于
****年**月**日前采取措施消除上述隐患,并填写《回执》报市教育局安全科(电话:8798835),市教育局将在适当时间前来回访检查。
责任人(签名):
联系电话:
潍坊市教育局 年
月
日
经办人:
附:
回访记录:
回访人:
回访日期:
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潍教安字
第号
:
经检查,你校存在下列安全隐患:
为确保校园安全,请于
****年**月**日前采取措施消除上述隐患,并填写《回执》报市教育局安全科(电话:8798835),市教育局将在适当时间前来回访检查。
责任人(签名):
联系电话:
潍坊市教育局 年
月
日
附:回执
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回执)潍坊市教育局:
根据
****年**月**日发来的《校园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潍教安字
年
号)所列的安全隐患,我校已采取下列措施加以整改(可另附页):
请于
****年**月**日前来回访验收。
联系人(签名):
联系电话: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第五篇: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本报讯 10月16日,市委印发了《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和监督,深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强化机关人员的法纪意识和工作效能,切实做到遵纪守法与干事创业相统一,推动全市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及其工作部门(含其内设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挂职、聘用和借用人员。
具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四条 不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存在打折扣、变调、走样等问题,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二)对岗位职责范围内的改革任务落实不力,影响改革成效的;
(三)对重点项目推进和重要事项落实跟进不及时、措施不得力,影响建设进度和工作进程的;
(四)谎报工作成绩,掩盖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不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和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敷衍塞责,对下级请示、报告事项办理不及时,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的事项说明、请示、移送不及时或者擅自越权办理,对综合性工作不主动牵头或不积极配合,贻误工作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不认真落实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对应当公开的事项不公开或公开不到位的;
(三)不认真履行审查、监管职责,违规审批或失察失管,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违法违规实施行政行为,致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其他不良影响的;
(五)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拖延执行执纪执法机关、监督管理部门依纪依法作出的决定的;
(六)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对群体性、个体极端性、突发性事件防范不力、处置不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对群体性、个体极端性、突发性事件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和整治不力,致使事件发生的;
(二)瞒报、迟报群体性、个体极端性、突发性等重要事件的;
(三)未建立和落实群体性、个体极端性、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或应对不力、处置不当,致使事态恶化的;
(四)在组织群众性活动中不认真落实安全防范和补救措施,致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群体性事件的;
(五)对媒体曝光的涉及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事件报告不及时或处置不当,致使事态扩大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对群体性、个体极端性、突发性事件防范不力、处置不当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有关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以及变相提供或接受违规公款接待的;
(二)办公用房超出规定面积或者豪华装修,以及违规占用两处以上办公用房的;
(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以及违规举办或参加节会庆典活动的;
(四)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或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会员卡、电子礼品卡的;
(五)违规配备使用管理公务用车或私车公养的;
(六)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
(七)参与公款娱乐健身活动或违规出入私人会所的;
(八)进行公款旅游的;
(九)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有关要求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服务群众保障民生工作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不认真落实包村联户等联系群众工作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对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和确定的为民所办实事落实不到位的;
(三)在落实惠民政策中以权谋私、虚报冒领、私分滥发、优亲厚友的;
(四)有与民争利、吃拿卡要、欺压百姓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
(五)不积极处理群众来信来访,造成群众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或在处理信访事项中态度生硬、方法粗暴,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在环境治理、安全生产、教育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执法不严,致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服务群众保障民生工作不力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损害企业合法利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对简政放权措施落实不到位,致使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违反规定对企业进行检查、收费、罚款、摊派和考核评比的;
(三)强制企业加入各种协会、学会或接受无法律法规依据的检测和培训咨询等有偿服务的;
(四)利用职权收受或索要企业礼品、礼金或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会员卡、电子礼品卡等,或接受企业安排的宴请、旅游、健身和高消费娱乐活动的;
(五)对影响企业发展环境的行为不受理、不制止、不查处甚至纵容、包庇的;
(六)损害企业合法利益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不遵守工作纪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无故迟到、早退、脱岗、离岗,贻误工作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工作时间从事打牌下棋、玩游戏、上网炒股、聊天购物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的;
(三)因公(私)外出不请假或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的;
(四)工作日午间饮酒的;
(五)工作中搞不团结,搬弄是非,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不遵守会场纪律,开会迟到、早退等影响会场秩序的;
(七)处理群众合理诉求态度冷漠,语言不文明,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违反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影响工作效能的;
(九)不遵守工作纪律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适用
第十一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问责的方式分为:
(一)诫勉谈话;(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三)通报批评;(四)责令公开道歉;(五)停职检查;(六)调离岗位;(七)引咎辞职;(八)责令辞职;(九)免职;(十)辞退或解聘。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二条 问责方式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程度确定:
(一)情节较轻,损害和影响较小的,采用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较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采用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调离岗位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采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或解聘的方式问责。
第十三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被问责人涉嫌违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已调离岗位的机关工作人员在原任职期间存在问责情形的,应追踪问责。
第十五条 受到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取消当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受到调离岗位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一年内不得提拔。
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一年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垂直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所列情形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向有管理权的部门提出问责建议。
第十七条 问责程序参照《潍坊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相应条款执行。
第十八条 法律、法规、规章等对相关问责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人社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