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宜春市教育局局长南青 着力优化促发展追求卓越谱新篇

时间:2019-05-12 05:3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访宜春市教育局局长南青 着力优化促发展追求卓越谱新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访宜春市教育局局长南青 着力优化促发展追求卓越谱新篇》。

第一篇:访宜春市教育局局长南青 着力优化促发展追求卓越谱新篇

访宜春市教育局局长南青 着力优化促发展追求卓越谱新篇引言: 2011年2月10日,宜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宜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工作思路上,提出了“131”的总体构想,即“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三个重点、推进10大工程”。即围绕“两基本一进入”的目标,力争进入全省前列;突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幼儿园建设、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扩充、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高等学校质量提升、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建设、中小学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在战略主题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宜春市教育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如何正确理解并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教育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如何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教育“五率”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规范教育管理,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全市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年,更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落实年”。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宜春市教育局是如何围绕“131”工作思路,部署各项工作?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又是如何应对?在优化教育发展中,又有哪些新的举措呢?带着这些问题,本网记者采访了宜春市教育局局长南青。

记者:宜春市教育局是如何围绕“131”工作思路,部署落实教育发展各项工作的?南青: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给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按照“131”工作思路,着力教育提高与优化,重点研究部署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突出了提高普及水平。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划;同时突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二是加强教育的薄弱环节。对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加大力度,对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完善的济困助学体系进行了较完整的谋划。三是突出强调质量提升问题。学前教育对保教质量,义务教育对均衡

发展,高中教育对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对培养技能型人才,民办教育对提升办学水平等进行了规划,提出了要求。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年8月,我们召开了全市教育局长座谈会,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交流,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记者:前面您讲到宜春教育着力“提高与优化”的工作思路。那么,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又是如何应对的?

南青:概括起来讲就是“外优环境,内强管理,改革创新,促进发展”,主要做到“三个优化”。

一是在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上下功夫。我们紧紧抓住教育发展有利时机,争取各级领导对教育发展的重视支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宜春市政府连续3年把加快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召开了全市化解大班额暨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流动现场会,先后下发了《中共宜春市委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有关问题专题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推进宜春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是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下功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做好全省统一招聘教师有关工作的同时,我们创新市直学校新教师引进机制,经市政府同意,根据市直学校教学实际需求,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一起,直接与师范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签约,为市直学校建立了便捷高效的教师选聘机制。2009年,市政府启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重点培养名师600名,创建高中阶段教育(含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名校10所;培养名校长100名。2011年,我们开展了第三批教育“三名”评选表彰活动。目前,我们共评选表彰中小学幼儿园名师338名,名校长60名,创建高中名校7

所。同时,进一步优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科学调整教育网点布局,推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今年中心城区就新增了宜春八中、宜阳学校和宜春百树外国语学校。三是在优化教育结构上下功夫。推进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是优化教育结构的有效抓手。我市樟树市、铜鼓县被列为第一批试点项目县,获得土地奖励指标300亩;今年,袁州区、丰城市、靖安县、奉新县、上高县又被列为第二批项目实施县。在全省已批准的61个教育园区项目县中,我市获得7个项目县名额。目前各地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总体要求,抓紧启动和开展园区建设。在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方面,我们注重在创新中促提高,在提高中促优化。职业教育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推广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学会一技之长,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我们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我们引进的南昌百树教育集团已经在宜春中心城落地生根,今年秋季宜春百树外国语学校、百树天使幼儿园正式招生。这些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宜春教育结构。

记者:刚才南局长谈到教育协调发展的三个优化。那么,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又有哪些具体举措呢?

南青:教育的优化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抓好教育薄弱环节,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科学调整教育网点。近年来,我们按照“减少数量、增加容量、提高质量、形成适度规模”的总体原则,加大投入,科学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育网点布局。如丰城市的“三集中”:即农村完小向中心区集中,农村初中向集镇集中,农村高中向城区集中,现已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我们又启动了新一轮中小学教育网点布局调整,按照“硬件建设高标准、师资队伍高水平、学校办学高质量”的“三高”目标序推进各项工作。今年,宜春中心城区初中实行网点布局调整,将宜春中学初中部剥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示范性”的目标新建了宜春八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配备,高质量管理”的目标新建了宜阳学校。截至目前,全市小学由2006年的1728所减少到1597所,初中由227所减少到204所。校均学生人数小学

由252人增加到300人,初中由900人左右增加到1200人左右。中小学校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把培训计划向农村以及城区薄弱学校倾斜,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引进力度,把短缺学科列入计划。2011年,全市招聘中小学教师1326名。还启动了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的支教工作。

三是积极推进校安工程。今年5月11日市政府在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截至2011年5月底,全市已开工学校563所,开工项目数1220个,占规划改造项目的71.35%;累计开工面积86.04万平方米,占规划改造总面积的89.12%;已竣工面积52.27平方米,占规划改造总面积的54.14%。为传达贯彻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现场会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工作,今年7月,我们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现场会,有力推进校安工程进展。

四是启动了城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联合办学。为充分发挥城区优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我们先后实施了宜春中学与宜春五中、宜春实验中学与宜春二中、宜春八中与宜春五中联合办学、合作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办学成效。其他县市也陆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如宜丰县建立了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教育共同体,高安市建立校际之间的帮扶机制,袁州区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等。通过教育理念引领、教学管理同步、教育资源共享、教学设施互补,切实提高了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记者:“131”工作思路中谈到了要突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三个重点”。请您再谈谈在发展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工作举措。

南青:“131”工作思路中,我们提出了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优化教育发展的“三驾马车”。

学前教育方面,总体来说,城市已经接近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学前一年教育也在快速发展。但是,我市目前幼儿教育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整体发展还是

不平衡,存在公办幼儿园少、优质幼儿园少的实际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到当地建设规划。通过推动落实有关政策,促进各地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力争每个乡镇建设一所公办中心示范幼儿园。

二是深化办园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幼儿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

三是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鼓励公民办幼儿园积极平等竞争,促进幼儿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确保我市实现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规划目标。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举措:

一是强化职业教育建设。以扩充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为目标,要求每个县(市、区)必须重点建设1所起示范带头作用的职教中心。目前,我市十个县(市、区),有九个都有1所省重点或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到2012年,要实现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各县(市、区)全覆盖,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2011年,我们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对接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加强专业建设,在全市打造一批骨干示范专业。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德育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发挥质量评估的导向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我们积极探索并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今年8月,我市8所中等职业学校与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校企合作试点工作。这是我市第一次组织多所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有益尝试,旨在经过2~3年时间的探索,为全市职业学校对接本地园区企业,全面开展校企合作积累成功经验。

第二篇:满腔热血倾教育 追求卓越谱新篇

满腔热血倾教育

追求卓越谱新篇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刘伯权校长先进事迹 刘伯权同志从教34年,2002年8月至2011年7月担任顺德李兆基中学校长,2011年8月至今担任顺德区第一中学校长。他模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廉洁奉公,勤勉务实,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工作成绩突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曾先后被授予广东省优秀班主任、顺德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工作优秀校长百家、顺德区优秀校长、顺德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顺德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一、深化理念,明确办学目标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刘伯权校长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大胆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挖掘学校文化,走文化强校之路,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传承着学校“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即“四个学会”这个校训。践行“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为学校未来发展改革”的办学思想,并引导师生努力践行这一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优化队伍,打造精兵强将

刘伯权校长深刻领悟到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变为现实,需要一支高

素质的队伍来实践。他特别注重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做到团结、勤政、廉政,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作用;他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始终相信和依靠全体教师,始终为教师的工作、生活以及发展需要提供帮助,始终把学校的发展建立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之上。通过“名师工程”的实施,培养学校骨干教师,通过“结对子”、“压担子”,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打造一支理念先进,敬业奉献,学识渊博的教师队伍。

为了让青年教师迅速成才,他主持开展了“青年教师培养的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他以“注重培养、大胆使用、重点突出、整体提高”为出发点,按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型教师”的培养层次,培养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年龄优势、学识优势,对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给机会、给担子、给压力、给动力。通过“名师工程”和“导师制”让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发挥积极作用,带动影响青年教师迅速成才,形成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好局面。他鼓励支持教师进修,参加省内外教研活动,提高业务素质。通过一系列措施,大批骨干教师迅速得到锻炼、成长,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他特别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用自己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打造出一支精英型教师团队,使具有管理才能的教师脱颖而出。在李中、一中当校长的几年,为区教育局和区属学校输送了行政干部达11名之多,为顺德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自己更是以身垂范,积极参加在职进修、科研学习,撰写文章,用自身的努力给教师们树立了榜样。他选择的课题“青年教师培养研

究”理论水平高,科研价值高,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中《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被总课题组评为优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英语教学效能研究与实验》被总课题组批准为实验基地;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特征研究》的子课题《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规律与模式探索》已经立项,目前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所写文章《青年教师培养研究》发表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素质教育研究》上。他撰写的《实施名校名师建设工程,促进跨跃式可持续发展》在第三届“TCL杯”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办学思想论坛中获二等奖(2005.3);《人本管理与和谐教育》在《教育创新》2006年第2期上发表。他主编了《教苑无处不飞花》、《苹果里的五角星》、《e代建构》、《竹韵清吟》、《竹韵春晓》等书,影响深远。

三、深化改革,富有创新意识

刘校长认为:没有学校的深化改革,就不能为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没有教师的不断成长,就谈不上为学生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改革和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1、课程改革。将传统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进行整合,建设特色校本课程。目前,学校根据现有的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特

点,仅2013至2014学年,在高

一、高二年级开出了81门校本课程共117节课。其中,由学生开设并由学生自己授课的就有21门共42节课。这些校本课程上课时间集中安排在每周星期二下午的三节课,统一管理、规范管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高二(19)班的梁颖宜同学就荣获2013年广东省中学生创造发明大赛一等奖。

2、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但要因校制宜,因科制宜,因生制宜。刘伯权校长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固化的模式,是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通过加强集体备课,形成教学案,并为学生创设探究知识、生成知识、拓展能力的课堂情景去落实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付出更多。其关键在于班级学习小组建设和评价机制的确立,核心在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通过学生自学、生生互学、师生对学以及学习成果展示等途径完成学习目标。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灵活。

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考、分析、探究、综合、组织、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三维目标也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转变,不少年轻教师在课改的领域里有一定的知名度。如化学的胡光富老师、政治的王瑶老师、黄光毅老师、英语的蒋蓓蓓老师;刘校长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与经费投入,教师分批到省外名校学习,由一线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顺德一中以“生本教育”为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实施细则”,实行每周两次集体备课,每节课形成“教学集”,学生

人手一份,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3、年级管理体制改革。

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强化年级管理的力度,组建由副校长为组长的年级管理领导组,加强年级过程管理,把学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每个年级由一位副校长统管,一位教务处主任负责教学工作,一位德育处主任负责德育工作,三位级长落实具体工作,实现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上下沟通、上下互动,形成整体互动思考,密切协调合作的氛围,一方面,将决策管理层的精神直接贯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收集教师的信息,增加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真实性,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

四、深入教学 强化质量意识

刘校长先后在两所学校担任校长,他总是深入教学实际,经常听课,及时掌握教学情况。例如,2013年至2014学年,刘校长累计听课就达96节。他每听一节课都要跟上课的老师进行交流,特别是年轻老师,更是细心的指导,有效的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各种分析质量会,学生座谈会、备考会,更是亲自参加,提出指导性意见。他充分认识到,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强化“质量意识”,真抓实干,指导教学工作个性鲜明,思路敏捷,措施得力,操作科学而有效。

他力主加强教研活动,科组工作制度化。他重视高考备考质量跟踪及其分析,分析教师教学状况和学生学习动态,制订科学备考策略。正因为他出色的教学指导工作,学校高考年年突破,成绩突出。连续三年,学校高考重点本科和本科上线率均名列区属学校第一,在佛山市也名列前茅,获“佛山市高考优胜奖”称号。

2013年高考取得辉煌成绩:参考人数927人,重点上线人数529人,本科上线人数905人,总上线925人。区理科总分前十名占3人,文科总分前十名占7人;区语文单科前十名占8人,英语单科前十名占8名,文科数学单科前十名占9名,理科综合单科前十名占7名,文科综合单科前十名占1名。

2014年高考成绩取得跨越式的历史性突破:报考人数950人,重点本科上线人数703人,上线率74%。本科上线人数931人,上线率98%。总上线人数947人,上线率99.68%。黄韵同学以677分的成绩喜获顺德区理科总分第一名。

五、彰显特色,强化素质教育

刘伯权校长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故此,学校的工作就紧紧围绕“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着眼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来展开。

首先是文化育人。通过开设特色校本课程,邀请院士、科学家给学生作关于科学与人文素养方面的报告;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图书漂流、朗诵比赛、阅读之星评比、知识竞赛、探究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勤思考、善表达、重合作、敢创新、能担当的优良品质。

第二是制度育人。开展自主德育,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引导学生朝着“厚德、明礼、博学、笃行”的方向发展。

第三是环境育人。围绕“高雅”主题建设校园文化主题墙、校史展览、民族脊梁等文化长廊和德育宣传长廊,以及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是活动育人。将德育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实施高雅教育,开展读书活动、社团活动、义工活动、诚信系列教育、感恩教育、成人责任教育以及各种高雅的文体娱乐活动等,引导学生向善向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与此同时,刘校长还着重开发了卓有成效的“自主德育”、“高雅教育”和“特色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育人效果。因为“自主德育”是顺德一中德育的基石,而“高雅教育”则是顺德一中德育的核心,它们都是落实“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重要抓手。省德育重点课题《高雅教育校本德育模式的探究》获省优秀奖,2012年获省德育创新一等奖;省德育课题《高雅文化取向的自为班级生命共同体建设》研究,已结题。

六、甘为孺子,凸显人文关怀

刘伯权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一身正气,廉洁自律,在教师中威望很高。但他为人谦逊,待人处事公正,情系师生,乐于助人,甘当师生的勤务兵,任劳任怨。

作为顺德区党代表,他充分利用党代表工作室,做到“知党情、听民意、促和谐”,搭起民意的连心桥,广泛地听取家长、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的反馈,不断地修正,促进学校发展。

刘校长的思想工作切中要害,举重若轻。他不偏私,不盛气凌人,也不避重就轻。他能耐心听取他人意见、申辩,然后非常中肯地摆出自己的观点。不强求对方硬性接受,而是让对方在他的分析中折服。管理的人文化凸显了刘校长的人格魅力。

刘伯权校长在李兆基中学十几年,在顺德一中三年,他关心爱护同事,切实关心教师生活的例子举不胜举。他支助过许多困难教工,他

是许多单身大龄青年的月下牵线人。教工患病入院,总能看到他百忙中抽时间亲自上门探望。有时的确抽不开身,他也会叮嘱学校工会的老师买上礼品,带上慰问金上门或到医院探望,老师们都十分感动。

刘伯权校长关心退休教师生活的事迹同样传为美谈,为人津津乐道。顺德一中退休、离岗退养的教师近200人,刘校长对他们十分关心。除按上级有关要求做好工作以外,还在平时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组织丰富的活动,以至于退休教师都十分关心学校,乐于为学校献计献策,发挥余热。七、三尺讲台 尽显教坛风流

刘校长不但是一为优秀的校长,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刘老师就牢记“教师应当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多年来,他凭着“三尺讲台同样有伟大事业”的信念,全情投入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追求“以己之德,化学生之德;以己之情,化学生之情;以己之行,导学生之德”。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他自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语言风趣幽默,课堂引人入胜,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学过程注重知识迁移和方法的归纳。数学成绩优异,多年在佛山市名列前茅,成为顺德数学教学的权威,被推荐为顺德数学学会会长。

八、政绩突出,办学成果显著

在刘伯权校长带领下,短短三年学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取得了许多荣誉: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全国第四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科研先进集体、首批“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教育后勤先进集体,被授予广东

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基地称号,还被评为顺德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学校党支部被评为佛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顺德区红旗基层党组织、顺德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化学科组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科组,物理科组业绩成果在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物理示范教研组展示交流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女子篮球队参加2013年区中学生篮球赛获区属学校第一名,并代表顺德参加广东省2013年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获甲组第四名好成绩,其中有6名主力队员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并在高考中享受加分的优惠;在2013年12月举行的广东省中学生田径竞标赛中,陈培豪同学以1.94米的成绩获跳高第三名。

如今的顺德第一中学,在社会上享有盛誉,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摇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顺德第一中学的领头人刘伯权校长,将继续带领全校师生乘风破浪,在教育的沃土上耕耘播种,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下载访宜春市教育局局长南青 着力优化促发展追求卓越谱新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访宜春市教育局局长南青 着力优化促发展追求卓越谱新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