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导学案

时间:2019-05-12 05:1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导学案》。

第一篇: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导学案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导学案

一.自学内容: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二.自学目标:

1.流行的穿着大办、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

2.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

三.自学重难点:

1.物质方面的。

2.精神方面的。

四.自学过程:

㈠.阅读教材61页-63页,第一标题“衣食住行等风俗的变化”认真回答问题

1.北宋初年,崇尚。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受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2.的陋习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越来越严重。

3.那时的饮食相当丰富。城里的食品有二百多种,上的小吃很多,还有冷饮。北宋的肉食中以为多,南方人吃多

4.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多为。城市平民的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以或覆盖。稍讲究些的外建门屋,内为。贵族官僚的宅第相当。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

5.宋朝缺,人们多用车,也有车。达官贵人出门已很普遍,士大夫一般骑、。那时的交通 比较发达,供住宿的很多。㈡.阅读教材,63页-64页第二标题“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完成练习

1.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中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2.今天的传统节日,像、、、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为元旦,最受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贴。饮酒唱歌至天明,称为。

㈢.学效测试

1.北宋结束了唐朝末年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但经过五十多年的战乱,北宋初年经济凋敝,以下是某校七年级学生对这一时期社会风俗的记录,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丝绸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服原料B.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

C.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的限制D.普通 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在中国很长一段时期里曾把“三寸金莲”作为衡量女性美丽的一个重要标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就因哟一双大脚而受尽嘲笑。请据此回答2-3题

2.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于()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3.当时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反映出()

A.当时妇女以小脚为美B.妇女缠足可以不用下地干活

C.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D.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3.猪肉是今天我国消费者最喜欢的肉类产品,因为猪肉所含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属于优质蛋白质,易被人体充分吸收。北宋肉食以下列哪种肉为最多()

A.狗肉B.羊肉C.猪肉D.马肉

4.下列关于宋代的衣食住行中的“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宋东京夜市小吃丰富,有二百多种B.宋代 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C.南宋时期的南方人吃牛肉较多D.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5.下列关于宋代人民居住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宋代农村百姓住房多为低矮的瓦房B.宋代富裕人家多住两层楼房

C.城市平民住房多为正方形D.宋代贵族官僚住宅宏丽

6.在宋代时期的东京,如果你想去城内的娱乐场所应该去()

A.瓦子B.肆子C.勾栏D.邸店

7.瓦子在宋代大兴,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

8.北宋初期,东京一位居民热情地接待来东京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是()

A.到城里品尝冷饮B.在酒店使用交子支付酒钱

C.安排朋友在邸店住宿D.在瓦子里观看踢球表演

9.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下列关于宋代的节日习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宋代中秋节最受重视B.宋代有贴桃符的习俗

C.宋代有“守岁”的习俗 D.今天的传统节日宋代大多都有

10.宋诗利“邸店如云屯”中的“邸店”指的是()

A.饭店B.驿馆C.旅店D.商店

11.下列哪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植树节

12.两宋时期,达官贵人出行时所用的交通工具通常是()

A.马车B.牛车C.船D.轿子

第二篇: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正东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学案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教师寄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当时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宋朝服饰特点以及受到少数民族影响的表现,缠足陋习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瓦子”的概念的起源和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知当时历史情境;通过设问探索,了解当时衣、食、住、行、娱乐、节庆等社会风貌。

学习过程:

一、师生交流,激发兴趣

[导入]同学们,你看过世界杯、踢过足球吗?知道古代足球运动哪个朝代最兴盛吗?古代的社会风俗在宋代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一变化又为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宋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二、走进教材,了解历史

1.从课文内容中找出宋代在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宋代服饰:

宋代饮食:

宋代建筑:

宋代出行: [学生质疑]

1、北宋初年,各级官员的服色有哪些严格规定?

2、妇女缠足始于何时、止于何时?

3、宋代没有冰箱,冷饮是怎样做成的?

三、创设情境,亲历历史 了解了宋代的衣食住行,假如我们来到宋代,那我们将怎样生活呢?要求符合宋代社会生活的实际。(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分别分四组扮演角色,各抒己见,后派代表交流展示讨论结果。)

欣赏课本剧《逛瓦子》

四、师生对话,意趣盎然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美妙的故事,瑰丽的传说,风趣的逸闻,久而久之,有些相沿成俗,最后演变成节日。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68页,我 1 们一起从教材中找一找现在的传统节日中,哪些在宋代就有了?

我们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宋代人称春节为什么?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过节的吗?

你能说一下现代的春节和宋代的有和相同与不同?今天的春节沿袭了宋代的哪些风俗?

五、学习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的收获是:

六、当堂测试,达标反馈

1.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于()。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所谓“薄罗衫子薄罗裙”指的是()。A.宋代女子大多穿轻而薄的衫和裙 B.宋代女子大多因贫困穿着单薄衣服 C.宋代女子大多穿着薄如蝉翼的衣服 D.宋代达官贵人穿着轻而薄的衫和裙

3.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的习俗在什么时候出现?()A.北宋初年 B.北宋中期 C.北宋晚期 D.南宋初年 4.今天流传的“东坡肉”的由来是()。

A.因为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喜欢吃肉 B.苏东坡亲自烹制的好吃的肉 C.苏东坡的父亲特爱吃肉 D.苏东坡的朋友烹制的肉 5.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6.关于宋代衣食住行中的“行”说法不正确的是()。A.宋代交通发达,邸店很多 B.宋代人们多骑马 C.宋代人们多用牛车、驴车 D.达官贵人乘轿普遍 7.关于宋代衣食住行中的“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宋代农村百姓住房多为低矮的瓦房 B.宋代富裕人家多住两层楼房 C.城市平民住房多为正方形 D.宋代贵族官僚住宅宏丽

8.关于宋代的节日习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宋代称春节为元旦 B.宋代有贴春联的习俗

C.宋代有“守岁”的习俗 D.今天的春节和宋代的元旦完全一样 9.关于宋代的衣食住行中的“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宋东京夜市小吃丰富,夏季还有冷饮 B.宋代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C.肉食中两宋都以猪肉为主 D.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0.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欢乐气氛,反映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1.假如你生活在两宋时代,你可能会碰上哪些见闻,请结合你所学到的宋代社会风貌的知识,写一篇《两宋社会风貌》的见闻,内容要分“衣、食、住、行、乐”五个方面写。

七、布置作业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有朋友来访,你打算怎样宴请他们?带他们去哪里游玩?

假如你是宋代的一位建筑师,要为某贵族官僚设计住宅,你的设计方案是什么?你能画出设计草图吗?

第三篇: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正东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2新人教版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宋朝的服饰特点和“瓦子” 难点:“瓦子”是当时商业繁荣的产物。

三、教学资源: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件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解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宋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和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宋朝人的生活状况。首先看看这节课的课程要求: 课件显示:

1、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的衣、食、住、行、娱乐、节庆风俗等内容。

2、通过对 “缠足”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3、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重点:宋朝的服饰特点和“瓦子” 难点:“瓦子”是当时商业繁荣的产物

讲授新课:时下流行“穿越”,今天,我们也来一次“穿越”!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去宋朝。要想不让宋朝人认为我们是外星人,给我们200%以上的回头率,我们首先应该改变什么?要想改变我们的衣着打扮,就要先知道宋朝人的服饰特点。

看图片选一些自己喜欢的衣服来打扮自己。课件显示宋初皇帝服饰、宋中后期皇帝朝服、宋代皇后礼服、宋代贵妇礼服、宋代文官服饰、宋代普通妇女服饰、宋代劳动者服饰等图片,得出宋朝服饰的两个特点:

1、统治者的服饰由节俭到奢侈;

2、劳动者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还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课件显示: 练一练!

1、南宋学者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这说明:A、宋朝人喜欢穿少数民族的衣服 B、少数民族的衣服在那时很流行

C、宋代服饰受少数民族影响 D、市场上卖的都是少数民族的衣服

2、以“衣”取人:根据服饰判断他们的身份!给出图片让学生判断。

我们到了宋朝之后会看到一些女子走路摇摇摆摆,而且她们的脚特别小,为什么呢? 课件显示小脚与大脚、精美的小鞋子等图片,然后提问学生:你怎样看待缠足?你欣赏什么 1 样的美?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和总结。

我们到宋朝之后,先找个酒店把行李放下来。宋朝把酒店叫什么?

我们放下行李之后,先吃点东西吧!宋朝的饮食情况怎么样呢?课件显示《宋代庖厨图》、羊、鱼、冰酪、蟹盏、鱼羹、东坡肉、东坡肘子、开封灌汤包、包子、米饭、腊八粥等图片,总结出宋朝饮食特点:

1、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2、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南方人吃鱼多。让学生猜猜“貊炙”、“拨霞供”、“浮团子”、“米花”各是什么食物。吃饱饭后,喝点儿茶消消滞!课件显示“斗茶”和“献茶”的风俗。在喝茶的同时,仔细观察一下饭店和周边的建筑。课件显示一些住宅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住宅的主人的身份!让学生欣赏一下北宋名园沧浪亭和南宋名园沈园的图片。

我们吃饱喝足了,想去逛街,但又不想走路,有什么代步工具可以选择呢?课件显示: 练一练!

在北宋的东京城,你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B、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 C、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D、人们出行多乘马车 思考:为何宋朝缺马?

课件显示船、牛车、驴子、轿子等图片让学生辨认。相比较来说,牛车比较舒适,我们选牛车做我们的代步工具吧。如果我们到了北宋的都城东京,然后问当时的宋朝人,我们最好到哪里去玩,他们会推荐我们去哪里?瓦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

课件显示:1.北宋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有个地方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图表显示瓦子与勾栏的关系。勾栏里有很多穷苦的卖艺人卖艺,那么,这些艺人卖什么艺呢?课件显示“说书”、“木偶戏”、“皮影戏”、“杂剧”、“猴戏”、“角诋”、“斗蟋蟀”、“卜卦”、“蹴鞠”等图片。让学生想一想:两宋时期,瓦子迅速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平常,宋朝城市人民的生活都挺热闹了,到了节日就更热闹了!宋朝有哪些节日? 练一练!

1、节日连连看:课件显示元旦(即今天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及其习俗,让学生连线。

2、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苏轼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3、以缠足和春节为例进行讨论:为什么有些风俗消亡了,有些风俗却流传至今? 提问学生,讨论结果,然后进行评价、总结:缠足是封建社会的陋俗,是对妇女的残害和压迫。春节则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更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所以,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好了,我们要回到现实中来了!

课件显示:想一想,说一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本课小结: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由节俭到奢侈; 受少数民族的影响;

缠足

2、食:北方:面食,羊肉(北宋)

南方:稻米,鱼(南方)

3、住:邸店;茅屋、瓦房、四合院、私人园林

4、行:轿子、牛车、驴车、船等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

2、节日: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课堂练习:

1、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2、大家来找茬!

端午节前,农民王五和同伴骑着马前往京城临安赶集,只见路上行人个个衣着光鲜,远远的便闻到临安城内羊肉飘香,一行几人大饱口福后,便来到最热闹的瓦子里,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回家时王五深感不虚此行!写一写!

1、我还有哪些疑问?我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以《梦回东京》、《临安一日游》等题目为题,写写你的所见所闻!

第四篇: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高 一 语 文(满分:100分)

命题:赵顺连 审核:刘富贤

一.积累与运用

(一)(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癸(guǐ)丑 符契(qiâ)哀悼(dào)船舷(xián)....B、消长(zhǎng)横槊(shuò)欺凌(líng)浮(fú)图 ....C、骤(zòu)然 舳舻(zhúlú)瞬(shǔn)间 江渚(chǔ).....D、酾酒(shī)崤(yáo)山 媛(yuán)女 着(zháo)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会晤 循规蹈矩 想入非非 图穷匕见 B.惋然 肺腑之言 画龙点晴 暴殄天物 C.班驳 中流砥柱 旁征博引 颐指气使 D.焦燥 苦思冥想 应接不睱 裨官野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B.近些年,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坡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D.我国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B.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6、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③自其不变者而观之。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两个“乎”相同,两个“之”不同。B.两个“乎”相同,两个“之”也相同。C.两个“乎”不同,两个“之”相同。D.两个“乎”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7、对下列词类活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状)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意动)

(5)乌鹊南飞(名作动)(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做动词)A(1)(3)B(1)(6)C(2)(4)D(3)(5)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骨鲠称

骨鲠: 耿直 B.访之,乃羲之也

访:查访,打听 C.雅好服食养性

雅:高雅 D.笼鹅而归

笼:用笼装 9.与“人未之奇”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今安在哉

B.多于南亩之农夫 C.奚以知其然也

D.恐年岁之不吾与 10.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幼年时不善言谈,但长大后,很善于辩论。

B.王羲之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声誉,朝廷爱惜他的才能,多次征召他为官,但都被拒绝。C.王羲之不喜欢在京师做官,他刚刚到达浙江就喜欢上了这里,有了在此终老的想法。D.会稽山水美丽,名士聚集于此,谢安、孙绰、李充等人以文章名扬天下,都在此建屋居住,与王羲之情投意合。

.翻译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每句3分,共6分)

(1)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2)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

1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泣孤舟之嫠妇。

13、驾一叶之扁舟。,渺沧海之一粟。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

15《离骚》中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月光如流水一般。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10分)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濠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上阕)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下阕)【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时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8、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所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19、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5分)

答:

四、阅读与鉴赏。(22分)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1)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2)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3)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4)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5)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6)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7)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8)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9)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10)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11)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12)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20、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①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5分)

答:

②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5分)答:.21、为什么作者说“在打你的同时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6分)

答:

22、结合全文,试分析作者打孩子时复杂的内心世界。(6分)

答:

六.语段修改:下面是一篇广播稿中的一段话,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3分)

23、离毕业考试不到半年时间了,我逐渐越来越感到时间不够用,一心只想多读点书。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语文水品太低,肚里没几个词,于是拼命读小说、散文、诗歌等等。然而,我看书只是从兴趣出发,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不注意提高分析能力和积累词汇,所以收获很小。后来我才发现这种做法并非有问题。

(1)文中有一处词语重复累赘,应删去“ ”一词。(2)文中有一句话脱离中心,应删去,这一句是。

(3)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七、按照要求将下列词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删词语)(4分)

24、岳麓书院 主题 在 湖湘文化 余秋雨先生 的 举行 是 讲座

强调内容: 强调地点:

八、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6分)

25、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

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 答:

九、写作(60分)

24、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刷,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和懦夫之分。请以“直面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紧扣话题行文,不能偏离题意;

②不少于800字。

8、C。雅:平素,向来。

9、B。状语后置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10、D。不包括谢安

11、(1)书信虽短但情谊深长,没有表达完的情感还有千千万万,你能够想像得到。(“所未尽者”1分,“模拟”1分,句子通顺1分)

(2)(王羲之)曾和志趣相投的好友在会稽山北侧的兰亭宴饮集会,王羲之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情志。(“同志”1分,介宾短语后置1分,“申”1分)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幼年时不善言谈,人们不认为他奇异。长大后,很善于辩论,以性情耿直著称。特别擅长隶书,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评论的人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飘逸像浮云,矫健像惊龙,深受他的伯父王敦、王导的器重。当时陈留人阮裕享有盛誉,阮裕也把王羲之、王悦、王承视为王氏的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向王导请求在王家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房看王家的所有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一听说有使者来,都显得拘谨,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袒露着肚腹吃东西,独自就像没听说有人来。” 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他。

羲之年少时就已经有美名,朝廷公卿都爱爱惜他的才能,多次征召他担任侍中、吏部尚书职务,都不就职。他一贯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想法。会稽郡有美丽的山水,名士聚集于此,谢安未做官时也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靠文章名扬天下,他们都在这里建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曾和志趣相投的好友在会稽山北侧的兰亭宴集,王羲之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情志。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郡有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好听,王羲之想买而未能得,就带着亲友驾车去看。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来,把鹅烹煮了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另外,山阴县有位道士,养了一群漂亮的鹅,王羲之去看了后,非常喜欢,坚持恳求道士买他的鹅。道士说:“你替我抄一遍《道德经》,就全送给你啦。”王羲之高兴地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

12.余音袅袅,舞幽壑之潜蛟13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1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6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17羁鸟恋旧林 18答: 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些什么乡思之愁,19答: 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20.①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写出殴打是作者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的最后的手段,表现了母亲打孩子的万般无奈。

②形象地写出作者殴打孩子时内心的凝重和辛酸,将母爱的善良、无私而又不失严厉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21.因为(1)我打孩子时,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我肉体上同样遭受苦痛。(2)虽然打了孩子,但又十分心疼孩子,明智的父母又不能溺爱孩子,面对孩子皮肉受苦,面对他所犯的错误,心灵要承受更大的痛楚。(意思对即可)

22.(1)深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想打孩子,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稚弱的生命擦伤;

(2)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孩子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当所有努力无效时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内心无奈;

(3)每次打了孩子之后,内心都有深深的自责,宁愿自罚换取孩子汲取教训。(言之有理即可)

23(1)逐渐(2)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3)删掉最后一句中的“并非”。24余秋雨先生在岳麓书院举行的讲座主题是湖湘文化

余秋雨先生主题是湖湘文化的讲座在岳麓书院举行

25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热情,而多了些生动,少了些凄清 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因有了梅的艳丽,才多了些妩媚,少了些冷峻 鱼因大海而存在,而海也因有了鱼的游动,才多了份活力,少了份孤寂.鸟因天空而存在,而天也因有了鸟的翅膀,才多了份生气,少了份冷清.帆因船只而存在,而船也因有了帆的扬起,才多了些动力,少了些阻碍.烛因黑暗而存在,而暗也因有了烛的照耀,才多了些希翼,少了些迷茫.桥因河流而存在,而河也因有了桥的横跨,才多了些沟通,少了些隔阂.叶因花朵而存在,而花也因有了叶的衬托,才多了些娇艳,少了些孤傲.茧因蝴蝶而存在,而蝶也因有了茧的磨砺,才多了些顽强,少了份懦弱.云因山巅而存在,而山也因有了云的缭绕,才多了份神秘,少了份俗尘.月因黑夜而存在,而夜也因有了月的流泻,才多了份朦胧,少了份冷意.,而曲也因有了笛的演奏,才多了些诗意,少了些空白.兰因春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妩媚,才多了些暖意,少了些寒冷.荷因夏季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点缀,才多了份清凉,少了份炎热.菊因秋天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怒放,才多了份喜悦,少了份忧愁.梅因冬季而存在,而冬也因有了梅的暗香,才多了份温馨,少了份冷寂.情因人而存在,而人也因有了情的牵挂,才能让寂寞的心不会空虚.爱因人而存在,而人也因有了爱的滋润,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哈哈,尽情的享用吧,可爱的三位老师)

第五篇:资阳市雁江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华夏之祖”导学案

3华夏之祖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尧、舜、禹。理解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含义,“禅让制”。

2.过程与方法:知道黄帝及炎帝时的重要发明,了解他们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知道尧、舜、禹“禅让”的传说,了解原始社会的终结,基本了解传说与史实的异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初祖。【导学重难点】

重点:华夏族的形成,黄帝——“人文初祖”。难点:“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导学方法】问题导学法

学案导学法 情景导学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007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和他的夫人在河南参加了一个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而与他同时参加的,共有4万人之多。而近来又有一份报纸用了很大的篇幅,探讨寻根祭祖活动盛行,甚至上升到国家级别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祭拜黄帝陵那么受重视?我们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根又在哪里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1.说说炎黄战蚩尤的相关史实。

2.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是什么?

3.黄帝有哪些主要贡献?有何深远影响? 4.尧、舜、禹有哪些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5.什么是“禅让”?其实质及表现是什么?

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 1.炎黄战蚩尤

(1)炎帝和黄帝: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2)蚩尤:我国传说中东方部落的首领。

(3)涿鹿之战:在距今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联合在涿鹿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

(4)华夏族: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尊称原因:炎、黄战胜蚩尤,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3.主要贡献:(1)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2)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制乐谱。深远影响:(1)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3)海外华侨因此自称为炎黄子孙。

4.尧、舜、禹的美德:(1)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2)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3)禹:治理黄河、能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5.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禅让:相传,尧年老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2)“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3)“禅让”的表现: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这些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

1.你对上述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 2.说说“炎黄子孙”的由来。

3.为什么后人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呢?

4.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

1.“华夏之祖”题解:

华夏之祖即黄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 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这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

2.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3.黄帝为什么称“轩辕”?

黄帝为什么称为“轩辕氏”呢?古书上说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发明了一种车战法。打仗时,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战士围成一圈,指挥员立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做出入的门,起到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有布幕的战车叫做“轩”,两车中间空当称为“辕”。因此发明这种车战法的黄帝,就又称为轩辕氏了。

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

在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黄帝、尧舜禹等人的传说事迹和贡献。以上内容来源于古史记载和神话传说,但其中许多内容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远古传说的真实性;禹建立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是历史的进步,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奴隶社会时期。【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评价单。【板书设计】

(一)炎黄战蚩尤

时间: 双方 地点: 结果

影响:

(二)黄帝——“人文初祖”

主要贡献 深远影响:

(三)尧舜禹的“禅让”

l.尧舜禹的美德

(1)尧:(2)舜:(3)禹:

2.尧舜禹的禅让

(四)夏朝的建立

原因: 时间: 人物: 特点: 标志: 【教后反思】

下载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