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安王氏珂田立本堂开谱庆典记
珂田立本堂开谱记
早闻新安琅琊王氏立本堂将于辛卯国庆间举行开谱盛典,这可是我从来不曾见识过的,于是我日日盼望那一天。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新安琅琊王氏立本堂开谱盛典于10月2日在石台县仙寓山镇幸福村立本堂如期举行。
喜庆的盛典让每一个族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各支派的宗亲早早的赶到了立本堂前,大家欢聚一堂,这里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一切都在有序的展开。
8点准,庆典仪式开始,鼓乐欢快的响起,喜炮兴奋的绽开,欢呼声中,谱车将谱载到主席台前,理事会成员恭敬的将谱摆放在谱桌上。迎谱的车队像一条长龙缓缓驶入。音乐响起,一曲《回家》拉开了庆典活动的序幕,将每一个游子的心绪沟起。是啊,此时此刻,外迁的游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一声声问候、一句句祝福是那么的温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珂田立本堂王氏为新安王氏璧公四房后裔,始迁祖新安十四世千一公由栗木迁到离老家一百多里的恭信河畔,在美丽的珂田村安家立业。,后裔昌盛,子孙散处徽池各地者达十八支派之多。一水之流而万脉,一木之茂而千条。当年从立本堂背井离乡,告别故土,奔去他乡创造新天地的宗亲后裔,今日同聚再续家谱,迢迢远归,拳拳赤子之心,殷殷恋乡之情,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回家了自然要向亲人汇报。祖先啊!今天您的子孙齐聚堂前敬以最崇高的家族礼仪,也在此刻将我们的硕果汇报,你们永远活在后裔
子孙的心中。“长相思”婉转的乐声中,祭祖司仪就位,主祭陪祭就位,壮严肃穆的祭祖仪式开始,童男童女将三牲奉上、供果呈上,焚香,一跪二拜三叩首,保家宗亲低沉粗犷的祭文诵读,将壮严肃穆的气氛到了极致。接下来是各支派祭拜先祖,小港潭支派、枫里支派、珂田本支等依序祭拜祖先。
祭礼结束,欢迎仪式和庆典报告开始。荣顺宗亲对修谱工作汇报,三年的期盼,越数万里的奔波,一千多个日子的奋斗结出了累累硕果。保家宗亲的立本堂后裔迁徙发展汇报在幽默风趣中展开,道来却是那样的严谨准确;各支派代表的发言,将尊祖敬宗、联宗谊族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至。
庆典会上王璧文化研究会会长王茂功先生发表了讲话,他转达了广大祖宗亲地祝贺,并就家族大统的高度对璧公文化研究和璧公墓的保护作了报告;还有王明先生代表研究会、宗亲会赠送了匾额和礼品、礼金。借此机会王明宗亲发布了网站成立的消息,并且呼吁:我们广大的族人常回家看看—新安琅琊王氏网站,我们新安琅琊王氏后裔的精神乐园。希望广大的族人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我们的网上家园,简述了续修新安琅琊王氏大成宗谱的计划,诚挚的邀请广大的族人参加在南京召开地研究会,宗亲会第一届宗亲代表大会。
友情、亲情,血浓于水的真情啊!这一刻我感动了,我想对所有为了我们新安王氏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呕心沥血、尽职尽责,付出智慧和汗水的宗亲说:谢谢你们了!家族不会忘记你们!
参加完庆典活动后,珂田宗亲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大家欢
聚一堂,把无尽的亲情融进那绵绵纯厚的酒香之中。难怪人都说“只有千年的家族,没有百年的亲戚”,一声声的问候、让我们陶醉在新安琅琊王旺族的海洋之中。
下午,应石台县仙寓山镇大山村思谅公元会堂支派盛邀,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正是:挥手自兹去,依依惜别情。此地一为别,大山又启征。(注:此次研究会、宗亲会成员参加调研活动,所有经费由成员自理)
第二篇:承古启今 继往开来——新安琅琊王氏珂田立本堂发谱庆典侧记
承古启今 继往开来——新安琅琊王氏珂田立本堂发谱庆典侧记
(石台 王国辉)
继新安琅琊王氏网发布石台县新安琅琊王氏珂田立本堂定于10月2日举行发谱庆典的讯息后,立即引来了各地王氏宗亲的热切关注。王璧文化研究会、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的诸位代表和笔者王国辉应邀前往珂田参会。
为便于交流学习,现将此次庆典的情况记述如下,以飨读者。
一宗亲相会 齐聚珂田
10月1日。上午11时,我和石台七井宗亲王宏德在车站会面,一同接应远道而来的联谊会代表——南京王明宗亲。11点半,王明准时到达,我们几人都是初次见面,简单寒暄后,便就前去珂田的行程安排简单交流了一下。
下午1点半,由宏德开车将我们几人送至珂田。抵达珂田时,珂田族人正在紧锣密鼓的安排第二天的庆典事宜。族人王大兵、王国强先生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陪同我们一起参观了支祠立本堂、古民居。约4时许,王璧文化研究会代表——王茂功、王大钧、王颂新等宗亲抵达珂田立本堂;稍后,江西九江王兴文宗亲、祁门栗木宗亲代表也相继赶到。诸位宗亲平日虽只在网上联系交流,而会面时却一见如故,没有一点生疏,一见面便都兴致勃勃的商谈着宗族的事情,并对第二天珂田立本堂的发谱庆典充满期待。
二聚焦庆典 共商族是
10月2日。
早上8点,一切就绪,发谱庆典正式开始。此时,天空正飘着迷蒙的细雨,但这并没有影响庆典的举行,皖南的细雨反而为现场增添了一些朦胧的诗意。首先是迎谱;鞭炮齐鸣,锣鼓欢奏,族中长辈在前面开路,由迎谱专车将续修好的家谱送至立本堂前的广场上,后面跟着长长的迎谱车队。家谱送至后,族人将其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前面的桌上。接着,珂田族人便在主持的引导下,按辈分井然有序的走进立本堂上香祭祖,以示对先祖的崇敬和感恩。
祭祖结束后,珂田立本堂修谱负责人、王璧文化研究会代表、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代表及各地宗亲代表上台就座,并相继发言。而台下高朋满座,热情高涨。联谊会代表王明在发言时对珂田立本堂发谱庆典表示祝贺,并现场向立本堂赠予了由研究会和联谊会为庆典定做的牌匾“敦睦族谊”,同时他也呼吁各地宗亲加强联系,常来常往,共商族是。而作为贵宾出场的研究会代表祁门王茂功老师更是在言语中对珂田族人克服困难、认真修谱的善举表示褒奖和祝贺,并言
辞恳切的希望各地宗亲将盛世修谱、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延续下去,也希望各地
宗亲群策群力,将新安琅琊王氏始祖王璧的文化研究推动下去。王茂功老师和珂
田立本堂族人同是王璧四子四茂公后裔,所以他对珂田族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在珂田族人修谱期间,王老师也鼎力支持,并悉心指导。而为了表示对茂功老师由
衷的谢意,珂田族人也十分敬重的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向其致谢!
嘉宾发言结束后,接下来便由各家各户按顺序上台领谱。族人怀着虔诚而欣
悦的心情双手接过家谱,惜之爱之,难以释手。那捧在手上的,不仅是一叠家谱,更是维系千年的血脉渊源和承古启今的精神纽带;而翻开家谱,字里行间记载的便是家族的历史源流,后人在其中也能读出先人开基立业的艰难。
最后,庆典在珂田族人王大兵的答谢致辞中谢幕。
庆典结束后,珂田族人在立本堂大摆筵席,以答谢前来贺喜的各地宗亲和各
界人士。席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大家在为珂田立本堂发谱庆典的成功举行
而举杯,也在为新安琅琊王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而举杯!
筵席结束之后,各地宗亲便相继告辞。临行话别,依依不舍,大家纷纷合影,并互留联系方式,以便再次相会。
三承古启今继往开来
笔者这次很荣幸能作为年轻的宗亲代表参加庆典,也很有感触。仙寓镇珂田
村族人乃是新安琅琊王氏始祖王璧第四子思茂公后人,经十四世祖千一公由祁门
栗木迁移而来,当时这里地名称作“贵池恭信”;笔者老家仙寓镇大山村和珂田
是邻村,大山族人乃是八子思谅公后人,经十四世祖长六公由祁门易溪迁移而来,所以无论是从迁移时间还是空间的角度看,珂田和大山两村族人都颇为亲近。其
实在珂田邻村至今还有竹溪村族人(八子思谅公后人)、彭溪村族人(四子思茂
公后人),四个村落的先祖迁移至相聚不过几里的地方,这是历史的偶然,还是
先祖有意为之?我们不得而知。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串疑问,留待我们以后慢慢琢磨。而在当下,我们虽然
分迁各地,但同宗同族、同根同源的亲近感一直烙印在我们的心上,我们也在一
次次的祭祖和一次次的修谱中,深深的感受到一个家族强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祭祖、修谱,是后人自觉的追认已渐渐失去的人文传统,在这样的追认中实现自
己和先祖的精神对话。仪式感很强的祭祖,实现了后人慎终追远的精神寄托;而
不断的续修家谱,则是后人把自己的名姓以书面化的形式长留于厚重的谱牒之
中。现世中的族人通过祭祖修谱更能凝聚在一起,在这种凝聚力的感召下,各地
族人又可以形成一股合力,互帮互带,互助互爱,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这便是其现实意义和积极意义之所在。
现在,就让我们继续怀着对先祖的崇敬感,继续怀着对各地宗亲的亲近感,加强交流,常来常往,承古启今,继往开来,共同致力于宗族事业的发展,让这个庞大的家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第三篇:花果园汪氏开谱庆典致辞
花果园汪氏开谱庆典致辞
各位领导、来宾、华宗和父老乡亲:
新年好!
金蛇狂舞,新春岁首,今天我汪氏子孙及四方亲朋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汪氏开谱大典。我有幸谨代表花果园汪氏在此致辞万感荣幸,值此良机,向各位拜年:恭祝各位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向所有支持帮助我村圆谱及各项建设事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对为本次团谱筹划奔波的团谱委员会成员表示感谢和敬意!同时预祝本次开谱大典圆满成功!
朗埠村委会花果园全村汪氏户,人口。70年前朗埠汪家园曾繁荣一时有曾开谱,几经搬迁村小人希,团谱庆典,搭台唱戏成为我汪氏几代人的梦想。如今花果园村在党的领导下,各界朋友的关怀下,邻里乡村的互助下,全体村民勤奋进取,与时俱进,经济条件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日新月异。为壮我花果之村、扬我汪族之风,正我乡亲之气,大家积极响应,精心组织筹划,终于族谱重圆,祖谱焕彩,隆重昭示。
我汪氏乃华夏百家姓大姓之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天下汪氏出徽州,汪氏是黄帝直系后裔周先祖后稷的子孙,武王姬发打败帝纣后建立 以分封制为基础的大周王朝,为了巩固边疆统治,武王把把东夷之地鲁分封给了弟弟姬旦的儿子伯禽作为周公消灭商纣立下战功的奖赏,于是伯禽成了鲁国侯王。伯禽的后裔鲁成公是鲁国第二十一代国君鲁成公的二儿子姬汪鲁。姬汪鲁就是汪氏一世祖。据族谱记载,他降生时手上左手水纹,右手王纹,加之王于鲁地,于是名曰姬汪鲁。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姓氏的规范化,古姓消失(大概是已经没有区分效应了)。于是姬汪鲁的子孙就姓汪了。
汪氏在北方的发展一直受到战争的影响,没有太大发展。直到三十一世祖汪文和南下后在安徽古徽州落地生根。汪氏开始在南方生息繁衍。不过汪氏能成为中国当今的前一百大姓之一,却是汪氏第四十四世祖汪华的功劳。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汪华隋末唐初地方自治首领、唐代大臣,号称“吴王”。其时正是国家动荡,割据纷战不断,民不聊生之时。而汪华所治之地,十年不见兵戈,百姓得以安生,一派平和景象。“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徽州奉其为神,汪公大帝塑像,遍布徽州每个行祠社屋,人们无时无刻不蒙受其保佑。许多史籍记载,徽州庙会活动甚多,“以祭祀汪华为最”。自始祖汪侯到四十五世汪华九子,历经1300多年,均建大功,食采邑,嗣爵位,拜将入相,位居高位;汪氏宗族在开元年间被唐玄宗诏封为中国十大上柱国、名门望族世家之一;汪氏宗族自唐至清,先后有807人中进士,其中8人中状元。历史名人见于史籍的汪姓名人主要出自隋代以后,以清代为最多:唐代有泾县人汪伦,大诗人李白
游泾县桃花潭时,他热情招侍,李白因赋《赠汪伦》诗,有“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南宋有文学家汪藻。诗人汪元
量。宰相汪伯彦。元代有航海家汪大渊,曾经两下东西洋,游踪广
远。元末明初有散曲家汪元亨。明代有戏曲家汪道昆、汪延讷。清代
有医学家汪昂,有散文家汪琬。有书画家汪士慎,是“扬州八怪”之一。
陶瓷绘画大师汪野亭,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久负盛名。有军
机大臣汪由敦。以办理公文敏捷干练而著称,也善于书法。
有女作家汪端,编著有诗集《明十三家诗选》、小说《元明佚史》。
近现代有:太平天国将领汪海洋,京剧演员、剧作家汪笑侬,汪道涵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1年,当选为上海市市长。汪东兴,少将
军衔,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党委书记,中央警卫局局长,八三
四一部队政委,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中央专案组组长等。汪洋,中共广东省
委书记,中央委员政治局常委。汪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
劳动模范,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最受关注企业家等称号。汪
光焘,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第十一届全国
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建设部部长。
我花果园港边汪家就是徽州汪氏后裔之一,最近谱记,与白沙洲
汪家同属一祖。近代先祖以渔业为生,定居于朗埠港边汪家园,而得
名港边汪家,与卢氏一衣带水,情同手足,谓之“汪卢一家”。后因
洪水迁至小牛岭,又因一场大火,再搬至花果园数十载,于98年因
特太洪水,政府移民至现在高山之阳这一福地。近几年村民幸福安康,宏图大展,正是:“花果新村后倚高山天然毓秀定占瑞气常来;朗埠
汪氏前承港边地灵人杰必是人才辈出”。
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汪氏团谱即是华夏文明最具平民特色的文献,有是记录宗族世袭血脉的史书,也是增强民族团结的精髓。
这是传统与科学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愿望汪氏子孙世代沿袭,万代其昌!
各位宗亲、朋友、乡亲,在这个喜庆之日,汪家舞台美轮美奂,谱牒熠熠生辉,我汪氏圆谱成功必是功在当代福泽千秋,可喜可贺!
我汪氏一定以本次大典为契机,与各位华宗肝胆相照,与各姓人民和
谐共处,与邻里乡村睦邻友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懈奋斗!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大驾光临,恭祝各位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万
事如意!
谢谢!
汪江
二零一三年正月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