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期“支教调研”社会实践策划书
暑期“支教调研”社会实践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激情似火的七月,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大潮中锤炼自己,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安阳工学院师生赴林州市社会实践服务团在安阳工学院党委、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林州市委、林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安阳工学院学子“学以致用、立身为公”的校训,拟在2011年暑假期间,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暑期“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将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积极深入林州市三个典型乡镇、村组、农户,投身到暑期大学生“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播文明新风,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当代大学生的积极贡献。
二、活动目的:
1、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从中有所体会、领悟,以增强研究生的使命感。同时也为了加强大学生团结奋进的意识,培养相互沟通、理解的能力,形成一种团结互助、上进的干劲和精神。
2、调查豫北独特的文化传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阳高跷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等现存的状态,同时了解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广泛的宣传,弘扬、发掘和保护、传承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遗产。
3、通过对乡村环境问题,教育问题和发展问题的调查,了解安阳县人民的生活状态,包括对卫生健康,生育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并做出解决方案;另外调查作为能源富地的豫北地区在开发开采能源、资源方面所具有潜力和浪费、烂开采现象、资源浪费现象等存在的问题,以及了解在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便为学生就业和当地引进人才做一些有益的调查和探索。
4、了解林州市的教育状况,在此行活动中能够给林州市的孩子带去外界社会发展的信息和知识,激励老区孩子们发奋图强、努力读书,为自己的幸福,为家乡的富裕而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走向未来。同时宣传环保知识,对于生活在太行山地带的人民,更要注重对绿色的爱护,对山林的爱好,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为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生活现状的改变而付出彼此的努力,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的队伍中来。
5、宣传了解国家对落实西部就业的鼓励政策。鼓励我校同学毕业后到豫北基层,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三、活动意义:
1、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让同学们全方位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
2、推动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让环保的思想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深入了解当地文化,通过宣
传使更多人去了解,去行动,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使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会流失。
3、提供宝贵的机会让同学们了解陕北,更深入地关注祖国,关注社会,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同学们关注豫北,投身豫北开发。
4、深入学习和体会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的精神实质和内涵,通过实际调查去感受红旗渠精神,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体验红旗渠精神,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升华红旗渠精神,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
四、活动主题:关注民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水平、、社会发展状态,宣传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的思想意识,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发扬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
五、指导单位:安阳工学院党委安阳工学院团委安阳工学院学生工作处
六、支持单位:安阳工学院、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林州市委、林州市人民政府
七、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活动时间:2010年 7月10 日----7月15 日
(二)活动地点的选择:
林州市是一个典型的革命老区,革命旧址大量存在并保存完整,但交通不便、环境有待改善、红色旅游发展并不乐观,是典型的革命老区市,但这里近年来联系发现了大量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且这里豫北文化形式多样、保存丰富,有待继续发掘和传承,近年来这里,科技、文化、卫生状况都得到很大改观,具有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
(三)活动的具体内容1、7月10日,在安阳工学院求索广场举行盛大的出发仪式。邀请安阳工学院党委、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林州市单位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出发授旗仪式。
2、在当地乡镇、村庄开展支教活动及环保宣,看望当地村组五保户和留守儿童并为其赠送慰问金和学习用具
3、了解当地文化生活情况,了解当地文化保护和继承情况,并播放其他地方相关的历史文化保护纪录片,与当地民众、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和论坛;
4、设置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问卷调查,对当地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相对的调查问卷;
5、对当地居民、政府官员进行采访,深入了解当地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积极进行多方面交流;
6、联合当地教育部门,辅助当地的教育文化事业,对当地的老师进行短期的普通话、英语和计算机的培训,举办有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对当地学校进行一些读书捐助的活动
7、与当地中、小学生进行互动“一帮一”活动,与孩子们交谈,传授外面的知识及对所带物品的发放;
8、对当地工厂、企业进行采访,参观,交流,了解它们对于人
才的需求情况,并调查它对当地经济、环境造成的影响。
八、活动具体流程
第一阶段: 6 月15 日--------7月 1 日 前期策划准备工作阶段
1)面向全校师生募捐书籍,购买学习用品作为礼物;寻求各支持单位及企业的赞助。
2)落实住宿问题,协调活动日程安排。
3)申请 “介绍信”等交接文书
4)准备一定数量的宣传单、宣传海报
5)准备一定质量的幻灯片及电影;
6)服务队旗帜、横幅、衣服、帽子;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医药物质
第二阶段: 7月10 日-----7 月 15日 “支教调研”活动具体实施阶段:
1、到达林州市后的工作
1)到林州市,与市政府联系;告知我们确切的到达时间;
2)和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交接文书
3)一部分同学购买食品,另一部分联系进入乡村的车辆、住宿和相关事宜
2、到XX村寨后的工作
第三阶段: 活动总结:
1、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分析,并撰写10份调查报
2、返回后将成果图片展览
3、组织三下乡经验交流会
4、制作网络博客,将团队成员的随行日记向外公开
九、经费预算
序号 开支项目 所需经费 1 制作喷绘(2张)、海报(10张)、横幅(4条)等 500元 2 农村政策宣传资料及活动全过程打印复印资料 200元 3 矿泉水15箱 375元 4 困难户及留守儿童学习用品200元 200元 5 荣誉证书(10本)50元 6 活动照相、摄影 150元 7 备用医用药品 100元 8 服装费及太阳帽 1500元 总计 3075元
十、宣传活动:
拟邀请《河南日报》、《安阳日报》安阳电视台、安阳工学院校园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活动,并回报赞助企业和单位。
十一、注意事项:
所去的林州市路途较远,需多次转车,山路崎岖,自然环境较恶劣,应携带配备一些常用药。同时,各成员需保持警惕性,注意人身、财产安全,要相互帮助共同解决意色家园”社会实践策划书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_支教策划书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学年暑期社会实践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学年暑期社会实践
活
动
策
划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校学生会
2012年4月19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
一、实践主题
为了希望与爱,我们一起行动
二、实践背景
1.农村教育史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点
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肩负着培养农村新
型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任务,又承担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任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管理体制的不规范性、教师队伍的滞后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协调性等,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
2.国家鼓励大学生支援农村教育
教育部出台:“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支教,以缩小我国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而我们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基础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实践意义
1.对于接受支教的地区及学生
支教活动为当地教育带来了活力,缓解了当地师资落后的尴尬;对于经济落
后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支教大学生来自于一个不同的世界,能将外面世界的精彩带人孩子们的视野,从而激发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可以在支教过程中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并且模仿老师的教课过程,为不发达地区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以保证知识的时效性。
2.对于支教大学生
支教活动能够提高志愿者的自身素质,艰苦的生活环境,教给我们调整心态,吃苦耐劳,质朴勤奋的学风,让我们摒弃浮躁,净化心灵。在支教过程中,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服务意识。
四、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1.捐赠书本、衣物、体育器材(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学习用具(钢笔、直尺、橡皮等)
2.文化授课。
3.进行家访调查,并总结出调查报告。
4.开展文娱活动。
5.教授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养生运动
五、实践策划
1.选择支教地点
2.前期准备工作
a.调查支教学校的现状;
b.选拔志愿者;
c.志愿者培训;
d.为支教开展募捐活动,在校内,主要号召同学们捐助书籍,在校外,积极与
企业联系,寻求对支教学校的奖金帮助,与出版社联系,寻求出版方给支教点学校捐助图书,网络募捐。
3.日程安排
起止时间:
活动准备时间:
4.团队分工
结合已有的支教活动经验,我们争取在此次活动中出色完成任务,最大限度的完成计划内的事情,同时将疏漏减小到最少。因此,我们的具体工作将灵活把握,以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和计划性,各项工作分配到每位队员身上,让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给予意见和建议,本次活动必须保证与当地政府领导和负责人的充分沟通!
五、活动注意事项
1.乘车时,为了保证大家人身财产安全,队员轮流值班休息,保证任何时候都
有两个人保持清醒状态。
2.旅途中如果出现感冒,发烧,晕车,皮肤损伤,中暑等症状时使用备用药品
解决。
3.如果出现重大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马上拨打120,寻求外界帮助,队
员必须对之不离不弃,悉心照顾。
4.如果因为地理太偏僻,出现通信障碍时,全组队员必须相互照应,时刻清点
人数。
5.如果当地有恶狗,蛇蝎等伤人动物时,去比较陌生的地方游玩家访前必须联
系好当地人员陪伴。
6.如果出现自然灾害,全体成员必须保持乐观的心态,想方设法求生。
7.学生安全:如果出现意外事故,马上联系当地医生并拨打急救电话,马上通
知校长,老师和家长。如果出现打架斗殴事件,马上阻止并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如果学生下河游泳,应马上阻止并监督。
8.严禁支教老师下河游泳,游玩危险地带,没有许可,不得离开学校。
9.去当地游玩时,必须结伴,如果队员丢失,必须马上报告校长和老师,并求
助于当地有关部门。
10.所有成员的手机必须及时充电,保持二十四小时开机,万一没电了就在手机
里键入*3370#,这时手机会自动重启。如果没信号了就拨打全世界共同的紧急援救号码112。
11.行山路时注意安全,一定要结伴而行,不走偏僻、阴暗的小路;陌生人问路,不要带路,也不要向陌生人问路或要求其带路;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辆,防止落入坏人圈套;遇到不怀好意的人搭讪,要当机立断;碰上坏人要高声呼救、反抗或周旋拖延,等待救援。整个出行过程中应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12.在宿舍或外出时注意保管好钱物,外出时不宜可携带过多的现金和贵重物品,不将现金、存折、手机,电脑,相机等贵重物品随意乱放在宿舍窗台、枕头或靠近门窗的地方等处,应妥善存放在安全位置;不将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姓名告诉他人,也不要跟陌生人到校外活动。
13.尊重支教地区民族风俗,全体队员必须尊重,接受当地的习俗,切不可与当
地人发生冲突,伤害民族团结;
14.在学生面前要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文明做人,不得使用惯用骂人的潮语。
15.队员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集体摊开,把事情和平解决。
16.绝对不能因为集体聚餐而喝酒。
17.不能接收当地人馈赠的贵重物品。
18.当地条件艰苦,必须做好断电,断水的准备。
六、经费预算
保险费、路费、伙食、药箱、服装(暂时待定)
七、预期取得的成果
1、主要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2、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状况,鼓励家长对教育的投资,并对个别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建立贫困生档案)。
3、调查当地的留守儿童状况,并给予他们关爱,让他们在阳光下成长。
4、通过体育,心理,励志等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5、开展拔河、篮球、拉歌和智力游戏大赛增强趣味性,互动性,协作性。
6、进行农村调研,了解当代农村对教育所持看法和态度(相关的数据支撑)。
7、举办文艺演出,发展学生的舞台能力,加深学生教师之间的情感。
8、深入调查当地的教育机构,特别是我们支教的那所学校。分析其地理环境、教师及学生的数量与质量、教学设施、每年的财务经费状况等,尽量采集一些相关的数据资料与图片以供揭示和宣传当地教育现状之用(能借助当地媒体的力量更好)。
9、通过自备的一些外界图片展示或者播些有意义的电影让孩子们的心走出当地,放眼世界。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支教调研报告
论文名称:池州市青阳县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以青阳县红光小学为调查对象)
年级专业: 姓名、学号: 联系电话:
合作者姓名及学号:
无 批阅教师:
李奕
提交时间:(学期)2011—2012—1
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最可行的途径。此次实践让我们锻炼了自己,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社会的现状,为今后步入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字:社会实践
留守儿童
生活现状
支教活动
前言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孩子: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很多时候,只能从电话、通信或者汇款中,感觉父亲的存在,回味母爱的余温„„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杜村乡就是一个留守儿童大镇,杜村乡的留守儿童已达总人数的20%。
实践背景
1、中国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据权威调查显示,中国 “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是父母同时外出。其中79.7%由祖辈抚养,13%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产生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农村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无法带着孩子一起进城。具体情况如下:
1.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多是强度大、时间长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孩子。
2.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差。以他们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3.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他们也承受不起高额的费用。
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
我们都知道,安徽是全国的劳务输出大省,省内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修订的《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新增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条例,用法律保护留守儿童。
条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对未成年人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人员代为监护,并将委托监护情况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村(居)民委员会。父母应当与学校、未成年子女和受委托监护人保持经常联系,关心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条例还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留守未成年人寄宿工作纳入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和督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改善寄宿条件,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寄宿费用减免或者资助;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开展对留守未成年人的生活关爱、学习辅导等活动,为留守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兴建留守未成年人寄宿制学校、托管中心或者服务中心。
2,杜村乡留守儿童的现状 根据前期的调查知,杜村乡位于池州市青阳县的西南部,共有2.1万人口。有一所中心小学,三所隶属小学,五个教学点。每所小学含学生1100多人,中学800多人,规模小且分散。每学期都将登记留守儿童,全乡共有250名留守儿童(双亲均外出),占总儿童数24%。根据不完全统计单亲外出的有380人,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大。全乡留守儿童共计 630人,部分中小学留守儿童已超过在校生总数的50%;
实践概况
2010年暑假,我和我的队友们围绕"留守儿童"问题,奔赴杜村乡进行了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前期,我们在校园内组织了一次全校式的募捐活动,为杜村乡的孩子送去我们安大学子的关怀。经过一天的奔波,我们抵达了目的地,但迎接我们的是狂风暴雨、泥石流、断水断电的恶劣环境,这个夏季池州遭遇了十年来最大强度的暴雨天气,但是在家长、学生以及教委的支持和认可下,我们仍坚持努力,并圆满的完成了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支教活动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前期根本未想到的问题,但整个团队无一人抱怨,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了诸多困难并取圆满成功。
结束了10天的支教活动后,我们于次日赶赴青阳县与当地教委召开了座谈会。首先,教委的许主任与刘老师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即表达了他们对我们这次活动的肯定与感谢,并诚挚的希望此类活动可以永远的继续下去。接着我们就自己在支教、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咨询,许主任与刘老师也耐心的为我们作了解释,同时也向我们阐述了他们对于解决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方法。11时,座谈会结束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此次池州市青阳县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的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
实践成果与意义
通过支教活动中与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相处、实地问卷调查以及与当地教委举行的座谈会,我们了解到了杜村乡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70%的留守儿童表示明白父母很辛苦,尽管约8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70%以上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
2.留守儿童行为习惯仍需引导。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35%,中等占5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游戏、网络,抽烟、喝酒、拉帮结派、参与盗窃、抢劫的已占10%。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杜村乡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追其溯源,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1、留守儿童的品德和学习发展不足
父母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于是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然而当地的红光小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从而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在品德方面也无从管理的状况。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思想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心理健康情况让人担忧
据调查,有一些父母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就万事大吉,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与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障碍。再加上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另外父母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往往以物质弥补歉疚的情感,但是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于是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由于杜村乡留守儿童存在之量大,涉及之面广,因而在开展留守儿童的工作时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青阳县对留守儿童工作做了一定的努力,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
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因素
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从家长自身来看,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甚至是老辈人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学校教育因素 由于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 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青阳县杜村乡红光小学无法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对策及建议: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
因此我们应从下面几个角度解决这棘手的问题: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 青阳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更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贯彻落实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到流入地就近入学 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流入地就近入学,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基本措施。根据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以流入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两为主方针”,学校要尽力就近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不断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3、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心里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2006年,青阳县妇联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首先以青阳县第三中学为例,建立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就是让这部分学生住校,教师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以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现在该学校有留守班级3个,近160名学生。
4.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该县妇联组织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青阳县各级妇联要充分发挥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的职能及在家庭中的工作优势,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要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着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进一步规范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加强对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引导,真正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当地的小学生们带来收益,并且希望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去了解,去认识真正的社会,去用自己的光和热,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募捐现场
出发啦
课堂上,我给孩子们上英语,他们的求知欲很强,可惜农村英语教育落后,满足不了这群好学的的孩子
支教活动结束了
座谈会
第四篇:寒假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题目:
时间:xx元月23日-27日
地点:叶县廉村乡第一初级中学
形式:访谈形式
主体: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09-2班 马德水
社会实践内容:一.我乡镇乡村中小学教育的总体情况
二.调查方式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四.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的策略
五: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一:乡村教育的总体状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xx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进程。
然而,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标准,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调查方式
我选择了访谈的调查方式,通过访谈的形式,探寻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为农村义务教育建言献策。在访谈人群的选择上,我根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寻找影响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1.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占gdp2%的比例,然而就这2%绝大部分都投入到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官员政绩思想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开展所谓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能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学成了空想。
2.师资力量薄弱。乡村中小学的教师大部分不是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
3.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县乡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年末,年终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名。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晋级加薪,于是老师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延长时间。有道是:“不管是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
4.德育教育令人堪忧。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盗,出入网吧,侮辱师生。
5.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大部分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都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6.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差,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而流失的主要原因。
7.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缺乏家长关爱。
四.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1.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最大限度的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来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2.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清退不合格教师,招有具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状况,完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3.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曾经推行“末位淘汰制”广大农村教师担心自己本来就来之不易的“铁饭碗”砸在质量上,丢在末位上。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的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4.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个性健发展。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况,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
5.农村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结合,国家要大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6.针对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困失学。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还有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到教学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
五: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有了认识和了解,而且为对改革家乡义务教育提出粗浅的建议,同时还加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和顽强拼搏的信心,为日后报效家乡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受益匪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琅琅的大学时光。在学院党委和团委的领导下发奋学习,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和智慧。
在此,真诚感谢家乡父老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衷心感谢院校领导和团委给予我这难得的接受锻炼教育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文学与传媒学院:马德水
xx年元月28日
第五篇:下乡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复杂的情感驱使我无力的笔头写下这篇质朴的文章,为了纪念这段青春飞扬的岁月,也为以后的追忆留个凭证。当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桌旁写下这篇实践报告的时候,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往日的画面,十天的光阴是短暂的,但就这短短的十天,我们得到这一生中难以得到的东西——团队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开阔的思想、真挚的友情。我们没有虚度这十天,没有放纵这十天,我一直在用心做事,用心服务,我不得不感叹:原来时间还可以这样度过,生活还可以这样生活。
工作篇
7月8日早上6点,我们陶行知协会一行人兵分两路,朝着各自的目的地正式启程。伴随着《真心英雄》的歌声,我们跨出了学校的大门。经过大约4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一组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山东省泰安市接山乡中套村中套小学。此时,天上下起了蒙蒙小雨,给我们造成了些许不便。
我们第一时间与当地村委取得了联系,以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当地政府思想似乎比较陈旧,在思想上难以接受我们的支教调研活动,又需要向上级请示,我们在村委等了好长时间,饭都没吃,不过最终章还是盖下来了,我们很兴奋。
回到学校已经是下午,小学校长已经等在那里,他带领我们在学校参观了一下,小学的条件似乎还不错,这点有点令我们失望,我们还是想要更艰苦的环境,不过后来遇到的困难足以让我们打消这个念头。
生活篇
生活的环境比原本想象的要复杂,原来在学校不是问题的问题到这儿全成了问题。先解决吃饭的问题,还好,学校有一间废弃的伙房,貌似n久没人用了,门框上插块生锈的牌子,隐约看见“食堂”二字。我们把小屋子收拾了一下,把布满灰尘的大锅刷地崭新,又买了柴米油盐,这些用了我们半天的时间。然后就是住宿问题,没有住的地方我们只能睡教室,桌子并起来做床,衣服跟几本书叠起来做枕头。晚上我们点着蚊香擦着花露水,但效果不佳,依然有蚊子困扰。睡前几个男生总会拿着手电围着校园转一圈,美其名曰:巡逻。
饭菜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吃的全是蔬菜:茄子、豆角、黄瓜,好像就没别的了。这给要减肥的同志提供了机会,我也深刻的体会了“十天不知肉味”是个什么滋味。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可爱的7个女生会做饭的还真没几个,我们的大厨主要由一名男生担任,他家有个小餐馆,按理说烹饪技术应该会不差,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肉大厨炒菜也不会香。我也没啥水平,就只能烧火,当了差不多十天火夫。注意,大灶烧火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我烧的火机基本上可以与煤气灶媲美了。
这十天,我们一起说一起笑,这不是苦中作乐,这些快乐都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又一句话比较适合形容我们的感受:“有一种幸福叫做吃苦。”
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玩,一起闹——友谊便在无声无息中培养了起来,我觉得我们协会的人都是世上最可爱的人。最后一天晚上,我们一起聚餐,大家对这十天的生活有种种感叹,感叹十天的不知肉味,感叹十天的快乐,感叹十天的艰辛,感叹十天的充实,感叹十天的短暂。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清淡却不寡味,真实而又充实,艰辛却也快乐。
感动篇
十天结束,我们走了,带着激情与思考,带着感到与收获,看着孩子们的挥泪送别,听着他们用哭哑的声音喊着:“哥哥姐姐们,再陪我们一天吧,就一天!”我真想落泪,但是我们还是走了,告诉他们:“我们还会回来。”
十天,短暂却永恒的十天,这十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十天,十天中,我们在汗水中经历了许多,学会了许多,没有水电的日子,我们想办法挺过了,几个女生集体发烧的日子,我们也挺过了,经历就是成长,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变得坚强,我们熬过了思乡之苦,顶住了烈日之毒,忍受了生活之艰,我们好像一团火,燃烧自己,温暖他人,我们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义无反顾的付出才会又理直气壮的收获。十天,我们黑了、瘦了,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成熟,收获了坚强。辛酸的泪水,真心的微笑,坚强的背影构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真的,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