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员基础讲稿1——公司背景(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05:1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业务员基础讲稿1——公司背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业务员基础讲稿1——公司背景》。

第一篇:业务员基础讲稿1——公司背景

业务员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公司背景介绍---你对完美了解多少?)

考生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公司简介:填空题:(28分.每空0.5分)

一.(三分钟把完美介绍清楚的说词)完美公司的全称是: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它是由马来西亚资源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它成立于1994年3月,公司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石歧北区民营高科技园,是一家侨商投资的大型直销企业,公司三个领导古润金董事长/皇室拿督/太平绅士及总裁胡瑞连来自马来西亚,许国伟副董事长来自新加坡,公司创业时投资仅一百万元,其中50万在香港,员工7名,租用三楼200多平方作公司总部,老板骑自行车上班亲自扛货讲课,无工厂靠代理从美国进口的产品芦荟矿物晶开始艰苦创业,秉持建立完美事业、拥有完美人生;守法经营、规模经营、永续经营;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经营理念,完美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为注册资金一千万美金,投资超过6。8亿元,33家国内分支机构和5家海外分支机构,、3300家专卖店,2003年销量达到一百亿,累计向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捐赠超过一亿元,拥有投资一千万美金的现代智能化办公大楼及三个一流的工厂(中山工厂占地120亩,年生产规模达三百亿,扬州分厂占地318亩,年生产规模超过900亿,是中山总厂的3倍,设备全部由法国盖亨集团提供,该企业只为五百强企业提供设备,海外马来西亚工厂占地90亩),拥有投资近三亿的五星级的___金钻酒店及投资一千万美金的现代化物流中心,该中心设备先进性广东排名第一,全国最好的九家之列,完美发展神速,企业从一百万到销售一百亿只用了十年,十年间企业增长_一万倍,平均年增长一千倍,完美的发展速度不仅创下行业奇迹,在国内企业也实属罕见!十年一剑/厚积薄发,完美拟在中国共建设四大生产基地,2010年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五年内生产规模达到亚洲第一,2015年进入世界五百强,完美前景,无可限量!

二完美大事记:(25分,每空0.5分)

1.1994年3月在广东省中山市湖滨中路公司正式成立.2.1996年4月,完美在163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批准的41家合法传销公司.3.1997年6月18日.完美公司投资8千万.占地18亩的办公楼正式落成启用.4.1998年8月15日,经国家三部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国内贸易局批准,完美转型为店铺+雇佣推销人员方式,成为国家批准的十家转型企业之一.5.2000年1月1日.完美新工厂正式启用.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全面下调40%

6.2002年,完美划时代产品清调补推出,市场好评如潮,完美大步向前.7.2003年.完美公司顺利通过中国保健食品GMP认证.欧洲荷兰HACCP食品安全

控制体系认证、欧洲瑞士SGS的ISO9001:1996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2000国际环境体系认证等权威认证,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一年内拿下四个国际认证的企业.同年又通过穆斯林清真食品认证,证明完美生产原材料无任何动物成分同年作为中山市唯一入选企业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精品展示中心展示,并成为“两会”期间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唯一推荐的保健食品.8.2004年底,完美培训基地----五星级金钻酒店投入使用,是中国直销企业唯一拥有

自己的五星级酒店的企业.同年,占地60亩,投资一千万万美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正式启用,是目前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物流中心,广东第一.全国最好的九家之一.同年九月.占地318亩.一期投资三千万万美金的扬州分厂正式破士动工.9.2005年初,经国家商务部批准,中,山市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完美(中

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同年底,完美总部从马来西亚迁到中国.同年6月,完美组织1500名名高级经销商出访西欧,创中国建国以来出访最大的商务考察团.10.2006年9月,完美公司被中国食品安全年会评为“全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在2006年世界经理人年会上又荣获中国年度品牌大奖(直销类)第一名及“中国100

百佳雇主”荣誉称号,与工商银行.中国人寿.海尔.联想.宝钢.国航等企业并列前十名.三企业理念:(25分.每空0.5分)

1.完美标志认识:完美标志以一个抽象的英文字母P为主题,设计时隐藏P的左边,比喻完美事业与众不同,卓尔不群,此外,P的弧形部分也突出格局,象征突破和隐喻人的潜能无限,而完美事业正是提供这种潜能的机会 ,右下角的圆点比喻目标,象征每个人都梦想追求的目标,即拥有完美的人生。标志中的红色代表热情与朝气蓬勃,白色则代表公正与平等.2.完美经营理念:建立完美事业、拥有完美人生,守法经营、规模经营、永续经营,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3.完美核心价值:关怀、分享、诚信、责任感。品质、服务、4.完美的使命感:帮助更多人得到健康、帮助更多人成功、为国家建立和谐社会作贡献。

5.企业的宏愿:提供助人开创完美人生的创业机会.而成为世界一流的直销公司。

6.认识公司三位领导:(三驾马车----完美的核心竞争力)

古润金董事长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裔,家中有九兄妹,自幼家贫,靠卖报纸读完小学,他为人慈善仁爱,眼光敏锐,善于宏观全局,决策果断,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他先后从事过保险,在马来西亚保险界个人业绩第一!后又从保险业转行到直销行业,在直销行业也做到了顶尖人士,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诚信务实,他从一无所有到今天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和马来西亚嘉沙特拉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该企业承建了世界最高建筑.马来西亚吉隆坡标志性建筑双子星塔),因他的突出贡献,被马来西亚国王授予皇室拿督.太平绅士荣誉称号.许国伟副董事长是新加坡华裔.富商之子,为人豁达开朗.积极乐观,处事周密细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企业领导人,毕业后,他一个名牌大学的抢手货没有进大企业,而是在众人嘲讽与质疑

进入到直销行业,靠卖洗衣粉做到了千万富翁,验证了自己的选择.胡瑞连总裁,是马来西亚华裔,营销界知名人士,拥有丰富的市场营销及培训经验 ,处事精明干练,极富市场开拓能力,为人谦和有礼,极具亲和力,曾在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印尼等国拥有庞大的营销队伍,仙妮蕾得企业在马来西亚业绩98%都是他的队伍创造

四、完美荣誉/荣耀:(国内/直销界中唯一/独有/第一)(10分,每空0.5分)

一.全国唯一一家一年内拿下四个国际权威认证的企业。

二.直销企业中唯一一家拥有自己的五星级酒店和物流中心的企业

三.中国第一家要在中国捐建100所所希望小学的企业.四.中国保健品行业和直销行业唯一入选“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联盟小组”成员.五..创业十年企业销售量增长一万倍倍.成长/发展速度行业第一.国内罕见.六.06年完美在人民大会堂被全国安全食品年会评为“食品安全十强企业”

七.中国四大直销公司唯一一家九十年代成立/成长起来的企业,并在2006年世界经理人年会中被评选为中国年度品牌大奖(直销类)第一名及中国家100最佳雇主前十名.八.组织了中国建国以来由企业派出访问西欧最大商务考察团(1500钻石).九.2006年完美董事长古润金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慈善”人物.行业唯一入选人物

十.2007年获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办的‘‘最具潜质品牌企业奖2007(大中华区)是入选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国大陆保健食品和直销行业内的企业..完美其它相关重要知识:

1.完美公司的两大核心竞争力:

1、三个领导——三驾马车的完美组合,2、有一大批从事直销10年又对公司忠心耿陈耿的伙伴。

2.企业目标总结:过去历尽风雨、脱颖而出,现在: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未来:全

球完美、百年完美“。

3.完美”三个不变”承诺: 1.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的理念没有改变.为完美业务员提供事业发展机会的理念也没有改变.坚持在中国长远投资发展的理念更没用改变。

五.问答题:(6分.每题1分,第五题2分)

一.完美的四大口号是什么?

答:完美事业、完美人生;完美中国、中国完美

我有完美、走遍天下;百年完美、全球完美。

二.完美公司总机电话?业务传真? 云南分公司总机?各是多少?

0760-870***0871-3116508

三.完美计划捐建多少家希望小学?截止2007年6月已设立多少家?云南有几家?位于?100家,55家,2所,云南普洱市江城县嘉禾乡,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乡

四.母亲水窖活动开始于哪年,哪些单位组织举办?完美已投入多少钱?多少钱可捐一口 2000年全国妇联、北京市政府、中国中央电视台,1300万,1000元。

五.完美从哪年开始举办义务献血,已成功举办几届”百城千店万人献血活动”,总参加人数达多少人次,累计献血多少万毫升?意味着可以拯救多少的的性命?

1999年,三届,7万人次,1500万毫升,上万人

二讲述公司创业经典故事及其寓意(6分,每题1.5分)(请口述)

1.骑自行车创业

2.许总与伙伴同吃快餐创业故事.:

3.25元奖金发放

4.对2人讲与对面200人会场的诱惑

完美奖励制度考核试题

第二篇:公司背景

一、背景介绍

(一)木果果木的品牌情况

广州市果果服饰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以开发设计为龙头、集设计、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为一体的服装企业。其中,木果果木品牌创立于2003年,是广州果果服饰有限公司旗下休闲装品牌。

“走进我的奇异世界”,木果果木是中国设计师原创品牌,也是中国服装设计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品牌,是针对15岁到25岁青年人精心打造的个性化服饰品牌,在产品研发和形象设计方面非常注重年轻人的穿着体验和认同感,满足青春活力性格迥异的年青人群,尽量帮助每个年轻人完成各自形象及自我风格的确立,传达年青人的自我主张和生活态度。

另外,木果果木产品分为针织,梭织,毛织及牛仔三大类。男女装兼具。每一季度还相应推出多款背包、腰带、帽子、围巾、鞋等副产品。

木果果木品牌市场定位明确,发展迅速,销售网络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并进军国际市场,韩国、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区均有合作伙伴。颇具时尚感的设计深受年轻族群的喜爱,在全国各地已经拥有近五百家专卖店。目前公司还拥有另一品牌服饰:40°,是二线品牌。

公司成立至今,经过“果果”人的不断辛勤耕耘,开拓奋进,创造出了“果果”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秉承“追求卓越,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及“以人为本,忠诚敬业,团结拼搏,乐于工作”的优秀企业文化内涵,为个人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和舞台,让员工体会到一种归属感,形成了较强的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营销策划的目的木果果木的产品面向的是15岁到25岁青年人为主要目标的消费市场,而我们大学生就是这个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此次在校园的推广活动,迎合了木果果木的宣传推广理念,既可以拓展以活跃校园时尚潮流文化为目的的新市场,又可以达到在活动中宣传木果果木时新、别具个性的品牌形象的效果,打造新一代年轻人个性展示的舞台,使木果果木成为打动新一代青年人的一线品牌。

第三篇:公司背景

公司背景:一般是指公司的发展历程,如果是用于某些特定方面的介绍还要重点写与这个特定方面相关的背景。主要有:

一、公司成立时间;

二、公司资质;三,公司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

四、公司以往参加的实际工程情况,比如参与过哪些大型工程的建设,是否发生过安全事故,是否按合同期限完工等。

管理人员: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成败兴衰。列出来写,简单介绍下就行。

创作团队:都有什么人组成,人员的能力评价,队伍的荣誉,简单介绍。

第四篇:护理学基础讲稿(范文模版)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内容是护理基础学的第二十一章:给药中的“给药原则”这一部分。

首先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学过的有关给药的前一部分内容:(PPT2)

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了“药理学”的概念,药学治疗的法规和标准,药代动力学以及药物作用的类型和给药途径等一些知识。

(PPT3)其中在药物作用的类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药物的治疗作用,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以及药物的剂量反应等相关知识,在药物的剂量反应中,我们还需要熟悉一些常见用药时间的缩写及含义:比如:AC,ac它的含义是什么?(餐前)bid,BID它的含义是什么?(一日两次)qd,od它的含义是什么?(每日一次)

(PPT4)另外,我们还一起学习了给药的几种途径:口服用药(舌下给药,颊粘膜含服),注射给药(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局部皮肤粘膜给药以及吸入给药。

最后,我们还了解了给药的管理,其中有:药物的分发系统(贮备供应系统,固定剂量供应,计算机控制分发系统等),药品保管(保管的原则:根据用药途径:“口服,注射,还是外用”、是否有毒“有毒,剧毒”以及是否为精神用药等分别分类放置。)

还有我们必须根据药品的不同性质,对药品进行妥善保管。(PPT5)这是我们上一节课学过的一些东西,这一节课我们一起 来学习:给药原则 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 掌握给药的护理行为标准,即“三查七对”原则 ? 熟悉“三查七对”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医疗事故的案例: 1.(PPT6)患者的姓名:陕西某医院的一个有经验的护士在给 患者用药的时候,她没有拿着患者的用药卡,而是看了一眼 用药卡上的名字,然后就去病房给患者用药,在路上,她突 然间就忘了患者叫什么了,但她又有点印象,所以,她也没 再返回药房查看患者的名字,直接去了病房,恰好该病房里 有一个和该患者名字很相似的病人,她呢,也就这样,一来 二去的误把这种药用在了另一个患者的身上,结果导致另一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PPT7)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呢? 在给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患者准确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当询问患者的姓名时,要问患者“您叫什么名字?”由患者

说出自己的姓名。不用“您是xxx吗?”这样的问题以避免差错,而且护理人员需要向病人解释这么做的原因。

2.(PPT8)床号:某一护理人员将两个姓名一样但床号不一样 的患者所用的药混淆,导致其中一个患者严重中风,另一患 者因用药错误而窒息死亡。(PPT9)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呢?

? 核对病人的床号也是护理给药工作过程中不可缺陷少的一步,是为进一步确保病人准确。当病人重名时,可以核对病人床号以确保病人准确。3.药物名称:

(PPT10)(1)某放射科,对病人进行消化道造影时,摄影科室的护士误将氯化钡当成硫酸钡让被检查者吞服,造成死亡。

原因: 钡餐造影剂是不溶于水的硫酸钡,因其不在体内溶解,所以也不被机体吸收,一般没有毒性。而同是钡盐的氯化钡、硝酸钡、碳酸钡、硫化钡等皆溶于水,易被吸收,以离子形式进入血液,引起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等组织过度兴奋。严重时出现室颤、心机麻痹;微细小动脉的痉挛性收缩,血压急骤升高;胃肠平滑肌肉蠕动增加,恶心呕吐、腹泻等;骨骼肌兴奋引起抽搐,最后导致麻痹性瘫痪,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PPT11)(2)某妇产科护士,三天连续两次把清洗马桶用的硝酸钠当作氯化钠给病人灌肠,造成二人死亡的恶性医疗事故。

原因:亚硝酸钠是一种剧毒性化学试剂,口服0.5克即可中

毒致死。亚硝酸盐离子进人体内,很快透过红细胞膜,使低铁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红细胞的携带氧气的功能,使重要脏器陷入严重缺氧状态,特别是脑组织、心肌的急性供氧障碍、呼吸中枢麻痹,可导致立即窒息死亡。死亡时间一般在30 分钟以内,无法抢救。

(PPT12)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呢?

? 护理人员在首次使用某种药物时,应认真核对医嘱的药物名称。? 给药时还需核对药品包装外的标签与要卡。

4.(PPT13)药物的浓度:某护士将大于正常治疗量数倍的胰岛素注入糖尿病患者静脉内,造成不可逆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PPT14)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呢?

? 1.护理人员更需注意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计算和操作准确,确保 药物浓度准确。

? 2.同时,应有另一位专业护理人员核对计算和配置结果。5.(PPT15)药物的剂量: 过大,某四个月幼儿患支气管炎,某护士将2ml氨茶碱一 次肌注,造成患儿心功能紊乱致死。

过小,用药剂量过小,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延误病情,造 成不良后果。如心力衰竭病人,不给饱和量用药,不能纠正心力衰竭,延误治疗。(PPT16)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呢?

1.护理人员更需注意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计算和操作准确,确保药物剂量准确。2.同时,应有另一位专业护理人员核对计算和配置结果

6.(PPT17)给药途径:病员,女,33岁,妊娠8月余。因头盆不称收住妇产科,于入院第22天行剖腹产术,手术顺利。因乳房胀痛,医嘱口服中药公英煎剂100毫升。护校实习护士为图省事,将中药

加入抗感染而正在静脉点滴的红霉素输液瓶内,引起严重输液反应,幸被及时发现,上报院长,院长组织技术较好的几位医师,马上抢救,经多方抢救治疗,病人痊愈出院。

(PPT18)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呢? ●当医嘱只给出药名而没有注明给药途径时,应向医生询问清楚。●如果医生选用的给药途径是非常规途径,护理人员有责任立即提醒

医生。尤其是进行注射给药时,更要核对药物适合的给药途径。⒎还有给药时间,大家都知道不管哪一种药,它都有自己的使用时间,饭前饭后或者睡前,我们只有严格按照每种药的给药时间给患者应用了,这种药才能起到它应有的效果而且不会发生什么不良后果。所以,给药时间也是我们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步骤。

(PPT19)我们通过以上这些案例知道了“七对”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保证用药准确。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七对的内容包括: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给药方法,给药时间.那么,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这“七对”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PPT20)是不是我们在备药前要认真核对,即操作前查对,接下来是在即将为患者实施给药前再次查对,即操作中查对,还有一次是在给要结束以后立即查对,即操作后查对。这三次又称为三查。

那么我们的给药原则就是:

(一)三查

(二)七对

最后,大家要简单了解给药原则的第三个

(三)维护患者的权利 通常患者的权利有: 1.被告知所用药物名称、用药目的、作用机制和潜在不良反应。2.拒绝用药而不顾及后果如何; 3.需要主页护士或医生评估其用药史,包括过敏史。4.被准确告知实验疗法的性质及一切可能的后果,并签订同意协议; 5.要求用药“七对”,保证安全用药而没有任何不适; 6.接受与药疗有关的恰当的支持性治疗 7.拒绝不必要的药物。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第五篇:基础心理学讲稿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的定义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2.基础心理学

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心理现象

对于心理现象的分类,只是为了便于研究、了解和掌握。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的,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是不存在的。心理现象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大脑不可能产生任何心理现象。拿感觉来说,人具备了眼、耳、鼻等感觉器官和大脑感觉中枢,但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取决于外部环境中的具体事物。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这种主观映象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本质上不同。客观现实是具体事物,而主观映象是精神现象。

心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心理反映带有主体的特点。例如,看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对这部电影产生不同的感受。3.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积极能动的反映 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任务等有选择地进行,人在反映中具有主动权。

人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还能根据实践的检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使反映符合客观规律,并随时纠正错误的反映。这些都表现了心理反映的能动性。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心理学概念的演变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是希腊文psyche和logos两词演变合成而来。Psyche意指“灵魂”,logos意指“知识”或“论述”等,合在一起就指研究人类灵魂的学问。

“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从古代哲学心理学过渡到现代科学心理学的漫长时间内,心理学的定义有过多次的变化。

二、心理学的起源

艾宾浩斯说过:

心理学有一个长长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也就是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一)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在远古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万物有灵论可看作是最早的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心理学思想的发展长期寓于西方哲学中,亦称之为哲学心理学。主要是用哲学观点和思辨方法研究和阐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各种理论和思想。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开设了实验心理学,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三、心理学的发展(了解)

(一)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就已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散见 于他们的论著之中。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30)的《论灵魂》一书,是世界上 最早关于人类心理方面的专著。但心理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隶属于哲学范畴而 无独立的地位。

20世纪初,冯特第一次提出了心理学的体系。但很快各个新的学派纷纷出 现,形成了十分激烈的学术之争。

(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的专著,但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这些思想散见在许 多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中国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与西方心理学 的传播有密切关系。

20世纪中国心理学十件大事。

(三)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综合化趋势

现代心理学越来越重视多视角、多维度、多方法去研究心理问题。

2、实用化趋势

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和普及是学科发展的生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3、全球化趋势

心理学家面临的问题是人类的共同问题,必须抛开传统的派别之争和理论对抗,一切围绕实际问题展开。

4、本土化趋势

每个国家的心理学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要能切实反映本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这个趋势适合每个国家的心理学发展。

二 学派的分争(见 教材)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见 教材)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优点:较真实。缺点:结果难以验证;难以精确分析;观察结果易 受无关因素影响等。

(二)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通过对其回答内容的分析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口头调查,即访谈法。书面调查,即问卷法。

(三)个案法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研究结果可能只适合个别情况,推广应用这些结果或做出更概括性的结论时,应持谨慎态度。

(四)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

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2)自然实验法

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

以记忆方法对记忆效果的影响为例。

自变量:用来引起被试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

因变量: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实验法是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自变量)的变化,来研 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因变量)。即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 行观察的方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和生殖腺,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相互支配的关系。

一、垂体腺

分为垂体前叶(垂体远部)和垂体后叶。

垂体前叶影响生长速度和生长持续的时间,并影响其他腺体的活动;垂体后叶控制着泌尿、血压,并影响着分娩和乳汁的分泌。

二、肾上腺

位于肾脏上部,由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组成。

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类固醇,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其作用是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增高、心跳加速等。肾上腺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1.反射

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不是反射。

2.反射弧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组成。3.反馈

反射弧并不是单向的神经通路,效应器的效应活动会作为新的刺激引起神经冲动,再传向神经中枢,中枢对效应活动的质量予以“评价”,这一返回传递过程称反馈。正是反馈的作用,才使得人们对刺激的反应更完整、更精确。(二)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

先天带来、不学就会的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和性反射等),对维持生命、延续种族有重要意义。

但无条件反射难以使有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有机体就形成了更高一级的条件反射。

2.经典条件反射

—— 流唾液(无条件反射)

铃声+ 肉

—— 流唾液

铃声

—— 流唾液(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意义

铃声已成为食物的信号,动物既已“认识”了铃声的信号意义,这就表明它已经有了心理活动。

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饿鼠偶尔一次碰到杠杆,便吃到食物,以后经过多次重复,减少了盲目乱碰杠杆的次数,可直接去按压杠杆而得到食物。这就在杠杆与食物间建立了一个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动物必须通过自己的某种运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三)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1.第一信号系统

由具体的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属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止渴”属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为动物和人所共有。在这种反射系统的基础上,只能形成对现实的直接反映,如感知觉及萌芽状态的思维等。2.第二信号系统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反射系统,借助于这个系统的活动,人才能间接而概括地反映现实,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传递知识和经验,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四)兴奋和抑制

中枢神经活动有两个对立统一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兴奋是神经细胞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进而引起或加强相应器官、腺体、肌肉的反应活动。

抑制是神经细胞由活动状态转向静止状态,进而压抑或减弱相应器官、腺体、肌肉的反应活动。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要一边思索,一边记笔记。这时负责智力活动的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处于兴奋状态,其它无关的大脑皮层区域则处于相对抑制状态。

神经系统的活动总是时而兴奋,时而抑制,以保证机体活动的完整和统一。

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

* 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

* 消退抑制: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

* 分化抑制: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 超限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这是保

护性抑制,避免脑细胞过度损耗。

(二)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

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当大脑皮层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

围散布。(条件反射的泛化)

兴奋或抑制的集中:扩散过程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扩散下去,而是朝着原发点回拢来。

(条件反射的分化)

(三)相互诱导

一种神经过程引起另一种相反的神经过程增强的现象。

*负诱导: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它的周围引起抑制过程。*正诱导: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抑制的时候,在它的周围引起兴奋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聚精会神看书时,对教室外有人大声喊叫会听而不闻。

这是因为进行智力活动的皮层兴奋,诱导出相应听觉中枢的抑制(负诱导)。

(四)动力定型

如果一个人较稳定地从事某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常按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这就是动力定型。动力定型形成后,一旦有关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自动出现,从而节省我们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剥夺: 无聊和焦躁不安,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成绩不理想,幻觉。

三 感觉的种类(见 教材)

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见教材)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见教材)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见教材)第五单元 知觉(见教材)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第四节 记 忆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

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等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二、记忆的种类(见教材)

三、记忆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认。* 记忆从识记开始。

* 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再现)。* 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它重现时却能确认是

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四.遗忘及遗忘规律 1.遗忘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2.艾宾浩斯对遗忘的研究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了遗忘规律。3.遗忘曲线

第二单元 表象

一、表象的定义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形象记忆)

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 * 直观形象性:

* 片断不稳定性:表象的形象不如知觉那么鲜明、完整和稳定。表象是积累感性 知识的一种形式。

* 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被放大、缩小和翻转,因此表象成了想像的素材。

* 概括性:表象的形象丢掉了事物的次要特征。表象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是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一、什么是三个记忆系统

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按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二、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

(一)瞬时记忆 1.瞬时记忆的定义

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1至几秒钟)。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图象记忆,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声象记忆。2.瞬时记忆的特点

* 编码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 容量很大但保留时间很短。

* 如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即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否则过1秒钟便会消失。

(二)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的定义

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2.短时记忆的特点 短时记忆的特点

* 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项目。

*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非语言文

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记忆。

*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正在加工的信息,可被意识到。*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定义

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2.长时记忆的特点 * 记忆容量无限。

* 记忆的编码为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有意回忆,意识不到。

* 遗忘的原因:自然衰退或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系列位置效应是干扰对记忆造成影响的典型例子。

1962年,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等,请被试按一定顺序学习这些单词,然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发现,最先学习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好,中间部分回忆成绩最差。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1、思维的定义

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2、思维的特征(1)思维的间接性

思维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认识事物的。

感觉和知觉能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但世界上还有许多不易或不能被直接感知的事物,要认识它们,只有通过思维间接地反映。

如,医生难以直接感知到病人心肌缺血,但借助心电图描记的 ST段下移和T波倒置,就能够间接地诊断出心肌缺血;人们在今天无法感知明天的天气变化,但气象学家根据各种预兆能够对未来的天气做出预测。

(2)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可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例如,树有不同的形状,人的思维不反映它们的具体形状而是反映它们的共同特征,即“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并把这种认识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进而能认识各种各样的树。

思维的概括性使人们的认识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增加了人们认识的深度。

概念的形成就是概括反映的结果。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综合是将事物的各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二)抽象与概括

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一、据思维的形态分类

* 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过程。3~4岁儿童中多见,如 搭积木的过程,但成人遇到难题时也会有此表现。*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4~7岁儿童多以直观形象为支柱;建筑师等多以表象为支柱)

* 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7岁后开始发展,到青年后期才具有发达的逻辑思维。

二、按照思维的方向分类:

* 辐合思维:聚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得出正确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当问题只

有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发生,故又称求同思 维。

* 发散思维:根据现有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的一种思维

形式。又称求异思维。

三、据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

* 再造性思维:通过学习、记忆等方式就可进行的思维活动,即只要照搬或沿 用别人的方法,就可解决问题。缺乏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一、概念的掌握 1.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以词来标示和记载。每个概念下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属性,比如“笔”有多种,但都是书写工具。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每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例如,“脊椎动物”的内涵是有生命、有脊椎,外延则包括一切有脊椎的动物。概念的内涵增加,它的外延就小了。

3.概念的等级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如“玫瑰花”是一个概念,“花”、“植物”、“生物”也是一个概念,它们处在不同的层次上。

4.概念的掌握(概念形成)

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这个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难以进行实验研究。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心理学家常用“人工概念”研究概念的形成。

说明被试抓住了这些汉字的共同特征,排除了无关因素。如沛、泳等都叫00,都用“氵”作偏旁,概念“氵”与00建立起联系就说明形成了概念。

三、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定义

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作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如掌握了英文有助于法文的学习。负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抑制作用。如汉语拼音的学习常会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2)原型启发的作用

受生活中事例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如瓦特受水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的启发而发明蒸汽机。(3)思维定势的作用

思维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正常成人的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都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思维离不开语 言。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如汉语、英语等符号系统,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社会现象,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

言语是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是心理现象,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二、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言语需要借助语言才能实现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离开了语言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只能通过表情、动作,而这样交流的内容非常有限。

语言只有发挥交际工具的功能才有存在价值,所以,语言离不开言语。

三、言语活动的形式

四、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中枢)

位于左侧大脑半球额下回,主管说话机能。

受损后的表现:说话迟钝费力,但发音器官没有毛病,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认字。(表达性失语)

2.言语听觉中枢

位于颞上回后部。

受损后的表现: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接受性失语)

3.视觉性言语中枢

位于顶、枕交界处的角回,主管阅读。

受损后的表现:能看到字词,但不理解字词的含义。(失读症)

4.书写性言语中枢

位于额中回后部,主管书写功能。

受损后的表现:其他运动功能正常,但不能写字绘画。(失写症)

第五单元 想象

一、想象

1.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2.想象与表象的区别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并没有创造出新形象,是形象记忆的过程,属于记忆范畴。

想象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具有创造性,属于思维范畴。

二、想象的种类(1)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如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睡眠时做的梦等。(2)有意想象

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

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象。例如据小说的描述,人们想象出诸葛亮的形象;建筑工人据设计图纸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 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或图示,独立地创造出形象的想象。例如,作家在头脑中构思故事情节的过程,工程师在头脑中构想新建筑的过程。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 幻想

与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人们希望的寄托。科学的幻想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例如,古人曾幻想腾云驾雾、展翅飞翔,推动后人创造了飞机。非科学的幻想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毫无实现的可能性,例如修练成仙、长生不老,这种幻想使人误入歧途。

第六节 意识和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

一、意识

意识是古老而难解的迷,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义: 从心理状态: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

从心理内容:可用语言报告的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等。从行为水平:受意愿支配的动作和活动,与自动化动作相反。

从哲学层面: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

不同角度的理解:

是一种觉知:如观察到老师刚理了头发。

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例如你可以选择性地注意,可以利用过去的经验对现在输入的信息进行最佳的判断和解释等。

是一种心理状态: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

二、无意识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常见的无意识现象: * 无意识行为:骑自行车时的自动行为。* 对刺激的无意识:“视而不见”现象。

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研究

无意识包括大量被社会道德、伦理所不容许的观念、愿望、想法等。如果将人类的心理活动比作一座冰山,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大部分的心理活动属于无意识,就像埋在水下的冰山大部。

四、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 1.三种脑电波

α波: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 8~13 赫兹;波幅稍大。β波: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14~30 赫兹;波幅较小。△波:大脑处于睡眠状态;频率更低;波幅更大。2.睡眠两大时期

非快速眼动睡眠时期:分4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时期:

睡眠周期通常为90分钟,每晚重复几次。随着睡眠进行,深度睡眠时间越来越短,而快速动眼睡眠时间逐渐加长。

第三、四阶段通常被叫做慢波睡眠,几乎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否则的话,就预示着身体或心理功能的失调。

(二)梦

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梦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三)催眠

1、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1)主动性反应减低:被催眠者不主动进行各种活动,而是按催眠师的暗示去

活动。

(2)暗示性增高:个体一旦进入催眠状态后,其暗示性就大大增高。例如,催

眠师暗示个体胳膊僵直,其胳膊就会变得像木条一样僵硬。

(3)知觉扭曲与幻觉:在催眠师的诱导下,个体会将一种物体说成是另一物体,或歪曲物体属性如甜东西尝起来是酸的。被催眠者还会出现幻觉,如果催眠师暗示在他面前有个人,他就会真的认为有个人在他面前。

(4)注意趋窄:当催眠师暗示周围声音均听不见而只能听见催眠师的声音,被

催眠者就会听不见周围的其他声音。

(5)催眠中的角色扮演:如果催眠师暗示个体是一个小孩,他就真的像变成小

孩一样,在言语、行为上表现出小孩的特点。

(6)旧记忆还原现象:进入催眠状态后,如果催眠师询问个体在清醒时记不得 的经历过的事情,他能清楚地讲述出来。

(7)催眠中经验失忆:指催眠师暗示个体在被催眠期间什么也没有发生,则其

在事后就会报告说自己什么也记不得了。

2、催眠的应用

* 心理治疗方面:改变错误的认知方式等。* 医学方面:控制疼痛、安慰剂效应等。* 犯罪侦破方面:测慌仪的应用等。

* 运动员训练方面:自我诱导、心像训练等。

(四)白日梦和幻想

1、什么是白日梦和幻想

白日梦和幻想是意识的自发漂移,通常表现为漫无目的的遐想。白日梦程度严重,就成了幻想。

2、白日梦和幻想的内容

成功和失败;攻击和敌意;性幻想或浪漫奇遇;内疚。

第二单元 注意

一 注意的定义

一、定义

是心理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性质

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伴随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二 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无意注意。

强度大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自己感兴趣的刺激易引起无意注意。2.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3.随意后注意

一种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有意后注意,它一般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广度(注意的范围)

同一时间内,认知主体能清楚地注意到的认知对象的数量为注意广度。

二、注意稳定性

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但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或减弱,这种现象叫注意起伏(注意动摇)。

*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 * 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 * 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 * 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

与注意稳定相反的是注意分散(分心)。

注意分散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三、注意转移

在新的需求下,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优良的注意品质)

注意分散是无意识地、被动地离开了注意的对象。(不良的注意品质)

四、注意分配

1.注意分配(一心二用)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2.进行注意分配的条件

(1)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是非常熟练甚至已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2)所从事的活动之间应有内在的联系,但不能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

第七节 需要和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

一、需要

(一)需要的定义

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种类

1、据需要的起源

自然需要包括饮食、睡眠、配偶等需要,对维持生命、延续种族有重要意义。

社会需要是人特有的、通过学习得来的,包括交往、成就、赞美、求知等的需要,对维系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2、据需要的对象

物质需要指向物质产品,例如对生活用品、学习条件、交通和医疗的需要等。

精神需要指向各种精神产品,例如对文学艺术的需要,欣赏美的需要,阅读报刊杂志及看电影、电视的需要等。

* 激发功能:动机使人产生某种活动,如择食、择饮是由饥、渴的动机激发的。* 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人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动

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

* 维持和调整功能:活动开始后,人们是否坚持这种活动,同样受动机的支配

和调节。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1.动机的基础:需要 2.动机的外部原因:诱因

除了内部因素,有时外部刺激也会引起动机,从而激起某种行为。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称为诱因。

3、行为产生的基本心理模式

个体的行为是由动机直接导致的,而动机可以主要由个体的需要所驱动,也可以主要由诱因所推动。一般情况下,动机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同一行为可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

(四)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

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动机为主导动机;居于从属地位、发挥辅助作用的动机是辅助动机。

(五)动机与效果

好的动机产生积极效果,不良动机产生消极效果。

(六)动机的分类 1.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由个体生理需要驱动而产生的动机,又叫驱力或内驱力,如吃饭、穿

衣、性欲等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如成就动机、权力动

机、兴趣、爱好等。2.据动机的意识水平

有意识动机: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目的的动机。无意识动机:没有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的动机。3.据动机来源

内部动机: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如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外部动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如为得到家长的奖励。

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 一 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基本需要(五种/七种)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求知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缺失性需要由缺乏引起,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如果得到满足,紧张就减弱。

生长性需要是为了不断地获得新的满足,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更多的发挥,得到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

在有些人身上存在层次颠倒的现象。二 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1.反映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也反映了需要和行为之间的关 系。

2.将人的一切需要(包括社会需要)都看成是与生俱来的潜能决定的,忽视了 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一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一)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二)情绪情感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1.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主体 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感觉、知觉和思

维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

2.从人的外部表现可观察到情绪变化,但观察不到认知活动过程。3.情绪情感会引起生理变化,但认知活动不会引起生理变化。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人们把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叫做感情。

为了区别出感情发生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人们采用了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即脑的活动过程。情感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

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等,代表 的是感情的内容。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3)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

3.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1)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2)情感通过情绪表达出来。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婴儿通过情绪反应与成人交流,以便得到抚爱。

人们用微笑表示友好,用示威表示反对。成人通过观察别人的情绪状态,以决定自己的对策,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

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二)动机功能

人们在积极情绪状态下干某项工作的干劲大;消极情绪状态下则相反。

情绪情感可放大和增强内驱力提供的信号,更有力地激发有机体的行动,如缺水不一定使人产生喝水的行为,对缺水的恐惧可促使人饮水。

(三)组织功能

情绪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 积极的情绪情感对活动起协调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情感对活动起瓦解破坏作 用。

* 愉快情绪状态下,易记住带愉快色彩的材料。*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态度和善,乐于助人,反之则相反。

(四)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其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如微笑表示友好,点头表示同意等。

表情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手段,在信息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

一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1、基本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观点相似的情绪理论,后人称之为詹姆斯—兰格理论。

2、基本观点

 詹姆斯提出,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对这些变化(如内脏器官、骨骼肌活动等)的知觉便产生情绪。

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加强,血管舒张,个体就会产生愉快情绪;如果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就会产生恐怖情绪。

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作情绪的外周理论。

二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1、基本情况

坎农在质疑情绪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情绪理论,后经弟子巴德的实验验证而得以完善和发展,故后人称这一情绪理论为坎农—巴德情绪理论,又称情绪的丘脑理论。

2、坎农对情绪学说的主要批评

(1)内脏器官活动同样的变化可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2)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机体的生理变化较缓慢,难以说明情绪瞬息多变的

事实。

(3)药物(如肾上腺素)能引起和某种情绪反应相同的身体变化,却不能产生

真正的情绪体验。

(4)情绪与生理状态有关,但不意味着没有明显生理信号就不能产生情绪,如

脊髓横断性损伤的动物。

3、理论模型

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丘脑。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丘脑,在丘脑加工信息并产生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生理变化。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三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1、基本情况 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1、个体必须感到高度的生理唤醒。

2、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2、理论解释与模型

情绪既来自对机体的生理变化的感知,也来自对导致这些生理变化的情境的评价。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四、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把情绪看作动机,他认为,内驱力在放大媒介的配合下才能成为强大动机,这种媒介就是情绪。情绪比内驱力灵活,可脱离内驱力独立地起动机作用。

伊扎德提出,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骼肌的分化及情绪的分化是平行的。情绪的分化是进化的产物。

第三单元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

情绪情感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主客体关系的两极性导致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每种情感都可找到与它相对立的情感。

一、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情感的固有特征可从4个维度进行度量:动力性、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这4个维度都有对立的两极。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见教材)

第五单元 意志 意志的概念

1、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人们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行动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为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目的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二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1)准备阶段

权衡行动动机,确定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并做出行动决定。如某学生想买电脑,他就要考虑是否有必要买,买什么电脑,通过什么途径买电脑并最终做出买电脑的决定。

但有时要达到的目的有多个,它们之间会发生冲突。意志行动常表现为趋向或回避某目标,根据意志行动的这一特点把心理冲突分成四类: * 双趋冲突 * 双避冲突 * 趋避冲突

* 多重趋避冲突(2)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强弱表现在两方面:既要坚定执行既定计划,又要制止不利于达到目的的动机和行动。在此阶段,还要反复修改行动方案,包括审定自己的目标,检查行动方法和手段。3。意志品质

第九节 人格

第一单元 人格概述

中文人格一词来自日文,日文人格一词来自英文personality,personality 源于拉丁文persona,本意指面具,即演戏时应剧情需要所画的脸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

把面具指义为人格包含着二层意思:

一是指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即公开的自我; 二是指个人蕴藏于内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

(内在我与外在我)

一 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二 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

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如有的人开放自然,有的人顽固自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豪爽,有的人谨慎等。整体性

人格里的各种特征并非简单堆积,而是依据一定的内容、秩序与规则有机组合起来的动力系统。人格的有机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调控得当时,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就呈现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出现各 种心理冲突,严重时导致“人格分裂”。

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在,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偶尔表现出的一时的心理特性不是人格特征。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的一致性,例如性格外向的人,不仅在家中非常活跃,在班级里也表现得积极主动,不仅大学四年如此,即使毕业后若干年,这个特质依旧不变。功能性

外界环境的刺激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一个人的行为总会打上他人格的烙印。面对挫折,有志者在失败的废墟上重建人生的辉煌;怯懦的人一蹶不振。(性格决定命运)。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人的心理包括他的人格是大脑的功能,人格的形成要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基础;一个人的人格必然还会反映出他生活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的特点和所受教育的影响。

第二单元 能力

一 能力概述 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主要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能力是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2.能力、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⑴ 知识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⑵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⑶ 关系: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能力可反映掌握知识的活动效率,学同样的东西,有的人快,有的人慢,表现出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能力和技能都在活动中体现,但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如打字的技能;而能力体现在如何获得这些技能。

能力包括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知识和技能不等于能力,只有可以广泛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可以转化成能力,如掌握了乒乓球技能后,如果可很快学会羽毛球,那么他的运动能力很强。

有的人掌握很多知识,但知识不能用到生活中去,不能迁移,表现为“高分低能”。

* “第十名现象”

* 许多学业优异的学生找不到工作(缺乏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等)

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和技能,能力又能影响知识和技能获得的速度。

不能用知识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能力。

4.能力的分类

⑴ 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

能力: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心理条件。

才能:指多种能力的结合。一个有当教师才能的人,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流畅的

语言表达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天才:能力的独特结合,是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的结合,使人可以独立地、创造

性地完成一些复杂的活动。(2)按能力的结构

一般能力:在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

等,即智力。

特殊能力:出现在某些专业性的活动中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

力等。

两者的关系:特殊能力是在一般能力中得到充分发展的某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的系统;一般能力是在种种特殊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智力。

(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

认知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即智力。操作能力: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是从事社会交往的能力,如与人沟通的言语交往和言语感染力、组织

管理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4)按创造程度

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而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能力。再造能力:是指遵循现成的模式或程序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二 能力理论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1904年,英国)

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一般因素(g)和某特殊因素(s)。g因素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一个人在各种测验结果上所表现出来的正相关,是由于它们含有共同的g因素;而它们之间又不完全相同,是由于每个测验包含不同的s因素。g因素就是智力。

2.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美国)

能力由七种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构成: 数字计算能力——数字速度与正确性 词的流畅性 ——语词联想速度与正确 语词理解能力——对字词的理解

机械记忆能力——对字词、数字和字母的记忆 推理能力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空间知觉能力——运用感官及知觉经验以正确判断空间方

向及关系的能力

知觉速度 ——迅速而正确地观察和辨别事物的能力

并以此七种因素构造了基本心理能力测验。但他的这种设计最终被实验结果(包括他自己的)所推翻。

作相关系数的计算:r计-词=0.46,r计-言=0.38,r计-记=0.18,r言-词=0.51,r言-记=0.39,r言-推=0.54。说明这七种原始能力间有较高相关。3.吉尔福特的智力结 构理论(美国)

智力是思考的表现,而思考包括思考的内容、操作及产物三个心理维度。(1)思维内容

图形类:如图形、形状或具体的东西等。

符号类:如标志、字母、数字、电话号码等。语义类:如“树”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和概念。行为类:那些非语言信息。(2)思维操作

认知:对事物的了解和发现。记忆:保持已有认识的信息。

聚敛思维:将全部信息引向最合理的答案。发散思维:沿多种方向去思考和探索。评价:做出定论。(3)思维产物

单元:信息最简单的组织方式,指一个图形、一个符号等。类别:按一般特性进行分类的能力。关系:事物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系统:按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事物系统。

转换:从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转换到另一个事物。蕴含:寓意。

吉尔福特认为,进行智力操作时,可得出5(操作)×4(内容)×6(产物)=120 种组合。

智力由这120个智力因素组成,每种因素都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智力活动。

第三单元 气质

一 气质的概述

(一)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如有的人心情急躁,易发脾气,不三思而后行;有的人冷静沉着,不轻易动肝火,遇事总要三思;有的人行动缓慢,语言缓慢乏力;有的人行动敏捷,语言流畅。这些体现出人气质特征的不同。

(二)气质类型学说

 体液说

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一个人身上哪种液体的比例较大,他就具有和这种液体相对应的气质类型。血液----多血质 粘液----粘液质 黄胆汁----胆汁质 黑胆汁----抑郁质

希波克拉底关于四种气质类型的学说,一直沿用至今。但限于当时的条件,他用四种体液来解释气质类型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认为,不同体型的人有不同的气质。矮胖型的人,外向而容易动感情;瘦长型的人,内向而孤僻;强壮型的人介于两者之间。

血型说

古川竹二据血型把气质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A型气质:内向、保守、多疑、焦虑、缺乏果断性、易灰心 B型气质:外向、善交际、感觉灵敏、轻诺言、好管闲事 O型气质:胆大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坚强、积极进取 AB型气质:兼有A型和B型的特征

但许多学者认为,这种理论没有多少科学根据。生活中气质相同而血型不同的人或血型相同而气质不同的人并不少见。

激素说

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在血中浓度极低,对生理和心理活动有重大影响。

伯曼把人分为:甲状腺型、垂体型、肾上腺型、性腺型,并认为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气质特点。(1)甲状腺型:

甲状腺分泌增多者精神饱满、不易疲劳、知觉敏锐、意志坚强、易动感情甚至感情迸发;甲状腺分泌减少者可能发生痴呆。(2)脑垂体型

脑垂体分泌增多者性情强硬、有自制力、喜欢思考、骨骼粗大、皮肤甚厚、早熟、生殖器发达。

脑垂体分泌减少者身材短小、脂肪多、肌肉萎弱、皮肤干燥、思想迟钝、缺乏自制力。

(垂体病变可累及性腺、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等)。(3)肾上腺型

肾上腺分泌增多者雄伟有力、精神健旺、皮肤深黑而干燥、毛发浓密、专横、好斗。肾上腺分泌减少者体力衰弱、反应迟缓。(4)性腺型

性腺分泌增多者常感不安、好色、具有攻击性。性腺分泌减少者则性的特征不显现,易同性恋,进攻行为少。

科学研究表明:激素对人的气质确有影响。例如,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发怒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但各内分泌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能简单地强调一、二个内分泌腺的作用;也不能孤立片面地强调激素对气质的作用,因为神经系统控制着内分泌腺的活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影响气质活动。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1、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基本过程,每个基本过程都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

神经活动的强度:神经细胞能接受的刺激的强弱程度

神经活动的平衡性:指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相对关系,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不平衡又有兴奋占优势和抑制占优势两种情况。

神经活动的灵活性:指兴奋与抑制过程更迭的速率,有灵活和不灵活之分。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巴甫洛夫指出,两种基本过程的三个特性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从理论上讲有12种,但有些在生活中不存在。最后确定了四种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与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但真正属于 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不太多,大多数人为中间型或混合型。

3、气质的特性 ⑴感受性和耐受性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耐受性是指神经系统能忍受外界刺激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感受性低的人,很强的刺激才能感觉到,因而耐受性高。(2)反应的敏捷性

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外在表现,即反应的快慢,动作、言语、思维、记忆、注意转移的速度等都反映了敏捷性。(3)可塑性

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可塑程度,它也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4)情绪的兴奋性

指情绪表现的强弱程度,是神经过程平衡性的表现。有的人情绪兴奋性高而抑制能力低,有的人则相反。

如少年期兴奋强而抑制弱,表现出好动、敏捷、热情、急躁等特点;壮年期兴奋与抑制平衡,表现为坚毅、机智、活泼、深刻;老年期兴奋弱而抑制强,表现为沉着、安静、坚定、冷淡、迟缓。(5)指向性 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常指向于外还是常指向于内,常指向于外者为外向,常指向于内者为内向。

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1)胆汁质

胆汁质神经过程特征是强但不平衡。

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能忍受强刺激,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2)多血质

多血质神经过程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

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和注意转移的速度都较快,行为外向;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善交际,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

《水浒传》中的浪子燕青

(3)粘液质

黏液质神经过程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

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实,循规蹈矩;注意力易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水浒传》中的林冲

(4)抑郁质

神经过程特点是弱,兴奋过程更弱。

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别人没注意到的事他能注意得到;胆小,孤僻,情绪兴奋性弱,寡欢,爱独处,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反应明显。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第四单元 性格

一、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对性格定义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1)人对现实的态度就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不对各种有关事物产生一定的看法,作出一定的选择,采取一定的行为方式,这个过程就是性格的表现。例如,“守株待兔”反映了一个人懒惰、愚顽的性格特点。

(2)性格有个别差异,但性格又是较稳定的,那种偶然的表现不能构成人的性格特征。例如,一个人偶然表现出胆怯,不能认为这个人具有怯懦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性格必须是经常出现的、习惯化的、从本质上最能代表一个人个性特征的那些态度和行为特征。(2)性格有个别差异,但性格又是较稳定的,那种偶然的表现不能构成人的性格特征。例如,一个人偶然表现出胆怯,不能认为这个人具有怯懦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性格必须是经常出现的、习惯化的、从本质上最能代表一个人个性特征的那些态度和行为特征。

(3)性格是个性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 性格是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受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的评判,有好坏之分。

* 性格对其他个性心理特征具有重要影响。性格的发展规定了能力和气质的发展,影响着能力和气质的表现。“勤能补拙”就说明性格对能力有巨大作用。

二、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静态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

即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学习和工作、对自己的态度特征。积极的表现为:爱祖国,爱集体,乐于助人,诚恳,正直,认真细心,谦虚谨慎,自强自尊,勇于自我批评。消极的表现为:不关心社会与集体,没有社会公德,为人冷漠、自私、虚伪,马虎粗心,拈轻怕重,骄傲自大,自自以为是等。(2)性格的意志特征

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节的特征。

良好的意志特征是行动有计划,独立自主,不受别人左右,果断,勇敢,有毅力,自制力强等。

不良的意志特征是鼠目寸光,盲目性强,随大流,易受暗示,固执己见,任性等。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指情绪对一个人活动的影响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良好的情绪特征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常处于积极乐观的心境状态。

不良的情绪特征是事无大小都易引起情绪反应,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差,情绪波动,心境易消极悲观。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指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中的性格特征。感知方面:有的人观察敏锐,有的人观察迟钝 思维方面:有人善于分析抽象,有人善于综合概括 记忆方面:有的人过目成诵,有的人需反复记忆 想象方面:有的人想象丰富,有的人想象贫乏

2、性格的动态结构特征

* 各种性格特征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 性格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场合,有时以某个侧面表现出来,有时又以另一个侧面表现出来。* 性格具有可塑性。

3、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 气质是先天的,主要体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性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 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 气质不涉及社会评价,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社会评价,有好坏善恶之分。

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1、本我

包括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只求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是“原始的人”。

2、超我

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将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内化而来,主要是监督、批判、管束自己的行为,它遵循“道德原则”,追求完美,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是“道德的人”。

3、自我

是自己可意识到的部分,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调节作用,一方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它遵循“现实原则”,是“现实的人”。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维持平衡,心理就正常;失去平衡,导致心理失常。

二、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容格认为,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可以指向内部,也可以指向外部,指向内部叫内向;指向外部叫外向,每个人都有内向和外向两种特征;根据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占优势,可将人格分为内向型的和外向型的。

三、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 人格五因素模型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认为,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位。奥尔波特将许多人共有的特质和只属于某个人的特质区分开,即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

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如中华民族的勤劳、法兰西民族的浪漫等。

2、个人特质

是个人所独有的特质,代表个体间的人格差异。依照在生活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奥尔波特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慧、内向、抑郁等是她的中心特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 次要特质:不太重要的特质,这些特质除了他亲近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

如一个人在外面很粗鲁,但在母亲面前很顺从,顺从为其次要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共同特质与个别特质

共同特质是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的成员所具有的特质;个别特质是某个人所具有的特质。

(2)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卡特尔还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能够观察得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因素,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如乐群性是根源特质,一个人身上乐群性的量影响他的各个方面,如朋友的多寡、与什么人交朋友、交往的技能等。乐群性这一特质的外部表现是表面特质。每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一种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表面特质。

再如大胆、独立和坚韧等是表面特质,其共同的根源特质是独立性。

3、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内外倾----内、外倾的差异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精神质----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据这一模型编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测定人格维度的自陈量表。该量表包括四个量表:E(内外倾量表),N(情绪稳定性量表),P(精神质量表),L(效度量表)。

4、人格五因素模型

传统上有临床的、相关的和实验的人格研究取向。这些取向的共同目标是构建—个可描述和解释人格特点的人格模型。从弗洛伊德到卡特尔,他们的理论所包括的因素数量和性质很不同,一致性很小,未取得共识。但近十年来,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被许多研究证实,被心理学家认为是人格结构的最好模型。

人格结构中的五个因素后来被称为“大五”,强调该人格模型中每一维度的 广泛性。这五个维度因素是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

(A)和认真性(C)。

根据五个特质的起始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人格的海洋。

五因素模型表明,个体之间的差异有望从五个人格因素上加以说明,此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下载业务员基础讲稿1——公司背景(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业务员基础讲稿1——公司背景(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础团课讲稿

    一、共青团的性质:1、为什么说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共青团作为我国群众团体之一,它在政治上、组织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公司背景介绍

    公司背景介绍: 蓝田股份做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 1996 年 6 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其 1996 年至今的每股收益分别达到了 0.61 元、 0.64......

    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

    公司市场营销经理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树立公司的形象,促进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发展,以及加强对市场营销经理的有效管理,特制订以下管理规定。 第一章 出勤制度 一、全体市场营......

    业务员岗位职责-公司业务员岗位职责(★)

    业务员岗位职责-公司业务员岗位职责 业务员岗位职责 公司业务员岗位职责 1.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销售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 积极完成规定或承诺的销售......

    2011公司业务员工作计划

    在公司做业务员,也是自己的无奈之举,谁都知道业务员都是跑业务的,风吹日晒,非常的累,可是现实情况又要去你必须要去做好这一工作,因为要生活就必须去努力工作,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2011公司业务员工作计划

    在公司做业务员,也是自己的无奈之举,谁都知道业务员都是跑业务的,风吹日晒,非常的累,可是现实情况又要去你必须要去做好这一工作,因为要生活就必须去努力工作,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

    浙江丽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 一. 上下班工作时间及工作事项 1. 上下班:每天早上9:00上班,17:00下班。出勤以考核为准。 2. 上班时严守自己的岗位不得与其他同......

    公司业务员求职信

    尊敬的人事部总监, 您好!很高兴地在网上得知你们的招聘广告,我写此信应聘贵公司业务人员。 我是xx学院商务英语的毕业生,即将到社会找一份工作,并随时可以到岗。在校期间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