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亲爱的安德烈》
论《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的35封家书,包含了母子亲情、家国天下、代沟和中西文化差异。读过这本书已经很久了,这本书是一个好朋友高三那年去香港带给我的,还有一本是《目送》,还有些别的礼物。因为是从香港带回来的书,字都是繁体字,看起来有些慢。大一军训时我看完了这本书,给我许多感触,也流过不少泪,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本书中没有泪点,但是和我本身的经历结合起来,我爱这本书,也在我的日记本上写过不少封信的读后感。龙应台,是个很有特色的女作家,她的具体资料就可以用我们这门课程的知识去网上检索了,在这里就不多做交代了。安德烈14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中国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几年后,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身高一米八四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龙应台感到,在她和儿子之间已经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的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龙应台觉得: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和交流,就有了这本书。
自从初中有了手机,我就很少写信,到现在为止的唯一三封信,两封是初中时回信给上大学的表姐,一封是初中母亲节老师发了信封让写给母亲的信统一寄。寄给妈妈的那封信这个暑假回去才看过一遍,基本什么都没写,只有一句母亲节快乐,可是我妈把它保存的完好无缺。从小就上的私立学校,环境比较好,有的时候一个月才回一次家,爸妈都太忙,所以小的时候对于父母好像还没有老师亲热,但是心里知道他们都是疼我的,可是表现不出来。小的时候别人叫我大小姐,脾气很坏而且很犟,也和妈妈生过不少气,还好长大了,有改过来。20岁的我和20岁的安德烈有些地方真的很像。安德烈是一个这个时代西方典型的大男孩。他有一颗狂傲不羁但又真切的爱着自己祖国的心;他是一个有着优越的家庭背景但又不乏善良的青年;他更有现代青年所共有的迷茫和玩世不恭心态;想独自闯荡却摆脱不了母亲的唠叨;喜爱流行文化,却也歆享在古老的街道穿行,独自坐下来喝一杯咖啡,看一本书,消磨一个下午;在意自己的穿着,关心最新潮流,与朋友谈天,到深夜不归;会以为大人不想了解自己,其实是自己根本就没有打开过那扇交流的门;会调侃地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也会忽然就一本正经地和长辈讨论伦理道德;有着很强的正义感,却对自己的不作为而心生愧疚;会觉得年老离自己还很遥远,却突然发现初中同学都结婚了,原来朝九晚五的生活就在下一个拐角。在信里安德烈给龙应台说:“我已经相信,我现在以及将来都会是一个“很平庸”的人,你会不会对我失望?”。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我是一位母亲,我的孩子问了我这样的问题,我会怎么回答他?怎么开导他?我可能有点伤心的想我的孩子是不是有点自卑?可能会说:“你怎么会平庸呢?你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或者告诉他,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平庸,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可是怎么去佐证这个说法,我也想不出来。
龙应台是这样回答安德烈的,“1972年的时候我20岁,1972年的台湾还是一个贫穷、落后、保守、边缘的社会,我的家庭式从大陆过来的难民家庭,所以也是贫穷的,艰辛的,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贫庸。我们都觉得自己很聪明,要为国家民族做大事。就是说,我们把自己看得很大很重。那么你感觉自己平庸的观念从哪儿来的?举个例子,你如果早上到学校的操场上去散步,有的人拉着一只狗去遛,有的人在那儿练习跑100米,有的人练习跑5000米,那优哉游哉遛狗的人碰到那个跑5000米的不会觉得自己平庸,因为他根本在做不同的事情;跑5000米的那个人以他的速度跑,旁边冲过一个跑100米的人,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平庸,因为他们的目标不一样。平庸与否,其实完全要看你把目标设定在哪个轨道上。”。
安德烈说:“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与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权利!对,这就是你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别人’!”。其实父母应该都是这样的,一边管教你,一边说给你自由。就和我妈一样,非要我毕业了以后回家工作,但马上又说“我不管你,你爱干嘛干嘛去。”,或者说“你以后在哪里我不管你,反正我不和你去别的地方,我的朋友,我的事业都在这,我才不和你走。”这时候
我只有“呵呵”了。
龙应台说:“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而安德烈致龙应台信中却说:“你——身为母亲——能不能理解、受不受得了欧洲十八岁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能,我就老老实实地告诉你:没错,青春岁月,我们的生活信条就是俗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只有伪君子假道学才会否定这个哲学。”。龙应台看到后,迅速给安德烈回电邮道:“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安德烈却轻描淡写地回电邮说:“能不能拜托你,不要只跟我谈知识分子的大问题?生活里还有最凡俗的快乐:‘性、药、摇滚乐’当然是一个隐喻。我想表达的是,生命有很多种乐趣,所谓‘药’,可以是酒精,可以是足球或者任何该你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摇滚乐’不仅只是音乐,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品位的总体概念,一种自我解放,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不可知的敢于探索,对人与人关系的联系加深„„”。
如果我和我妈说青春就是“性、药、摇滚乐”,我妈不打断我的腿,这就是中西方小孩的差异,但是生活在中国,我可以接受我现在所受到的管教与教育,毕竟国情是不同的,而且受到的教育不同,我们的思想也是不同的。
很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看,看看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人会被这本书里的文字触动。我也愿意把我书借给大家分享,但是我把书借给了一位同学,他把书弄丢了。我也苦苦在网上找了很多遍港版的《亲爱的安德烈》可是都没有。
这本书给读者很多东西,教会我们处理好亲情、认识家国、代沟的处理、中西文化差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写信比发短信好用!以后不是很急的事情就写信吧,可以给人留点念想。最后,“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也许有些晚了。
第二篇: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十几岁的时候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用了一天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我读到母亲对儿子说:“十八岁时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但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和态度,是无法补课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是一种知识范围,不是一种内在涵养。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个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保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花的植物” 时,我有种窃喜,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惶恐于自己健忘的记忆和匮乏的知识中,因为我再也记不清一首完整的古文长诗,不能明确的辨识出某个文字、音乐抑或美术作品的作者经历、时代背景、主旨含义
等等,这种紧张现在看来很可笑,因为只要有时间、我愿意,这些都是不难以补课的!一本《辞海》足以让我们记住每一个字句、弄清楚每一个事实,只是这真是我所需要担心的吗?
我所要担心的应是我有没有足够的心智去理解消化这些东西吧,因为这所有的一切最终要内化成一种温和理性、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气度,而能决定心智的唯有生活本身,于是有一对朴实的父母双亲,一个完满的家庭环境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呀!纵然给他们给不了我如何富庶的生活,但却让我体味到厅堂厨房间的岁月静好,即便琐碎的事物在我看来亦是美好无比;他们虽不曾与我深刻讨论历史哲学,却任由我自由发挥、慢慢体悟,于是我温和地接纳种种说辞,却能保留自己的思考判断。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第三篇:别了,亲爱母校
别了,亲爱母校
那年,我来到了这美丽的泸师附小,看到了泸师附小是那么的美丽,现在即将离开它,我真有点舍不得啊,自从98年进入了泸师附小,我就深深的爱是了它!它六年来教会了我许多的知识,做人的道理。
我从一年级的无知,二年级的幼稚,三年级的活泼,四年级的调皮,五年级的朦胧到了六年级这个时候的埋头苦干。这六年里,母校使我改变了许多,使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得到了丰富的食品。它是那么的美丽,使我慢慢的爱上了它。它用它的心来温暖我们,关爱我们。它永远是我们的母亲。
马上我们将离它远去,各自各奔前程。我将利用留在母校的最后一秒再望一望那高大的红樟树,再望一望那漂亮的教学楼,再望一望那绿色的主席台。母校你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
第四篇:孝亲爱老材料
兄弟睦、姐妹亲、孝敬父母守本份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xxx同志是我校推荐的孝老爱亲模范,主要事迹摘要如下:
一、兄弟睦、姐妹亲、孝敬父母守本份,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健康、关心父母生活,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带头做到“三不争”,尽心尽力,让父母省心、省力幸福地安度晚年。
二、在他成人后几十年时光里,父母与亲情一直是他心最重要宝。,在母亲身患重病、妹夫不幸去逝、舅舅、舅妈离世、自我也患肺病情况仍坚守岗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照顾家人、亲人的全部职责,在救治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重病中的亲人以真切的亲情关怀和经济支持;多年来他陪伴父母幸福生活,鼓励妹妹战胜困难,树立生活信念,教育孩子孝敬长辈与人为善,还给兄弟姐妹、困难中的亲戚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xxx同志出生于1965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二,那时,全国物资匮乏人民生活艰苦,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他在成长过程中亲身体验和目睹了父母劳作的辛苦,长大成家后,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他关心父身体健康、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担起家中长子的责任,把“三不争”作为自己和家人为人处事的信条一直坚持。一不与家人争利、二不与弱者争食、三不与愚者争论。在兄弟姐妹间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做好当儿子该做的事,不仅让父母丰衣足食,还要让父母省心省力幸福地安度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并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创建文明礼貌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自小他就很懂事,为家庭着想,不讲吃穿、常帮父母干家务活,如:盘炉子、扫火墙、搬煤、买米、买面、担水、劈柴,洗衣做饭,努力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他初中毕业本己考上高中,但为了能早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他毅然选择了去上免费的师范学校争取早日工作赚钱养家。
1986年的一天,他父亲他们一行人要到革命大渠参加清淤,他父亲感到身体不适,又不好意思请假。他就主动代替父亲去参加清淤劳动。劳动中他十分卖力,踏实肯干,得到了带队领导的赏识。午休时领导了解到他尚未就业,问他想不想工作,他爽快地说想工作。领导说可以帮助他安排工作。他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父母,父母亲想到他一个男孩子就业比较容易,他姐姐还没有工作呢!于是,父母就让他继续上学,把这个就业机会让给姐姐。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在后来的工作中不论遇到多少困难、多少烦恼,他从来没有在父母亲面前抱怨过。
他参加工作后几十年的时光里,用“三不争”作为自己处事原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从未与单位同事发生过任何纠纷,在评先、评优中由于名额少、要评选的人多,同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为了单位同事关系和谐他总是主动退出。
当家人中有什么为难事他总是第一个出头。不论父母生病,还是家人的亲戚去世,他总是跑前跑后。先是年老的母亲患病,膝关节无力无法站立、大小便失禁,他带着母亲看病、上网查资金料、买药、指导服药治疗、饮食调理。忙完本职教学工作总是匆忙回家照顾陪伴父母亲!节假日只要学校不加班、值班他就陪同父母走亲访友,陪父母去想去的亲戚、朋友家走走,带他们去看看风景、散散心,陪他们聊聊天,帮兄弟姐妹带带孩子,他很少在外面与他人娱乐,从不出入棋牌室、麻将馆和网吧等场所。
家中有什么事他总是主动行动,他体谅兄弟姊妹的难处,从不要求他们出钱,只要他们有空能来多看看父母就满意了。父母生日,他就亲自买菜到父母家为父母祝生,有时、妹妹、妹夫不好意思,要给父母送一点礼品,他都劝父母不要收。他自己主动承担起孝敬父母亲义务,承担医治费用。但他自己却非常节俭。常吃粗茶淡饭、教育孩子节约粮食,让孩子多想想农民的辛苦,想想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脱贫,还有人没解决温饱。家里的电器、家具都是结婚时置的、衣服都是旧的,一套工装也要穿七、八年,连袜子穿破了也舍不得扔掉还要补补继续穿,但他从来没觉得自己生活清苦!
他爱父母亲,他常说父母亲在自己就有一个完整的家,过年、过节到父母家与兄弟姐妹在一起享受亲人团聚就是最大的幸福!他常教育弟弟、妹妹说孝顺父母要在平时要多关心、多陪伴父母。如今,国家富了、家家都不愁吃穿了,但人老了容易感到孤独,大家要尽可多陪伴父母,让父母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
他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时,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之心关爱、帮助有困难的人。他在柯坪支教的一年中,在来回的路上经常免费捎带不同民族的陌生人;他有一次去朋友地里摘苹果回来的路上遇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在路边挡车塔车,当时路上没有公交车,他就毫不犹豫地载上老人,宁愿多绕路程将老人送到目的地。
他自己虽然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每次在公交车上他看到有老人、孕妇、抱孩子的乘客他总是主动让座。他遇到邻居家搬重东西上、下楼总喜欢搭把手。他敬老、睦邻的事迹感动着他的亲人、同事、邻里,他是当之无愧的孝亲、敬老道德模范。
第五篇:亲爱作文400字
亲爱作文400字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爱作文400字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作文400字 篇1今天是母亲节,今天我要说:“妈妈您辛苦了。”您辛苦了,您为了我们,不分昼夜的工作。我们挑食,您很担心;我们生病了,你也很担心。
您什么事情都为我们着想,自己生病了,却不去看病。我知道是为了节省下来的时间为我们做事,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只有在重要节日的时候才买一件衣服,新买来的衣服自己还舍不得穿,你省吃俭用,星期天还经常加班,我们很想说一声:“妈妈,我爱您。”可是我一直都说不出口,我很害羞,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总有一天我会说出来的吧。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个身影,那就是您。
记得,有一天您生病了,自己还说:“没有”。可是,您知道吗?您发出的声音很哑,很难让我相信,您没有生病。其实我知道您生病了,自己还不去看病,我心里很难受。妈妈您对别人很热情,面对不熟悉的人,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说话轻言轻语。有一次我考试没有考好,您没有说我,让我仔细一点,下次不能这样。
说过之后,我心里很高兴,有些人被自己的爸爸妈妈骂了,心里很难过,我的妈妈却没有骂我,但是我的心里还是难过的',我有时宁愿,您来打我一顿,也不要您这样对我。就是这样促使我更好的学习,在学习上不在马虎,粗心。这次的期中考试总算没有辜负妈妈,您对我的期望。虽然考得不是班级的前三名,但却也进步了。最后我说一声:“妈妈,母亲节快乐。”
亲爱作文400字 篇2一直以来,我们的关系都是我一个人在不断向你诠释自己,坦白自己内心的不堪与黑暗,我想要你了解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知道述说自己的私密意味着承担与救赎。但我们都太年轻,你被迫接受我的一切,手足无措想要逃离,无力承担,无法救赎。
我在你身上看不到我想要的希望,即使我想你说那么多,你仍然不了解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最多给我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祝福。也许要别人真正有意愿的了解才有意义,像我这样主动告诉你,满足你处于好奇心的询问,是得不到意义的。
所以我放开手,无论你知道什么,又了解多少,终究不会是哪个陪伴我的人,我不再依赖你,不在靠近你,已经没有继续的意义。
只是偶尔我还是会想念。想念你叫我做题时认真耐心的摸样,想念你骂我笨手笨脚的语气,想念你对我恶作剧的纵容,还有那天午后,你趴在我桌上睡觉,任由阳光暖暖地洒满四周,我靠在你身上把玩你蓬松的短发,内心一片柔软,想如果可以一直这样……
那是再也不会有了的吧,即使我们有坐一桌,我可以的疏离有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你还是那样,接受我给的一切,亲密抑或疏离,你接受,没有半分质疑,就这样,那怕我不再和你说话。
我们的逃离,这样顺利。
年轻的告白,没有承诺的明天。
我们终将彼此远离,亲爱的,再见。
亲爱作文400字 篇3我的妈妈是个讨厌鬼,我写作业的时候,她总是站在我旁边。一直盯着我就像看犯人一样。我十分厌烦这样的妈妈。每次我考的不好,他总是骂我。我特别苦恼。有一天我在家做完了作业,然后就看电视,结果妈妈看见了,劈头盖脸的就骂我:“说都要考试了,还看电视!”我没办法,只好抱着那厚厚的书。
考试完了之后,妈妈变得十分温柔,她说带我出去玩一玩。谁知道他安什么好心事?于是我跟着他出去玩,走着,他突然问我考的怎么样。我就知道他一定会这样问。我说还好,当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我傻了,数学只考80分,语文也只考90我想我就要死定了,可是我回到家中,妈妈给我做了一桌丰盛的菜。然后她说成绩单呢?我只好给他,没想到她先看了脸阴沉沉的然后突然转晴就说以后别这么粗心大意了。要用心检查才能考到好分数。我抱着妈妈哭了起来,每位母亲都是这样的,对孩子严格,就是对我们的爱,其实他们都是爱着我们的。只是我们没感觉到罢了。
我爱我的妈妈,这就是我的妈妈,他既然我又爱又恨,让我哭笑不得,在我需要关心的时候,他关心着我,在我要批评的时候,他批评了我。这是我的妈妈,她是不是很有趣?
亲爱作文400字 篇4最近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十分感动。这本书是书信体和日记体组成的。第一次看完这本书,有点儿失望,除了主人公雷伊的成长记录以外并没有其它内容。我不禁怀疑,这本书真的是国际大奖小说吗?
我又读了一遍。这一遍的阅读让我感动了。这本书短短十几分钟就能读完,但是这短短的十几分钟却能让你的心灵为之震撼。
从第二遍的阅读里,我找到了让这本字数不多的书获得“纽伯瑞儿童小说大奖”的原因了。
(一)用日记、书信体描写主人公的成长、生活。
这本书不像平时我们所见的小说一样用叙述法来写。同样一个题材,如果是我来写,我一定会写:雷伊父母……再后来写书信交往,写结局。正是作者用巧妙的写作手法,才让这本书变得十分生动。(二)人物形象生动。
这本书有三个主要人物:雷伊的妈妈、雷伊、博得汉修先生。三人性格不同,读着读着,就像看见三个主人公一样。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书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理解、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