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姐姐的守护者读后感
眼泪洗不去伤痛,爱亦无法成为全部。
有这样的一本书,触动灵魂深处的自私与无私,讲述着一个关于生命尊严和生命品质的故事。读这样的故事,对灵魂是一场洗礼。
安娜的出生,或许预示着它灵魂的无私,成为姐姐的“特效药”,在需要的时候随时为姐姐提供血液、骨髓。这一点,在她出生之前就已经设计好的。
但是安娜却不甘愿只是成为这样的角色,她想知道,除了是姐姐的“特效药”,她还能是什么?如果姐姐没有得白血病,那她还会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一切都围着姐姐凯特运转的家庭,她又是谁?
这个答案,妈妈没办法告诉她,因为妈妈每天忙于照顾随时面对死神的凯特;爸爸也没办法告诉她,作为消防员的父亲总是急匆匆的去挽救一栋房子或者是一间仓库,也可能是人;哥哥没办法告诉她,叛逆的哥哥总是喜欢做一切不合时宜的事情,包括喝酒、抽烟甚至吸毒、放火……安娜需要找出这样的答案:她是谁?离开了凯特之后。
一纸诉状将这个原本混乱的家庭卷入了更为混乱的状态。安娜希望取回对自己身体器官的支配权,而不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毫无反抗的接受打针、麻醉、抽血、抽骨髓甚至捐肾。律师坎贝尔受理了这个官司。朱利安,坎贝尔的前女友,作为诉讼监护人也牵涉其中,对每个家庭成员进行拜访。
第二篇:姐姐的守护者读后感
《姐姐的守护者》读后感
这本书是近来读的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本。不像从前感动我的书,都是金戈铁马,为民族大义,为国家,为荣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感动我。相反,这是一本关于家庭,关于父母,子女的故事(我从前最不要看的题材)。但是,就是这笨关于家庭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这是一个爱的故事,父亲对儿子,女儿的爱,母亲对儿子,女儿的爱,哥哥对妹妹们的爱,妹妹对哥哥的爱,姐姐对妹妹的爱,妹妹对姐姐的爱和孩子们对父母的爱,还有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的爱。尽管每个人爱的方式不同,程度不同。Kate从小就得了白血病,父母和哥哥Jessie都不是合格的捐献者。于是,父母“制造”了一个基因上完美的孩子,Anna。Anna的任务就是救助姐姐Kate。
Anna一生下来,就捐出了脐带血。紧接着便是白细胞,血液,骨髓,直到13岁的时候,Kate肾功能衰竭,需要一个肾脏。这时,Anna通过律师,明确表达了不愿再给姐姐提供器官的本意。
Kate是父母的心肝宝贝,Anna难道不是吗?Jessie难道不是?为了救Kate,确实应该尝试每一种方法,可是,难道应该以牺牲Anna的利益(也许是健康)来救助Kate吗?另一方面,Kate在死亡线上挣扎,虽然这个肾不一定能救活Kate,可是没有这个肾,Kate一定马上就会死。怎么办?如何选择?我也无法判断。如果Anna赢得了自己的权力,Kate就会很快死去。在背负着“害死”Kate的罪名下,Anna怎么渡过自己的余生。如果Anna没有赢得自己的权力,那么,她需要现在捐一个肾,也许明天捐一部分肝脏,后天一部分脊髓,1/4血液,还有不知道是什么的捐献。读到这里,我把Anna/父亲和Kate/母亲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尊重Anna权利的,另一个是为了Kate的生存而不管Anna安危的。好像他们是对立的双方,而台子上是Annna的健康。审判庭上,Anna爆料,原来是Kate要Anna去控告父母的。Kate经过14年与病魔的抗争,已经厌恶了再这样没完没了的治疗,等待,期盼和失望。Kate放弃了。Anna的内心更是矛盾。她才13岁,却要在这么复杂的情况中找到平衡。但是,Anna以绝大的勇气,承担起帮助姐姐的责任,不惜让所有人误解自己。
故事的结尾令人吃惊,Anna得到了自己的权力,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的器官移植给了姐姐。姐姐康复了,却似乎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是啊,Kate的生命是Anna给予的。故事中另一个人物律师Cambel也很吸引人。玩世不恭的他似乎总在嘲笑着人生和其他人,让人觉得不可理喻。但是,我总觉得,他坚硬的外壳下有着不为人所知的弱点。果然,他是一个15年的癫痫患者。他的冷嘲热讽,他的玩世不恭都是为了遮掩他那柔弱的病体。很多人都这样,用满身的刺来保护自己的自尊,用自嘲来阻止旁人的怜悯。上帝佑护他,后来他的前女友接受他,保护他。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关于各种各样爱的书,关于大爱和小爱的书。值得一读!
第三篇:《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该怎么拯救你,我的姐姐
-----观《姐姐的守护者》有感
《姐姐的守护者》,一部关于爱与守护的教科书,情节催人泪下,人物饱满有张力,丝丝入扣地探讨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沉重题材:当最亲爱的人罹患癌症,身为母亲,在伦理道德与法律人权之间该如何抉择?《纽约时报》曾对此给予评论“持续拨动人的心弦,使人流着泪去讨论它的尖锐议题,但永远都不会有结果。”
影片开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相清秀,灵气逼人的小女孩,目光坚定,表情从容,隐隐约约中我觉得这个小女孩一定个性十足,充满思想。随着镜头一点点的切入,整个故事就此展开。十一年前,安娜诞生于一个完美的医学计划。她知道自己是基因技术的精密产品、白血病姐姐凯特的特效药、父母眼中没有存在感的女儿。她活着,绝不是为了去冰球场上惬意地奔跑或是肆无忌惮的与哥哥姐姐嬉戏打闹。这些年来,凡是在凯特有需要的时候,无论是脐带血还是白血球、肝细胞、骨髓,她都得源源不断的向凯特提供。然而,即使有孤注一掷的妈妈、无可奈何的爸爸,以及身边所有人的爱,凯特的情况还是越来越糟,肾功能的衰竭必须要年仅11岁的安娜捐献出自己的一个肾。这一次,安娜选择了拒绝,并且寻找到律师坎贝尔把母亲告上法庭,她要捍卫自己的身体。然而听闻消息的母亲完全无法理解“冷血”安娜的这种行为,就在母女俩对簿公堂争论不停时,哥哥杰西却揭露了另一番真相。原来凯特深知自己时日不多,多次向母亲表达放弃治疗意愿却被偏执的母亲忽视,最后实属无奈才希望安娜通过法律捍卫自己的身体从而拒绝将肾移植给自己。除了伦理与法律的对峙,本片中还涉及到的一个主题就是临终关怀。虽然安娜为了维护自己的医疗自主权与母亲针锋相对,但她对姐姐的关怀仍然十分感人。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片段有两个,一个是姐姐病重时无法自理,安娜娴熟地替姐姐擦拭身体,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还有一个就是是姐妹俩躺在洒满阳光的草坪上敞开心扉的交谈,姐姐说会在她到达的那个地方等着安娜。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许多暖人心扉的细节,比如同样遭受病痛折磨的温暖男孩泰勒与凯特之间浪漫却虐心的爱情、默默守护的弟弟杰西最后忍痛将自己为凯特作的画像撕毁让其随风散去的场景、以自己深沉的爱保护着女儿的爸爸看见凯特穿着礼服从楼梯走下时百感交集的神情……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凯特。当然最触动我的还是母亲为安慰因化疗而头发掉光的女儿,毅然决然地剃光自己的头发,然后一家人去大街上尽情玩乐。对于母亲来说,可以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母爱固然伟大,可是正所谓物极必反,当母亲的眼中只剩下病重的女儿凯特,她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不顾一切代价让女儿活下去,即便是忽略她的另外两个孩子。然而也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爱使凯特喘不过气,使安娜爆发,使这个表面上看似温馨和谐的家庭慢慢累积下许多矛盾。最后,矛盾爆发,值得庆幸的是,母亲最后还是接受了现实,当一家人出现在海滩上互相依偎在一起时,我知道故事快要结束了。终于,凯特在家人的守护之下安静离世,去到泰勒所去的地方继续自己的幸福。与此同时,安娜也收到律师带来的胜诉书,她拥有了医疗自主权,完全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可是此时官司结果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她和姐姐都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彼此,守护着这个家庭,守护着爱。
得知这部电影是由美国作家朱迪·皮考特著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带着更多的思考,我上网搜索了一下这本小说,无意间看到安娜母亲所说的一句话“我的人生仿佛一场火灾,一个女儿被困火里,唯一能救她的机会,是派我的小女儿上场,因为只有她认识路。我在冒险吗?合法吗?合乎道德吗?我不知道。可是,我的小女儿将我告上了法庭……”读到这里,我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我想无论是患病的弱者还是守护他们的家人都应该被给予更多的关怀,因为世间已经如此的艰难,我们都太需要彼此来互相取暖。
第四篇: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在医学伦理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了一部名叫《姐姐的守护者》的电影,这部电影是根据朱迪·皮考特著的同名小说《姐姐的守护者》改编而成的,这部小说曾获得美国玛格丽特-亚历山大-爱德华奖、美国马里兰州2006-2007“黄雏菊奖”、美国伊利诺伊州2007年林肯图书奖等。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对叫凯特和安娜的姐妹,姐姐凯特被检查出患上了先天性白血病,萨拉和布莱恩为了拯救自己的女儿决定采纳医生的建议,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帮助下进行体外受精,于是他们生下了和凯特基因型完全契合的小女儿安娜,也就是电影里的另外一个主人公。
安娜一出生所带来的脐带血成为了她与姐姐这一段异于其他姐妹的关系起点,从此往后,每当姐姐的白血病复发,安娜就需要不断地向凯特提供血液和骨髓以维持姐姐的生命。这样的生活到了安娜11岁的时候戛然而止。这一年,凯特的白血病带来了很严重的并发症——肾衰竭,唯一能够挽留她生命的措施只有进行肾脏移植手术。由于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安娜的肾脏成为了拯救姐姐生命最佳也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已经厌倦了姐姐的“人体器官库”的安娜决定为自己反抗,向父母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自己“身体器官支配权”,她聘请的律师佩尔·亚历山大为她开始了上述的忙碌……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反映这个社会存在的敏感且尴尬的方面。伦理与道德在拷问我们内心的同时也在拷问着这个社会的制度与法案。在电影里凯特和安娜的母亲萨拉的立场是尴尬的,她一直执着的目标是拯救自己女儿凯特的生命,为了这个目标她放弃了工作更是生下了计划之外的小女儿安娜。很多时候她需要作出的牺牲和抉择比我们想象中的都要困难。如
果安娜不贡献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凯特就会受到病痛的折磨。但是缓解凯特痛苦的途径就是让安娜经历手术的痛苦。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顾及哪一方的感受,另一方都必然会受到伤害。因为从安娜出生开始,她与自己的姐姐凯特无形之中就站在了对立的立场上。既然对立,那么就必然会产生矛盾。终于这个矛盾在11年后爆发了。安娜所聘请的律师亚历山大通知了安娜的母亲莎拉,并告知她她的女儿安娜想要从父母手中获得自己的“器官支配权”。很多人包括安娜的父母在内这才发现原来在她说不之前,他们是忘了她原来是有选择的权力的。安娜害怕11岁的自己就面临着要失去一个肾,更让她害怕的是如果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了姐姐之后,姐姐还是没办法活下来怎么办。
我记得在电影里安娜看到凯特发病时大口大口地往外吐血时脸上出现的恐惧,换做是正常人看到这种场景都会感到对生命的恐惧。正因为安娜看到了凯特生命的脆弱,才会让她开始对自己生命的思考多一分谨慎。这才会做出聘请律师起诉自己父母的行为,其实安娜的出发点也不过是想要自己的生命得到应有的尊重。她与姐姐凯特一样重要,没有人能够判定她们的价值包括她们的父母。
当萨拉得知安娜不愿意向凯特贡献自己的肾并找了律师打算向父母索回自己的“器官支配权”时,萨拉表示极度的不理解以及愤怒。她不理解素来乖巧的女儿怎么会在姐姐性命攸关的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她向安娜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你不爱自己的姐姐吗?你难道要看着自己的姐姐死去吗?在电影里穿插着安娜一家人幸福生活的片段,我们并不怀疑安娜对凯特的爱会比家里的任何一位成员的要少。但是安娜不仅仅只是凯特的妹妹,她同样也
是凯特生命延续的希望。站在安娜的立场上想,她爱自己的姐姐,自然不希望她死去。但是拯救姐姐的代价却是牺牲自己的健康。自己的生命应当是与姐姐同等的重要,可是这样的交换是否从某种层面来说自己是不如姐姐重要的,因为自己的出生原本就是为了挽救姐姐的生命。
也许在生活里我们不一定能够接触到这样的例子,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处的社会没有这样的例子存在。自从脐带血的神奇作用被提出之后,许多不可治愈的绝症有了治愈的希望。可是一份脐带血就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来到。我们不能够牺牲一个生命去挽救另一个生命。当解决了生命的难题,也许我们又会面临伦理的难题,而往往伦理的问题是最拷打人内心也最难得出让所有人满意的答案。
就像电影里萨拉面对的问题一样,律师不断质问她安娜向姐姐捐献骨髓和血液的细节,完成这些操作安娜需要接受的伤害,萨拉的回忆便不断被唤起。我们可以看出对这段回忆,萨拉是无奈且痛苦的。我觉得很多时候她潜意识里为了不让自己那么痛苦而选择将小女儿为救助姐姐所受到的痛苦给缩小甚至忽略的,因为原本安娜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拯救姐姐的希望,然后才是她的女儿。并不是她冷血无情,而是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心理机制。如果她兼顾两个女儿的痛苦,她就会陷入痛苦的死循环。所以她宁愿相信安娜是可以为了爱而自愿承担这一切的痛苦的,她没有闲暇甚至不敢去思考安娜的想法。可是这样逃避终究不是办法。
我很喜欢最后安娜一家人在海滩边共聚天伦的场景,虽然当时凯特的病情很不乐观,而且一家人刚刚经历了官司风云。但是并不影响最后的和睦气氛。家人始终是家人,是云淡风轻过后,还能对你付之一笑的存在。电影的最后凯特还是因为肾衰竭而离开了人世。正如安娜在电影里说的那样:“她回到了天堂,化作一小块的天蓝。而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大家都没有忘记她,只是将她放进心里更深的地方纪念。
电影结束了,然而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还在进行中。我想如果针对安娜是否应该贡献自己的器官救助自己的姐姐展开辩论,大家辩论得你死我活,然后最终也不一定能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也许社会的进步不止应该包括科技与经济,还应该包括道德。我们不能忽略这些看不见但是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道德。医疗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冲击正如那句古话,有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谁取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考虑。有些人是为了自己,有些人则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也许等到大家的道德层面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解决这些伦理道德上的尴尬。
第五篇:姐姐的守护者。影评
If you knew how much this moment means to me
----Face it and let it go
When we can face it , we can let it go
When we can let it go, we can face it
故事永远都是说给有故事的人来听
正如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都有一段心里最深处的故事
也许是我们心中最深的伤痛 也许是我们脑海中最不愿碰触的回忆
但是 无论早晚 我们总是要面对 要承认 要学会和它一起生存
这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必须要面对 因为无论如何 我们都要向前走 都要向前走
学会放手 学会让它过去 随着时间 慢慢的过去
心里放下了 接受 我们才能真正的面对 生活 生命 和这个世界
Kate(姐姐 患白血病)面对了 放下了 所以她带着那么多的爱 留下那么多的回忆
Sara(妈妈 律师 为了照顾女儿辞去工作)放下了 面对了 所以她在女儿的怀中流泪 让她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自由
Anna(妹妹 为了救姐姐而采用医学配对DNA的方式出生 从出生开始捐赠血液 骨髓干细胞)面对了 放下了 所以她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姐姐选择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爱守护
Brain(爸爸 消防队员)面对了放下了 所以他带着孩子们来到海滩 阳光那么灿烂 正如温暖的怀抱
Kate的弟弟 男孩子来到医院的顶楼 风轻轻的吹着 他松开手 亲手为姐姐绘制的图画一片片飞到空中 他知道 如果留不住 那就快乐的珍惜相距的时光 这段相遇 已经是最美好的事情
let it go
我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接受一个现实 面对最爱的人离开
如果没有经历过家里有至亲的人罹患重疾
无论如何没有办法真切的体会 面对残酷的治疗时 希望和伤痛并存的感觉
十五岁的时候 妈妈得了重病
春节的时候 一直都在医院 没有人告诉我妈妈是什么病
但是医院走廊里面的宣传画 化疗治疗的区域
我自己踩着凳子在书架上查找医书 然后在一个冬夜的角落里大哭
就在那个夜晚 第一次学会在家人面前 相互隐藏 彼此都知道的事实
化疗有多么的难熬 无法用言语形容
我和爸爸成为彼此唯一的支柱和依靠
每天放学到医院看妈妈的时候 总是竭尽全力欢乐笑着
走出病房 在走廊里 在医院的门口 在刚刚上车的瞬间
无力的抱着大哭
我们都学不会放弃 我们都以为 只要努力 只要坚持 就一定可以
所以我们到北京 到海南 到上海
使用任何一种有一线希望的药物
全家都用一种不正常的盼望 让妈妈好起来
就好像电影里面Sara(妈妈)无论是从一开始因为女儿(Kate)的病情要另外一个小孩(Anna)
还是从小ANNA出生开始就用各种方法挽救大女儿的生命
还有不能允许任何人说Kate会离开
妈妈有几次在我们面前 失望 甚至绝望的不想面对治疗
我们都会用各种方法 各种力量支持她
如果当时你问我和爸爸 可不可让我们来承受妈妈的痛苦
我们都会毫不犹豫的点头
就好像电影里面Sara在Kate结束化疗之后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光头 不想出门
她就走到洗手间二话不说拿出剪刀把头发剪掉
然后高高兴兴的和女儿顶着两个大光头 全家一起出去逛街
我们都不能承认这个事实 这个再不远的一天 她会离开我们的事实
所以我们不能面对 我们固执的认为 只要坚持 只要努力
她就不会离开我们
电影里面 Kate一天天的虚弱 大家都看得出来时间不多
可是她的家人的眼中 她依然是那个最美丽的公主
就好像妈妈后来一天天的病重 医院里的护士长对新来的小护士说
你们没有见过这么重的病人吧
我在旁边非常得不理解 怎么会 这是我的妈妈啊
我依然每天握着她的手 亲她的脸颊 和她说话的妈妈啊
电影里面 Kate说 她好想好想去海滩
爸爸征求了医生的意见 不顾妈妈的争吵 坚持带着三个孩子去了沙滩
他面对了 放下了 不去海滩 呆在医院 Kate得病也不会好
去海滩 让她在为数不多的时刻 享受生活
那一个下午 哥哥和妹妹在海滩上嬉戏奔跑 喂海鸥
爸爸妈妈都在她的身边 灿烂的阳光 阵阵海浪
音乐响起 Chantal Kreviazuk 的Feels Like Home
If you knew how lonely my life has been
If you knew how I wanted someone to come along
If you knew how much this moment means to me
If you knew how happy you are making me
It feels like home to me
眼泪四散落下 脸庞上 滴落到脖子 手上
可是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轻松和快乐 爱和温暖
我想起我们全家最后一次去海边的情景
我想起我们全家最后一次给妈妈过生日的情景
我想起妈妈刚刚离开我们的时候离家出走的疯狂
我想起全家人小心翼翼的保护我的情景
我想起整整四年 我不能和任何人说妈妈离开的事实
我想起我甚至用一段relationship来成全自己想要一个家的渴望的曾经
终于 终于 我可以接受这个事实 却总是在梦里一次又一次的梦到
妈妈生病 我用各种方法来保护她 送她去医院
然后 有一次在大街上 看到一个和妈妈身形很像的阿姨
奔跑过去叫妈妈 阿姨回头 说 小姑娘 认错了吧 然后温柔的摸摸我的头
终于 终于 我可以面对这个事实 我终于明白妈妈去了另一个地方
然后 在一次心理医生的治疗时候 一个短暂的催眠过程中
医生说 这是一个灵魂的休息站 你可以和逝去的亲人说说话
我在催眠的过程中泪流满面 什么都说不出来 只是哭着不断重复
妈妈 我一切都好 你不要惦念 一切都好 不要惦念
电影的后面 一切误会 疑问 迎刃而解
妹妹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不愿意继续捐赠 而是姐姐请求她放她自由
法官 律师 医生 家庭里的其他成员
终于 不得不 必须面对 接受 她的选择
全家人在一起 拥抱 吃皮萨 然后钩钩小指头Say bye
法官说 There is no shame of dying.当然 that is just leave early
在Kate十几岁的生命里 有亲情 有爱情 有希望 有回忆
那个可爱的男孩子 给了她多少力量和勇气 甜蜜和美好
他甚至说 if i am not sick i will not meet you
Thanks for the sick
那个法官 同样面对曾经失去因为病痛离去的孩子
几次三番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隐忍着不能留下
那个医生 治得了病救不了命 那就小小放手 让kate享受最后的时光
十年过去了 我终于可以和爸爸坦然的谈起过去
十年过去了 我终于可以像对待亲妈妈和妹妹一样面对新的家庭
十年过去了 我终于可以接受 可以面对 可以let it go
这部电影 也许对于大部分的观众来说 感动不舍大过于自我认知
对于我来说 却是一次特别的心灵治疗
让我知道 每一个这样的家庭都曾经同样的努力
同样的不放弃 同样的不能放下 同样的伤心难过
然后 我们都会勇敢的 笑着走下去
因为 我们的生命是他们的继续 我们生活得好 就是最好的纪念
我们感恩 曾经的共同生活 胜过一切言语的妈妈和女儿
我们彼此相爱 彼此尊重 彼此支持 彼此成长 彼此欢笑
在心里面 每一个特别的时候 都会在心里和你分享
在心里面 每一个想念的时刻 都能感受到你在我身边
If you knew how happy you are making me
I never thought that I'd love anyone so much
It feels like home to me
It feels like home to me
CY 20090705 City center
PS.1.两个小时的电影 哭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 手帕全部湿掉
因为知道自己一定会哭 所以一个人跑去看
结果出来的时候被Faye和Jay看到 说了好感人的电影
他们说那一起再看一遍 还不好
不行 不行 有些事情 即便是接受了 面对了
那些伤痛还是能少碰就少碰 不行
2.这首 it feels like home 打动了我的心
好听音乐网上的连接--第二个
Chantal
Kreviazuk的版本
:http://seach.haoting.com/user/search2.asp?stype=Music&keyword=Feels+Like+Home+
3.小女孩kate, anna 演的只能用prefect+光芒四射形容,甜姐整部戏妈妈的戏份被两个女儿抢走不少,但是最后一幕躺在打女儿怀中的部分还是非常的感人,总体来说,很不错。
4.扮演法官的应该是一个特大牌的女明星,看着特别眼熟,想不起名字。演技只能用天人合一来形容,两次眼泪含在眼眶的戏份打动了多少脆弱的小心灵呦。
5.扮演哥哥的小男孩戏份虽然不多,但却总是电影的高潮和转折点。
6.看完电影回来在书店一目十行的翻了翻原著,原著结尾小妹妹出了车祸,脑部损伤死亡,然而在律师处留有一份捐赠同意书,姐姐最终还是接受了妹妹的肾脏捐赠,活了下来.她们每天都在期盼妹妹的醒来.觉得电影的改编结尾比较好.7.回来在网上看电影资料,发现原来投资方打算找范宁姐妹出演这部电影,最终因为姐姐不愿接受剃光头而作罢,稍微幻想了一下,如果换做范宁姐妹演会是怎样.这部电影虽然获得奥斯卡等等重大的电影奖项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对于演员的知名度和未来发展,这种家庭文艺片的拍摄有太多的优势,很多时候,抓住一个机会,演员的生涯完全不一样.比如这部电影里面的姐姐扮演者sofia,或者juno里面的加拿大女孩Page.8.还记得在一本电影杂志上看到,1994年,电影界百花齐放,涌现了诸如狮子王,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一些列佳片,于是,奥斯卡评委们说,这一年,上帝想看电影了。
今年2009,从新年到现在,几乎看的片子80%以上在我的评分里都是必看电影,在稍作总结之前,我想说,这一年,王母娘娘和观音菩萨想看电影了。
2009暑期档:
必看 排名分先后:
Animation:UP + Coraline + Ice age
Drama: My sister's keeper+ He is just not into you
Dramatic +Science-fiction : Angles and Demons + Star Trek
Comedy :The proposal+ Hangover
Enjoy summer with mo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