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题目

时间:2019-05-12 05:3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楼梦》题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楼梦》题目》。

第一篇:《红楼梦》题目

1、黛玉每到春分秋分,必犯旧疾。一天,宝钗来探望她,劝她换个医生,先平肝健胃,而后再用燕窝冰糖熬粥食补。黛玉平常就嫌宝钗心里藏奸,听说又要让她熬燕窝粥,担心惹那些婆子丫头们嫌她多事,非常生气,数落道:“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她们咒我?”硬是把宝钗赶走了。(黛玉没有生气,更没有赶走宝钗,而是对宝钗的关心非常感激,并对自己以前的误解表示歉意)

2、王熙凤的性格中有着狠毒的一面,笑里藏刀,脸上笑着,脚底下使绊子。她曾经使用借刀杀人之计,借秋桐之手除了贾琏深爱着的而且还为他怀了子嗣的尤二姐(√)

3、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牡丹亭》,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牡丹亭》的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柳梦梅,比黛玉为杜丽娘。(他们看的是《西厢记》,宝玉自比张生,比黛玉为莺莺)

4、贾雨村到任就遇上人命官司,经门子提醒,得知抢夺英莲并杀死原买主的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他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虚张声势拿人,假称薛蟠被鬼魂追索已死,给冯家一点烧埋之费了事,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

5、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事;宝玉又说:“„„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尤其担心又引来“金麒麟”之说,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心直口快的湘云,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账话”,并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这些话被黛玉听见,百感交集。(√)

6、尤三姐性格刚烈,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柳湘莲后来知道尤三姐是贾珍的妻妹,就生出毁约念头,尤三姐听说后自刎而死;柳湘莲追悔莫及,从此后遁入空门。(√)

7、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说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8、林黛玉曾与贾宝玉在花园里共读《西厢记》,薛宝钗知道后,就告诫林黛玉说:“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偏又认得几个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9、忠顺王府遣人来见贾政,说宝玉私藏了忠顺王爷的戏子,引得贾政大怒,又赶上贾环告状说宝玉逼死了王夫人的丫环金钏,贾政气急,于是打了宝玉,几乎还要勒死他,后被王夫人拉住,被贾母呵退。(√)

10、诗社即景联句,凤姐以“一夜北风紧”开头,大家争先恐后,尤其是湘云、宝钗是大展其才。结果又是宝玉落第,李纨罚他向黛玉求一枝红梅来。(“宝钗”改为“黛玉”,“黛玉”改为“妙玉”)

第二篇:4红楼梦31-40回检测题目

《红楼梦》简答31-40回整理人:陈思2012.10

《红楼梦》31-40回检测题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1.请简述“晴雯撕扇”情节,并指出晴雯性格特点。

答: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高兴,并说扇能值几个钱。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晴雯是曹雪芹笔下最具有个性魅力、最丰满的形象之一.晴雯的形象特点:美丽聪慧,柔情似水;桀骜不驯,刚直锋利;疾恶如仇,敢于反抗。

第三十二回

1.简述一个能反映薛宝钗世故特点的事

答: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听到消息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为了笼络王夫人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

2.请简述“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的主要情节。小说通过这一情节反映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

①史湘云劝宝玉要关心“经济仕途”,宝玉立刻变色,当众夸黛玉。恰巧被黛玉听到,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2分)。后因黛玉拿宝钗挖苦宝玉,宝玉情急之下向黛玉倾诉肺腑之言,让黛玉愣了半天,不觉流下泪来。宝玉还想表白,黛玉说:“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就知道了!”宝玉不觉又发起呆来,说了“睡梦里都忘不了”之类的话(2分)。②讨厌经济仕途(1分);大胆追求真爱(1分)。

3.史湘云等人规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听得逆耳,随口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这句话偏又让林黛玉在暗中听到,“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请你说说,黛玉喜、惊、悲、叹的是什么?

答:黛玉喜的是:果然自已眼力不错,素日认他个知己;所惊的是:他在人前-片私心称扬于我,共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的是:你我既为知已,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何必有一宝钗呢;所悲的是:父母早逝,无人为我主张,而且近日已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恐自命薄不能持久。

4.简述“金钏之死”的情节

答:一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金钏儿一个嘴巴,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1.宝玉挨打的原因有哪些?

答: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四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其四是宝玉十分叛逆,不喜读书,不在仕途经济上用心,被贾政视为不肖子孙。

2.在写宝玉挨打之前,作者着力铺写了哪三件事?(5分)(2012苏锡常二模)

答:①金钏之死②贾政命宝玉去会来访的贾雨村③中顺王府前来向贾府索要小旦琪官。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1.宝玉挨打后,袭人、宝钗、黛玉各自的反应态度是什么?

答:袭人心疼宝玉,婉劝宝玉听从长辈教导走正路;宝钗送来疗伤败毒的丸药,并脱口说出“心疼”之语,劝诫宝玉少和“那些人”来往;黛玉哭得两眼像桃子般,劝宝玉爱惜自己,从此改过,免得闯祸遭罪。

2.下面三句话是哪些人在宝玉挨打后对宝玉说的,剖析一下三人为何分别这样样说。

A.“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

B.“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C.“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答:袭人对宝玉忠心耿耿,把宝玉当作自己的依靠,平时劝宝玉,就是让其少惹麻烦。所以她的话语中是气急更心疼。

宝钗向来循规蹈矩,也劝说宝玉“走正道”,宝玉大不以为然,仍然我行我素,结果挨打。在宝钗看来,这是宝玉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所以宝钗的话最少情感也最显冷漠。

黛玉和宝玉志同道合,她把宝玉当成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宝玉挨打黛玉最为心痛。她劝宝玉是商量的口吻,并非黛玉认为宝玉有什么大错,而是为保护宝玉免遭责罚,才这样掏心掏肺相劝。

3.林黛玉是在什么时候看望被打的宝玉的?她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

答:天色将晚,宝玉身边丫环都退出的时候。她知道自己见了宝玉一定控制不住情感,自己又不愿意暴露自己对宝玉的真实情感。

4.王夫人询问宝玉挨打原因时,袭人抓住机会向其进言,针对的是哪些人和事?用意何在?王夫人又是怎样回答吩咐袭人的?

答:针对的人和事包括:宝玉行为不端,实在要老爷教训两顿,不然惹出大祸来,连太太也一起遭殃;自己一直苦劝宝玉,只是劝不醒;宝玉身边有丫环喜欢亲近怂恿宝玉,所以宝玉才那样;宝玉和林姑娘等住在一起,如今大了,万一做出什么事来,宝玉一声的声名品行就完了,太太也难堪。

袭人进言,既是为了让宝玉受管教“走正道”,也是为了表白自己对贾府对王夫人的忠心,从而讨好邀宠,又是为了排斥打压晴雯等自己的有力竞争者。

王夫人赞袭人明理忠心,把宝玉交给袭人用心服侍引导,表明自己不会亏待了袭人。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存目)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1.《红楼梦》中写了很多梦境,《绣鸳鸯梦兆绛云轩》回中宝玉做了怎样的梦,这梦又预兆了怎样的结局?

答:宝钗大中午的走到怡红院去坐着,适逢宝玉午睡,袭人做活累了要出去走走,宝钗就替她代刺,坐在床沿上给宝玉撵苍蝇。宝玉突然梦中喊道: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的反应是“不觉怔了”。

这一梦境预示着宝玉对金玉良缘的反抗,即反对与宝钗的婚事,但最终二人还是结合在一起的结局。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1.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诗社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答: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

2.参加诗社的姊妹们和宝玉都起了别号,请分别说下列人物的别号。

李纨——稻香老农探春——蕉下客黛玉——潇湘妃子薛宝钗——蘅芜君

宝玉——怡红公子迎春——紫菱洲惜春——藕榭湘云——枕霞旧友

3.海棠诗社要组织活动,史湘云抢着要做东道。当晚宝钗与湘云计议如何设东拟题,宝钗是如何帮湘云筹划的?从中可以看出宝钗怎样的为人性格?

答:宝钗提醒湘云,作东既要顾全大家体面,也要讲究实惠、量力而行。而湘云能使的钱不多,又不好跟家里要,宝钗就提出不如做个螃蟹宴,正当时令,投合多数人口味,也不费钱。她还主动提出让自己的哥哥弄几篓好螃蟹来,再弄几坛好酒,这样既省事,又热闹。为防湘云多心,她还特地开导,让湘云感服不已。

从中可以看出宝钗体谅人、肯助人、行事大方、虑事周到的性格特点。

4.探春题诗能看出探春怎样的命运?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答:这首诗也就是她本人的写照。“玉是精神难比洁”,正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同义语。“雪为肌骨易销魂”也是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形象的进一步描绘。芳心无力,使人联想到断线风筝;绢仙羽化,也使人联想到离家远嫁。探春把自己的情操赋予了白海棠,实际上是借白海棠咏叹自己。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1、《红楼梦》是女性的悲剧,也是女性的颂歌,在贾府这个污浊的环境中,从诗社相关情节的描写便可窥见红楼女性高雅的审美追求和美好的心灵世界,简述“海棠社”或“菊花社”的主要情节。

答::①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探春发起诗社,李纨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怡红公子……李纨出题,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

②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湘云主邀,宝钗出题(湘云补充),题目是《忆菊》《访菊》《种菊》《访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黛玉以“诗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夺魁,探春、湘云居次。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1.林黛玉忙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他一眼,也不答话。黛玉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句话写出了黛玉什么特点?

答:刘姥姥信口胡诌了一件事,说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在下雪天抽柴火,宝玉听了信以为真,因此为那女孩担忧,闷闷不乐。而黛玉聪慧过人(或黛玉最了解宝玉),早已揣测出刘姥姥胡诌,并知宝玉心事。

2.宝钗笑道:“这倒是真话。我们没事评论起人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个里头挑不出一个来,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处。”宝钗说的“各人有各人的好处”,下文一共提到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好处?请分别写出。

答:(1)老太太的丫头鸳鸯好处:敢驳回老太太(老太太只听他一个人的话)。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他都记得心也公道

(2)太太屋里的彩霞 心里有数儿。太太事情上不留心,他都知道。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太太忘了,他背地里告诉太太

(3)袭人与平儿的周到。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1.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在与贾母等人一起吃饭时,受凤姐、鸳鸯等支使,故意搞笑逗乐。下面是相关的场面描写。同是笑,各人的笑相不同,反映出各自的身份、个性乃至年龄、体质的差异,试选取三个人的笑相评点说明。

原文: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答:①史湘云性情豪爽,又是老祖宗娘家的人,言行少有顾忌,所以“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②林黛玉体质弱,所以“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③宝玉恃宠而娇,“早滚到贾母怀里”;④王夫人知道一定是凤姐闹的,但身为家庭主妇,乐也乐得很有分寸,所以“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⑤惜春在姊妹中年龄最小,奶母又在身边,正好可以撒撒娇,于是“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⑥而“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一定是丫环了,以她们的身份断然不好在主子面前放肆的,但也不宜板着面孔装正经。

2.简述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主要情节并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第六回、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一百一十三回)(2012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为攀亲,接受凤姐二十两银子的接济;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

三进荣国府,刘姥姥表现出了质朴机智、虽粗鄙但善逗乐、善良知恩图报的特点

3.《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叙写有什么作用并说说刘姥姥的形象特征?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其中,引出贾府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总体而言,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盛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小说的贯穿线索。

形象:①善良的老人家门②勤劳的劳动者。③热心的好心肠。④智慧的公关师。⑤幽默的老太太。⑥率直的好脾气。⑦乐观的生存者。(任意答出五点即可)。

第三篇:4红楼梦31-40回检测题目

《红楼梦》简答31-40回

整理人:陈思

2012.10 《红楼梦》31-40回检测题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1.请简述“晴雯撕扇”情节,并指出晴雯性格特点。

答: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高兴,并说扇能值几个钱。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晴雯是曹雪芹笔下最具有个性魅力、最丰满的形象之一.晴雯的形象特点:美丽聪慧,柔情似水;桀骜不驯,刚直锋利;疾恶如仇,敢于反抗。

第三十二回

1.简述一个能反映薛宝钗世故特点的事

答: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听到消息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为了笼络王夫人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

2.请简述“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的主要情节。小说通过这一情节反映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

①史湘云劝宝玉要关心“经济仕途”,宝玉立刻变色,当众夸黛玉。恰巧被黛玉听到,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2分)。后因黛玉拿宝钗挖苦宝玉,宝玉情急之下向黛玉倾诉肺腑之言,让黛玉愣了半天,不觉流下泪来。宝玉还想表白,黛玉说:“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就知道了!”宝玉不觉又发起呆来,说了“睡梦里都忘不了”之类的话(2分)。②讨厌经济仕途(1分);大胆追求真爱(1分)。

3.史湘云等人规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听得逆耳,随口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这句话偏又让林黛玉在暗中听到,“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请你说说,黛玉喜、惊、悲、叹的是什么?

答:黛玉喜的是:果然自已眼力不错,素日认他个知己;所惊的是:他在人前-片私心称扬于我,共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的是:你我既为知已,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何必有一宝钗呢;所悲的是:父母早逝,无人为我主张,而且近日已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恐自命薄不能持久。

4.简述“金钏之死”的情节

答:一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金钏儿一个嘴巴,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1.宝玉挨打的原因有哪些?

答: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四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其四是宝玉十分叛逆,不喜读书,不在仕途经济上用心,被贾政视为不肖子孙。2.在写宝玉挨打之前,作者着力铺写了哪三件事?(5分)(2012苏锡常二模)

答:①金钏之死②贾政命宝玉去会来访的贾雨村③中顺王府前来向贾府索要小旦琪官。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1.宝玉挨打后,袭人、宝钗、黛玉各自的反应态度是什么? 《红楼梦》简答31-40回

整理人:陈思

2012.10 答:袭人心疼宝玉,婉劝宝玉听从长辈教导走正路;宝钗送来疗伤败毒的丸药,并脱口说出“心疼”之语,劝诫宝玉少和“那些人”来往;黛玉哭得两眼像桃子般,劝宝玉爱惜自己,从此改过,免得闯祸遭罪。

2.下面三句话是哪些人在宝玉挨打后对宝玉说的,剖析一下三人为何分别这样样说。

A.“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B.“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C.“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答:袭人对宝玉忠心耿耿,把宝玉当作自己的依靠,平时劝宝玉,就是让其少惹麻烦。所以她的话语中是气急更心疼。

宝钗向来循规蹈矩,也劝说宝玉“走正道”,宝玉大不以为然,仍然我行我素,结果挨打。在宝钗看来,这是宝玉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所以宝钗的话最少情感也最显冷漠。

黛玉和宝玉志同道合,她把宝玉当成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宝玉挨打黛玉最为心痛。她劝宝玉是商量的口吻,并非黛玉认为宝玉有什么大错,而是为保护宝玉免遭责罚,才这样掏心掏肺相劝。3.林黛玉是在什么时候看望被打的宝玉的?她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

答:天色将晚,宝玉身边丫环都退出的时候。她知道自己见了宝玉一定控制不住情感,自己又不愿意暴露自己对宝玉的真实情感。

4.王夫人询问宝玉挨打原因时,袭人抓住机会向其进言,针对的是哪些人和事?用意何在?王夫人又是怎样回答吩咐袭人的?

答:针对的人和事包括:宝玉行为不端,实在要老爷教训两顿,不然惹出大祸来,连太太也一起遭殃;自己一直苦劝宝玉,只是劝不醒;宝玉身边有丫环喜欢亲近怂恿宝玉,所以宝玉才那样;宝玉和林姑娘等住在一起,如今大了,万一做出什么事来,宝玉一声的声名品行就完了,太太也难堪。

袭人进言,既是为了让宝玉受管教“走正道”,也是为了表白自己对贾府对王夫人的忠心,从而讨好邀宠,又是为了排斥打压晴雯等自己的有力竞争者。

王夫人赞袭人明理忠心,把宝玉交给袭人用心服侍引导,表明自己不会亏待了袭人。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存目)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1.《红楼梦》中写了很多梦境,《绣鸳鸯梦兆绛云轩》回中宝玉做了怎样的梦,这梦又预兆了怎样的结局?

答:宝钗大中午的走到怡红院去坐着,适逢宝玉午睡,袭人做活累了要出去走走,宝钗就替她代刺,坐在床沿上给宝玉撵苍蝇。宝玉突然梦中喊道: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的反应是“不觉怔了”。

这一梦境预示着宝玉对金玉良缘的反抗,即反对与宝钗的婚事,但最终二人还是结合在一起的结局。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1.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诗社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答: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

2.参加诗社的姊妹们和宝玉都起了别号,请分别说下列人物的别号。

李纨——稻香老农 探春——蕉下客 黛玉——潇湘妃子 薛宝钗——蘅芜君 宝玉——怡红公子 迎春——紫菱洲 惜春——藕榭 湘云——枕霞旧友

3.海棠诗社要组织活动,史湘云抢着要做东道。当晚宝钗与湘云计议如何设东拟题,宝钗是如何帮湘云筹划的?从中可以看出宝钗怎样的为人性格?

答:宝钗提醒湘云,作东既要顾全大家体面,也要讲究实惠、量力而行。而湘云能使的钱不多,又不好跟家里要,宝钗就提出不如做个螃蟹宴,正当时令,投合多数人口味,也不费钱。她还主动提出让自己的哥哥弄几篓好螃蟹来,再弄几坛好酒,这样既省事,又热闹。为防湘云多心,《红楼梦》简答31-40回

整理人:陈思

2012.10 她还特地开导,让湘云感服不已。

从中可以看出宝钗体谅人、肯助人、行事大方、虑事周到的性格特点。

4.探春题诗能看出探春怎样的命运?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答:这首诗也就是她本人的写照。“玉是精神难比洁”,正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同义语。“雪为肌骨易销魂”也是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形象的进一步描绘。芳心无力,使人联想到断线风筝;绢仙羽化,也使人联想到离家远嫁。探春把自己的情操赋予了白海棠,实际上是借白海棠咏叹自己。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1、《红楼梦》是女性的悲剧,也是女性的颂歌,在贾府这个污浊的环境中,从诗社相关情节的描写便可窥见红楼女性高雅的审美追求和美好的心灵世界,简述“海棠社”或“菊花社”的主要情节。

答::①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探春发起诗社,李纨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怡红公子……李纨出题,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

②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湘云主邀,宝钗出题(湘云补充),题目是《忆菊》《访菊》《种菊》《访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黛玉以“诗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夺魁,探春、湘云居次。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1.林黛玉忙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他一眼,也不答话。黛玉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句话写出了黛玉什么特点?

答:刘姥姥信口胡诌了一件事,说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在下雪天抽柴火,宝玉听了信以为真,因此为那女孩担忧,闷闷不乐。而黛玉聪慧过人(或黛玉最了解宝玉),早已揣测出刘姥姥胡诌,并知宝玉心事。2.宝钗笑道:“这倒是真话。我们没事评论起人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个里头挑不出一个来,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处。”宝钗说的“各人有各人的好处”,下文一共提到几个人,他们都有什么好处?请分别写出。

答:(1)老太太的丫头鸳鸯好处:敢驳回老太太(老太太只听他一个人的话)。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他都记得 心也公道

(2)太太屋里的彩霞 心里有数儿。太太事情上不留心,他都知道。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太太忘了,他背地里告诉太太(3)袭人与平儿的周到。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1.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在与贾母等人一起吃饭时,受凤姐、鸳鸯等支使,故意搞笑逗乐。下面是相关的场面描写。同是笑,各人的笑相不同,反映出各自的身份、个性乃至年龄、体质的差异,试选取三个人的笑相评点说明。

原文: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红楼梦》简答31-40回

整理人:陈思

2012.10 答:①史湘云性情豪爽,又是老祖宗娘家的人,言行少有顾忌,所以“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②林黛玉体质弱,所以“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③宝玉恃宠而娇,“早滚到贾母怀里”;④王夫人知道一定是凤姐闹的,但身为家庭主妇,乐也乐得很有分寸,所以“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⑤惜春在姊妹中年龄最小,奶母又在身边,正好可以撒撒娇,于是“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⑥而“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一定是丫环了,以她们的身份断然不好在主子面前放肆的,但也不宜板着面孔装正经。2.简述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主要情节并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第六回、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一百一十三回)(2012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为攀亲,接受凤姐二十两银子的接济;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

三进荣国府,刘姥姥表现出了质朴机智、虽粗鄙但善逗乐、善良知恩图报的特点 3.《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叙写有什么作用并说说刘姥姥的形象特征?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其中,引出贾府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总体而言,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盛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小说的贯穿线索。

形象:①善良的老人家门②勤劳的劳动者。③热心的好心肠。④智慧的公关师。⑤幽默的老太太。⑥率直的好脾气。⑦乐观的生存者。(任意答出五点即可)。

第四篇:红楼梦浅析

浅析《红楼梦》诗词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翻开《红楼梦》,我们可以感觉到,诗词是小说灵魂的载体,假若缺少了这些锦上添花的诗词,那么小说就失去了灵魂,就缺少了诗意。很多专家学者都曾对红楼梦诗词进行研究,而且给予很高评价,一致肯定《红楼梦》做到了诗文与人物和情节的有机融合。大观园堪称诗的国度,以贾宝玉为中心的一群女儿就是以诗为海洋的鱼儿。宝玉虽为男性,却由于贾母宠爱,又自幼生活在一群丫鬟中,耳濡目染,也就具有女性化的特点。一群女儿在一起咏诗、作诗、题诗、赛诗,把诗当成了她们生命的一种寄托,诗成了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的人生也就赋予了诗意化。这里的“诗意”不单是形式上这些人物都会作诗,而且作家也写出了主要人物的诗人气质,用诗的方法展现她们的内心世界,甚至把某些情节都诗化了。

一.客观评论诗映现人物形象的诗意化

《红楼梦》中评论诗很多,有的侧重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的则侧重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就侧重刻画人物的性格来说,小说第三回中评价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还有宝黛初会,作者借宝玉之眼观黛玉所写赞词都属于这一类。

《西江月》二词本身并无意境美,但作者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把一个“痴傻疯狂”的贵族公子呈现在我们面前。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他出身富贵,生活安逸,我们觉得他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是宝玉偏偏“寻愁觅恨”。宝玉所追求的人生是诗意化的人生,他的诗意体现在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按照贾母、贾政等封建家长所希望的读书、中举、扬名显赫、加官进爵的路子走,因此被人们看作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的纨绔子弟,看作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之子;他的诗意还体现在他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对女性的尊重,他对一切“峨冠博带”的“须眉男子”深恶痛绝,而对身边的女性又爱又敬,也许这些女孩就是他心中完美的人吧。这两首词表面看来好像是作者在批评宝玉,其实作者是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将贾宝玉的叛逆思想和性格做了深刻描画,这两首词是似贬实褒,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再看小说第三回中写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

这里是写宝玉眼里的黛玉,整首词运用了比喻手法,使她的“病”、“泪”、心机聪敏、体态婀娜之姿跃然纸上,写出了林黛玉的弱不禁风与多愁善感的气质。还有,全诗没有一处写“美”,但一个富于病态美、风流绰约的美人呼之欲出,巧妙地表现出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甚至让我们感觉到了林黛玉身上的诗人气质。这首词为黛玉在整部《红楼梦》中的出场奠定了性格基础。

二.人物自作诗词映现人物的个性化

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物时,总是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而人物自作的诗词,则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出人物的独特个性。诗词是大观园中人们心灵的慰籍,要描写一群聪明又富有才情的少女少妇赋诗填词,就已经很难了,而这些诗词还要映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那就难上加难了。但在作者精心描绘下,清灵清丽、多妒多疑的林黛玉,温柔敦厚、通情达理的薛宝钗,心直口快、娇憨纯真的史湘云,性如烈火、嫉恶如仇的晴雯,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的贾迎春……无不一一活跃在我们眼前。下面以宝钗、黛玉和迎春为例简要分析。

薛宝钗出身于皇商家庭,给皇家当买办,是大家闺秀的典型代表。她宽厚随和,豁达大度,她博览诗书,才思敏捷,可以说是个才女,也是个淑女。她的性格特质,从《咏白海棠》里可以找到见证。全诗用语典雅、风格庄重,其中“珍重芳姿昼掩门”有双关意,意既珍惜白海棠,又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淑女的矜持心理。大观园人事复杂,积弊日多,宝钗看得请清楚清楚,但她却从不说三道四。小说第七十四回“绣春囊”事件发生而抄检大观园时,虽然例外地不查她的蘅芜苑,然而她考虑这是搬出大观园的最好时机,因此借口母亲身体有病,顺理成章地搬出了大观园,从这里可以看出宝钗稳重的处世风格。又如“淡极始知花更艳”一句可以理解为她的自况,也反映了她的审美追求。薛宝钗天资聪慧,深知为人处世、明哲保身的道理,她真诚地信奉封建道德,深知自己作为一个女子,无论有多大的才干,在这个男权社会里,任何的抗争都注定不会赢,因此,她养成了罕言寡语却八面玲珑的个性。她平日不爱打扮,不爱花儿粉儿的,不讲究穿着,不露锋芒,就连对宝玉的感情也是欲露还藏。

然而,最能深刻体现宝钗人生观的却是她所填的柳絮词,别人的柳絮词都写得不免伤感,唯有她往好了说。特别是其中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两句,[3]可以看出她的追求,她的心劲。她崇奉封建道德,追求富贵荣华,但她身为女儿身,如果不能被选入宫,只好把这一希望寄托在未来夫婿的身上,因此她多次劝导宝玉重视功名仕途,走读经应举之道,体现了较强的封建正统意识。

与宝钗的温柔敦厚不同,黛玉则多疑多妒、多愁善感、孤高自许、敏感脆弱、爱使性子。《葬花吟》便是她多愁善感这一性格的真实写照。

黛玉从落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花凋谢了终究会落到污泥里去,怎么能忍心让和自己一般纯洁美丽的花儿被玷污?还是让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她追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于是她把落花收集起来,用“一抔净土掩风流”。怜花就是自怜,葬花就是自爱,写葬花就是写林黛玉的性格,只有黛玉这样身世、处境和性格的人才会去葬花,像薛宝钗不会,史湘云也不会。在这首诗里,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被曹雪芹渲染到了极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固然带有诗的夸张,但这绝对是出于她的真实感受。她小小年纪,父母便先后离世,只好寄住在外祖母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性格内向,保持着纯真的天性,很少顾及后果得失,说话尖酸刻薄,她自视甚高,视封建功名如粪土,她从不劝宝玉追求功名,也不会逆着自己的性子做事,这当然不符合封建礼教的规范,所以就和整个贾府格格不入,最后成了《红楼梦》悲剧主题中的主角。《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变故的代表作,道出了她一生凄凉的感情和冲破封建礼教的渴望,也是作者曹雪芹强化人物性格主体真正的独立性和独特性的重要作品。同样是作柳絮词,黛玉的《唐多令》就写得缠绵悲戚,如“漂泊一如人薄命”、“叹今生谁舍谁收”等句,黛玉借柳絮感叹自己的不幸身世,表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上下阕最后的六个字,同曹雪芹佚稿中宝玉出走不归和黛玉泪尽而逝的情节十分吻合。此后黛玉的结局也应了这预感,最终也是“质本洁来还洁去”。

此外,小说中还常有一些人物诗词本身算不上好诗,但从塑造形象的需要这个角度看,却又是非常成功的。如第十八回写元妃省亲,元春让众姐妹每人题一匾一诗。迎春缺乏才情,绰号“二木头”,她题的匾额是“旷性怡情”,这就她性格的写照,她平时什么事也不计较,随性随缘,随遇而安。她虽然勉强凑成一绝,但内容空洞,没有意境,无艺术价值可言,不过,重要的是诗即其人读诗见人,我们可以从诗词中读出人物的个性。由此可见,人物自作诗词,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才情志趣和性格特点。1.诗词隐喻人物的结局

《红楼梦》中诗词歌赋另一作用是其它小说中的诗词所不具备的,那就是作者在诗词中预先隐写人物的命运,而且这种暗寓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

2.《红楼梦》诗词预先隐喻人物结局

第五回《游幻境指谜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十二钗图册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是曹雪芹为主要人物写下的判词和曲子,这些判词和曲子,暗示人物命运结局,符合人物性格发展逻辑,解读这些似瀸式的诗词对认识人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如《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一: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红楼梦》第五回)

两株枯木是林字,玉带倒过来读就是黛玉,林黛玉有咏絮之才。黛玉有此文才又能如何?上无父母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生活上虽不乏衣食供养,却终究是寄人篱下,这般才女结局怎样?最后是玉带林中挂而已。从”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看,除了暗指林黛玉外,也暗寓了宝玉悬念挂牵死去的黛玉。

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便是指薛宝钗。宝钗有停机之德,她也曾劝宝玉追求功名,宝钗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贤妻良母的品德,结局又会怎样?可惜徒劳无功,金钗雪里埋而已。端庄稳重、温柔平和的薛宝钗也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

又如《金陵十二钗副册判词》之一:

画:既非人物,也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出,多情公子空牵念。(《红楼梦》第五回)

这一首是说晴雯的。晴雯虽是个丫鬟,但却是曹雪芹倾注了最大热情的一个人物。“霁月”,指明净开朗的境界,雨后新晴为霁,寓“晴”字。“彩云”比喻美好,云成彩为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既隐含了晴雯的名字,也暗示了她悲剧性的命运。“彩云易散”,是预示她薄命早死。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说晴雯虽是奴才,但从不肯低三下四的讨好巴结主子。十岁那年被赖大买去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地位低下,后来像礼物一般“孝敬”了贾母,于是升格为“主子的奴才”了,虽然只是一个丫头,但他追求一种平等的地位,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风流灵巧”是晴雯的又一大罪状,按中国传统道德,是提倡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女子要安分守己,不必风流灵巧,更何况奴仆呢。再加上晴雯容貌出众,性格倔强,这样必然会招来一些人的妒恨的。正因如此,晴雯后来只能被王夫人逐出大观园,在病中悲愤地死去。

又如《红楼梦》十二曲之《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只曲子是写贾元春的,我们看看曲子中暗寓的元春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是说刚刚过上好日子,受宠晋封贵妃,接着意想不到的坏事就来了;“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这一句暗示了元妃是非正常死亡,也就是,她自己不愿意死,也不到自然死亡的时候,结果不得不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这一句暗示了元妃的死亡是被人缢死的,大概这过程也很痛苦,她的芳魂是一缕一缕消失的,应该是死得很惨。“望家乡,路远山高”这句应该是交代元妃死的地点,不是家乡金陵,也不是北京,大概是在荒郊野外吧。“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是在临死时想托梦给爹娘,“儿命已入黄泉”这句确定是她是死亡了,最后的托梦给爹娘说什么呢?是告诉父母亲人,不要走到无路可走才想回头,一定要早做打算。这只曲子暗寓了贾元春最终将难逃悲惨死去的命运。

作者用预设手法,提前安排人物命运,从艺术结构上来说是极其高超的,它不仅能证明了曹雪芹每写一人一事都胸中有全局,也对后人探索原作的本来构思以及后半部佚稿的情节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三.人物自作诗似谶成真

小说除了明显的带有预言性质的诗词外,就连人物平日咏柳吟花的诗歌也常常是谶语似的,我们还是以林黛玉为例吧,她的很多诗词,甚至席上行令时抽到的花名签,都可以寻出一些诗句作为她悲剧命运的写照。

还是以她的《葬花吟》为例,诸如“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粱空巢也倾”,可能就是贾府变故前后的谶语;“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句就活画出黛玉死后尸体不存,仅剩一把火化“艳骨”的惨状,而埋葬她“艳骨”的这一抔净土,也不是在大观园里,而是林黛玉的苏州老家。因此,宝玉只能“对景悼颦儿”,宝玉不仅没赶上黛玉夭亡,而且也没赶上为她送葬,甚至连最后埋葬黛玉“艳骨”的是谁都不知道。

她的其它诗作,像《代别离 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咏白海棠、菊花、柳絮等作品以及中秋夜与湘云即景联句等等,也都能找到寄寓她未来的诗句。像联句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联,就可以看做是湘云和黛玉后来各自遭遇的诗意画。

除了诗词,甚至席间行令掣签时,签上的内容也能和擎签人命运联系起来。书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与众姐妹在怡红院夜宴,大家抽签为令,花签上刻有大家都熟悉的古人诗句,每人抽到的签上所写内容就是擎签人命运的暗语,下面除了举黛玉为例外,也以探春、湘云的令签加以佐证。

如黛玉签: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莫怨东风当自嗟”这句是宋代欧阳修《明妃曲》中的诗句,该诗结尾是“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这正是暗示黛玉泪尽而逝的结局。

再如探春签:杏花——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

“瑶池仙品”,暗寓探春聪明灵秀,“日边红杏倚云栽”,表面看是说她命运好,所以签上又有一条注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这也许是说探春将来的丈夫会是有身份的人,但无论怎样,也弥补不了她骨肉分离的悲哀。“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早已把她的遭际预示明白了。

再如湘云签:海棠——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香梦沉酣”,首先使读者想到湘云在宝玉生日上吃醉酒后,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香梦沉酣,芍药花落了满身,而她浑然不觉的憨态。湘云生性坚强乐观,开朗豁达,她大大咧咧,感受不到周遭环境的复杂阴险,因此“香梦沉酣”又是对她的叹惋。

四.诗词之于小说的作用

我们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了各个朝代的最高文学成就,各种文学样式在传承的过程中,有继承有发展,最后形成一座座高峰。所以,诗词曲发展到明清也成了文人雅士所爱好的艺术形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为背景,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纠葛为线索,着力表现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始盛终衰,唱出了一曲女性的颂歌,让我们感受到了女性悲剧的震撼。小说的成功得力于它充分地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美,这种美不仅是外形美,而且更具内在美,这种美之所以深入人心,不仅仅是作者对她们做了细致的行动描写和肖像心理刻画,很大程度上让我们从小说的诗词中领略到了这些女孩的美,让我们走进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倾听她们的心声,感动着她们的感动,悲哀着她们的悲哀,与她们一起哭,一起笑。《红楼梦》中的诗词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是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描述的需要的,这也是《红楼梦》中的诗词不同于其它小说的地方,这些诗词之所以富有艺术生命力,原因也正在于此。这也正如刘心武先生在谈诗词的作用时说,“过去小说里的诗词,多属附加物的性质,出自旁人或者说书者的口吻,到了《红楼梦》里,诗词,才正式成为小说内容的有机部分,用诗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自然是目的之一。”曹雪芹将诗的隐喻性与叙事的纪实性有机融合,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富有诗意的写实小说。

第五篇:红楼梦(推荐)

《红楼梦》这本名著很感人。看了它,我还真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时常投入不已。我觉得,当时的贾府很奢侈,贾府的贾母有权有势,说话也很有分量,贾府上下全都得听她的。但她特别疼爱贾宝玉,把他当作掌上明珠。虽然贾母非常疼爱贾宝玉,但我并不是十分喜欢他。我觉得贾宝玉这个人物有点“玩世不恭”的意味。轻佻,顽劣,屡教不改,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当然,最后他也在离开黛玉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过来,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为的作风我倒是喜欢贾宝玉的表妹林黛玉。她虽然爱哭,但很却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和贾宝玉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玩耍,两人是青梅竹马,十分要好。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小女孩,爱好很广泛,读书、画画,弹钢琴、办小报„„我也有些爱哭,有时家人说说我的不是,呵!我的“金豆豆”就咕噜噜地滚了一地。不过,这些应该改正,作为现代的孩子,我觉得我们要坚强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样动不动就暗自垂泪。我觉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红楼梦》里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从我看了《红楼梦》以后就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能把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栩栩如生,说明他的写作功底十分深厚,里面的人物个个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说话似的。我要向他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写文章的基本功打扎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2):

红楼梦是一部超越时空的巨著,作者曹雪芹更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笔下一个豪门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个耐人寻味,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宝玉、黛玉的真(本文来自本网http://

下载《红楼梦》题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楼梦》题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楼梦》

    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

    红楼梦(节选)

    红楼梦(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贾宝玉、林黛玉性格特点。 2.理解贾宝玉、林黛玉形象意义。 3.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贾宝玉、林黛玉性格特点。。 2.理解贾宝玉、林......

    红楼梦高考题

    2018年,简答题,6分,红楼梦里贾府被抄后,贾母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大家,体现了贾母怎样的人物形象? 分析:这道题是今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卷里关于红楼梦的题目,目前试题在网上还看不到,题......

    红楼梦 读后感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小时候看的《红楼梦》电视剧,但是总觉得云里雾里,看不明白,对里边涉及到的人物以......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它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近日读完《红楼梦》,才明白其妙处所在。 曾经对于《红楼梦》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也曾为了宝之悲,黛之惨而愕腕叹息。如今取下束之高阁的《红楼梦......

    红楼梦读后感

    读《红楼梦》有感 寒假在家读了从图书馆借的一本老书,名为《红楼梦》,觉得心得体会蛮多。渐渐的我喜欢上了这一本书,可能是读书较少的原因,渐渐的《红楼梦》成为我生活中必不......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的文学家曹雪芹。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后来,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