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伦祝个人简介

时间:2019-05-12 05:0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夏伦祝个人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夏伦祝个人简介》。

第一篇:夏伦祝个人简介

夏伦祝个人简介

夏伦祝,男,生于1956年8月,主任药师,安徽中医学院和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任安徽省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徽省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医药》编辑部副主任,《中国药物与临床》、《中国药房》、《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现代中药理论与实践》、《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临床药学、医院药事管理,并持续近30年从事这方面工作。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应邀分别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进行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和药事管理短期学术研修,取得结业证书。2005年参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医院管理MBA项目学习,取得结业证书。

曾获中国药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主持或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研究课题“威灵仙总皂苷治疗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及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益气活血中药有效部位配伍对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间通讯的影响”、安徽省人事厅人才开发资金资助项目“威灵仙总皂苷抗炎作用的蛋白因子,信号分子机制研究”、安徽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清热解毒新药重连口服液的临床前研究”等科研课题10多项。

参与编写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药物治疗学》(药学专业、临床药学专业)(2007年)、《临床药物治疗学图表解》(2008年)等学术专著6部。撰写学术论文30多篇。近三年发表论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威灵仙总皂苷的工艺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化痰降气胶囊化痰、止咳、平喘的实验研究(安徽医药2006.12)、薄层扫描法测定化痰降气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安徽医药2007.5)、超临界CO2萃取三七脂溶性成分及其GC-MS分

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8)、威灵仙总皂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抗炎作用的研究(安徽医药2009.4)、威灵仙总皂苷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抗炎作用的研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3)、威灵仙总皂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安徽医药2009.5)等。

指导研究生十多名,2007年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三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成分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获2008年安徽省百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篇:夏伦武《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课件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课件(《学弈》原文及停顿符号)。

3、与课文相关资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

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3、全文注释如下:

弈秋(人名),通(全)国之(文言助词,的)善(擅长)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词)。使(让)弈秋诲(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词,有提起动词性谓语“为”的作用,从而使句中的“弈秋之为”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成为了“听”的状语。――这一点只对教师讲,之所以提出这个“之”字,使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义相区别。)为听,一人虽听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为鸿鹄(天鹅)将至(原是生丝绳,这里指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箭)(到),思(想)援(拉开)弓(弓箭)缴而射之(它,指鸿鹄),虽与(和)之(他,指代另一个学生)俱(一起)学,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词)。为(因为)是(这,指这个人)其(他的)智(智力、智慧)弗若与(文言助词,同“吗”)?曰(说):非(不是)然(这样)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A.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B.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远,什么时候离我们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3)学生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成功)

一人

三心二意(失败)

两小儿辩日

大则近,小则远

(晨)(午)

凉则远,热则近

故 ——不能决

第三篇: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田潮,男,1978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陕西经贸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同年就业于周至县职业教育中心至今,现任教育副主任,在职期间通过自学考试,获得陕西师范大学化学教育本科学历,并多次获上级表彰奖励。

周至县职业教育中心

2015年6月23日

第四篇: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张安琪,女,汉族,92年12月生。复旦大学2010级材料科学系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成绩排名年级第一,本科期间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第一作者5篇,最高影响因子7.79),获全国大学生创新计划、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计划、莙政、望道等研究资助。曾受邀在U21国际大学联盟年会、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论坛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进行口头报告,多次为我校取得个项荣誉,是我校2013学年奖学金获奖者的优秀代表。张安琪作为复旦大学唯一代表收录在《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中(全国5万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共选出72名学生)。同时,她还是上海新东方教育的托福英语教师、国家认证翻译,门萨俱乐部会员、并且有五年的专业模特经历。

“挫折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张安琪同学与化学的渊源由来已久。从初中到高中,她一直参加化学竞赛,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并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复旦后,她在第一学期末就加入化学系陈萌老师课题组开展科研探索。由于她在学业上只需付出比较少的精力,而且具有很好的英语基础,导师建议她尝试写一篇综述,总结纳米颗粒合成中用到的具有还原性和稳定性的聚合物。综述通常是由积累了多年研究经验的“前辈”完成的,不仅要总结某专题的发展方向,还要作出可靠的趋向预测。张安琪那时从来没有写过学术论文,也没有太多实验经历,想要在专业方面和写作用词上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谈何容易。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她怀着初涉科研领域的一腔热血,接下了这个任务。之后的一个月中,她认真阅读了上千篇有关论文,完成了初稿。然而,导师的评价是,文章结构和用词太过青涩。她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对论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进行了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可得到的评价还是太不专业。

与此同时,张安琪在其他几个方向的工作也屡次受挫,几乎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之后的整整两年,她在科研上投入了绝大多数时间和心血,却没有任何成果发表,也无从证明她付出了多少努力。此时,许多同学正活跃在学生会和社团当中,他们的付出立竿见影,很快就晋升到了主席、部长。数次与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擦肩而过后,张安琪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我到底有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名字写在SCI论文上?如果这些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会不会已经硕果累累了?更重要的是,难道我真的要终身从事科研工作,奋战在做实验、写论文、改论文、投稿、被退稿的循环之中吗?”虽然有这些顾虑,但她却没有放弃的念头。她骨子里是一个不甘平淡、享受挑战的人。既然决定要走的路,那么跪着也要走完。

在逐字逐句修改了十几遍论文之后,张安琪已经阅读了几千篇文献,掌握了纳米科学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年后,这篇综述发表在了聚合物顶级SCI期刊上。此后,她写的论文几乎都可以一次通过导师的审查。回头看看大一的初稿,她才意识到这两年带来多么大的进步与成长。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换回丰厚的回报。除了自身的兴趣之外,科研工作对她的巨大吸引力,皆源于此。

“潜心科研终有突破”

从大二开始,张安琪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合成以及光学特性模拟工作。有一回,她在读文献时,偶然想到了一种巧妙的不对称粒子合成法,极有可能成为溶液合成法的一大突破。她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实验中,常常起早贪黑,每天工作常达16小时。然而,就在她即将完成实验的时候,国外一个课题组在化学类顶级SCI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与她此前的思路和结果基本一致。所有的努力尽皆化为泡影。然而,张安琪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试图从其他合成方法中寻找新的突破。在查阅了数百篇文献之后,她受到气-液-固机理的启发,成功地开发出一种通过反应动力学控制合成具有全新形貌的空心纳米硅材料的方法,相比于最初的思路,甚至具有更大的突破。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支持课题组的实验结果,她还开展了纳米材料光学特性模拟的研究。由于国内做过相关理论工作的同行极少,整个春节假期,她几乎一天到晚泡在图书馆,读完了馆藏的所有电磁吸收教材,并自学了Fortran, Matlab等编程语言,尝试独立开发新的程序,实现纳米颗粒的光学模拟。最初,她的程序收到无数错误信息,在建模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她发邮件请教国际上许多从事纳米光学模拟的教授,但却没有得到太多回应。后来,她找到计算机学院的几位教授,与他们讨论了关于3D成像的有关问题,终于灵光一现,想到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连夜写出了一套新的代码,成功地实现了对任意形貌和组成的纳米材料散射光谱的快速计算。

2013年7月,张安琪作为复旦大学代表赴阿姆斯特丹大学参加U21 国际大学联盟年会,并受邀做现场报告(全世界38名大学生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介绍她的研究成果。报告结束后,许多国外大学的教授都纷纷表示十分欣赏并充分肯定了她的研究成果。科研之路,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艰难旅途。对于热门领域则更是如此,不仅要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执著和耐心,还要有直面竞争、不断创新的勇气和毅力。

讲台上的舞者

在科研工作之余,张安琪还在多个兼职工作岗位上小有成绩。19岁起,她走上了上海新东方的托福讲台,成为了最年轻的教师。进入新东方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最初,由于她的年龄太小,学生当中很多人年龄比她还要大,她站在讲台上总是缺乏权威感。为了锻炼讲台上的气势和激情,获得老教师和学生们的认可,她每天中午站在光华楼下旁若无人地练习演讲,毫不在意来往行人奇怪的眼神。这种“不要脸”的精神收效极佳,她终于在最后的试讲中成功打动了评审委员会,从此走上讲台,并成为了首个在学生评教中获得满分的教师。过去的两年中,张安琪累计面授学生数千人,授课班级最大规模在200人以上,学生年龄跨度从十几岁到四十多岁。在享受教学乐趣、获得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她也学会了如何进行公众演讲,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更有效地交流,因此复旦大学参与的国际国内重要本科生学术会议常会推举她为现场报告代表。此外,张安琪还是门萨俱乐部(国际顶级智商俱乐部,中国大陆会员已有200多名)的会员,数次担任门萨入会测试主考官、年会主持人等,结识了不同年龄的朋友。从大二起,她还成为了国家认证翻译,中国译协会员,从事中英双向交替传译和笔译工作。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宝贵、最难忘的财富。张安琪觉得,他的大学四年,是奋斗的四年,拼搏的四年,也是收获与成长的四年。“我从来没有只把自己当成女生、当成本科生,而是一直以科学工作者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对记者表示道。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所有成绩都将成为过去,未来的学术道路依然很远、很长。泰戈尔说:只管一路走过去,一路上的鲜花自会开放的。追寻梦想的道路,必定困难重重。但对于张安琪来说,一个信念她将永远坚守:所有付出终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第五篇: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读书是我们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徜徉在书海,一家人有了许许多多的收获,读书让我们生活充实,读书让我们工作顺利,读书更让我们热爱这个美好的世界。读书宣言:以书相伴,人生就会更精彩。

9月28日,“书香飘万家”河北省“全民阅读书香家庭普查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有四百多个书香家庭通过河北新闻网参与了普查评选活动,写下了家庭阅读故事。这几百篇阅读故事书香气息弥漫,精彩读书片段让人喝彩。昨日,省新闻出版局从中选取了五个家庭的读书故事,希望通过他们的阅读经历,唤起大家对阅读久违的思念。

王丽萍:书是最博学的挚友

20世纪90年代我在河北昌师读书,学校的图书馆让我大开眼界。我当时酷爱外国文学,读了《战争与和平》,《简·爱》,《安娜·卡列琳娜》。尤其《简·爱》,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它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清水,让当时的我随之净化,我喜欢这种安静和清纯。在三年师范生活中,书一直陪伴着我,我充实着完善着。

在十几年教学生涯中,我和学生一起读书。有一个学生很聪明,有口才,他订了《思维与智慧》这本杂志,我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于是借来看。很多资料都可以为教学服务,我在教学中可以“侃侃而谈”,学生在我的影响下,都来阅读这本书,学业大有长进。

儿子在小学就爱读书,写日记。在三年级时,就能写出除夕夜“炮山炮海”,“炮流如潮”。他很能借鉴和修改,还写了一篇文章《难忘的启蒙》,纪念他的小学生活。

同事喜欢古代文学,连电脑的输入法都是繁体字,我受其影响,一直在读《论语》,《诗经》,都是文言文,繁体字,但受益匪浅。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四书五经鉴赏》,有注解分析,我如获至宝。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徜徉书中,放松自己,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与书交流,与书为友。书是我们最博学、最无私、最雅致、最宽容的挚友。

高建成: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每当看到喜爱的书,便爱不释手,即使读过也会买来收藏,小小的书柜里承载着我对书的渴望。

青涩的年代沉迷于琼瑶的小说,不知捐出了多少伤感的泪水。成年后则更喜爱三毛的著作,钦佩三毛的洒脱与超然。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成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读的更多的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每次出差背包里定会塞上一两本《人民教育》,以解除旅途的劳顿。

随着女儿的降生,对女儿的早期教育便成了我生活的全部。以书育儿,每天为女儿制作识字卡片,一撇一捺书写着我对女儿深深的爱。女儿到三周便学会了两千多字,以后便开始了大量的阅读,童话故事、天文地理,自然百科等多方面的书籍均广泛涉猎。每每钻到学校图书馆里便舍不得出来,读书让女儿的思想飞跃,眼界开阔,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才女。

现在女儿6周岁上一年级了,每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读读书、弹弹琴,生活虽然平淡但也恬静而充实。其实,细细思忖,这一切都缘于读书,这也正应了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新佳:一家人都爱上读书

我生性腼腆,不爱说话,但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这么多年,一直努力做一名书香女子。“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天晚上,忙完一天的活计,借着昏黄的灯光,沏一杯绿茶,读几页喜欢的书,袅袅的茶香氤氲在空气中,感觉一切都是美好。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自是比较偏爱文学。心情好的时候,我就读古代文学,《史记》的严谨,《古代散文鉴赏》的博大精深,无不让我叹为观止。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就看一些当代名家的散文,毕淑敏、乔叶、李兴海,都是我喜欢的当代作家,或者看一些《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杂志,思绪随着文字缓缓流淌,心态也渐渐平和。

文章读得多了,也有了写的冲动,2006年开始在全国各大报刊陆续发表文章,先后在《中国教师报》、《班主任》、《师道》、《广州日报》、《扬子晚报》、《北京青年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0多篇。

在我的影响下,老公和女儿也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作为一名电脑教师,老公自费订阅了《电脑爱好者》杂志,通过学习,他的电脑水平日益提高,十里八村都找他修电脑。平时,他还喜欢军事类和历史类图书,看上就没完,就算叫他吃饭也是磨磨蹭蹭。别看女儿刚上二年级,与书的亲密接触可是好几年了。家里,她的书占了不小的位置。

朋友们都说我们是幸福的三口之家,每天都快快乐乐的。我想说这是因为我们一家都爱读书,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到书中去寻找快乐,爱读书才会爱生活。

杨庆义:床边有书方可入梦

老子曰:“上善若水。”顾名思义,水养育滋润着万物,好的美德就应像水的品性一样,给予营养。

我爱读书,说不清从何时起,将一本本爱读的书放于床边。啥时想读书,随手即翻。每天茶余饭后,大部分时间卧床小憩,歇息时读一两本书充实自己,一举两得。美丽的文字不仅浸润人的心田,更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

曾几何时,我曾为家庭窘迫而惆怅,也为爱妻的劳累、无助而无奈,当不经意在床边书中读到经典语句便豁然明朗。我愿她领悟到:一名百万富翁的妻子,也可能愁容满面,一名坐在丈夫自行车后座的妻子也会满面春风;一个有一万块的人为你花掉一百块,你只占了他的百分之一,而只有十块的人为你花掉十块,你就成了他的全部。

床边的书,更多的时候我喜欢在静寂的夜里或在清晨醒来第一时间品读。

床边有书,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床边有书,方可入梦。

孙悦霞:人生有书更精彩

和家人一起手捧书卷,任目光轻盈地拂过书页,心在馨香的空气中感悟、升华!我家倡导读书与生活的统一,读书与生活的自然状态,书籍是饭桌上的永恒话题。

以书相伴,人生就会更精彩。培根说:“书是治俗、治愚的良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因此,我们很注重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从女儿一出世,就给她念儿歌、讲故事、逛书店,培养她对读书的兴趣;到了幼儿园阶段,我们每夜坚持给孩子读一则小故事;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女儿开始自己阅读《格林童话》、《儿童百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等书。在读书中,女儿感悟做人的道理;在小说中体验快乐;在童话中领悟真、善、美,明白假、恶、丑。

读书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快乐和趣味,也让我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与进步。孩子的书籍让我们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我们的书籍也在预备孩子日后的诵读,引导她走好人生之路。我们相信,我们这个家庭的书香一定会越来越浓,我们也愿天下更多的家庭能弥漫书香,给心灵营造一片温馨的栖息之地。

下载夏伦祝个人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夏伦祝个人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简介

    个 人 简 介 一、基本情况: 我叫王学贵,男,现年四十岁,出生于1973年7月19日,汉族人,已婚,户口所在地贵州省清镇市犁倭乡厂坡村莫家冲组,身份证号码***216,目前住址在贵......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钟有林(Tommy) 2001年进入美发行业,进修于国际标榜 同年修国际威娜专业染发班 2003年KENZHOU经典修剪A.B.C.课程与季度潮流课程 2004研修Toni&Guy中国北部经典剪裁 曾......

    个人简介

    个 人 简 历我叫王文生,男,1966年9月15日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毕业,锅炉运行二级技师。1983年至1986年,在浙江武警总队服役;1986年至今,在新密市昌源集团电力有限公司(原密县坑口电厂)工......

    个人简介大全

    个人简介李广存,男,博士,副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2002年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农学博士学位。2000年8月......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老师您好我是来模具3181班的新生李冰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宁波人 曾毕业于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演讲 辩论 篮球而且本人声音洪......

    经典个人简介

    经典个人简介 宅女 纠结的金牛女 伪文艺女青年 思想女流氓、生活好姑娘 美食美男主义,旅行冲动症 思想开放,不愿受束缚。会有疯狂想法,但行为都较理智妥当,分得清轻重是非。有隐......

    个人简介

    个 人 简 介我叫汪鹏,男,汉族,出生于1966年12月,199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士建系建筑学专业。学历:本科,毕业后至今先后从事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施工管理,房地产开发等工作。现主要职称......

    个人简介[模版]

    Xxxx有限责任公司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紧盯市场 拼搏进取 ——xx同志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我叫xxxx,是xxxxx的一名施工员,在过去的一年里,感谢集团公司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