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研究计划表
课题研究计划表(日程表)
(一)课题准备阶段(2008、4-2008、9)
2008年4月成立课题组。
撰写《〈提高小学科学课小组实验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初稿。
学习《〈提高小学科学课小组实验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初稿,交流意见。
5月聆听嘉兴学院吴丽萍老师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专题讲座。讨论并修改课题方案初稿
《<提高小学科学课小组实验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定
稿。
6月阅读和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经验总结、著作。
交流对所阅读学习资料的心德体会。
7~8月继续阅读和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经验总结、著作。
9月讨论交流对比教学实验的生存记录方法和表格、分工。确定对比教学实验的生存记录方法和表格、分工。
(二)扎根课堂教学,开展课题实验(2008、10-2009、6)
10月探讨交流,寻找造成小组实验效率低下的原因。
采集和设计出有可能提高小学生小组实验效率的策略方法。
11月对比教学实验一:检测策略①实验前,作好充分假设、预测,若
实验操作有一定难度,教师还应进行适当演示和相关训练。
整理对比教学实验一的课堂生成,检测策略①的有效性,并做好
小结。
12月对比教学实验二:检测策略略②明确研究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实验以目标为驱动。
2009年3月 探讨交流,整理对比教学实验二的课堂生成,检测策略②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对比教学实验三:检测策略略③适当加入比赛性质,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探讨交流,整理对比教学实验三的课堂生成,检测策略③的有
效性,并做好小结。
4月对比教学实验四:检测策略略④加强实验小组管理,培养尊重
科学、重视实验的态度
探讨交流,整理对比教学实验三的课堂生成,检测策略④的有
效性,并做好小结。
5月对比教学实验五:检测策略略⑤实验器材尽量设计得简洁易
用,准备数量多多益善。
探讨交流,整理对比教学实验三的课堂生成,检测策略⑤的有
效性,并做好小结。
(三)全面整理归纳,总结课题成果(2009、7-2009、10)
7~8月
9月
10月整理研究过程中有关的资料、数据。讨论并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工作小结》。撰写《课题研究工作小结》、《课题结题申请表》。
申请结题。
第二篇:课题研究计划表1
课题研究进度表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0、10-12)
2010年10月
1.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讨论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名称。搜集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经验总结、著作。
2.撰写《〈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初稿。
3.学习《〈提高小学科学课小组实验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初稿,交流意见。
2010年11月
1.讨论并修改课题方案初稿
2.《<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方案》定稿,申报提交。
3.阅读和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经验总结、著作。
交流对所阅读学习资料的心德体会。
2010年12月
1.讨论交流对比实验教学的课堂生成记录方法和表格、分工。
2.阅读和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经验总结、著作。
交流对所阅读学习资料的心德体会。
(二)课题实施阶段,扎根课堂教学,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2011.1-2013.6)第一年 2011.1-3
1.制定本学期课题实施的教学计划。
2.确定实验教师,实验内容,实验班级,对照班级。
2011.4-5
1.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分析,找出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初步探索采用同课异构方法,采用教师演示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的教学方法,对比实验教学,寻找造成实验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找出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
3.学生活动:高一测量人的反应时间;
2011.5-6
1.继续采用同课异构方法,采用导学案,用“导学—探究”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教学。在研究中主要以做课、听课、评课形式进行研讨,边研究边边总结,探寻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学生活动高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2011.7-8
对实验教学进行阶段性小结,反思、归纳、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和成果。2011.9-10
1.通过采用同课异构方法,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导学案,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对比实验教学。在研究中主要以做课、听课、评课形式进行研讨,边研究边边总结,探寻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学生活动: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速度
2011.11-12
1.通过同课异构,尝试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对比实验教学,明确研究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实验以目标为驱动。
2.探讨交流,整理对比实验教的课堂生成,检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
第二年(2012.1-12)
2012.1-3
制定本阶段物理实验教学计划;继续阅读和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经验总结、著作
2012.4
1.通过同课异构,采用课堂演示,分组实验教学,探索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2.在研究中主要以做课、听课、评课形式进行研讨,边研究边边总结,探寻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3.学生活动:高一 ;探究赛车转弯时的向心力
2012.5-6
1.通过同课异构,对比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小组管理,培养尊重科学、重视实验的态度。
2.探讨交流,整理对比实验教学的课堂生成,检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
3.学生活动高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2012.7-8
对实验教学进行阶段性小结,反思、归纳、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和成果。2012.9-10
1.教研活动:制定本阶段物理实验教学计划,2.通过同课异构,采用探究教学法对比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尽量设计得简洁易用,准备数量多多益善。
3.探讨交流,整理对比实验教的课堂生成,检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
2012.11-12
1.通过同课异构,采用导学案对比实验教学,探讨交流,整理对比实验教的课堂生成,检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
2.对学生成果进行展示交流
2013.1-3
制定本阶段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对实验教学进行阶段性小结,反思、归纳、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和成果。
2013.4-5-6
通过同课异构,采用导学案,探究法等,对比实验教学,整理对比实验教学的课堂生成效果,检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
(三)课题总结阶段,全面整理归纳整理,总结课题成果(2013.7-2013.10)2013年7-8月
整理研究过程中有关的资料、数据。
2013年9月
讨论并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2013年10月
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总结》、《课题结题申请表》、申请结题。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表
课题名称: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纪
课题研究的对象: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
一、课题提出的起因、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希望实现的目标 课堂是教学的平台,组织好课堂才能有效教学,事半功倍。低年级学生上课自控能力差 ,注意的持久性差 ,极易走神 ,以致课堂秩序难以调控 ,教学效率不高。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式开始系统学习数学,往往感到新鲜、好奇,同时他们又生性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行为习惯较差。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距离较远,故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会直接影响学习情绪,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的等特点。通过开展“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2、了解数学基础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和方法。
3、通过“数学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参与“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学会就地取材,做实验、调查访问、实地考察,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通过一定时期的教学调查、准备、实践、检验的循环过程的研究,找出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课堂组织教学,巧妙应用教学用具的准备、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多媒体参与下的教学等多方面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已有的研究情况、可供借鉴的成果、仍未解决的问题)与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式开始系统学习数学,往往感到新鲜、好奇,同时他们又生性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行为习惯较差。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距离较远,故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会直接影响学习情绪,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的等特点。通过开展“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甚至是开启学生逐步探索动手实验创作的步伐等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价值。
1、探索小学一年数学组织教学的主线:“生活——抽象——生活”的数学教学模式。
2、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而又愉快的学习环境,力求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归纳总结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四、课题研究的时间、阶段划分与各阶段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准备阶段:(2016年8月——2016年9月)课题立项、启动阶段。
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形式”的研究设置问卷调查表Ⅰ,由1班学生填写,通过调查问卷法摸清学生喜欢的教学语言、使用的数学教具,采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提问与教学例题的设计、教学涉及的课外知识、拓展训练。问卷调查表Ⅰ采用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形式,分别从教学用具的准备、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多媒体参与下的教学等多方面设置题目,让学生如实填写,以便展开有效的引导研究。
(二)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1月)
以课堂实录的记录形式每星期听常态课1-2节,获得第一手原始材料,研究目前我校低年级数学教师面对本班学生和教学内容如何组织课堂教学。
(三)课题总结、验收、结题阶段。(2016年11月—2016年12月)
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形式,及时总结,定期交流。收集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分析、归纳、总结、撰写有关论文。回顾课题所取得的全全过程,写出结题报告。
五、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方法或措施
策略
(一)、选取具有现实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有“要我学”变“我要学”。策略
(二)课堂常规常抓不懈。
在课堂上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坐姿,还要训练学生写字、举手回答问题、立正、向老师问好等各种姿势。各种训练应该是伴随每一节课堂,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时还不能放松。
策略
(三)、尊重学生,表扬为主
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教师眼中是最好的,如在上课刚开始时,由于课间孩子们玩耍,刚上课时,他们的心还沉醉在课间游戏活动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此时,可以进行简短的组织教学,我用激励性的语言。策略
(四)注意评价、激发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由于受理解力的限制,经常会出现错误回答,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有耐心、热情地给学生以鼓励。如果教师对其进行责备,不仅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不会走神,影响组织教学。策略
(五)注意评价、激发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由于受理解力的限制,经常会出现错误回答,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有耐心、热情地给学生以鼓励。如果教师对其进行责备,不仅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不会走神,影响组织教学。
六、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法,根据问卷调查表Ⅰ的结果和通过与学生实地访谈,分析学生所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行动研究法,通过一系列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真正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的目的。
3、比较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实验,从而比较不同课堂教学形式下对一年级(1)、(2)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影响和改变。从中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并不断地指导于实践,4、经验总结法,探索在低年级数学课中,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紧紧扎住课程标准,课堂组织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题预期成果及其呈现形式
1、预期成果:此课题基本找到了针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思路及方式、方法,但面对学生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课堂教学形式也会不断发生改变,此项研究仍需持久探索。
2、成果形式: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课件、课题研究报告等。
第四篇:课题研究
课 题 研 究 手 册 的 建 立
为规范课题管理,促进临盘教育办公室提高科研水平,更为了完整地记录课题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教研室设计了本研究手册,供各课题组使用。凡临盘教育办公室各类课题均使用本手册,并作为课题结题的存档资料。《课题研究手册》由学校签发。
研究手册分三大部分。
一是课题的前期论证:包括“课题综合信息表”、“课题立项通知书”、“研究文献的收集与分析”和“课题研究方案”等,其中“课题立项通知书”由教研室或校教科室盖章签发。各课题组请重视“研究文献的收集与分析”。
二是课题的中期进展:包括“研究过程记录”、“研究阶段性小结”和“研究变更记录”。做好研究过程记录是圆满完成课题的重要前提。《手册》提供了不同类型研究活动的记录方式,各课题组可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具体选择并记载(带*为选填部分,视研究情况而定),尽可能每次活动的分析都详实些。过程记录也是研究成果的积累。研究过程中允许课题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如人员、标题、方法、步骤、或成果目标等的适当调整,这些反映在“研究变更记录”栏中。三是课题的终期总结:包括“成果一览表”、“研究报告(论文)”等。“研究报告(论文)”是研究的主成果,着重在结果的反映。
《手册》除立项通知书和结题意见由课题立项单位填写外,其余由课题组填写。填写应该用蓝、黑钢笔字或打字,方式可以有写、贴、夹三种。
编制本《手册》是临盘教育办公室加强课题过程管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措施之一,也是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特定阶段的需要,以上资料知识一个纲要,不能穷尽小课题研究的所有项目,希望老师们根据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增减资料,课题研究尽量做到有理有据。
。希望能给各位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以导引与提示,也希望大家能尽早地、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
第五篇:课题研究
阳平关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系列规定
(一)基本要求
1、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课题组开展教改实验工作,掌握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2、课题研究专题研讨。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时间,围绕课题“总结、交流、反思研究情况,进行课例评析”为重点的研讨活动。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施水平。
3、课题研究组教师示范。课题组成员通过定期开放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参加实验的老师每人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依托“典型引路”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4、课题研究工作学期小结制度。各课题研究组成员要坚持写实验札记、网络日志,要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功做法和体会、理论学习体会、课题研究等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本材料,供集体研究、交流和存档,每学期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为下阶段实验作准备。
5、课题宣传制度。课题研究建立课题研究专题网站,由专人负责宣传工作。及时发布科研信息,国内教育发展动态、校内教育课题进展情况;及时交流研究信息,取长补短。
6、建立教育科研课题定期检查制度
为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的指导与管理,保证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进度与质量,以发现、总结、调整改进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学校教导处每学期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1)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阶段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进度、阶段成果、课题材料档案袋、课题研究中的主要困难与存在的问题等。
(2)检查的方式是由校教研室定期组织召开课题进展情况通报会。
(3)课题组组长要定期填写《课题研究活动表》,并上。
(4)每学期末对所有课题进行期末检查,对完成情况良好的要予以奖励;完成情况不好的,将限期整改。
7、建立教育科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
(1)为建设良好的校园学术环境,活跃科研气氛,形成实事求是、勤奋好学的风气,课题组将定期组织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汇报。
(2)教育科研成果的汇报分为学期阶段成果的汇报交流和课题终结阶段的汇报交流。
(3)教育科研成果交流汇报的具体程序是:陈述课题研究基本情况、展示课题研究成果、专家评定组或与会者提问,课题组成员答辩。
(4)教育科研成果交流汇报可以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进行,也可以在课题组研讨会上进行。、建立课题材料档案袋制度
课题组资料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主要包含下列资料:
(1)计划性资料(总体方案,实施计划,阶段性计划);
(2)基础性资料(实验背景材料,实验对象基本情况分析,实验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3)过程性资料(实验方案,研究观察记录等);
(4)专题性资料(专题讲座、报告、研讨,论文,照片,录像等);
(5)效果性资料(个案变化、群体变化资料,检测统计成绩,检测的试卷,获奖发表的作品等);
(6)终结性资料(研究论文),体现真实、正确、完整、系统,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9、经费保障制度。学校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设备费、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
10、课题研究操作流程。确立问题(提出解决什么问题)---预设目标(期望获得什么结果)---设计步骤(研究的程序、方法)---主题学习(围绕问题向他人、书本、网络等资源学习请教)---个性设计(结合实际设计自己解决方法)---尝试实验(在教育教学中尝试运用验证)---改进提高(分析、改进、优化方法)---结题运用(形成论文、总结)。
(二)课题组长职责
课题组长是课题实验的具体组织者,课题实验的常规工作均由组长负责:
1、开学初制定本课题的实施方案以及本课题组阶段性的计划、总结。学期末递交阶段实验总结及相关论文和资料。
2、组织本组教师学习业务知识和教育理论,要提前确定学习内容及中心发言人。
3、关心本组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团结并督促本组教师共同搞好研究工作,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
4、定期组织本组教师上研究课,研究课前认真抓好集体备课工作,课后组织有关人员集体评议,并做好记录。
5、自己带头并发动教师及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写教学教研论文。
6、负责收集本课题组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各种数据资料等,定期向学校汇报。
7、负责对本组教师进行考勤、考评、考核,实事求是地向学校推荐优秀科研成果,以及教科研先进个人。
8、在总体上调控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保证课题有序高效地开展。负责向本组教师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政策以及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9、学期结束,要对本学期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协助完成课题中期、最终成果的整理工作。
10、负责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的推广。
(三)课题研究人员职责
1、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每学期书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心得”。
2、按时参加课题组活动,明确阶段研究计划,勇于探索,自觉按计划进行课题实验研究,按时完成各阶段实验任务。
3、收集、整理、保存课题实验的有关资料、数据。
4、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或汇报课,撰写一篇论文或总结、一篇优秀教案。
5、积极参与调查研究,认真书写调查报告。重视典型个案的发展和跟踪及材料的积累。
6、在公开课教学中,从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都要体现对课题研究的目标。
7、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奉献意识。
8、积极向全校教师进行宣传课题研究成果。
9、要将研究深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10、期末认真做好阶段性总结。
(四)课题研究奖励制度
为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教研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业绩,特制订课题研究奖励制度:
承担国家级课题研究,并如期结题,且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奖励课题组5000元。
承担省级级课题研究,并如期结题,且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奖励课题组3000元。
承担市级课题研究,并如期结题,且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奖励课题组2000元。
承担县级课题研究,并如期结题,且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奖励课题组500元。
承担校级级课题研究,并如期结题,根据研究成果,经教研组及校委会研究审核,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课题研究中有重大贡献的,评优、晋级同等条件优先。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