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同课异构总结1
科学同课异构总结
何官屯——马春梅
本次在我乡开展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非常成功,充分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不同优势,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差异,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执教老师所展示的课,无论是从教学理念、学科专业水平、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课教师教学基本功较扎实,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课堂教学符合科学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能够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教具和学具的准备都很合理、充分,教学设计灵活,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结构完整,课堂效果都很好。多媒体使用恰到好处,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作课教师都注重了教学语言的使用,语言有亲和力,导语简练、准确、有指导性,衔接自然,少有重复罗嗦。
3、实验教学注重了遵循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探究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了科学课的新课改理念。教育局贾主任实验大胆放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实验过程中注重对比实验条件的掌控。
4、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的指导。贾主任在引导学生做溶解实验中,学生做完实验,汇报交流时,先让做得快并成功的组汇报,师:“把你们组成功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用一句简单的导语,引导生把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展示出来。姚官屯张校长执教的《盐到哪里去理》一课,探究试验结束后,实验交流时一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不仅对所有准备材料进行了实验,还依据实验现象给实验材料进行了分类,实验记录清晰有条理。张校长及时评价并表扬了该组,并提示学生:实验中要注意实验方法和技巧。
5、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作课老师们基本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引入课题,课上也注意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材料,最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或想办法,或制作,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好的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思考与建议:
1、关注学生前概念,充分预设课堂教学中的可能情况。
备课精细:我主要说说备课指导思想问题,备课时不要只想我怎么怎么去教,而是应首先考虑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怎么去引?怎么去导?结合学生的特点、学情去备。这也正是所有学科一直以来提倡的核心理念:“以学定教”。要想转变行动,先要转变思想,有了新理念的思想才能有新理念的行动。科学启蒙大师刘默耕说过:“问题是按孩子们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还是按照你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这是教学指导思想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从备课就开始了。如设计引入,想一想学生的前概念是什么,已有认知基础是什么?找到最佳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梯度;探究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理解的?逐步引导、提升。
充分预设: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列举能溶解物体时,如果说出“面粉”怎么办?老师预想到才能有备无患。预设到的就可以将材料准备出来,已备解决问题。
2、关注生成,生成让你更精彩。
每次听课过程中都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学生实验中有新的发现,交流中有新的思维,出乎老师意料之外,老师措手不及,赶紧搪塞带过,接着按自己的计划往下讲。没有及时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白白损失了很多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更强烈探究欲望和深入研究的机会。
例如:在听姚官屯听张维升校长的课时就有学生提出面粉溶解在水中吗?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要置之不理,不妨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问问学生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张校长做的非常好不但引导学生思考还让听课老师一块参与其中。我们应该高兴自己的课堂上有学生的“意外”发现,有“生成”的课堂算是一节好课的标志之一。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及时抓住学生的发言,进行合理的生成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和解决,使之成为课堂的亮点。
3、关注课堂评价,使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课堂评价:这是一节好课不可或缺的部分。老话题了大家都知道。
我认为好的课堂评价可以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交流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准确回答、完整表达、及时补充、创新思维等,给予及时的评价,或鼓励、或表扬、或肯定,学生会兴趣盎然,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
(2)帮助学生判断。课堂上有些学生的回答很盲目,有时自己其实也不确定,带有猜的成分,其他学生听后也是半信半疑,不敢断定,老师的肯定性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做出判断。
(3)有效组织课堂。有的课堂评价也可以起到组织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学生实验一环节,一般课堂都比较乱,乱说、乱嚷、乱动现象时有存在,有的老师上课时就不停的喊:谁谁注意点,安静点„„,但效果甚微。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表扬做得好的小组,来提示其他小组。如贾老师在组织学生验证猜想:哪些物体在水里会溶、哪些物体不溶实验中,就及时的表扬做得好的小组,表扬了他们小组的小组纪律,其他小组立刻安定下来;表扬了他们小组的合作较好,其他小组立刻注意;表扬他们小组的实验记录,其他小组立刻效仿。
4、关注实验交流,实验交流要充分,不能蜻蜓点水。
这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展示实验效果和学生智慧的环节。在听“实验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们一般在实验环节会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保证尽量全班把实验做完,而实验交流一般都匆匆带过,找一两个学生或小组汇报一下就顺理成章的得出实验结论了,个别学生的感受代替了全体,个别学生的结论代表了全部......,总感觉很牵强。
我个人认为:实验时间自然要给足给够,因为这样学生才能有探究,有思维,有发现!但实验交流时间也必须充分,甚至可能不少于或多于某些实验时间。因为在这一环节,要展示学生的成功经验,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找出失败原因,争辩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特别发现,分析意外生成性资源......。不充分怎么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怎么纠正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不充分怎么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充分怎么展示学生的特别发现?哪来的讨论、争辩?不充分怎么抓住精彩的课堂生成,使之成为亮点?
5、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要由“扶”到“放”。
有“扶”才能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形成基本的科学技能和素养,有“放”才能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有创新思维的培养,体现我们的高效课堂。当然扶要扶的恰到好处,放要放的张弛有度。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一直是科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
中,教师的干预、指导往往过多,对学生管得太死。教师扶的痕迹依然过重,总是放不开。自主探究流于形式。
主要表现:
(1)该学生说的,师代替了;可以学生说的,师也代替了。
(2)实验环节教师一步步安排好了,学生按照老师安排的步骤做,按步就搬,不知所然。虽然是很顺利,但无法体现新课改理念和实效性。
我这里主要谈谈“放”——要敢放。“放”才是自主探究,有效实验的的最好体现。
有的老师不敢大胆放手,主要是怕放开了学生太活跃,课堂太乱,无法组织,特别担心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出什么难题,自己应对不来。
我觉得大可不必总是忐忑学生给出什么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要相信他们,学生给出的难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我把这称为“踢球”的原则。实践证明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大部分问题学生都能自行解决。即使学生解决不了,老师也有了思维的空间,想出应对之策。
拿实验环节来说,老师们普遍觉得不好把握,总觉得实验都成功了才好,一有失败就慌了,感到课上砸了。一节真实的实验课,肯定有成功,也允许有失败。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参与探究过程中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这样才能健康成长。探究失败也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能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探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我觉得只要课堂上能利用教学机智很好的处理成功与失败的实验就行了,达到展示成功,让大家学习共享,分析失败原因的让大家引以为戒、也从中得到启示就可以了。学生实验时老师要仔细巡视,对哪些组做得快、做得好,哪些组操作不规范,哪些组实验成功了,哪些组实验失败了......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实验交流时老师可以控制为:先展示快的、好的、规范的、成功的,同类的,让大家学习借鉴;然后在展示不同的、错误的、失败的,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讨论、争辩、找出原因、不足,进一步改正完善。南关董洁老师在实验交流环节就处理的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反思: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个性、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挖掘深度……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与融合,课后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也积极发言,研讨热烈,交流彼此的经验,见解,相信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但几节科学课反映出科学教学仍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部分一线教师对科学课的教学还很盲目,缺乏专职教师和对副科的不够重视导致的科学教研活动还有待提高。主题教研程序引领规范,但在研讨内容上还欠丰富,解决研讨主题的方法、策略还较单一,方案还有待完善。老师们评课不能涉及多方面多角度,水平有待提高。
希望我们的活动,我们的思考能不仅仅是这次“活动”,而应该成为我们每一天的教学教研工作,从而使我们的专业发展能大辐提高。也希望大家的交流、讨论能给老师们以启示,能博众之长,补己之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我们教学行为的彻底转变。
第二篇:同课异构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大场中心小学
三年级数学组
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研修活动。“同课异构”是我们数学组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新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了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听课,课上完后,大家对这一节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
我们三年级的所有数学老师承担了此次讲课任务,他们经历了选课题——钻研课标和教材——课前访谈(学生)——独立备课——试教——集体备课——上课——互动评课等一系列活动,展现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的研讨课,呈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严谨与多样化。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各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们说这种收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并纷纷建议今后教研组要多开展此类活动。
第三篇:同课异构总结
云台片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进云台初中片区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云台初中片区教研级组织了初中语数外“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力图通过这次活动能为我片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
一、活动过程
为了使本次云台片区“同课异构’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根据文件安排,在2014年12月17日下午16:30召开本次活动的预备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教育局王局长、大堡中学柳校长、大南峪学校冯校长、迷坝学校黄校长、成县镡河学校镡校长、大堡片区督导室、云台片区督导室、云台中学孙校长以及云台中学教学副校长兼教科室主任巩占强、云台中学教科室教研员,各教研组长也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活动参会人数达30人。会议由云台中学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巩占强主持。在会上县教育局王局长从全县教改现状、联片教研活动等方面做了重要讲话。各校校长,片区督学也做了积极的发言。
12月18日,来自大堡中学万会春老师,大南峪学校王启虎老师,成县镡河学校马春龙老师,云台中学燕永海老师就七年级数学《补角和余角》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12月19日大堡中学田琼老师、云台中学崔俊彦老师就九年级语文《唐不辱使命》进行同课异构,然后迷坝学校高桂花老师,大南峪学校黄培东老师,云台中学段小玉老师就八年级英语《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进行了同课异构,真可谓是各具特色,各有风味。从课堂效果来看,都能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每节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等环节的设计与组合都有了科学的把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尽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二、本次活动的亮点
1、积极参与、认真点评、探讨,分析上课的优点和不足。
2、激活了教师的潜能。
这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成长和进步,评课的教师通过评课探讨、分析上课的优点和不足这本身就是进步。上课教师表现出有较强的教学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积极钻研,并根据新教材特点进行教学,教学中渗透课标要求和理念。如大南峪学校黄培东老师的课过程细致入微、设计科学合理、风格独特见长、形成了自已的严谨治学的教学特色;云台中学燕永海老师教学思想转变较快,课上能落实课程的要求,尽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组织、指导、合作的作用体现得较好。大堡田琼老师、云台中学崔俊彦老师注重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
3、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得到转变。
通过这九节课,可以看出每位教师的课堂角色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4、努力体现“实”与“活”的结合
所谓“实”,表现在教师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的意识加强。
5、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这次活动中,九位教师都使用多媒体,并能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课件,让学生从直观上去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6、导学案的设计科学合理。
在本次活动中,都能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授课内容编写导学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评课情况: 1
1、数学教学:
参与七年级《补角和余角》教学活动的四位教师: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重点确定合理,难点突破自然,疑点排除及时,教学效果显著。大堡中学万会春老师:以明确的数学思想,流畅的思维,自然的衔接,层层推进的方式,使我们感受到数学课演绎的是严密的逻辑。大南峪学校王启虎老师:巧设情景,以比萨斜塔图片导入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县镡河学校马春龙老师:设计思路清晰,挖掘教材深入,问题设计环环相扣,课堂节奏轻快,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云台中学燕永海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问题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关注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2、英语教学:
云台中学段小玉老师:老师始终面带微笑,具有亲和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的火花不断得到碰撞,学生听她的课,不仅是思考与感悟的过程,更有一份享受学习的快乐。
大南峪学校黄培东老师:热情饱满的感情投入,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空间,学生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迷坝学校高桂花老师:循序渐进、启发诱导,讲练结合,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效果显著。
3、说课评课期间
与一般的课相比,同课异构课讲的是同一教学内容,所以更有可比性。在说课评课的过程中大家有着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因此,在说课、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总的来说,每位老师都能够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产生更多新的想法。真正体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理念。
四、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角色还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这样,上课时,老师们和学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轻松愉快了很多,课堂气氛也就随之活跃了起来,学生也会思维活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学,更主动地学。
2、对教材挖掘得不深不透,对学生情况没有进行客观、科学地分析,有些环节的设计不明确,设计没有清晰的认识,“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学”,“为什么这样学”心中没数。教学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没有有针对性和深度。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际。虽有小组活动但讨论也只是浅层次的。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随机提问,不要刻板地按事先设计提问,更不要总是固定地提问几个学生。这需要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学情的研究。
3、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及阅读特点没有较好地体现。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会说会写会用。所以语文课一定要把语文知识和技能有机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每节课设计时都要围绕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训练。
二是要优化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合理分配时间。初读环节一定不要怕花费时间。初读要让学生达到读文正确流利,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正确、清晰地进行概括,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初读部分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去潜心读书。只有打好了初读的基础,精读才能做到理解深刻。品读课文要围绕课文的核心内容设计问题,要抓住重难点进行设计。问题要集中,不要太零散,而且要适度,不要过高,让学生无从下手。
三是重视朗读训练,要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要有层次,朗读指导方法要适当。朗读时要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不能单纯地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要把理解课文内容与指导朗读相结合。做到边读边理解,边理解边朗读,要把读与理解无痕地融合在一起。
4、这次教研中,也有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反思。如:部分教师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过多的提出些无效的问题,在部分练习题的设置上,不能充分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探究性;个别教师在上课时间的分配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衔接显得过于拖沓。
五、今后工作打算
通过“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我校教科室进行了认真研讨与总结,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达到了如下共识:
会疑: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因为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在这种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了掌握,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升华。
会读:不仅能联系旧知,并能找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点,从而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且能从中找出关键所在,找到条件与结论间的必然联系,从而为解决问题打开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会说:不仅要说思路,说方法,更要说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会议:要有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合作、探究精神,集中小组同学的集体智慧,协同解决问题,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希望通过这一活动,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艺术的魅力,形成教师个人教学的风格。
康县云台中学教科室 2014年12月25日
第四篇:同课异构总结
八年级物理“同课异构”教学评优活动总结
在东台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我组于2012年11月27——28日举行了八年级物理“同课异构”教学评优活动,本次活动八年级6位教师同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他们分别是刘涛老师、陈继荣老师、陈天宁老师、王浩老师、任建忠老师和雍韶娟老师。虽然所授同一节课,但风格各异,各具特色。本次活动在良好的氛围中,达到了优势互补,互相切磋的目的,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
一、亮点分析:
“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本身的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秉着“立足教材,优化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研讨教材,整合资源,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
陈天宁老师的课堂设计很精心,从导入到讲授到训练,环环相扣,浑然天成,注重了方法归纳和学生习惯的养成。时间把控相当精准,语言简洁明了,是一节干练的课;教学语言简练、亲切,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课堂组织结构,对知识把握、教材理解上看,都很到位,教师教态自然,思路清晰,表述清楚,语言规范,整节课设计自然流畅,板书规范、课堂反馈良好。
雍韶娟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特有的教学风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亲和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同学,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整节课能使用严谨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老教师沉着稳重的风范;,教学目标明确,引语自然顺畅,反应敏捷,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物理问题,体现了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次活动中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1、时间的分配上,如何更合理、更科学?对很多方面预想不足,导致多数教师在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时间掌控上有些偏差,教学环节有些拖拉,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
2、板书的设计上如何起到强化提示的作用?教师在板书设计上以及该出现的时机还需精心设计,要体现板书的真正作用,不可随意性过大;
3、教学语言如何煅炼的更精练、更简洁、更生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情绪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要注重平时积累,使语言更规范、更严谨,同时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不能让学生只说教师的后半截话,过分的导其实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4、教师对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缺乏教学机智。教师对新环境、新学生,要充分预设,充分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充分备学生,对于临时生成的问题要有能力给予解决。
东台学校理化组
2012年11月
第五篇:同课异构总结
旗杆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2011年11月16日,我校组织开展了数学同课异构研讨课。本活动旨在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由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策略的不同选择、资源的不同选用,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研讨的目的。
此次研讨课,我校数学教师积极参与,秦丽萍和李修志两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所长,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四年级的《相交与平行》一课进行教学,课后,首先是讲课老师自评,接着是我校数学老师进行评课,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上课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老师们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紧接着老师又结合自己平时上课时的一些案例,交流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使老师受益匪浅!在这次数学同课异构活动中,授课老师分别在学生活动方法上的异构、课堂结构上异构、知识结构上异构,使得此次活动由实践上升到理论,为后续开展教研活动细化了目标,明确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为
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活动授课的两位教师能认真准备,保证了课的质量,全校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活跃了我校教研气氛,使得这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旗杆小学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