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研究室是否属审判业务部门的复函

时间:2019-05-12 06:5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研究室是否属审判业务部门的复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研究室是否属审判业务部门的复函》。

第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研究室是否属审判业务部门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研究室是否属审判业务部门的复函

(1995年5月24日法函[1995]62号)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5]134号《关于法院研究室是否属审判业务部门的请示》收悉。对此,最高法院法(研)发[1991]45号文早已明确,现再重申如下:

调查研究是审判工作和法院其他各项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和各级领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正确决策,指导工作,正确执行法律和政策,做好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各级人民法院研究室的主要职责是:办理审判委员会的会议事务;参与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研究和修改;对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适用法律的有关问题起草司法解释或提出需要作出司法解释的建议。参加对疑难案件的研究、讨论;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调查研究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审判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报送有关信息;预测趋势,总结经验、提高领导水平,及时有力地指导法院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研究室是一个综合性的审判业务部门,其人员属于审判业务人员。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规定的条件的,均应任命审判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联防队员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罪主体问题的复函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0-09-26 【生效日期】1990-09-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关于联防队员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罪主体问题的复函

(1990年9月26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你室函询,关于联防队员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犯罪主体的问题,经研究,基本同意你室意见。即:治安联防队是群众性的治安、保卫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及基层组织聘用的联防队员不属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不能成为刑讯逼供罪的主体。其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致人伤残的行为,不能以刑讯逼供罪论处。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应以故意伤害罪处罚。

附: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关于联防队员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罪主体的函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最近,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向我院请示:企业、事业单位及基层组织聘用的联防队员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罪的犯罪主体。

经研究,我们认为,治安联防队是群众性的治安、保卫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及基层组织聘用的联防队员不属国家工作人员,其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致人伤残的行为,不构成刑讯逼供罪,应以故意伤害罪处罚。

以上意见,请你们提出意见,回复我室。

1990年9月13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来源: 最高人民法院

【字体:大 中 小】 【关闭窗口】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法发〔2007〕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

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审判工作实际执行。二○○七年六月四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落实宪法规定的公开审判原则,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公开

审判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现就加强人民

法院审判公开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重大意义

1.加强审判公开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审判公开是以公开审理案件

为核心内容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各重要环节的依法公开,是对宪法规定的公开审判原则的具体落实,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本质的重要体现,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保障。

各级人民法院要充分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全社会对不断增强审判工作公开性的高度关注

和迫切需要,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在各项审判和执行工作中依法充分落实审判公开。

2.加强审判公开工作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迫切需要。深入贯

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设公正、高效、权

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审判公开。司法公正应当是“看得见的公正”,司法高效应当是“能感受的高效”,司

法权威应当是“被认同的权威”。各级人民法院要通过深化审判公开,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

利,积极接受当事人监督,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正确面对新闻媒体的舆论

监督,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二、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基本原则

3.依法公开。要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公开审判职责,切实保障当事人依法参与审判活动、知悉审判工作信息的权利。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公开范围,在审判工作中严守国家秘密和

审判工作秘密,依法保护当事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4.及时公开。法律规定了公开时限的,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时限,在法定时限内快速、完整地依法公开审判工作信息。法律没有规定公开时限的,要在合理时间内快速、完整地依

法公开审判工作信息。

5.全面公开。要按照法律规定,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

开宣判;根据审判工作需要,公开与保护当事人权利有关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各重要环节的有效信息。

三、切实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基本要求

6.人民法院应当以设置宣传栏或者公告牌、建立网站等方便查阅的形式,公布本院管辖的各类案件的立案条件、由当事人提交的法律文书的样式、诉讼费用的收费标准及缓、减、免交诉讼费的基本条件和程序、案件审理与执行工作流程等事项。

7.对当事人起诉材料、手续不全的,要尽量做到一次性全面告知当事人应当提交的材料

和手续,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告知。能够当场补齐的,立案工作人员应当指

导当事人当场补齐。

8.对决定受理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当在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告知当事

人所适用的审判程序及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决定由适用简易程序转为适用普通程序的,应当在作出决定后及时将决定的内容及事实和法律根据告知当事人。

9.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请求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决定

调查收集证据的,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及其他当事人。决定不调查收集证据的,应当制作书

面通知,说明不调查收集证据的理由,并及时送达申请人。

10.人民法院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者先予执行的,应当在裁定书中写明采取财产保

全措施或者先予执行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根据,及申请人提供担保的种类、金额或者免予担

保的事实和法律根据。人民法院决定不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者先予执行的,应当作出书面裁

定,并在裁定书中写明有关事实和法律根据。

11.人民法院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公开审理的案件范围的规定,应当

公开审理的,必须公开审理。当事人提出案件涉及个人隐私或者商业秘密的,人民法院应当

综合当事人意见、社会一般理性认识等因素,必要时征询专家意见,在合理判断基础上作出

决定。

12.审理刑事二审案件,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开庭审理;被告人一审被判处死

刑的上诉案件和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案件,应当开庭审理。要逐步加大民事、行政二审案件

开庭审理的力度。

13.刑事二审案件不开庭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全面审查案卷材料和证据基础上讯问

被告人,听取辩护人、代理人的意见,核实证据,查清事实;民事、行政二审案件不开庭审

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全面审查案卷,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核实证据,查清事实。

14.要逐步提高当庭宣判比率,规范定期宣判、委托宣判。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能够当

庭宣判的,应当当庭宣判。定期宣判、委托宣判的,应当在裁判文书签发或者收到委托函后

及时进行,宣判前应当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宣判时允许旁听,宣判后应当立即送

达法律文书。

15.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我国公民可以持有效证件旁听,人民法院应当妥善安排好旁

听工作。因审判场所、安全保卫等客观因素所限发放旁听证的,应当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解释。

16.对群众广泛关注、有较大社会影响或者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的案件,可以

有计划地通过相关组织安排群众旁听,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增进广大群众、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了解法院审判工作,方便对审判工作的监督。

17.申请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有关线索后

尽快决定是否调查,决定不予调查的,应当告知申请执行人具体理由。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执

行人提供的线索或依职权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应当在调查结束后及时将调查结果告知

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申报财产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申报后及时将被执行人

申报的财产状况告知申请执行人。

18.人民法院应当公告选择评估、拍卖等中介机构的条件和程序,公开进行选定,并及

时公告选定的中介机构名单。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公开评估、拍卖、变卖的过程和结果;不能及时拍卖、变卖的,应当向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说明原因。

19.对办案过程中涉及当事人或案外人重大权益的事项,法律没有规定办理程序的,各

级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灵活、方便的听证机制,举行听证。对当事人、利害关

系人提出的执行异议、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人的请求、经调卷复查认为符合再审条件的申诉申

请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举行听证。

20.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和公布案件办理情况查询机制,方便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及时

了解与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相关的审判和执行信息。

21.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对于庭审活动和相关重要审判活动可以录音、录像,建立审判工

作的声像档案,当事人可以按规定查阅和复制。

22.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本辖区内的情况制定通过出版物、局域网、互联网等方式

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的具体办法,逐步加大生效裁判文书公开的力度。

23.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案件进行直播、转播的,由高级人民

法院批准后进行。

四、规范审判公开工作,维护法律权威和司法形象

24.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案件,庭审活动应当在审判法庭进行。巡回审理案件,有固定审判场所的,庭审活动应当在该固定审判场所进行;尚无固定审判场所的,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适当的场所。

25.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公开审判活动、裁判理由、裁判依据和裁判结果的重要载体。裁判文书的制作应当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裁判文书样式要求,包含裁判文书的必备要素,并按照繁简得当、易于理解的要求,清楚地反映裁判过程、事实、理由和裁判依据。

26.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实施公务活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着装,并主动出示工作证。

27.人民法院应当向社会公开审判、执行工作纪律规范,公开违法审判、违法执行的投诉办法,便于当事人及社会监督。

第四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1.1.6)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法发[201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

产建设兵团分院: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

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一月六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廉洁、为民总目标,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法官法等法律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审判管理概述

1.加强审判管理,是践行“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落实“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工作方针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实现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人民法院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宪法法律高度负责、对审判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强化管理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的作用。

2.人民法院开展审判管理,要运用组织、领导、指导、评价、监督、制约等方法,对审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审判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审判质效进行科学考评,对司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

二、审判管理基本要求

3.开展审判管理,要坚持以法律为依据,严格依照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确定审判管理的职责,处理好管理与审判的关系,既要加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与制约,又要防止超越法律规定干预审判业务部门及审判人员依法办案。开展审判管理,要正确界定管理职能与其他职能的职责范围,管理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属于审判管理的职责事项要大胆管理,审判管理中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理的事项,应当由其他职能部门处理。

4.开展审判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要坚持全员管理,院长、庭长、审判长以及审判人员都是审判管理的主体,各个管理主体都要明确权利义务和岗位职责。要坚持全程管理,从立案到分案、排期、开庭、裁判、执行等各个审判环节都应当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审判过程严谨规范、公开透明,审判结果公正高效。要坚持全面管理,既要加强审判质量和效率的管理,又要加强审判效果的管理,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5.开展审判管理,要着力完善人民法院内部的层级管理体系。审判委员会、院长要承担对审判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的职责,准确研判审判工作运行态势,总结审判经验,及时发现并处理审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院长、庭长、审判长要在依法监督指导办案的同时,切实承担起管理法官、管理案件的职责,要把审判质量管理、审判效率管理和审判效果管理等各项制度和工作要求落实到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6.开展审判管理,要切实加强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级管理,提高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整体效能。上级人民法院要深入分析研究辖区内审判工作的整体态势,加强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宏观指导,推动审判工作协调发展。要通过审理案件、召开审判业务会议、研讨典型案件

等形式,及时总结经验,统一法律适用,统一裁判尺度,提高整体司法水平。

7.开展审判管理,要坚持服务审判的理念。要尊重审判规律,审判管理的各项工作机制和管理的方式方法等,要充分考虑审判工作的特点,符合审判工作实际。要把服务寓于管理之中,在加强监督制约的同时,着力于服务审判工作,为审判权的依法、有序运行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既要通过管理规范法官的司法行为,又要在管理中尊重法官的权利,关注法官在审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充分调动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司法效能。

三、审判管理基本职能

8.加强审判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功能和优势。要着力完善审判管理制度体系,重点要建立健全审判质量管理、审判效率管理、审判流程管理、审判绩效考核等制度体系,实现审判管理的规范化。要着力完善审判质效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设定评估指标及指标权重,充分发挥评估指标体系在审判质量管理、审判效率管理和审判效果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审判管理的科学化。

9.切实加强审判质量管理。要建立健全符合审判工作实际的案件质量评查长效机制,完善评查标准,加强案件质量评查工作,通过案件质量评查,整体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注重案件质量评查结果的实际应用,做到评查案件与总结审判经验的有机统一,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有机统一,评查结果与绩效考核的有机统一。要结合一定时期内审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在每年开展案件质量常规评查的同时,加强案件质量的专项评查和重点评查工作,尤其要加大对涉诉信访案件、社会公众关注案件等重点案件的评查力度,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10.切实加强审判效率管理。要根据审判工作整体运行态势,合理分配审判资源,明确简易案件与疑难复杂案件的分类标准,实现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审判效率。要完善审限动态监控机制,实行审限提示与预警,规范延长、扣除案件的审限审批手续,强化对案件审限的管理,促进法定审限内结案。要建立健全案件催办、督办制度,强化均衡结案意识,形成符合审判工作规律的收结案动态平衡机制,实现均衡结案。

11.切实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审判流程管理是审判质量管理和审判效率管理的基础。要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尽快完善案件管理信息平台,条件尚不具备的人民法院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和条件,因地制宜,完善制度,使审判流程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要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强化对案件审理的程序监控和节点管理,实现对立案、分案、开庭、裁判、执行、归档等流程节点的管理,切实做到节点不遗漏,全程有监控。要狠抓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落实,明确各个节点的监控职责,将节点管理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确保案件审理依法、公正、高效进行。

12.切实加强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实现对审判工作的宏观管理。准确把握审判工作整体运行态势是人民法院研判审判工作形势,作出科学决策的前提。要建立健全审判运行态势监控机制,通过案件质量评查、审判流程管理、司法统计等渠道广泛收集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研判审判工作运行态势,及时发现、解决影响案件质量和效率的问题,保障审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13.切实加强审判绩效管理,做到审判管理与岗位目标考核、队伍建设的有机结合。要依托审判质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既符合审判工作实际又简便易行的审判绩效考核机制。要科学设定审判绩效考核指标,引导法官注重审判质量和效率,注重廉洁文明司法,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做到案结事了。审判绩效考核指标应当根据审判工作实际,适时调整指标权重系数,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审判绩效管理的正确导向作用。要建立审判管理与考核奖惩的对接机制,将审判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法官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以管人促管案、管案与管人相结合的综合效应。

14.切实加强审判经验的总结,促进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的提高。审判管理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或者全局性的问题,上级人民法院要加强对下指导,下级人民法院要及时研究汇总,请示报告,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成势之前,保证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始终健康顺利开展。要善于发现审判工作中的典型,推广经验,总结教训,增强典型的导向和警示作用。

四、审判管理办公室定位与基本职责

15.加强审判管理,要充分发挥审判管理办公室协调、沟通的作用,使各部门的审判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在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格局中,审判管理办公室是审判委员会、院长的参谋助手,是承上启下、连接各方的枢纽,是人民法院专事审判管理的综合审判业务部门。各高级、中级人民法院和有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要设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基层人民法院也可以由审判监督庭承担审判管理的职能。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要加强对基层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指导。

16.审判管理办公室主要承担审判委员会日常事务、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审判经验总结等审判管理职责。各级人民法院要围绕确保审判质量、提高审判效率、实现良好的审判效果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整合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切实发挥审判管理办公室和其他职能部门在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中的整体合力。

五、审判管理相关事项

17.要注重审判管理与人民法院的人事管理、政务管理的协调沟通,形成人民法院审判、人事、政务三大管理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格局。要建立审判管理与人事管理、政务管理的协调机制,专门审判管理机构要树立协调、配合、服务意识,要为组织人事部门开展审判业绩考核和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客观、科学、合理的依据,要配合政务部门做好信息化建设、物质资源配置等保障工作,共同推动人民法院管理工作水平的总体提高。

18.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建立完善案件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覆盖全国法院的审判管理网络,形成全国法院案件信息数据库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审判管理中的作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案件排期开庭、质量评估、审判流程、档案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司法统计、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应用,实现审判管理的信息化,促进审判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要确保审判信息安全,从人员、技术、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19.要着力加强专门审判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把那些政治素质过硬、审判经验丰富,又有一定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审判管理队伍中来,提升审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要大力加强审判管理队伍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审判管理人员的政治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审判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在评定审判职称、晋职晋级、评先评优时,专门从事审判管理的人员应与审判业务部门的人员同等对待。

20.切实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经验的总结。要大力加强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审判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要以多种形式和载体,总结交流审判管理工作经验,研究探讨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断推进审判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情况的要求,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的审判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既符合审判实际需要又能高效运行的新机制和新方法,全面提升审判管理水平。

第五篇: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信用卡犯罪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信用卡犯罪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复函

2014-02-26 来源:福州市公安局 浏览次数:508

法研[2010]105号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

你局公经金融[2010]110号《关于公安机关办理信用卡犯罪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征求意见的函》收悉。经研究,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

一、对于一人持有多张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每张信用卡透支数额均未达到1万元的立案追诉标准的,原则上可以累计数额进行追诉。但考虑到一人办多张信用卡的情况复杂,如累计透支数额不大的,应分别不同情况慎重处理。

二、发卡银行的“催收”应有电话录音、持卡人或其家属签字等证据证明。“两次催收”一般应分别采用电话、信函、上门等两种以上催收形式。

三、若持卡人在透支大额款项后,仅向发卡行偿还远低于最低还款额的欠款,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行为人确实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认定为“恶意透支”。

四、非法套现犯罪的证据规格,仍应遵循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原则上应向各持卡人询问并制作笔录。如因持卡人数量众多、下落不明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取证,且其他证据已能确实、充分地证明使用信用卡非法套现的犯罪事实及套现数额的,则可以不向所有持卡人询问并制作笔录。

下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研究室是否属审判业务部门的复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研究室是否属审判业务部门的复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