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区位环境 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走向(科研处)

时间:2019-05-12 06:0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区位环境 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走向(科研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区位环境 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走向(科研处)》。

第一篇: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区位环境 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走向(科研处)

从实习支教区位环境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向

摘要:本文以忻州师范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区位环境为原点,对实习支教强化师范类学生从教技能、德能等实践效果进行典型示范分析,从中探索新时期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之路。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也即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存在于准教师以往对教师的模糊经验,理论概念中的教师角色,在当下的场域中贯穿了教师实践的全过程,有助于培养出教师真正信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成长。同时,在此场域中准教师的主体意识受到启迪,受到感动,开始感知,逐渐地养成吃苦耐劳、感恩奉献的精神,培养了对农村和农村基础教育的感情,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实习支教 区位环境 人才培养

师范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指师范类高校派出在读师范专业本专科生到贫困山老地区缺乏师资的农村中小学实习。在不少于一学期的实习期间,师范生的另一身份是该学校相对正式的教师,顶全职岗位教师从事课程、情境教学和管理,在学生完成实习支教任务的同时以期达到扶贫、顶岗、实习和支教四位一体的目的。这是高师院校近年来新的创举,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自1997年开展师范生到山老贫困地区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到今天学校已经先后派出27批17000多名师生到570多所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大大缓解了忻州市农村教师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为了高师院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典型,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其区位环境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走向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开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向的理论研究。

一、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区位环境的要求

忻州师范学院地处晋西北国家贫困地区忻州市,辖区内有6个连片的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民谚有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忻州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忻州教育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忻州教育发展的问题实际上是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忻州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向前推进,素质教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不能适应忻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全国、全省相比,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目前忻州教育的发展①区位环境:指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自然经济环境、实习支教的区位需求及实习支教地高师院校的区位定位。①

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比较低,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忻州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1997年以来,忻州师范学院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到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学校进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活动,几经探索调整,整合校内外两方面的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最终确定了以到山老贫困地区中小学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为核心的改革方案。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实习制度涉及农村教育、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等领域,实效性强,无疑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农村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是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前提条件。忻州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继续教育缺失,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农村中小学急需体育与健康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艺术教师、校本课程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按照实习学校学科教师需要培训的缺口,进行合理的调配和补充,顶替实习学校所缺教师的“岗位”,给农村的学生带去新的知识,甚至开出一些实习学校因师资限制未能开出的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给师资缺乏的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

加强教育实践,是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教育实习问题可能是师范生教育培养阶段最大的问题,不仅实习时间短(6周),而且实习质量难以保证。”①与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的教育实习时间约占总学时数的7%—8%左右相比,我国教师教育的专业实践环节十分薄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教学技能和教师素养的形成和完善。高师院校是培养合格教师、教育人才的摇篮,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既可以解决农村教育落后、师资薄弱的问题,又能把实习支教作为师范教育的试金石,保证实习支教质量,加强办学定位的科学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服务社会的适应性,为山老贫困地区选拔推荐更多优秀的实习支教学生。同时,对置换出来的受训教师实施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所在任教学科教学理论水平、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强化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授课、跟班听课、观摩示范、教材分析、专家点评、小组交流、试教等多种形式提高受训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农村地区教师数量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促进教师资源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减小了城乡师资水平的区域差距。同时,让大学生接受实践锻炼,了解国情省情县情乡情,在艰苦条件下砺炼成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创新

高师院校与其它高校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

②式和运行机制。”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近年来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新的创

举,将“小实习观”转换成“大实习观”,突破仅仅把教育实习当作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附属品”,③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出发,加大高师院校与社会、地方的联系合作力度,重视基础教育实践环节,在吸纳和继承传统教育实习优势的基础上,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进行探索和创新。

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也即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从师范院校走上实习支教岗位的学生转变为一个准教师,存在于以往对教师的模糊经验,理论概念中的教师角色,在当下的场域中贯穿了教师实践的全过程,“准教师”以一种自发的、不自觉的“自然成熟”方式,在观念上促进“教师”的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反映在教师培养的课程上,就是逐步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建立理论支撑。这种“自然成熟”有助于教师逐步把握现在,重构过去与未来,培养出教师真正信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成长。而这将会对今后真正走上教师岗位,面对不同场合、不同情境的“准教师”来说是极其关键的,实习支教场域中形成的实践性知识有助于其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提高,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这种体验只有参与才能体会得到。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准教师”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中,不断的从教学(社会)实践中汲取直接经验的营养,逐步尝试把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

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面对陌生的实习支教环境,无论学校、学生还是教学内容都有可能超出“准教师”以往的知识贮备,“准教师”一般在这个阶段都比较迷茫,他们必须要在实习支教场域中主动学习,当然学习不仅包括学科内容,而且包括组织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反馈、教学意见处理以及教师自我认知等实际性“如何操作”的问题。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提供了“准教师”认知真实教学情境良好范本,帮助其树立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意识。同时,通过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准教师”面对真实的教学情境,面对艰苦的农村,面对教学设施落后、手段陈旧的农村学校,面对勤奋、刻苦、求知心切的农村学生,“准教师”开始自己动手去为衣食住行忙碌,自己不断摸索思路、创造条件进行教学,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对教师职业具有特殊的意义。教育作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内在品质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却又是最有力的。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中,准教师的主体意识受到启迪,受到感动,开始了感知,逐渐地养成了吃苦耐劳、感恩、奉献、互帮互助的精神,具有立足于农村、服务农村的思想,培养了对农村和农村基础教育的感情,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此外,学生在完成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教学任务的同时,在实践中发掘自己各方面的潜能,具备有效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的能力,为将来自主创业积累了必要的资本。

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场域,受援县市、实习学校和准教师对教育实习的效果给予积极评价,这种态度对准教师的培养,人格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现实的刺激促使师范生“以研究总结中小学的教育现状、教学规律、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各科教学法的改进等为重点进行研究,撰写论文,使自己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有所准备”。④“刺激——反应”使得教师对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教师“内省”自己的教学过程,发展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冲破“经验”的束缚,超越传统的循规蹈矩。同时,忻州师范学院每年评选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优秀学生和支教标兵,对学生参与实习支教的积极性进行强化,用奖赏机制来推动实习支教学校领导和学生(准教师)对实习支教的重视,这样实习支教学校也会因为有更多的优秀教师而愿意接受实习生来校实习,从而进一步稳固实习基地与学院的联系,促进高师院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促进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和协作更加深入。

三、结语

“教师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⑤让师范生到最能发挥他们作用的贫困、边远、条件艰苦的农村中小学任教,目的是更快更好地让他们成才。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要适应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从支援农村教育的角度讲,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的出发点是让师范生熟悉农村教育的职前演练,逐步强化实习支教学生对农村和农村基础教育的感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是加强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自主性,加大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创新性,加强师范生职业教育,为地方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从实习支教自身角度讲,解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实践学习需求与实践场所短缺的矛盾,构建了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的互动机制,强化了过程与目标的联系,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目前,从教育部师范司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实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学校数量急剧增加,网络资料显示,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多所师范院校己经根据自身情况开始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收集数据过程中,发现不少高师院校也都在着手制定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实施计划,至此我国顶岗实习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

参考文献:

[1]余柏民.我国当代教育实习研究[M].武汉:湖北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179

[2]阴天榜等.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

[3]高洪源,赵欣如.关于强化与创新高师教育实习的构想[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03).56

[4]巢宗祺.中学语文教育实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

[5]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42.Improv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Location Analysis Abstract: Based on the location analysis of in-post practice teaching in Xinzhou Teachers College, the author tends to explore the way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stud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strengthening student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ethics of teaching.In real practice teaching, student teachers have a more practical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 roles.Meanwhile,in in-post teaching practice in remote areas, that is to say, the real circumstances of teaching, what exists in the prospective teachers’ fuzziness of local teachers’ experience, and their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the role of teachers would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er in the current practicing field.It contributes to train the teachers to really believe i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It also promote the growth l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Meanwhile in in-post teaching practice in remote areas, the prospective teachers’ subject consciousness can be enlightened and moved.They begin to percept, and gradually develop a tradition of the feelings to rural areas and rural education.In addition, they can establish a high degre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mote their positive view of life and values formation.Keywords: teaching practicelocation analysistraining

第二篇: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文章论述了复合型人才的内涵、意义及培养途径与措施,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教育复合型人才终身教育

[作者简介]倪志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江苏南通22600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27-02

进入21世纪以来,大众化教育和全民化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单一的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其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其值得关注。

一、复合型人才产生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物产丰富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均衡,教育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以单一的、过度强调专业的教育为主,以培养专家型人才的模式为主,突出地体现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特色。在我国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这种“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满足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逐渐凸显,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文化素质相对不均衡、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必须要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或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要求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要想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以及培养过程、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从1989年上海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明确提出“复合型”概念开始,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受到了全国高等院校的关注和重视,部分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专业开始出现。

二、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复合型人才,其核心仍然是“人才”,而复合型人才与其他人才的本质区别在于“复合”二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复合”是指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又称为综合型人才和全面型人才。“复合”二字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涵,复杂但不混乱,合而不分,分而必合,能够自如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之,复合型人才是符合21世纪需要的多元化、全面化的时代精英。

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根本就是要打破僵化的思想和做法,使学生能够在不同专业或学科领域内汲取知识和技能,并能良好地运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知识的宽泛性和技能的多样性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生存和生活基础,其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也更具有广泛、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特征:

1.知识方面。其一,知识广而丰富。复合型人才最基本的是要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专业或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同时要能有效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在具备丰富、多样的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打好基础,更为学生步入社会提供了一块实验田,从而减少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期,也为其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复合型人才除了要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以外,还应具备其他类型的能力,如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交际能力、洞察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知识的转换与互融。复合型人才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发散思维,而是应该本着以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相互交融为基础,从而形成更新的知识和更新的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新的技巧和方法。知识的转换与交融程度是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能否融合多学科知识并使其发挥综合作用,是判断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2.能力方面。其一,素质全面。素质全面体现在不但要把丰富多元的知识融于一体,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不是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知识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另外,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更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具有自信、乐观、豁达的品质以及吃苦耐劳、对抗挫折的良好素质。

其二,具有创新性。江泽民同志曾明确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转换与融合,实现对自 身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从而提升自己的实力,也就是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这是复合型人才创造力的激发过程,也是复合型人才自如运用知识的重要体现。

总之,复合型人才既具有丰富而又全面的知识,又具有综合创新的复合型能力。一般来讲,由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一以及高校培养的模式各异,所以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教育工程。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意义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而且对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改革涉及教育理念的改变、管理体制的完善、教育内容的更新等。可见,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模式。高等教育肩负的特殊使命决定了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创新、改革、提升,从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互融与转换,从而使知识转换成真正的生产力。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高校人才培养经历了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发展的过程,这反映了高等教育不断追求发展与进步的历程,高等教育在不断追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同时,教育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价值取向,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2.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和技术的单一性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有效地转换和利用丰富、多元的知识就成了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快,使得社会各个领域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也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提升发展能力。特别是由于高等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领域要尊重和鼓励复合型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因此,在摒弃过时的、单一的、保守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同时,要转变观念,培养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措施

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提供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和方法。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更要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优良的品质。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做到思想先行。观念的转变和思维方式的灵活运用,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突破传统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上打破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模式,拓宽人才培养的领域,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并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就很难落实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想与理念。所以,高校教师更应该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教师还应该博览群书,用宽广的教学视角和生动的社会案例为学生的学习发挥导向作用。

3.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要有深厚的知识和多样的技能,这就需要合理、科学而又实用地设置和安排课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学习的方向,也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视野扩展。复合型人才的教育课程应贯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自行设计课程。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和爱好,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后续继续教育问题,从而为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知识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所以,在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突出实践性,重视和强化应用性,因材施教,把握好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提出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要求。

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社会人才培养模式之一。21世纪,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良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且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要进行适应性改革,就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大众化、信息化、工业化、终身化、知识化、国际化和全球化将是影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指向。但是,不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变化,人才培养要以社会的需要为根本,要以转换成真正的生产力为前提,是始终不会改变的。

第三篇:从钱学森之问看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向

从“钱学森之问”看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向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自2010年7月29日正式颁布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3月全国两会在京召开,教育再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本文直面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并结合“李约瑟难题”,对当代中国教育予以深邃思考,并对中国未来中长期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难题”,创新,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2009 年10月31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驾鹤西去,我们在怀念这样一位大师的同时,他那一句振聋发聩的质疑——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引起了上自国家总理、下至黎民百姓的广泛讨论和深思。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8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4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归结起来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其实,“钱学森之问”,在上个世纪也有一位英国人提出过。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分析了原因: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

综上所述,虽然“钱学森之问”是关于教育,“李约瑟难题”是关于科技,但是,两者都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事实上,科技的发展需要有大量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所以科技发展是要靠教育支撑的。2009 年 11 月 3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赞同并引用钱学森的意见:“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中国现在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方式办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强调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我国人才培养应直面“钱学森之问”

“ 钱学森之问”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教育问题的思考,在中国期刊网以“钱学森之问”为篇名检索出很多篇文章,其中70%以上都是针对高等教育来展开讨论的。其实,我们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个阶段,无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着各种问题的存在。面对“钱学森之问”很多人把矛头直指高等教育这是有失偏颇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学前教育抓起,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之后的茁壮成长。

(一)学前教育:改革在“尊重的教育”理念下进行

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中国幼儿教育基本上没有总体的科学规划,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赚有钱人的钱,把幼儿教育弄得像贵族教育;还有一种是把幼儿教育当作保姆教育,只要把孩子带着不出事就行。其实幼儿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1] 这有中国古语为证:“人看从小,马看从早”、“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与心理学界大量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前的准备状况对其今后的学业成就和发展高度相关。因此美国自约翰逊起,历届总统都亲自主持制定过与学前教育有关的法案。奥巴马上台伊始,提出两项教育主张,其中一项,就是“0到5岁教育计划”。

自古以来我国家长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直到今天我们的学前教育仍普遍存在违背学前儿童的成长规律,过度开发儿童潜能的现象。很多教师与家长对学前儿童成长的规律缺乏了解,重视学前教育却又使学前教育在他们的高期望下演变成了“神童教育”和“超前教育”,严重违背了学前儿童成长的规律。所谓“神童教育”就是把学前儿童培养成为神童、天才的教育。而“超前教育”是指超越儿童常规发展,把儿童以后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的教育。当前,我国各种“兴趣班”如舞蹈班、乐器班、歌唱班等如雨后春笋般一浪高过一浪,学前教育中的“超前教育”日益突出。

“神童教育”和“超前教育”的实质是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儿童当做成人

满足成人高期望的工具。”神童教育”和”超前教育”的弊端已经得到多方面研究的证实,脑科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脑区发展的可塑性是不同的,不同的环境刺激和经验会使儿童形成不同的神经环路,某些方面的过度刺激可能会影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2]。法国教育家卢梭早就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3]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笔者建议从“尊重的教育”理念出发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尊重的教育”理念是东北师范大学率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以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成果为内涵,其核心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追求。这一理念不仅仅是一种对教育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停留在口头上的口号,而且应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甚至一种信仰,从而促使教育活动、教育事业发生切实的改变甚至革命[4]。建议家庭和学校合作起来,共同发现学前儿童的兴趣所在,尊重学前儿童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强调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尊重儿童的个性、对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优化儿童的性格和气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坚毅精神。

(二)基础教育:改革以陶行知的“六个解放”为指导

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口号虽然都是素质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绝大部分中小学实行的却仍然是应试教育,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其情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古时候我们的评价理念是“学而优则仕”,现在我们理念是“考高分就是好学生”。

安徽师范大学杨四平教授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教育的导向主要是记、背标准答案,学生提问的欲望和兴趣在中小学阶段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疏于独立思考、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是我们培养杰出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遇到的困境。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课堂教育,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5]记得有一组漫画,第一幅画中,一群学生走进校门,脑袋有方的、圆的、尖的;第二幅漫画中,当学生走出校门时,每个脑袋都变成了方的。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我们当前教育体制模式化的问题。我们未来的大师在中小学时就遭到扼杀,怎能指望他成为杰出人才?

钱学森曾说,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其中一个就是在北师大附中的6年,另一个就是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钱学森后来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师大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钱学林第一次见到冯卡门,就得到了这位世界著名的大师的赏识,就是因为他具备了一个优秀科研人员应有的素质,即“keenness and quicknessofhismind”(敏锐的思维)。这种素质的形成是与北师大附中实施的宽松、自由的教学理念和学习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让我想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段关于儿童“六个解放”的论述: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要把儿童关在笼中,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认识的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他们。卢梭曾说过,孩子是自然之子。让他们自发、自动地从环境中学习,比传统的书本教育要有效率得多。如果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上都能以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来要求自己,让学生的身心、思想都能得以解放,让学生不再为框框条条的标准所束缚,不再为繁多复杂的考题所桎梏,不再对学习心存畏惧,不再对标新立异视若畏途。那时,我们的学生们对学习充满向往,对知识充满渴求,神思飞扬、激情勃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更强,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正式启动。

(三)高等教育:改革以树立“创新的大学精神”为目的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钱老曾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的时候,有一次在学术讨论会上,他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 idea”并强调这在科学工作中很重要,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 idea”。当时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当时,加州理工学院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整个学校的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学生们也可以

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正是这种创新氛围成就了钱学森的伟大事业。6

[]

在当今中国的衙门式的高校里,行政化趋势越来越强,“校长一走廊,处长一礼堂,科长一操场”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7]行政权力侵蚀、挤压学术权力,使得学术创发能力日渐削弱,学术精神渐渐沦丧,挫伤教师积极性,并滋生腐败,激化矛盾冲突。大学里不少老师,甚至忘记了其天职是教书育人,而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评职称、沽名钓誉上,热衷于拉帮结派,急功近利,热心当官,无心学术,上课变成了摆设,学术创发能力被削弱,学术精神日益沦丧,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大学怎么可能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2005 年 3 月 29 日下午在 301 医院的人生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指出: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8]

培养大学的创新精神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这个代表当今世界科学最高水平的奖项已经颁发了百余年。从诺贝尔奖诞生以来已经产生了400多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其中美国是最大的赢家,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占到了全球获得该奖人数的70%以上。据统计,美国共有2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9]

为什么美国能获得这么多的诺贝尔奖,看看其大学精神就知道了:哈佛大学以师资雄厚,将近40名教授获诺贝尔奖而著称,学生以学术卓越、全面发展、自信能干而闻名。耶鲁则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盛产总统而骄傲。而普林斯顿大学以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并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卓誉世界。哥伦比亚大学既是一所大学,也是一所大企业,也培养出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年轻的斯坦福大学以强烈的进取精神,提出不因袭任何传统,沿着自己的路标向前,以“学术顶尖”的构想建设大学,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

善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灵魂。要想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具有个性,没有创新是不行的。总之,凡是有特色的大学,都因善

于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而成名,并培养出了一大批世界各领域的杰出人才。所以树立具有创新思想的大学精神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杰出人才。

三、结语

2010年7月29日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提到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培养各级各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这次规划纲要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已经足够意识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无论在哪个时代,培养杰出人才的基本规律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杰出人才所具备的品质也基本相同,比如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迷信经典和权威,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对于这些优秀品质的培养不能光依赖大学教育,应该从基础教育乃至学前教育就有意识地进行。“钱学森之问”是钱老的临终遗言,也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针政策制定的一个参照物。但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光停留在教育界,也不仅凭国家的一个《改革发展纲要》,而需要政府、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用实践去完成。

参考文献:

[1] 夏丽霞、杨丹丹、刘建昌、项磊、项春雷.教改纲要捏去行政化硬柿子[N].2010-3-2. [2] 乔文达,董奇.神经神话与早期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6,(5):9-12. [3] 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91. [4] 盛连喜.尊重的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7. [5] 储晖.期待”钱学森之问”有答[J].教育,2010,(1).

[6] 阙明坤.”钱学森之问”拷问中国教育现状[J].教育与职业,2010,(1). [7] 张绪山.“钱学森之问”: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J].炎黄春秋,2010,(6). [8] 钱学森.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教书育人,2010,(1). [9] 贺敬雯.浅析诺贝尔奖无中国籍人的原因[J].教育长廊,2009,(12).

On the Future Reform Trend of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Based on Tsien Hsue-shen's Question

ZENG

XIAO

FEN(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The n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planning programs(2010-2020)issued and taken effect on July 29th, 2010, which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In March 2011, when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CPPCC were held in Beijing,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gain became a hot topic.This paper faces the question of “Why our school cannot nurture outstanding talents?” which was posed by Tsien Hsue-shen and combines “Needham Question” together to think deepl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esent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cultivate long-term innovative talents for Chinese future.

第四篇:论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大连软件学院 教学研究与质量监督处 刘洪剑

摘要:“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进行联合教学,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边学习理论课,边到企业进行实践,最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我校初步探索了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改革 创新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采用产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进行联合教学,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边学习理论课,边把实践性强的课程直接到企业完成学习,这样学生毕业证后直接面向相应岗位开展工作。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方向。

一、“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实践意义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合作共赢。对学校来说,请企业介入学校人才培养,按照企业要求模式培养人才,有助于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拓展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参与实践,有助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产学教一体化;对企业而言,将员工的培养从企业延伸到学校,可以提前获得技能熟练的员工,建立稳定的员工输送基地,减少员工入职后的在培训环节;同时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也可以提升企业和学校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充分展示大学教师对企业的贡献;对学生而言,实践了学习的最终目的,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接受职业化培训,加快成长速度和步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瑞士,瑞士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发源地,拥有较为深厚的酒店教学传统。通常在一年的理论学习期间,有半年在瑞士或其他国家的带薪实习。新加坡,据了解,在新加坡学习酒店管理可带薪学习,实习津贴根据新加坡的经济状况和入学学校的能力来决定;就读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在新加坡直接就业。法国,旅游业最火,在其酒店或旅游管理专业就读的学生每个课程都有一半时间用于在全法各地进行实践训练。

(二)国内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国内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相关课程的校内实践教学,另一部分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毕业综合实习。校内实践教学利用学校现有的模拟空间展开教学,在人财务上存在一定不足,不能完全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酒店业人才需求;毕业综合实习学生仅能在学完理论知识后展开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三、针对以上现状,我校具体改革措施

(一)改革内容:酒店管理专业是我院开设较早专业之一,近些年来,我校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并实施了教学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充分与企业联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这项改革内容,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专业与相关星级酒店店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行学院理论教学与企业工作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2+1”(即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交叉进行两年的文化课学习,一年的实践操作)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使实践教学占整个教学过程的30%以上。加强外语、双证书教学力度。

(二)改革目标:实施“2+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同时在星级酒店进行实习培训;实现学生顶岗实习比例加大,“双证书”获得率95%以上,毕业时由培训酒店提供工作经历证明,并优先与星级酒店签署用工协议。校企合作联合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将课堂教学搬到企业进行,与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提前了解和感知行业需求和企业文化,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3年内保证学生能完成酒店一线服务岗位职业技能学习,学生在毕业时具备胜任酒店行业一线服务岗位的职业技能。

(三)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改革,解决以往的“学历与技能割裂”、“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技能实训为辅”、“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实践能力差”、“酒店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传统教育方式。

(四)具体做法: “2+1”工学交替订单培养模式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已按社会需求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应用理论课设在前三个学期,第四、五个学期设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并将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企业中完成。具体思路是将本专业的专业课进行模块化细分,列为校内讲授课,如:旅游学导论、酒店市场营销、会展接待实务、公共关系。校企合作课,如:如本专业的现代饭店服务、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等。实践技能课,如酒店服务技能等课程。课后反思课,如学生从酒店实践结束后,在学校由专业教师指导再上一个月的讨论课、反思课,以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计划打破传统的教学安排模式,根据酒店行业的淡旺季和用人需求安排实践学习,充分做到“校企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本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五)阶段性实施方案:第一阶段:与相关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由学校和酒店方共同组建培养管理机构,负责培养方案的实施。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以酒店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设置课程,将课程体系分为三个部分:校内讲授课、校企合作课、实践技能课,根据教学计划,前三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内完成校内讲授课的学习,实训环节要在企业完成,初步做法是到合作企业进行参观,与企业管理层见面,目的是使学生对酒店和未来的工作环境有个初步了解,邀请企业相关管理层到学校开展讲座。第二阶段:专业技能培养和学生到企业“实训”阶段。在第四学期刚开学的第一个月,对学生集中进行专业素养的培养,开设象“酒店服务意识”、“会展接待实务”“酒店服务英语”课程,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素质,强化其专业素养意识,为学生即将到企业工作打好基础。第三阶段:顶岗实习。从第四学期开始至第五学期,将校企合作课如“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房务管理”、“酒店服务技能”课完全在酒店实行现场教学,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由酒店各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分别授课。第四阶段:第六学期学期初在学校上一个月的理论课,主要完成实训课当中的理论部分,对学生采取两种管理模式,学生可自愿继续留在企业,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践报告,也可回到学校由专职教师指导完成毕业设计。

四、后续工作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在一个实习周期结束后,学生自我总结和教师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总结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剖析,对未来有准确的定位,激发他们继续提高的动力;另一方面是教师根据在实际服务工作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和教师所吸取的管理经验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从服务人员到管理人员的质的飞跃。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中实施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为酒店的一线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要把科学的发展观应用在对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上,在以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加强对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的研究,使这种模式尽快地成熟。参考文献:

[1]张涛,谢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曾朝霞.当前订单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7,(3).(人文社科系, 重庆市 400052)

[3] 李燕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08,(3).

下载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区位环境 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走向(科研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区位环境 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走向(科研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