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指导及评价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指导及评价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实,刚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初中学生初接触化学实验往往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态,促使其学好化学的闪光点产生。中学生都愿意观察实验,都想自己动手做实验,这就给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前提。教师则要珍惜,爱护学生这种旺盛的求知欲,要经常鼓励和支持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更要因势利导,耐心教育,严格要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实验能力。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结合学校科研课题“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个性化学习评价系统的研究”的要求来谈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及评价的做法。
一、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大纲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学校和大多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新大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在教学要求中除了“使用仪器的技能”(13种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技能”(8项)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
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孝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5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二)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并与课本习题配合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我计划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教材中设计的13个家庭小实验外,另外还打算补充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
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计划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计划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
第二篇: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系统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不论是从人类认识规律,还是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等角度来看,化学实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概念的形成,常常需要一个过程。从实践出发,首先获得一种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分析、概括、推理,慢慢形成了一个概念,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因此一个概念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化学概念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同样,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地领会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实验教学还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抽象思维形成理性认识,而通过实验又可以验证和巩固概念、理论,使之发展和深化。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陶冶思想情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操作,在亲自实践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但是,通过教育实习和见习的亲身体会,以及一些走上讲台的化学教师的介绍,目前中学的学生实验课中,一般做法是将实验目的、内容预先按实验报告顺序列于黑板上。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改为根据实验特点提出课题要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实验目的及内容,选择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又能获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第三篇:化学实验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洪江市群峰乡中心学校 吴赵
摘要: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结合新课标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和当前实验教学的现状,认为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验证性实验和封闭式实验、改进实验及其手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化学 实验教学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验证前人”的状况,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规范上。这样的实验仅仅是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加强实验教学,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试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以适应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需要。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以上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弊端,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努力渗透新课标理念。在现有的初中化学课程体系中,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抓起。
2.1、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 1 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
2.2、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成才的先兆。学生有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上绪言课时,我一般是避开课本,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我拿出一块用60%酒精溶液浸过的手帕,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疑惑中,接着拿出一杯澄清石灰水,让学生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进而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学好另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这时老师用课前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向挂在黑板上的一张白纸喷液,两个醒目的大红字“化学”跃然纸上。至此,使学生感到化学学科的奥妙无比,趣味无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3、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所收集到的氧气是红色的,显然,这不是氧气的本色,是什么原因呢?如何改进装置呢?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试管口部要塞一团棉花;也有的说:可塞上一团海绵、纱布、餐巾纸、玻璃丝等等,答案真是五花八门。又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让学生得出生成物是烟还是雾的结论十分困难,教师硬说是白色的烟,学生难于接受,不如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到底是烟还是雾。引入开放性实验,其意义不在于立即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在于激发学生不断探索、追求,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相对满意的结论,这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
2.4、开放化学实验室,提供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我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两人或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实验研究。开放实验室要求有专职教师负责,负责老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 创新。
2.5、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设计,使实验探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白磷属于剧毒品,取用时不太方便,有时将白磷置于锥形瓶内,还未称量好整个装置的质量,白磷就自燃了。因此,我引导学生这样改进:取一小粒火柴头(将火柴折断后得到)连同红磷一起置于试管内,用橡皮塞塞紧,并用试管夹夹住,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加热试管,让火柴头燃烧完再称量,可以观察到天平仍平衡,同时还清晰看到试管内生成的白烟且白烟不断下沉,进一步说明五氧化二磷密度比空气大。改进后的装置简单明了,现象生动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2.6、改进实验手段
要想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借助幻灯投影,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如:镁、铝、锌、铁分别与酸反应速度的比较等等,投影出的现象明显,效果非常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如:从微观角度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和有毒的、有危险的或装置过于复杂的实验,制成教学软件,在课堂上反映,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7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化学晚会列为专项内容之一。在晚会上表演节目(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小游戏等)的都是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而观众大多是本校学生。丰富多彩的晚会把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竹声声”,学生自然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 „„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3-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此外我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 3 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郭仪敏、马胜利:一氧化碳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4.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01年第一版
3、戴珊玲.化学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整合管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269~270(1~2):30-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订,《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4。
5、刘红云.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究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274(6):19
第四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体验快乐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体验快乐
初中化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是化学课的魅力所在。化学实验课以其直观、鲜明、生动的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新知识,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记忆比较牢固,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去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恰当应用使学生可以获得专属于化学学科的一种快乐体验。
一、体验身边化学的快乐
化学是一门源于对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并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选择身边的事,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无处不在。让学生用化学知识去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自觉地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处理简单的身边问题,让化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了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这些活动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二、互动和谐的快乐
师生互动成为实验教学的一大亮点。老师与学生保持近距离接触,用期望的眼神,幽默的语言,会心的微笑,鼓励的手势来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一方面老师在示范演示中能更好地进行情境促动,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的思维随之运动起来。例如在浓硫酸性质的演示实验中,教师把讲台变成自己表演的舞台,手拿着一团雪白的棉花,轻轻地放入试管中,再小心翼翼地滴入浓硫酸,渐渐地试管里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颜色的变化,同学们各个都为浓硫酸的神奇威力而惊叹,一团雪白的棉花最终变成了黑色的浆糊状物质;趁热打铁,老师还可积极引导学生再想出些办法做此类实验!学生们跃跃欲试。小小演示实验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欲望,追求真实自然下的互动效果生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
三、渗透想象的快乐
不可小觑想象实验的重要性,须知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诸多实验都是在想象中完成的。在《蛋白质》一节的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在初次接触蛋白质这种胶体时有深刻的印象,并很好地区别盐析与变性的不同,可把蛋白质的性质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亲自动手进行蛋白质与浓硫酸铵溶液、氢氧化钠、硝酸铅溶液、浓硝酸、稀硫酸、苯酚溶液、双氧水等不同类别物质的反应,便于学生近距离观察蛋白质发生反应的现象。学生在亲自取用蛋白质溶液时,有时能看到有大团的胶状物,这对学生理解蛋白质分子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完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实验后,学生从实验现象的不同能想象出蛋白质分子变化的不同,如果不是亲手操作,这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直观生动的实验现象给学生带来了活的知识,这和以往生硬的记忆相比,的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探索实验的快乐
探究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它以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把书本的实验作为原理自学。然后,出示一些实验仪器:集气瓶、双孔橡皮塞(上有导管、燃烧匙)烧杯、弹簧夹、酒精灯(火柴)等,一些药品:磷、硫、木炭、水等,设计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案。学生讨论积极,但不敢一试。这时老师的鼓励和点拨双管齐下,有学生上场了。不同次的实验,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正好1/5,有的超过,有的不满。不管哪种情况,都能让学生继续探究下去,找测不准的原因。然后更深层地探究用木炭或硫代替磷行吗?为什么?这时举手要求实验的学生争先恐后。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的实验设计,激发了探索兴趣,部分学生还询问哪有买实验仪器的?好在家里实验;课余时间可以随便进实验室做实验吗?从学生这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上,可尝到探究教学的甜头。长此以往,学生已初步具备科学家的思维品质,虽显稚嫩,却着实可喜。
五、创新实验的快乐
教材的更新永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究、归纳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发现和创造的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他们动手、动脑,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之目的。如讲氢氧化钠化学性质时,得知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性质相似,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那么,二氧化硫是否与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与另一种碱溶液石灰水反应呢?现象一样吗?能够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上的创新。
总之,化学实验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是体现人的认识过程从思维到再创造的最生动典范。化学实验中只要我们努力创设实验,努力营造实验情景,让学生体验实验的快乐经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就会在得到培养的同时也得到提高。
第五篇: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上林县乔贤镇第一初级中学
谢晓璇
在一次评教中有位于一位学生这样写到“我们刚上化学课时,觉得化学实验挺有趣的,感觉就象变魔术一样,真的很奇妙。但是久了却以现化学实验挺难做的,也挺没劲的。除了应付考试之外,不知这些玩意以后还有什么用。”学生的这些给我的震动非常大,所以我就决定去研究化学实验教学。有很多学者也在研究化学实验的教学,其中吴俊时在〈〈新课程理念〉〉中讲到:化学实验如果只是重复和再现书本的知识,会令人感到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受影响。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使学生摆脱僵化的“照方抓药”的实验模式。我认同这种说法。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同的教师用同样的实验来教学,其效果却大不相同。有的实验,学生看了或做了,时过境迁,印象消失,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有的实验,不仅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逐渐成为他们学习化学的主要动力。为什么同样内容的实验教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主要取决于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正确的指导能使学生集中注意、深入思考、发展思维能力、迅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并能逐渐养成进行化学实验研究所必需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因此本篇论文总结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希望由此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指导。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包括如下内容:
一、指导学生观察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手段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生学习化学是以观察物质及其变化为特征的。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
(l)全面观察
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质性质实验,往往需要学生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以便他们能较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例如,钠单质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观察反应过程时,有的学生只注意到“吱、吱、吱”有节奏的响声,有的学生则将注意力集中到水面上迅速游动的闪亮小球上,一般不会觉察出小球已呈液态。也有的学生只注意到溶液显红色是由局部到全部,由浅到深。若教师在实验前给学生进行明确的指导,列出观察提纲,就可避免观察的片面性:①与水的密度比较,谁大?②反应时钠是如何运动的,发出了什么声音?③钠与水反应前后状态是否一致?④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怎样?
(2)重点观察
有的实验现象不很明显,有的实验现象稍显即逝,教师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准确捕捉瞬间变化。如压强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实验,在注射器中装有NO2和N2O4的混和气体,当注射器迅速压缩时若有的学生注意力还停留在注射器的外形上,则气体颜色的变化会被忽视,实验目的就未达到。为此,教师在实验前,务必把观察重点指明。(3)对比观察
为了说明某些物质的不同性质,化学教学中常用实验对比,如镁、铝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对比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比较什 么?从中使学生找出两者的差异。
二、指导学生研究实验
观察只能了解事物的现象,由现象到本质的结论,只有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若能及时指导学生研究实验,启发思维,就会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1)指导学生研究概括性实验
用来揭示物质的性质、化学原理、基本理论等一系列实验,就是概括性实验。在进行这类实验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寻找实验所显示的共同点,从不同的表象中找出相同的本质,这对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有明显作用。例如在氯气的性质实验中,氯气与氢气混和能在光照或点燃时爆炸化合,红磷、金属钠、铁丝、铜丝都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并分别生成PCl3和PCl5。NaCl、FeCl3、CuCl2。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研究:①这些实验有什么相同现象产生?②在这些反应中Cl2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③为什么Cl2具有这样的性质?经启发引导可得出: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将许多物质氧化到高价,这是因为氯原子有很强的获得电子的能力。(2)指导学生研究推理性实验
推理性实验要求学生运用过去学过的化学知识,根据实验的现象,对实验结果进行推理性的论述。在这类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用传统的“灌注”式解释了事,应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推理。例如在做乙酸性质实验时,将乙酸与新制的Cu(OH)2作用,结果有的学生得到红色沉淀,有的却得到棕黑色沉淀,还有的得到黄色沉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多方位的思维活动,要从反应条件、反应物量的关系入手,尤其对还原 产物的多种可能性、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不同现象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等诸方面对实验进行研究。最后按分析推理和验证的情况指导学生综合出:供热适中,Cu(OH)2适量,其还原产物为红色的Cu外,还有Cu(OH)2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CuO,两者相混和而成棕黑色;至于黄色沉淀则是供热不足时出现的Cu(OH)2被还原为Cu时有中间产物CuOH生成,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醛的性质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指导学生对实验误差的研究
在学生做定量实验时,往往会出现实验结果的较大误差。对实验误差的分析,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便学生能及时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使学生在寻找产生误差原因的过程中增强对实验操作规范化重要性的认识。如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未知NaOH溶液的浓度,最后的测定结果与实际浓度相差较大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是哪一步操作出了差错,应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如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用量、酸式滴定管的润洗、滴定管内液体体积的读数、滴走过程中操作的正确性、未知碱液的量取、终点的判断等,再经逐个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真正原因。这样能逐渐养成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4)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设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设计制订出解答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这类实验,能力要求高,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科学态度和方法起着其他实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布置任务后,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实验要求,查阅有关材料,复习有关知识。教师在审阅设计方案时,应纠正其中错误,指出缺点,并选出几种简易、效果好又安全的实验方案进行典型介绍。在 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时,教师也应认真指导。
三、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只有使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学生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实验。
(1)指导学生正确完成操作,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程
在演示实验时,教师熟练而规范的操作,其所起的示范作用,不但使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形象化,便于学生学习和模仿。而且还会弓唱学生自觉地运用规范化操作和科学态度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教师在这方面绝不能有任何的粗心大意。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充分保证学生能独立操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学生发生错误操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不了解操作原因或思想上的疏忽。如滴管伸入试管滴加试液,用整个胳膊的活动来振荡试管,不按需要最取用药品并将剩余药品倒回原瓶等等。教师须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要领,使学生了解每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有时可用正、误操作的对比,强调错误操作所带来的危害性。还可试行基本实验操作现场考试制度,强化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化。
(2)指导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方法、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并用简明的语句或化学术语叙述,是巩固学生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学生往往重实验、轻记录,教师必须予以严格要求,及时指导。
在化学实验中,教师的指导不等于教师包办,过分的指导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如何指导是件不容忽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