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工作评估的通知[大全]

时间:2019-05-12 06:5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工作评估的通知[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工作评估的通知[大全]》。

第一篇: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工作评估的通知[大全]

福建省教育厅文件

闽教基〔2003〕93号

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

工作评估的通知

各设区市教育局:

从2002年9月开始,我省有23个省级实验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标志着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全面了解实验区工作的进展情况,推进我省课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提高我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经研究,我厅决定组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的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验区评估的原则

1、过程性与发展性原则。评估工作注重实验区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引导实验区和学校深入反思,改进工作策略,加强实验过程的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促进实验区在科学规划、制度建设、教师专业成长、校本教研、考试评价改革等方面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使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成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2、阶段性与示范性原则。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实验的各个阶段有相应的工作重点。评估工作将根据实验的推进情况,分阶段进行。实验区必须按照规划确定各阶段工作重点,扎实实施,取得可供借鉴的阶段性成果,并有计划地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经验,为全省课改实验推广工作提供培训、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实验区的实验、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实验评估的内容

实验区的评估,以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工作重点为依据,重点考察实验区课改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开发与管理、教学过程、评价与考试、学校与社会以及实验成效等7个方面内容,形成实验区评估的指标体系(附件一),为评估机构和实验区共同研究课程改革,推进我省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提供依据。

三、实验区评估的方法

省教育厅设立省级实验区评估专家组,成员由中小学校长、课程教学专家和教育管理者等三部分人员组成。评估过程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察、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和教育局长、部分校长质询会等形式进行。省评估组综合评估情况,对实验区工作作出总体评价,并提出建议。

省教育厅汇总各评估组的评估意见对各实验区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省级评估启动前,各实验区教育局先根据本《通知》进行自查、自评,写出自评报告(内容包括基础教育概况、改革措施与成效、存在困难与问题、整改措施等),填写评估情况表(附件二),送县(市、区)政府和设区市教育局审核后报教育厅。

2003年的评估工作拟于11月底进行,具体安排另文通知。请各设区市和实验区教育局抓紧安排自查、自评工作,于11月20日前将自评报告及评估情况表分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和省普教室。

附件: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评估要点

2、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评估情况表

福 建 省 教育 厅

二OO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联系人:基教处余志丹 7091360普教室 王崇端 7854095)

主题词:教育课程改革评估通知

抄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政府办公厅,省级课改实验区人民政府,汪毅夫副省长。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2003年10月28日印发

第二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调研总结报告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调研总结报告

--------乐江乡中心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三年的实践,我们与新课改一起成长。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取得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少的困惑,为了能很好地反思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将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况

我乡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班级 有29个,参加学生人数为534人,经过各级的新课程改培训的教师有112名。于2004年秋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师我们要求凭证上岗,在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老师们积极投入,善于搜集案例,对改革的新目标与观念有较深的理解。

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举措成效

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第一轮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的老师占全乡教师总数的60%。重点学习,加深印象,听专家讲座,观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的课堂实例,总结得失,把准新课程的现实意义。

2、充实理论知识,加深对课程改革新理念的理解。从集中学习到个人消化,我们采取了强化知识结构,整体理解重点,个别督促学习,统一提高理论。老师们学习后,要求在第一线的老师面对新课改面对学生进行演讲,把感受真切告诉自己的学生,全乡有106名老师参加,集中学习后要求老师们撰写学习心得,上交有102篇心得体会,我乡统一要求订一到三本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书籍,全乡老师到目前订书籍达634本,撰写的论文有75篇,有获国家级二等奖16篇,地区级一等奖有21篇,获其他级和奖次的论文达311篇。

3、建设骨干队伍,带动全乡教师。在各学校的推荐下,定乡级语、数的骨干老师共22个,以乡政府所在地学校的骨干教师为重点培训,我们把在第一线的老师分为三个层次,新教师,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对新老师,我们要求他们先是怎样把所学的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下进行有机结合,对骨干教师,我们要求他们的目标是要努力地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积极改进课堂教学,并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参加一到二项课题研究,对学科带头人,主要是总结自己教学的成功经验,重点学习课程改革下的新点子,通过学习,在乡内我们进行乡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3次,参加老师有105名。还以 “送教下乡”“连片教研”的形式进行研究,这样能够避免一刀切形式化,能更好地利用新课程的改革教材,能结合学生现状不偏离新课程的改革方向。

4、通过课堂分析评价,帮助一线老师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在新旧课标分歧,传统教学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教学的冲突,是第一线的教师最能体会,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是需要时间与环境的,我们通过组织老师们下到其他学校进行随堂听课,集体总结分析,成文式的点评,让老师们教学得以不断改进。

5、意识进一步深化,课堂氛围有所改观。通过理解教材,把握新课程的标准,老师们的教学能够渗透着新鲜的理念,学生学与教师的教有一定的定向关注,能积极创设课堂环境,对师生关系的发展有所关注。对课堂的评价不做一刀定论,老师们的教学有一定的教学新意。

6、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成绩在稳中求进。通过学习并能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现实的课堂让学生能学会自我管理,让学生能形成新的学习习惯,最大能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期末测评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有所提高,教学质与量也有所保证。

三、存在困难及问题,今后的整改措施

1、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材的大胆取舍,不免让站在第一线老师有些茫然,面对新的教材的重点目标,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任。在接受的同时老师们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相互消化的。

2、很多老师希望能通过一节课来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有之。这是急于求成的典型例子,其实这也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学习,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地渗透是很重要的。所以培训的方式应该多种形式,能抓主要方面,但不能忽视次要的东西。从上级到下级都要整体统一思想,不搞形式,扎实进行探索,总结经验,在不断改进中发展。

3、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学校学生学习环境不能有机进行更好教学。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要求应该有所不同,学生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才更好地真正关注生活。

4、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关注面应该更广。

5、加大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投资,应该落实到点子,到第一线深入了解,做到关注到位。

6、面对符合社会潮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为老师提供学更多学习的机会。首先老师的意识要真正提高了,整个社会也就可以接受和认可。

第三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报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验工作报告

边滩教委会

二00四年四月十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报告

自2003年9月以来,我乡九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从此我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展开。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转发落实《青海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和《青海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评估方案》,使我乡课改工作正常有序地展开。现就课改工作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进行自查汇报: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教委设立课改领导小组,对新课程实验专人负责。积极提供课改动态、先进经验、实验成果、信息服务和交流,对课改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教委多方筹措资金完善教学条件,2002年9月初级中学微机室建立,2003年9月给每所小学配备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投影仪五台、投影片两套。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营造了良好的课改氛围,加强了师生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和师资培训。并将各项培训作为学校、教师的考核指标。90%的教师进行了乡、县级信息技术培训,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达到100%。

2、制度管理:我们认真贯彻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所有中小学课程,有计划的进行课改实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评价机制。《学校量化考核表》、《中小学校长考核细则》、《中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教师津贴发放办法》、《教师教学行为准则》、《课堂教学评价细则》、《教师教学常规量化细则》、《教研教改制度》等,对学校、校长、教师各项考核办法的改进和革新。加强了教师的课改新理念和自我促进感。使每位教师参与课程改革,转变观念,渗透新理念。初步形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主体互动、方式多样、过程动态、内容多元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师生的新型关系。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3、注重课堂教学:①我们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致力于教师的行为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案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资源,成立备课小组,用电脑设计教案,实现教案共享。全体教师灵活应用教材,将教案改革推向深层,以便更多、更合理地整合、组织教学活动。②实行《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大力倡导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式学习。给学生提供有效参与、创新的时间和空间。③推行《边滩教委中小学教师激励用语》形成了民主、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整个教学过程凸现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学生的阅读、调查、第二课堂得到充实。

4、加强教研教改:走进新课程,深入新课程。我们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学习《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教学探讨、研究活动。自2004年9月实施新课程以来,邀请专家不断地进行新课程培训。11月28日至30日经县教研室引进,邀请西宁市城东区教研室主任马立谦,北大街小学、小泉小学的四名优秀讲课教师对全乡教师进行为期三天的课堂实验和新课程探究。随后,就《如何适应新课程》、《教师角色如何转换》、《教案改革中的问题》等课题展开研究和探讨。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效果明显。2004年9月开学初,教委教研组推出有效、持续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研修的《边滩教委教师工作手册》,将研究计划、教研课题、研究过程、课堂实录、学生培养、教学反思、经验论文等纳入一册,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依据。形成了有利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集体研修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购买《走进新课程》VCD光盘十张,轮流在中小学校播放,探索、研究新课程的课堂结构、教学理念。各学校的教研会、探讨会、实验课、经验交流会层出不穷,教育教学模式有了极大的改观。

5、课程资源得到开发:充分利用、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正确处理国家、地方、校本的三级管理。根据当地实际,编印了《边滩教委校本课程》正在试行阶段。我们注重了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活动,第二课堂学生广泛参与,丰富多彩。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开出率100%,推进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九所小学的电脑设备和其中两所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构建了我教委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和优化。

二、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年龄日趋老龄化,缺少必要的心理和经验准备,长期的习惯已成为自然,适应不了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培训。

2、基础设施差:部分学校校舍紧缺,教学仪器、器材缺少,给新课程的实施增添了较大的难度。

3、课堂教学有待优化:部分教师的角色转换慢,师生互动还不能密切配合,课堂活动往往相互隔离,“专讲、专听”的模式还不能改变。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

4、校本课程开发还有难度:教师在学校所处的地位较低层,了解和掌握的信息较少。工作负担重、时间少,参与课程开发实有困难。

三、今后的打算:

1、加强教师队伍的新课程培训:继续加大新课程培训力度,每年只少进行一次“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带领各学校的骨干教师及校长参观学习、吸取经验、研究实际,以点带面将课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2、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对新课程实验加大资金投入,合理使用完善教学条件,配备必要的设备,以满足教师培训、探究和有关活动的基本需要。

3、积极支持教师参与课本开发:一线的教师不但需要各种时间、物质或组织的支持和帮助,而且需要同情和宽容。我们要强化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都拥有相当的课程理论与技术之后,再“大胆”地进行课程开发。这是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反之会阻碍课程的开发。

二00四年四月十日

第四篇: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已经整整一年了,我校作为全国首批实验区体育样本校,在一学年中开展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实验情况做一全面总结。

(www.xiexiebang.com 教育整理)

一、学校概况

我校现有19个教学班,1000左右学生。学校体育教研组有“两老两青”四位教师。“两老”从事一线体育工作40载,分别担任迎泽区体育中心教研组正、副组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两青”积极上进,勤学好问,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现正在进修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是我校体育组的一大特点,老教师的“传、帮、带”与青年教师的朝气蓬勃,接受新事物快,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为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能有幸成为体育实验样本校,这对我校体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更快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全面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是对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鼓舞和鞭策。为此,我校十分重视课程改革工作,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有教导处、体育教研组、后勤参加的领导小组,聘请本省教育、心理专家、体育教研员,参与实验、评估工作。添置了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锻炼器材,配备了电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一年级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实验之前,我校代霞老师参加了XX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区)培训会,XX年4月参加了西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者国家级培训班,系统学习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有关知识。学习后,她与教研组的全体成员经常进行学习、讨论、研究、交流,认真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涵,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深入地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从教学内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技能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无意识心理与有意识心理高度和谐统一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意向心理活动,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实践中,我们的教育行为正逐步由精心设计教向精心设计教与学转变,由重在启发答向重在启发问转变,由重在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师个性化转变。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作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

三、实验实施与体会

1.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改革教材内容。

(1)对《教师用书》教材内容进行可行性研究。

我区被确定为实验区后,首先选择了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师用书》,对书中的教材内容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指导组、教研组、实验教师的反复研究、交流、实践,我们感到《教师用书》的教材内容是切实可行的。如依据身体健康领域“水平一”目标的要求,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会“定期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的变化。”我们在一年级学生《体育健康手册》中设置了身高、体重测量记录和“等级评价”专栏。测量记录表每人一张,学期开始时下发,每学期收两次(测量2~3次),除集体统一测量、记录外,学生还可与同伴、家长协作进行不定期测量、记录。通过教学、实践,反馈数据表明:学生学会了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并能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等级评价、记录的比例分别为96.8%、94.7%。在强化学生关注自己生长发育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和认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此教材是切实可行的。

(2)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用书》教材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为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我校除选用教师用书中的教材内容外,还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年龄、性别等特点,选择了具有改进学生健康和增强体质实效性的内容,如小排球、滚铁环、小四项(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迈大步)等内容。另外,我们为了符合学生心理要求,从学生兴趣出发,在开学初设计了体育兴趣调查表(如表一),每月初进行一次兴趣调查,学生在自己最喜爱的项目栏内打“√”,然后教师进行数据整理,根据结果对教材内容给予适当的调整。以九月、十月、十一月调查结果为例(表二),前两个月学生兴趣变化最大的是游戏与队列,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多组织学生喜爱的游戏。大多数学生不喜欢队列,而队列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进行教学又不行,教师便通过丰富教材内容,逐渐引导学生由不喜欢到喜欢。十一月的数据表明改革教学内容是行之有效的。如在“排队”实施中,老师首先用树枝、绳子做比较高矮、长短的实验,然后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身高,并鼓励学生尝试按大小个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教师进行编号,最后让相邻的同伴互相认识,交流感情。整个过程还伴有轻松优美的音乐,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结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排队”的速度比以前由老师一个一个地安排位置快了许多,学生们不仅很快记住了自己的位置,还能帮助相邻的小伙伴找到位置,加深了彼此间的友谊。

2.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改革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选择了新教学内容,许多一线教师驾轻就熟的教学方法在全新的领域目标前已显得力不从心,在研究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方面更是束手无策。这些都唤起了我们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大胆实验,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决定对教法、学法进行改革。

首先对体育基础常识进行了实验改革。如在实施“正确身体的坐、立、行姿势”时,安排两个班选用不同的教法、学法,然后进行对比(表三)。

实验班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地学习,在新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坐、立、行的基本要求,并帮助同伴纠正错误动作。对比班的学生则在典型的“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的模式中被动地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不仅没有兴趣,而且更谈不上说出坐、立、行的基本要求,与同伴合作学习等等。

其次,注重学生学法的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合作、创新意识,鼓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跳单、双圈”的实教中,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兴

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等特点,采用游戏的组织形式,使教材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首先学生结伴来到小动物乐园,做完健身操(模仿操)后,去参加小动物运动会(单、双脚跳比赛),然后在老师适当的引导下,利用自制绳圈(直径30公分、可随意调整、有弹性、能进行多种活动)学习跳单、双圈。学生通过自我尝试,互帮互学、反复实践、展示交流、创新拓展,不仅学会了单踏双落动作,而且还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最后鼓励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改造器材创编自己喜爱的游戏,如“跳皮筋、跳短绳、跳长绳、抓尾巴、网鱼、猫抓老鼠……”孩子们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个性得以展示,激情得到渲泄,心理得到满足,合作得到加强、身心得到发展,达到了教与学的统一,体现了现代教学为学生“授之以渔”的改革思路。此外,练习中还体现了分层教学,通过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场地(单、双圈不同组合、不同远度)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起点和发展的余地。

3.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改革评价方法。

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评什么,怎样评,事关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延续多年的体育考核方法,强调测验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量化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过激励作用,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消极影响。新课程标准,构建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以反映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达到提高兴趣,促进发展,鼓励进步,增进健康的目的。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对体育课程评价重点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二)年级体育课成绩综合评价记录表”(表四),开学初,向学生说明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划分小组,让各小组学生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以便相互了解,掌握组内每个成员的情况,为小组评价打好基础。成绩评定内容包括认识与知识、体能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采用自评、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的评价方法。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分组对每个组员进行互相评定(对有争议的则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就高不就低的方法),最后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进步幅度及自我评定、组内评定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对进行幅度大,表现尤为突出的或身体的缺陷及其他情况的学生写出简短、激励性的评语。另外,让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关注孩子的学习、发展。调查数据统计:下发评定表159份,回收150份,其中希望老师对孩子严加管理,并增加体能训练及意志品质培养的102份,占68%,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进行评价的24份,占16%,没有意见的24人,占16%。

关于对学生的学习评定工作,我们还在反复实践,修改完善之中,希望得到专家,同仁们的指正。

(www.xiexiebang.com 教育整理)

四、实际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我们力求改革,想理性、扎实地从事教学,但由于领悟课改新理念的程度不深,对学生认知估计不够,有时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2.现实社会中,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有的人对课程改革不能理解。

3.一线老师缺少改革的具体指导,不知道怎样去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包括教学组织、评价等)。

4.课程改革后,工作量加大,相应的人员编制不能及时到位,课程改革实验质量得不到保证。

总之,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是方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会满怀热情,以万马奔腾之势投入到课改的最前沿,本着“探索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认真地理论联系实际地用我们的智慧和才华为我国的课程改革和教师用书的修订提供最切实的依据。

第五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我校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校教育实际出发,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开展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协作式课程实验,积极营造有利的课改氛围,整个实验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校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中,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现将几年来的实验工作分下面几个方面总结:

一、领导重视,身先士卒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改革的实验,加强对课程改革实验的管理,学校成立了课程改革实验小组,由校长牵头担任组长,副校长、主任分别担任副组长,具体分工负责各科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小组下设组员,分别由教学骨干组成,在全体教师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我校第一轮的课程改革实验探索研究中,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明确课程改革的涵义。

一开始,对于何谓课程改革,一部分教师就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走进了误区,以为只是换换课本教材而已,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教学中摒弃传统教学方法而采用最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是课程改革。学校的领导小组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学校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专门订阅了有关的书籍、资料,先后多次请来县教研室权威人士到我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培训和指导。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培训,组织有关教师到县内外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研究学习和讨论活动,使老师们认真的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了解人教版的学科教材的特点、编写意图,通过旧教材、新大纲与新教材、课程标准相对照,让老师们明确课程标准与新大纲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标中系统地提出的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教师们真正领会课程改革的真正涵义,转变教学观念,大胆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活动。

我们还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的观念中做到三个转变:即教学目标上实现从获取知识到发展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转变;教学地位上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教学方法上实现教学生学会到教学生会学的转变。参加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们教育观念转变了,在教学中有较完整的教学思路,如:现在我们学校大部分备课、上课、提问、辅导、课外活动,都注重考虑如何体现课改精神,教师们的深入研究,全校形成了浓厚的实施课改的气氛。

三、抓好特色,参与课改

要想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靠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几年来我校以校本培训为主,大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开展了三项校本培训活动。

1、实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每学期教研组根据周次及学科排出备课一览表,按表依次活动,并制定教研活动登记表从内容、参加人数到中心发言人,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由备课组长如实记录。学期结束,学校检查登记,整理归入学校继续教育综合档案。

2、开展讲、听、评课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上一节研讨课,这已经成为我校常规,课改组的老师则必须上2节以上,在听了老师们的评课后,要写课后反思。学校还组织教师参加总校课堂教学比赛。强调参赛教师在课的设计中体现课改精神。我校先后多名教师进入了决赛,他们的课都呈现出了新的气象。如李敏艳老师上的《鸟的天堂》,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又如王秀环老师上的《百分数》,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激起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不但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更懂得了学习的方法;印志娟老师上的英语课,大胆创新,课堂上通过电教手段,现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能在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用英语。

3、提倡反思和研究。科学探索的源头在于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于教师能感悟教改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做出价值判断。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总是在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特案,只要学会反思,就一定能找到问题,并进行探究。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教学探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每一堂经过精心设计的课,都值得反思;每一个教学突发事件,也值得反思;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的独特性,更值得反思。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期望与现实之间总有问题可供反思;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在理论的选择与实践的整合之间也总有问题可供反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和探究问题,就会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形成对研究方法的需求;就会深入地思考问题情景和教学案例,选择改革思路和教学对策;就会自我评估改革成效,产生思考和写作的激情和冲动,就会在理的问题解决之后又感悟到新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在教学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反思和探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四、以研促教,深入课改

课程改革实验的本身就是科研过程。因此要求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并把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以新课程的理念思想指导课题研究。教师们针对课改实验中的难点问题成立了《在喜爱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研究》两个课题组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并顺利通过市级教研部门验收,而且参与研究的教师发表的论文、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等都获得了市级奖励证书。

五、初见成效,积极推广

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却充分显示出课程改革的强大生命力,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较快,掌握了课改的教育教学理论规律,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课改工作的骨干。教师们所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分别获得国家、省、秦皇岛市以及县局的奖励。

2、学生学习思维活跃,创新意识浓厚。在学校开展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喜爱创新型的课堂学习,学习成绩更上一台阶,而且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能力等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六、问题与反思,正视前进中的困难

几年来的课改工作,记录了我们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记录着我们的问题与反思。

1.观念更新仍需持续努力,重点是加强校长培训解决部分领导教育观念根本转变的问题:

2.配套资料尚不完备,学校应解决与新教材配套的参考资料及教学用具问题。

3.教师的专业能力仍需不断提高,在加强校本培训的同时,学校应解决好如何根据课改进程解决后续的培训问题。

4.学校应解决处理继承与发展,知识与兴趣,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人文性与工具性,评价与考试等关系问题。

5.加强实验资料的档案建设,解决学校实验记录不够翔实的问题。6.加强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开发研制指导力度,解决各校所开设的课程地方性与学校性不明显的问题。

几年来的课改工作,我们先后市、县区领导和教师的检查调研和参观学习,他们对我校的课改工作的许多方面都给予了肯定,这对我校的课改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现在我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满怀信心,齐心努力,克服困难,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稳步推进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将不骄不躁,继续以科学的、系统的科研方法、勇于创新的精神,力求在今后的实验中深入研究,抓出实效,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下载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工作评估的通知[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工作评估的通知[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调查问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调查问卷老师,您好!为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了解教师对实验中有关问题的认识、感受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实验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请您协助我......

    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调查报告

    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调查报告 “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调查问卷”,从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的转变,对云霄县列屿镇小学新课程......

    08-0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阶段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阶段总结 榆社县华峪中心校 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我市基础教育课程已进入由点到面的实验阶段。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已经感受到新......

    琼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琼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科组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乘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合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正阳小学课程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汊河初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为了加快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我县局有关文件精神和提出的各项任务......

    实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全五篇]

    实验小学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

    陇西县翠屏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情况汇报

    陇西县翠屏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验工作情况汇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校实施已经三年了,在实践中,我们以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管理,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有利于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