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审稿人的角度看SCI论文写作关键十大要点
用审稿人的角度看SCI论文写作关键十大要点
从审稿人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命运往往在审稿人打开它的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熟练的审稿人会在接到文章后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从而对作者和文章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在这里,审稿人最喜欢两个极端:一是通篇充满了细节上的小错误,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种,再就是所谓的well written,提几条不痛不痒的意见就可以放过的那种。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最节省审稿人的时间,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当然审稿人不会直接告诉你拒稿的原因是这些小细节,他会告诉你文章创新性不够,研究没有意义,方法老旧,更不要说那些他都懒得一一指出的小错误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躲过审稿人的这头一板斧,我们即使做不到well written,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文章里的细小错误,从而给自己的文章增加机会。
另外,有时poor writting,不代表真正的语言有问题。实际上许多文章语言经过润色过了,基本没有问题(当然任何文章挑毛病,总有一两处),但是由于其它一些问题,给编辑一个不好的印象,如cover letter中写得不规范,或图表的标注不确切,编辑一旦印象不好,马上就会给你下一个“poor writting”!所以我们经常见到同一篇文章,一个reviewer对语言表扬,说well written,另一个reviewer则痛骂。
因此,我们总结了十大主要细节,总结如下,让大家在这些文献进行参考:
1、一定要有吸引力的题目,思路清晰的摘要,和漂亮的图。这三者是决定文章命运的关键。实际上大部分reviewer,审稿的方法是快速看一下文章题目,摘要和图,如果这三者不满意,这篇文章基本就Over了。至于意见太容易了,诸如说你文章语言有问题呀,不符合杂志要求呀,或质量低呀。实际上,这些意见有时审稿人根据没有认真看。如果题目,摘要,和图三者过关了,一般来说,只要是内容质量不是太差,基本都会给出较好的意见的。我们知道,一定要让reviewer心情愉快!不要挑战他的心情!因为这些reviewer大多是大忙人,没有心情给你慢慢看的。
2、标题尽量不要出现novel, new等字眼,也不要太长,简洁明确,有力。从逻
辑的角度讲,写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报道新的进展,如果不新的话那也没有发表的必要了。从审稿人的角度讲,他首先不会因为你写了个new就会觉得你的文章非常有新意,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让审稿人觉得你在挑战他的经验以及智商,于是乎千方百计找你文章里不new的地方……。另外,许多题目喜欢用effect on...这类含糊的话,应该改为XXX促进或抑制XXX,这样更为明确的词语。中文杂志中经常会出现“初探”“初步研究”,这些都不能在SCI文章中出现。
3、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我们知道,人对数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思路,引着编辑思路。切记,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
4、图与表的选择,能用图尽量用图表示,包括各种统计图。图更直观一些,表都是数字,很难理解的。如果一篇文章让reviewer看起来“难受”的话,结果不言而喻了。另外,近年来主张图尽量组合在一起,这样也容易理解一些。、参考文献和引用一定要规范,最好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来编辑,不要手工制作,费力且不讨好。软件来做,这样不会出错。我们medsci,对于所有的投稿文章,参考文献全部重新查找,并用软件生成,确保不犯各种小错误。
6、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另外小节,不建议用一个单词,而建议用一个短语或句子。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如实验结果一段,如western blot,有人在小标题就用western blot,让人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不是方法学一段。在结果中应该是XXX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这样会更清晰。
7、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
8、图表切忌模糊不清。在审稿阶段图表和正文一般是分开的,图和表都是一页一个,图还会被放大到A4纸的大小。这就要求图的质量要高,如果是矢量图那问题还不大,如果不是的话那分辨率一定要高,最好自己先放大打印出来看看。
MedSci在图表制作时,都会做很多处理,包括像素处理,排版等,甚至重新做图。
9、科技写作常识要知道。科技写作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不讲规则只能是让审稿人觉得你是个新手或者杂牌军,这样拒起稿来几乎毫无心理负担。因此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比如名词缩写第一次出现注明,阿拉伯数字1到12出现在文中的时候要用text,数字不能做为一个句子的开头,等等。
10、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规则。一般来讲通篇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出空行,正文跟参考文献字体要区分开。
当然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好的写作不一定能够保证它一定被录用,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它过早的被reject,或者本来应该是minor revision的稿子给批成了major revision。以上只是本人总结的一些细微之处,但这些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
第二篇:用审稿人的角度看SCI写作关键十大要点
用审稿人的角度看SCI写作关键十大要点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转播到微博..赞赞取消赞
转载自 如澜葳蕤 2010年02月28日 21:56 阅读(15)评论(0)分类:个人日记举报 字体:大▼ 小 中 大
本篇稿件是我们根据大量投稿文章,以及与许多杂志编辑交流的心得,并结合网站上相关的观点总结而成,供大家参考。
从审稿人的角度看,一片文章的命运往往在审稿人打开它的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熟练的审稿人会在接到文章后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从而对作者和文章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在这里,审稿人最喜欢两个极端:一是通篇充满了细节上的小错误,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种,再就是所谓的well written,提几条不痛不痒的意见就可以放过的那种。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最节省审稿人的时间,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当然审稿人不会直接告诉你拒稿的原因是这些小细节,他会告诉你文章创新性不够,研究没有意义,方法老旧,更不要说那些他都懒得一一指出的小错误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躲过审稿人的这头一板斧,我们即使做不到well written,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文章里的细小错误,从而给自己的文章增加机会。
另外,有时poor writting,不代表真正的语言有问题。实际上许多文章语言经过润色过了,基本没有问题(当然任何文章挑毛病,总有一两处),但是由于其它一些问题,给编辑一个不好的印象,如cover letter中写得不规范,或图表的标注不确切,编辑一旦印象不好,马上就会给你下一个“poor writting”!所以我们经常见到同一篇文章,一个reviewer对语言表扬,说well written,另一个reviewer则痛骂。
我们总结了十大主要细节,总结如下,让大家在这些文献进行参考:一定要有吸引力的题目,思路清晰的摘要,和漂亮的图。这三者是决定文章命运的关键。实际上大部分reviewer,审稿的方法是快速看一下文章题目,摘要和图,如果这三者不满意,这篇文章基本就Over了。至于意见太容易了,诸如说你文章语言有问题呀,不符合杂志要求呀,或质量低呀。实际上,这些意见有时审稿人根据没有认真看。如果题目,摘要,和图三者过关了,一般来说,只要是内容质量不是太差,基本都会给出较好的意见的。我们知道,一定要让reviewer心情愉快!不要挑战他的心情!因为这些reviewer大多是大忙人,没有心情给你慢慢看的。标题尽量不要出现novel, new等字眼,也不要太长,简洁明确,有力。从逻辑的角度讲,写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报道新的进展,如果不新的话那也没有发表的必要了。从审稿人的角度讲,他首先不会因为你写了个new就会觉得你的文章非常有新意,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让审稿人觉得你在挑战他的经验以及智商,于是乎千方百计找你文章里不new的地方„„。另外,许多题目喜欢用effect on...这类含糊的话,应该改为XXX促进或抑制XXX,这样更为明确的词语。中文杂志中经常会出现“初探”“初步研究”,这些都不能在SCI文章中出
现。
3.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我们知道,人对数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思路,引着编辑思路。切记,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图与表的选择,能用图尽量用图表示,包括各种统计图。图更直观一些,表都是数字,很难理解的。如果一篇文章让reviewer看起来“难受”的话,结果不言而喻了。另外,近年来主张图尽量组合在一起,这样也容易理解一些。参考文献和引用一定要规范,最好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来编辑,不要手工制作,费力且不讨好。软件来做,这样不会出错。我们***,对于所有的投稿文章,参考文献全部重新查找,并用软件生成,确保不犯各种小错误。
6.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另外小节,不建议用一个单词,而建议用一个短语或句子。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如实验结果一段,如western blot,有人在小标题就用western blot,让人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不是方法学一段。在结果中应该是XXX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这样会更清晰。
7.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
8.图表切忌模糊不清。在审稿阶段图表和正文一般是分开的,图和表都是一页一个,图还会被放大到A4纸的大小。这就要求图的质量要高,如果是矢量图那问题还不大,如果不是的话那分辨率一定要高,最好自己先放大打印出来看看。***在图表制作时,都会做很多处理,包括像素处理,排版等,甚至重新做图。
9.科技写作常识要知道。科技写作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不讲规则只能是让审稿人觉得你是个新手或者杂牌军,这样拒起稿来几乎毫无心理负担。因此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比如名词缩写第一次出现注明,阿拉伯数字1到12出现在文中的时候要用text,数字不能做为一个句子的开头,等等。
10.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规则。一般来讲通篇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出空行,正文跟参考文献字体要区分开。
当然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好的写作不一定能够保证它一定被录用,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它过早的被reject,或者本来应该是minor revision的稿子给批成了major revision。以上只是本人总结的一些细微之处,但这些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
第三篇:从审稿人的角度谈SCI写作细节
从审稿人的角度谈SCI写作细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xksama(金币+6,VIP+0):非常实用的经验~~感谢你的分享~~ 8-18 08:18
cxksama(金币+10,VIP+0):升级为一级精华了,奖励!8-26 13:35
lby1258(金币+5,VIP+0):精华升级奖励~~ 9-27 09:55
lby1258(金币+5,VIP+0):三级精华奖励~~ 12-29 17:0
1来小木虫潜水有些日子了,常常能够看到虫友抱怨由于英语水平太差导致论文被拒,本人觉得这是有待商榷的。根据本人的一些投稿和审稿经验,英语水平在整个论文写作中所占的比重最多占到三成,剩下的七成则是一些极易被忽略的格式或形式上的细节,而往往正是这些细节真正决定着一篇文章的走向。
从审稿人的角度看,一片文章的命运往往在审稿人打开它的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熟练的审稿人会在接到文章后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从而对作者和文章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在这里,审稿人最喜欢两个极端:一是通篇充满了细节上的小错误,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种,再就是所谓的well written,提几条不痛不痒的意见就可以放过的那种。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最节省审稿人的时间,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当然审稿人不会直接告诉你拒稿的原因是这些小细节,他会告诉你文章创新性不够,研究没有意义,方法老旧,更不要说那些他都懒得一一指出的小错误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躲过审稿人的这头一板斧,我们即使做不到well written,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文章里的细小错误,从而给自己的文章增加机会。
我试着总结了一些这类小细节,总结如下:
1.标题永远不要出现novel, new等字眼。从逻辑的角度讲,写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报道新的进展,如果不新的话那也没有发表的必要了。从审稿人的角度讲,他首先不会因为你写了个new就会觉得你的文章非常有新意,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让审稿人觉得你在挑战他的经验以及智商,于是乎千方百计找你文章里不new的地方……
2.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
3.参考文献和引用一定要规范,最好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来编辑,不要手工制作,费力且不讨好。有关参考文献格式方面的文章网上一堆一堆的,小木虫也有很多,在这就不再赘述了,只强调几点。第一,格式要统一,不要张冠李戴,用Author-year格式那就有author-year的样子,用数字格式那就规规矩矩的标出个1,2,3,4。第二,人名的拼写一定不能出现错误,因为某篇文献的作者就是你的审稿人,你都不怕错拼了,人家还能怕错拒你不成。第三,用et al.要慎重。有些兄弟图省事,所有文献仅列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一律et al.,殊不知审你文章的大佬很可能就在其中哦,:)
4.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
5.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
6.图表切忌模糊不清。在审稿阶段图表和正文一般是分开的,图和表都是一页一个,图还会被放大到A4纸的大小。这就要求图的质量要高,如果是矢量图那问题还不大,如果不是的话那分辨率一定要高,最好自己先放大打印出来看看。
7.科技写作常识要知道。科技写作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不讲规则只能是让审稿人觉得你是个新手或者杂牌军,这样拒起稿来几乎毫无心理负担。因此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比如名词缩写第一次出现注明,阿拉伯数字1到12出现在文中的时候要用text,数字不能做为一个句子的开头,等等。
8.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规则。一般来讲通篇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出空行,正文跟参考文献字体要区分开。
当然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好的写作不一定能够保证它一定被录用,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它过早的被reject,或者本来应该是minor revision的稿子给批成了major revision。以上只是本人总结的一些细微之处,但这些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
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非学术性经验)-写给新人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mfang(金币+4,VIP+0):谢谢分享经验 7-2 09:09
melody(金币+5,VIP+0):谢谢分享 7-10 09:27
lby1258(金币+10,VIP+0):精华奖励~~ 8-3 06:56
lby1258(金币+5,VIP+0):三级精华奖励~~~ 8-3 06:57
论坛上已经有了不少类似主题的帖子,近来看到许多虫友抱怨编辑对自己的论文处理太慢,大多是急需文章,而文章一直杳无音信,得不到结果,甚至小修的文章出去几个月都没有消息!鉴于此,也来说几句,希望对那些导师没有时间关心的硕博们投稿时参考,尤其是等着文章毕业或评职称的虫友们,如果能起到些许作用,我就甚感欣慰了!
当然,最科学的选择期刊发表你的文章的方法是根据你的文章的学术水平而定,我不想在此方面赘述,因为学科各不相同,期刊浩如烟海,实在无法总结出有用的东西。
其实,实验工作结束,写文章之前,你就应该规划你的文章的去向,当然有许多牛人在计划实验之前就定下了文章的去向,也就是说这些文章是为特定的期刊“量身定做”的,当然录用几率非常之高!然而,对于新人们,比如我自己,多数情况下是先做了一个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课题,做完了实验才想着如何介绍给大家。因此,在你平时看文献的时候,最好对本学科的期刊有所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也许对你将来投文章有很大帮助。个人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在投文章时关注,这些比较容易做到,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因此推荐给新人们:
1、期刊的兴趣:不同的期刊尽管有时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发表文章的领域,但是你只要认真的看三五期你就会发现,它们在自己的领域中还是有偏好的,这往往是受到期编辑部人员背景的影响,也就说这方面会受到期刊人员(尤其是主编和副主编)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例如,上世纪80年代,JACS对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文章还是比较推崇的,后来一直到07年前有机化学领衔主演,近期纳米材料也有了一席之地。前面与Bard很有关系,中间时期与主编副主编中众多的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学者一定有牵扯,现在结构的调整导致目前的结果!如果你的文章华而不实,请投letters,如果你的文章理论基础扎实,或者实际应用面面俱到,请投full paper。一般你的文章已经具备了一级学科核心期刊的水平,那就不用为慢而苦恼,因为这些期刊为了自己的声誉而不会拖无名小辈的文章,要么直接拒回,要么一切正常进行,多数在2个月以内会有结果。
2、期刊的刊载能力:期刊的刊载能力是一些急需文章的作者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影响
因子处于连续上升的二级学科非主流期刊。这些期刊往往学术性要求不是很高很专,趣味广泛。如何确定一个期刊是否处于这种状态不是很难,首先可以关注它的近几年的IF,如何在2-3之间跳跃性振荡,忽涨忽跌,就应该小心了。然后看它每年有多少期,每期大约能发多少篇文章,再统计一下有多少在线的文章,如果你发现它每月在线的文章量大于或接近能够刊登的文章量,那它就是一个“出不敷入”的期刊,由于它为了保住IF不快速的下滑,不能增加期数和每期的文章量,能做就是大幅度超前出版!由于它的不错的IF和较低的拒稿率,已经吸引了很多专业的作者投稿,那么,编辑们实际上能做的只剩下故意拖延稿件的处理进程,往往一个月左右才指派到副主编,三五个月才整理审稿意见,修改稿没有限定提交截止日期等等!目前Food Chemistry就处于这种状态,已经出到12月份了,还有260多篇在线。不过这样的期刊还是容易中的,前提是你很乐意和它们耗时间!如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就是如此。有些期刊的相关信息十分隐蔽,因为很多稿件即使录用了也在编辑部不在线,在线的少量文章是将要正式出版已经校样的稿件,但是你可以通过多看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章收稿日期和正式出版日期进行计算!隐蔽性最大的是一些经常要求作者resubmission的期刊,其实标注的审稿日期之前已经折腾了作者们半年甚至一年!对于这样的期刊,唯一的办法是问问身边的其它有经验的人。
3、审稿周期:期刊的审稿周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杂志编辑部的工作状态,因此未投稿之前,新虫们可以从侧面了解你意向中的期刊对审稿人是怎样要求的。如果期刊的邀请审稿信希望受邀请者3-5天决定能否审稿,如果20天左右返回审稿意见,如果拒稿最好在10天以内返回意见的,应该是负责任的不错的期刊,因此虫友受到如此的邀请,不妨拿出来共享一下。如ACS、RSC和Elsevier的部分期刊(如BB和EC等)都要求2-3天决定是否接受邀请,2 week返还审稿意见。而如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半个月过去了还在提醒审稿人是否准备审稿!
4、明珠暗投:有些人做的东西在自己的领域不算优秀,如果换个角度去写文章,投到其它领域的期刊,说不定就是一个香饽饽!例如,你是搞物理的,有很好的物理计算模型和功底,不妨选择一个化学或生物模型应用,投化学或生物类期刊,往往又快又好。现在做纳米材料的经常将材料合成以后简单应用投给分析化学的期刊,因为他们的材料做的漂亮,表征的详细,反而比做纯分析的更具优势!如果你做无机材料的,研究材料对生物相关物质的催化、分离或检测,投给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期刊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5、研究Editorial Board:许多期刊的风格主要源于主编,其它顾问编委甚至副主编都是名誉上的配角,因此这样的期刊你在投稿前稍微研究一下他是很有必要的。在google上搜索一下登录他所在机构的个人主页,除了了解一下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是看他的group有没有专职助手!有的已经明确指出该助手就是为了他的期刊服务的,如:Electroanalysis 的主编J.Wang和Electrochem.Commun.的主编R.G.Compton。那么投这样的杂志,最起码你的稿件处理进程是非常正常的。有些期刊是副主编负责制,而且投稿时需要推荐,那么在投稿和Cover Letter中选择推荐副主编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虫友认为不应该选择中国和日本籍的,我不这么认为,凡事须区别对待。如果你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投的是本学科主流国际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你完全可以故意选择他们,因为他们感觉能做到重要国际期刊的副主编很不容易,工作一般很卖力,而且,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一般是工作狂,尤其是年轻的中国和日本牛人,晚上和周末是不休息的!不过,如果你的文章存在某方面的硬伤,那么精选副主编要权衡他的学术和工作效率,两者取得平衡。比如你的基本理论不扎实,文章的亮点是方法新,获得的结果好,那么你千万不要推荐给那些经常发表6 pages以上article的专业副主编,最好选对你的方向稍微擦边的其它学科的人负责你的文章。相反,如果你的工作的核心是细致的工作,那么你就应该选择经常指导他们的学生们做类似工作的编辑们!总之,期刊的编辑部不会经常变化,而投稿人选择的期刊是变化的,因此需要灵活应变,最终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你的文章。
6、精选Reviewer:有人认为推荐审稿人只是投稿的一个环节,编辑不会用你推荐的人,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多数期刊在多数情况下是采用你推荐的审稿人的,只要你推荐的审稿人满足一定条件,这种几率就更大。因此,你投稿时不要胡乱的在你要投的期刊上拷贝审稿人,要带着研究的态度去推荐。有竞争力的期刊编辑一般参考你推荐的审稿人按专业接近程度送审,因此推荐的审稿人曾经在你投送的期刊发表
过文章,编辑就更容易根据他注册时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不过如果你提供的人是该专业小有名气的学者,即使他没有投过该期刊,编辑也是容易评价的,因为地球是很小的!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同时,推荐审稿人应考虑以下几点:(1)方向接近;(2)水平不要过于悬殊,因为如果你投的期刊在你的研究领域非常一般,而你的学术出身又不是很耀眼,特别牛气的人很可能拒审,尤其是亚太地区的所谓牛人;(3)核实通讯e-mail,因为有些文章上的地址是学生用自己的信箱而以老板为名(中国最常见,国外不允许)通讯的,有时学生毕业甚至未毕业都基本不Check此信箱了;(2)、(3)经常导致审稿周期的延长!(4)你和你老板的学术圈子:多数做学问的还能客观公正,但是有些老板树敌较多,喜欢到处攻击,或者做各种评审过于刻薄,你不得不注意回避那些有积怨的group。(5)审稿人的背景:第5大点选择编辑的方法在此也有用处,而且选择审稿人的空间相对更加广阔,因此可考虑的因素可以更多一些。这里额外提出的建议是当你学科领域有一些和蔼仁厚的长者时(从会议,其周围的人,学术圈前辈等处了解),不妨推荐一下,即使其指派学生审稿,也会给你温和的意见,而且有一些好的建议,得益于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如果其他审稿人的意见不是特别尖锐,就容易通过了。因此,大家若希望自己的论文处于顺利的处理过程中,选择期刊时也应该选择那些按游戏规则办事的期刊。少数期刊尽管不按一般规则办事,但是他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也不失为不错的期刊。如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你刚投了它,在你的文章还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你就接二连三的收到审稿邀请,哪怕你是第一次投稿的新手,它用的不是推荐审稿人,而用的是数据库审稿人,不过期刊会在年底进行评价,对于那些显然有背期刊宗旨进行审稿的审稿人,以及无法熟练运用英文表述的审稿人,数据库会删除其兴趣范围的信息,同时也被取消审稿人资格!不过这还是有弊端的,目前该杂志很难成为被广泛承认的顶级杂志,这可能是原因之一。(6)选择精力充沛的审稿人:这很难挑选,除非你在本领域已经摸爬了很久。不过一些社会兼职少,行政头衔少,建立时间不长但发展态势较好的课题组负责人多属此种。从亲身体会而言,由于我们方向导师限定每届学生数,我的学生都控制在4-6名以内,再加上我没有任何兼职,只要我稍微勤奋一点(每天工作15小时),不会影响任何学生的稿件,目前为止,还没有超过10天返还审稿意见的事情发生,同时偶尔还可以有时间到小木虫看看资源。
7、谨防误投猫腻期刊:少量的期刊存在猫腻,已经成为该领域一些课题组硕、博毕业的保障线,大家心照不宣。鉴别的方法是看看该领域是否有较牛的课题组每年有4篇以上的文章发表,同时该期刊又有不错的IF和论文出版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有难处,有些课题组实在庞大,鱼龙混杂,为了博士们可以毕业,又不能过于降低要求有损颜面,不得不留下后花园。因此虫友们如果看到一些说某些不错的期刊很好发文章的帖子,要注意甄别,因为可能发帖者感觉是这样,也的确如此,是因为他有一个在圈子里的老板,你要去,不但不好中,反而比其它的期刊更难,因为资源有限,需要留足啊!
有很多说的不对的地方,望见谅于大方之家,我已经申明,这里谈的是非学术性经验,目的是为了帮助一些初学者,因为近期我将远游,离开学生们较长时间,花点时间总结一点留给还没有将要进入本课题组的学生,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点,借小木虫平台和大家分享,仅代表个人观点。其实每个学科都不一样,这里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家应举一反三,我经常苦恼的是我有少数学生总是不能做到这点。
其实我一直鼓励和赞同以实力去做科研,以科研去促生产,以生产去改变自然。但是学生的青春有限,于是我又致力于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要求毕业,然后他们自己获得自我的超越和发展。
第四篇:SCI论文写作的关键是什么
SCI论文写作的关键是什么?
Data是SCI论文的基石,Idea是SCI论文的砖瓦,Word是SCI论文的外在表现。Data和Idea是文章的内容,文字是文章的形式。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三者的完美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Data来源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Data获得的效率与质量。整篇文章是由若干工作单元组成的,每一工作单元又是由每次实验Data积累起来的。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实验。每天工作时都要考虑到这一数据在将来文章中的可能位置,对每一张影像记录都要认真收集保存。Data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充足。有了异常,要及时分析处理,要保证所得结果可信,排除假象。一篇文章总要有新现象、新处理、新效果、新Idea。
Idea应明确,客观辩证。不要、也不能回避不同Idea。从文章定题到结论,处处有Idea,所以Idea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始终的。讨论Idea时不要强词夺理,不要自圆其说,力戒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要和国内外文献上的Idea相比较,也要和自己实验室过去的Idea相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异同,提高认识。也不要怕Idea错误,不要怕改正错误。要百家争鸣,通过争鸣,认识真理。
文章行文要自然流畅,“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也不要华丽雕琢,目的是“文以载道”。文章叙述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朴素真实,分寸恰当。
第五篇:SCI论文写作之如何在科技论文中使用时态
SCI论文写作之如何在科技论文中使用时态
英语谓语动词时态共有16种,在英文科技论文中用得较为频繁的主要有三种: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将来时。正确地使用动词时态是科研写作的基本功,我们在撰写英文论文时,如不能正确选用时态,常常会改变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影响评审专家与读者的理解。
一篇典型的科技论文有一个基本的框架结构:Abstract(综述科研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和假设(hypothesis)),Materials and Methods(描述自己的研究方法),Results(分析所得的研究结果),Discussion(深入讨论研究结果的意义并简要指出将来的研究方向)。我们现根据这个论文框架,就一些规律性问题做些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基本要点:
1、一般现在时:主要用于不受时间限制的客观存在事实的描述,或发生或存在于写论文之时的感觉、状态、关系等的描述或致谢的表述等。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尊重,凡是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作为“previously established knowledge”,在引述时普遍都用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时:用于写论文中作者自己所做工作的描述。例如描述自己的材料、方法和结果。
3、一般将来时:用于撰写论文之后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例如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摘要(Abstract):
摘要反映我们自己的研究结果,一般采用过去时。
概述(Introduction):
(1)概述中的研究背景通常会引用相关学科中广为接受的原理或事实,以及你所做研究的重要性,这些通常采用现在时。
例如:Genomics provides crucial information for rational drug design.(2)在概述中也可能引用与你从事项目相关的一些研究结果,为表达你对该研究结果仍坚信其正确性及相关性,即使已经是很久以前的研究结果,可使用现在时。
例如:Many of the lakes and wetlands in the region are located in craters or valleys blocked by early Pliocene lava flows(Ollier & Joyce, 1964).Garcia(1993)suggested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n individual’s deposit income is the same as the income from purchased national debt, thus changes in the amount of bank loans and deposits caused by changes in the amount of reserves will eventually affect the bond price.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引用的是一些已经过时或失效的科研结果,动词要使用过去时。
例如:Nineteenth-century physicians held that women got migraines because they were “the weaker sex,” but curren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auses of migraine are unrelated to gender.(注意这里从过去时态过渡到现在时态)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对写论文之前自己所做工作的描述,通常采用一般过去时。
例如:(例1)Total phosphorous(TP)and total nitrogen(TN)were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using standard procedures.(例2)The standard protocol was follow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edia from stock solutions.结果(Results):
对自己得出的研究结果,采用过去时进行详细的阐述。
例如:(例1)Overall, more than 70% of the insects collected were non-phytophagous.(例2)Following activation of NT oocytes with strontium, the cell cycle resumed in both groups.描述图表内容通常采用现在时。
例如:(例1)Figure 1 displays the comparative variation in the morphology of donor chromatin in both age groups of oocytes.(例2)Table 1 below shows the stream flows calculated for each stream using Equation 1.图1和表1表达的论文写作时的状态,所以要用现在时。
讨论(Discussion):
采用现在时表达研究结果的意义。
例如:Removal of vegetation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appears to negatively affect the water quality of streams.采用过去时总结研究结果,并采用现在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与解释。
例如:(例1)Weight increased as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feed increased.These results suggestthat feeds higher in nutritional value contribute to greater weight gain in livestock.(注意这里用过去时描述了实验发现,但在讨论这个发现的意义时用的是现在时。)
(例2)Leaf carbon and phenolic content did not differ across sites, indicating that the response of
secondary plant chemicals such as phenolics to water is complex.(这句的描述几乎没有假设的意思,表示作者坚信其研究结果和结论的正确性及相关性)
结论(Conclusion):
可用多种时态,使用过去时强调过去的研究成果,并可采用现在时或将来时表达未来的研究方向或研究前景。
例如:Although the study found evidence of tillage and irrigation within the study area, from the data collected it wa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if the effects of agriculture upstream cause(or caused)higher levels of total nitrogen downstream.Further studies are therefore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griculture on the health of Stringybark Cr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