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

时间:2019-05-12 07:0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

第一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

——重要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运用重要性原则,明确重要性概念及其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第三条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第四条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及其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第二章重要性的确定

第五条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重要性。

第六条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

第七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较小金额错报的累计结果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第八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第九条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评价错报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

第三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第十条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重要性,并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评价对重要性的判断是否仍然合理。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以有助于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第十一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考虑这种反向关系。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一)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二)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第十二条在评价审计程序结果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可能与计划审计工作时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并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第四章评价错报的影响

第十三条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在审计过程中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是否重大。第十四条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包括:

(一)注册会计师已识别的具体错报,包括在以前期间审计中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净影响额;

(二)注册会计师对不能明确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即推断误差。

第十五条如果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

第十六条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第十七条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第五章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

第十八条如果识别出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的规定,考虑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2018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笔记整理资料:重要性

www.xiexiebang.com

2018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笔记整理资料:重要性

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在10月开考,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在最后这几个月里,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注册会计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知识点: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含义

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

注意:

第一,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二,重要性确定包括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和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第三,在计划审计工作和形成审计结论阶段都要运用重要性水平;

第四,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

第五,注册会计师应当制定一个比重要性水平更低的金额(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便评估风险和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将财务报表作为整体)的目的有:(1)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在形成审计结论阶段,要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和为了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而制定的较低金额的重要性水平来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对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影响。

www.xiexiebang.com

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确定的时间:在计划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

确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注意:

第一,在选择基准时应考虑的因素: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被审计单位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第二,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2.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

注意:

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况:(1)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2)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审计调整较多;(3)项目总体风险较高;(4)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高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况:(1)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审计调整较少;(2)项目总体风险为低到中等;(3)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有效。

四、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如适用)的原因:(1)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2)获取新信息;(3)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的了解发生变化。

第三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关联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

关联方

(2010年11月1日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责任,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在涉及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时,本准则是对注册会计师如何应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的进一步扩展。

第三条 许多关联方交易是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类似的非关联方交易相比,这些关联方交易可能并不具有更高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性质可能导致关联方交易比非关联方交易具有更高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例如:

(一)关联方可能通过广泛而复杂的关系和组织结构进行运作,相应增加关联方交易的复杂程度;

(二)信息系统可能无法有效识别或汇总被审计单位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和未结算项目的金额;

(三)关联方交易可能未按照正常的市场交易条款和条件进行,例如,某些关联方交易可能没有相应的对价。

第四条 由于关联方之间彼此并不独立,为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性质,以及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对财务报表实际或潜在的影响,许多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会计处理和披露作出了规定。

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作出这些规定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实施审计程序,以识别、评估和应对被审计单位未能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进行恰当会计处理或披露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五条 即使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关联方作出很少的规定或没有作出规定,注册会计师仍然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以足以确定财务报表(就其受到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影响而言)是否实现公允反映。

第六条 由于关联方之间更容易发生舞弊,因此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与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的规定评价是否存在一项或多项舞弊风险因素相关。

第七条 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即使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恰当计划和实施了审计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风险。就关联方而言,由于下列原因,审计的固有限制对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能力的潜在影响会加大:

(一)管理层可能未能识别出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特别是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没有对关联方作出规定时;

(二)关联方关系可能为管理层的串通舞弊、隐瞒或操纵行为提供更多机会。

第八条 由于存在未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的规定,在计划和实施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有关的审计工作时,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尤为重要。

本准则的规定旨在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审计程序以应对评估的风险。

第二章 定 义

第九条 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关联方作出规定的情况下,是指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定义的关联方。

第十条 公平交易,是指按照互不关联、各自独立行事且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自愿的买

方和自愿的卖方达成的条款和条件进行的交易。

第三章 目 标

第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

(一)无论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对关联方作出规定,充分了解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以便能够确认由此产生的、与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舞弊风险因素(如有);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财务报表受到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影响而言,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实现公允反映。

(二)如果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关联方作出规定,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确定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是否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得到恰当识别、会计处理和披露。

第四章 要 求

第一节 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工作。作为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工作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本准则第十三条至第十八条规定的审计程序和相关工作,以获取与识别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的信息。

第十三条 项目组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的规定进行内部讨论时,应当特别考虑由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导致的舞弊或错误使得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第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向管理层询问下列事项:

(一)关联方的名称和特征,包括关联方自上期以来发生的变化;

(二)被审计单位和关联方之间关系的性质;

(三)被审计单位在本期是否与关联方发生交易,如发生,交易的类型、定价策略和目的。

第十五条 如果管理层建立了下列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相关的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询问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人员,实施其他适当的风险评估程序,以获取对相关控制的了解:

(一)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进行识别、会计处理和披露;

(二)授权和批准重大关联方交易和安排;

(三)授权和批准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和安排。

第十六条 某些安排或其他信息可能显示管理层以前未识别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联方关系或关联方交易,在审计过程中检查记录或文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这些安排或其他信息保持警觉。

注册会计师应当检查下列记录或文件,以确定是否存在管理层以前未识别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联方关系或关联方交易:

(一)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时获取的银行和律师的询证函回函;

(二)股东会和治理层会议的纪要;

(三)注册会计师认为必要的其他记录或文件。

第十七条 在实施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的审计程序或其他审计程序时,如果识别出被审计单位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注册会计师应当向管理层询问这些交易的性质以及是否涉及关联方。

第十八条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与项目组其他成员分享获取的关联方的相关信息。

第二节 识别和评估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识别和评估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并确定这些风险是否为特别风险。在确定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出的、超出被审计单位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导致的风险确定为特别风险。

第二十条 如果在实施与关联方有关的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工作中识别出舞弊风险因素,包括与能够对被审计单位或管理层施加支配性影响的关联方有关的情形,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的规定,在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时考虑这些信息。

第三节 针对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第二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的规定,针对评估的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些程序应当包括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审计程序。

第二十二条 如果识别出可能表明存在管理层以前未识别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联方关系或关联方交易的安排或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相关情况是否能够证实关联方关系或关联方交易的存在。

第二十三条 如果识别出管理层以前未识别出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联方关系或重大关联方交易,注册会计师应当:

(一)立即将相关信息向项目组其他成员通报;

(二)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关联方作出规定的情况下,要求管理层识别与新识别出的关联方之间发生的所有交易,以便注册会计师作出进一步评价;询问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相关的控制为何未能识别或披露关联方关系或交易;

(三)对新识别出的关联方或重大关联方交易实施恰当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四)重新考虑可能存在管理层以前未识别出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其他关联方或重大关联方交易的风险,如有必要,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五)如果管理层不披露关联方关系或交易看似是有意的,因而显示可能存在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价这一情况对审计的影响。

第二十四条 对于识别出的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注册会计师应当:

(一)检查相关合同或协议(如有);

(二)获取交易已经恰当授权和批准的审计证据。

如果检查相关合同或协议,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

(一)交易的商业理由(或缺乏商业理由)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从事交易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或为了隐瞒侵占资产的行为;

(二)交易条款是否与管理层的解释一致;

(三)关联方交易是否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得到恰当会计处理和披露。第二十五条 如果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认定,声明关联方交易是按照等同于公平交易中通行的条款执行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该项认定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第四节 评价识别出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会计处理和披露

第二十六条 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

(一)识别出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是否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得到恰当会计处理和披露;

(二)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是否导致财务报表未实现公允反映。

第五节 书面声明

第二十七条 如果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关联方作出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向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获取下列书面声明:

(一)已经向注册会计师披露了全部已知的关联方名称和特征、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二)已经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进行了恰当的会计处理和披露。

第六节 与治理层的沟通

第二十八条 除非治理层全部成员参与管理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应当与治理层沟通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与关联方相关的重大事项。

第七节 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识别出的关联方名称、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以及关联方交易类型和交易要素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准则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142号》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应用指南

(2010年11月1日修订)

一、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参见本准则第四条至第九条)

1.管理层的责任是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确保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法规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最直接的方式是可能规定了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或者影响被审计单位需要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具体披露。法律法规也可能确立了被审计单位的某些法定权利和义务,其中部分权利和义务将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此外,法律法规还可能规定了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惩罚。

2.下面列示的是被审计单位可能实施的政策和程序的示例,有助于防止和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1)跟踪法律法规的变化,确保设计的经营程序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建立和执行适当的内部控制;

(3)制定、公布和落实行为守则;

(4)确保员工得到适当培训,了解行为守则;

(5)监控行为守则的遵守情况,对违反行为守则的员工采取恰当的措施给予处分;

(6)聘请法律顾问以帮助管理层跟踪法律法规的变化;

(7)汇编重要的、被审计单位在其所处行业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保存被投诉的记录;

对于大型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通过将职责适当分配给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委员会和合规部门(法律部门),对前款所述政策和程序作出补充。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被审计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导致重大错报。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无论其重要程度如何,都可能影响审计工作的其他方面,如影响注册会 1

计师对管理层或员工诚信的考虑。

4.确定一项行为是否构成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是需要作出法律裁决的,通常超出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然而,培训、经验和对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行业或部门的了解,可以为注册会计师确定注意到的某些行为是否构成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提供基础。

5.作为财务报表审计的一部分,某些法律法规可能特别要求注册会计师报告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某些法律法规的条款。《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训一的特殊考虑》规范了注册会计师如何在审计报告中说明自身的审计责任。进一步讲,如果存在特定的法定报告要求,注册会计师可能有必要在审计计划中增加测试这些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恰当程序。

对公共部门实体的特殊考虑

6.在公共部门,可能存在与考虑法律法规相关的额外审计责任,这些法律法规可能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或延伸到公共部门实体经营活动的其他方面。

二、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考虑

(一)对法律法规框架的了解(参见本准则第十二条)

7.为了总体了解法律法规框架以及被审计单位如何遵守该框架,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l)利用对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了解;

(2)更新对直接决定财务报表中的报告金额和列报的法律法规的了解;

(3)向管理层询问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预期可能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其他法律法规;

(4)向管理层询问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有关遵守法律法规的政策和程序;

(5)向管理层询问在识别、评价和会计处理诉讼索赔时采用的政策和程序。

(二)对决定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金额和披露有直接影响的法律法规(参见本准则第十三条)

8.某些法律法规已经较为完善,为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行业或部门所知悉,并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相关。这些法律法规可能与下列事项相关:

(1)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

(2)特定行业的财务报告问题;

(3)根据政府合同对交易进行的会计处理;

(4)所得税费用或退休金成本的应计或确认。

这些法律法规的某些规定可能与财务报表中的特定认定直接相关(如所得税费用的完整性),而其他规定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直接相关(如规定的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报表)。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针对通常对决定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金额和披露有直接影响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被审计单位遵守这些规定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违反这些法律法规的其他条款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可能给被审计单位带来罚款、诉讼或其他后果,相关成本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但是不视为本准则第七条第(一)项所述的对财务报表产生直接影响。

(三)识别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的程序(参见本准则第十四条)

9.其他法律法规可能因其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本准则第七条第(二)项所述),需要注册会计师予以特别关注。违反此类法律法规可能导致被审计一单位终止业务活动或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虑。例如,违反许可证规定或经营的权限(如对银行来说违反资本或投资规定),可能产生这种后果。同时,存在许多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它们并不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也不会被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反映。

10..其他法律法规对财务报告产生的后果因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而异。因此,本准则第十四条规定的审计程序旨在使注册会计师注意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四)实施其他审计程序使注册会计师注意到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参见本准则第十五条)

11.为形成审计意见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可能使注册会计师注意到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这些审计程序可能包括:

(1)阅读会议纪要;

(2)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内部或外部法律顾问询问诉讼、索赔及评估情况;

(3)对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细节测试。

(五)书面声明(参见本准则第十六条)

12..由于法律法规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差异很大,对于管理层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书面声明可以提供必要的审计证据。然而,书面声明本身并不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因此,不影响注册会计师拟获取的其他审计证据的性质和范围。

三、识别出或怀疑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时实施的审计程序

(一)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迹象(参见本准则第十八条)

13.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下列事项或相关信息,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1}受到监管机构、政府部门的调查,或者支付罚金或受到处罚;

(2)向未指明的服务付款,或向顾问、关联方、员工或政府雇员提供贷款;

(3)与被审计单位或所处行业正常支付水平或实际收到的服务相比,支付过多的销售佣金或代理费用;

(4)采购价格显著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

(5)异常的现金支付,以银行本票向持票人付款的方式采购。

(6)与在“避税天堂”注册的公司存在异常交易。

(7)向货物或服务原产地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付款;

(8)在没有适当的交易控制记录的情况下付款;

(9)现有的信息系统不能(因系统设计存在问题或因突发性故障)提供适当的审计轨迹或充分的证据;

(10)交易未经授权或记录不当;

(11)负面的媒体评论。

(二)与注册会计师的评价相关的事项(参见本准则第十八条第(二)项)

14.与注册会计师评价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影响相关的事项包括:

(1)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对财务报表产生的潜在财务后果,包括受到罚款、处分、赔偿、封存财产、强制停业和诉讼等;

(2)潜在财务后果是否需要列报;

(3)潜在财务后果是否非常严重,以致对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产生怀疑或导致财务报表产生误导。

(三)审计程序(参见本准则第十九条)

15.如果治理层能够提供额外的审汁证据,注册会计师可以与治理层讨论其发现。例如,对与可能导致违反法律法规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事实和情况,注册会计师可以证实治理层是否对此具有相同的理解。

16.如果管理层或治理层(如适用)不能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充分的信息,证明被审计单位遵守了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法律顾问咨询有关法律法规在具体情况下的运用,包括舞弊的可能性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如果认为向被审计单位法律顾问咨询是不适当的或不满意其提供的意见,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向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咨询,以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包括舞弊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采取的进一步行动。

(四)评价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影响(参见本准则第二十一条)

17.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一条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对审计的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注册会计师风险评估和被审计单位书面声明可靠性的影响。注册会计师识别出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影响,取决于该行为的实施和隐瞒与具体控制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牵涉的管理人员或员工的级别,尤其是被审计单位最高权力机构参与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18.在例外情况下,如果管理层或治理层没有采取注册会计师认为适合具体情况的补救措施,即使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注册会计师也可能考虑是否有必要解除业务约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在决定是否有必要解除业务约定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征询法律意见。如果不能解除业务约定,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替代方案,包括在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中描述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四、对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报告

向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报告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参见本准则第二十八条)

19.注册会计师对客户信息负有的保密义务可能妨碍其向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第三方报告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注册会师的法律责任不尽相同;在某些情况下,保密义务因法律法规而得以豁免。在某国家或地区,从事金融机构审计的注册会训一师负有法定义务向监管机构报告存在可能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而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如果被审计单位财

务报表在错报而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没有采取纠正措施,注册会计师需要向监管机构报告错报。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征询法律意见以确定适当措施。

对公共部门实体的特殊考虑

20.接受委托从事公共部门实体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可能有义务向监管机构或政府部门报告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或者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五、审计工作底稿(参见本准则第二十九条)

21.注册会计师对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有关情况形成的审工作底稿可能包括:

(1)记录或文件的复印件;

(2)与管理层、治理层或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员讨论的纪要。

第五篇:浅谈审计重要性

浅谈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不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决策和判断的错报及漏报的最大限额。重要性实质上是规定了错报与漏报的“程度”,而且这一“程度”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如果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能够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改变其原有的决策,则这种错报或漏报就是重要的;反之,则是不重要的。实际上,重要性可以解释为可容忍错报或漏报的最高界限,超过这个界限的错、漏报是不能容忍的,而低于这一界限的错、漏报是可以接受的。

对重要性这一概念的理解有以下两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重要性不是一个特定的数字,它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我们需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具体环境,不同单位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一般是不同的。

其次,判断某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因为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我们无法兼顾到每个个别使用者的需要。而实际上,我们主要应以投资者的需求和利益来衡量,其他人的需求在有条件的时候适当照顾。这样的选择有两点好处。其一,投资者的利益具有可加性;其二,投资者的利益具有可衡量性。投资者是会计报表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这样的选择也符合管理学中的“二八法规”。

审计过程中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其运用的情形有二:一是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水平做出初步评估,初步确定拟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进行判断,评估错报的影响。审计实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的恰当判断对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有重大帮助作用。在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未审计部分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水平的设定、重要性的判断有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二是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被审计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经济事项日渐频繁,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使用审计抽样愈加普遍,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可容忍错报,在审计抽样确定样本规模及评价抽样结果时显得异常重要。重要性概念为解决审计人员的抽样决策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从而大大提高审计效率。三是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由于审计费用预算与时间预算方面的考虑,审计人员必须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重要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缩小测试范围,使审计人员把审计重点放在那些对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

如上所说,审计重要性的运用能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但这是指在正确合理地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前提之下。如果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而刻意提高重要性水平,那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虽然重要性水平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它也不是可以随意确定的。对特定的被审计单位来说,重要性水平其实是有一个合理的区间的。审计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这个区间。

另外,在我看来,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和会计软件的普遍应用为审计工作带来了便利,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重要性水平有所降低。单从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水平反向相关这一联系来看,这样会增加审计风险。但实际上,审计技术提高了,审计人员发现错报的能力也提高了,所以即使重要性水平降低了,但相应的审计风险不一定会提高。重要的是,降低了重要性水平,就相当于提高了标准,也就是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审计质量必然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必然增强。这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是广大投资者来说是有利的。

下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注册会计师审计含义

    注册会计师审计含义 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具体可......

    201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

    2013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审计》考试大纲 2013年7月15日来源:注册会计师协会考试必看发布课程加入收藏 【注册会计师协会-2013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审计》考试大纲】: 一......

    注册会计师怎样学《审计》

    本文章由吉林好会计代为整理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高效学习方法审计,大多数考生都认为比较难,原因在于教材内容晦涩、深奥、离实际远、没有例题。其实审计这门学科正是具......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

    案例 1-5DBACD 6-10ABBBC 11-15DABAA 16-20BABBB 21ADE 22BCD 23BCD 24ABDE 25ACE 26、初步业务活动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有利于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实......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

    【发布单位】财政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2-15 【生效日期】2007-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财政部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号(合集五篇)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111 号 ——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和治理层就审计业务约 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以及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xiexiebang推荐)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按照审计准则 执行审计工作的要求》等九项审计准则 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会协〔2009......

    审计总结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

    第一章 审计概述 【考点1】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 (一)审计的含义 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的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