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年市审计局审计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2007年市审计局审计工作计划
2007年将迎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是审计署“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市、县、乡三级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开局之年,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___实际,全市审计工作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审计工作,牢牢把握“依法
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以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推动“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___、和谐___”建设为目标,以“加快审计转型年”为抓手,努力提升审计工作的谋划力、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在推动___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审计监督更大作用。
二、工作目标
结合市委五届八次全委会提出的“重创新促发展,重民生促和谐”主基调和署、厅有关精神,2007年全市审计工作基调是: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立足创新、提升素质、推进转型。
在坚持上述工作基调的基础上,2007年全市审计工作目标是加快“四个推进”:一是深化绩效审计探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二是突出民本审计理念,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问题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三是结合财政收支分类改革,持续强化财政审计一体化理念,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规范;四是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为基础,全面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重大损失浪费问题,推进惩防体系构建。
2007年,全市计划安排250个审计项目,市本级安排60个审计项目。其中,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占到一半左右。强力推进计算机技术与审计业务的融合,全面实施审计署6号令,逐步扩大审计结果公告面。
三、工作要点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工作基调和工作目标,2007年全市审计工作重点是“突出一个主题、破解两大难题、深化三大审计、实现四个提升”:即突出和谐社会建设主题;破解绩效审计和计算机审计两大难题;深化财政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提升审计质量、审计成果、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具体要努力提升“五个力”:
(一)以服务大局为根本,努力提升审计工作谋划力
在坚持依法独立审计的前提下,始终把服务大局作为全市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谋划力。
1.围绕形势任务发展要求抓谋划。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07年工作目标和重点,全市审计机关要充分把握自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责和任务,紧紧围绕和谐社会构建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明确审计机关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去做等方面问题,理清具体工作思路和举措,努力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凸显作为。
2.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抓谋划。把党委政府满意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诉求,自觉主动地将审计工作融入___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围绕市委五届八次全委会确定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文化繁荣、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法治建设、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九大任务,精心谋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做___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3.围绕坚持服务民本民生抓谋划。突出社会公平正义和改革成果共享,以促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为重点,从关注公共服务、公共政策和公共财政等入手,紧紧抓住“十网”建设和“助业、助居、助学、助医、助困、助行、助安”的“七助”行动相关资金,从审计角度认真研究确保这些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办法。针对老百姓的这些“活命钱”,切实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保证专款专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4.围绕上级机关规划目标抓谋划。按照审计署最新发布的《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省审计厅出台的十三个指导意见,深入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并紧密结合___实际,在已经出台___市审计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因地制宜研究贯彻措施和办法,真正把审计署和省厅事关审计事业未来发展的各项规划目标抓在手中、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二)以绩效审计为核心,努力提升审计工作执行力
把绩效审计作为考量审计工作执行力的重要标准。以全部政府性资金的绩效审计为目标,以审计调查和专项审计为主要手段,进行审计综合评价,为提升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和效益服务。
1.进一步深化财政绩效审计。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努力探索和深化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实施审计监
督的办法与措施,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规范。根据___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认真组织好财政“同级审”和“上审下”,努力摸清市、县两级政府的家底,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审计评价,并加强对政府负债、部门预算、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的审计力度。
2.进一步推动基于经济责任的绩效审计。继续贯彻“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方针,结合中组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有关要求,把领导干部科学民主决策、推动发展、严格管理、政策执行以及廉洁自律等内容列为审计重点,进一步探索科学的经济责任绩效评价体系,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同时,认真搞好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交接审计监督,着力强化对下属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指导力度。
3.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着眼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建设领域经济秩序,以“全过程、全覆盖、全绩效”为目标,认真总结近年来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做法和经验,不断深化投资绩效审计。尤其要针对当前建设领域突出存在的体制、机制和管理问题以及重大损失浪费问题,如招投标、超概算、监理不到位等情况,深化造价竣工决算审计,探索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突出抓好古城保护等重大工程项目审计。
4.进一步推动各类专项资金(基金)绩效审计。紧密结合___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市委五届八次全委会精神,根据公共财政配置重点优先向科技自主创新、新农村“十网”建设、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倾斜的趋势,努力做好这些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审计探索。重点抓好新农村“十网”建设资金、土地出让金、城中村改造资金、乡镇财政运行情况和村级财务管理等审计和审计调查。
5.进一步深化地方金融和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拓展地方金融审计的思路和方法,推进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地方金融运行机制。深化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审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规范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加强国外贷援款项目执行和效益情况的监督。
6.进一步发挥协会、学会对绩效审计的推动作用。以绩效审计为目标,努力提升内审工作层次,完善“三考核一培训”制度,通过强化内审指导监督考核、双先评比、业务质量评审、联系点制度以及教育培训等措施,积极引导内审工作朝着现代审计方向迈进。坚持以理论调研指导工作实践,注重发挥审计学会的中坚作用,围绕全部政府性资金绩效审计的总体目标,在巩固2006年审计理论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省厅下达的2007年审计科研课题计划,精心选题,扎实推进,扩大成果,指导实践。
7.进一步依托绩效审计推进惩防体系构建。切实发挥审计监督牵头单位职能作用,服务全市“惩防体系”构建。以绩效审计为主要手段,加大对公共财政支出的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稳步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办法和运用办法,研究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分类管理办法。
(三)以推进转型为要求,努力提升审计工作创新力
坚持以创新规范立业,积极推动审计工作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
1.管理创新。积极探索改进计划管理,注重通过调查研究,找准审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努力优化审计流程,在符合审计法律法规和确保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公检法司等部门的配合,完善协作机制。
2.手段创新。强力推进计算机技术与审计业务的融合,做到以项目压、以考评促、以培训推、以能手带。着力推广完善审计管理和现场审计实施两大应用系统,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重点抓好OA与AO系统的交互使用,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建设好审计专网和外网,拓展审计宣传窗口阵地。
3.方法创新。强化对现有审计资源的整合,注重打破处室界限和专业分工,集中调配审计力量,实行优势互补;在内部资源整合的同时,注重运用好社会审计资源,弥补国家审计力量的不足;用足用好专家咨询制度,确保重大关键审计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专项审计调查的作用,抓住经济发展与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服务。
(四)以自身建设为保障,努力提升审计工作公信力
坚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自身建设立信,恪守“正人先正己”理念,从强化队伍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入手,努力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为审计事业发展奠定组织保障。
1.强化队伍管理。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开展“建团结和谐班子、创科学发展业绩、树清廉为民形象”主题教育,努力打造团结共事、步调一致、相互补台的坚强领导核心,谋大事、抓大事、干大事,以课题调研为载体,做到勤于敢于善于谋划思路、指导实践、狠抓落实。全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巩固“学习型机关”创建成果,进一步抓好教育培训;继续开展和谐审计机关创建活动,努力实现“正义、友爱、向上、有序”的目标;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和其他各项廉政规定,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处室、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建立副科级以上干部廉政档案,邀请特约审计监督员不定期对廉政建设进行监督检查;从政治上关心审计干部的成长,努力营造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注重发挥机关党组织、工会的阵地作用,形成抓队伍管理工作的合力。
2.强化业务管理。全面实施审计署6号令,不断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完善“三级复核”机制,重点审计项目纳入“三级复核”范围,消除质量控制盲区;切实强化审计质量检查与评优工作,争取有更多的审计项目进入省厅综合和单项优秀行列;开展“审计业务能手”评选活动,以点带面提高审计质量。
3.强化财务管理。严格按照审计署、省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照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时限,抓好局本级财务自查和下一级审计机关的财务检查工作。同时引入外部监督,主动把自身置于外部监督之下。通过做好这两方面工作,促使全市审计机关不惧怕监督、能接受监督、并经得起监督。
(五)以成果运用为目标,努力提升审计工作影响力
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提高审计信息利用的层次和水平,促进审计成果为法治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建设服务,有效扩大审计工作影响力。
1.审计成果更好地为法治政府建设服务。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开展监督,重点研究分析那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重大问题,从制度、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查找原因,提出加强管理、完善机制体制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形成一批质量高、分量重、效果好的专报信息、审计要情和综合报告,在推动党委政府出台规范性制度上发挥积极作用。
2.审计成果更好地为透明政府建设服务。按照“公开求公正,公正必公平,公平亦和谐”要求,遵循“积极、稳妥、谨慎、细致”原则,健全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适当地扩大对外公告的数量和范围,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效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3.审计成果更好地为责任政府建设服务。密切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切实履行惩防体系职能部门职责,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和典型性问题,并向党委政府汇报反映,做到防患于未然。积极探索建立审计问责制和追究制,促使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有效得到揭露和查处。
四、工作要求
为圆满完成2007年工作任务,全市审计机关和全体审计人员将切实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研究的作风谋划思路。面对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的崭新形势,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和全体审计干部职工都要立足本职,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大力提倡能者为师,集思广益推动审计工作发展。
二是以策划的理念推进创新。把创新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坚持以策划的理念推进创新,尽可能地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让每一项审计职能都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努力在推进审计转型中争取主动、凸显效果、积累经验。
三是以昂扬的精神狠抓落实。面对外部形势快速发展“逼迫”形成、兄弟市县审计局竞相发展“挤压”形成和我们自身谋求发展“自发”形成的各种压力,必须发扬敢争一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开展“障碍赛”、“跳高赛”和“接力赛”,形成上下和谐、共同进退的良好工作局面。
《2007年市审计局审计工作计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2007年市审计局审计工作计划。
第二篇:xx市审计局2004审计项目计划工作计划
xx市审计局 2004审计项目计划 ··2004年,审计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进一步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审计调查力度,按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搞好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积极探索效益审计路子,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在各项审计工作中,一方面要继续强化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着力揭露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防止国家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效益审计路子,xx市审计局2004审计项目计划工作计划。注意揭露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2004年,审计项目计划安排要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分类指导、有保有压,打破专业分工,形成审计合力”的原则。各地除完成市局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任务外,可结合本地实际自行安排一些自定审计项目,但要给党政交办、审计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留出一定的余地。
一、财政审计
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市局及各县(市区)审计局对本级财政、地税、地方金库进行审计。市局已转省厅统一授权对地税部门的机关经费进行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要紧紧围绕增收节支工作,加大监督力度,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推进改革,探索新路子。促进财政部门分配行为公平、透明和规范,推动部门预算的逐步完善,增强预算的约束性,重点揭露在预算执行中随意变动预算,有无预算拨款,收支数据不真实等问题;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的路子。同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改革、完善制度。对税务部门的审计要加大征管工作监督力度,促进依法制税,挖掘增收潜力。2004年5月底完成。(省定)
2、财政决算审计以依法规范地方财政分配行为,市局安排对xx县人民政府2002至2003财政决算进行审计。重点检查有无严重铺张浪费和搞“形象工程”的问题;上级补助地方专款是否按预算执行,有无挤占挪用和虚报冒领问题;在处理上下级财政关系中,有无挤占上级收入以及财政收支不真实的问题。同时,注意了解地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质量情况,进一步推动下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县级财力调查工作,自行安排。2004年11月上旬完成。(市定)
二、专项资金审计
3、检察院系统专项审计根据省审计厅安排,按照省审计厅、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法院、省司法厅川审发(2003)92号文件精神,在全市检察院系统开展专项审计。通过审计摸清各级检察院的财务管理状况和罚没款物、暂扣款的管理使用情况,重点揭露和查处在罚没款物、暂扣款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检察院系统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履行职责。2004年7月底完成。(省定)
4、国土资金审计根据省审计厅的安排,市局直接对xx县本级2002至2003年地方政府征收、管理、使用国土资金的情况进行审计。注意摸清对各类开发区、小集镇等征用、出让土地和各级财政、国土、开发区、小集镇建设单位的征收、管理、上缴及使用的各种国土资金情况。重点审计新增建设用地和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及使用情况,各类建设用地是否全面纳入政府集中统一管理、经营性用地是否全面实行招标挂牌出让、出让的土地是否充分利用等问题。2004年9月底完成。(省定)
5、民政专项资金审计根据省厅安排市局和xx县审计局对民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重点审计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民政专项资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合法性,以及有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2004年5月底完成。(省定)
6、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市局对xx县人民政府2003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审计。其余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审计目的是促进社会保障险基金的预算安排、征缴、管理、使用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发现社会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审计范围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社保局、就业局、医疗保险中心、民政局和残联等。重点审计应由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险基金是否足额列入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社保经办机构财务管理是否规范,管理的社会保障险基金支出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挤占挪用,社会保障险基金是否及时足额征集。民政部门管理的各项民政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有无挤占挪用等。市局对xx县人民政府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实行计算机辅助审计。2004年11月底完成。(市定)
7、第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审计根据省审计厅的安排,全市开展第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审计,该项目由省厅统一组织、统一工作方案。审计范围是2003年底已完成的且未经审计的县(市区)。通过审计,监督建设资金到位及管理使用,促进项目法人合法有效地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工作计划《xx市审计局2004审计项目计划工作计划》。审计重点是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在概算管理、收费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结算、财务核算中有无不真实、不合规问题,监督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市局任择一区、县开展效益审计。2004年6月底完成。(省定)
8、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市局对xx县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进行审计。重点是审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是否规范,是否足额拨付到位,是否用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定的项目上,有无挤占挪用和违法违规等问题,以促进加强农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以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2004年11月底完成。(市定)
9、重点建设项目审计市局对滨江大道工程;市政府一、二、三号楼工程;市政府前区广场和市政新区广场、道路;环都大道;市粮食局办公大楼;市体育场;市大剧院;(国土局)东西干道;绕城高速;建盐路等重点工程进行竣工决算审计。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摸清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工程结算情况。检查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执行招投标、监理、质量管理、材料组织供应等法律法规情况。揭露和分析决策不当、管理不严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依法处理违法违规问题。2004年11 月底完成。(市定)
三、财务收支审计
10、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审计(16个)市局对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工程、市委党校、xx市中心医院、人防办、市畜牧局、水利局、xx市公路桥梁车辆通行收费站、xx收费站、xx收费站、xx财贸校、粮食局、建设局、规划局单位(项目)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水利局、粮食局、建设局同时搞预算执行审计。在审计中要注意查处行政事业单位的违法违规问题,对违法违规问题要查清原因,要从制度上、管理上深入剖析,特别是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一定要深查严究,以切实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对xx市中心医院的审计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市局各科在实施在财务收支审计项目或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各择一个写出审计分析报告。2004年11月底完成(自定)
11、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市局对xx集团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在审计中,要紧紧围绕“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重点是有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揭示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的变化情况,审计评价会计信息和资产质量状况以及损益的真实性,积极探索效益审计。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企业进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2004年10月底完成。(市定)
四、金融外资审计
12、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根据审计署的授权,市局对xx县2002年、2003年外国政府贷援款项目,xx农业综合开发项目、xx扶贫项目、基本卫生服务项目、xx高速公路进行审计。在审计中,要以提高外资利用质量,降低政府偿债风险,促进有关部门履行外资管理职责为目标。重点是有无挤占挪用外债资金和严重损失浪费、效益低下、偿债风险大的问题,督促项目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法规和项目协议,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重点解剖,从管理机制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建议。各项目完成的时间按专业会的时间执行。(署定)
五、经济责任审计
13、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市局安排对市民政局长唐平、计生委xx、扶贫办xx、粮食局xx、文化局xx、环保局xx、外事侨办xx、人事局xx等12个县级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按照《四川省、市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的要求,继续搞好对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决算审计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与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合的探索。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经济监督和对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发现大要案线索,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作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管理,各县(市区)审计局按不超过去年实际完成项目数量与有关部门协调确定计划任务。2004年11月底完成。(市定)
六、审计调查
14、开展县级财力状况专项调查根据省厅的安排,市局将在xx县、xx区人民政府2002至2003财政决算审计中根据省厅要求选择两县(区)开展县级财力状况调查。以摸清县级财力真实情况、揭露带规律性的问题和现象为目的,为政府指导县级财政改革提供决策依据。2004年10月底完成。(省定)
15、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审计调查。根据省人民政府的授权和省厅安排,市局对xx;xx区审计局对本级农村信用社2003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审计调查。由省厅统一组织,统一方案,各市县区具体实施。通过审计摸清贷款规模、贷款结构、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提出加强信贷业务管理、提高信贷质量、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建议和措施。2004年10月底完成。(省定)
16、退耕还林工程资金效益审计调查根据省厅的安排,市局对xx区、xx县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资金效益审计调查。重点调查1999年至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的县区任务完成、造林成活率、退耕户粮钱兑现、生活是否得到保障、退耕户林权证发放、农业税减免及财政减收等情况。2004年8月底完成。(省定)
17、乡镇债权债务偿还情况审计调查。市局安排9县(市区)审计局,结合乡镇财务收支审计进行乡镇债权债务偿还情况审计调查。审计调查的重点是以2002年“乡村债权债务清理的最后确认数”为准,摸清乡镇债权收回、债务偿还情况,县(市区)府和乡镇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现在有无新增债务,如有新增债务表现在哪些方面,数额多大,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与此同时,还要弄清乡镇近三年财务收支情况,特别是支出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其中哪些是必须支出的,招待费差旅费有多少,白条支付多少,租车费多少,“培训费”有多少,是否用于真正的培训,县(市区)财政对乡镇财务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效果怎样?招待费、差旅费等资金来源于哪里?各县(市区)审计局在安排审计调查对象时一定要具有代表性,经济条件好的、较好的、中等的、差的各选其一。在审计调查中一定要注意发掘典型事例、典型经验,从政策上、制度上、机制上、法规上深入剖析,并提出科学合法合理、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2004年7月底完成。(市定)
18、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情况专题调查根据省厅安排,市局、xx县开展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资金安排、筹融资等方面权力制约办法、措施的建立、贯彻落实情况,有无严重违规行为和损失浪费等问题的专项审计调查。2004年11月底完成。(省定)xx市审计局2004审计项目计划
第三篇:市审计局工作计划
市审计局工作计划
xx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省市共建大xx、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三十周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部署安排,今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是: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坚持把促进完善政府治理、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推动xx改革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对政策落实、权力行使、经济运行、民生保障、资源环境等情况的审计监督,着力在审深审透上下功夫,更加注重揭示和反映制约xx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自觉站在推动我市科学发展的高度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卫士”,不断开拓审计工作的新局面。主要工作任务和要点如下:
一、牢固确立科学审计理念,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发展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指导审计实践,深刻认识国家审计的本质、目标和任务,全面正确地理解刘家义审计长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和“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把握审计发展规律。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自觉破除审计就是查账、就是监督会计工作的狭隘思维,坚持立足监督、谋向服务,立足微观、谋向宏观,立足批判性、谋向建设性的工作方针,在揭露问题的同时,及时反映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从制度、体制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的各项任务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思考和谋划审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改善民生、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实践途径,推进审计工作的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职能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审计力度,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坚持“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思路,积极探索财政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进一步拓宽财政审计监督视野,拓展审计范围和领域,加强对政府性资金全方位的监督,促进将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强化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关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公开等环节,特别是预算编制的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预算调整的合法性、规范性,促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建立完整统一的政府财政预算,促进行政部门严格按照市人大批复的财政预算执行,促进财政预算的调整和追加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密切关注各部门非税收入的减缴免缴缓缴情况,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审计,注重对税收征管机制、专项优惠政策和重大税收制度运行情况及效果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促进依法规范征收行为。重点关注有关税收免征减征缓征政策的执行情况,对工作程序进行检查,对有关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进行延伸调查。结合预算执行审计,开展行政部门公务用车情况以及会议费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揭示问题、分析原因、完善管理、推动改革。
三、进一步加强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审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围绕维护群众利益、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把事关群众生计、生产、生活的内容纳入审计视野,继续加大对财政投入较多、资产额度较大,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审计工作,着力监督和检查民生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揭露和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目标未实现以及资金分配不合理、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促进我市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等方面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和安排,重点开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重点城镇基础建设项目等审计(调查),关注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效落实。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促进建设资金发挥最佳效益
围绕促进优化我市投资结构,继续加强对财政性投入和政府性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重点对长安路南三环立交、高新区廉租房等建设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对黑河平原及灞河上游段综合治理情况和学前教育建设项目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对李家河水库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检查建设项目的管理和资金的使用情况,揭露招投标程序和内容不规范、虚报重列项目工程套取建设资金、项目进展缓慢和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注重分析项目建设效益,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抓好全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关注征地拆迁等方面的问题,为节约项目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好关,充分发挥投资审计在保障政府资金安全、高效、廉洁运行中的作用。
五、进一步推进资源环境审计,促进xx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自觉站在促进xx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紧紧围绕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空气质量治理等重大事项开展审计(调查),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对全市污水处理费征缴使用情况和汽车尾气排放治理绩效进行审计调查,调查和揭露污水处理和汽车尾气排放相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积极探索资源环境审计的方式、方法和项目生成机制,坚持把资源环境审计内容融入到财政审计、投资审计和企业审计等各项审计中,对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促进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和环保项目的达产达效。
六、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促进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的健全完善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制度规定,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将各部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相关要求的情况作为审计重要内容,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原则,加强同组织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强化对权力集中部门和公共资金、资源密集领域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积极开展区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的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区分不同类型领导干部,探索各有侧重的审计内容、方法和标准,在审计的深度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使审计结果可信可用。稳步推进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步审计,扩大任中审计,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制度。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和队伍建设,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发展。
七、进一步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
坚持把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审计监督能力、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采取有力措施,实现重点突破,做好财政审计分析系统的完善应用,加强地税征管审计分析系统整体应用,带动审计信息化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xxxx版审计OA迁移升级后的测试和应用,完善局机关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机关办公效率。加快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提高AO审计软件的应用率,提升计算机审计应用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联网审计和大型数据库审计,加快社保审计分析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审计能力。
八、进一步创新完善审计业务管理机制,提高审计工作绩效和成果
不断完善审计业务“四权分离”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围绕审计项目调研立项、组织实施、现场管理、复核审理、交换意见、审计处理、审计整改等各个环节建立有效的审计管理制度,修改完善已有的审计业务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覆盖审计业务全过程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贯穿审计工作始终的风险控制体系,规范审计行为,控制审计风险。全面落实审计项目招标、立项评估、项目后评估和审计项目稽核等制度办法,建立和完善加强审计现场管理的相关制度,提高审计现场管理水平,着力在推动审深审透上下功夫,确保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健全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出台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办法,跟踪掌握审计结论执行情况,推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
九、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职业能力
围绕提高审计职业能力,下大力抓好审计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审计干部教育培训模式,鼓励审计干部参加会计、审计、工程造价等与审计业务相关的专业学习和技术资格考试,完善审计干部脱产学习、外出进修、岗位培训等教育制度,不断优化审计干部的知识结构。完善以审代培、以老带新、交流轮岗制度办法,深入开展争当“四手”活动,加快年轻干部教育培养,促进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深化“勤政敬业、改进作风”专题教育活动成果,转变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
十、进一步抓好机关党组织建设,促进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深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深化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价值理念入心入脑,成为审计干部自觉践行的职业操守。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正确的人生现、价值观、世界观和权力观。落实《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并落实组织生活日制度,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认真落实“八项规定”,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抓好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建立审计组廉政建设联防联控工作制度,加强对遵守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和“三条禁令”、“八项规定”、“文明审计六项准则”的检查,树立廉洁审计、文明审计的良好形象。完成机关党组织换届工作。
十一、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办法,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发展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紧贴处室工作职责和干部岗位职责量化考核指标,提高考核内容的针对性和考核工作的科学性。探索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审计机关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审计干部的工作业绩。在评先评优上打破处室界限,重事实,讲业绩,看贡献,真正把工作责任心强、实绩突出、勇于创新、踏实务实、群众公认的干部评选出来,切实发挥“标兵”作用。坚持把日常考核工作与日常监督工作相结合,加大对审计项目计划进展情况和其它重要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推进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完善区县审计业务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对区县审计工作的指导检查,坚持全市审计机关“一盘棋”思想,配合地方党委加强区县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促进区县审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篇:市审计局工作计划
xx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省市共建大xx、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三十周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部署安排,今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是: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坚持把促进完善政府治理、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推动xx改革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对政策落实、权力行使、经济运行、民生保障、资源环境等情况的审计监督,着力在审深审透上下功夫,更加注重揭示和反映制约xx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自觉站在推动我市科学发展的高度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卫士”,不断开拓审计工作的新局面。主要工作任务和要点如下:
一、牢固确立科学审计理念,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发展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指导审计实践,深刻认识国家审计的本质、目标和任务,全面正确地理解刘家义审计长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和“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把握审计发展规律。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自觉破除审计就是查账、就是监督会计工作的狭隘思维,坚持立足监督、谋向服务,立足微观、谋向宏观,立足批判性、谋向建设性的工作方针,在揭露问题的同时,及时反映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从制度、体制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的各项任务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思考和谋划审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改善民生、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实践途径,推进审计工作的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职能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审计力度,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坚持“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思路,积极探索财政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进一步拓宽财政审计监督视野,拓展审计范围和领域,加强对政府性资金全方位的监督,促进将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强化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关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公开等环节,特别是预算编制的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预算调整的合法性、规范性,促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建立完整统一的政府财政预算,促进行政部门严格按照市人大批复的财政预算执行,促进财政预算的调整和追加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密切关注各部门非税收入的减缴免缴缓缴情况,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审计,注重对税收征管机制、专项优惠政策和重大税收制度运行情况及效果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促进依法规范征收行为。重点关注有关税收免征减征缓征政策的执行情况,对工作程序进行检查,对有关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进行延伸调查。结合预算执行审计,开展行政部门公务用车情况以及会议费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揭示问题、分析原因、完善管理、推动改革。
三、进一步加强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审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围绕维护群众利益、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把事关群众生计、生产、生活的内容纳入审计视野,继续加大对财政投入较多、资产额度较大,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审计工作,着力监督和检查民生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揭露和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目标未实现以及资金分配不合理、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促进我市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等方面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和安排,重点开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重点城镇基础建设项目等审计(调查),关注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效落实。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促进建设资金发挥最佳效益
围绕促进优化我市投资结构,继续加强对财政性投入和政府性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重点对长安路南三环立交、高新区廉租房等建设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对黑河平原及灞河上游段综合治理情况和学前教育建设项目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对李家河水库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检查建设项目的管理和资金的使用情况,揭露招投标程序和内容不规范、虚报重列项目工程套取建设资金、项目进展缓慢和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注重分析项目建设效益,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抓好全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关注征地拆迁等方面的问题,为节约项目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好关,充分发挥投资审计在保障政府资金安全、高效、廉洁运行中的作用。
五、进一步推进资源环境审计,促进xx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自觉站在促进xx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第五篇:市审计局2006审计项目计划
市审计局2006审计项目计划
2006年,审计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进一步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审计调查力度,按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搞好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积极探索效益审计
路子,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在各项审计工作中,一方面要继续强化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着力揭露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防止国家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效益审计路子。注意揭露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2006年,审计项目计划安排要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分类指导、有保有压,打破专业分工,形成审计合力”的原则。各地除完成市局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任务外,可结合本地实际自行安排一些自定审计项目,但要给党政交办、审计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留出一定的余地。
一、财政审计
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市局及各县(市区)审计局对本级财政、地税、地方金库进行审计。市局已转省厅统一授权对地税部门的机关经费进行审计。
预算执行审计要紧紧围绕增收节支工作,加大监督力度,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推进改革,探索新路子。促进财政部门分配行为公平、透明和规范,推动部门预算的逐步完善,增强预算的约束性,重点揭露在预算执行中随意变动预算,有无预算拨款,收支数据不真实等问题;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的路子。同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改革、完善制度。对税务部门的审计要加大征管工作监督力度,促进依法制税,挖掘增收潜力。
2006年5月底完成。(省定)
2、财政决算审计
以依法规范地方财政分配行为,市局安排对xx县人民政府2002至2003财政决算进行审计。重点检查有无严重铺张浪费和搞“形象工程”的问题;上级补助地方专款是否按预算执行,有无挤占挪用和虚报冒领问题;在处理上下级财政关系中,有无挤占上级收入以及财政收支不真实的问题。同时,注意了解地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质量情况,进一步推动下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县级财力调查工作,自行安排。
2006年11月上旬完成。(市定)
二、专项资金审计
3、检察院系统专项审计
根据省审计厅安排,按照省审计厅、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法院、省司法厅川审发(2003)92号文件精神,在全市检察院系统开展专项审计。
通过审计摸清各级检察院的财务管理状况和罚没款物、暂扣款的管理使用情况,重点揭露和查处在罚没款物、暂扣款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检察院系统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履行职责。
2006年7月底完成。(省定)
4、国土资金审计
根据省审计厅的安排,市局直接对xx县本级2002至2003年地方政府征收、管理、使用国土资金的情况进行审计。
注意摸清对各类开发区、小集镇等征用、出让土地和各级财政、国土、开发区、小集镇建设单位的征收、管理、上缴及使用的各种国土资金情况。重点审计新增建设用地和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及使用情况,各类建设用地是否全面纳入政府集中统一管理、经营性用地是否全面实行招标挂牌出让、出让的土地是否充分利用等问题。
2006年9月底完成。(省定)
5、民政专项资金审计
根据省厅安排市局和xx县审计局对民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重点审计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民政专项资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合法性,以及有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
2006年5月底完成。(省定)
6、社会保障资金审计
市局对xx县人民政府2003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审计。其余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审计目的是促进社会保障险基金的预算安排、征缴、管理、使用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发现社会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审计范围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社保局、就业局、医疗保险中心、民政局和残联等。
重点审计应由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险基金是否足额列入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社保经办机构财务管理是否规范,管理的社会保障险基金支出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挤占挪用,社会保障险基金是否及时足额征集。民政部门管理的各项民政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有无挤占挪用等。市局对xx县人民政府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实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好范文版权所有
2006年11月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