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收账款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健全客户的信用管理体系,对应收账款在销售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一、建立客户档案,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估和跟踪记录:
二、事前控制:(签约到发货)
从初识客户到维护老客户,业务人以及经办业务的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全面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进行交易。
对客户的审查内容(5W):
1、who 人员素质,销售业绩,社会关系
2、where 地理位置,物流配送情况
3、when 从事本行业的时间,何时开始合作,有否合作经历
4、what 信用档案,有无不良纪录
5、why 关键点,为什么要合作,合作原因,合作动机,合作前景
对客户的评定等级
A 类客户,回款2个月内
B 类客户,回款5个月内(最好预付一部分货款)
C 类客户,回款8个月内(必须预付一部分货款)
D 类客户,回款时间相当长,不可靠(必须货款两清)
签约时要对销售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逐一审查核对,合同的每一项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日后产生信用问题的凭证。合同是解决应收账款追收的根本依据。
在销售合同中应明确的主要内容 :
1、明确交易条件,如:品名、规格、数量、交货期限、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日期、运输情况、验收标准等;
2、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3、确定合同期限;
4、签订时间和经办人签名加盖合同专用章或公司印章(避免个人行为的私章、单一签字或其它代用章);
5、电话订货,最好有传真件作为凭证。
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过市场部经理审核确认才可以盖章。
三、事中控制:(发货到收款)
1、发货查询,货款跟踪。每次发货前客服部必须与销售合同保持核对;公司在销售货物后,就应该启动监控程序,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实施不同的收账策略,在货款形成的早期进行适度催收,同时注意维持跟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由销售人员和客服中心进行全程跟踪)
收账策略如下:
A 类客户,按常规合同
B 类客户,最好预付一部分货款
C 类客户,必须预付一部分货款
D 类客户,必须货款两清
2、回款记录,账龄分析。财务要形成定期的对账制度,每隔一个月或一季度必须同顾客核对一次账目,形成定期的对账制度,不能使管理脱节,以免造成账目混乱互相推诿、责任不清;并且详细记录每笔货款的回收情况,经常进行账龄分析。
有几种情况容易造成单据、金额等方面的误差。
1、产品结构为多品种、多规格;
2、产品的回款期限不同,或同种产品回款期限不同;
3、产品出现平调、退货、换货时;
4、客户不能够按单对单(销售单据或发票)回款;
以上情况会给应收账款的管理带来困难,定期对账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造成呆、死账现象,同时对账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而不是口头承诺。
四、事后控制:(欠款到追收)
1、欠款到追收。对拖欠账款的追收,要采用多种方法清讨,催收账款责任到位。原则上采取大区经理负责制,再由大区经理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员身上。如果是单一的大区经销商或代理商,则由客服中心定期对其进行沟通、催付。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可按其账龄和收取难易程度,逐一分类排序,找出拖欠原因,明确落实催讨责任。对于确实由于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应采取订立还款计划,限期清欠,采取债务重整策略。应收账款的最后期限,不能超过回款期限的1/3(如期限是60天,最后收款期限不能超过80天);如超过,即马上采取行动追讨。
2、总量控制,分级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计划、控制和考核。销售人员是应收账款的直接责任人,公司对销售人员考核的最终焦点是收现指标。货款回收期限前一周,电话通知或拜访负责人,预知其结款日期,并在结款日按时前往拜访。
追款三步骤:
①、联系:电话 联系沟通 债务分析 分析拖款征兆
销售人员或客服中心要适时与客户保持电话联系,随时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个人背景等信息并分析客户拖款征兆。
②、信函: 期限 实地考察 保持压力 确定追付方式
销售人员要对客户进行全程跟进,与客户接触率与成功回收率是成正比的,越早与客户接触,与客户开诚布公的沟通,被拖欠的机会就会越低。并且给予客户一个正确的观念,我们对所有欠款都是非常严肃的,是不能够容忍被拖欠的。
③、走访:资信调查 合适的催讨方式
销售人员要定期探访客户,客户到期付款,应按时上门收款,或电话催收。即使是过期一天,也应马上追收,不 应有等待的心理。遇到客户风险时,采取风险预警和时时、层层上报制,在某个责任人充分了解、调查、详细记录客户信用的情况下,由主管、经理等参与分析,及时对下属申报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协助。
3、对已拖欠款项的处理事项 :
①、文件:检查被拖欠款项的销售文件是否齐备;
②、收集资料:要求客户提供拖欠款项的事由,并收集资料以证明其正确性;
③、追讨文件:建立账款催收预案。根据情况不同,建立三种不同程度的追讨文件―——预告、警告、律师函,视情况及时发出;
④、最后期限:要求客户了解最后的期限以及其后果,让客户明确最后期限的含义;⑤、要求协助: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仲裁或诉讼。
五、预警管理
1、每一客户会计年度终结,必须取得欠款人对所欠款的书面确认。
2、任何应收款应在发货之日起,逾期一年零六个月,一律报告公司总经理,并通知公司法律顾问启动催讨程序。
管理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相关项目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商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功能就是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一是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出,企业应收账款数额的普遍增多,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企业应收帐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管理制度的对策。
一、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应收帐款管理存在的问题。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目前,发达国家应收账款总额平均为20%。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疾。从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管理目标考虑,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是应充分估计应收账款持有成本和风险,强化回收工作,降低有关成本损失,在总体上应权衡有关信用政策的利弊得失,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目前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存在着以下问题:
1.在赊销货物前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调查不够,导致应收账款不断增加。许多企业在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没有充分调查了解情况,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增加销售收入,就一味地增加赊销额,致使许多赊销款项无法及时收回,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也就越来越大,从而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
2.应收账款的账龄没有及时分析,导致企业风险增大。对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没有及时分析,大量陈账、呆账常年挂账,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对挂账时间很长的应收账款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以至于在债务人破产或死亡,收款凭证资料丢失或损失,或当事人离职情况不明等使应收账款成为坏账,这样既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也直接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收应收账款的方法和程序不当,催收费用大量增加。一般说来,企业催收应收账款应从催收费用最小的方法开始,即首先从电话联系开始,到信函通知、电告催收、派员面谈直至诉诸法律等,而有些企业在催收应收账款时,没有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因催收方法不当造成催收费用增加,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主要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额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引发财务危机。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我国许多企业包括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经常出现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错却资金匮乏的状况。
2.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企业效益下降。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收回。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
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情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二、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对策
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逾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企业确定信用标准要力争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违约风险、收账费用这二者之间做出一个双赢选择,调整应收账款的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应着重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1、同行业竞争对手情况。面对市场竞争,企业要知己知彼,根据对手实力状况,相应采取宽或严的信用标准,在竞争中把握主动,争取优势地位。
2、企业承担失信违约风险的能力。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强弱也可影响信用标准高低的选择。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强,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争取客户,扩大业务。反之,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就只能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违约风险。
3、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要在对市场用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与信用优惠。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情况,简称“5c”系统。信用品质主要通过客户过去的付款记录预测其将来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由此首先决定是否给与客户信用。
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主要看其资产的流动比率和变现能力的资本是客户财务状况与经济实力的客观反映,使客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企业要通过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了解其资产规模、负债结构及产权比率,判断客户自有资金实力是否雄厚,以掌握好商业信用额度的使用。抵押品是客户提供的资信安全保证,必须具有较高的市场性,企业才可以向抵押人提供相应的商业信用。
经济状况则要求客户的偿付能力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企业通过设
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报表数据,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对客户的拒付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以有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的效果。
实施具体的信用备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账款的条件。一旦企业决定给与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企业在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要向其明确提出付款时间及其他相关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约定。企业允许客户赊款一定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
不断完善收账政策。当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恶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催收无果,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起诉,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地沟通协商,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账款拖欠的问题。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二是强化对赊销业务的授权和控制;三是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及时进行赊销业务的账务处理;四是落实责任制,加强收账管理。
建立信用报告制度。企业应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信用报告制度,相互沟通,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将信用风险降到最低。信用报告会议包括信用控制部门内部会议,其中议题是:信用控制部门的运作情况,过去的工作效绩和未来的工作规划;信用控制单位和业务部门的联席会议,其中心议题是:对主要客户的信用风险以及目前危险客户进行分析和评价,对逾期账款和超过信用额度的销售账户进行分析,展望未来市场以及收集新客户的财务资料等:最高财务主管或管理当局会议,其中心议题是:报告目前信用控制的运作情况,所遇到的困难和信用风险预测,以及企业信用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改进措施。
第二篇: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快资金的周转,最大限度的缩短应收账款挂账的时间,提高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根据公司的情况,特制定本规则。
二、程序:
1、审核:
对所有转入应账款范围的款项,首先必须审核其是否属于挂账范围,如不在挂账范围之内的一般不予转入,对应收账款已作不可逆转处理的,需补足手续或协助做好向其他会计科目结转的处理。
2、确认:
(1)每一笔应收帐的账单,都开列《旅行团(者)费用结算单》,并进行审核,其内容包括:
①、酒店、车队、景点、其他协作旅行社等公司的名称。
②、协作公司的编号。
③、公司名称与电脑记录确定的名称是否一致。
④、各项费用消费账单的内容、金额与附件是否一致,与合同签订的条款是否相一致。
(2)对需要作调整的账单填写更正凭单,作为附件并在电脑中作出同步的调整。
(3)将经调整后额正确的应收单位、金额转入应收账款账户。
3、催收:
(1)催收的对象分为:
①、信用等级A级------正常催收
②、信用等级B级------重点催收
③、信用等级C级------专项催收
(2)催收办法:
①、电话催收。这是最快捷便利的方法,费用相对较低,缺点是双方有争议的款项,很难通过电话对账目,且对一些信用差的单位很难以电话催收奏效,②、信函传真催收。发送催款通知单,对账联系传真件,并与电话联系交替使用,如得到付账款承诺一般要求对方将汇单传真过来。
③、专人上门催收。对金额大、时间久的挂账,在经电话、信函多次催收无效的情况下,需协同销售部门一同上门催收。多次催收无效时,必要时可以诉诸法律。
第三篇:浅谈应收账款
浅谈应收账款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提纲
应收账款含义……………………………………………………..2-2 应收账款的分析…………………………………………………..2-3 坏账准备的分析…………………………………………………..3-4 应收账款的投资定量分析………………………………………..4-5 应收账款的管理…………………………………………………..5-6 总论………………………………………………………………..6
参考文献:
1.小议应收账款收购的账务处理
来自《会计理论与实践》 2.企业应收账款的技术评价方法与实例
来自《财务管理》 3.应收账款投资的定量分析
来自《财务管理》
4.浅议应收账款分析
来自《财务会计》 5.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来自《财务会计》
浅谈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
二、应收账款的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销售商品时,宁愿提供现金折扣以收回销售现款,而不愿意采用赊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迫使大部分企业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以赊销的形式来销售商品,并产生应收账款。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一是会减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二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收不回来的坏账。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尽量减少那些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造成的损失。应收账款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收账款是企业正常交易中与顾客发生赊销而产生的未结清账款
影响企业应收账款大小的因素一般有:1.同行业竞争。每一个企业为了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扩大企业的商品销售,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不得不以某一优惠的条件来吸引顾客。而赊销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作为销货者来说,为了招揽顾客,扩大销售量,愿意为购货者提供商业信用。所以企业间的竞争愈激烈,赊销使用得愈广泛,销货单位提供的信用就越多,占用在应收账款方面的资产就越大。2.销售规模。企业应收账款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销售规模。而企业每天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越多,占用在流动资产周转各阶段的资产也就越大,因为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周转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也就毫不例外地会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而增加。3.企业的信用政策。企业的信用政策主要是指企业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当企业提供信用期限较长、折扣率较低时,企业应收账款方面占用的资产数额就会增加,销售量增多;反之,企业提供的信用期限较短、折扣率较高占用在应收账款的资产数额就会减少,但销量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情况、产品质量、季节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应收账款的占用量。
(二)对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的分析,可通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来进行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赊销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率。它可以测定企业某特定期间收回赊销账款的能力和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二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在上式中,分子应是赊销收入净额,即商品销售收入扣除现销收人、销售折让与折扣 后的余额。因为应收账款是由于赊销而引起的,分母中的平均应收账款是年初应收账款余额和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数。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一年内收回的账款次数越多,意味着平均收回账款的时间越短,应收账款收回的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由于一般企业对外会计报表中很少将赊销与现销的数字予以分别反映,所以在分析应收账款时,往往需要进一步去搜集有关的资料以计算赊销净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之一。它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力到收回款项并转换为现金所需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而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并无一定的标准,也很难确立一项理想的比较基础,但还是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越少越好。因为所需天数越少,一年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才会越多。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究竟多少才算合适,应视企业的政策并参照同行业所定标准而制定。此外,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平均周转天数还可能由于某些特殊因素存在,如销货条件改变、现销或分期付款销货政策对正常赊销的影响、同业竞争、物价水平变动、信用或收账政策变更、新产品的开拓等等,均将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平均周转天数的变化。严格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平均周转天数仅表示全部应收账款中的一项平均值而已,确实无法全面了解应收账款中各客户逾期的情形。
三、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企业对应收账款要及时进行清理和计提坏账准备。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账龄在2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应视同坏账。而内资企业财务制度规定,3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才视同坏账。目前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接受,也是最常用的信用期限是30天,信用期限一旦确定,买卖双方都要严格执行。而在我国企业间,虽然双方约定信用期限,但由于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严重,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实际上能守信用的企业并不多。
(一)采用账龄分析法进行分析
账龄分析法是依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来分段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其分析方法可见下表。
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对不同的拖欠期限分别确定坏账计提比例。拖欠时间短则计提比例可以低些,拖欠时间长则计提比例相对高些,三年以上的可全部计提。另外,在清理应收账款时,对于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可采用老账优于新账的原则确定还款对象,即先发生,先偿还。通过以上方法可促使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我国现行分行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3%o一5%o计提坏账准备。在此方法下各末的坏账准备余额和应收账款余额相配比,保持一定的计提比率,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其净额计人资产总额,避免了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各年的坏账损失费用既不与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相对应,也不与当年发生的赊销收入相对应,其数额难以理解。其次,不能避免因坏账发生的偶然性而导致各年坏账损失的波动性,直接影响了各年经营成果的稳定。
(三)赊销百分比法着眼于损益表的正确,其各年的坏账损失费用与当期的收入相配比 其出发点是:坏账损失的产生与赊销业务直接相关,坏账损失估计数应在赊销净值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比率来计算。因此,赊销百分比法的基础是赊销净额,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其为基础计算出的坏账损失估计数也是时期数,即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其优点是,不论各年实际发生的坏账如何,只要赊销业务收入波动不大,坏账损失费用就将保持平稳。此法计算简便,容易理解,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在“坏账准备”账户中一并核算各期的坏账准备金额、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以及前已确认的坏账收回,而在期末时,又不作调整,不能分别反映各个时期的坏账准备金额,从而使得该账户的余额难以理解,甚至会使资产负债表的使用者误解。其次,赊销百分比法的出发点是本期发生的赊销业务量,而不问赊销业务的后续情况。若本期发生的一笔赊销业务款项在本期已经收回,则此业务就不存在风险,但赊销百分比法没有考虑这些情况,仍在期末就其发生额计提一定的坏账准备金。
四、应收账款的投资定量分析
应收账款投资定量分析本质上应是对应收账款投资收益的定量分析,即对应收账款投资能获得的收入增长额、与相关成本费用的增长额及其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结果的分析测定。
(一)应收账款投资的收入:应收账款投资收入就是企业采用商业信用(赊销)政策而增加了销货量,最终增加的边际贡献,因此,计算十分简单:
应收账款投资收入=增加的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增加的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二)应收账款投资的成本、费用:
1.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机会成本),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金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平均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资金成本系企业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或社会平均报酬率。
2.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收账费用有相对固定性,不随应收账款额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且受信用期间和信用标准的影响,收账费用往往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信用政策变化情况估计一个绝对数。当信用标准、信用期间确定后,坏账损失与赊销销售额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因此,通常可结合历史经验确定一个坏账比例,则:
坏账损失=赊销销售额×坏账比例
3.现金折扣:计算现金折扣只要分析企业客户情况,估计出顾客在折扣期限内付款比例:现金折扣=赊销销售额×折扣期限内付款比例×折扣标准
五、应收账款的管理
企业向客户赊销产品,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
1.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今后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挂账时间长、经营状况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要求这些客户提供担保等来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
2.认真对待应收账款的账龄
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
通过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掌握以下信息:(1)有多少客户在折扣期限内付款;(2)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内付款;(3)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过后才付款;(4)有多少应收账款拖欠太久,可能会成为坏账。
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的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企业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3.不断完善收账政策
当企业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催收无果,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起诉,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地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账款拖欠的问题。
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
4.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企业要按照期末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补偿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总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业务往来中,有商品赊销就存在坏账风险。为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且坏账发生时不至于引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困难,就要预先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再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分析主要是了解坏账准备是否按规定的提取比例提取,年内“坏账准备”账户注销的坏账额有多少属于应注销的坏账。因此,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数额大小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财会部门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尽早收回应收账款,减少坏账发生,将应收账款损失降到最低。一是根据市场行情、竞争者的能力和企业产品质量制定合理的信用条件;二是对应收账款严格管理,采取较好的收账政策。最理想的收账策略是既要顺利收回货款,又要维持良好的企业与客户的关系,降低收账费用。这在实际工作中较难做到,但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正确、科学地进行应收账款分析,逐步向这一目标迈进,以期加速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少坏账损失,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6.
第四篇:制度10: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推荐]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公司能最大可能地利用客户信用拓展市场以利于销售公司的产品,同时又要以最小的坏账损失代价来保证公司资金安全,防范经营风险;并尽可能地缩短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时间,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应收账款,包括发出产品赊销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和公司经营中发生的各类债权——应收销货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的管理。
3.权责部门
应收账款的管理部门为公司的财务部和业务部,业务部门具体负责:账款催收;客户真实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客户品质的判断与反馈;市场及行业情况的预测与反馈;客户风险信息的反馈(采购人员离职,管理团队变更);解决影响应收款确认的各种事项。财务部门具体负责:
账务处理与对账;分析与风险提示;保护性手段的发起;定期客户拜访;超期应收客户拜访与协商;联系和推动催收程序。
财务部和业务部共同负责客户信用额度的确定。4.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4.1 信息管理基础工作的建立由业务部门完成。
4.2 公司业务部应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客户信息档案一式两份,由业务经理复核签字后一份保存于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一份保存于公司业务部,业务经理为该档案的最终责任人,客户信息档案包括:
(1)客户基础资料:即有关客户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包括客户的名称、地址、电话、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法人代表及他们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家庭、学历、年龄、能力、经历背景,与本公司交往的时间,业务种类等。这些资料是客户管理的起点和基础,由负责市场产品销售的业务人员对客户的访问收集来的。
(2)客户特征:主要包括市场区域、销售能力、发展潜力、经营观念、经营方向、经营政策、经营特点等。
(3)业务状况:包括客户的销售实绩、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与竞争者的关系及于本公司的业务关系和合作情况。
(4)交易现状:主要包括客户的销售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客户公司的战略、未来的展望及客户公司的市场形象、声誉、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
4.3 客户的基础信息资料由负责各区域、片的业务员负责收集,凡于本公司交易次数在2次以上,且单次交易额达到1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均为资料收集的范围,时间期限为达到上述交易额第二次交易后的一月内完成并交业务经理汇总建档。
4.4 客户的信息资料为公司的重要档案,所有经管人员须妥善保管,确保不得遗失,如因公司部分岗位人员的调整和离职,该资料的移交作为工作交接的主要部分,凡资料交接不清的,不予办理离岗、离职手续。
4.5 客户的信息资料应根据业务员与相关客户的交往中所了解的情况,随时汇总整理后交业务经理定期予以更新或补充。
4.6 实行对客户资信额度的定期确定制,成立由负责各市场区域的业务主管、业务经理、财务经理、在总经理(或主管市场的副总经理)的主持下成立公司“市场管理委员会”,按季度对客户的资信额度、信用期限进行一次确定。
4.7“市场管理委员会”对市场客户的资信状况和销售能力在业务人员跟踪调查、记录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每个客户可以享有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建立《信用额度、期限表》,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各备存一份。
4.8 初期信用额度的确定应遵循保守原则,根据过去与该客户的交往情况(是否通常按期回款),及其净资产情况(经济实力如何),以及其有没有对外提供担保或者跟其他企业之间有没有法律上的债务关系(潜在或有负债)等因素。凡初次赊销信用的新客户信用度通常确定在正常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的50%,如新客户确实资信状况良好,须提高信用额度和延长信用期限的,必须经“市场管理委员会”形成一致意见报请总经理批准后方可。
4.9 客户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复核和调整,公司市场管理委员会应根据反馈的有关客户的经营状况、付款情况随时予以跟踪调整。
5.产品赊销的管理
5.1 在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中,凡利用信用额度赊销的,必须由经办业务员先填写赊销《请批单》,由业务经理严格按照预先对每个客户评定的信用限额内签批后仓库管理部门方可凭单办理发货手续。
5.2 财务部门内主管应收账款的会计每10天对照《信用额度期限表》核对一次债权性应收账款的回款和结算情况,严格监督每笔账款的回收和结算。超过信用期限10天内仍未回款的,应及时通知主管的财务部门经理,由财务经理汇总并及时通知业务部门立即联系客户清收。5.3 凡前次赊销未在约定时间结算的,除特殊情况下客户能提供可靠的资金担保外,一律不再发货和赊销。
5.4 业务员在签订合同和组织发货时,都必须参考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来决定销售方式,所有签发赊销的销售合同都必须经主管业务经理签字后方可盖章发出。
5.5 对信用额度在50万元以上,信用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客户,业务经理每年应不少于走访一次;信用额度在1 0 0万元以上的信用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除业务经理走访外,主管市场的副总经理(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总经理)每年必须走访一次以上。在客户走访中,应重新评估客户信用等级的合理性和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交易状况及时调整信用等级。
6.应收账款监控制度
6.1 财务部门应于月后5日前提供一份当月尚未收款的《应收账款账龄明细表》,提交给业务部门、主管市场的副总经理。由相关业务人员核对无误后报经主管及总经理批准进行账款回收工作。该表由业务员在出门收账前核对其正确性,不可到客户处才发现,不得有损公司形象。
6.2 业务部门应严格对照《信用额度表》和财务部门报来的《账龄明细表》,及时核对、跟踪赊销客户的回款情况,对未按期结算回款的客户及时联络和反馈信息给主管副总经理。
6.3 业务人员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或协议书时,应按照《信用额度表》中对应客户的信用额度和期限约定单次销售金额和结算期限,并在期限内负责经手相关账款的催收和联络。如超过信用期限者,按以下规定处理:
6.3.1 超过1~10天时,由经办人上报部门经理,并电话催收。6.3.2 超过11~60天时,由部门经理上报主管副总经理,派员上门催收,并扣经办人该票金额20%的计奖成绩。
6.3.3 超过61~90天时,并经催收无效的,由业务主管报总经理批准后作个案处理(如提请公司法律顾问考虑通过法院起诉等催收方式),并扣经办人该票金额50%的计奖成绩。
6.4 财务部门应于月后5日前向业务部门、主管市场的副总经理(总经理)提供一份当月尚未收款的《应收账款账龄明细表》,该表由相关业务人员核对后报经业务主管市场的副总经理(总经理)批准后安排进行账款回收工作。
6.5 业务员在外出收账前要仔细核对客户欠款的正确性,不可到客户处才发现数据差错,有损公司形象。外出前需预先安排好路线,经业务主管同意后才可出去收款;款项收回时业务员需整理已收的账款,并填写应收账款回款明细表,若有折扣时需在授权范围内执行,并书面陈述原因,由业务经理签字后及时向财务交纳相关款项并销账。
6.6 清收账款由业务部门统一安排路线和客户,并确定返回时间,业务员在外清收账款,每到一客户处,无论是否清结完毕,均需随时向业务经理电话汇报工作进度和行程。任何人不得借机游山玩水。
6.7 业务员收账时应收取现金或票据,若收取银行票据时应注意开票日期、票据抬头及其金额是否正确无误,如不符时应及时联系退票并重新办理。若收汇票时需客户背面签名,并查询银行确认汇票的真伪性;如为汇票背书时要注意背书是否清楚,注意一次背书时背书印章是否与汇票抬头一致,背书印章是否为发票印章。
6.8 收取的汇票金额大于应收账款时非经业务经理同意,现场不得以现金找还客户,而应作为暂收款收回,并抵扣下次账款。
6.9 收款时客户现场反映价格、交货期限、质量、运输问题,在业务权限内时可立即同意,若在权限外时需立即汇报主管,并在不超过3个工作日内给客户以答复。如属价格调整,回公司应立即填写价格调整表告知相关部门并在相关资料中做好记录。
6.10 业务人员在销售产品和清收账款时不得有下列行为,一经发现,一律予以开除,并限期补正或赔偿,严重者移交司法部门。
6.10.1 收款不报或积压收款。6.10.2 退货不报或积压退货。6.10.3 转售不依规定或转售图利。7.坏账管理
7.1 业务人员全权负责对自己经手赊销业务的账款回收,为此,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客户进行访问(电话或上门访问,每季度不得少于两次),访问客户时,如发现客户有异常现象,应自发现问题之日起1日内填写“问题客户报告单”,并建议应采取的措施,或视情况填写“坏账申请书”呈请批准,由业务主管审查后提出处理意见,凡确定为坏账的须报经主管市场的副总经理(总经理)批准后按相关财务规定处理。
7.2 业务人员因疏于访问,未能及时掌握客户的情况变化和通知公司,致公司蒙受损失时,业务人员应负责赔偿该项损失25%以上的金额(注:疏于访问意谓未依公司规定的次数,按期访问客户者)。
7.3 业务部门应全盘掌握公司全体客户的信用状况及来往情况,业务人员对于所有的逾期应收账款,应由各个经办人将未收款的理由,详细陈述于账龄分析表的备注栏上,以供公司参考,对大额的逾期应收账款应特别以书面说明,并提出清收建议,否则此类账款将来因故无法收回形成呆账时,业务人员应负责赔偿 x%以上的金额。
7.4 业务员发现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时应争取时效速报业务主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客户有其他财产可供作抵价时,征得客户同意立即协商抵价物价值,妥为处理避免更大损失发生。但不得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再次向该客户发货。否则相关损失由业务员负责全额赔偿。
7.5 “坏账申请书”填写一式三份,有关客户的名称、号码、负责人姓名、营业地址、电话号码等,均应一一填写清楚,并将申请理由的事实,不能收回的原因等,做简明扼要的叙述,经业务部门及经理批准后,连同账单或差额票据转交业务主管处理。
7.6 凡发生坏账的,应查明原因,如属业务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于当月份计算业务人员销售成绩时,应按坏账金额的 %先予扣减业务员的业务提成。
8.应收账款交接
8.1 业务人员岗位调换、离职,必须对经手的应收账款进行交接,凡业务人员调岗,必须先办理包括应收账款在内的工作交接,交接未完的,不得离岗,交接不清的,责任由交者负责,交接清楚后,责任由接替者负责;凡离职的,应在30日向公司提出申请,批准后办理交接手续,未办理交接手续而自行离开者其薪资和离职补贴不予发放,由此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离职交接依最后在交接单上批示的生效日期为准,在生效日期前要交接完成,若交接不清又离职时,仍将依照法律程序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8.2 业务员提出离职后须把经手的应收账款全部收回或取得客户付款的承诺担保,若在1个月内未能收回或取得客户付款承诺担保的就不予办理离职。
8.3 离职业务员经手的坏账理赔事宜如已取得客户的书面确认,则不影响离职手续的办理,其追诉工作由接替人员接办。理赔不因经手人的离职而无效。
8.4“离职移交清单”至少一式三份,由移交、接交人核对内容无误后双方签字,并经监交人签字后,保存在移交人一份,接交人一份,公司档案存留一份。
8.5 业务人员接交时,应与客户核对账单,遇有疑问或账目不清时应立即向主管反映,未立即呈报,有意代为隐瞒者应与离职人员同负全部责任。
8.6 公司各级人员移交时,应与完成移交手续并经主管认可后,方可发放该移交人员最后任职月份的薪金,未经主管同意而自行发放由出纳人员负责。
8.7 业务人员办理交接时由业务主管监督;移交时发现有贪污公款、短缺物品、现金、票据或其他凭证者,除限期赔还外,情节严重的依法追诉民、刑事责任。
8.8 应收账款交接后1个月内应全部逐一核对,无异议的账款由接交人负责接手清收(财务部应随意对客户办理通讯或实地对账,以确定业务人员手中账单的真实性)。交接前应核对全部账目报表,有关交接项目概以交接清单为准,交接清单若经交、接、监三方签署盖章即视为完成交接,日后若发现账目不符时由接交人负责。
第五篇:浅谈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内容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进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和促销手段,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销售量,促进了利润增长,被企业广泛采用。但当应收账款运用不当时,则会出现呆账、坏账、死账,使企业蒙受损失;应收账款拖欠是目前很多企业被拖垮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各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更是雪上加霜,本文通过对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在应收账款形成前后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从而达到增加企业的收益,减少企业的坏账损失。
关键字:应收账款风险;信用政策;优化管理 目 录
一、应收账款风险产生之成因
(一)企业追求片面之竞争,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二)企业内部控制不严
(三)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四)企业的商品质量因素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三、应收账款优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合理信用政策
(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管理
(三)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
(四)提高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