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亩田数字化有机农场企业发展分析
比照蔬果上附有的条形码,打开公司网站,蔬菜生产农户的照片和信息,甚至蔬菜的种植环节都一一呈现。这个理想化的镜头,在数字化有机农场企业一亩田身上已经实现。
上海市闵行区的数字化有机农场企业,对总经理张桓和常务副总经理陈芸进行了专访。
嫁接电商软件
IT出身的张桓,在一亩田创建前,就想通过软件系统实现企业和业务管理的过程控制。而一亩田之所以能在成立1年后收回成本、3年内会员客户扩大到7000余名,也正是得益于公司不断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
在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整合嫁接到有机农业的生产、种植、成本管理、销售、物流等多个模块环节后,一亩田不仅实现了“从田端到消费者餐桌”的蔬果直销,也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和合理定制种植计划。
有机食品种植要求高,如何确保农户按标准生产?“我们理解的‘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信息来源是否安全。”陈芸认为,“能实现生产信息透明化就成功了一大半。”
于是,通过在栽种、进棚、施肥、采摘等种植时点上扫描产品信息并上传网站,一亩田完全做到了透明生产和质量可追溯。这让一亩田在上海市良莠不齐的有机蔬菜行业中,迅速赢得了客户信任。
如果说产品展示、处理订单等通用功能使企业吸引客户,软件管理系统中分析客户消费习惯、进而制定种植计划的功能则使企业与客户的纽带更加牢固。
“以数据指导生产让公司的产品损耗也逐年降低。”张桓告诉记者,数字化农场面临的经营难题之一就是如何管理客户需求、实现产品供需匹配。文章由永利高提供。而通过收集整理订购信息,公司发现,客户在不同时节的消费习惯其实有规律可循。通过积累分析每个季节的客户订单数据,一亩田能相应调整种植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目前,一亩田80%以上的蔬果能被及时消费,数据库预测能基本上与客户的实际需求保持一致。
如今这家上海市较早从事有机农产品种植、配送的企业,已坐拥全行业最多的有机蔬果家庭客户和最多的B2C果蔬日均配送量。
知易行难
创建这家数字化农场的初衷很简单,那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一亩田’,每个人也有权吃到真正健康的蔬果。”为此,张桓和他的几位上海交大的EMBA同学创建了一亩田。
然而,知易行难。目前,国内多数有机蔬果生产商是以商务客户为主要销售对象,较少介入货量少、个性化需求高的家庭消费群体。但一亩田从开始确立的B2C有机食品配送业务,实际上面对的是业内最棘手也最庞杂的客户群。但张桓对此不以为意,他认为,从B2C起步,再过渡到B2B(商户销售)、BD(渠道销售)等业务会相对容易得多。如今,一亩田已达到7000多会员、7万多客户、日均5吨的蔬果供给量。
“一开始,公司产品只定位于金领消费层。”张桓说,但一亩田慢慢发现,上海中端消费群体和中老年家庭也在尝试着订购。
面对这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一亩田却很冷静。张桓解释说,现代农业实际上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仅仅是有机土地的前期培养时间就长达1年。目前,有机食品行业还没有形成起良好的口碑,因此前两年企业基本上是在普及有机食品常识,这个阶段不适合冒进,而且“关系食品安全的事情,不能着急。”
目前公司采用会员制,每个家庭可以依每日消耗量来选择不同的全年套餐,先付费再点单,“预缴种植费和预先点单,一是能最大程度上降低产品耗损,二是则企业能降低运作成本,三是能为后台软件提供数据支撑。”文章由永利高提供。这样也保证了公司日常现金流稳健充沛。
尽管公司成立3年来,不断有风投资金主动提出合作,张桓还是感慨地说,农业的资本投入还是太少,整个行业甚至连“启动”期都没到,“现代农业行业应该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投身进来。”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