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菏泽学院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大全
菏泽学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暂行办法
(讨论稿)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根据《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菏泽学院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领导干部,是指学校财务、后勤产业、基本建设、资产管理等管理部门和负有经济责任的院、系的正职负责人或上述部门主持工作的其他负责人。
第三条本办法第二条所列人员办理调动、转任、离退休、辞职、免职、撤职等事项,必须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是指第二条所列人员对所在部门、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包括:第二条所列人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学校内部审计机构(以下简称内审机构)对第二条所列人员在管理职责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依法做出评价。
第七条学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些负责人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中的业绩和对存在的问题应负的责任,促进和加强学校的财经管理,并为其主管部门提供考察和使用干部的依据,促进和加强干部管理。
第八条对本办法第二条所列领导干部(以下简称负责人)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该负责人任免部门提请分管审计的校领导签批后,内审机构负责实施。提请审计的意见中应注明被审计负责人所任职务、职责范围、任期的起止日期和任期目标的内容;负责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按规定的一般程序进行。1
第九条监察审计处于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的负责人所在部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同时抄送被审计负责人本人。
第十条审计通知书送达后,被审计的负责人所在部门、单位应当按照内审机构的要求,及时如实提供有关资料;负责人本人应当根据审计内容和要求写出《自查报告》,并按规定时间送达内审机构。第十一条对本办法第二条所列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由审计处根据其负责人所管理的经济活动,分别确定。
第十二条领导干部任职四年以上的,对其经济责任的审计以近两年的情况为主,必要时可延伸审计至其他年度。
第十三条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应当听取教职工代表的意见。实施审计后,只向授权或提请审计的部门提出审计报告,一般不出具审计意见书和作出审计决定。
第十四条审计中,如发现有玩忽职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或贪污盗窃等触犯政纪、法纪的问题,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按《菏泽学院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的程序办理。第十五条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后,应当在审计报告中真实反映审计结果,对该负责人管理职责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应负的责任以及本人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十六条评价领导干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业绩,应当采用对比审查法,将审计结果与国家和主管部门的要求相比,与他们的任期经济责任目标相比,与他们任职时单位的经济状况相比,与社会公认的原则相比。
第十七条评价领导干部对所管理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负的责任,应当在分析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应负一般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或者直接责任。第十八条提出审计报告后,对被审计负责人所在单位滥发奖金实物、私设“小金库”等违反财经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失控等方面的问题,审计处向被审计负责人所在单位另行下达专项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书,同时向学校有关主管领导提出处理建议。
第十九条学校认为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其他中层(包括中层以下的经济实体等单位)负责人,可参照本办法组织实施审计,并根据其应负的经济责任确定审计的主要内容。
第二十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附中、附小等附属单位。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学校监察审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广州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关于印发〘广州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的通知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文件
穗办〔2009〕2号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局以上单位:
〘广州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二月十八日
广州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有关审计规范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领导干部,是指市、区、县级市直属党政机关(含派出机构)、事业单位、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使用财政资金的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以及区、县级市、镇、街的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和主持全面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条 领导干部因任期届满或者任期调任、转任、晋升、辞职、退休,或者被免职、辞退和开除等原因离开任职岗位,应当依法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
第四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经济责任,是指因担任特定职务管理运用财政资金、国有资源和国有资本、其他有关基金和资金,以及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
第五条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机构、人员、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二章 组织与管理
第六条 市、区、县级市应当成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纪检监督、组织、人事、审计、财政、国资等部门组成,各派一名领导和一名干部分别出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成员和联络员。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审计机关。
第七条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临时召集)。主要职责是:商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协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通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八条 市各级审计机关应当设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机构;市、区、县级市直属的党政部门(含派出机构)、事业单位、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镇、街及使用财政资金的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根据〘广州市内部审计条 例〙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认真组织、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第九条 市各级审计机关按照领导干部的管理权限和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分级分层次实施审计。
(一)市审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对市管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区、县级市审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对区、县级市管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二)市审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区、县级市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必要时,可授权区、县级市审计机关实施对同级审判机关、检查机关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三)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事项,可以直接进行审计,或派出审计人员会同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四)实施对审计机关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由同级组织部门报经本级党委或人民政府同意后,提请上一级审计机关组织实施审计。
(五)市各级审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对政府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以及政府管理的其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六)遇特殊情况,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管理的资产量较大的二级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市委组织部每年商市审计机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确定纳入工作计划,由市审计机关直接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第十条 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镇、街及使用财政资金的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按照领导干部的管理权限和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分级分层次实施审计。
(一)市、区、县级市直属的党政机关(含派出机构)、事业单位、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镇、街及使用财政资金的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负责组织实施对属下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负责组织实施所管理企业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第十一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和审计力量等情况,于每年年底前,会同组织部提出下一年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建议,在提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讨论、审定后,列入审计机关的工作计划。
第十二条 审计机关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计划,遇有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审计计划项目数量,审计机关应当与组织部门充分协商,由审计机关提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审批。
第十三条 审计机关在会同组织部门研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时,应当建议组织部门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不安排经济责任审计:
(一)领导干部任职的单位已被撤销,无法实施审计。
(二)领导干部已经离开任职岗位2年以上。
(三)领导干部已经定居国外或死亡。
(四)领导干部已被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立案调查。
(五)其他无法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
第三章 审计内容
第十四条 审计机关对部门(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重点审计下列事项:
(一)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
(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
(三)专项资金、基金和国有资产管理及使用情况。
(四)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五)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及决策结果。
(六)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
(七)其它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第十五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区、县级市党政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确定审计内容。
(一)审计机关对区、县级市党委书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重点审计任期内有关的经济决策情况:
1.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
2.本级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3.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情况及决策结果。
4.制定有关财政政策、财务管理制度情况和执行情况。
5.本级政府资产、债务情况。
6.遵守廉政规定情况。
7.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二)审计机关在对区长、县级市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重点审计任期内经济决策的执行情况和主要经济活动指标的完成情况:
1.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
2.本级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3.重大经济决策的执行情况。
4.制定有关财经决策、财务管理制度情况和执行情况。
5.本级政府资产、债务情况。
6.遵守廉政规定情况。
7.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第十六条 审计机关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重点审计下列事项。
(一)执行国家财政法规情况。
(二)企业经营和发展状况。
(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和决策结果。
(四)财务收支及国有资产状况。
(五)内部控制状况。
(六)遵守廉政规定情况。
(七)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第十七条 审计机关对镇、街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重点审计下列事项:
(一)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
(二)本级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及决策结果。
(四)本级政府(政府派出机构)资产、债务情况。
(五)遵守廉政规定情况。
(六)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第四章 审计程序
第十八条 审计机关在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组成审计组,配备相应审计人员。审计机关可聘请社会审计组织或审计人员参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第十九条 审计组在实施审计3日前,应当向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应当明确列出需要审计的其他有关单位名称,主送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抄送被审计领导干部和审计通知书所列需要审计的其他有关单位。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第二十条 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有关单位提供下列资料:
(一)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免职、兼职的文件及职责范围。
(二)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报告。
(三)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内所在单位完整的财务会计资料,包括:财务报表、账册、会计凭证、开设的银行帐户等。
(四)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单位的工作计划、总结以及作出重大经济决策的会议记录、纪要等。
(五)有关经济监督部门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单位的检查报告。
(六)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承诺书。
(七)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一条 审计通知书送达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做好准备、配合工作,及时、全面、如实地提供资料。
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之前,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等部门应当积极向审计机关通报被审计领导干部有关情况。
第二十三条 审计机关进点时应当组织召开有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有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进点会,必要时,可邀请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国资等部门派人参加,听取被审计领导干部介绍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有关部门、单位告知审计范围、重点内容、工作程序,以及其他必须告知的事项等。
第二十四条 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根据〘广州市领导干部(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公示办法(试行)〙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审计公示。
第二十五条 审计组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后,应当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及抽查有关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草拟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界定研究,草拟审计结果报告(征求意见稿)。
第二十六条 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和审计结果报告(征求意见稿)应当向被审计对象征求意见,其中: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送达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征求意见;审计结果报告(征求意见稿)送达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单位分别征求意见。
第二十七条 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自收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和审计结果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第二十八条 审计机关审定审计结果报告(征求意见稿)后,应当向管辖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组织部门出具审计结果报告,抄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
审计结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审计范围、抽查单位和有关情况的说明。
(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主要经济业绩及存在问题。
(三)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
第二十九条 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后,应当向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以及有关单位出具审计报告;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以及有关单位需要进行处理、处罚的;应向其作出审计决定。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应抄送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第三十条 审计机关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认为需要向有关机关或区、县级市党委、政府提出处理建议的事项,应当作出审计建议函提出处理建议,并抄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第三十一条 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如果对审计机关作出有关财政收支审计决定不服,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对审计机关作出有关财务收支审计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审计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五章 审计评价与责任界定
第三十二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查证的事实,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三十三条 审计机关应当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管理运用财政资金、国有资源和国有资本、其他有关基金和资金,以及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情况和资金运用效益等审计评价的事项,提出审计评价意见。
第三十四条 审计机关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不同的领导干部同一类经济责任性质的评价,对不同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或属下单位发生同一类问题的定性和引用法规依据,以及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必须做到同一性,表述必须清楚,口径必须相同,标准必须统一。
第三十五条 审计机关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客观描述审计事项的结果,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履行经济责任的业绩、存在问题。
第三十六条 审计机关应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负的责任进行界定,包括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的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负有的责任:
(一)直接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三)失职、渎职行为。
(四)其他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主管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当负有的责任。
第三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领导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非直接主管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当负有的责任。
第六章 审计结果运用
第四十条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工作,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负责统一协调。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财政、国资等部门负责实施。
第四十一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将审计结果同干部选拔考核、培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作为领导干部选拔、调整、聘任的参考依据,并建立领导干部审计档案。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不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由任免管理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二条 审计机关认为需要的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的,按法定职权及有关程序办理。
第四十三条 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国资等部门收到审计结果报告后,一般在3个月内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书面反馈同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办公室。
第七章 审计工作责任
第四十四条 审计机关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行使职权。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审计机关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对责任人建议其管理机关(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拒绝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议报表等资料。
(二)拒绝、阻挠审计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三)提供伪证、毁灭转移证据,隐瞒事实真相。
(四)报复陷害审计人员、提供资料人员、检举人和证人。
(五)影响审计工作正常进行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四十五条 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并遵守审计回避制度。
审计人员在审计期间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六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按规定制定和提交审计委托建议计划,秉公、正确运用审计结果。
第四十七条 对审计机关查出、移交的问题,接收移交问题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依纪作出客观公正的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向同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通报。
第四十八条 上级纪检监察和组织、审计、人事部门,负责对下级相关机关、部门执行本实施办法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实行监督检查。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审计局会同市经济责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为5年。2001年8月24日发布的〘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和〖广州市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穗办〔2001〕26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摘要: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来,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在此期间,离任审计从探寻、摸索阶段,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但在离任审计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当前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加强和规范这一项新的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离任审计;廉政建设;经济责任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概述
1.1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作用
干部离任审计是指在各级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在其任期内提升、调任、免职、辞职、退休时对其在任期内经费收支管理、业务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承担的责任进行的权威认定。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种形式,经济责任审计包括定期审计、任期审计、重点审计和离任审计四种形式,其中以定期审计、任期审计为基础,以离任审计为重点,未经审计不得解除离任干部的经济责任。离任审计为进一步客观、公正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符合当前的官员选拔和任免制度,同时也拓宽了干部监督、考核的渠道。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可以有效地防止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的问题,还可以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思想。可以最大可能地消除经济指标中的泡沫成分,防止“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不良现象的恶性循环,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
(2)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廉政建设。离任审计立足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落脚点在于查明个人经济责任,既对事又对人,而且审计涉及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一般较长,往往能够发现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另外,离任审计着眼于防范,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有利于发现财务管理漏洞,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了廉政建设。
(3)核实了家底,客观公正地鉴定前后任的经营业绩。离任审计立足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一方面能够摸清家底,有利于继任者了解接任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工作思路,缩短适应期,尽快进入角色;另一方面由于明确了离任者的经济责任,事实上也就划清了前后任的责任,有利于工作的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4)促进领导干部遵守财经法规法纪,依法管理经济,避免和减少因决策失误带来的经济损失。
1.2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内容
(1)任职期间经营目标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经营目标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是领导人任期内各项成果的最终体现。审计时,主要审查企业上级单位及本企业制订的经营目标是否完成,重点检查成本、利润等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用以评价企业领导的工作业绩。
(2)任职期间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依法经营是企事业单位和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审计时,主要审查有无违反国家财经法规、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挥霍钱财、偷税漏税等损害国家、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
(3)单位负责人在任期间廉洁自律情况。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推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它对于推进以法治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审计的主要审查负责人有无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行为。
(4)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严格的内控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调查了解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有助于评价离任领导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现状。审计重点是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资金结算、财务预算、财务决算、各项费用审批制度等执行情况。有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
(5)审计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管理要求,因此它作为评价经营管理者的一项指标。以所有者权益价值为依据,运用资产收益率、总成本费用率等指标,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进行审计,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6)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主要审查离任负责人在职期间所作重大经营决策是否正确。是否有经济效益,是否存在重大经营决策失误。通过审计评价离任负责人的领导水平、分析预见能力。
(7)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确认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是评价领导人任期经营业绩的前提和基础。审计时,主要审查确认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看账务是否相符,债权、债务的发生和偿还增减变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无纠纷和遗留问题,任职期间新增债权、债务是否正常。
(8)负责人离任时工作移交问题。单位负责人离任时必须办理移交手续,以利于单位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避免因工作间断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也有利于分清前后任的责任。
1.3 单位负责人离任审计的方法
(1)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现场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被审计单位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它能够直接检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评价其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同时可以直接查访有关的人和事,较易发现问题,找出隐患,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查出的错误和弊端,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但现场审计在时间上是滞后的,在形式上是不连续的,在对象上是单一的、独立的。同时受审计人数和审计成本的制约,监督的范围和频率也有很大局限性。而开展非现场审计能够弥补现场审计在监督范围和频度上的不足,使审计监督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实施现场审计之前,先通过非现场审计所掌握的资料,对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事先的了解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现场审计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因此,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结合,能够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2)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离任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它不能对企业经营过程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监督,不能有效防止因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只能做事后评价。任中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进行全程监控,及时查找经营过程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并提出改进意见,减少损失;增强领导干部审计的工作量,缩短离任审计时间,提高离任审计的时效性。因此,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应结合进行。
(3)审计与鉴证相结合。在监督领导干部经济行为和经营业绩的同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产盈亏、财务管理状况进行鉴证。
(4)帐内审计与账外审计相结合。审计前首先听取离任者述职报告,听取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对离任者在职期间工作介绍。了解离任者在职期间单位取得的经营业绩,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重点。要做到账内账外一起查。并以外调、函调、询问等形式,将查账与调查结合起来。对重大问题和疑点较多的问题,要仔细查证,并取得确凿的证据。同时还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清离任者应承担的责任。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1)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法律依据不够充分。当前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还没有专门的国家立法,该项工作的开展在各地还属于各自为政状态。依据的只是地方规章制度。严格来说,并不具法律效力。因此,当前开展的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仍处于审计法规依据不充分的状况,执法力度显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2)审计主体不明确,审计客体不清楚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在各地开展离任经济审计时,对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有不同的规定。
(3)审计方法不科学的现象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把审计范围定得过宽,面面俱到,这样不仅没有突出离任审计的重点,而且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容易使离任审计流于形式。因为领导干部任期一般都在数年以上,审计部门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一次性对几年来的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及基建项目等各项内容实行全方位审计的难度较大,审计工作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4)审计工作程序紊乱。很难保证审计效果。由于是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客体大多数由组织人事部门确定。审计部门处于被动局面,对审计时间、审计力量的安排不能按正常审计项目进行,很容易在审计程序上出现差错。这样往往造成离任审计时间拖得过长,审计结果滞后,达不到离任审计应有的效果。3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的对策
(1)加大离任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选配好离任审计人员,作到专人、专门组织和临时组织相结合,是作好离任审计工作的基础。要重视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每年除安排重点集中的审计业务培训外,还要尽可能的多组织实地审计,使理论和实际更好更快地结合在一起。离任审计是对一个单位最重要的几个要素——人、财、物等运用过程及结果的综合评价,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能够发现问题的慧心,还要求审计人员要有对政治高度敏感的责任心,要有坚持原则,不畏权势的恒心,更要有相信组织,相信领导,坚持正义必胜的信心。
(2)处理好先离后审与先审后离的关系,是作好离任审计工作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总的原则是坚持任前审计,先审后离或一审计二离任三使用,这是干部考核及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程序,也是离任审计评价活动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
(3)处理好日常审计和离任审计的关系,是做好离任审计工作的关键。由于离任审计区间长,难度大,工作量也大,为了更好的完成离任审计任务,有必要把离任审计和日常的审计活动结合起来,作到资源共享,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任职时间很长的离任领导,更是要充分利用日常审计过程中积累的财务信息和资料。这样,在离任审计时就可以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平时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进行重点审计。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离任审计的权威性,使离任审计真正成为干部使用和干部监督的重要依据,这是搞好离任审计工作的最终日的。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就要进一步加大审计结果的运用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追究力度。首先必须建立一整套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赋予审计人员更大的权限;其次审计部门要将干部离任审计结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送同级党组、行政领导,把处理结果记入干部的廉政档案,组织部门将审计结果归人干部实绩考核记录;第三、对于违法违纪资金和各种不合理开支等问题,除限期整改外,计财部门应根据监察部门的意见从其月拨经费中直接扣除;第四、开展离任审计的后续审计工作。对于在离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处理意见,监察部门应通过后续审计检验审计结果,监督部门领导认真整改,切实执行审计处理意见。
财政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财政部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其行使财政职能和财政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行为,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正确履行职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财政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发生晋升、调任、转任、免职、辞职等离任情况时,对其任期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
任期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管理的财政资金的收入、分配和使用,以及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分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其任职期间内的下列行为应当负有的责任:
(一)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
(二)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
(三)失职、渎职的行为;
(四)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领导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其所在的部门或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业务活动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以外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领导干部,是指部机关、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负有财政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责任的司处级领导干部,部属事业单位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干部和负有财政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责任的主要领导干部。重点审计部属事业单位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干部和负有财政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责任的主要领导干部。
第四条 离任审计实行先审计后离任,特殊情况可先离任后审计。
领导干部离任前一年内,已由监督检查局进行过内部监督检查,其后未发生实名举报情况的,可以免于离任审计。
第五条 离任审计工作由人事教育司负责,监督检查局、机关纪委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实施离任审计时,抽调有关业务人员,组成离任审计小组,必要时可以聘请有关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参加。
第六条 离任审计主要是对如下内容进行审计:
领导干部在本职位任职期间单位资产、负债、损益、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情况;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有无个人违反决策程序或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情况;个人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等与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相关的内容。
第七条 离任审计程序
(一)立项及组织。对需要进行离任审计的领导干部,由人事教育司提出离任审计工作任务,报部党组批准后实施,并成立离任审计小组。离任审计小组根据确定的工作任务,制定具体的审计方案和审计项目计划,报人事教育司批准后实施。
(二)审计通知。离任审计小组应在实施审计工作3日前,向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同时抄送驻部监察局和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本人。
审计通知书的内容包括: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配合检查工作的具体要求;审计小组组长及成员名单;审计纪律要求。
(三)现场审计。离任审计小组查阅有关文件、会计记录、账表、凭证等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取证,核实有关情况。
(四)确认事实。离任审计小组实施审计事项结束后,应形成书面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征求意见。被审计领导干部接到审计报告后,应于5日内将本人的书面意见随同审计报告送交离任审计小组。逾期不反馈书面意见的,视为同意审计报告。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审计报告提出异议的,离任审计小组应当进一步核审、取证。对其提出的合理意见应予采纳。
(五)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离任审计小组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意见后,应形成正式的审计报告,同被审计领导干部反馈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人事教育司。
人事教育司会同监督检查局、机关纪委共同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和被审计领导干部作出评价及审计结论。审计结论中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规定的行为,要依法提出处理建议。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抄送驻部监察局。
第八条 离任审计要求
(一)审计通知书送达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离任审计小组的要求,积极配合离任审计小组的工作,及时如实地提供有关材料,并于审计工作开始后5日内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和执行廉政规定情况的报告送交离任审计小组。
(二)离任审计小组和审计人员按照规定实施审计时,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及领导干部提供预算、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财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有权检查与被审计人员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效证明材料。
(三)离任审计小组组长对审计工作质量负责,对离任审计小组成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对有关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复核。离任审计小组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人事教育司请示汇报。
(四)审计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遵守审计回避制度有关规定,并负有保密的义务。
(五)离任审计小组通过审计,发现被审计领导干部负有经济责任问题的,应查清其相关问题,并分清其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第九条 人事教育司应当将离任审计结论,作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晋升、调任、转任、免职、辞职等提出审查处理意见及业绩考核的参考依据,并归入干部考核档案。离任审计结束后,人事教育司应根据审计结论与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谈话,通报审计情况。
第十条 对领导干部涉嫌违纪的,要按照干部监督管理权限分别移送驻部监察局、机关纪委调查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人事教育司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0年《财政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2007年1月17日
第四篇:XXXXXX大学学校学院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XXXXXX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
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工作,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第90号令《云南省行政事业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云南省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有关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所在部门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以及个人履行经济责任,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
第二条 审计目的: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教育广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领导干部依法从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确保我院教育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三条 审计对象:XXXXXX财务、教学、科研、校办产业或资产管理部门、后勤、基本建设管理部门、系部、1 医院的主要负责人,各经济独立核算实体的主要负责人,其他需要审计的部门负责人。
第四条 有关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第五条 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先审计后离任、先审计后安排”的原则。
第二章 审计内容
第六条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XXXXXX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的情况。
(三)预算及预算执行的情况;专项资金、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情况;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的情况。
(四)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情况。
(五)重大经济决策及其效益的情况。
(六)债权、债务、有关经济纠纷处理情况及遗留问题。
(七)被审计对象廉洁自律情况。
(八)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九)财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1、资金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乱设银行账户和出租、出借、转让银行账户及公款私存等问题,现金、支票和票据的管理是否合规,有价证券的购买及其资金来源是否合法,管理和使用是否安全、妥善;
2、决 算和财务报告以及有关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会计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合法,并按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3、有无私设“账外账”、“小金库”以及滥发钱物等问题。
(十)后勤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还应包括:
1、履行经济管理职责的情况;
2、纳税、利润分配及完成经济目标的情况;
3、各项收入是否纳入财务管理,是否真实、合法,有无乱收费、乱集资或截留、挤占、挪用学校经费和其他经费的问题;
4、各项支出是否纳入财务管理,是否真实、合法;效益如何,有无滥发钱物和损失浪费等问题 ;
5、与所属部门和外单位签订的协议、合同是否合法、合规,执行结果如何,有无损害学校权益的问题。
(十一)基建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1、基建项目的审批程序是否合法合规;
2、基建经费的拨入或筹集是否真实、合法,管理、使用和效益如何,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有无严重超概算工程项目或损失浪费行为,工程竣工决算是否真实、合法,并经审计后付款;
3、工程招投标和合同执行的情况;
4、建设工程廉政合同签订和执行的情况。
(十二)教学管理部门和系(部)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1、教学、教务等方面的教育经费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学校统一管理,有无私设银行账户、截留、滥发钱物和公款私存等问题;
2、教学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效益如何,有无挤占、挪用及损失浪费等问题;
3、教学经费、材料和仪器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管理。
(十三)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 容还应包括:
1、学校科研经费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学校统一管理,有无私设银行账户、滥发钱物和公款私存等问题;
2、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效益如何,有无挤占、挪用及损失浪费等问题;
3、科研项目、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让等方面的管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规范,效益如何,有无重大失误。
(十四)隶属于XXXXXX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还应包括:
1、医院经济活动管理的情况;
2、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的情况;
3、药品购销中的招投标、监督措施及落实情况。
第三章 审计权限
第七条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审计部门负责对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审计对象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第八条 审计部门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有权检查审计对象所在部门的会计报表、账册、凭证等会计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资产,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取证。审计对象和所在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员应积极配合审计,不得拒绝,阻碍。
第四章 审计程序
第九条
由组织部门根据干部选任、管理、监督的工作需要,确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计划,报经XXXXXX党委批准后,送达审计部门。审计部门根据项目计划作出统筹安排,实施审计。
第十条
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前,组织部门应向审计部门送达《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同时抄送被审计对象及所在部门。
第十一条 审计部门根据《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组成审计组,制定审计方案,并在实施审计前3日向被审计对象及所在部门送发《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对象及所在单位应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如就地审计,需提供必要工作条件。
第十二条 审计通知书送达后,被审计对象应当写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于接到审计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送交审计组。
第十三条 审计部门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应如实提供下列资料:
(一)任期内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
(二)任期内的经济责任目标、重要经济合同,计划指标、有关重要会议记录及有关统计资料;
(三)任期内财产物资盘存表及债权债务清理表;(四)有关财经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制度;
(五)有关经济监督部门提出的检查报告或处理意见;(六)审计人员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第十四条 审计部门在提交审计报告前,应书面征求被审计对象的分管领导、被审计对象及所在部门意见。被审计对象及所在部门,自接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十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逾期未交书面意见的,视为无异议。
第十五条 审计部门应当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以及责任制考核目标等,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审计评价应当与审计内容相统一,评价结论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
第十六条 审计部门完成审计事项后,向委托部门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真实反映审计结果并提出管理及整改的建议。
第十七条 审计报告按规定程序批准后,要及时送达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部门和被审计对象的分管领导。
第五章 审计结果的运用
第十八条 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部门在收到审计报告后,应根据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审计建议,拟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整改情况报告分管领导及XXXXXX审计部门、组织部门。
第十九条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命的重要依据,实行“三进入”即“进入个人档案,进入用人决策,进入评优评先”。XXXXXX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以适当方式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审计部门。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可以提 6 出警告、通报批评,涉及党纪、政纪处分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一)拒绝或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会计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二)转移、隐匿、篡改、销毁有关文件和会计资料的;(三)转移、隐匿违法所得的财产的;(四)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五)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审计监督检查的;
(六)拒不执行审计意见的;
(七)打击报复和陷害审计人、提供资料人、证明人、检举人的。
第二十一条 审计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主管部门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所需经费,列入XXXXXX预算,专款专用。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组织部、监察审计室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水电七局企业管理模块 第五模块监督和约束机制
(2)
水电七局各分局(公司)、项目部主要领导人员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工程局局审计[2004] 420 号2004年10月18日)
第一条 为了贯彻执行中水电审[2004]11号文“关于印发《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主要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主要领导人,是指各分局(公司)分局长(经理)或局管项目的项目经理。
第三条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一)、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主要包括产值完成情况,成本和费用开支情况,利润实现情况,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情况,职工收入情况,上缴费用情况等;
(二)、资产负债变动情况。主要检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1、资产的检查,主要是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变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1)、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2)、各项资产的计价、转让、收益的核算是否合规;有无盘亏潜亏损失问题,财产损失处理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备,有无弄虚作假,多报或少报财产损失问题;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是否合规;有无违规投资或借出借入财产,有无私自转让或以物易物以及到期未收回或未返还的情况;有无化全民为集体,化大公为小公,侵占国家财产的问题;有无帐实不符,有帐无物或有物无帐,形成虚增财产或帐外财产流失的问题;
(3)、债权是否真实、有无截留收入、隐瞒利润、潜亏挂帐等弄虚作假的问题;有无长期拖欠未作清理的债权;坏帐准备金的计提是否合规,坏帐损失的核算是否合规,有无坏帐损失挂帐长期未作处理的问题;有无因经济纠纷等原因造成的重大经济遗留问题。
2、负债的检查,主要是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增减变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1)、债务是否真实,有无截留收入、隐瞒利润和应付税金等弄虚作假的问题;
(2)、是否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结算制度,有无长期拖欠未作清理的债务;
(3)、有无呆帐、坏帐长期不作处理,挂帐的收益长期未作清理的问题;
(4)、有无因经济纠纷等原因造成的重大经济遗留问题。
(三)、经营情况。
1、经营情况主要检查财务成果核算的合规性和盈亏的真实性。
(1)、检查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是否合规,收入和费用的核算是否配比;
(2)、有无利用待摊、预提费用、材料成本差异等会计核算科目人为地调整成本利润的问题;
(3)、有无利用库存原材料高转或低转成本调整利润的问题;
(4)、有无利用往来帐户潜亏挂帐,截留收入隐瞒利润,损失或收益挂帐不作处理等弄虚作假盈亏不实的问题。
(四)、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和执行财经法规情况。
1、自我约束机制是指单位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处理工程局、分局(公司或项目部)、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自觉规范单位行为的内在机能。主要检查自我约束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1)、有无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经济活动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2)、有无管理混乱,无章可循,有章不循,造成经济活动失控,资金流失的问题;
(3)、有无不顾全局利益,只顾局部利益,在处理工程局、分局(公司或项目部)、职工三者利益关系时违反工程局有关规定的行为;
(4)、有无不顾单位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化行为;
(5)、有无不履行经济合同,损害本单位信誉的问题;
(6)、有无不顾单位发展后劲,采用拼设备、拼消耗等毁损性生产经营方式的问题;
(7)、有无不重视安全管理并造成重大工伤事故和财产经济损失的问题。
2、执行财经法规情况。
(1)、有无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共财产,行贿受贿,挥霍公款,假公济私的问题;
(2)、有无乱挤乱摊成本费用,擅自扩大成本开支范围,提高费用开支标准的问题;
(3)、有无截留收入,帐外设帐,利用“小金库”转移侵吞国家资财的问题;
(4)、有无私分企业财产,化公为私的问题;
(5)、有无偷税漏税的问题;
(6)、有无其他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
(五)、重大经济决策失误及经济损失情况。主要检查有无主观臆断、不作科学细致的可行性研究,错误决策,或搞人情“投资”,造成5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浪费的问题。
(六)、增强单位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的情况。主要检查单位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增减变化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偿债能力检查有无不考虑单位的偿还能力和使用效益,盲目贷款(向工程局贷),致使单位财务状况恶化经营风险增加的问题。偿债能力指标一般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2、营运能力检查有无盲目采购造成固定资产闲置和材料严重积压的问题,有无违规分包管理失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潜在损失的问题。营运能力指标一般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3、盈利能力检查有无经济效益滑坡的情况,上交管理费用是否减少,单位获利能力是否降低。盈利能力指标一般有资金利润率、产值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
4、综合分析评价单位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客观评价单位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
第四条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和方法:
(一)、在审计计划外,工程局审计部门一般应在主要领导任期届满或任期未满离职前3个月向工程局主要领导提交临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
1、被审计单位名称,被审计人姓名、任职期限;
2、提请审计的依据(或原因);
3、审计的时间范围及主要内容;
4、要求审计报告的期限。
(二)、在工程局主要领导批准了临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后,审计部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主审人应制订“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同时要向被审计单位发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1、被审计单位名称;
2、审计的依据和审计形式;
3、审计的时间范围及主要内容;
4、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应做好的有关准备工作;
5、审计组成员情况。
(三)、被审计单位接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后,应指定被审计人以外的其他领导牵头组织有财务、经管、材料设备、人事、工程质量和办公室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内审小组,按照通知要求整理好财务会计核算及与任期经济责任有关的资料,编制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清理好财产物资;被
审计人必须按有关要求写出“述职报告”;内审小组要认真做好自查自审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向主审单位报送“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报告”、“述职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表”、“审计承诺书”。
1、“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单位基本情况;
(2)、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制定依据的合理性和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
(3)、任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4)、任期经营损益及利润分配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5)、自我约束机制的健全性和执行财经法规的情况;
(6)、重大经济决策失误及经济损失情况与责任的划分情况;
(7)、增强单位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的情况;
(8)、其他存在的问题;
2、“述职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单位基本情况:包括任期初和任期未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拥有职工人数及人员构成情况,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
(2)、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及其制订依据(包括任期经济责任总目标和计划目标),以及任期经济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
(3)、任期经营情况;
(4)、自我约束机制和单位内部经济改革配套措施的建设、健全情况;
(5)、财产的安全与完善、保值和增值(减值)情况;
(6)、债权债务及遗留经济问题的责任划分情况;
(7)、重大经济决策失误及经济损失情况;
(8)、增强单位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的情况;
(9)、职工经济收入及劳保福利的改革情况;
(10)、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有何建议。
“述职报告”应附有关说明材料的目录。
3、“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表”的内容包括:
(1)、主要报表:
①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表;
②任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表;
③任期损益表;
④任期资金运营指标水平情况表;
(2)、附表:
①、产值计划完成情况表;
②、任期职工收入情况表;
③、任期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
④、任期债权债务变动情况表;
⑤、任期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表;
⑥、任期投资及效益情况表。
4、由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签署的审计承诺书(标准格式附后)。
(四)、审计部在收到被审计单位报送的“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报告”、“述职报告”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表”后,即可派出审计组进行就地审计(如报送的材料不符合审计要求,被审计单位应按要求重新补办)。如被审计单位难以履行内审职责时,局审计部门将提前介入直接组织。
(五)、审计组进行就地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应协助审计组开展工作。审计组有权-10-
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和工作需要召开审计调查座谈会或采用其他形式向有关部门和人员索取审计证据资料。
(六)、审计终了,由审计组提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经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人签署意见后,由审计部作出“审核意见”并报工程局主要领导批准后再发被审计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执行。
(七)、被审计单位如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异议,可向工程局申请复议。
第五条 被审计单位应当为审计组提供下列资料:
(一)、财务预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有关资料;
(二)、企业财产盘点、变动及债权、债务清理的有关情况;
(三)、经营目标、生产经营计划及重要经营决策的有关情况;
(四)、企业领导人员的述职报告或工作总结;
(五)、有关生产经营、管理的其他资料。
第六条 审计部应对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目标的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性审计评议,整理和积累有关资料,建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档案,每年必须将“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表”上报集团公司审计部,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分阶段性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 审计规范性原则:
(一)、原则上先审计,后任免。单位主要领导任期届满或任期未满离职时,凡未经审计者,干部管理部门一般不予任免或办理离职手续。
(二)、先内审,后外审。先由工程局审计部对单位主要领导任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如有必要,还应由外部审计部门实施再次审计。
(三)、由社会审计组织进行审计的,实行有偿服务,审计费用由工程局承担。
(四)、“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如出现质量问题,由审计组长承担直接责任,审计组成员承担工作质量责任,局审计部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第八条 审计人员在依照本办法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不得拒绝、阻碍,其他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干涉。
第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将根据工程局企业处罚通则进行相应处理。
(一)、拒绝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的。
(二)、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
(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四)、拒不执行处理决定的。
(五)、打击报复审计人员和检举人的。
第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审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局企业处罚通则进行处理。
1、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2、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3、玩忽职守,给国家和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4、泄露企业机密的。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工程局授权审计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审计承诺书
审计组:
按照审计组要求,我单位已提供了审计组要求的有关资料,现就所提供的资料声明如下:
1、在审计组要求的范围内,我单位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
2、除在已提供给审计组的材料中反映的情况外,我们未发现本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违反国家法规或集团公司规章的事件。
3、除已在材料中反映的情况外,本单位未发生其他法律诉讼事件。
4、已提供给审计组的财务资料,已完整、真实地记录了本单位各交易事项,除此以外,并无账外账。
5、除已在材料中列明的情况外,本单位各项资产并没有作抵押或受其他限制,本单位也没有为其他单位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担保。
6、我单位并无未批准的对外投资。
7、所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事项,已按有关会计制度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或已提供给审计组。
对所提供的资料,如有违背上述条款的,我将承担全部责任。
特此声明。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