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审计执行力初探
执行力是指政府各部门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政策指令的能力,简单理解,执行力就是保质保量、高效快速完成岗位职责和上级交办任务的能力。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职能的发挥,影响到政府宏观决策,影响到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甚至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立。
对任何一个部门来说,执行力都体现其组织的生命力,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和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影响审计执行力的两个重要因素。没有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就没有办法发挥审计作用,审计执行力就会降低;审计队伍素质不高就没有能力发挥审计作用,审计执行力同样也会低下。这两个因素对审计执行力的影响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也就是说,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保证审计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是内因,是根本,而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是保证审计执行力的外因,是条件,是保障。具体分析如下:
一、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保障
温总理曾经说过:“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是民主法制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法制的工具,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审计机关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则需要通过提高审计执行力来体现,提高审计的执行力,才能有效地维护审计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更好地维护政府的公信力。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保障,但实际工作中一些难以避免的因素却直接导致审计执行力的降低。
1.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审计作为一种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执法过程中依赖于健全的法律体系。在现实中,一方面由于人的知识素质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因素,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制定出完美无缺、包罗万象的法律。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是一个动态、多变和复杂的发展过程, 很难用事先制定的相对静止的法律去全面规范和制约,因此审计法律的确定性、稳定性必定面临着挑战,审计工作时常遇到“法律滞后”甚至是 “法律空白”的尴尬局面。在具体审计中揭露出来的问题,也很难都有一个简单 “对号入座” 的法律适用条款,需要审计人员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灵活处理,也就是说执法者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甚至出现了审计执法中的讨价还价现象,出现执法者扣现象,让人对审计执法的严肃性产生了怀疑,也正是这种执法的灵活性,导致了审计执行力的下降。若想彻底扭转上述局面,就必须认真研究经济运行规律,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以法治审,依法执审,才能真正提升审计执行力。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各部门积极配合。政府的支持和部门的配合都能为审计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我们会面临许多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和冲突,无论是人们的理念还是经济发展环境,都面临着法制与道德的挑战。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中国的“官场”从古至今有一种微妙的裙带关系,从红楼梦的“护身符”到当今社会的“通讯录”,都是这种微妙裙带关系的诠释。有的时候审计人员刚刚揭露出一个问题,说情者便络绎不绝,再加上某些部门利益或者局部利益的作用,使审计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被某种势力“监督”。若想真正提高审计的执行力,就必须破除各种裙带关系、“人情网”,要求各级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对审计执法的支持力度,同时,各部门也要深刻理解审计执法对本部门长远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大力配合审计部门工作,从而为审计提供一个洁净、安全的外部环境,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谈得上提高审计的执行力,实现审计的目标。
二、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高素质的队伍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基础,而高素质的领导者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对于一个部门来说,执行力来自于决策,决策力直接影响执行力,这就首先要求决策者具有较高的素质,进行正确的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领导集体都能让自己的团队感觉到领导者是整个干部队伍的表率。或许他们并没有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但是他们能在宏观上把握全局,能在思路上开拓创新,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真正解决难题,能真正关心干部的培养、工作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支新型的有战斗力的团队。对于审计队伍来说,较高的素质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理念新: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决定出路。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和事业的飞跃都来自于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创新使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审计理论的创新使审计事业在二十多年来飞速发展。作为审计干部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其次要善于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面对一些屡查屡犯的问题,我们应该想到那也许不是个案,而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或者是制度的问题。刘家义审计
长说过:“制度性的问题,想通过一次审计揭露就彻底改掉是不可能的,需要有一个过程,不断推进,改进制度,改进办法,改革体制。”作为审计干部,就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不断推进审计工作创新,用新理念谋求发展,用新思想破解难题,用新机制营造环境,用新举措积极作为。
2.业务精:业务精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必要条件。一支业务精湛的队伍是事
业成功的保障,提高审计执行力,首先要求审计人员具备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法律知识,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加强对最新颁布的财经法规、审计法规的学习,更加准确地把握政策界限;其次,加强审计方式、方法的学习,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讲究方法,研究思路,方法对路,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第三,要学习计算机审计技术,培养审计信息化人才,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更好的履行审计职责;第四,还要注重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注重交流与沟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出色的沟通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对提高审计执行力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不断学习应成为推进我们审计工作的不竭动力,成为我们提高审计执行力的必要手段。通过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在浩繁的财务资料和业务信息中,通过归纳整理,对审计查出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宏观角度提出加强经济管理、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有内容、有深度的审计报告和信息,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参考,真正实现审计目标。
3.作风廉: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政府廉洁是支撑一个社会的三个顶梁柱。而这三者之中,廉洁政府尤为重要。审计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执法部门,审计形象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廉洁的作风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廉则生威,威则生严,执法严体现一种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是树立审计威信、提高审计执行力的有效保障。作为审计干部,就要廉字当先,廉洁的作风才能真正打造一支过硬的审计队伍。
三、提高审计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保障,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基础,此外,下述几个方面也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1.公开透明。实行审计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审计署一直强调审计结果公开,地方审计机关也在逐步实施审计结果公开制,但种种原因使审计结果公开一直象一个含羞的少女,频频召唤不出来,甚至刚刚想出来也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看不透,猜不清,到底有哪些玄机?细菌在阳光下会死亡,审计中揭露的种种问题也只有在阳光下才能得以纠正和改进。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执政者,作为政府的一个机构,应该时刻牢记为民审计的理念,将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通过审计监督告诉老百姓,让他们明白。比如说汶川救灾款,比如说4万亿投资,怎么花的,惠民工程怎么做的,纳税人的钱每个老百姓都有知情权,如果让老百姓雪亮的眼睛监督审计实施,真正做到审计公开,还怕执行力不强吗?
2.加强问责。问责制是法治国家追究公职人员责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政制度。但由于目前法律不够健全,执法环境不太规范,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出现,有时查出问题不知道是该集体承担责任还是个人承担责任,比如在审计中发现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失误是谁的责任?集体还是个人?复杂的因素常常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判断力。再者,审计过程中,有时审计人员明明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有领导说情,朋友、同事说情,也会出现大问题化小、小问题化了的情况,那么这又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执法出现了折扣,责任由谁来承担?因此说,建立健全审计问责制也是加强审计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坚持权利和责任的统一,强调有权必有责,确保相应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计问责制。
3.强化机制。机制建设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真正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追究,从主要领导到分管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普通审计人员,都要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履行好岗位职责。当出现问题时,要一层层问责,每个层级该负什么责都要追究,确保责任落实。通过机制建设强化规范管理,为提高执行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浅析如何提高执行力
浅析如何提高执行力
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事。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执行力不仅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还是一个能力问题、制度问题、党性问题。所以说,党员干部要想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必须提高执行力。
一、提高执行力是“责任风暴”“治庸计划”重要内容之一 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就是要解决障碍我市跨越式发展的投资环境不优的问题;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现象;实现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责任体系得到健全、治庸提能成效显著、风清气正氛围形成四项目标;达到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努力实现党风政风明显进步,服务效能显著提升,队伍形象焕然一新,发展环境国内一流的目的。
二、“责任风暴”“治庸计划”“作风纪律整训”就是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能力,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以及上级指示、决定、命令,从而实现预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就是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就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狠抓落实、坚决完成任务的能力。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再好的机遇、再好的思路、再好的措施、再好的政策、再鼓舞人心的目标,都要依靠执行力来保证;执行力能够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统筹力、协调力、生产力、竞争力、发展力、创新力。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目标实现的速度和程度。那么,党员干部要提高执行力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执行力素质
第一,要提高自身学习力。党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 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也曾指出:“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读书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胜任本职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只有学习才是党员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说就是学习力的竞争,谁能又快又有效率地学习,谁就能赢得未来、赢得发展、赢得主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美国新一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指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所以对党员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第二,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里雅说过:“你在哪个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不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你都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对本职工作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而不应该以自己对本职工作没兴趣为借口,得过且过;也不应该以本职工作经济效益低为托词,消极怠工。作为党员干部,不论在那个工作岗位,都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能把自己的工作和手中的权力,当作一门谋生的职业,而要把它当成为单位为广大民众谋利益的光荣职责,发愤图强,只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应具有创新的思维。创新是执行力的动力,创新是执行力的源泉,创新是提高执行力的法宝。善于创新,将能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经验和知识,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执行也是如此,创新的执行思维非常重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善于创新观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我们的思想就会逐渐变得深刻,就会发现许多未见事物,就可能打开创新之门。也就是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了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创新能力也就强了。要将政策的原则性与实际工作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创造性地落实上级和领导的精神,这就是执行力的最高境界。没有哪一个领导会喜欢一个只会做工,不会用脑的执行机器。能够把领导的决策本土化的人,才是执行力强的优秀人才。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创新,不断创新。
(二)牢固树立执行力观念
观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观念是行动的基础与核心,有好的观念才会有好的执行力。观念不同于一般的方法,方法只能解决一招一式的具体问题,但是观念却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素质,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相同的客观条件,由于人的观念的差异,会有不同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的行为方式。所以说党员干部要有效执行,要抓好执行,首先就得从转变观念入手,树立强烈的执行观念。
(三)应掌握科学的执行力方法
提高执行力,关键要得法。执行力是方法的表现,方法是执行力的载体和手段;执行力只有依靠方法才能实现,方法只有通过执行力才起作用。因此,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果,必须熟练掌握科学的执行方法。
曾经有两家生产水果罐头(铁盒)的企业同时接到商户的投诉,说在该企业购进的水果罐头有的里面是空的。于是两家企业都想办法解决“空水果罐头”的问题。第一家大企业接到商户的投诉后,立刻通知生产线暂停生产,从包装部门检查到销售部门,再请工程师设计了一个配备高分辨率监视器的X光设备,最终检测出了问题。另一家小型企业因资金问题买不起昂贵的X光监视器设备,只是买了一台大功率的电风扇放在生产线旁,当装水果罐的盒子逐一在从电风扇前通过时,空盒便会被吹离生产线,同样解决了空盒问题。尽管两家企业都将问题解决了,但第一家企业花费的成本和代价比第二家昂贵得多。第一家企业是事倍功半,而第二家企业却是事半功倍。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很多种方法,关键你怎样去认识,怎样去选择。要达到事半功倍不妨在执行前考虑清楚,有没有更多的方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我们不仅要敢干、坚持干,还要学会巧干,这就是执行力的方法,这也是需要智慧的。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许多同志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究竟选择哪个办法才最科学?这需要我们积累知识,总结经验,借鉴方法。相同的目的,不同的方法,执行的效果却大相径庭。
(四)保持坚韧的执行力精神
我们都看过《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实际上《士兵突击》就是执行力的教科书。许三多之所以成功,其诀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就是这种坚强的毅力才使他能够成功。实际上,我们常说的力量并不是体力的代名词,真正的执行力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而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又来自于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在执行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才干、天资等所替代不了的。唯有坚忍不拔,坚定信心,才能无往而不胜。
(五)建立科学的执行力制度
“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有效的执行,还必须在组织内部建立起有效保障执行力的制度和机制。合理的制度能提高执行的力度。可以通过健全制度来打破“人管人”的旧框架,实行“制度管人”的理想方式。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有这样一则故事,我国曾有家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最终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正当厂里的人都在翘首盼望日本人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方法时,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只派了几个人来,除了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换成了日本人外其他的根本没动。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了。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就是无条件的执行力,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制度执行的威力和重要性。
党员干部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宏伟目标的具体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其执行力状况直接影响到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直接影响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党的执政基础,只要牢牢把握住党员干部执行力理念,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党员干部执行力建设,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工程。
第三篇:如何提高执行力
如何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决定成败,决定战斗力、凝聚力。如何提高执行力,我认为要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障碍,采取灵活的方式抓好落实。
一、理解执行力一大命题
执行力是一个对终极效果的评价。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施政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决策,一是执行。推动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既要有正确科学的决策,更要有坚强有力的执行。执行力的一大命题就是它是对终极效果的检验,执行力的强弱和我们的工作效果息息相关。执行力的强弱,不仅体现执政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发展速度的快慢,同时也决定着发展质量的好坏。执行力强工作就有成效,执行力弱就一事无成,影响公司的威信和形象。近年来分公司的各项工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凡是执行力强的,工作就有成效,相反,如果执行力弱,工作往往拖拉迟缓、办不成事、误事,受到上级的批评。可以说,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发展。当前,建设集团正处在稳中求进,力争一级企业的关键时期,如何将优势变为胜势,将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就在执行。
二、突出执行力两大重点
执行力,狭义的解释是指完成工作计划的能力,广义的解释是指完成工作任务的学问和策略。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制度执行力。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的决策部署、决定决议、规划方案、指示意见等,从而实现战略目标和任务的能力。俗话说:“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执行力,领导的意志和主张能否实现,关键也在执行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真正吃透政策法规的精神,领会上级意图,了解市场行情,把既定的方针政策不打折扣的贯彻落实。
二是应急执行力。就是坚持和发扬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事在人为的精神,想尽千方百计,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完成上级交办的急、难、险、阻任务。当前建设集团正处于发展加速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每一项工作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牵制,如遇难则退,一碰就撤,那将一事无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应急执行力,在工作中要能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未做,提出新见解、探索新办法,克服常人或前人所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常人或前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突破执行力三大障碍
我认为,当前导致执行不力的障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态度问题。在执行落实中应付了事,“不作为”,“混日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被动执行。推一推,动一动;赶一赶,挪一挪,不推不赶就原地踏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者“怕”字当头,畏首畏尾,不愿得罪人,遇事避重就轻,碰到问题绕道走,歪风邪气不敢管,难事硬事不敢抓,甘当“好好先生”。
二是能力问题。没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执行中唯规定是从,照本宣科,只当“复印机”、“传声筒”、“二传手”。上级布置跟布置,上级开会跟开会,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部署落实部署,以讲话落实讲话,没有自己的东西,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缺乏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
三是品德问题。没有大局意识,对领导的决策部署抗拒执行或是有选择性地执行,有利可图的就执行,无利可图的就不执行,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以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凡事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益的抢着干,没利益的不推就躲,无视整体发展大局。以个人利益为取舍,用心营私,于己有益的“抢滩登陆”,于己无益的高高挂起。
四、提高执行力四大方法
一是岗位职责激发执行力。为政之要,重在履职。要深化机制改革,设岗定责,科学界定和细化每个部门与岗位的工作职责,以权责相称为原则,建立责任目标管理制,做到责任到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勇担重责、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最大限度地执行上级决策,任何时候都不能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执行不力作开脱或搪塞。
二是学习思考提高执行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执行力包括执行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靠学习和思考来不断提升。对于一项具体工作,要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就会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要从职责范围的角度去思考,就会使自己把工作把握得更全面、更周到;要从一件事的全过程去思考,就会使自己把正在做的事做得更有条理、更有章法。
三是真抓实干体现执行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执行过程中要切实做到真抓实干,一抓到底,体现办事的速度和力度。既要学会抓重点工作,克难求进,确保整体工作有主有次、有声有色、有条不紊地推进;也要重视抓基础工作,善于从大处着眼,又要能够从小处入手,把每项工作都细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量化、可操作、合标准的具体环节,真正把上级的决策落到实处。
四是监督奖惩检验执行力。建立健全执行的责任、考评、问责等机制,完善保障制度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把落实执行情况作为干部立功受奖、提拔使用和单位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肆意规避等行为,追究其责任。对因执行不力,贻误工作、贻误发展的要追究责任。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常怀敬畏之心,绷紧执行这根弦,自觉养成严格执行和认真落实的良好习惯,使每个单位、每个领导干部树立“无功即是过”的理念,以为拼搏开拓的精神,以科学务实的工作态度去开拓建设集团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篇:如何提高执行力
如何提高执行力
有人说,成功30%靠战略,50%靠执行力,其余的20%是靠机遇、环境等客观因素。这样的说法不一定准确,但反映的问题却很深刻—执行力对于成功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在竞争中失败,往往不是输在起点,而是输在没有执行力上,意义上说,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现实,把行动变成成果。换句话说,就是“抓落实”。执行力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在2007年3月召开id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这体现了中央对执行力的高度重视。
思路、目标确定以后,执行就是决定因素。目前,县乡两级党组织已换届结束,如何落实大会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成了热点话题。“执行力”是近期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汇。大会提出的战略意图如何变成活生生的现实,集中体现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行力上。当前最大的问题不是思路问题、决策问题而是执行力问题。
提高执行力,要振奋精神。落实任务必然遇到困难,面对强势哪里推进的工作任务,首先要调优精神状态。积极的人,像太阳,找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我们是在艰难中爬坡,在沼泽中拉车,别人需要三分功夫,我们却需要十分力气。压力 1 的现实,决定了我们不能轻轻松松干事,舒舒服服工作,而要吃苦受累、披荆斩棘,破釜沉舟、奋力一搏,三步并作两步走,只争朝夕快跨越。文明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活动,始终保持一股共产党的“精、气、神”。要有一种干不好活就睡不好觉,干不成事就吃不香饭的责任意识,出几身汗,瘦几斤肉,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提高执行力,要立说立行。马斯克说过,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心动”不如“行动”。做人做事最忌讳的就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执行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能力和水平。执行力的强弱决定工作成效的大小。莫为失败找理由,多为成功想办法。“没有任何借口”是保证有力有效执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坐不住”“慢不得”,立说立行,合力推进,应成为每一位执行者的普遍共识。立说立行,就是要勇担责任,立说立行,就是迎着困难上,顶着困难冲,放开手脚干。
提高执行力,要结合实际。执行部是照本宣科,不顾实情。相反,机械执行、照抄照搬上级命令实际上是在以执行的名义破坏执行。一个美国人在俄罗斯的道路上看到两个俄罗斯人,一个人拿着铲子正在路边挖坑,且每三公尺挖一个坑,坑挖得很认真,也很工整。另一个人却跟着把前一个工 2 人刚挖好的坑马上回填起来,如此反复地持续着。美国人很好奇,便问其中一个俄罗斯工人:“为什么你们一个挖坑,另一个马上便把坑给填起来呢?“那个挖坑的工人回答道:”我们是在绿化道路,我负责挖坑,第二个人负责种树,第三个人负责填土。不过今天第二个人请假没来。“每个人都严格执行了制度,每个人也都很尽责,但效果却是相反的。故事是幽默的,但更多的是给我们的启示。
提高执行力,要讲究科学。抓工作要有坚定的决心,更要有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工作布置了没回音,规划了没行动,开头了没结果,安排了没检查,启动了没跟踪,使许多工作要求行动在嘴上,停留在会上,都不叫执行。不讲民主、不讲原则、不讲责任都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越是时间紧急、任务艰巨、矛盾突出、问题众多,越要注意发放、讲究策略。要善于用民主协商、说服教育等方式来化解社会矛盾;善于用制度规定、法律法规提高服务水平和执政能力。重点工作重点抓、基础工作反复抓,只要我们扭住发展的牛鼻子、把住发展总开关、守住发展的动力源,科学执行,着实推进,就能达到举重若轻、事半功倍。
提高执行力,要悟知练技。所谓“悟知“,读懂无字之书,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入对上级精神的理解中;所谓”练技“,是指提高专业技能和掌握服务本领。提高执行力,3 不仅要有干事创业的锐气,攻难克坚的志气,更要有务求必胜的底气。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四个危险“之一是”能力不足的危险“。提高能力,化解”能力不足“的危险,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任务。当前务必要提高谋划全局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工件克难的能力。学习是提高能力的阶梯,能力不足,尽管可以找出千万条理由,但归根到底与很少读书。因此,要重学好学,坚持在学习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学习中掌握规律,探求真理,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第五篇:提高执行力
如何提高执行力
随着钻井速度的日新月异,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加强,钻井总公司把基层建设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那作为器材管理如何适应目前工作需要,如何提高执行力,建设“四好班子”带出一支钢班子;铁队伍我认为应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建立一支学习的队伍,领导个体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践,从而积蓄自身的综合素养。以自身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使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在工作中发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整个班子的整体效能得以提高。其次构建和谐班子,必须充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作用,包容支持有个性的领导以促成和谐班子,才能使班子有很强的战斗力、创新力、凝聚力,让其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向心力持续推动整个班子的执行力,努力营造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氛围,形成具有有效执行力的班子,为“四好班子”打好扎实的基础,树立和谐发展的新形象。最后以班子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来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职工种好“自己的田”。
一、提高领导班子的执行力,要先构建高素质的班子
基层领导担负着生产、经营、党的建设、职工队伍建设等的重要职责,对一个基层队站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好,树立和谐发展的新形象,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加强领导干部的修养是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班子的基础和关键。一个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是由班子的每个成员的个体素质决定的。在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德才兼备”被赋予新意义,领导的高素质表现在: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任、言能达其意、书能成其文、绩能服其中众、体能担其责六方面。
高素质源于科学学习。科学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理念的终身性,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学习路径的多样性。首先,对于学习要抱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结合工作逐步提高自身素质。班子成员必须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只有结合工作持续不断的学习,日复一日地掘进,才能有所获,有所进步,管理意识才能提高,管理能力才能不断的增强。要向实践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把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能够让我们有所促动和该进,有所感悟和提高,以提高自己的工作、学习能力。通过学习,让我们透过表面看到实质,透过问题查自身,寻找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只有常怀“本领恐慌”,常感“能力危机”,常找自身差距,才能把学习作为一种终身的修炼,远离低俗,修养品行,陶冶情操。所以,在学习的问题上,只有结业没有毕业,只有终身没有终点。只有这样班子成员才能成为道德修养好、管理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领导。
其次,要注重学习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我的体会是:一是学理论。方法是读业务书籍、看报、学习文件等,做到对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对政策应知尽知、对上级精神领会透彻,能解答实践中的困惑、解开思想上的迷雾。二是想思路。思路是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抓好本质工作的基本前提。想思路,就是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去想如何贯彻思路,学习先进经验想如何借鉴方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想指导意见,做到超前、创新、进去、灵活,对事情能够提出主题鲜明、观点新颖、言简意赅的方案和部署,从而形成工作主线,以此统领全局,才能有效运作。三是会工作。就是深入实践调查研究,科学求实订决策,部署协调好讲话,组织实施抓落实。把学习的体会和工作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推动工作的本领。四是善总结。要勤于思考并将思考结果不断总结提炼和升华。总结的过程就是对各种知识去粗取精、提炼升华、消化吸收,从而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形成经验、指导实践的过程。学理论、想思路、会工作、善总结,基层管理者科学学习、提升素质的基本方法。它们环环相扣,联系统一,如此循环往复,基层管理者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
(二)团结一致,凝心聚力 团结合作是顺利开展领导工作的基础。求大同,多信任,多负责,多自信,多民主,多奉献,多关心,多理解,那么,班子内部就能步调一致、团结战斗、统一和谐,成为一个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有机整体,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班子之间的团结合作与否,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感情融洽、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就能各自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企业才能同舟共济合力协作齐心发展。要做到集体个人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有分歧时做到坦诚相见,进行有效沟通,做到班子成员思想上多交流,感情上多联络,工作上积极配合,全力协作,从而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班子成员间有包容之心,学会忍让,既要容人又要容事,宽容大度,虚怀若谷,同事之间相处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相互学习,从而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团结合作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三)真抓实干,增强创新能力
在工作中鼓足干劲,发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找准薄弱环节,想实招,扑下身子实干,解决实际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思路,不折不扣的落实执行,才干能力才能得以增长。从思想上求实: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按客观规律办事。作风上要务实:养成真抓实干的作风,在抓实上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做到雷厉风行,高效推进;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抓好细节,精益求精;要养成以身作则的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处处带头示范,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以实际行动号召大家。工作上要落实:结合上级精神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工作的准确定位和顺利到位。从抓具体上抓落实,把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坚持抓过程,不断跟进、跟进、再跟进,从抓深入上抓落实,从抓督查上抓落实,从抓示范上抓落实,从而形成一种重视落实的文化氛围。
(四)廉政为要,洁身自好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面对经济社会的种种不良风气,要顶的住诱惑,能够管好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同各种消极倾向进行抗争,做到洁身自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是对自身人格、品质、意志、情操的考验。要珍惜岗位、珍惜荣誉、珍惜政治生命及和谐家庭。要秉公用权,权利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利党利国利民;用不好,误国误民误己。所以,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办事要秉公执政,依法、依制度、依党性办事。平时要做到慎独慎微,不断检视、反省自己的思想,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不高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二、保护个性领导,构建和谐班子
构建和谐班子需要保护个性领导。所谓个性领导,就是在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独有的、特别的领导风格和办事特点。随着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形成,干部队伍的行为特征、价值取向、风格风貌也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行为模式,而呈现出多样化格局。每一个领导班子集体都是由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个体组成,班子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使班子有很强的战斗力、创新力、凝聚力。要实现这些,个性领导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压抑、排斥甚至打击个性领导带来的直接后果只能是:班子表面似乎很团结,事实确实矛盾丛生。从这个意义讲,保护个性领导是构建和谐班子的重要内容,没有个性领导的和谐不是真正的和谐。
从规律上看,保护个性领导是很有必要的。个性领导的存在是是必然的。既然存在,就只能在保护前提下进行引导、开发、发挥,不能一味的打压。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共性的差异,研究其相通之处,使之互补、共赢共通、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从感情上接受,从思想上贴近,是保护个性领导的前提。要认识到“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这是客观规律。领导也是人,是人就有个性,而这种个性体现在领导工作中而是必然的。要认识到,个性领导对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产生有力的冲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积极意义。因此,对个性领导要思想上接受、感情上贴近。一是要欣赏地看,学会赞美。善于发现个性领导的特质和长处尤其是其闪光的一面、鲜为人知的一面、一般人不曾有的一面。二是要发展的看,学会全面。对个性产生和形成要多了解,多问一问为什么会这样。三是要多看有点,学会客观。对人多看优点,看顺眼后,彼此的差异就会缩小,共同点就会增多,就容易求同存异,容易沟通,这样才会相互信任、保持和谐。
从行为上去实施,从思想上去认可,是保护个性领导的关键。新的形势对领导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领导要注重提高基本素质。个性领导往往在良好风貌、气质、风格上产生无穷的魅力,个性化的魅力往往容易为人折服。个性对于领导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财富、是动力。个性施政,各出奇招,才能更好的推动历史的前进。保护个性领导,在具体行为上要做到:是要尊重爱护;要大胆使用;要量才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对了人,尤其是用对了个性领导,不但可以使有个性的领导产生归属感、信任感、成就感,重要的是于工作和发展都有利。
从制度上落实,从环境上去造就,是保护个性领导的保证。在角度多元化的今天,个性领导的独特风格应当是允许的,也应当得到鼓励与支持。但在现实中,这类领导易不受重视,遭受挫折,容易被排挤。因而保护个性领导因落实到制度的层面上。科学和里的机制和体制是保护个性领导的保证。在制度层面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容得”的问题。就是要给个性领导一个很好的立身环境,看得惯、看的上、看的起,对其有不同的看法,要求同存异,能够从全局、整体、发展的角度去里理解、包容,使之有稳固的基础。二是解决“用得”问题。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以能力做支撑,弘扬个性,挖掘潜能,使个性领导有“用武之地”。三是解决“做得”的问题。让个性领导大胆的做,放心做,无后顾之忧,不能要求他们求全责备,要允许其有失误。对个性领导放手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和保护,防止政绩益处效益,酿成大错。
三、要让职工种好”自己的田” 只要每位职工都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分内的本职工作,领导便丰收可期了。那么,如何让职工努力种好“自己的田”呢?我们可能无力提高职工的经济待遇,但可以给予职工比经济待遇更暖心的东西,那就是给予职工充分的信任、宽容、扶携,让职工更好的发挥施展自己的能力。
给予职工充分的信任,使领导的责任和义务。信任可以让职工对单位组织有极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单位的主人,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增强工作的自信心,才能大胆的进行工作,职工有了被信任感,才能生产责任感,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在工作面前,就会积极想办法去解决。为维护组织利益努力工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使之为完成组织的任务和达到组织目标竭尽全力。管理者应坚持“用人不疑”的原则,要敢于放权。适度的放权,合理的授权,视其水平高低能力大小来授权,并明确工作准则,对偏离目标的行为做到有效监控,保证职工正确行使职权,这样有利于增强职工的责任心,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便更好的去组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大胆放手地用人,解决好放心与放权的关系,对使用的人员给以充分信任,适时给予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这样人才才会从思想、行动上信任管理者,愿意为组织发挥自己的才干。使其才能得以施展,不断增强工作经验,增强其工作能力,并使其有成就感。同时由于管理者的放权不仅能减轻自身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职工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内心深处感到管理者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并在周围的团体中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领导者的宽容大度是一种处好上下级关系、团结下属、凝聚让人心的能力。领导要宽以容人,善容人之长,把有能力的人挖掘出来用其所长,把人才放到适合他的能力发挥的位臵上,做到使用人才时扬长避短,兼收并蓄,使其将长处尽量发挥,兼收并蓄。这样,职工队伍中人才济济,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推进各项工作达到目标。其次,领导要免于苛求与人,能容忍之短。正确的看待职工的失误和不足,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职工。当属下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重要的事情不追究下属的责任,而是揽过与己,敢于担当,让娴熟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工作,释放其创造活力科学有效的落实工作。再次,领导不能搞压制,要容人之言,广开言路,让职工群众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的意见、建议,善于倾听,认真汲取其中合理成分,不断改进工作。作为领导要知人善任,寻找具有主动性、责任感和忠诚的职工,授权给下属,把他们凝聚在组织中,扶携他们不断成长,成为落实的骨干。首先,积极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要不断健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他们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培训的原则是“根据业务发展提高职工工的相关技能,针对不同岗位要求设计培训内容”,激励其成为学习型人才和优秀职工,从而使其自身价值不断增值。同时,坚持持续沟通的原则,进行进行深入细致的相互沟通,充分的了解下属,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并让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信任和支持,以此激发下属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不断学习和总结新经验、新方法,指导新的实践把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寻求新方法,在工作中寻找新思路,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逐步提升个人能力,施展才华并不断挖掘潜能。作为管理者对其能力和表现的观察并对其个人发展兴趣的理解和支持,因其能力不断提高而承担更多的工作。其次,适当的给下属压担子。有计划的给下属扩大工作范围或定期调换工作,使下属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不断攻克难关,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取得一定的成绩,赢得领导、同事的认可。注重培养下属的创新能力。激发职工在奋进中不断进取、创新。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寻找新思路,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