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08:4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第一篇: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为摸清我市的家庭教育现状,了解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今年 4月份,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组织专班,深入基层,深入家庭开展了家庭教育现状的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上门访谈三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是对18岁以下儿童家长随机抽取的调查,共发放问卷 1500份,其中城区850份,占56.67%,农村650份,占43.33%;回收有效问卷1294份,问卷回收率为86.27%。座谈会分别由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人带队,组成两个调研组,分赴我市四个区、四个街道人口较为集中的乡镇、村(社区)采取实地查看、召开妇联干部、家长代表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现状。

1、被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本次调研按家长职业分组的情况为:务农的占15.02%,务工的占38.56%,有稳定收入的占41.5%,低保家庭占2.62%,其他收入的占2.3%;按家庭结构分,独生子女家庭占73.24 %,多子女家庭占26.76%。

2、被调查家庭中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结构情况。被调查家庭中,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占11.63 %,小学阶段的孩子占37.34 %,初中阶段的孩子占33.53%,高中阶段的孩子占17.5%。女孩占43.67 %;男孩占56.33 %。

3、被调查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1294名接受问卷调查的儿童家长中,按家长文化程度分组的情况为:父亲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母亲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

二、家庭教育工作现状

㈠家庭教育现状

1、注重智力投资。尽管多数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家长们很舍得。调查表明,有51.48%的家庭每年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在500元以上,每年投资300~500元的家庭占21.77 %,投资100~300元的占21.77 %。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竭尽自己的所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语、数、英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等。有83.58 %的家长会在假期让孩子上辅导课,其中以辅导文化课为主的占92.49 %。

2、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有43.17 %的家长把孩子的“成绩好”摆在第一位;有48%的家长在家与孩子交流的是“这次考试第几名”。

3、学习目的明确。认为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知识、明道理的家长占82.34%,有17%的家长认为读书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只有0.6%的家长认为读书是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4、家庭教育责任分工。父母同时承担教育孩子的家庭占调查总量的43.36 %,母亲承担孩子教育工作的占 25.46 %,父亲承担的占29.7%,还有1.48%的家庭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或亲戚朋友们。

5、家庭教育态度。有40.9 %的家长会经常花时间陪孩子聊天,陪孩子做功课、玩游戏,57.4%家长只是偶尔陪孩子学习、谈心,还有1.7%的家长坦然地说没有时间陪孩子。

6、家庭教育理念。在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话中,“要做听话的孩子”排名第一,其次是“这一次考试第几名”,“我打你,还不是为了你好”,“我这么辛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你别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还不是...”。

7、家庭教育方法。孩子成绩不理想或不听话时,有76.5 %的家长会采取谈心方式对其教

育,有13.36 %家长会去找老师商量解决,有10.14 %家长采取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的家庭教育态度、方法是正确的,但也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或教育方法欠妥。

㈡家庭教育工作现状

1、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发展

家长学校、家庭教育领导小组等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覆盖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由宣讲团、志愿者、专职工作者等组成的骨干队伍;针对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咨询、辅导与培训等活动。

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已建立和完善57所社区(村)家长学校,其中全国“双合格”示范家长学校1所,省级示范家长学校6所,市级示范家长学校22所,建起由各级妇联干部、教师、辅导员、志愿者等370余人组成的家教队伍,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家庭教育网络。

2、家庭教育活动载体不断创新

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不断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三优工程”(优生、优育、优教)到近年来开展的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初步形成;宣传载体不断丰富,从传统的报刊、广播发展为电视、互联网等的广泛运用,大众传媒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前所未有;公益活动异军突起,以社会团体为主进行运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贡献的各类公益载体,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支撑。

调查显示:2006年以来,我市举办各类家教讲座140多场,直接听课人数近5万多人。在每年“六一”等重大节日期间,通过征文、演讲、亲子活动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双合格”活动。

3、家庭教育理念和家长素质获得提升

“关心孩子,关心未来”、儿童优先”、“儿童参与”等意识已形成共识,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重视。以亲子沟通、平等民主为风尚的家庭教育方式,使亲子关系更为和谐;以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家庭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调查显示:有85.5%的父亲和86.9%的母亲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被访家庭中,能够耐心与孩子交流的家长占89.4%,一只耳进、一只耳出的占8.5%,不耐烦的占2.1%;对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了解程度方面,基本了解的占83.5%,了如指掌占的14.8%,不想了解、认为是老师的事的占1.7%;认为孩子很优秀常感到满意的占57.3%,非常讨厌常被遗忘的只占0.2%。

4、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受到普遍欢迎

由于形势发展变化和孩子成长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到教育子女健康成长,迫切需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目前,广大家长从不同渠道接受过家庭教育知识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教育知识普及面逐渐拓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很多家庭能够采取较为科学民主的方式。

调查显示:96%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80%以上的家长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有43.36 %的家庭是由父母共同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负责儿童生活、学习和品德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㈠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存在误区

1、重教而不会教。家长自以为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力图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调查显示,32 %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兴趣,强迫孩子从小就课余学英语、学绘画、学舞蹈等各种技能,热衷于考级、考分和所谓“神童培养计划”的实施,轻视了孩子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托付且托教。现代生活的高效率,快节奏,使得很多事业型或为生计奔波的家长苦于事业(生存)与家庭不能两全,而采取委托的方法,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保姆或亲戚,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也同时托付给了别人。这种行为在短期内可能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久而久之,给孩子造成的心理缺憾和早期教育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

3、教育态度不一。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宽严尺度不一,导致父母(或爷爷奶奶)一方管一方宠,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大家族的家庭或父母不能以身作则的家庭里。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非标准、做事原则讲得头头是道,可遇到实际问题往往另有一套,说归说,做归做,言行不一:如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夫妻间却争吵不断;让孩子抓紧学习,自己却电视剧天天看、麻将天天搓、电脑游戏玩半夜。孩子在这些无声的行动中受到的影响,远大于千万句的教育。

4、教育方法简单陈旧。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说教式的,10.14%是命令或打骂式的,只有29.9%是朋友式的;有许多家长认为纠正孩子的错误是打一顿、训斥一番或关在家里不许出去最有效。很多家长面对现代网络和社会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冲击束手无策。同时,部分家长主动参与家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接受家庭教育新知识的渠道不畅通。㈡妇联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的支撑体系还不健全

当前要满足我市广大家庭需要的家庭教育工作,宣传活动、服务管理、阵地与队伍建设、表彰激励等都是基础,但具体工作中,受机制、经费、阵地、队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妇联组织很难全方位地履行职责,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㈢手段不够有力,水平仍有待提高

面对家庭教育新情况新问题,工作方法不够科学、工作手段不够有力。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形式以宣传咨询、报告会、家长会为主,比较传统单一;部分家长学校缺乏系统规范的家庭教育教材,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长的指导性不强,有的家长学校存在以会代训等现象;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人员不足,研究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在工作开展上,不同地区、不同家长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

产生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由期望而予以厚望。家长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但受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影响、受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影响,以及高学历、高素质带来的高效益驱动和就业的压力、加上中考、高考的迫切需要,造成家庭教育仍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等现象,以学习成绩的高低决定孩子的前途,衡量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还有的家长自己小时候成长环境不好,留有遗憾,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热衷于培养孩子特长;尤其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造成更强烈的家长与孩子的相互依附,孩子成为家长的唯一希望,家长就不遗余力地在财力、物力精力方面投入,期望孩子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由于高投入,就造成了要求高回报,要求孩子出人头地、为父母争面子,使孩子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二是图安逸、贪清闲。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年轻父母一般缺少时间、精力进行亲子教育,为图清闲,索性将孩子全托给老人代管,将学前儿童“全托给老人”(白天送,晚上接或由老人扶养)、将中小学生“半托给老人”(中午放学代管一顿饭)。一个孩子健康性格、道德观、亲情观的形成单靠老人、老师很不够的,不能将家庭教育一“托”了事;如何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缺憾,如何赢得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主动权,应成为祖父母和年轻父母及所有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人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是分歧而误教。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缺乏统一要求,必然会产生相互抵消教育的作用。特别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一大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多数时候不少成员对自己的多重角色定位失当或转换不及,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本次调研数据显示,有26.5%的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与老人及家庭成员发生分

歧,产生矛盾。如一方对孩子施教时,另一方则以长辈身份袒护和宠爱孩子,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教训对方,从而形成“你管我宠”的家教误区。家庭教育的角色越多,越容易产生分歧,越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另外,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宽严失度,高兴时孩子犯再大的错误也能原谅,不高兴时对孩子的一点小错也能揪住不放;或者一段时间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一段时间又事无巨细、棍棒相加,搞得孩子无所适从。

四是责任心不强。家长们一说起家庭教育就大谈如何重视,如何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忽视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当需要去陪伴孩子、直接教育孩子、与孩子交流时,就抱怨自己工作忙、没时间、没办法,只有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才到处求教、才学习,处于被动的局面。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只有多挣钱,事业干好了,才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忽视了自己身为父母,应责无旁贷的以一种极大的责任感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要增进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其实家庭教育的好坏关键在于家长,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家长的素质,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教育家长。

五是政府主导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力度不够。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缺位现象;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系统全面,工作机制和指导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和建议

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素质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每位家长都应该树立“为国教子”的观念,懂得每一个家庭的命运都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家长已经意识到:很多独生子女理想信仰危机,学习缺乏动力。85%以上的家长都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最重要,但在“您的孩子目前最需要加强哪方面的教育”中,大多数家长还是把焦点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方法、习惯、态度和智力开发、特长培养”上。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培养放在首位,先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再教育孩子如何做事。

1、抓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提高家长素质是搞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家教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力度,使家长切实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学习成功的家教经验,增强家庭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宣传、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应借助新闻媒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普及科学家教理念,营造良好家教舆论氛围上下功夫。通过宣传教育,扭转家长“以己代师,重智轻德”的做法,通过舆论宣传,重点培养孩子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的思想,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自理、自护的能力,促使家长从“自然家长”向“理性家长”、“合格家长”转变。

2、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帮助广大家长走出家教存在的四个误区,即:过渡溺爱、过高期望、过多保护和过重压力,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成才观。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重视思想教育,帮助孩子分辨是非,辨别美丑,判断善恶,懂得怎样做人,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鼓励孩子尽量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适应性;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条件,引导孩子自觉地磨炼自己,经得起成功的喜悦,抗得住失败的烦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要严爱结合,以身作则,家长以自己的良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氛围。

3、树立家庭教育的主体地位。树立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大力宣传使父母转变观念,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一些家长往往以工作忙为由,把孩子走向歧途完全归咎于学校教育失职和社会影响不好。家长忙是事实,但再忙也不能忘了一件最忙的事——教育子女。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孩子的可塑性很强,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家长的正确教育。因此,家长要担负起教育监护的责任。各级

政府、相关部门要形成对农村外出务工家长的培训教育机制。通过对外出务工家长的集中培训,引导他们接触、了解科学的现代教育理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使他们了解留守、流动儿童的特点、心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家庭教育“缺位”影响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即使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也应留下一位专门负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当父母都出去时则要注重与孩子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沟通频率,最好做到每个星期或至少半个月交流一次;在沟通内容不仅仅谈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尽量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4、对事实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事实监护人一般文化水平低,由于能力、家教知识有限,难以承担起有效家庭教育的职责,往往过份依赖学校,而忽略家庭的教育和引导,甚至在有的家庭中存在对孩子的错误教育。基层政府、妇联、社区、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情况,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村民活动室等,对事实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提供指导,使事实监护人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能,引导孩子的健康品行。

㈡加强阵地建设,创新工作机制

巩固和发展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大力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按照《鄂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计划》的要求,面向基层、面向重点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1、充分发挥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等单位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共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新途径。

2、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主动争取,抢抓机遇,以政府赋权、政府购买等形式,拓展工作阵地,扩大工作资源,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新模式。

3、发展家庭教育指导队伍,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加大专兼职骨干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指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4、开展特色活动,扩大家教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要经常组织一些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新颖活泼、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家教工作的生机和活动,吸引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形成亲子互动。组织家长相互介绍家教经验,学习教子有方好家长的成功经验,开展优秀家庭角色评选活动,激发争做合格家长、优秀儿童的积极性,创造一个家家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局面,在参与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㈢加强协调统筹,促进城乡家庭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我市家庭教育地区发展、群体发展不平衡,农村和困境家庭的家庭教育相对薄弱。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通过增加资源配置,加强骨干培训,拓展阵地渠道,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家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特别关注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的家庭教育,关注单亲、残疾等困境家庭的家庭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救助与支持,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

㈣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投入,切实保障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对家庭教育工作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家庭教育工作业务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资金,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主要用于媒体宣传、骨干培训、课题研究、阵地建设和表彰先进等,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篇:乡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乡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如果说青年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孩子无疑是天边的那第一抹朝霞,只有当朝霞绽放出其最绚烂的画面,一个艳阳高照的丽日晴天才会蓬蓬勃勃而生机盎然。3月14日,由顺德区妇联组织制作的《顺德区居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这份旨在关注儿童成长、探讨居村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是顺德区妇联在全区8个镇多场“欢乐村居行”现场活动中进行居村家庭教育现场调查研究,以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进行资料搜集与整理,并接触全区城乡家长171位,重点探讨当前顺德区居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对策,对进一步做好顺德家庭教育工作、推动全区农村家庭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妇联的相关人士在当天的记者见面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此次的主题调查在顺德尚属首次,但区妇联及区家庭教育研究会都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无论是从调查的严谨性还是受访对象的代表性,此次调查都有着相当的重视与认真的态度。从调查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与问题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顺德居村家庭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重点和难点。

报告解读:四大误区成居村家庭教育“拦路虎”

调查发现,就当前居村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各式各样,但基本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相关人士认为,正确面对家庭教育中的误区才有可能将家庭教育工作建设得更为理性化和现实化。

突围爆点:三大建言修补居村家庭教育缺口

针对调查总结出来的四大普遍存在的误区,区妇联、区家庭教育研究会人员在经过大量调研及收集相关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三项可行方案,以弥补因家长原因造成的居村家庭教育的种种不足。素质调查1 普遍较低,亟待转变理念及行为 ●数据统计

学历方面:受访家长中,%的家长学历在初中以下,高中的有%,而大专以上的仅占%。;

意识方面:自认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的只占11.%,而在获取辅导孩子能力、掌握教育方法的意识方面,高达%的家长竟然回答“一点都不希望”,且希望得到帮助的家长不到10%。■原因透析

一、居村家长学习意识淡薄,难得看书看报,更何况儿童教育、心理辅导之类的书籍;

二、居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家庭教育行为极为欠缺;

三、居村家长自身生活方式的非健康因素干扰太多,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 ▲市民声音

北滘的郑一堂是高中生,他自己也承认,工作压力大,没有意识去对孩子的学习和相关教育进行过思考。

记者采访中发现,排除素质的原因,相当多的家长都会用“工作”说事,以此来作为自己缺失家庭教育的借口。◆专家评点

顺德区容桂幸福陈占梅小学校长曾宪松:家长素质的高低是相对性的,不可否认居村的家长相对城区的会稍为偏低一些,而且素质偏低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就明显低于素质高的家长,表现出参与教育的意识不强,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完全托管于学校,自己不闻不问。要改变这一点关键要强化家长的参与意识,家庭也是孩子的一所学校,家长更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要认识到教育孩子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意识调查2 缺乏理性,将教育重担交付学校 ●数据统计

家校互动:有意识与学校保持联系并主动从学校方了解关注孩子状况的只占受访人数的%。■原因透析

一、认识有误。居村家长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

二、责

任缺失。在孩子遇到什么问题后,家长只是一味抱怨,甚至指责学校失职。▲市民声音

邓刚则是为数不多的大专生之一,尽管如此,他认为作为家长,都有着自己的社会任务,教师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份子,孩子的教育应该在学校就有成体系地施行。

记者走访中发现,就教育所承担的任务而言,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学校”,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专家评

点顺德区大良凤城中学副校长尧勇:教育孩子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责任,要是缺少一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一种缺失。比如说道德品质的培养,孩子一出生首先就在家庭里接受教育,要是家庭教育这块缺少了,孩子这一方面的培养就失去了一个正确的观念导向,再把孩子放到学校来,教育就会难免出现一些障碍。所以家长一定要在观念上转变过来。理念调查3 望子成龙,高压手段得不偿失 ●数据统计

寄望方面:有%的居村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孩子的思想建设、内心感受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

关注度方面:在校表现的关注占%,能否自觉完成作业 占%,而关注品德表现及校园生活感受的只占13%。对错犯错方面:能采取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占%,而采取“不理他”“关在家里”“罚站”等消极方法的有%。■原因透析

一、理念失衡。一方面期望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另一方面把才能局限于孩子的书本知识或成绩表现;

二、方式失策。基于对孩子的期望,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认为严厉、高压才会对孩子有更大的触动。▲市民声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我上班多么辛苦,我都会和我爱人轮流对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会打孩子吗?)会,教育过程中肯定有时候对他的表现不满意而采取一些武力,但这也是为他好啊。”梁军如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希望读小学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考上好学校从而有个好工作。罗庆在回答记者关于对孩子的希望时也表达着相似的观点,“每次考试我都要求孩子要进到前五名,否则肯定会有些惩罚。”

乡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第三篇: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教育学院专业:小学教育姓名:卢胜艳学号:

111班

20111105040017

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目前,很多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当,以打代教,或放任不管,娇生惯养,甚至溺爱、姑息迁就,一些市侩思想、不良生活习气和作风带给孩子恶劣的影响。而这一部分学生多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障碍,正常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在这类学生和家长面前表现的苍白无力。另外,凡河中心小学的学生还有其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工作流动性大,在家的时间很少,学生多由祖辈、亲戚照料或独自在家,只能满足学生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对学生很少或很难做出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长时间的失控导致学生丧失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状况良莠不齐,教育质量不理想,令人堪忧。为了有针对性、有效地帮助广大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使学生在较好的氛围中茁壮成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对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问卷方式

三、调查对象:本校四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家长

四、调查时间:2014年9月-10月

五、调查内容:

A、家庭基本状况调查:父母教育程度、职业特点、业余爱好、家庭经济状况等。

B、家庭学习情况: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学习的认识程度。C、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D、家庭教育的效果,初步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发现: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许多孩子上课时表现生龙活虎,而学习成绩却很不理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引起了我的调查兴趣。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由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下实现的。然而,我在凡河中心小学小学实习的时候常常能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对某某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我每到周一就要从头再来,我都筋疲力尽了。老师发出这种无奈地声音,抱怨着家长的不配合,对学生更是失望与严厉,恶性循环着。

问题一:“不管不问”型,家长认为我花了很高的学费,把孩子送到小学来,孩子的生活学习就都应该由老师、学校负责。

例子:这个学校的孩子大多数放学后不直接回家,而是由代理家长接到课后补习班写作业,然后家长下班后再到补习班接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以为有老师,有学校,有补习班就够用了。

问题二:“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传统教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其

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其

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例子:我是一年六班的实习老师,在我们的班级常常会听到孩子这样说“我妈妈说这次我考试考一百分,就给我买一个····礼物”。你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耽误写作业的时间,常常把学校的值日任务自己承包下来,殊不知对孩子的锻炼是很重要的。问题三:“过分溺爱”型,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俗话常说“隔代亲”。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理能力差,要他人帮助收拾书包;表现很自我,缺乏对他人、集体的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的。

例子:我们班级就有一个自理能力特别差的孩子,而且特别怕自己在同学面前吃亏,自己的奶奶总是在班级同学面前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欺负我孙子”,他更是对自己的同学大打出手,不让自己吃一点点亏。

二、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1.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凡是希望孩子做到的,父母一定要自觉做到。只有大人说到做到,教育孩子时你的话才有说服力,孩子才不抵抗。

2.注重“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不良行为。既然我们要教育孩子,我们就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当然也不包庇迁就原则性错误)。切忌习惯性地批评孩子缺点和不足,更忌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这样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积极适当地帮助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这时家长要伸出热情之手予以适当帮助(切忌无原则地全权代劳),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不断树立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全家拒绝不合理要求。

现在好多家庭是三世同堂,又都是独生子女,由于“隔辈亲”缘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容易过分袒护孙子女的不良行为,满足孩子不合理要求,从而助长了孩子的自私、任性毛病的发展。这时,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之间一定要多多沟通,形成一致意见,无论是谁都不能无原则满足其不合理要求,任其怎样哭闹,也不能这个批评,那个呵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自私、任性、不讲道理毛病的发展。

5.与老师保持经常性沟通。

孩子入学之后,每天有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其学习的优略、品质的好坏等各方面的表现,学校和老师掌握的比较清楚,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所以不但要积极参加家长会,更重要的是平时多与老师保持沟通和联系,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综合表现,既要了解其优秀的一面,还要掌握其缺点和不足,随时纠正不良行为。

6.父母要及时“充电”。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日新月异,要承认孩子的社会属性,父母一定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将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赋以现代新的思维和方法,使孩子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可,否则不但达不到你想要的教育结果,而且还会在子女心中留下保守、呆板、不爱学习的形象,久而久之必将出现孩子不听教诲的局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是“百年树人”的起点。古代教育家荀子说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就是强调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家长,永远不要只会去责备孩子,而要更多地去反省自己是否是一个称职的家长。

第四篇: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好)

汪清三中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政教处:逄利民

目前,很多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当,以打代教,或放任不管,娇生惯养,甚至溺爱、姑息迁就,一些市侩思想、不良生活习气和作风带给孩子恶劣的影响。而这一部分学生多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障碍,正常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在这类学生和家长面前表现的苍白无力。

另外,本地区的学生还有其特殊性,林业企业的不景气,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工作流动性大,在家的时间很少,学生多由祖辈、亲戚照料或独自在家,只能满足学生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对学生很少或很难做出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长时间的失控导致学生丧失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县里统一要求,结合所给的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查提纲,展开了对本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分析。

一、家庭教育工作的分析

(一)学生家长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大部分家庭的家长文化层次较低,业余文化修养不重视,家庭教育氛围不浓。

1、受访家长年龄均比较年轻,较为正常,2、调查家庭中有“代理家长”现象出现,且有增长趋势,占总调查家庭的21.2%。(注:“代理家长”指父母在外工作,孩子长期由爷爷、奶奶、舅舅、阿姨等人照顾教育,这些照顾孩子的人称为“代理家长”),原因是离异或外出打工的增加造成单亲和留守儿童。

3、受访家长文化水平: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4、受访家长的职业大多从事经商或打工。工作繁忙,与子女相处时间少,亲子沟通不够。

5、受访家长中有近20%的家庭为暂住家庭,家长均外来打工者,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

6、从受访家长的业余爱好调查来看,有30%以上的家长好赌,低级庸俗,注重个人享受,家长文化修养普遍较低,家庭文化氛围不浓。

(二)学生家庭学习状况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精神投入落后于物质投入,家长教育方式方法有不同程度的主观片面性。

1、受访家庭中有81.8%的家长关心重视子女的学习,有学生独立的学习场所,这给学生的学习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2、多数家长舍得投入给子女拓宽学习渠道,但主要在特长的培养和给子女学业的辅导上,家长的视野不够开阔,观念不正确,带有“为学习而学习”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3、受访家长在家校联系上做得比较欠缺,家长只注重在个人理解的前提下教育子女,忽视了与学校的联系沟通。

(三)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状况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变化,多数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突出,重智轻德的现象也比较明显,还有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身教重于言教”的观念较难普及:

1、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有的趋于简单粗暴。

2、有近半数的家长行为不大令人满意,在学习问题上,部分家长对孩子要求严,而对自己宽,难以在学习上做子女的榜样。

3、少数的家长甚至认为只要给钱就能教育好孩子了。

(四)家庭教育成效调查结果

1、家长不会爱孩子,对孩子过于溺爱的情况比较普遍。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简单粗暴,甚至是拔苗肋长、操之过急。或儿孙自有儿孙福,放任自流、不管不问。

3、家庭气氛及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不良影响。

4、一切包办代替,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爱劳动的习惯,事无巨细,都由大人承包。

5、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不同步,家庭内部教育意见也不统一,使孩子无所适从。

6、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交给学校就可以啦。

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我就我校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的一点做法和想法在这里汇报一下。

提高认识,转变思想。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是家庭内部的教育,主导者是理所当人是家长。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需要,为了祖国的未来,学校必须重新定位、创新思维、科学施教。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1、学校认真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能顺利开展,才能能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为此,我校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合理的家长学校的培训计划,逐步实施。

3、家庭教育指导师们每天利用学校家长qq群、校讯通和博客,及时向家长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方法。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进行专业解答。

4、举行家长会观摩,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家长会观摩会活动,通过观摩,班主任、家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学校每学期开展教师走访家庭活动,安排全体教师集体家访与分散家访相结合,每位教师必须与家长互通信息,及时向学生和家长提出教育孩子的可行性建议。

6、把家长请进校园。①听课。学校每学期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校听老师怎样上课,让家长领悟到教学的艺术,知道子女怎样才能上好课,养成哪些

学习习惯,便于家长配合学校教学。同时让老师也能及时听到来自家长的意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②观摩。请家长到学校来参加观摩活动。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缺点,从而增强育人的责任感。③参与。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有关活动和比赛。初一一班周雪梅老师率先将传统的家长会举办成家长、教师、学生三者同台演出的联谊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学校定期开展家教经验交流会,请教子有方的家长介绍育人经验。还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来树立榜样,以典型引路,促进全体家长素质提高。

总之,我校一直把家庭教育作为重要工作,今后,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全校各种优势,进一步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二、留守儿童的状况分析

汪清三中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汇总表

2012年4月制

从调查表中来看,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等原因,能够保证孩子的吃穿就不错啦,根本没有能力教育培养孩子们。

结合学校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经历谈谈学校面临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多数是单亲家庭子女,父亲或母亲有一部分是逃避孩子的教育责任,离开家乡,还有一部分是因生活贫困而远离家乡,逃避责任的不愿意和家里沟通,为生活拼搏的缺少时间和家里沟通。外出打工的家长基本都在外省或国外,一年能回家一次或多年不回家。临时监护人承担不了教育责任。

2、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由一些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更是迷恋上网。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一名留守儿童不愿意和临时监护人一起生活,以离家出走威胁在韩国打工的父亲,自己独立生活,独立生活后,就流连网吧,事情发生在暑期,开学后该学生出现旷课,老师了解到之后,该生以积习难返。近期又发生了用不上学威胁父亲多汇生活费,让人痛心。

3、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4、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在调查中,有一名留守儿童,小学四年级父母在韩国打工,至今未归,自己与姥爷和舅舅一起生活,朝鲜族,经老师家访发现其舅舅是个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也没有生活来源;姥爷七十多岁,汉语

不好,老师没有办法沟通,孩子连吃饭都不能保证,卫生清洁就更不要说啦,老师曾帮助他洗衣服,带他去洗澡,后来老师发现他躲着老师,了解原因是他不想让老师这样帮他,他不想麻烦老师,再后来有学生发现他经常到垃圾箱去捡食物吃,学校和她的父母取得联系要求他的父母回来,这个孩子班级值日很能干,对老师有礼貌,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拾到十元钱也能上交老师。

有很多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逃学、吸烟、打仗斗殴、顶撞老师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这些孩子自认为自己可怜,没有人疼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让人值得深思。学校的控辍工作和校园安全工作的难点以留守儿童为主。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队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要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

第五篇: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校地处农村,两校合并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教育问题俞发突出。

基于农村的家长素质的特殊原因,给家校共同教育孩子提出了难题。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反思,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我们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230人。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我们通过和学校7位班主任座谈,以及对10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的统计资料显示:家长能正确、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有12人,占l0.1%;能经常关心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的,基本能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有31人,占28.9%:偶尔过问一下,家教方面有某些缺陷的有53人,占49.5%;根本不过问,家教方面缺失较多有11人,占10.2%。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家庭有如下特点:

1.家长的自身素质高,管理教育孩子水平强。

有些家庭,既有良好的传统家教影响,又能与时俱进,在对孩子进行家教时,渗透了现代家教理念。比如,三年级学生刘某,其父母均为高中毕业,尽管他们都在农村务农,但是对孩子教育管理能力较强,他们在满足孩子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能注重孩子从小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刘某的父母平时能经常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还能适时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

2.淳朴的家风,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些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风严谨、淳朴,具有尊老爱幼,谦和礼让的好品德。他们对子女爱而不宠,严而不厉,孩子偶尔犯错,家长和风细雨。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在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里,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遇事互相谦让,学会了彬彬有礼,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六年级学生毛家珍是个传统大家庭,上有祖父母,尊祖母八十高龄尚健在,下有兄妹三人。其父母是互敬互爱,遇事有商有量,从未红过脸;对老人是嘘寒问暖,孝顺备至;对子女是严格要求,耐心教育;与乡邻友好相处,哪家有喜事,少不了去热心帮忙。这种和谐的氛围造就了毛家珍乐观向上,谦和宽厚的好品质。3.家长学习勤奋。

有些家长通过勤奋自学,掌握一技之长。比如五年级学生张丽的家长,他除了种田以外,还订阅有关食用菌杂志,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四年级李林的家长,学习制沼气的技术,自制沼气池;这些家长勤奋学习的精神,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这些家长就成功地做到了言传身教,他们以实际行动成为孩子心灵的引路人,成为孩子行动的风向标。在家长的熏陶下,这些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其他孩子要强,且具有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4.家长无不良的嗜好。

这些家长,大都是本分守纪的农民,不抹牌赌博。他们克勤克俭,严于律己,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但是,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也有不少值得忧虑的地方,主要有:

1.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模糊。

不少家长只管养,不管教,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从小不用教,长大再教也不迟。家长重视孩子学习的程度不足。农村的家庭,大部分是务农,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较大,家长都忙于农活了,就把对小孩子的教育放在一边了,孩子由于没有严格的要求和监督,随之对学习上也无所谓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校,不是有老师在替我们监管吗?是的,在学校老师很耐心地传授知识辅导他们作业和功课,但那只是在学校。学校和家里,那可是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不学也不行,因为有老师在监督,但在家里如果没有父母的监督,何来的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们的课外学习。更有多数家长认为保证孩子的吃、穿、住、用是家长的事,至于教育就应该由学校管。比如三年级学生李某,学习不用功,也非常调皮,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班主任要求家长协助教育一下,这位家长却说:“要家长教育,那我还把孩子送到学校做什么?”有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认识,把学校教育当成是万能的,家长对子女不闻不问,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

2.家长教育方法陈旧,教法粗暴。当前,农村许多家长文化素质差,更谈不上什么现代教育观念。有些家长是文盲,有些家长只是在六、七十年代接受的学校教育,由于缺乏继续学习,现在也基本上返“盲”了。他们的家教方法陈旧落后,甚至简单粗暴,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后天的影响是何其之大,一个好的父母给家庭带来心灵上的快乐和慰籍,一个好的母亲给家庭带来生活上的干净和温暖,这就是双亲榜样的作用,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源于父母的榜样的作用。对待孩子的不听话非打即骂,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来家访,说到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或是说晚上不做作业,第二天没交的时候,家长很快会火冒三丈,动手打自己的孩子,连孩子说原因的机会都不给,如此的家长怎能教得好孩子呢?更多家长看到孩子在校成绩好就一味迁就,如果有一两次考“砸”了,就拳脚相加。有的家庭袒护孩子,例如,六年级学生吴某在校经常违反纪律,打架滋事,他的家长却说:“我的孩子犯了法,归公安局管,你们老师管不着!”也有的家庭溺爱孩子,家长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了一点委屈,在家里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的一切劳作都操办代替,孩子的所有要求都一律满足。例如四年级的王某,父母当成“掌上明珠”,从小养成了骄娇二气,学习怕吃苦,经常装病逃学。

3.家长自身素质差。

不少家长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或无所事事,或吃喝玩乐,或抹牌赌搏,他们对子女放任自流。有的家庭不仅自己不管教孩子,对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不闻之,不问之,就是教师上门家访,他们还非常反感。有很多教师反映,他们下去家访,遇到不少家长缺乏应有的礼节。六年级的黄某迷恋上网,晚上偷泡网吧,白天上课睡觉。班主任登门拜访。黄母正在打麻将,见了老师也不起身,仍继续打牌,不予理睬。更有些家长还蛮不讲理地说:“我儿子送到学校,出了事就是你们老师的责任。” 有的家长说多做少,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去家访,家长都说自己工作忙,忙于挣钱,忙于应酬,忙于玩,很少说忙于看孩子做作业的,许多家长都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要落实处,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做作业,或玩或不看书,就随后催促,听话的孩子也许立刻去学习,要是不听话的孩子,嘴上答应了,却没有付之行动,家长们听之任之,这样的监督也是毫无意义的。

4.“留守孩子” 亲情缺失,家教缺乏。随着打工经济升温,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使很多家庭的孩子“留守”在农村,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看管,大部分看管者限于精力和能力,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他们大多有被遗弃的感觉和困惑。一位五年级的女孩曾在一篇《我是多余的吗》的作文中写道:“爸爸妈妈,我是多余的吗?如果是,你们可只有我一个孩子啊;如果不是,为什么你们舍得丢下我一个人在家,让我一年到头难以感受到父母的温暖?”这些留守生长年缺乏父母关爱,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的欢乐,造成了情感、心理等方面问题日益严重。六年级学生黄某,父母双双在外打工,托外祖母代管,该生花钱大手大脚,上网吧、打游戏机、坐馆子、进溜冰场,经常旷课,小小年纪就和社会上二流子称兄道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班主任多次教育,屡教不改,后伙同他人偷窃,被公安机关抓获。

5.家庭内部环境差。

有的家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邻里之间关系不好,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大人之间个个像斗鸡眼,更谈不上教育孩子了。尤其近几年农村离婚率增加了,单亲家庭在农村也越来越多。父亲的离异,家庭的解体,带来孩子性格、心理、身体、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或亲情完全缺乏,他们变得任性、自私、孤僻、冷漠、忧郁多疑,上进心差,甚至有的出现暴力倾向。

6.评价孩子极端化。

些家长,如果他的孩子在校绩好,他就认为“我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我的孩子就是比你的孩子强”,时时沉醉于这类的虚荣之中,把自己未了的心愿和未达到的目的都加在孩子的身上;如果他的孩子在校成绩较差,他则自我安慰:“是个虫儿,总要蛀个木儿”,“生个雀儿,总要找个树做窝”,“现在就是读了大学,还不是打工?哪儿都能混碗饭吃!”

家庭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构建学校和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家庭教育,学校以及学校教师责无旁贷。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建议:

1.学校应该和社会组织同力协作,切实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和能力。2.加大家访力度,建立“家长学校联系卡”,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应把家庭教育的情况纳入考核之中。

3.家长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家教观念,更新家教方法。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成功家庭教育的事例,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4.“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学校及教师应尽量负起更多的教育责任。

5.优化社会环境,构建和谐氛围。全社会应坚决打击腐败丑恶的会现象,净化社会环境。

下载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鄂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家庭教育现状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家庭教育十五规划》和《**市家庭教育工作规划》,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

    乡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例(五篇)

    乡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例 如果说青年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孩子无疑是天边的那第一抹朝霞,只有当朝霞绽放出其最绚烂的画面,一个艳阳高照的丽日晴天才会蓬蓬勃勃而生机......

    关于农村留守的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的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学校: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院名称:商学院 专业:金融年级:11级班级:金融2 姓名:嵇中胜学号:11242207 前言:我国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现状的调查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学院:电信学院 班级: 学号:姓名:朱红 09东通信一班09811134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现状的调查报告实践活动提出者:电信学院09东通信一班朱红社会实践的参加者:......

    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卫东中学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1.目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重大的不良......

    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望城中学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教育问题一直以来是民众关心的基础问题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已成为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一、 导言 (一)调查的内容 父母离异后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 (二)调查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的话:“应该使每个人懂得:在社会面前,他的责任和对社会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