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乌路街道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评活动
贵 乌 信 息
第112期
报:区委办公室
区政府办公室贵乌路街道办事处2009年10月16日贵乌路街道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评活动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弘扬家庭美德,促进家风、民风和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促进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好形式。为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巩固贵乌路街道社区文明城区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成果,推动“五好文明家庭”活动深入持续开展,贵乌街道在近期开展了“五好文明荣誉户”创评活动。在全社区进一步掀起了争先进、创文明的热潮。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标准进一步明确
街道重新下发了五好家庭创建标准,要求各居委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工作同文明家庭、文明小区、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相结合,把评选工作作为家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家庭成员在创建活动中寓教于乐,提高素质。-1-
二、“五好文明家庭”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
围绕实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有效形式,如倡议书进家庭;拉横幅;把评选标准、五好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制作成宣传版面在各小区巡回展览;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评选条件;宣传先进家庭典型,激励更多的家庭投身“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贵乌街道将一如既往地把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作为妇女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家庭文化建设活动,用活动吸引、引领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去。
第二篇:五好文明家庭创建中问题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中遇到的问题
家庭美德,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诸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是每个家庭都亟待努力弘扬的。家庭美德,需要继承,又需要不断发展。以前,提起家庭美德中做得欠缺的地方,我们就会联想起做儿子的不尽赡养义务,领工资后不如数支付给父母生活费;婆媳不和睦,为你住南间我住北间,你吃多我吃少,三天两头争吵……现在,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民精神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诸如此类的矛盾较为少见了。然而,不时地,我们会从周围的一些老人那里听到:“我不缺吃不愁穿,就是想让孩子常回家看看.”
“没有家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没有家庭的和睦和家庭新风的倡扬,也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组长顾秀莲在一次会议中意味深长的讲到.可见家庭是妇联工作的重要领域,它对每个人道德的养成,知识的积淀,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在的文明家庭中我们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上我们深思的问题.一首《常回家看看》,牵动了天下每一颗父母心。至今,它仍唱遍大街小巷。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多少儿女不能与父母经常团聚,让老人遗憾不已。现在,有些晚辈开始引以为戒,寻找时间,领着孩子,带着爱人,常回家看看,受到老人欢迎。然而,也有一些人将常回家看看演化成了变相的”吃老人“。会餐完毕,他们不是”帮妈妈涮涮碗筷“,更不会”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而是在酒足饭饱之后,碗筷一推,油嘴一抹,和爱人、孩子看看电视打打牌。有的三口之家空着手去探视老人,吃完还带饭菜走人。等到小辈走了,老人已忙得浑身酸痛。我认为,如此回家看看,给老人们的精神慰藉不多,倒是给老人们添加了不少生活负担,实在是要不得。
古龙镇的共荣村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评选出的典型示范村.它坐落于古龙的西部,是个不太大的村庄.但是当你一踏进它的地界,整齐的村庄,干净的街道不得不让人眼前一亮.可以说它不管是”致富之家”,”守法之家”,”和睦之家”等都是很优秀的代表.但是我却从中知道了这样一件事.其中的某户人家非常宠爱儿女,对儿女百般呵护关爱,处处侍候,事事操心,为儿女可以舍弃一切。见儿女有个头痛脑热比自己生病还急,送医院,陪夜,熬鸡汤,熬粥,日夜操劳。儿女读书了,工作了,父母还是操心不止。儿女18岁生日,父母操劳整天,让孩子在家宴请学友;双休日,儿女睡懒觉,父母忙饭菜,服侍周到。然而,从另一种角度观察,我总觉得他的爱心有所欠缺,这就是在对待他自己的父母上。耄耋之年的老父老母,孤零零地居住在近郊的一套公房内。他与妻子极少去探望。逢年过节,他有时竟是一个人带上点水果去探望,说是”孩子功课紧,省一点时间吧。“老父老母生病需住院,他也是送到医院,付了一应费用,请妥护工,就基本不去,一个星期去一二次而已。平心而论,不能说他待父母”不合格“,但”分数"是不够高的吧。一个人对家庭的爱心,应当既给予小辈,又给予长辈。而爱幼太过,敬老不够,我以为这是一个亟待引起许多中青年夫妇注意的问题,不仅是那户人家的个人问题而已。爱幼太过敬老不够已经成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了.“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已成为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影响教大,持续时间最长,群众参与面最广,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创建活动.虽然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但我们相信针对家庭的特点,运用家庭的喜闻乐见,结合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家庭美德工作,相信我们会取得很好的结果!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中问题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广西贵港市“五好文明家庭” 主事迹材料
广西贵港市“五好文明家庭” 主事迹材料
——记港北区灵贵乡党委书记 黄旗麟
在港北区灵贵乡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提携,尊老爱幼,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住在贵港市港北区桂林路幸福小区的黄旗麟、周丽琴夫妇一家。
黄旗麟今年40岁,本科文化,为人和善、纯朴善良,家中人口4人,上有一老人,下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妻子是新世纪学校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夫妻和睦,生活幸福美满,把小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儿子在新世纪学校读二年级,学习成绩优秀,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是广大家庭学习的楷模。
一、家庭团结、邻里团结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平时港北区的各项活动,他都热心参与,在文体娱乐活动中,更是经常见到他们一家的身影,二、勤政为民,抓好家庭“廉洁”建设
身为灵贵乡党委书记,他深深知道这个位置的敏感性,他以清廉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扎实做好工作,不给家庭增添麻烦。家庭的“廉洁”建设需要夫妻双方有共同的认识和一家人的妻子周老师也十分理解丈夫的工作,平时,认真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面对诱惑她义正言辞地拒绝,面对威胁她从容 不迫地面对,坚决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往丈夫脸上抹黑,往整个幸福的家庭上抹黑,三、率先垂范,做子女的楷模
为了使子女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子做出榜样。
1、生活俭朴。虽然他身为一个科级领导,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经常教育儿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他的孩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2、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子,为儿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
3、敬老尊长。自结婚起,他们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们儿子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非常为大人着想。结婚以来他们和双方的四位老人,从未红过脸,从未发生过争执,在幸福小区里,他们一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黄旗麟一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很普通的一个家庭,但又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家庭。因为他们这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是那么的文明守法,那么团结和睦、那么融洽,他们是热爱生活的家庭,这个家庭愿意并肩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篇:开展文明信用创评活动经验材料
开展文明信用创评活动积极探索农村三个文明建设良性互动新机制陵县是个农业大县,辖9镇3乡1个经济开发区,989个行政村,总人口53.8万,其中农业人口46.8万。自去2002年3月份以来,我们在全县农村组织开展了“文明信用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乡镇”创建评选活动。两年的实践说明,开展文明信用创建评选活动,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扎实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这项活动已引起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信息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季风》栏目、《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大众日报》、新华社山东分社《山东内参》都予以关注报道。
一、与时俱进,把握特点,把文明信用创评活动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如何把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实现三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于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活动是在一再号召、积极推动下才开展起来的,实事求是讲,群众自觉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群众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实惠,如果泛泛地开展与群众自己的利益不直接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精神文明抓精神文明,对群众的吸引力就不大。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做好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必须与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要在结合点上做文章,吸引群众自觉参与,使农民群众在参与中提升自身的文明素质,在参与中实现自己的物质利益。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在农村存在一种“两难”现象,一方面是银行为预防金融风险,不敢放贷,有钱“卖”不出去,望钱兴叹;一方面是农民群众在致富过程中资金短缺,用钱贷不出来,望钱莫及。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用的缺失。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纽带,尤其是在新形势下,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文明信用的回归迫在眉睫。而“明礼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之一,正是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决定用“文明信用是金”这个市场经济规则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结合起来,及时在全县开展了“文明信用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乡(镇)”创建评选活动,把群众关心的贷款问题、致富问题与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结合了起来。这样既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适应了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需要,又使群众自觉地参与到了精神文明创建中来,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文明诚信程度,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得到有机结合,解决了“两张皮”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金融安全区建设,化解了金融风险,扩大了贷款规模。这项活动对群众和金融部门来说是“双赢”,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说是“双促”,从而使创评活动成为对三个文明建设具有永久支持力的新机制。
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规范运行农村文明信用创评活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层层成立文明信用评估领导小组。创评活动一开始,县里成立了由文明办、信用联社组成的文明信用创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文明信用创评活动的安排、指导、督促、检查,并负责文明信用乡镇、文明信用村的资格认定、审查批准;乡镇成立了由乡镇党委、政府、信用社、工商、税务等部门组成的文明信用创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乡镇所辖村庄的文明信用户的评定、审批,并按要求建立文明信用户档案,向县领导小组推荐上报文明信用村;村里成立了由村两委成员、村信贷员、村民代表和入股社员代表组成的文明信用评估小组,依据农户的申请,评估农户的借贷能力和文明诚信资质,确定农户的文明信用等级(分别为一星、二星和三星级)。(二)、制定文明信用乡镇、村、户标准条件。根据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现状,县领导小组本着注重引导的原则,分别制定了文明信用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乡镇标准条件。文明信用户入选条件是自觉履行公民义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明礼诚信,照章纳税,勤俭自强,勤劳致富等10项。文明信用村的入选条件是文明信用户达到40,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能够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村容村貌整洁,无计划外生育等10项。文明信用乡镇的入选条件是文明信用村达到60,党委政府班子团结,有战斗力,发展思路明确,主导产业突出,干部形象良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措施得力等9项。共同特点是把文明道德标准量化并作为一种充分必要条件。
(三)、严格标准等级,发放文明信用牌匾和信用贷款证。文明信用村、户建立了规范的信用档案。凡是被评为文明信用户的农户,由乡镇信用社发放牌匾和贷款证,依一星、二星、三星不同等级分别授信2000元
第五篇:开展文明信用创评活动经验材料
开展文明信用创评活动
积极探索农村三个文明建设良性互动新机制
陵县是个农业大县,辖9镇3乡1个经济开发区,989个行政村,总人口53.8万,其中农业人口46.8万。自去2002年3月份以来,我们在全县农村组织开展了“文明信用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乡镇”创建评选活动。两年的实践说明,开展文明信用创建评选活动,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扎实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这项活动已引起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信息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季风》栏目、《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大众日报》、新华社山东分社《山东内参》都予以关注报道。
一、与时俱进,把握特点,把文明信用创评活动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如何把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实现三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于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活动是在一再号召、积极推动下才开展起来的,实事求是讲,群众自觉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群众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实惠,如果泛泛地开展与群众自己的利益不直接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精神文明抓精神文明,对群众的吸引力就不大。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做好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必须与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要在结合点上做文章,吸引群众自觉参与,使农民群众在参与中提升自身的文明素质,在参与中实现自己的物质利益。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在农村存在一种“两难”现象,一方面是银行为预防金融风险,不敢放贷,有钱“卖”不出去,望钱兴叹;一方面是农民群众在致富过程中资金短缺,用钱贷不出来,望钱莫及。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用的缺失。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纽带,尤其是在新形势下,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文明信用的回归迫在眉睫。而“明礼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之一,正是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决定用“文明信用是金”这个市场经济规则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结合起来,及时在全县开展了“文明信用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乡(镇)”创建评选活动,把群众关心的贷款问题、致富问题与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结合了起来。这样既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适应了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需要,又使群众自觉地参与到了精神文明创建中来,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文明诚信程度,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得到有机结合,解决了“两张皮”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金融安全区建设,化解了金融风险,扩大了贷款规模。这项活动对群众和金融部门来说是“双赢”,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说是“双促”,从而使创评活动成为对三个文明建设具有永久支持力的新机制。
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规范运行农村文明信用创评活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层层成立文明信用评估领导小组。创评活动一开始,县里成立了由文明办、信用联社组成的文明信用创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文明信用创评活动的安排、指导、督促、检查,并负责文明信用乡镇、文明信用村的资格认定、审查批准;乡镇成立了由乡镇党委、政府、信用社、工商、税务等部门组成的文明信用创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乡镇所辖村庄的文明信用户的评定、审批,并按要求建立文明信用户档案,向县领导小组推荐上报文明信用村;村里成立了由村两委成员、村信贷员、村民代表和入股社员代表组成的文明信用评估小组,依据农户的申请,评估农户的借贷能力和文明诚信资质,确定农户的文明信用等级(分别为一星、二星和三星级)。
(二)、制定文明信用乡镇、村、户标准条件。根据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现状,县领导小组本着注重引导的原则,分别制定了文明信用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乡镇标准条件。文明信用户入选条件是自觉履行公民义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明礼诚信,照章纳税,勤俭自强,勤劳致富等10项。文明信用村的入选条件是文明信用户达到40%,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能够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村容村貌整洁,无计划外生育等10项。文明信用乡镇的入选条件是文明信用村达到60%,党委政府班子团结,有战斗力,发展思路明确,主导产业突出,干部形象良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措施得力等9项。共同特点是把文明道德标准量化并作为一种充分必要条件。
(三)、严格标准等级,发放文明信用牌匾和信用贷款证。文明信用村、户建立了规范的信用档案。凡是被评为文明信用户的农户,由乡镇信用社发放牌匾和贷款证,依一星、二星、三星不同等级分别授信2000元、5000元、10000元的信用贷款。文明信用户联户联保,授信额度可适当加大。获得文明信用村、乡镇荣誉称号的,信用社将对集体和村民实行“放宽授信额度、优先授信、利率优惠、期限延长”的鼓励政策。农民根据贷款证,可随时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不用担保、抵押,与存款一样方便,实现了精神奖励与物质便利的统一。
(四)、实施动态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各级创评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文明信用村、户的跟踪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户的生产经营和贷款使用情况以及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种种表现,规范管理,视情况随时分别给予保留称号、撤销称号或降低星级标准或收回贷款证等措施,不搞“终身制”,不搞“下不为例”。被撤销荣誉称号者,两年内不准申报。去年,我们在复查中,认真按照文明信用村、户的标准条件,对2002的文明信用村、户进行了认真复查,对出现逾期贷款未能及时还上、村风不正、出现刑事民事或不积极履行赡养老人等各项义务的村和户进行了撤牌、摘星,有19个村被摘掉了文明信用村的牌匾,同时在去年7月28日的命名表彰文明信用村(企业)大会上,对32个文明信用村和3家文明信用企业进行了500—5000元的奖励。
(五)、扩大创评范围,延长创评链条。在注重规范创评程序,巩固创评成果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延伸创评活动,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又在全县企业和个体私营业户中广泛开展了文明信用企业和文明信用业户的创评工作,全县3家企业和156户个体工商业户挂了文明信用牌匾,从而为创建陵县文明信用县打好基础。
三、经济发展,观念更新,文明信用创评活动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到现在,全县共评选出文明信用户18700户,文明信用村32个,文明信用业户156家,文明信用企业3家。县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证23000个,授信额9800万元,累计发放“三农”信用贷款16·3亿元。“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的牌匾成为农村干部、群众争抢的“黄金招牌”。更为可喜的是,“让失信者受到惩戒,让守信者得到鼓励,让信用成为财富”的机制在农村得以逐步建立,村民的文明诚信意识开始被唤醒,在农村初步形成了“守信光荣、毁信可耻”,“人人守信用,共同来致富”的社会信用环境,“信用是金,贷款放心”、“不论穷、不论富,只看是否讲信用”成为时下农民的口头禅,农村社会文明诚信程度明显提高。
一是帮助农民实现了快速增收。小额贷款证的发放,方便了农民贷款。据统计,两年来,信用社扶持奶牛、鸡、鱼、羊、猪、蔬菜、花卉、饲草等种植、养殖资金7.68亿元,培植各类种养专业村 139个,有3000农户依靠小额信用贷款走上了致富路,扶持农副产品加工、运输销售资金4.7亿元,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全县黄牛存栏量达31万头,奶牛存栏量达3000头,农民靠畜牧业一项人均收入780元。
二是帮助农民转变了思想观念。在全县农村,许多农民逐渐破除了狭隘的小农意识,借钱生钱、负债经营意识日趋明显,把小额信贷作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一次机遇,主动寻项目,找市场,调结构,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神头镇马集村个体大户多,原来在信用社只有存款没有贷款。镇信用社及时组织大户们到外地参观。两个月时间,该村有20个个体大户投资60多万元,饲养奶牛40多头,其中在镇信用社贷款30万元。今年春天,全县农民利用信用贷款开发宜林荒地,使闲置资源变成了致富基地,植树达5000万棵。
三是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文明信用创评活动中,县、乡党政高度重视,村“两委会”紧密配合,乡村干部通过协助信用社为农户送贷上门,从中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进一步增进了干部与农民的联系与交流。农村信用社员工服务到家,为农民提供资金、科技和信息服务。农民群众从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党和政府是自己的靠山,信用社是自己脱贫致富的坚实后盾。于集乡张武村、徽王庄镇杨顶村的农民敲锣打鼓,自发上门为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及信用社赠送锦旗,表达朴素的感激之情。
四是找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支点。开展文明信用创评活动之后,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积极进取、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好风气。文明信用创评也转变了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的管理方式,成为工作开展的有效“抓手”,解决了多年来办不了、办不好的事。由于文明信用牌不实行终身制,标准条件严格,督促检查到位,所以被评为文明信用村户的,都循“规”蹈“矩”,力争保持荣誉;没评上的,也积极变“脸”,创造条件去挣牌,从而真正掀起了一个“讲文明,树新风,求发展”的热潮。
五是大大降低了金融风险。文明信用创评是一道防范金融风险的“安全阀”。为达到文明信用村户条件,全县已有12个村主动到信用社清还陈贷,有一些是十七八年的“死帐”。徽王庄镇杨顶村村民杨才臣为争到文明信用户的牌子,主动到信用社还本付息6945元,还清了18年前的贷款。义渡口乡一贷款担保户鲍明俊为无力还款的贷款人还贷3000元,使自己终于挂上了二星级文明信用户牌匾。活动开展以来,信用社已活化不良贷款460万元。两年来,信用社累计发放“三农”贷款16.3亿,新增贷款的到期回收率达到100%,贷款利息按季收息率达到95%。基层信用社的同志感慨地说:抓好精神文明,农村信贷才灵。开展文明信用创评活动当年(2002年)陵县农村信用联合社就扭转了多年来的亏损局面,突破性实现政策性盈余16.8万元。
四、实事求是、注重创新,农村文明信用创评活动所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增强针对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群众,突出的特点是讲实惠,最盼望的是增加收入,最迫切的要求是尽快富裕。开展文明信用创评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和农村信用社“收贷难”的问题,适应了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需要,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是一条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促进的好路子。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具体事情抓起。文明信用创评活动寓教育于具体事例之中,充分发挥了道德评判的内在约束作用。有些初评过关的人在本村张榜“公示”时就被卡下,有的是因为“不孝敬老人”,有的则是因为“好赌博”。不少落选农户,感到在村里,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暗地里反思自己的过去,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也有的主动去找村干部,表示要创造条件,尽快拿到文明信用牌。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发动最广泛农民群众参加。开展文明信用创评活动,没有群众的参与和认同,文明信用创评就失去了生命力。我们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要求村级文明信用评定小组必须吸收农民群众代表参加,坚持标准,据实评定,切实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故意抬高或降低资信等级的现象,以防在群众中造成不利的影响。评定结果,必须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取信于民,从而体现了创评活动的群众性,也保证了文明信用户的美誉度,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体现重在建设的方针。我们在文明信用创评过程中,不仅把文明信用看作是一种荣誉称号,更看作是一种资源,一种环境,一种文化。由于我们把群众关心的贷款问题、致富问题与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并严格掌握文明信用户、村、乡镇的标准条件,融市场经济法则、文明道德理念于其中,农民和乡村干部“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意识普遍增强,逃避债务明显减少。具体实在的标准,让农民群众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光荣,什么可耻,并逐步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从而在农村营造了一种人人讲文明、人人讲信用的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有效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创新,包括方式方法创新和思想教育内容的创新。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变“填鸭式”灌输教育向引导渗透方面转化,实现精神文明建设手段多样化。市场经济主体,不但要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市场经营能力,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残酷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民,不但应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应该是现代意义上的“能人”,二者应实现完美的统一。在文明信用创评活动中,我们把市场经营能力与是否讲道德列为同等重要的标准,引导群众克服小生产意识,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把经营触角融入市场化社会分工,寻求更大发展舞台,启发农民群众不要仅仅局限于做一个“好人”,更要做一个“能人”,实现人格的完美化。